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2月16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

  永久的生活和魅力
——观《东方时空》中国民歌经典MTV
金兆钧
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节目,最近开始播出了剧组与深圳先科娱乐传播公司联合制作的中国民歌经典MTV节目。那些久久萦绕于心的旋律自不免勾起我情感的波动,而中国民歌开始MTV化这一事实本身也不觉间触发了一些遐想。
民歌的魅力是永久的,那些历史越悠久的民歌,自然就凝结了更多的生活与情感,凝结了更多的人和美的东西在其中。
永久的生活决定了民歌的永久的魅力,这自然是无需再多说的道理。然而,围绕着民歌在我们生活中的位置,却是常常引起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争论。民歌是永久的,这不会错;民歌是不变的,这是大可怀疑的。假如民歌只能进入博物馆作为偶像为后人敬仰,我知道那一定不再是民歌。因为它的魅力是在于它可以为每一代人所拥有,它可以为每一代人作出自己的解释。
于是,看到《东方时空》中民歌经典MTV的拍摄,第一感到有想法的就是它把近代的很多创作作品也列入了计划之中。
到底什么才算民歌,其实真是理论家的事情,至于欣赏者,我想凡是那些经住了相当时光考验的深入人心的作品,都会把它当做“民歌”。王洛宾老先生默默无闻几十年后又为世人瞩目不就是一个出色的当代证明吗?
又看到尽管一些老歌唱家今天的声音已经不复当年的圆润出色,然而他们能够在晚年把那些当年经他们的演唱传布四方的作品以与年轻一代歌手合作的方式留给后人的时候,他们有一份真正的完成,后人也会因此而拥有了一份特殊的财富。这也是导演上构思独到的地方。毕竟,我们曾经因为技术的和人为的因素丢掉了太多太多的东西。我们今天多一份这样的自觉,就是一种真正的文化意识。
导演张黎是电影界第五代中的一个,尽管他接受的任务和目前可能的经济力量与拍摄MTV这种非常要钱的工作实在不成比例,但仍然可以看到他富有个性的构思和处理。
在我看来,MTV的全部精华并不仅仅在于它图解歌词或图化歌曲情绪的“可读性”,我们目前大部分MTV则恰恰处在这个水平上。我以为,MTV不论它在大众传播功能上有多么强大力量,仅就本身来说,我以为它可以具有的魅力实际在于它提供了在极短的时间和空间内凝聚极大文化信息量的可能。因此,具象的画面与高度抽象的音乐的结合,就给一切试图在今天这种大众综合艺术的时代一试身手的人们提出了真正的功力上的挑战。
民歌,毫无疑问,它本身凝聚的文化内涵就使它在一个特殊的角度上成为MTV可以大显身手的对象。《东方时空》承担这个任务,实在不仅有着目前调整大众音乐文化平衡的意义,有着传承传统优秀文化的意义,更有着在适应时代需求,沟通历史与现实、传统与时尚,创造新型大众文化的意义。
无庸讳言,一切都是刚刚开始,MTV在中国毕竟刚刚起步,粗糙和误区及经济投入的无奈都是可以理解的,不过,MTV在中国一起步的时候就已经显示出多方位的探索的趋势,已经可以感受到致力于这一事业的音乐人和电视人的热情和探索精神,这总是令人可以感到高兴的。
中国民歌经典在今年将推出100集,这是一个相当艰巨的任务。我希望音乐界和电视界的朋友们继续努力,更多地尝试,更多地探索。让我们这一代人的努力也能经住时光的考验,融入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


第8版(副刊)
专栏:

  王蓉蓉印象
朱旭
去年年末在民族文化宫看了王蓉蓉的专场演出,观众喜欢她,我更喜欢。为什么要加一个更字,这要说一说过去的几桩趣事:
记得是在“文革”的时候,我的内兄去上海出差回京,说起他在上海一家招待所里遇见一个小女孩,她陪着父亲在上海医病,只有半导体收音机伴她解闷。《杜鹃山》的唱腔不是很容易学的,可是这孩子很快就会了。招待所的旅客们常常叫她:“来,唱一段!”她很大方,不怯场。当她把嗓子亮出来时,听者都感到吃惊,都觉得这孩子不当演员太可惜了。1977年夏,内兄去鞍山出差前,又提起这孩子,因为她是鞍山人。我说正在暑假期间,不妨把她带到北京来玩玩。果真她来了。我的拉胡琴技术可算是“二把刀”,为了迁就我,她唱了一段《龙江颂》。我们史家胡同宿舍的院子里站满了人,都在猜,这是谁家的孩子在唱,实在猜不出就上楼来看个究竟,从大家的议论和兴致中,我感到这孩子的嗓音有特殊的魅力。有一次我请声乐专家王稼祥听她唱,专家说她“音准”,据说真正音准的人是不多的,我也从中增长了知识。原来听着好听,不只是因为她调门高,嗓子亮,还因为音准,所以听着舒服,美。
既然是一块难得的材料,就推荐吧。正像无论谁若发现一个两米五高的孩子,一定会把他带到体校去一样,我就把她带到中国戏曲学院去了。
几位老师听了都很喜欢她。只可惜当时还不招生。荀令香同志把她的通信处记了下来,说是招生时通知她。我问高盛麟老师:她快16岁了,学戏是不是晚了点?老师们也觉得若早几年就好了,我说:干脆,不要让她回鞍山了,就让她先在学校旁听吧!就这样,王蓉蓉被戏校特殊批准为旁听生。
蓉蓉住在我家里,每天天不亮就去戏校学习,练功,无论刮风下雪,她都坚持,没有间断过。
有一天,蓉蓉告诉我,有一个带广东口音的老头和一位老太太,带她去一个地方,说是要她学唱歌,以后演歌剧。原来是李凌和李波二位正在为歌剧事业寻找人才。二老为她解决了住和吃的问题,于是蓉蓉就到了歌剧院。
李凌院长凭多年的经验,认为做一个好的中国歌剧演员,要精通戏曲。在中国戏曲学院招生的时候,李凌亲自送蓉蓉到学校,请戏曲学院培养她,毕业后他再收回。可是史若虚校长不同意,说我们培养的学生,应该继承我们的事业。二老争执不下,只好听听蓉蓉自己的意愿。偏偏蓉蓉对钢琴的兴趣没有对胡琴的兴趣浓厚。于是蓉蓉成了戏曲学院的正式生。
蓉蓉是戏曲学院的第一批大学生,毕业时还拿到了学士学位。
一次,去学校看她们班的彩排。使我吃惊的是,她不但唱得好,扮相也好看。全然不是平时那粗粗拉拉的样子。坐在我旁边的张君秋对我说:这孩子是吃这碗饭的。后来知道张君秋收她为弟子,我真为蓉蓉高兴。
自从蓉蓉正式学戏之后,我就再也不敢给她“伴奏”了,怕的是搅乱了人家老师费尽心血教出来的板和眼。因此就很少听到蓉蓉的唱了,对我来说实在是一憾事。
她毕业后,工作了,由于演出任务多,较少到家里来了,偶尔来家一次,也因为我在外地演出没能见到。时间过得真快,一晃,十多年了。
这一次蓉蓉的专场演出,我们全家都去看了。成熟了!对谭记儿的文静,对铁镜公主的洒脱,对柴郡主的端庄都把握得很准。演完《望江亭》、《坐宫》之后,我有点担心,《状元媒》又是那么重的唱功戏,她的嗓子能不能顶下来,结果是干干净净,一点疲劳的感觉没有,观众为她叫好,我也为她鼓掌,我是为她这十年不间断地勤学苦练而鼓掌。
我在喜欢前头加一个更字,是有道理的吧!


第8版(副刊)
专栏:

  留得青山在
——话剧《大青山》观后
舒张
大青山林场的场长吴常福,在百感交集、万般无奈的情绪中,代表着全场职工跪拜青山,号子声又响起:“爷们儿抬起头啊……”这片大青山,这块黑土地,曾以她丰庶富足的胸怀,接纳并养育了无数在灾荒年中投来的人们,淘金的、伐木的、放蜂的;但是进入九十年代,这里也产生了危机,多年滥采伐造成了林业资源匮乏,林场开资都成了问题,养育盲流的地方,人们却喊叫着要当盲流去了。山上还有一片母树林,伐下来就可以度过眼下的困难,上级又有任务,不采伐又没有木材;林场在改革开放的大潮里办起了多种经营公司,百业待兴没有资金;怎么办?吴常福场长陷入了极度的矛盾中。
随着剧情的一步步展开,剧作家的笔触清晰有力地伸向一个看似模糊却十分集中的意蕴上,那就是“留得青山在!”吴常福这条山林中的“东北虎”,几十年当场长,当年曾用手中的权力迫使别人给他下跪;乘机娶了一个比他小十几岁的姑娘;甚至还有许多让人不易接受的毛病,但他毕竟没有丧失山里人最本质的东西,让他干那种“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的事,坚决不干!他甚至采用了不太光彩的手段,为保住那片母树林,他什么都豁得出。乍看上去“不造子孙孽”是个多么简朴的理由,但稍一用心想开去,“留得青山在”恐怕不仅仅是吴常福个人行为的总括。剧作家本人曾有多年的林区生活,他也像剧中人物一样,怀着对大青山、大森林的深厚情感,热情地为这块养育他的土地讴歌。在朴实流畅的生活场景背后,人们生存的状态与行为动机已不再是简单地图解,山东盲流王耀祖腰缠万贯地返回大青山,用二百万来“买回公道”,非要吴常福还他一跪,才肯在合同上签字,全场的职工都从身上脱下王耀祖赠送的高档西服,义愤地阻止场长下跪,剧情已到极处。吴常福在群众的激情中,面对大青山,突然悟到了几十年不曾想到的东西,他猛然地走向自身贯穿动作的反面,对山林、对土地、对养育他的大青山,庄严地屈下双腿……
吴常福跪下了,人性却在这一跪中闪射出夺目的光彩,林业工人中蕴藏着的正气、勇气,在这一跪中得到了升华,当大幕在一支嘹亮、悠远的童声号子中缓缓落下时,激荡在观众心中的澎湃激情,烘托起振兴中华、实现四化的改革正气歌。


第8版(副刊)
专栏:

  七作家合作《爱谁是谁》
当代文坛七位作家朱晓平、李功达、莫言、刘毅然、余华、张冀平、于永和,近日合作了三十二集电视剧《爱谁是谁》,该剧通过发生在“天缘婚姻介绍所”中的十六个小故事,展示了当代生活的多彩多姿。该剧已由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和北京金碟影视艺术制作公司投入拍摄。
(波讯)


第8版(副刊)
专栏:

  江苏三部新电视剧问世
新春之际,江苏电视台推出三部电视剧新作《豫东之战》、《戈公振》和《童年周恩来》,这些新作制作精良,画图优美,文化品位较高,较好地体现出江苏电视剧在全国电视剧中已形成的固有的艺术风格和个性。
(雅文)


第8版(副刊)
专栏:

春节期间,天津河北梆子剧院赴京演出了历史故事剧《袁凯装疯》。剧中表现了明御史袁凯为救群臣,诈疾装疯,骗过性多猜疑的朱元璋,图为袁凯(阎建国饰)正在装疯。该剧做工繁复、技巧高难,曾在去年全国戏曲会演中获大奖。尤仁立摄


第8版(副刊)
专栏:

福建电影厂推出的故事片《大海风》是一曲中国工人阶级的赞歌。为了如期交船,造船工人克服重重困难,夜以继日地奋战在船台上,为国争了光。本片导演于晓阳说,我们拍摄《大海风》,目的是为工人们说话,要通过生动形象告诉人们:中国工人阶级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仍然是国家的脊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