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2月2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

  改革与农民的命运
——看电视片《父老乡亲》有感
杜高
天津电视台拍摄的《父老乡亲》,是一部以真实的农民形象为表现主体的纪实性电视专题片。它不仅以雄辩的政论性启迪观众的思想,同时又以深挚的情感打动观众的心灵;不仅以真实的资料、广阔的视野、鲜明的论据,使观众深切地了解中国农村十多年来所经历的深刻变革是怎样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认识到农村变革对整个国家的发展具有的重大意义。我认为这部电视专题片的价值更在于它是以丰富的生活内容和朴素的艺术风格表现了、论证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无比光辉,所以它才能既满足观众的理性要求,又激起观众情感的波涛,把观众引导到一个广阔的历史画卷里,深沉地思考我们民族的历史命运。
这部以农村改革为主题的电视片之所以动人心魂,具有感人的魅力,我认为首先是因为它真实。它的每一个人物和每一个生活片断都是从活生生的现实中撷取来的,带着生活的原生态和纯朴的色彩,有一些更是观众早已熟知的真人真事,观众感到亲切可信。编导者把这些人物和片断组织成一个连贯的整体,集中地论证着一个命题,表现着一个思想,就具有了很强的说服力。
这部电视片的另一个特点,是它有意识地把历史和现实连接了起来,不是孤立地就事论事,也不是把目光仅仅停留在个别的人和事件上。为了突出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这个主题,题名《千古兴亡事》的第一集,概括了从古代的农民起义到中国共产党依靠农民,以农村包围城市才取得了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这是一个漫长、艰难而伟大的历史路程。
从第二集开始,电视片深入到一个新的重大主题的论述。当中国革命进入到社会主义阶段以后,农业问题仍然是党面临的一个重大的课题,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社会主义农业的实践中,既有成功的经验又有严重的失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了一个历史的新纪元,邓小平同志是这个转折的历史关头最英勇、最富远见和实践精神的伟大代表。农村改革的中心内容是实行责任制,抛弃过去的吃大锅饭,把农业劳动力从旧体制下解放出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村改革经过数年的实践,取得了辉煌的成果,农村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农村改革的成功推动了城市的改革和中国社会的全面改革。耐人寻味的是中国的改革又一次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农村改革是中国历史上划时代的变革,生动而又真实地表现这个历史性的变革,不仅是贯穿在这部六集电视片中的主要内容,也是这部电视片的最高主题。电视片反复告诉观众,党的改革开放的正确路线是来之不易的,是经过曲折复杂的斗争,甚至是付出了牺牲的,因而电视片鼓舞观众要更自觉地捍卫这条正确路线。
这部电视剧的又一个特点是它不仅向观众说理、论政、报道事件和介绍人物,而且十分注重它的情感性。在这部电视专题片中,充满着十分强烈的时代激情。整部电视片深蓄着对农民的爱。从创作上讲,这部电视片除了注重纪实的客观性以外,还融入了创作者的主体意识,表现出作者对人和事的评价,他的选择和判断,他对生活的热爱,以及生活在他的心中唤起的诗情。这部电视片的解说词具有散文诗的风格,它的某些画面和镜头的连接也蕴含了一种抒情性,留给观众无穷的回味,使观众看到了中国农民最优秀的民族性格,看到了新时代的太阳投射在他们身上的光华,看到了改革开放结出的硕果和中国农村辉煌灿烂的未来。


第8版(副刊)
专栏:

  胡连翠和她的戏曲电视剧
王啸文
将中国传统的戏曲搬上荧屏或银幕,安徽电视台导演胡连翠并非第一人。但是,她称得上是这方面的探索者、开拓者和集大成者之一。从1987年她进入电视剧创作圈算起,在短短的六年时间内,她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由她执导的“黄梅戏音乐电视剧”(这是胡连翠自己用的术语)《西厢记》、《朱熹和丽娘》、《遥指杏花村》、《桃花扇》、《半把剪刀》等,先后十次获得“飞天奖”、“金鹰奖”和“戏曲电视剧奖”;其中《西厢记》和《桃花扇》获美国“南海金猴奖”。北京等地最近正在播映她执导的新作《玉堂春》。
戏曲作为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本来就是一门包含多种艺术形式的综合性艺术,比之现代电视艺术的“综合性”和“包容性”,两者之间并不难找到共同的契合点。倘若用类似转播或直播的方式,将戏曲从舞台搬上电视荧屏,仅仅是变换了表演的场景和氛围,还谈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戏曲与电视的“联姻”。胡连翠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她在艺术实践中,始终有一种创新的“大黄梅意识”——充分吸收地方戏曲和电视艺术的双重特点,融会贯通,使黄梅戏在民族特色和现代艺术的交汇中推陈出新。这种“大黄梅意识”既是胡连翠能取得成功的“秘诀”,亦是她的作品最显著的艺术特色。
《西厢记》是胡连翠执导的第一部戏曲电视剧。她对该剧进行了三项较大的革新:一是借助电视传播媒介的特长,大量采用中近景以灵活的时空转换和多层次、多视角的镜头以解决传统戏曲平铺直叙、节奏慢的通病;二是依据人物的性格改编、设计一套新的唱腔,使之更具有音乐感染力、更适应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三是跳出传统戏曲表演的程式化窠臼,使演员的表演尽可能自然、洒脱、贴近生活。该剧一播出便引起一片争议,人说它是“四不像”。但全国各地观众,纷纷致信给她表示赞赏,那段时间有时她一天竟能收到上百封观众来信。这就愈加坚定了她进一步大胆创新的决心。继《西厢记》后,她除了注重作品“外包装”上的创新外,同时还注重在作品的深度和内蕴上下功夫。《朱熹和丽娘》一剧,就不单纯是叙述南宋理学宗师朱熹和丽娘之间的感情波澜,而是在这个爱情故事中糅入了当代人对历史、男女情爱、人生哲学的一种思考,糅入了当代人的审美观念和情趣。这部戏面世后引起了较大的轰动,并获“飞天”、“金鹰”双奖。
虚拟、程式、写意等,是戏曲在自身长期发展中形成的特点,而依赖现代传播手段的电视剧与戏曲的上述特点往往是相矛盾的。胡连翠解决这个难点自有她的新招。在移植古典戏剧名篇《桃花扇》时,她除了革新唱腔并增强主题音乐的“黄梅韵味”外,大胆地运用故事片的叙事语汇,恰到好处地采用影视剧中常用的闪回、蒙太奇手法,把握住情节安排的外在节奏和人物心理变化的内在节奏,使该剧既保持了黄梅戏的特色,又具有电视剧的逼真性,两者的结合,可谓是彼此辉映,相得益彰。胡连翠在这部戏中还紧紧抓住原作“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立意,以当代人的理性精神去观照历史和未来,观之能给人以更加丰富的艺术联想和有益的启迪。
(附图片)
胡连翠(左起第三人)向演员说戏。


第8版(副刊)
专栏:

  艰苦奋斗锐意进取
——电视连续剧《天缘》断想
吴松亭
我国第一部飞机制造工业题材的电视连续剧《天缘》,通过一个工厂的创造与发展过程的艰难历程,热情地讴歌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谱写了一曲高扬主旋律的生活赞歌。
九六○厂20年建设的历史沧桑,始终围绕着飞机设计、制造、试飞的矛盾冲突掀起层层波澜和重重波折,而人物的命运亦紧紧契入这航空事业发展的壮举之中,人物的思想意识、心理情绪、行为举止也就经受着这建设大业的制约和检验,他们的青春、爱情、事业、生命也因此在错综复杂的矛盾纠葛中展示了其人生的价值。
民族的自尊心与自豪感,始终充溢在九六○厂干部职工的心中。剧中主角、飞机总设计师耿开宇就是其中突出的代表人物。这个艺术形象真实地再现了新中国第一代知识分子的爱国热忱。为了新中国飞机制造工业的起步与腾飞,他义无反顾地放弃了国外的优厚待遇和优越的工作环境,并毅然决然地抛下了相爱多年的异国恋人,以拳拳赤子之心投向祖国的怀抱。他不计较生活条件的艰苦和工作环境的差劣,以创造性的热情和开拓者的毅力,全身心地扑在飞机设计与研制之中,使观众从他身上领略到当年爱国知识分子的品格和抱负。在爱国主义精神支撑下,他默默地奉献出自己的全部智慧、才华和心血。
正是在爱国主义的思想支配下,剧中其他人物也把振兴飞机制造工业作为生活的第一选择,从中获得人生的真正价值。夏求实不因张副厂长的偏见而消极,始终埋头于图纸与数据之中,用工作实绩去寻求自身价值。张兰兰不因爱情生活惨遭不幸而消极人生,以感人的忍耐力和坚韧性继续“雄四”研制的最后冲刺。高翔为“雄四”的高翔蓝天献出了生命。这一代年轻人,用他们爱国的痴情旋律组合成青春奏鸣曲。从《天缘》中散发出的光和热,可使观众体验到人间的温馨和奋发的热情。确实可令那种为个人得失而常戚戚的庸人为之汗颜。


第8版(副刊)
专栏:

  两岸戏剧榕城竞艺
雪翔
一九九三年海峡两岸(闽台)戏剧节暨福建省第十九届戏剧会演前不久在福州举行。
福建与台湾隔海相望,是大陆与台湾联系最紧密的省份,两岸的文化存在着许多同宗同源之处。近年来,两省的戏剧交流异常活跃,福建的优秀剧目《节妇吟》、《天鹅宴》等在台湾移植上演,颇受好评。泉州市木偶剧团著名木偶表演艺术家黄奕缺两度赴台交流木偶表演艺术,其精湛的技艺在台湾戏剧界引起轰动。今年,厦门市金连升高甲戏剧团、歌仔戏剧团、福州市闽剧院一团、漳州市芗剧团、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福建省歌舞剧院,福建省闽剧实验剧团等戏剧团体都将赴台进行交流演出。此届海峡两岸戏剧节,台湾荣兴客家采茶戏剧团演出了《婆媳风云》、《折子戏专场》两台剧目,他们原原本本展示采茶戏的原始风貌,质朴无华的表演和对戏曲艺术的敬业精神深受福建专家和观众的赞赏;台湾一心歌仔戏剧团演出了大戏《戏看生死关》,由在台湾颇具知名度的当家小生王兰花小姐和有“美猴王”之誉的孙荣吉领衔主演,其新颖别致的演剧样式和舞美布景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此届戏剧节两岸艺人相互切磋技艺,如故友重逢,寻根溯源,受益匪浅。
这是四十余年来两岸戏剧的首次大规模同场交流,对于促进海峡间的戏剧文化进一步交流,无疑具有开拓性的意义。
福建省戏剧会演已经进行了十九届。近年来,福建与其他省市一样,戏剧艺术受到市场经济的强烈冲击,面临着种种困难,举步维艰。八十年代初期和中期,福建涌现出了大批的优秀剧目,如《新亭泪》、《秋风辞》、《节妇吟》、《天鹅宴》等,在全国剧坛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在戏剧大滑坡的今天,福建省的戏剧创作势头也在所难免地有所回落。本届会演的规模和质量与十八届相比都有一定的差距,福建省长期没有解决好的二度创作的薄弱环节也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善。但是,福建省戏剧界克服种种困难,如期举办了本届戏剧节和会演。从会演的剧目看,表现了福建戏剧在努力改变过去的剧目内容过于沉闷厚重的弱点,注意了演剧形式的多样化。梨园戏《董生与李氏》在发挥本剧种典雅细腻风格的同时力求使整体剧作活泼轻松,使观众在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品味戏曲的艺术之美;闽剧《孙权与张昭》则从两个历史人物的性格冲突入手,利用形式的创新,将原本沉稳的戏剧框架染上一层喜剧色彩,增强了戏剧的可看性。这些困境中的努力,是一种不甘寂寞,专注于传统文化的精神表现,它所取得的成果,比以往的任何一届会演都显得有特殊的意义。


第8版(副刊)
专栏:

  改革与农民的命运
——看电视片《父老乡亲》有感
杜高
天津电视台拍摄的《父老乡亲》,是一部以真实的农民形象为表现主体的纪实性电视专题片。它不仅以雄辩的政论性启迪观众的思想,同时又以深挚的情感打动观众的心灵;不仅以真实的资料、广阔的视野、鲜明的论据,使观众深切地了解中国农村十多年来所经历的深刻变革是怎样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认识到农村变革对整个国家的发展具有的重大意义。我认为这部电视专题片的价值更在于它是以丰富的生活内容和朴素的艺术风格表现了、论证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无比光辉,所以它才能既满足观众的理性要求,又激起观众情感的波涛,把观众引导到一个广阔的历史画卷里,深沉地思考我们民族的历史命运。
这部以农村改革为主题的电视片之所以动人心魂,具有感人的魅力,我认为首先是因为它真实。它的每一个人物和每一个生活片断都是从活生生的现实中撷取来的,带着生活的原生态和纯朴的色彩,有一些更是观众早已熟知的真人真事,观众感到亲切可信。编导者把这些人物和片断组织成一个连贯的整体,集中地论证着一个命题,表现着一个思想,就具有了很强的说服力。
这部电视片的另一个特点,是它有意识地把历史和现实连接了起来,不是孤立地就事论事,也不是把目光仅仅停留在个别的人和事件上。为了突出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这个主题,题名《千古兴亡事》的第一集,概括了从古代的农民起义到中国共产党依靠农民,以农村包围城市才取得了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这是一个漫长、艰难而伟大的历史路程。
从第二集开始,电视片深入到一个新的重大主题的论述。当中国革命进入到社会主义阶段以后,农业问题仍然是党面临的一个重大的课题,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社会主义农业的实践中,既有成功的经验又有严重的失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了一个历史的新纪元,邓小平同志是这个转折的历史关头最英勇、最富远见和实践精神的伟大代表。农村改革的中心内容是实行责任制,抛弃过去的吃大锅饭,把农业劳动力从旧体制下解放出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村改革经过数年的实践,取得了辉煌的成果,农村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农村改革的成功推动了城市的改革和中国社会的全面改革。耐人寻味的是中国的改革又一次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农村改革是中国历史上划时代的变革,生动而又真实地表现这个历史性的变革,不仅是贯穿在这部六集电视片中的主要内容,也是这部电视片的最高主题。电视片反复告诉观众,党的改革开放的正确路线是来之不易的,是经过曲折复杂的斗争,甚至是付出了牺牲的,因而电视片鼓舞观众要更自觉地捍卫这条正确路线。
这部电视剧的又一个特点是它不仅向观众说理、论政、报道事件和介绍人物,而且十分注重它的情感性。在这部电视专题片中,充满着十分强烈的时代激情。整部电视片深蓄着对农民的爱。从创作上讲,这部电视片除了注重纪实的客观性以外,还融入了创作者的主体意识,表现出作者对人和事的评价,他的选择和判断,他对生活的热爱,以及生活在他的心中唤起的诗情。这部电视片的解说词具有散文诗的风格,它的某些画面和镜头的连接也蕴含了一种抒情性,留给观众无穷的回味,使观众看到了中国农民最优秀的民族性格,看到了新时代的太阳投射在他们身上的光华,看到了改革开放结出的硕果和中国农村辉煌灿烂的未来。


第8版(副刊)
专栏:

  胡连翠和她的戏曲电视剧
王啸文
将中国传统的戏曲搬上荧屏或银幕,安徽电视台导演胡连翠并非第一人。但是,她称得上是这方面的探索者、开拓者和集大成者之一。从1987年她进入电视剧创作圈算起,在短短的六年时间内,她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由她执导的“黄梅戏音乐电视剧”(这是胡连翠自己用的术语)《西厢记》、《朱熹和丽娘》、《遥指杏花村》、《桃花扇》、《半把剪刀》等,先后十次获得“飞天奖”、“金鹰奖”和“戏曲电视剧奖”;其中《西厢记》和《桃花扇》获美国“南海金猴奖”。北京等地最近正在播映她执导的新作《玉堂春》。
戏曲作为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本来就是一门包含多种艺术形式的综合性艺术,比之现代电视艺术的“综合性”和“包容性”,两者之间并不难找到共同的契合点。倘若用类似转播或直播的方式,将戏曲从舞台搬上电视荧屏,仅仅是变换了表演的场景和氛围,还谈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戏曲与电视的“联姻”。胡连翠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她在艺术实践中,始终有一种创新的“大黄梅意识”——充分吸收地方戏曲和电视艺术的双重特点,融会贯通,使黄梅戏在民族特色和现代艺术的交汇中推陈出新。这种“大黄梅意识”既是胡连翠能取得成功的“秘诀”,亦是她的作品最显著的艺术特色。
《西厢记》是胡连翠执导的第一部戏曲电视剧。她对该剧进行了三项较大的革新:一是借助电视传播媒介的特长,大量采用中近景以灵活的时空转换和多层次、多视角的镜头以解决传统戏曲平铺直叙、节奏慢的通病;二是依据人物的性格改编、设计一套新的唱腔,使之更具有音乐感染力、更适应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三是跳出传统戏曲表演的程式化窠臼,使演员的表演尽可能自然、洒脱、贴近生活。该剧一播出便引起一片争议,人说它是“四不像”。但全国各地观众,纷纷致信给她表示赞赏,那段时间有时她一天竟能收到上百封观众来信。这就愈加坚定了她进一步大胆创新的决心。继《西厢记》后,她除了注重作品“外包装”上的创新外,同时还注重在作品的深度和内蕴上下功夫。《朱熹和丽娘》一剧,就不单纯是叙述南宋理学宗师朱熹和丽娘之间的感情波澜,而是在这个爱情故事中糅入了当代人对历史、男女情爱、人生哲学的一种思考,糅入了当代人的审美观念和情趣。这部戏面世后引起了较大的轰动,并获“飞天”、“金鹰”双奖。
虚拟、程式、写意等,是戏曲在自身长期发展中形成的特点,而依赖现代传播手段的电视剧与戏曲的上述特点往往是相矛盾的。胡连翠解决这个难点自有她的新招。在移植古典戏剧名篇《桃花扇》时,她除了革新唱腔并增强主题音乐的“黄梅韵味”外,大胆地运用故事片的叙事语汇,恰到好处地采用影视剧中常用的闪回、蒙太奇手法,把握住情节安排的外在节奏和人物心理变化的内在节奏,使该剧既保持了黄梅戏的特色,又具有电视剧的逼真性,两者的结合,可谓是彼此辉映,相得益彰。胡连翠在这部戏中还紧紧抓住原作“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立意,以当代人的理性精神去观照历史和未来,观之能给人以更加丰富的艺术联想和有益的启迪。
(附图片)
胡连翠(左起第三人)向演员说戏。


第8版(副刊)
专栏:

  艰苦奋斗锐意进取
——电视连续剧《天缘》断想
吴松亭
我国第一部飞机制造工业题材的电视连续剧《天缘》,通过一个工厂的创造与发展过程的艰难历程,热情地讴歌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谱写了一曲高扬主旋律的生活赞歌。
九六○厂20年建设的历史沧桑,始终围绕着飞机设计、制造、试飞的矛盾冲突掀起层层波澜和重重波折,而人物的命运亦紧紧契入这航空事业发展的壮举之中,人物的思想意识、心理情绪、行为举止也就经受着这建设大业的制约和检验,他们的青春、爱情、事业、生命也因此在错综复杂的矛盾纠葛中展示了其人生的价值。
民族的自尊心与自豪感,始终充溢在九六○厂干部职工的心中。剧中主角、飞机总设计师耿开宇就是其中突出的代表人物。这个艺术形象真实地再现了新中国第一代知识分子的爱国热忱。为了新中国飞机制造工业的起步与腾飞,他义无反顾地放弃了国外的优厚待遇和优越的工作环境,并毅然决然地抛下了相爱多年的异国恋人,以拳拳赤子之心投向祖国的怀抱。他不计较生活条件的艰苦和工作环境的差劣,以创造性的热情和开拓者的毅力,全身心地扑在飞机设计与研制之中,使观众从他身上领略到当年爱国知识分子的品格和抱负。在爱国主义精神支撑下,他默默地奉献出自己的全部智慧、才华和心血。
正是在爱国主义的思想支配下,剧中其他人物也把振兴飞机制造工业作为生活的第一选择,从中获得人生的真正价值。夏求实不因张副厂长的偏见而消极,始终埋头于图纸与数据之中,用工作实绩去寻求自身价值。张兰兰不因爱情生活惨遭不幸而消极人生,以感人的忍耐力和坚韧性继续“雄四”研制的最后冲刺。高翔为“雄四”的高翔蓝天献出了生命。这一代年轻人,用他们爱国的痴情旋律组合成青春奏鸣曲。从《天缘》中散发出的光和热,可使观众体验到人间的温馨和奋发的热情。确实可令那种为个人得失而常戚戚的庸人为之汗颜。


第8版(副刊)
专栏:

  两岸戏剧榕城竞艺
雪翔
一九九三年海峡两岸(闽台)戏剧节暨福建省第十九届戏剧会演前不久在福州举行。
福建与台湾隔海相望,是大陆与台湾联系最紧密的省份,两岸的文化存在着许多同宗同源之处。近年来,两省的戏剧交流异常活跃,福建的优秀剧目《节妇吟》、《天鹅宴》等在台湾移植上演,颇受好评。泉州市木偶剧团著名木偶表演艺术家黄奕缺两度赴台交流木偶表演艺术,其精湛的技艺在台湾戏剧界引起轰动。今年,厦门市金连升高甲戏剧团、歌仔戏剧团、福州市闽剧院一团、漳州市芗剧团、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福建省歌舞剧院,福建省闽剧实验剧团等戏剧团体都将赴台进行交流演出。此届海峡两岸戏剧节,台湾荣兴客家采茶戏剧团演出了《婆媳风云》、《折子戏专场》两台剧目,他们原原本本展示采茶戏的原始风貌,质朴无华的表演和对戏曲艺术的敬业精神深受福建专家和观众的赞赏;台湾一心歌仔戏剧团演出了大戏《戏看生死关》,由在台湾颇具知名度的当家小生王兰花小姐和有“美猴王”之誉的孙荣吉领衔主演,其新颖别致的演剧样式和舞美布景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此届戏剧节两岸艺人相互切磋技艺,如故友重逢,寻根溯源,受益匪浅。
这是四十余年来两岸戏剧的首次大规模同场交流,对于促进海峡间的戏剧文化进一步交流,无疑具有开拓性的意义。
福建省戏剧会演已经进行了十九届。近年来,福建与其他省市一样,戏剧艺术受到市场经济的强烈冲击,面临着种种困难,举步维艰。八十年代初期和中期,福建涌现出了大批的优秀剧目,如《新亭泪》、《秋风辞》、《节妇吟》、《天鹅宴》等,在全国剧坛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在戏剧大滑坡的今天,福建省的戏剧创作势头也在所难免地有所回落。本届会演的规模和质量与十八届相比都有一定的差距,福建省长期没有解决好的二度创作的薄弱环节也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善。但是,福建省戏剧界克服种种困难,如期举办了本届戏剧节和会演。从会演的剧目看,表现了福建戏剧在努力改变过去的剧目内容过于沉闷厚重的弱点,注意了演剧形式的多样化。梨园戏《董生与李氏》在发挥本剧种典雅细腻风格的同时力求使整体剧作活泼轻松,使观众在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品味戏曲的艺术之美;闽剧《孙权与张昭》则从两个历史人物的性格冲突入手,利用形式的创新,将原本沉稳的戏剧框架染上一层喜剧色彩,增强了戏剧的可看性。这些困境中的努力,是一种不甘寂寞,专注于传统文化的精神表现,它所取得的成果,比以往的任何一届会演都显得有特殊的意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