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2月23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
专栏:综述

  法国渔民潮暂趋平息
本报记者张祝基
15日,法国渔业求生委员会呼吁罢工的渔民停止罢工。次日早上,菲尼斯泰尔省沿岸已有渔民出海作业。虽然洛里昂港等地的渔民仍拒不复工,但是作为这次罢工的核心力量的菲尼斯泰尔省的渔民已经转变立场,这场历时半个月的渔民潮开始平息。
去年2月,法国西部布列塔尼地区曾经爆发过一场渔民潮,原因是包括欧共体某些成员国在内的外国向法国低价倾销鱼产品,使当地渔民处境困难。从去年下半年起,法国渔业又陷于困境,渔民收益普遍减少,生活困难。今年2月1日,法国西海岸洛里昂的渔民又发现了从外国进口的低价渔产品。于是,愤怒的渔民发起大规模抗议活动,从洗劫渔港冷冻库和超级市场鱼柜到与警察发生流血冲突,抗议活动愈演愈烈。
这场渔民潮反映了法国深刻的渔业危机。在当前欧洲经济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法国渔业日子本来就不好过。而一些渔业国向法国低价倾销渔产品,结果导致法国渔市崩溃、库存积压、鱼价暴跌,引起渔民严重不满。
另一方面,渔民们抱怨在市场艰难的情况下仍要向国家缴税和社会保险分摊金,而政府又没有采取保护措施,限制廉价渔产品的进口。
为了安抚渔民们的愤怒情绪,2月2日,巴拉迪尔政府答应拨款3亿法郎救济生活困难的渔民家庭,支持发展渔业生产。法国政府还要求欧共体委员会实行保护条款,限制非欧共体成员国向欧共体倾销渔产品,并对从欧共体以外进口的7种鱼确定最低价格。政府还宣布建立互助保障金库,以确保渔民的收入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减轻渔民的社会分摊金负担;组织专门工作小组,研究渔业产销各环节问题;法国海关将加紧对进口渔产品的质量和标准进行检查,等等。这场风潮虽已趋平息,但舆论认为,这是继法航罢工、教育投资战以后的又一大社会危机。巴拉迪尔入主马提翁大厦以来,社会一直处于动荡之中。这次法国要求欧共体运用保护条款,限制渔产品进口,但未被接受。现在渔民虽然已经开始下海,说不定什么时候又会冲上岸来举行抗议。 
       (本报巴黎电)


第7版(国际)
专栏:

  亚行行长预测
亚洲发展中国家经济将继续增长
新华社马尼拉2月21日电亚洲开发银行行长佐藤光夫今天在这里预测,亚洲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今年和明年仍将以7%左右的速度继续增长。
佐藤今天对在此间的外国记者说,去年亚洲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平均速度为7%以上,是非洲的4倍,是拉丁美洲和中东的2倍。他说,去年,亚洲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是中国、印度、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在过去4年间,世界上24个发达的工业国的人均收入都有减少,而亚洲国家的人均收入的增长超过4%。
他认为,亚洲发展中国家经济的成功原因在于本地区内相互贸易和投资的快速增长。
佐藤预测,随着世界经济开始复苏,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将看好。
佐藤指出,尽管亚洲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前景令人乐观,但这些国家仍将面临诸如人口的压力和快速工业化造成的环境恶化等问题。


第7版(国际)
专栏:

  要求欧共体给予永久性农业补贴
芬兰农场主示威
据新华社赫尔辛基2月21日电(记者赵长春)两千名芬兰农场主21日在首都赫尔辛基欧共体驻芬代表团门前举行示威,要求欧共体在芬兰成为其成员国后向芬兰农业提供永久性补贴。
示威者在向欧共体驻芬代表团团长递交的声明中要求欧共体充分理解芬兰农业的特殊环境,应向包括芬兰南部地区在内的全部地区提供永久性的农业补贴,以便能同欧共体其他成员国在农业方面进行平等竞争。示威者还要求欧共体给予芬兰农业10年的过渡期。芬兰、瑞典、挪威和奥地利同欧共体就加入问题进行的谈判已进入决定性阶段。目前谈判中悬而未决的问题主要是农业和地区补贴问题。


第7版(国际)
专栏:天南海北

  美专家认为抗菌素将失灵
美国科学家告诫人们:越来越多的病菌对抗菌素产生抗药性,如果药物开发跟不上,有朝一日可能会无法控制一些细菌性疾病的蔓延。
纽约洛克菲勒大学专门从事细菌抗药性研究的亚力山大·托马兹博士在美国科学进步协会年会上阐述了这一观点。
他说,自从1940年人们发明青霉素以来,许多细菌引发的疾病一般都能用抗菌素来治疗,但近年抗菌素不能对付的菌种越来越多。以肺炎球菌为例,有些菌种已经对万古霉素产生抗药性,如果万古霉素对肺炎球菌的所有菌种都失去作用,那么这种细菌引发的肺炎就会无药可治。
另外,万古霉素和其它已知的抗菌素已经无法对付导致人体伤口和血液感染的肠球菌的某些菌种。更为严重的是,这些有抗药性的病菌可能会在几年内传遍全球。


第7版(国际)
专栏:天南海北

  60老妇在以色列生下女婴
据以色列电台21日广播,一位60岁的产妇最近在特拉维夫附近的一家医院生下一个重6.2磅的健康女婴。
电台说,这位妇女从欧洲来到以色列治病,在治疗的第一阶段,医生把她丈夫的精子埋入了她的子宫,这位妇女不久后受孕。这是她第一次怀孕。
(本栏均据新华社)


第7版(国际)
专栏:

  朝鲜庆祝中朝文化和航空协定三十五周年
本报平壤2月21日电记者周必忠报道:朝鲜对外文委和民航总局今晚举行宴会,庆祝《中朝文化合作协定》和《中朝航空运输协定》签订35周年。
朝鲜对外文委委员长郑浚基在宴会上讲话。他说,35年来,两国的文化交流十分活跃,为两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贡献,航空运输也得到很大发展,进一步加强了两国的友谊纽带。
他说,中国人民按照中国共产党十四大提出的任务,在实现社会稳定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斗争中取得了巨大成就。朝鲜人民为兄弟的中国人民取得的成就感到高兴,衷心希望两国的传统友谊不断发展。
中国驻朝使馆临时代办宁赋魁也在宴会上讲话。我国驻朝使馆人员和中国民航驻平壤办事处代表应邀出席了宴会。


第7版(国际)
专栏:

第四十四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闭幕
为期十二天的第四十四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于二十一日降下帷幕,由吴子牛导演的中国影片《火狐》获“特别推荐奖”。柏林国际电影节是世界上最有影响的五大电影节之一。   (本报专电)


第7版(国际)
专栏:

一年一度的芬兰国际旅游展览会最近在赫尔辛基展览中心举行。中国国家旅游局和中国国际旅行社联合设立时中国展台,吸引了许多参观者前来索取旅游资料和进行旅游咨询。新华社记者赵长春摄


第7版(国际)
专栏:综述

  蒙古经济在困难中迈步
本报记者敖其尔
1993年是蒙古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关键性的一年。面对物价飞涨、供应紧张、通货膨胀严重等状况,蒙古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是所有的物价全部放开,实行市场价格。物价放开后,商店货架上的货物明显增加,供应紧张有所缓解。但东西昂贵,有些必需日用品价格上涨。第二是继续实行私有化经济政策。据去年底统计,牧区牲畜和商业、服务网点的私有化均达到90%以上。第三是放开国内货币与西方主要货币的兑换比价,图格里克与美元的兑换比价基本稳定在400比1左右,这对改善蒙古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外国投资有重要意义。
据报道,1992年蒙古国民经济下滑率为12%,去年被控制到6%左右。通货膨胀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控制,1993年后半年多数产品价格基本稳定,有的产品价格还有所下降。钼、铜、枕木等产品比1992年增加。蒙古达尔汗炼钢厂投产后,占国家矿产出口额50%左右的额尔敦特采矿选矿联合企业基本完成了生产任务。
1993年蒙古进出口产品额基本平衡,财政储蓄有所增长,面粉、肉食有库存。去年蒙古同中国贸易额达1.8亿美元,两国合资企业达103个。中蒙边贸与贸易合作正稳步发展。
但是,蒙古经济目前仍面临很多困难。去年畜牧业连续遭到两次雪灾和洪涝灾害,死亡牲畜数达100多万头。城镇失业者增加,部分企业面临停产、半停产的状况。去年的工业生产比上年下降20%左右。
此间舆论认为,要振兴基础比较薄弱、产业结构单一的蒙古经济,除了开展双边和多边的国际经济合作外,需要结合蒙古的具体情况发展中小型企业。 (本报乌兰巴托电)


第7版(国际)
专栏:天南海北

  北欧上空臭氧层变薄
据德国气象局21日宣布,北欧上空的臭氧层正在日益变薄。
气象局说,北欧上空18公里至22公里处的臭氧含量自60年代末以来已减少了约13%。由于作为臭氧主要“杀手”的含氯气体,如作为冷却剂和助推剂的氯氟烃(氟里昂)等不易分解,所以,即使立即停产这些气体,也很难使臭氧减少的趋势发生逆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