1994年2月7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

  暮投石壕村
焦述
夕阳的光辉还在西部天际间熊熊地燃烧,绵延的远山已伸出有力的臂膀,去拥抱悄然坠下的漂亮的太阳。飞金流银的斑斓图画散发出一种强烈的诱惑,使那粗犷的乡野一步步走入朦胧扑朔。
此刻,我耳畔萦绕着诗圣那“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的绝唱,梦一般地踏上这个古老的石壕村。是来寻觅诗人的足迹?是想目睹老翁逾过的墙头?是欲结识老妇留下的后裔?还是……
偏僻寂寞的小村,静静地躺在中原陕县东侧的山峦之中。这里山势四围,东有崤陵,西有函谷,南跨陕原依干山,北逾黄河至中条山。许久以来,这里即联接中州与陕西的交通要道,是两个古都洛阳与西安之间往返的必由之路。当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郭子仪等九节度使60万大军包围安庆绪于邺城,由于指挥不力,被史思明援兵打得全军溃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这时,杜甫正由洛阳西行,赶回华州任所,途经石壕村时,就其所见所闻,写下了这首《石壕吏》……
小村北依黄土高坡的丘陵,南邻沟壑深涧,凸凹的地势使中间形成一条天然小街,小街两侧建起朴素的房舍、方正的院落,靠高地一边建有窑洞,窑洞多用砖拱起,窑洞两侧有砖墙瓦顶的房屋,这些房屋多是用砖拱起的屋顶,也许,是为了节省木材吧,省去了栋梁、柱子和椽子之类。在村民指点下,我信步走进村长家门,门口挂着陕县人民政府赠给小村的“富国富民”横匾。村长不在家,村长的老母亲迎出来,告诉我,儿子去新乡的七里营参观了,大约明日归来。这位年逾古稀的老人,有着山里人的忠厚和质朴,她依次打开了院中的五个屋门,邀请我进去看看,我却无心浏览屋子的摆设,只注意到院子里有了自来水龙头……
走出村长的院子,漫行不远,便见依着丘陵一侧的大门前挂有“石壕村小学”的木牌,学校门口立起一块一人高的石碑,上面刻着“办学功德永垂青史,培养人才千秋大业”的大字,落款是“三门峡市人民政府”。听村头一位老者说,这学校是靠集资办起来的,如今有学生300多名。
我随便问起麦收的情况,他说,今年麦子不好,遇上了大旱,可是,农民的心不慌不跳,为什么呢?因为家家都有存粮,前几年风调雨顺时,我们这村一般的农户一年收麦就有2500公斤上下,要是在地没分之前(实行联产责任制之前)遇上这旱灾,那可怕死了,那时候即使没有灾情,一个生产队才打1500公斤小麦,还没现在一家一户收得多,一个人头才分五六十斤麦子,咋个够吃哩!
我还听说,近年来这里出现不少村办企业,专业户、联合体日益增多,特别是煤矿、石墨厂、着色厂等发展得很快。
据考古学家在这一带地区发现的古文化遗址(旧石器时代的石器),证明50万年前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新石器时代,又在这个地域发现了仰韶文化遗址。而散布在附近的汉代古槐、观音堂钟鼓楼、包骨塔、冯玉祥将军碑和烈士纪念碑等,与唐代石壕村相互辉映,闪烁出晶莹璀璨的文化之光。是的,经过了漫长艰难的跋涉,步入人类文明的世纪,一切都该呈现出一番新的生活境界。
夜,真静,偶然有行人的脚步声,拖拉机的嘟嘟声,汽车的喇叭声,运煤火车的冲天长鸣……它们时隐时现,错落有致地调节着石壕村之夜的旋律,使之呈现出特有的韵味。
愿石壕村的夜晚永远静悄悄……


第8版(副刊)
专栏:

  峡江小景(二章)
韩永强
夫妻船
三两只渔舟,悠悠地穿来织去,斜阳便晃晃荡荡地碎成一江金箔。
咿咿呀呀的桨声,似乎是舒缓的小夜曲。船头的汉子在咿呀声中,掠起一眼眼鱼网,把一条条肥嫩的鱼儿收进舱中。鱼儿鲜活地颤抖,汉子便快活地放开嗓子,长啸几声。女人便停了桨,看夕晖染红她的汉子。
女人也想喊几嗓,可她们都不会唱渔歌。世居山上的她们,只会唱“郎从高山打伞来”,只会唱“姐儿生在对门岩”。只是因为要建三峡大坝,她们便“超前移民”了,以适应将来“高峡出平湖”的水上岁月。
三三两两的夫妻船,如今只能在峡江的浅湾里穿行;那汉子和女人,却在网起网落中,开始捕捉渔歌的韵味。
渔舟悠悠来去,桨声呀呀有情,这峡江怎会苍老呢?
背山人
“嘿——咗!”一声长啸,谁也不能说这是诗抑或音乐。它却让大山颤了颤,集中精力支起了背山人。
在长江三峡的深处,到处都可以看到这样的风景:崎岖的山道上,一溜儿背山人临崖而立。两条壮实的大腿,骄傲地叉开,与身后一根直径不盈寸的木杆成三角状,背上几百斤的重负,就交给了山风。此时的背山人,我们只能选一个角度仰视,看他们被山风磨砺被汗水洗刷的面孔,充满了多么坚毅的自信。倘你选择一个高度俯视,你就会难以置信:他们怎样负载起了这大山呀!
穿行在峡江的山里,四处可以传来“嘿——咗!”的长啸,此起彼伏之后,你还可以听见竹篾编织的背架子,也会快活地呻吟。柔韧的篾条,只要精心地编织成了背架子,莽莽大山就会成为一道道点心,任它驮到峡江内外……


第8版(副刊)
专栏:

  故乡的花塔
杨润身
我不知何处的塔还能与我故乡的花塔比鲜比奇比美。日瞥夜见,均会似欣赏一首韵味无穷的长诗,一幅意境无尽的画卷。
处于太行山麓的故乡和邻近的数十个山村,每到农历正月间,乡亲们都要举行迎春盛会,展示各自的风采;或以松柏枝叶做出各种样式的彩楼,预祝春风送来之绿广青深;或舞笔弄墨画出五颜六色样式奇特的吊挂,预祝绿后的金黄饱满丰厚。我的故乡被四周乡亲们称为“花的世界”,日常亦农亦工的汉子,亦农亦商的女人,都爱有花卉作伴,每到迎春盛会之一——正月十七,乡亲们在村中央的可供千人观赏的广场的右侧,叠起越过房顶高的八角形的可摆放200多盆鲜花的花架。村里200多户人家,无一户人家肯放弃机会,让花塔上不摆放自己培育的鲜花。无人敲钟传呼,灿烂的阳光即是钟声,塔形的架上镶满金色,手托或肩扛鲜花的乡亲们即蜂拥而至。将近午时,邻村的乡亲们先后赶来,围于花塔下争相赏花,再留下对花塔的赞颂——舞者,龙腾虎跃,将太行人的强悍、豪爽、勤奋表达得淋漓尽致;歌者,满怀激情,将太行人的诚实、朴厚、温情尽情倾吐;踏高跷者,兴高采烈,不遗余力地踏出太行人的开放、热情和无穷的欢欣……
花塔古老,并非年年风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过后才大放异彩。
阳光将大地染成金黄,喜鹊在树枝上跳跃,山鸽在蓝天里啼鸣:“春天来了……”姑娘、媳妇、公公、婆婆,不约而同地从各自的张贴着“福”字的门里走出。人人喜气洋洋。花,或托在手里,或扛在肩上。为保温御寒,均有透明度极佳的塑料笼罩。金黄的迎春花、枣红与雪白的绣球花、浅粉的山桃花、深粉的山杏花、大叶兰花、小叶兰花……五颜六色,映在主人们的身上和脸上,姑娘、媳妇、公公、婆婆们仿佛满身是花,满脸是花。特别引人注目的是首先到达广场上的姑娘白月梅。她桃花般粉嫩的脸上尽是微笑,微笑得是那样的和煦,犹如春风,犹如明月,又是那样的自信。她是村里的一位业余歌星,村文工队每一次演出都有她。她每一次都赢得最多赞美的笑声和掌声。她以歌给人以喜,她又以花给人以乐。
“月梅,你的花盖了!盖了!快快放到花塔顶上去!”众乡亲异口同声,又热烈鼓掌。
年复一年,哪一家的花最能为他人驱忧解悲,哪一家的花就摆放在花塔之顶,称为花王。
歌星的蔷薇,编制得像个斗大的花球,粉、白、紫、朱、蓝五色,繁星似的密集于枝头,罕见的鲜艳。
歌星见到笑脸听到掌声就想唱歌,而她的歌未出口。杨喜田又用小车推来一盆花,一下使人又年轻了许多。有人还似猛然将童心追回,娃娃一般地跳跃,娃娃一般地呼喊“好家伙哩!好家伙哩!”杨喜田健壮的身躯如白杨一般挺拔,深陷的一对大眼睛似朝阳一样有神;双臂无比的有力,脚步无比的豪迈:不快不慢,脚下嗵嗵有声。杨喜田酷爱土地,乡亲们称他为“土地的儿子”。他看待他的责任田,如画家的笔,如音乐家的琴。他以他辛勤的汗水,在他的责任田画出了“春光明媚的画”,谱写出了“富丽堂皇的田”,未过四个年头,他的高中毕业的儿子,就驾驶起以他的余钱购买的“解放”,奔驰于太行山间崭新的公路上。
“喜田哥,你的花盖了!盖了!快把你的花送上塔顶!”人们越发显得年青;越发娃娃似地跳跃欢呼。
然而,“土地的儿子”的花也未夺魁,摆上塔顶,又有人将更艳丽的鲜花送来……
太阳快收起金色的光芒,广场和大街上即将灯火辉煌,热闹非凡的迎春盛会应该结束了,花塔还似阳光普照,200多盆鲜花依然各显风采:有的羞怯,有的含蓄,有的傲然,有的爽朗,有的坦荡。邻村数十个山村的歌者、舞者留于花塔上的赞颂和欢欣,还在鲜花中飘来荡去;还有一支过百人的“美的传送者”——秧歌队,一个个神情专注地流连在花塔下,久久地不愿与花塔告别。


第8版(副刊)
专栏:

  渔岛
何信峰
那么长的港湾
不够渔网晾渔网摊
于是网铺上了街道
铺上了庭院
铺上了山峦
铺上了天边
南腔北调的渔民
大小各异的渔船
五花八门的鱼群
与渔网那样纷繁
渔岛层层叠叠
叠叠层层
谁也无法计算出
天外几重天山外几重山


第8版(副刊)
专栏:

  我从冬天走来
朱竹
我从冬天走来
侧耳聆听
白雪的松融
泉足的远行
我从特区走来
俯身亲抚
小草的萌动
山花的乱红
我从海天走来
用心感受
瓦檐的絮语
鸽哨的抒情
我向明天走去
遐思展望
1994之春
祖国的笑容


第8版(副刊)
专栏:

去姥姥家(中国画) 于人


第8版(副刊)
专栏:

迎春(剪纸) 林荣文 胡青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