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2月11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抓住新的机遇发展贵州经济
——访贵州省布依族副省长莫时仁
本报记者潘跃
沿海地区经济突飞猛进,沿江地区经济迅速跟进,沿边地区经济大力赶超……在祖国经济大潮一浪高过一浪的涌动中,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不沿海、不沿江、不沿边的“三不沿”内陆少数民族省份,如何迎头赶上并有效地缩小和发达地区的差距呢?
带着这个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春节前夕,记者在参加全国民族工作会议期间,采访了出席这次会议的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布依族副省长莫时仁。
“思想要进一步大解放!这是少数民族地区必须充分认识的一个问题。”在北京亚运村的五洲大酒店高层房间里,莫时仁副省长一步切入正题。
他说,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省,全省共有48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占全省总人口的34.7%。“这样一个多民族内陆省,经济如何跳跃式发展,不能满足于前几年解放思想、换脑筋所取得的成绩,而是要进一步思想大解放,进一步用活、用好、用实中央已经给少数民族地区的政策,我们才可能抓住新的机遇,我们的经济才可能超常规发展。”
莫时仁对记者强调说:“我所谈的,其实是贵州省委、省政府已经形成的共识。”
他起身为我泡了杯淡茶。记者注意到这位从普通布依族山寨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副省长,仍然保持着一名普通百姓的本色:穿着普通的紫红色羊毛衫和普通的藏蓝色裤子。但他的谈吐不普通,思路不一般。
他接着刚才的话题继续深谈:“解放思想,除了敢干、敢闯、敢试外,要进一步开动脑筋,同样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很多难题便迎刃而解啦。”
莫时仁说,比如我省近段时间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和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就进一步深化了对加快发展贵州的思路,思想得到进一步解放,脑筋进一步开动起来。先说煤的问题。贵州是个能源大省,约有500多亿吨的煤藏量,过去一直是黔煤外运,既使铁路运力紧张,又增加不了多少财政收入,造成开采越多,亏损越多的不正常局面。这次我们省提出(运煤)变“地上运”为“天上过”的思路,就是把送煤变成送电,虽然需要大投入建发电厂,但产出也是巨大的,而且会步入良性循环轨道;再说山的问题。贵州是个多山区,山区、丘陵面积达到97%。长期以来,贵州人“开门见山”,让大山压得抬不起头来,挡住了视野,也紧闭了思维,认为山是累赘,生不逢地,却很少思考有山就有落差,有落差就有势能,而贵州的山水相间,水力资源相当丰富,约有1800万千瓦时的水力发电装机能力,充分利用大山的落差来加快开发水能的思路就在省委形成了……
“问题在于大规模开发需要大规模投入,国家不可能全包,省里财政有限,具体如何开发呢?”记者被莫时仁副省长的谈话所吸引,急切地问。
“你的问题提得好,这也是个思想解放的问题。过去我们也深感为难,现在我们提出‘筑巢引凤’思路,自己投入一部分开发的同时,引进国内外和台港澳资金来开发能源!煤和水都是能源问题,是大工业,过去总担心这几根经济大动脉被别人把持住,大钱被人家赚了去。现在我们认识到,他要赚大钱,也必须大投入,他们的大投入为我省基础工业发展注入活力,必将带动其它各个产业的大发展,贵州省经济大发展了,我们的巢筑大了,飞来的凤凰也就会更多,根据这个思路,省里正在制定相应的政策和发展规划,这里也通过你们诚请海内外有识之士前来投资开发。”
这位副省长还详细谈及省委已经制定出大规模开发贵州省的“三两工程”,即加快铁路和公路的“两路”建设,加快电灯和电话的“两线”建设和加快非耕地和非公有制经济的“两非”建设。他强调说,加大非公有制经济建设更是个解放思想问题,贵州现在仍有880多万人口尚未脱贫,而其中少数民族就占600多万,绝大部分住在深山区、边远区,大力发展私营、民营、个体经济,比较适合山区经济发展实际。
在谈到这个问题时,这位副省长心情比较沉重。他说,贵州省委为脱贫已想了不少办法,但仅靠省里是不够的,国家应在新时期新形势下给予新的优惠政策,这个问题我将在今年的人大代表会议上提出。
不知不觉,记者和这位副省长长谈了一个下午。我请莫时仁谈谈他的政绩,他总是笑笑避谈,又聊起别的话题。他说,他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布依山民家庭,从小放过牛马。1968年毕业于贵州农学院畜牧系,直到1983年即37岁以前,也一直与猪羊、庄稼打交道,深深知道少数民族父老乡亲生活的艰辛与不易,朝思暮想为贵州经济发展作出自己应尽的努力,以报答党和人民对他的培养。


第6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滇西:令人难忘的热海奇观
林志远
滇西南腾冲县的热海奇观,位于高黎贡山西麓的高山盆地中。
腾冲地热资源得天独厚。全县境内分布着热泉、汽泉、矿泉80余群(处),8个景区,100多个景点,面积达129.2平方公里,是云南省八大旅游度假区之一。
从硫磺塘到美女泉是腾冲热海群中之冠。从腾冲县城往西南12公里进入群山,一条南北走向的狭长热汽沟箐,形似南瓜,两壁陡峭,沟底溪流潺潺,热汽、热泉遍地喷涌。这里景点集中、壮观,交通较为便利,成为游览热海奇观的最佳选点。
硫磺塘,位于半山坡海拔1520米处,强大的蒸汽流从蒸汽孔喷射而出。硫磺塘直径3米,深1.5米,势如一锅鼎沸的开水,喷水柱高出水面30厘米,温度高达96.6摄氏度,终年沸浪翻滚,故称“大滚锅”,又名“一泓热海”。大滚锅周围,是一片冒汽的地面,上方形成数十米高凌空的蘑菇云状白色汽柱,在几公里外就能看到,壮观极了。
这里还有一条澡塘河,由东向西,沿河两岸及河中遍地沸泉、热泉和喷泉。高温热水从瀑布悬崖蛤蟆咀和华泉空洞狮子咀争相喷出。直泻而下流入河内,整个峡谷,热泉汽孔处处皆是。早在明代崇祯十二年(公元1639年),徐霞客到此,就生动地记述了这一带的情景,如“浓烟卷雾”、“风水交迫”、“喷若发机”……
上述三处所占面积约8.5平方公里,终日热气腾腾。
清晨游人至此,犹如腾云驾雾,遨游太空,是一幅梦幻般的奇景。漫步水雾之中,看人,影影绰绰;看树,婆娑朦胧;看山,峰拱峦揖,起伏的烟岚不时将它们托上半空。如逢好天气,在那扑面盈耳的浩浩风烟和回肠荡气的滚滚浪涛之前,慢慢闭上眼睛,倏忽间就仿佛落在了金鼓齐鸣的古战场,烽火连天,杀声震地……这声浪时而夹杂着悠长的唏嘘,时而透露出低微的幽咽,但又升腾起不屈不挠的磅礴大气。
遨游热海,妙如珠串,美不胜收的景点目不暇接。“鼓鸣泉”鼓声咚咚;“珍珠泉”珍珠串串;“眼镜泉”光照人间。最令人难忘的是“美女泉”。她如珠串末梢的一粒碧玉,池水清澈温润,水底细沙摇曳;滩头卵石有的一抹冷绿,有的数点暖红;热流悬挂于绿苔崖壁之前,似柳絮珠帘,如轻绡薄绫;鼓击水面的声音,宛若古筝之深沉吟哦。美女泉,似娇艳恬静翩翩来近的村姑,不施粉黛,风韵天成。阳光耀动在水面,一弯金色给她蒙上一层薄薄的面纱,梦幻般撩人心弦。此情,此景,使人流连忘返,萦思长绵……
腾冲热海,有着广阔的开发前景。地热水可供生活取暖,又可治疗皮肤病、胃病、关节炎、妇科病等。地热还可用于发电,提供生产性能源。中外专家多次到腾冲实地考察,对腾冲地热资源的旅游开发与生产性开发利用给予积极的评价。
腾冲地热奇观,是腾冲活火山群地壳深层活动的结果。云南腾冲位于世界瞩目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构造带,处于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急剧聚敛的接合线上。这一地区的地下断层岩浆活动很剧烈。地热温泉中施放出氦和甲烷气体,说明地下岩浆活动一直未停止,并有源源不断的供给源,这种现象是休眠火山的典型标记。
近年来,自硫磺塘到美女泉一带,修建了一系列旅游服务设施。比如那矗立于高山峡谷中热海前沿的“观海亭”,登亭凭栏远眺,古老的澡塘河和芭蕉林中仙人澡塘边新辟的旅游度假区等,尽收眼底。
景区新近落成了有线电视转播台、程控电话设施,以及占地400余亩、建筑面积近4000平方米的卡拉OK厅、舞厅、会客厅、餐厅、客房、傣式茶楼、钓鱼处、疗养所、沐浴场等。这里前年接待中外游客4万多人次,去年头10个月接待中外游客5万多人次。其中,海外游客约占10%。
景区内目前又在修建一幢疗养院,不久即可接待更多前来旅游度假和健身疗养的宾客。


第6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维吾尔:五彩斑斓的“朵帕”
艾力肯(维吾尔族)
维吾尔族人民素以喜爱果园和花园闻名于世,他们用丰盈的果品和盛开的鲜花来丰富和美化自己的生活,并以此象征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五彩斑斓的“朵帕”(新疆花帽)上的最形象、最精美、最生动的艺术图案,正是取材于果实和鲜花。千百年来,维吾尔族把心爱之物浓缩在小小的花帽上,作为既实用又富有特色的工艺品戴在头上,形成本民族服饰的一大特征。
花帽虽小,但工艺极精,而图案纹样的构思,则没有专门的设计师,是靠世代祖传的腹稿。维吾尔族妇女个个善于飞针走线,精于刺绣缝纫,在一块30厘米的布面上,用刺绣、编织、排花等不同针法,能制作出数十种花色图案。
花帽品种繁多,人们根据自己的年龄、性别、爱好和习惯选戴不同的花帽。如女性花帽鲜艳,男性花帽素雅;青年花帽华丽,老年人的花帽庄重。一般的孩子一岁前常常戴坡斯玛“朵帕”,它是用较高档柔软的布料制作的,为的是既保暖又不影响发育。维吾尔族花帽有各种名称,这些名称主要依据绣在花帽上的图案而得。如以南疆珍贵特产“巴旦”杏为图型的叫“巴旦朵帕”,以花草为图案的叫“奇曼古丽朵帕”;用紫红、黑金丝绒布绣制的有“独哈瓦朵帕”、“牡丹古丽朵帕”等等。另外还有类似新疆地毯图案的“格来木朵帕”,以晶亮的珠子串为图案的“玛尔江古丽朵帕”,各种珍珠配制的“买热瓦依提朵帕”,用金银丝布制作的“太吐拉朵帕”。
过去新疆南部、北部、东部地区绣制花帽,各有比较浓郁的地区特色。比如,北疆的女青年喜欢戴“格来木”和“玛尔江古丽”朵帕,但婚后系各色的头巾。南疆和东疆的青年女子结婚后,则把自己喜爱的纱巾系在花帽上,也有些妇女把花帽戴在头巾上。另外,在南疆很少见到男式的“独哈瓦朵帕”(金丝绒),北疆人很少戴“巴旦朵帕”(巴旦杏图案),而生活在东疆有些偏僻地区的中老年人,不管男女都戴图案类似的“牡丹古丽”或“阿那尔古丽”朵帕,不过这些花帽在外型上有所区别。
此外,维吾尔族花帽还是馈赠亲朋好友的高贵礼品,也是维吾尔少女表达爱情的信物。
(附图片)
快过节了,选购一顶新花帽。


第6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我国北方民族史研究取得新进展
据新华社呼和浩特电(记者石云子)我国游牧民族从何而来,千百年前它们是什么模样,它们同其它民族的关系如何?经过各民族学者的努力,我国北方民族史研究取得新进展。
记者从有关方面了解到,自70年代末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各民族学者专家和研究人员已撰著出版有关北方民族史的专著49部,史论集26部,史料汇编12部。他们不仅完成了一些少数民族的简史、通史著作,还叩击学术冷门——民族关系史、民族文化史与考古学,写成10余部专著。
一系列研究成果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套中国古代北方民族通史——《匈奴通史》、《东胡史》、《突厥史》。其作者是长期在内蒙古工作的老教授林干。在这部史书中,他运用丰富翔实的史料,为弄清北匈奴西迁路线、西突厥部族构成和早期东胡人活动状况等问题提供了钥匙。
近15年来,继《蒙古族简史》之后,出现了第一部全面系统的《蒙古族通史》。中国蒙古史学会的200多位会员,先后发表了数百篇(部)蒙古史、蒙古学论文、专著。


第6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某团“多民族”连官兵情同手足
本报讯兰州军区某团“多民族”四连,官兵亲如一家,齐心协力夺先进。1991年以来,连队全面建设连续3年达标,三个排分别荣立集体三等功。
四连是少数民族官兵相对集中的连队,共有回族、藏族等少数民族21名。在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里,官兵团结是连队的建设基础。连队党支部确立了“尊重民族生活风俗,官兵团结一致夺先进”的指导思想。在生活上关心体贴,倾注真情。连队坚持单独给少数民族官兵开伙,保持每天有鸡蛋、牛羊肉。每逢他们的开斋节、肉食节、火把节,生日或亲属来队,连队更是想方设法为他们改善生活。平时,连队注意教育官兵严格遵守民族纪律,不说有损民族信仰的话,不做有损民族信仰的事,多年来,从未发生纠纷。同时,连队注意帮助少数民族战士提高军政文化素质,1991年以来,先后有4名少数民族战士当了班长,3名入了党。
官兵之间团结友爱,亲如一家,增强了连队建设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彭清怀丁茂锋)


第6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民俗风情

  苗族:撩人心绪的“姊妹饭”
席克定
“姊妹饭”,苗语叫“能敢良”,意思是“欢心的饭”。“姊妹饭”是在特定的日子中,由未婚女青年准备的、用来款待未婚男青年的。有红、黄、白、蓝、黑等色混合而成的“五彩糯米饭”。有的称这一特定的日子为“姊妹饭”节。在“姊妹饭”节日期间,外地来的男青年,到任何一家去向姑娘们表示祝贺和敬慕,并向她们讨吃“姊妹饭”,都能受到热情的款待。通过吃“姊妹饭”,男女青年可以挑选自己的意中人,结成终身伴侣,所以,“姊妹饭”是“欢心的饭”。吃“姊妹饭”的习俗,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的施洞,保留最为完整。
 施洞吃“姊妹饭”的时间在每年旧历三月十五日、十六日和十七日三天,分别在榕山、杨家坪寨和偏寨3个地方进行。
三月十三日,姑娘们就到山上去采摘黑树叶子和黄花,用来染糯米饭。三月十四日,在家准备菜肴,通常有酸汤鱼、鸭蛋、豆腐等。三月十五日,外地的青年男子,纷纷来到,姑娘们携带已经准备好的“五彩糯米饭”、菜肴和自酿的酒等,几人或十几人集中一起,在一家的院坝中摆设条桌,陈列饭菜、酒肴,热情接待来讨吃“姊妹饭”的青年男子。饭后,年轻姑娘同青年男子相约到广场或村寨中其它地方去对歌、谈情,通宵达旦。
三月十六日,人们集中到杨家坪寨,白天举行各种民族传统活动,如斗牛、斗雀、跳芦笙、踩铜鼓舞等。不仅吃“姊妹饭”的青年男女,结伴参加这些活动,苗族和其他各族群众也都积极参加,节日气氛极为浓厚。晚上,青年男女继续进行对歌、谈情,进一步增进了解,加深情谊。
三月十七日,人们活动的地点改在偏寨,这是活动的最后一天。在结束吃“姊妹饭”节时,姑娘们提着用竹篮、新帕和饭袋盛的“姊妹饭”,伫立在村边路旁,等待自己的青年男子经过时,亲手送上,既表示惜别,又寄予缕缕情思。在竹篮盛的“五彩糯米饭”中,姑娘们都藏进了自己的“信息物”——包谷须、松毛等。这些“信息物”,包含有不同的意思。包谷须,需回赠几绺丝线;松毛,需回赠绣花针;木叶,需回赠帕子。在第二年吃“姊妹饭”节时,青年男子要遵照“信息物”,回赠礼物给姑娘,叫“还竹篮”。而另一些“信息物”,则是姑娘们更深切的感情的流露和表白:如树钩钩,表示心连心,永不分离;椿芽,则是允诺婚姻的表示。
在吃“姊妹饭”的地方,流传着一些大同小异的关于吃“姊妹饭”起源的传说。比较普遍的一种传说是,在古代有两姊妹,她们分别生了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儿子叫金丹,女儿叫阿姣。金丹和阿姣,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感情融洽,但他们是两姨妈的子女,不能结婚。阿姣嫁回舅家,金丹一心等待阿姣,誓不结婚。十几年后,阿姣终于离婚,回到娘家,每天同金丹到野外去谈情说爱。怕人见了议论,阿姣每天用竹篮藏饭,带到野外去给金丹吃。两人终于结成夫妻,过着美满幸福的生活。竹篮中藏的饭就叫“姊妹饭”。隔了很多年代以后,施洞地方有800个姑娘因为找不到男朋友而嫁不出去;在三丙大塘地方又有800个青年男子,因为没有姑娘而不能娶媳妇。有老人想起了金丹和阿姣结婚的事,便叫施洞地方的姑娘做好“姊妹饭”,又去邀请三丙大塘地方的青年男子来吃“姊妹饭”。这样,姑娘们和青年男子们都找到了自己的意中人,结成幸福美满的婚姻。所以,吃“姊妹饭”是年轻姑娘们的节日,是群众性的挑选情侣的活动。
与施洞相邻的革东、交下等地,虽然也保留了吃“姊妹饭”的习俗,但时间不同,内容也有很大的变化。那里吃“姊妹饭”的时间在二月中旬,已经结婚的妇女,也要回娘家来,同未婚姊妹一道吃“姊妹饭”。在其它一些地方,中年以上的妇女也要组织吃“姊妹饭”,时间则在秋收以后,主要目的是在农闲时欢聚一天,包含着庆贺丰收的意思,同吃“姊妹饭”的本意,已相去很远了。
(附图片)
苗族女吹着芦笙迎客人。     艾力肯·哈德尔摄


第6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傣族姑娘在赶集路上。     车文龙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