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2月18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台港澳)
专栏:

  新闻交流:务实与深化
本报记者曹宏亮武侠
岁末年初,继《人民日报》代表团访问台湾,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日报》、中新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单位的负责人又组团前往宝岛。从1987年9月台湾《自立晚报》两位记者到大陆采访,时隔6年,两岸新闻交流始发展到这样一个层次。因此,这两次访问引起了中外舆论界和所有关心两岸关系的人士的瞩目。为此,记者采访了访台归来的中央新闻单位负责人。
记者:作为中央新闻单位的负责人,你们是40多年来进入台湾的最高层次的大陆新闻界人士,也是两岸开始新闻交流以来,跨越海峡的最高层次的新闻媒介负责人,请问你们的访问对两岸新闻交流乃至整个两岸关系有何种影响和意义?
《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保育钧:就两岸新闻交流来说,这当然是一个突破,就两岸关系来说,在某种意义上,至少可以算作前进道路上的又一个小小的阶梯。这种进步和突破积少成多,从一般到高级,则必然有助于两岸关系的发展。当然,就两岸新闻界同行和广大民众的心理来说,这种进步是太慢了。
新华社副社长南振中:台湾各界对我们这次访问非常重视,台湾海基会为我们访台举行欢迎酒会,台湾较有影响的报纸、电台、电视台的负责人和各界知名人士都拨冗出席,连海基会名誉董事长也坐着轮椅出席了欢迎酒会。两岸关系发展到这一步来之不易。
《经济日报》副总编辑余焕春:我们的访问是一次很务实的访问,也就是让不同之点暂存,而就同行之间比较关心的问题和共同之点进行交流,这种交流是建立在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基础之上的,所以对于两岸新闻界同行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密切感情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而考虑到两岸同行所具有的共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那么,这种交流对于增进两岸同胞的相互理解和对华夏文明的认同也很有好处。两岸关系要正常化,这种心理上的正常化则必不可少。
《光明日报》总编辑徐光春:新闻交流不同于一般文化交流,它的作用和影响并不局限于新闻交流本身,它联系社会方方面面,影响力大,影响范围广,对促进两岸其他行业的交流有更大的作用,可以说是一座独特的桥梁。我们到达台北时,发现大陆3个新闻访问团会合了,还有一个资深记者赴台访问团也正在计划中,可以说两岸新闻人员交流已有了突破,下一阶段应以业务上的合作互助为主要内容。
记者:你们不仅是新闻单位的负责人,又是资深新闻工作者,台湾此行,给你们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
南振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两岸同胞那割不断的亲情。我们一行9人,每到一地,总有一两个人能碰上省籍相同的老乡,而且有不少就是听乡音听出来的。有一天很晚了,我们在日月潭参观玄奘寺,一位和尚听到我们团里有两个同乡,一下子非常激动,拉着手问长问短真是道不完的亲情。此外,台湾同行的敬业精神,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们一抵达台北,对此就有感触,等到新闻单位参观时,这一点就更加突出了。台湾的记者普遍很年轻,抢新闻、跑新闻、等新闻的劲头很足,作风很顽强。
《中国日报》总编辑朱英璜:最强烈的感受是,两岸知识界有一个共识,那就是我们是中国人。这在我们所到之处都能感受到,在台湾一新闻社社长办公室悬着一块大匾,上书“中国人”三个大字。台湾故宫博物院的负责人在谈到院内的收藏品时,特别强调,这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财富。因此,我感到发展两岸关系,实现祖国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
余焕春:除了台湾同行的敬业精神,还有一点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就是对传统文化抓得很紧,很扎实。尤其是在他们的经济发达了之后,这一点更显得难能可贵。比如台湾的故宫博物院,他们就利用所收藏的文物对公众进行历史文化传统教育,而且定期轮换展出,不断变换主题,以吸引公众,提高民族自尊心,增强凝聚力。
徐光春:还有一点是台湾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两岸受外部影响基本相同,在西方文化渗透过程中同样面临传统文化现代化的问题。从语言、戏曲、音乐乃至城市建筑风格、商业文化、社区文化几乎没有大的区别。我们送出的礼品当中,京剧唱片和录像带最受欢迎,海基会副董事长焦仁和先生40多岁,非常爱唱京戏。碰到的台湾年轻人会唱的大陆歌比我还多。
记者:两岸新闻交流发展到现在这样一个水平,存在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还有哪些?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和困难?
余焕春:问题是很不平衡。据统计,几年来来大陆采访的台湾记者近3000人次,而大陆去台采访的才100多人,可见差距之大。这个问题的存在,又正是由于台湾当局的某些限制所致。显然,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台湾当局做出努力。
朱英璜:由于长期的阻隔和意识形态的不同,两岸同行在不少问题上的分歧和不同点也是显而易见的。这需要时间,需要冷静、客观地讨论,并在更深层次交流解决。两岸新闻界要做统一祖国的支持者,有利于这个主题的就做,反之就不做,客观公正地报道自己的所见所闻,以便促进相互间更多的了解,这也应当是两岸同行当前的历史使命。
保育钧:长相知,不相疑。两岸新闻界要加强交流,常交流才能减少误解。我们在访问台湾时,就主动访问了台湾的《中央日报》,大家谈得很不错,我觉得应该多交流多沟通。
记者:近一个时期,台湾方面对于进一步展开包括新闻在内的两岸文化交流很感兴趣,你们的访问,又将新闻交流推进了一步,作为大陆新闻界的高层人士,你们认为,下一步两岸新闻交流应当做哪些事,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
保育钧:目前的新闻交流趋于务实,这是特殊条件下的特殊做法,是两岸走向统一进程中一段比较现实的路子。在这个前提下,大家的共同语言很多,但目前还是象征性的东西多,宣传性的成分多。而既然是务实,那就还要扎扎实实地做工作,在各个层面用多种形式,报道对方情况时,应当能客观全面,少加一些主观臆测,多一点客观介绍。要着眼于共同点,善意地、客观地、真诚地对待彼此的歧见,多一些事实,多一些客观;少一些猜测,少一些感情用事。这种务实精神和务实作法,势必增进两岸人民的相互了解,增加同胞之间的亲情,为两岸统一做出自己的贡献。
南振中:由新闻交流促进两岸相互了解,这应当是两岸新闻界同行的共同责任和愿望。海峡两岸过去有着共同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的渊源,现在则又有了经济联系,这一点非常重要。我认识一个台湾企业家,他已经来过大陆50次。为什么?因为大陆的市场、资源,包括劳动力资源正是台湾企业家所需要的,而台湾的投资对大陆来说也很需要。还有科技也有很强的互补性,两岸都是可以相互取长补短,花比较小的代价,取得较大的成果。事实上,这几年已日渐密切。作为沟通社会的新闻媒介,当然要忠实地反映这种联系,揭示这种互补之需,并且营造好的舆论,推进这种联系。(附图片)
人民日报访问团在台湾《中国时报》参观。右起第三人为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保育钧。


第10版(台港澳)
专栏:

  两岸新闻交流回顾
本报记者徐运平
踏入新岁,大陆新闻界人士赴台采访、参观考察络绎于途,仅1月,岛内同时就有3个大陆新闻代表团,包括海南省新闻代表团、中央新闻单位负责人访问团和新华社记者团。
回顾两岸新闻交流的过程,从1987年9月台湾《自立晚报》两名记者率先来大陆采访,此后台湾传媒界已有逾3000人次前来大陆。而大陆记者访台则从1991年始,那就是新华社、中新社记者赴台采访“闽狮渔号”事件,1992年9月,本报高级编辑翟象乾率领大陆记者团首次访台。接着是1993年3月,中华工商时报记者去台参观考察,这一期间大陆赴台采访和访问的新闻从业人员仅100多人次。
去年9月,大陆记者赴台采访团访台成功,使两岸新闻双向交流崭露新的曙光。最近,大陆多个新闻代表团又纷至沓入岛内,这预示着两岸新闻双向交流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而且,从过去个别记者随社团赴台变为专门组织记者采访团,从省级新闻单面还是层次上都有了新的突破。
两岸新闻交流顺应了两岸关系发展的时势与潮流。海峡两岸同宗同族,血脉相连,更有着广阔的交流与合作空间。加强沟通与交流,增进了解与互信,已成两岸民众的共识。但是,目前两岸双向交流中仍存在不少人为障碍,交流中的局限性和单向性状况仍远未得到改变。如果台湾当局能够进一步放宽限制,顺应时势,那么就不难改变两岸新闻交流中不相称的比例,使两岸新闻双向交流走向正常化。


第10版(台港澳)
专栏:

  两岸著作权保护透视
晓霞
琼瑶、金庸、三毛、席慕蓉、梁羽生……好像一瞬间港台文化悄然登陆,势不可当。又好像是一瞬间,五花八门的剽窃、盗印、翻版也纷纷粉墨登场,招摇过市,从而在两岸引发出不少著作权纠纷。为此,两岸出版界人士一再大声疾呼:保护著作权!
著作权保护在中国走过了一段曲折的路。
早在1979年,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就被立法机关提上议事日程。80年代,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相继出台,而《著作权法》前后历经11年,终于颁布生效。于1991年付诸实施,中国版权制度已基本确定。几乎与此同时,台湾当局也宣布台湾的“著作权法”修正案在台湾开始实施。1992年10月15日和10月30日,《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和《世界版权公约》先后在我国生效,我国涉外版权关系走向正常化。
伯尔尼公约生效后,国家版权局曾就大陆与台湾的版权关系作出说明,认为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国加入伯尔尼公约后,台湾也相应享有公约规定的权利,尽规定的义务。台湾作品在大陆的保护问题,应按中国的著作权法及有关规定办理。
实际上,早在80年代初期,著作权法出台之前,大陆就明文规定对台湾作品进行保护,台湾作者在大陆享有与大陆作者同样的权利。台湾也于1987年宣布对大陆作品进行保护。然而不正常的两岸关系造成了两岸在版权保护问题上存在着隔阂,给著作权者和使用者带来了极大不便,也为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随着两岸交流的日趋活跃,盗版,剽窃之风日盛。
1990年,大陆个体书贩梁海生非法出版台湾女作家罗兰作品的诉讼案曾轰动一时。台湾女诗人席慕蓉走红大陆后,各种名目的《席慕蓉诗集》铺天盖地出现在街头小摊上。同时,大陆著作在台也被大量盗印、翻版和抄袭。1992年底,天津社科院文学研究所钟铭钧所著《李商隐诗作》被台湾书商盗印,并堂而皇之在大陆参加书展。大陆著名的老摄影家舒宗侨与老记者曹聚仁出版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画史》、《中国抗战画史》被台湾北开出版社盗印案,几经周折,今年年初刚刚画上句号。
为遏制这种愈演愈烈的盗版之风,方便大陆与台港澳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出版与版权交流,1988年4月1日,国家版权局正式批准成立了中华版权代理总公司,为两岸开展有秩序的版权贸易架起了第一座桥梁。
中华版权代理总公司成立伊始便作为台湾女作家罗兰在大陆的代理人打赢了一场官司。作为席慕蓉的代理人,中华版权代理总公司在短短几个月内查明了20多种侵犯席慕蓉版权的作品,为其收回赔偿金数万元。这类案件的及时处理,切实保护了台湾作者和其他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然而,大陆著作权人钟铭钧和舒宗侨等却无法完全依靠中华版权代理总公司解决自己的麻烦。两岸不能实现“三通”,使得中华版权代理总公司对发生在岛内的侵犯著作权事件唯有“望岛兴叹”。
固然,大陆著作权人也可以委托台湾律师,或通过诉讼外的交涉解决,可是,在台湾,著作权被侵犯提起告诉的时效规定只有6个月,再加上文书认证、送达、取证、执行等法律程序费时费力费钱,以致于大陆著作权保护在台湾颇为艰难,这对大陆著作权人明显是不公平的。
1993年12月24日,海峡两岸50多位著作权方面的专家、学者聚集一堂,就两岸保护著作权问题的分歧、差异进行探讨。
大陆学者指出,台湾当局的《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以国与国之间“互惠对等”原则处理一国之内两岸居民之间的法律问题,是错误的。
此外,两岸在著作权权利限制、保护手段等方面也还存在一些分歧。然而两岸学者对携手合作的前景仍抱有相当乐观的态度。
首先,在著作权引进方面,双方可以互通有无,引进优秀作品,共同开发、利用外国人的创作成果。在著作权输出方面可以取长补短。台湾作品在世界上获得保护的范围不够广泛,如能和大陆同行联合开发,就可以在世界上三个公约的范围内获得广泛保护。再则,大陆作品对外交流渠道不够畅达,也需要与台湾同行合作,开拓世界市场。
国家版权局版权司副司长高凌瀚认为,目前两岸交流带来的著作权问题越来越多,两岸合作势在必行,若能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坚持平等保护两岸当事人权益,探讨解决一系列问题,两岸著作权合作的天地必将越来越宽阔。


第10版(台港澳)
专栏:

  乡音灌耳
舒乙
到了台北,一下飞机,遍地的台湾“国语”声,亲切得不得了,和在香港听到的口音大不一样,大有“到家了”的感觉。
普通话,在台湾仍然按老习惯叫“国语”,反正是一码子事,都是以北京音为基础。台湾人居然一口北京话!而且全岛由北到南,由西到东,由大人到小孩,由外乡人到原住民,全会!
全岛两千万人全说北京音的“国语”,真是一大奇迹。
转了几个城市,发现一个秘密,每个城市都有《国语日报》分社,总社设在台北,还有“国语日报出版社”,每日出报出书,专司普及“国语”之事,坚持了几十年,始终不懈,雷打不动,每个字都用拼音一注到底,十分认真和执著。
原来,有一批由大陆过去的语言学家,早在抗战胜利之后就到了台湾,抱成一团,拚死拚活地干,硬是用“国语”把台湾的语言彻底地人工地改造了,把日本话的影响由根儿上加以铲除,实现了语言上的大统一。
语言,在这儿,出人意料地,成了海峡两岸统一的坚强的纽带;而语言学家则是祖国统一这一伟大实践的天然的先行者。
这群杰出语言学家的领袖一开始是魏建功和何容先生,稍后则是何容和齐铁恨先生。何容先生是河北深泽人,生于1903年,北大毕业,是老资格的语言学家和通俗文学家,1946年1月抵台,负责在台湾推广“国语”的工作,并为此而奋斗了终生,1990年1月病逝于台北。他的鞠躬尽瘁敬业精神备受称誉,被尊为台湾的“国语大师”。
我特地拜会了何容先生的长公子何欣教授和齐铁恨先生的女公子齐永培教授。我8岁的时候在大后方重庆北碚曾见过何欣,整整50年过去了,他已变成了一位体弱的老人,猛一看,极像他的父亲,活脱一个何容先生再世。他们请我吃台菜,吃“三杯鸡”。我则大大为台湾推广“国语”的成就感慨了一番,称他们的父辈为伟大的功臣,是全民族都尊敬的英雄。
席间,我说我发现台湾所有的人在所有的场合把“和”字都念成“han”(汗),而北京人只有在说“咱们谁和谁呀!”时才念“汗”,一般还是念“河”音。何欣说:这是齐铁恨先生在电台上教的,他的话就是法律,怎么教就都怎么说了。我说:这下齐先生使劲使过分了。
语言真是个奇妙的东西,一张嘴,就能使人们亲近起来,像一家子。这便是我台湾之旅的第一感想。


第10版(台港澳)
专栏:

  塞车在台北
李国文
宝岛之行,这一个“行”字,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唐代诗人李白感慨过,“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而在台北这样一个现代都市里,以车代步,仍同样是难。眼看着目的地,就在前面一箭之遥,但车子却像生了根似地不动。据说,碰上较长的休假日,如圣诞、年关、春节,连高速公路也堵塞得寸步难行。有时,车龙的头在台北,尾部一直要堵到台中,于是,高速公路成为一个巨大的停车场。流行的笑话中就有一个猜谜:台湾什么车最长?答案是塞车。主人说,倘要正点到达什么地方的话,必先留出途中塞车可能耽搁的工夫,尤其要避开高峰时间。所以电台、电视台都设有报道路况的节目,可谓用心良苦。即是如此,我参加的几次人数较多的集会,总不免有人姗姗来迟的,一句“塞车”,或者找不到停车的位置,大家也就全都谅解。
记得临走前的一次告别宴会,主菜撤下去了,已经上甜食水果,开始准备要退席了,有人才匆匆赶到。一个劲地抱歉塞车耽误了,但无论如何也要赶来为我们饯行,那份诚心和难舍难分的情谊,真叫我们感动。可是很遗憾,餐桌上已杯盘狼藉,只有残羹剩饭,唯有以水代酒,期以来日相聚痛饮了。
社会富裕了,居民拥有的机动车辆多了,这当然是件好事。连我的一个侄子,刚做事不久,也开着自己的车子来接我。但是车多了,而且越来越多,可道路却无法随着车辆的增加而马上改善,往天空往地下发展也是不能立竿见影的事。于是,不胜负担的道路,只有在车轮的重压下呻吟了。不但塞车是个难题,停车更为麻烦,更不用说车辆所排出的废气,是怎样的污染环境了。可见车多了,也必然带来现代社会难以避免的文明病。
一些台湾朋友都诚恳地建议,大陆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务必要注意这方面的经验教训。
不过,我们也看到台北市区的捷运系统,也就是高架公共电车,正在大兴土木。建成以后,城市交通状况将会有所改善。从桃园机场到台北的第二条高速公路,也在施工之中,届时可能缓和一些严重的塞车现象。衣食住行的“行”,我想,对于两岸经济的发展,同样是不可小视的问题。也许未来有机会再访宝岛时,将会看到一个交通便捷,不至于太多塞车的台北,那该是多么好啊!


第10版(台港澳)
专栏:

  隔离数十载一见仍知心
邓友梅
有幸参加第一个大陆作家代表团赴台,出发前就兴奋得夜不能寐。到台湾后,台北、台南、花莲……十多天绕岛一周,马不停蹄,风驰电掣,来不及思考,顾不上品味,在一片亲情友谊的热流中浸沉旋转。回到北京,朋友们打听此行感受,我却理不出头绪,语无伦次。两岸隔离了四十多年,感受岂是一两句话说得清的!我只能概括自己的体会说“海枯石烂,亲情难断,隔离多年,一见知心。”
为打破两岸作家交流有来无往的局面,邀请大陆作家组团访台,台湾同行付出的辛劳,文化团体给予的支持配合,很令我们感动。全团汉、满、蒙、回、藏五个民族的作家,不约而同发出一个心愿:要把大陆同行、同胞的思念之情,手足之义带给海峡彼岸的兄弟姐妹。同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用不上应酬与客套,要的是真情与诚心。果然,同胞之间心意是相通的,登上宝岛后,我们的言语、态度表达出这份心意,马上就被理解,被接受,并且得到回报。我们在亲切、温馨的家庭气氛中度过了整个访问日期。
十天中开了五次文学研讨会,每次都谈得亲切、直爽与自由。两岸虽然隔离多年,文学成就各有长短,遇到的问题却大同小异,因而关心注意的方面也极为相似。如学习外国和保存与继承民族传统的问题;在经济发展浪潮中,作家的个人品味与社会责任感问题等等。会上谈不尽兴,饭桌上还继续探讨。我说我写小说有两条标准,一是读来有趣,二是要有益于世道人心。有位台湾作家表示赞同,并诚恳地说: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大潮中,万不能忘掉“文以载道”传统。他们在这方面有过的失误,希望我们不要再犯。
虽说此行目的是文学交流,接触范围却无法局限于本行同人。因为机会难得,出版界、教育界、新闻界、宗教界,同学、同乡、同宗、同族纷纷伸出热情之手。于是座谈、访问、参观、游览,日程排得有如赶三关。早饭在台北吃,中饭由台中请,天黑又参加台南朋友的欢迎晚宴。“公事”已忙得不可开交,两岸间亲朋故旧关系又千丝万缕,难解难分。胞兄来电话,堂弟找上门,你出过我的书,我演过你的戏……既来到台湾,哪个不想欢聚?我们出发前有约在先,公事之余再办私事。结果亲友私交只好安排在夜间见面。有人想请假,却又怕影响“公事”。此情被东道主王强华、尹雪曼等先生看在眼里,主动给了个台阶。他们对我说:“你们来不就是为了沟通感情、加强了解、促进统一吗?别把家人亲属相聚看成是私事好不好?这是最好的交流,最可信的了解。稍微松动一点,除去重要的会议外,其它活动时间,只要每次不超过三两个人,准许请假好了。”这才有点活动余地。就这样还有人一个晚上要赶四次晚宴,凌晨四时才能上床。奇怪的是,在大陆稍一活动就喊累的朋友们,到台湾像是都喝了“马家军”喝的滋补剂,竟然精神百倍,应付自如。
这不是到一个新地方,看到新景物引起的那种兴奋。我到过一些国家和地区,唯独这次到台湾,完全没有陌生与做客的感觉。从内心到观感都是一次国内旅行。这旺盛的精力来自台湾同胞那一片真心诚意。它使我们增强了祖国统一的信心和民族振兴的希望。海峡两岸,五十几个民族,十二亿人民渴望统一,两岸同胞都在为统一祖国奔走呼号,竭精尽力,有什么目的不能达到呢?
首次大陆作家代表团对台湾的访问,开了个好头,大门一旦被推开,就会跟着来第二次、第三次……中国人是聪明的,两岸齐心协力,我们总能找到解决我们自己问题的办法。
我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