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2月15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国际)
专栏:

  波黑塞族军方表示
将击落任何来犯飞机
新华社贝尔格莱德2月13日电波黑“塞尔维亚共和国”军队司令助理格韦罗13日在向《日报》发表谈话时强调指出:“如果北约飞机来空袭,就是公然对塞尔维亚人民进行侵略。塞人民将使用拥有的一切手段回击侵略者,并击落任何空袭我们的飞机。”
格韦罗13日还在对克拉古耶瓦茨电台发表谈话时说,只要塞族炮兵部队后撤20公里,那就意味着塞族领土和塞族居民将失去保护,穆斯林军队就会立即占领塞军阵地。格韦罗强调:“因此,我们必须得到保证,我们的军队后撤一公里,穆斯林也必须这样做,而且他们的步兵不能前进一步”。


第6版(国际)
专栏:

  土将增派战机配合空袭
据新华社安卡拉2月12日电土耳其政府今天宣布,它将向意大利增派8架F—16战斗机,用以配合北约组织对波黑首府萨拉热窝周围塞尔维亚族武装可能进行的空中打击行动。
据土耳其军方发言人说,土耳其向意大利增派战斗机的决定是在北约组织对波黑塞族武装发出最后通牒之后作出的。这批土耳其战斗机将于14日抵达意大利。在此之前,土耳其已在意大利部署了10架F—16战斗机。
北约在最后通牒中要求塞族2月20日前将其在萨拉热窝地区的重武器交联合国部队控制,否则将对其阵地实施空袭。


第6版(国际)
专栏:

  塞总统和俄特使认为
空袭威胁破坏和谈进程
据新华社北京2月14日电塞尔维亚总统米洛舍维奇和俄罗斯总统特使丘尔金13日在贝尔格莱德举行会谈时指出,北约的空袭威胁无疑破坏了波黑的和谈进程。
据南通社报道,丘尔金是在日内瓦参加波黑和谈后于13日抵达贝尔格莱德同塞尔维亚领导人举行会谈的。
塞尔维亚总统办公厅发表的公报说,米洛舍维奇和丘尔金一致认为,军事干涉和冲突升级将对欧洲这一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产生影响深远的后果。


第6版(国际)
专栏:

  南克将在对方首都设代表处
本报贝尔格莱德2月13日电记者胡锡进报道:由副总理西米奇率领的南斯拉夫代表团12日抵达萨格勒布,并立即与副总理兼外长格拉尼奇为首的克罗地亚代表团举行了会谈。这是自前南战争爆发以来南高级代表团首次出访克罗地亚,也是南、克首次在其中一方的本土举行谈判。
克罗地亚总统图季曼昨天会见了西米奇一行。南代表团已于当日离开萨格勒布,返回贝尔格莱德。
克、南副总理昨天会谈后对记者说,双方就本月底以前互在对方首都开设政府代表处的所有细节达成协议,并确定组成有国际机构人士参加的联合委员会,负责寻找双方在战争中失踪的人员及难民等问题。双方决定在本月底以前恢复两国间的电话联系,并争取在下月中旬克副总理出访南斯拉夫以前重开贝尔格莱德—萨格勒布高速公路。


第6版(国际)
专栏:

  巴以在塔巴恢复会谈
巴人民党拒绝开罗协议
本报开罗2月14日电记者刘水明报道:以阿拉法特的政治顾问沙阿斯和以军副总参谋长沙哈克为首的巴以安全委员会今天在埃及的塔巴恢复会谈。
据巴勒斯坦驻开罗大使卡迈勒说,这次会谈主要讨论以色列撤军的安全安排、行政权力移交、释放被关押的巴勒斯坦人和组建巴勒斯坦警察等问题,并为开始实施巴以关于加沙—杰里科自治的原则宣言起草巴以最后文件及其附件。卡迈勒说,如果会谈进展顺利,巴以有望在本月底正式签署最后文件。
另外,有关巴以经济问题和未来巴勒斯坦自治机构选举问题的谈判也将于近期分别在巴黎和华盛顿举行。
据新华社耶路撒冷2月13日电巴勒斯坦人民党今天发表声明,指责巴解组织领导人阿拉法特和以色列外长佩雷斯2月9日在开罗草签的关于实施加沙—杰里科自治原则宣言的协议。巴人民党的声明说,巴以开罗协议是“一项令人失望的协议”,因为它背离了安理会242号决议内容,并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以色列的要求”。


第6版(国际)
专栏:

  克林顿指责利对美构成威胁
卡扎菲要求美拿出有关证据
据新华社突尼斯2月13日电据利比亚民众国电台今天广播,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拒绝了美国总统克林顿关于利比亚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特别威胁的说法。
这家电台援引卡扎菲的话说,克林顿在他向国会提交的关于美国和利比亚关系的年度报告中指责利比亚,是受了以色列的压力。卡扎菲要求克林顿向联合国提供有关证据,并由联合国进行调查。
克林顿10日在向国会提交的有关美利关系的年度报告中,指责利比亚对美国利益构成威胁,他认为,如果利比亚继续违抗国际社会的要求,保持甚至加强联合国对利比亚的制裁是必要的。克林顿说,美国仍然决心要审判1988年洛克比空难的两名利比亚嫌疑犯。


第6版(国际)
专栏:

  联合国人员在索遭绑架和伏击
在索马里从事救援工作的两名意大利人13日在摩加迪沙北部地区遭到索马里武装人员绑架。同一天,来自埃及的联合国维和部队军人在摩加迪沙市巡逻时也遭到当地武装分子的伏击,造成一人死亡,一人受伤。


第6版(国际)
专栏:

  乍担心利不遵守海牙国际法庭裁决
乍得当局确认利比亚在两国有争议的奥祖地带加强了军事部署,从而担心利比亚不遵守海牙国际法庭关于奥祖地带的裁决。根据海牙国际法庭2月3日公布的裁决,奥祖地带属于乍得,利比亚必须撤出这一地区。据消息灵通人士说,一个乍得政府代表团14日将前往利比亚讨论奥祖地带问题。


第6版(国际)
专栏:

  南外交部就南阿边界冲突发表备忘录
南斯拉夫外交部12日就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边界地区不断发生冲突事件发表备忘录。备忘录说,1993年间,南阿边界发生51起边界冲突事件,524起阿尔巴尼亚人企图越境事件,其中16起是因阿尔巴尼亚军人和武装人员向南边防人员开枪射击引起的。


第6版(国际)
专栏:

  泰—缅海域发生严重翻船事故
泰国南部的拉廊府警方13日下午在安达曼海沿岸发现38具尸体。泰警方说,这些人是12日在泰—缅海域发生的翻船事故中的遇难者。12日中午,一艘载有250名缅甸劳工的缅甸货客两用船,在从拉廊市码头出发后不久便倾翻,船上人员全部落入大海。
(据新华社)


第6版(国际)
专栏:

  南非大选
十九党派登记参加
因卡塔自由党抵制
本报哈拉雷2月14日电记者申明河报道:截至12日午夜限定的登记时间,非国大、国民党、泛非大等19个党派向独立选举委员会已进行了登记,参加4月26日至28日在南非举行的首次全民大选。
右翼自由联盟拒绝参加大选,其一些成员以发动战争来威胁南非和平。非国大大约翰内斯堡区负责人塞克斯维尔13日在东兰德举行的和平集会上说,自由联盟要小心从事,不要一意孤行。他正告玩火的人们,如果逼迫我们再拿起武器进行战争,我们将毫不犹豫地这样做。
另据报道,约翰内斯堡北部13日发生暴力事件,造成2人死亡,9人受伤。警方逮捕了21人。
据新华社约翰内斯堡2月14日电南非因卡塔自由党领导人布特莱齐13日说,该党已决定抵制全国大选。他同时说该党的这项决定将使得南非的政治暴力升级,并要求其支持者作好“牺牲的准备”。
因卡塔自由党中央委员会12日通过决议,呼吁其支持者抵制并以法律允许的任何形式反对定于4月26日举行的南非历史上首次不分种族的全国大选。该委员会还说,因卡塔自由党将和南非自由联盟的其他成员一起迫使南非政府和非洲人国民大会放弃大选。


第6版(国际)
专栏:

  墨萨帕塔推选出谈判代表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在墨冲突地区开始工作
本报墨西哥城2月13日电记者张金江报道:墨西哥政府和平与和解特派员卡马乔今天透露,萨帕塔民族解放军已经推选出了谈判代表,他们正准备前往谈判地点。但关于谈判的时间和具体地点都没有透露。
卡马乔今天在恰帕斯州圣克里斯托瓦尔市发表谈话时还要求联邦和恰帕斯州政府各部门不要采取任何可能阻碍谈判的行动。他指出,在目前情况下,民主谈判是唯一的道路。
据新华社墨西哥城2月12日电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已在墨西哥恰帕斯州冲突地区开始工作,并同武装农民组织萨帕塔民族解放军进行了接触。
据红十字国际委员会12日发表的一项公报,该委员会已就释放被扣押的恰帕斯州前州长阿夫萨隆问题开始同萨帕塔民族解放军会谈。公报说,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工作人员探视了目前被关押在恰帕斯州首府图斯特拉古铁雷斯一座监狱里的72名萨帕塔民族解放军成员。


第6版(国际)
专栏:

  拉那烈呼吁民柬
回到柬社会中来
新华社金边2月13日电柬埔寨王国政府第一首相兼皇家军队联合总司令诺罗敦·拉那烈,今晚在国家电视台宣读了他向民主柬埔寨方面官兵发表的呼吁书。他呼吁民柬官兵及其控制区的人民尽快回到柬埔寨社会中来。
拉那烈说,目前,皇家军队已经控制了民柬在暹粒、奥多棉吉、磅同、柏威夏和班迭棉吉地区的基地,特别是安龙文基地。他重申,王国政府遵循诺罗敦·西哈努克国王的民族团结的政治路线,本着民族和解、民族团结和为柬人民谋求和平与安宁的精神,从临时民族政府到现在,为实现民族团结与和解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拉那烈呼吁民柬官兵及其控制区的人民尽快回到柬社会中来。他说,王国政府会表示热烈的欢迎。


第6版(国际)
专栏:

  加纳北部爆发部族冲突
新华社拉各斯2月13日电据加纳通讯社报道,加纳北部一些地区上周因一起商业纠纷酿成严重的部族冲突,造成至少168人丧生。
这起部族冲突是由纳努姆巴斯族的一名男子在市场上杀死一名因珍珠鸡价格与之发生口角的一名孔科姆巴斯族人而引起的。
该通讯社说,加纳总统罗林斯上周五视察出事地区时,路上仍残留着尸体,至少有30个村子被焚毁,数百人被迫离家出走。
加通社援引事发地区的军队司令史密斯的话说,一名军官和两名士兵被杀死,他们的军服和武器被劫走,军车被烧毁。他说,他的军队将尽一切努力控制局势。
加纳政府上周三已宣布在北部7个地区实行紧急状态。罗林斯说,政府将确保北部地区的任何部族都不能欺诈其他部族。


第6版(国际)
专栏:新闻分析

  美日贸易矛盾趋于尖锐
本报记者刘爱成
日本首相细川2月10日至12日对美国进行了为期3天的访问,与美国总统克林顿就两国贸易关系问题举行会谈,但因双方互不让步,未能达成任何协议。这表明冷战结束后,美日经贸矛盾更为尖锐。
日本是美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两国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贸易摩擦,主要问题是贸易越来越不平衡。据美国方面的统计,日本对美国的贸易顺差逐年上升,1993年1到11月,数额高达540亿美元。为解决贸易不平衡问题,去年7月克林顿在东京与日本前首相宫泽达成了一项旨在使日本扩大市场开放,减少日美贸易顺差的“框架协议”。在协议中,日本许诺采取刺激经济增长措施,以增加进口,减少贸易顺差。在具体的领域内,日本答应在汽车及零配件、电信器材、医疗设备和服务业等方面对美国扩大市场。框架协议规定两国首脑每年会谈两次,双方计划在此次首脑会谈中能达成一些落实“框架协议”的具体协议。
美日首脑在会谈中立场相距甚远。细川摆出了刺激日本经济增长计划。这项计划耗资1400亿美元,包括减少个人所得税,刺激消费者购买力,以增加进口。但美国政府对此并不满意,认为这个计划力度不够,难以给日本经济带来大的变化,扩大对美国的进口仍没有保障。而美国所坚持的日本扩大开放市场要有一个“客观标准”,规定进口“数额目标”,日本则拒绝接受,指出这实际上是“管理贸易”,违背自由贸易原则。两国首脑也都持强硬立场,谈判破裂自然在所难免。此间观察家认为,美日贸易冲突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冷战结束后,美已把纠正对日贸易不平衡置于对日政策的首位,日本再以“加强日美全球合作”为由要求美国让步已不可能。细川这次来美之前,日本外相提前一天抵达华盛顿,广泛会见美外交和国家安全等各方要员,希望能与过去一样,让他们对美商贸界做工作,使其让步,结果发现上述各部门官员立场一致,反而都要日本让步。二是克林顿政府对日益增加的贸易逆差已无法忍受,为了美国的经济和就业,下决心采取强硬措施,减少对日贸易逆差。
从首脑会谈来看,日本并不示弱。日本反对数额目标,一方面是不愿受美国控制,另一方面,日本目前尚未从二次大战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中复苏,想增加进口也难。由此可见,美日从各自利益出发,贸易摩擦势难解决。
    (本报华盛顿2月13日电)


第6版(国际)
专栏:新闻分析

  从贸易谈判破裂看日美关系
本报记者张国成
日本舆论界在议论这次日美首脑贸易谈判的同时,更关注此事对日美关系所产生的影响。
日美经济摩擦已历时三十年。其间,日美不断举行会谈,不断产生新的方案,试图消除或缓解摩擦。最新一轮谈判是从去年七月东京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后开始的。
饶有兴味的是这次谈判的破裂并未使宾主不欢而散。两国首脑在记者招待会上,都发表了相当坦率和顾全大局的讲话。克林顿在承认谈判已经破裂后说,没有实质内容的一致还不如不一致。细川则说,不能做到的事就直率地说不能,这是两国关系成熟的表现。两国首脑都认为,经济谈判的破裂不会影响日美在全球事务中的合作关系。
此间舆论指出,查历次日美经济谈判,均以日本妥协而告终。日本明确的说“不”,这是第一次。双方在谈判破裂后,坦率地承认破裂的事实,并声言不影响两国关系,这更是破天荒的第一次。因此,日本舆论颇有些喜不自禁。他们认为,这次谈判虽然没有成功,却意外地建立了日美两国“能直抒胸臆”的新关系,在日本看来这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世界冷战格局的瓦解,使西方国家的凝聚力有所减弱,西方国家在处理彼此之间的关系时,本国的利益越来越突出。长期以来维系西方国家关系的政治、安全、经济这三大支柱中,前两者已退居次要地位,经济越来越成为左右西方国家关系的主要因素。
在国际局势发生重大变化的同时,美国地位也较之以前受到削弱;日本的大国意识也愈益强烈。这种客观态势使美国在处理同西方国家的关系中不得不更加重视“经协商达成一致”的原则,日本也终于把前些年只能在书中写写的“敢于说‘不’的日本”在这次谈判中表现出来。
经过这次谈判后,日本就能真同美国平起平坐了吗?日本舆论在欣喜之余,注意到了美国对日强硬派在谈判破裂后,要求动用“301条款”制裁日本的呼声;也注意到美国此次不予计较是出于本国经济已经开始复苏而产生的信心。因此,他们也主张日本在说“不”的同时,也应在经济方面采取一些主动措施。在目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此番首脑会谈后,日美两国关系的走向将格外引人注目。
      (本报东京二月十三日电)


第6版(国际)
专栏:本报快讯

  本报快讯
△联合国安理会十四日就波黑局势举行“公开辩论”。据报道,这次为期两天的会议是不结盟国家和俄罗斯等国要求召开的。
△继美国和英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首都贝尔格莱德使馆从属人员和部分工作人员离境之后,德国和荷兰也要求其使馆人员撤离贝尔格莱德。
△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十四日由挪威前往萨拉热窝,进行为期两天的访问。他此行的目的是再次呼吁波黑各方实行“奥林匹克休战”。
△世界卫生组织官员说,世界每年有三亿至五亿人患疟疾,约一百万人死于这种疾病,其中大多数是非洲人。


第6版(国际)
专栏:图片新闻

海地首都发生大火
2月12日夜,海地首都太子港的一个非法石油交易中心发生爆炸,大火波及附近的仓库、商店和旅馆等建筑。一名当地妇女看到自己的财物损失殆尽,不禁昏厥过去。
美联社照片(新华社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