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2月19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大洋彼岸的“锦绣中华”
何洪泽
佛罗里达州中部奥兰多附近,是美国最主要的旅游度假胜地。从已经寒风凛冽的纽约飞抵这里,满眼是灿烂和煦的阳光,碧绿如茵的草地。难怪美国人挑选了这块地方作为他们冬天休息娱乐的场所。在方圆数十英里范围内,以迪斯尼乐园为主,集中了宇宙影城、海洋世界、水上公园、松柏花园等几十个游乐景点。每年都有许许多多游客来这里观光。去年底这里又增添一个极具东方文化特色的新景观——“锦绣中华”微缩景区公园。
“锦绣中华”是中国香港中旅集团海外附属机构投资一亿美元兴建的大型旅游公园。它糅合了深圳“锦绣中华”和“民俗文化村”的特色,在占地76英亩的公园内,将中华大地上60多处风景名胜,浓缩重现于大洋彼岸的异国他乡。
“锦绣中华”1991年12月18日破土动工,去年12月18日揭幕。来自苏州、广州的120多位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与美国的60多个施工队合作,将在中国前期制作的构件和特种建材,在现场把长城(见图)、故宫、兵马俑、桂林山水、乐山大佛等一个一个精心安装起来。先后从国内运抵的材料达6000多吨,装了300多个集装箱。它们均按原景物比例缩小仿制。在景点周围,又用3万多个彩陶人俑布置了“光绪大婚”、“祭孔大典”、“那达慕盛会”等生活场景,使景由静变动;而且还有现代化的多语种录音解说和夜间灯光照明。这使许多没有到过中国,对中华文化不很熟悉的美国游客更容易理解景点的特点。
到“锦绣中华”游览,除了能阅尽中国大江南北的旖旎风光外,还能欣赏“锦绣中华民族艺术团”的精彩表演。来自17个民族的166名中国演员,个个能歌善舞,把各民族的歌舞艺术和民俗风情“原汁原味”地展现给人们,使看惯了美国歌舞表演的游客有耳目一新之感。有人看了以后赞之为“东方百老汇歌舞”。
“锦绣中华”所选位置甚佳。它紧靠192号公路,离迪斯尼乐园只有几英里,附近有许多的旅馆、购物中心和娱乐场所,吃、住、玩都极方便。任何到迪斯尼乐园游玩的人只要多开几分钟车就可到达“锦绣中华”。公路边一座“双龙戏珠”彩色雕塑将游客引入一条蜿蜒的专用花园路,不远即是一座高大的汉白玉大牌楼。它气势宏伟,横跨20多米,是中国境外最大的牌楼。牌楼边一道粉墙迤逦伸展,再将游客导向入口。正门乌瓦飞檐,朱漆廊柱。大门两边的对联为“锦绣江山归一览中华文化聚微型”,横额即是“锦绣中华”。门内苏州园是中华文化的集萃之地,一些民间艺人当场表演刺绣、剪纸、面人等绝技。苏州园尽头,一片鬼斧神工的石林突兀而立,瀑布从主峰飞流直下,气势如虹。这既是微缩景观的第一景,又如一堵影壁,隔断了其他景观,使人不能一览无遗。这正是中国园林峰回路转之妙。转过石林才是疏落有致的各个微缩景点。游人可漫步曲径,尽情阅览锦绣中华的河光山色。
香港中旅集团投资美国佛州建园,是它迈向世界的一大步。而它选择在美国最著名的旅游地区建设“锦绣中华”,是既有战略眼光,又极大胆冒险的决策。它成功了,可以利用当地已有的丰富游客资源。但它又面临很大的挑战,奥兰多周围旅游景点很多,更有迪斯尼乐园那样以高科技、惊险、参与为特点的著名游乐场所。“锦绣中华”与它们竞争游客,无疑有很大风险。然而无论如何,这体现了中国企业家的气魄和胆略。(附图片)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毛岛采风
温宪
非洲大陆以东2200公里的印度洋上,缀饰着翡翠般的岛国毛里求斯。
有人说,毛里求斯是上苍在印度洋上为疲惫的人类所建造的海上伊甸园。空中俯视,毛岛周围湛蓝的海水冲过环岛的珊瑚礁奔涌成一圈白练,轻拍着岛边金色的细沙滩,就像是这颗“印度洋上的明珠”所迸射出的耀眼光环,海面上白帆点点,沙滩上游人如织。毛里求斯未遭污染的海水,洁净的海滩和明媚的阳光每年都吸引着大批来自世界各地意欲暂时摆脱闹市尘嚣的人们。毛岛中央为奇峰突兀的山地,峡谷内挂满飞瀑。北部的潘普利莫塞斯花园内花木葱葱,百鸟啭啭,令人恍如身入仙境。每百年才开花一次的高大王棕随风摇曳,清池内飘荡着巨大的睡莲。在众多珍禽中,时而可见世界上仅存的毛里求斯茶隼和粉鸽。神奇的大自然在为毛岛装点上满目秀美的同时,也没有忘记显露其性格中恢宏伟烈的一面。毛岛中部鸠必市附近小山上有一个200米宽、深达85米的火山口,告诉人们这个面积只有1865平方公里的小岛上也曾有过山崩地裂的时候。1896年4月15日,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携妻远渡重洋来毛岛忘情地游览了两周后,这位以幽默见长的大师在自己的书中诙谐地写道:“毛里求斯被创造于天堂建成之前,并为上帝创造天堂提供了一个原型。”
其实,创建进化论的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法国作家贝尔纳丹.圣皮埃尔,英国航海家、小说家康拉德等人都曾到过毛里求斯。其中最为痴情的要数贝尔纳丹。1768年7月,30岁出头的贝尔纳丹随一艘法国舰只抵达当时已被法国占领的毛岛。在结识了地方行政长官波伊维尔后,贝尔纳丹身不由己地与波伊维尔夫人产生了悱恻的感情纠葛。数年之后,贝尔纳丹发表了倾满真情的小说《保尔和薇吉妮》,描述了一对青梅竹马的男女青年在一个田园诗般美丽海岛上堕入情网的恋爱经历。人们说,小说中的保尔身上就有着贝尔纳丹本人的影子,而薇吉妮则酷似波伊维尔夫人。
毛岛现为英联邦成员国,但这小小岛国的历史,竟也生动地折射出数百年来世界列强的兴衰。1505年,一个名叫马斯克林的葡萄牙人首先来到这里,或许这个荒岛给他留下最深印象的莫过于无数被惊飞的蝙蝠,于是小岛被取名为“蝙蝠岛”。1598年荷兰人来到这里,以莫里斯王子的名字命其为“毛里求斯”,并统治它百多年。法国于1715年占领毛岛,并改称它为“法兰西岛”。又过了百多年,英国打败法国,并于1814年正式将毛岛划属英国殖民地,岛名又改回毛里求斯。
伴随着数百年间外国殖民者对毛岛的垦殖开发,大批奴隶和契约劳工被从美洲、非洲和印度运来,一些华人也飘洋过海来到毛岛。其结果是,如今的毛岛上聚居着各种肤色的人们,他们有着各自的宗教信仰,承袭着不同的文化传统。令毛里求斯人感到自豪的是,在这个万花筒般的多文化社会中,各种族人们之间难能可贵地保持着友好交往和融洽相处。笔者在毛岛鸠必市“文华酒家”下榻时恰逢当地人在那里举行婚礼。一对新人是克里奥人(即欧洲和非洲人的混血),几百名来客中除克里奥人外,还有白人、南亚人和华人。在充溢着喜庆气氛的婚礼舞会上,肤色各异的人们舞得格外狂放尽兴。
美景怡人的毛岛还有着足以夸示的物华天宝。在首都路易港市中心的一个大市场内,鳞次栉比的店铺里摆满了各种珍稀的工艺品,其中最有特色的当数海底椰子壳,它与一般呈圆球状的椰子不同,果实像是两个椰子合在了一起。据说,这种独特的椰子树只生长于邻国塞舌尔的普拉兰岛一个山谷内,需100年才成熟,寿命可达千年。于是,这种极为罕有的海底椰子壳便成了宝贵的天然工艺品。
制糖业是毛国经济的主要支柱,在毛岛处处可见青翠的甘蔗田。然而几乎每块蔗田里都有一大堆黑黝黝的石块。它们是当地人几个世纪以来搬开一块块石头,垦出一方方土地,植下一片片蔗林的见证。细细品味一下,原来即使是这个风光无限的岛国,也并非不劳而获、坐享其成的人间天堂。(附图片)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国际随笔

  “苍蝇”的新战略
谢川
最近,一桩新纳粹分子状告漫画家的事在德国引起关注。事情缘于《明星》周刊发表了一幅漫画:一群背上带有“卐”字标志的新纳粹苍蝇正嗡嗡地扑向一堆象征着已经灭亡的法西斯主义臭狗屎;旁边站着的德国人正在想,此刻要有一把苍蝇拍消灭这些讨厌的苍蝇该多好(见图)!
这幅漫画反映了德国人民对新纳粹分子倒行逆施的憎恶。孰料新纳粹分子竟借此发端,向慕尼黑地方法院控告其作者、著名政治漫画家霍尔斯特.海钦格尔,“罪名”有二:一是“美化暴力”;二是“煽动群众”。原告之一的汉堡新纳粹头目斯蒂芬.扬内尔说:“新纳粹也是人民的一部分,现在他们被画成了苍蝇,这是恶意诬蔑。”另一个原告、慕尼黑新纳粹头目沃尔希与之一唱一和道,把新纳粹比作苍蝇,又用打苍蝇暗示消灭新纳粹,这不是在“美化暴力”吗?这不就“有可能导致针对右翼的流血暴力行动”吗?
众所周知,新纳粹分子一向滥施暴力,他们不仅鼓吹排外仇外,还频频残害无家可归者、残疾人等社会弱者。据德国联邦宪法保卫局统计,去年德国共发生2200起极右暴力事件,导致17人丧生,其中有200多起是针对德国人的。那么,一伙既不把法律放在眼里,又视人类良知为粪土的不法之徒,如今怎么会讲起法律来了呢?
原来新纳粹分子的倒行逆施,已经遭到越来越多的德国人的唾弃,他们的行动也屡遭司法机关打击。当他们感觉到新纳粹似乎面临了生存危机后,他们中的“思想家”们便认定要改变手法。那位慕尼黑新纳粹头目沃尔希直言不讳:“我们要寻找新的行动方式。”沃尔希的职业是公证处助理,深谙钻法律空子之道。你号召人们反对我们吗?那好,你就触犯了法律规定的不得“蛊惑群众”的条文;你禁止我们的集会吗?那好,你这就是“无端怀疑”;你禁止我们的刊物吗?那好,你就违反了“新闻自由”……于是乎,新纳粹精心编导的闹剧一场接一场上演了。去年秋天,慕尼黑市政府秘书长洛泽下令关闭了一家极右分子的书店并取缔了具有明显反犹倾向的一次新纳粹集会。结果,新纳粹分子发动诉讼攻势,指控他“侮辱他人”,“恶意诽谤”。去年8月,新纳粹分子在富尔达市举行游行,事后该市市长宣布,要以“一切可能的法律理由”起诉游行组织者,新纳粹分子却引用刑法第164条,反告他“无端怀疑”。他们还指控德国电视二台播放揭露新纳粹历史的电视片“是对政治派别的恶意诋毁”。读者给《柏林日报》写信要求制止新纳粹集会,他们竟说这是号召群众去“骚扰集会”……“我们要利用法律,使之有利于我们的行动。”沃尔希直言不讳地供认说,他们的新战略就是“合法地”跟你“纠缠不休”。
上述的漫画诉讼,法院是以“新闻自由”为由驳回而未予受理的。但沃尔希随后就着手收集有关的判例,准备就“新闻自由”的标准继续纠缠下去。德国一些有识之士指出,新纳粹分子“恶人先告状”的新动向为司法界提出了如何与之进行斗争的新课题。对于纵火的、伤人杀人的好办,抓起来判刑就是了。默尔恩和索林根的纵火犯已经判刑,为受害者伸张了正义。但对这些蓄意跟你纠缠的,倒确实令法官们有些头疼。慕尼黑高等检察官迈耶—施陶德一针见血地指出,他们的真实目的就是要“激怒你”,引你上钩。受理他们的诉讼纠缠吗?那就等于陷入了他们设置的圈套;而不受理呢,那又得拿出个理由来,而要找个不受理的理由有时也不容易。这使德国司法界头疼。
然而,新纳粹总是新纳粹,杀人放火也好,祭起“恶人先告状”的法宝也好,有良知的人们是不会轻易被迷惑住的。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邪总归压不了正。
当人们看清了新纳粹分子的面目,“恶人先告状”的“合法纠缠”伎俩还能生效吗?(附图片)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漫话瑞士文化
王小光
位于中欧的联邦制小国瑞士,不仅以其绰约多姿的湖光山色赢得无数旅游者的赞誉,而且还以它多种文化的和谐共存深为世人称道。
语言是文化的基本要素之一。瑞士是一个没有统一语言的国家,德语、法语、意大利语、列托—罗马语都是这个内陆小国的正式语言。当你登上从瑞士北部工商重镇苏黎世开往西南边城的日内瓦的列车,会听到乘务员先用德语对旅客讲话,而行至首都伯尔尼和弗里堡之间,又突然改用法语。同样,从瑞士中部的旅游名城卢塞恩坐火车到南端的卢加诺,乘务员则是先说德语,继之改为意大利语。在今天瑞士26个州和半州中,有19个州主要用德语,6个州以法语为主,一个州以意大利语为主,使用列托—罗马语的人仅5万多。
民族是滋养文化的母体,瑞士的多种语言源于其多民族并存。瑞士由日耳曼族、法兰西族和意大利族等多种民族组成。这种多民族的现象,又与瑞士的特殊地理位置和立国历史分不开。瑞士地处欧洲中部,随着11世纪以后欧洲南北贸易的发展,处在商路上的瑞士各州也日渐兴盛起来。为了反对哈布斯堡王朝的压迫,维护共同的利益,瑞士中部的施维茨、乌利和尼特瓦尔登等三个小国结成了“永久同盟”,遂成为现代瑞士的雏形。此后,历尽数百年的军事吞并、自愿加盟、签约割让,瑞士领土不断扩大,至1648年瑞士联邦宣告诞生,终于造就了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据说有人以为,“瑞士之所以成为瑞士,是因为有些德意志人不愿做德国人,有些法兰西人不愿做法国人,有些意大利人不愿做意国人”。
瑞士的多民族并存共荣,又衍生出宗教信仰上的自由性和多教派共存的局面。同绝大多数欧洲国家一样,瑞士有着悠久的基督教文化传统。在16世纪欧洲规模浩大的反封建运动中,瑞士的日内瓦曾爆发了被恩格斯称之为“第一号的资产阶级革命”的宗教改革运动,诞生了著名的新教领袖人物让.加尔文。即便如此,瑞士国民也并不仅皈依于一个教派,而是在宗教信仰上表现出多样性和自由性。信天主教者有之,信新教者有之,信东正教者有之,无神论者也有之。宗教信仰的差异丝毫没有妨碍瑞士人和睦相处。他们痛恶教派间的倾轧及屠杀,坚持信仰自由和忍让,使瑞士百多年来极少发生宗教纷争,从而也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
多语种、多民族、多教派,使瑞士人得以从德、法、意、奥等国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中汲取营养,拥有比其邻国更加丰厚的文化遗产。仅就纪念日而言,除去传统的新年、圣诞节、狂欢节外,瑞士各地都还有自己的一些特殊节日,如登城节、牧人节、葡萄节、洋葱节等,数以百计。瑞士文化绚丽多彩、差异纷呈的面貌由此可见一斑。
多种文化和谐共存是瑞士700年历史中最伟大的成就之一。瑞士人在历史的血火进程中形成的这些特性,卓有成效地弥补了一个多民族国家潜在的裂痕。一个多世纪以来,它维护了政治的稳定、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从而使瑞士不仅居当今世界富国前列,而且还以其“永久中立”的特殊地位,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月下红堡
王如君
德里的红堡就像北京的故宫,是一座光彩照人的古建筑。1639年,印度莫卧儿王朝第五代帝王沙贾汗花费10年时间建起了这座长915米、宽518米的宏伟壮观的皇宫。那高高的红沙石宫墙,巍峨华丽的宫阙,精雕细刻的装饰堪称神工鬼斧、绝代皇宫。凡是踏足德里的游客,决不会忘记光顾这座几百年前的杰作。笔者来印之后,去过红堡几次,印象最深的是夜幕下的红堡,尤其是在风清月白的夜晚,看一场红堡的声光表演,不仅可以“耳闻目睹”红堡当年的风采,而且可以欣赏一出可歌可泣的印度历史剧。
明月高悬,星光灿烂,清风徐来,花木飘香。在悠扬的乐曲声中,彩色光束投向影影绰绰的宫殿,红堡的历史画卷展开了。
勤政殿上,皇帝在召见群臣,论政议事;枢密殿中,王公贵族在运筹帷幄;寝宫之内,则是歌舞升平,其乐无穷……
彩色灯光在宫殿间此起彼落,赤橙黄绿交相变幻。随着时强时弱的音响,笔者通过广播员娓娓动听的讲解,仿佛身历了红堡300多年历史沧桑:
莫卧儿王朝由盛转衰;英帝国主义者蛮横入侵;1857年印度人民民族大起义,英国殖民者残酷镇压,红堡在殖民者的铁蹄下颤抖呻吟。本世纪初,圣雄甘地领导的民族解放运动兴起,觉醒的印度人民开始了不屈的反殖民抗争;1947年印度首任总理尼赫鲁在红堡升起了印度国旗,庄严宣告“印度独立了”!
红堡的声光表演始于1965年,它充分利用现代光学原理和音响效果,再现1639年至1947年间印度历史的风风雨雨,是红堡观光的重要内容之一。(附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