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12月31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周末)
专栏:舞台内外

  医坛宿将心中的歌
春雨洪矛
我曾经到过许多国家
我也曾留学名牌医大
我那一颗跳动的心
始终念着故乡的妈妈
…………
他们刚刚放下手中的手术刀,刚刚取下胸前的听诊器,此刻,他们又站在中央电视台的摄像机前,身着雪白西服,手捧着鲜花,通过现场直播面对着全国的亿万观众。这些国内外知名的医学专家,用他们亲身的经历和感受,唱出了一曲感情真挚朴实的颂歌——“唱给祖国妈妈的歌”。
歌声一停,掌声如潮。
这是全军军营之声歌唱比赛中的一个动人场面。来自解放军总医院的由18位专家组成的小合唱队,本不参加评奖,但评委们一致同意授予他们“特别荣誉奖”。
专家合唱队年龄最大的已78岁高龄,最小的也已年过半百。他们都是知名的专家、教授,有的名声享誉国内外。他们在繁忙的医疗、科研、教学工作中,利用业余时间练习歌唱,不管正式演出,还是业余排练,他们都像对事业的执著追求那样,一丝不苟,不厌其烦,精心练习。
合唱队年龄最大的赵东海教授,已近耄耋之年,是我国著名的消化内科专家,一级教授,但他像年轻人一样每天坚持上班,遇有急诊和会诊,不管白天黑夜,随叫随到。这位曾到过8个国家和地区的老专家,今天仍在医疗工作第一线。当他听说要到中央电视台表演,老教授内心异常激动,在家中请老伴帮助他一起练声。有时他还到脑系科找到合唱队的同伴马志中教授,练发音,练口形,练表情,倾注了许多心血。赵老动情地说道:“正像歌中所唱的那样,‘几十年从医霜染鬓发,如今已是桃李芳华,我那一颗赤子的心,始终贴着祖国妈妈。’”老教授用歌中所唱,表达了他热爱祖国,献身医学事业,晚年发挥余热的心声。当他的许多学生和挚友在电视中看到演出,打来电话向他祝贺时,老教授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提到专家合唱队,不能不写一写白发苍苍的高玉璈。75岁高龄的高玉教授,是国内外知名的放射医学专家,曾游历过美、日、德等近10个国家和地区,虽说已进了专家组,但仍担负着培养博士生的任务,每天上午都提前上班,会诊、查房、看片子、带研究生、改论文。“不让一日闲过矣”是老教授的座右铭。一次晚上排练,天下着大雨,大家以为高老不会来了,没想到老教授却是第一个到场,直令五六十岁的老弟们钦佩不已。
医学讲究协力攻关,一台手术需要各个科的相互配合,才能顺利完成。唱好一支歌也是同样,老专家们更是深明其理。
身材长相都酷似意大利著名歌唱家帕瓦罗蒂的口腔科教授刘静海,不仅是专家合唱队队员,还是总医院文艺骨干。他不仅歌唱得好,还经常担任节目主持人。合唱队每次排练新歌,他都少不了充当教员的角色。
在合唱队是演员,在科室是领导,合唱队担任这样双重角色的教授有七八位。总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杨伟炎教授就是这样一个人物。这位细高个子,架一副秀郎架眼镜,一副儒雅学者风度的教授,作一手漂亮的手术。他还是博士生导师、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议委员、欧洲耳鼻咽喉学会两名中国客座会员之一。如今,他又有了一个新的头衔,被大家戏称为“专家级演员”。
在专家合唱队里,年龄最小的是呼吸科主任刘又宁教授。1991年他曾荣获过全国“有突出贡献的出国留学人员”称号,被誉为我国医学界的一颗新星。
几年来,专家合唱队自编自演了许多歌曲,曾在各种比赛中多次获奖。这些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蜚声医坛的医学宿将,在为人民的健康祛除病痛之时,又不断用心灵奉献上他们的歌声。(附图片)
(图为合唱队正在演唱赵建伟摄)


第8版(周末)
专栏:邮苑

  丰富多彩新一年
——邮电部邮政司邮票处处长徐银川谈1995年新邮票
袁晞
新年前夕,笔者到邮电部采访,请邮政司邮票处徐银川处长介绍1995年邮票发行计划,给集邮爱好者传递一些新的讯息。
笔者先请徐银川介绍了总的发行情况,他说:1995年邮电部计划发行邮票22套,其中纪念邮票8套、特种邮票14套,共58枚,还有3枚小型张。除此之外,还可能增出几套地方题材的邮票。
徐银川说,8套纪念邮票有纪念重大历史事件的《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联合国成立五十周年》、《电影诞生一百周年》、《中泰建交二十周年》等。中国1995年要在北京主办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天津主办第四十三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这些重要国际活动邮电部都要发行纪念邮票。
谈起特种邮票,徐银川最先说的是明年1月5日将发行的猪年生肖票——《乙亥年》,这套邮票与第二轮生肖票的前三套一样,也是两枚,一图一字,用影雕版印制。图票的图案是根据中国民间艺术博物馆收藏的一个猪形状的绣花枕设计的,这件民间工艺品很漂亮,设计出的效果也很好,有专家认为胜过前三套的图案;字票是一个隶书的“猪”字,古拙厚重,按照第二轮生肖票的计划,十二张字票分别用篆、隶、草、真四体,三年一换,猴、鸡、狗三票用的是篆字,猪票是第一次用隶书。
接着,徐银川分题材介绍了明年发行的一些特种邮票。风光名胜题材的4套,几处名胜是:广东肇庆以林木、潭瀑、烟云、洞天引人入胜的鼎湖山;包孕吴越的太湖;以少林寺名扬天下的五岳之中岳嵩山,这是五岳邮票的最后一套;还有一套是香港风光名胜。徐银川说,1997年7月1日香港将回归祖国,为迎接这一历史时刻,邮电部决定从1995年起连续三年每年出一套香港题材的邮票,从多方面介绍祖国的这个美丽城市。建设成就题材的是《北京立交桥》,4枚票图案分别是建筑上各有特点的四元桥、天宁寺桥、玉蜓桥和安慧桥,图案用装饰性素描绘制,每幅图都用两个视角看景物,构图新颖。文学艺术题材的有根据唐代张萱作、宋代李公麟摹本的名画《虢国夫人游春图》设计的两枚连票,还有《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第五组)和《中国皮影》。动植题材的《鸮》猫头鹰图案用电脑设计,很别致;《桂花》是中国十大名花邮票的最后一套;《珍稀动物》是中国和澳大利亚联合发行,由中国设计师许彦博和澳大利亚设计师马格·托特共同设计,邮票图案一幅是中国的小熊猫,一幅是澳大利亚的考拉。徐银川说中国和泰国联合发行的纪念邮票《中泰建交二十周年》的图案也可算作动植题材的,因为泰国设计师维娜女士设计的邮票画面是中泰两国共有的动物亚洲象,这套邮票是连票,两枚票各是一只亚洲象,背景分别是澜沧江和湄公河,连在一起的画面是两只象相向走来,以此象征中泰人民共饮一江水的深情厚谊。
以上计划外,可能还会发行几套地方题材的特种邮票,徐银川说很多省市希望用邮票宣传地方,邮电部决定全国统一考虑,每年搞几套,由于是第一次搞,今年能发行几套要看图稿完成情况和邮票生产情况而定,现在吉林雾凇已经定稿,还有几套在设计中。
综上所述,徐银川认为1995年的邮票有几大特点,一是选题丰富多彩,纪念邮票和特种邮票都是如此;二是联合发行的多,除中澳、中泰,还有一套纪念邮票《中韩海底光缆开通》是与韩国共同发行,是同一题材各自设计;三是新增加了地方题材;四是第一次为香港回归祖国发行邮票。
徐银川介绍说,邮电部要求有关部门在邮票选题、设计、印制各方面提高质量,并制订了原则、制度,比如减量增套与国际惯例相适应,增加影雕版印刷比重等等,以提高中国邮票在世界上的地位。(附图片)
邮电部一九九五年一月五日将发行猪年生肖票——《乙亥年》,中国集邮总公司同时发行廖开明设计的猪票首日封一枚;张石奇设计的全息邮折一枚。一九九五年一月三十日中国集邮总公司还将发行姜全子设计的拜年封一枚。图为全息邮折封面。


第8版(周末)
专栏: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元旦推出——
听众与广播新年联谊会
元旦莅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别出心裁地推出一台听众与广播新年联谊会特别节目。
在这个节目中,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刘振英,韬奋奖获得者杨青,中央台著名播音员方明、曹山、亚坤、傅成励等,将从幕后走出,与广大听众见面恳谈,同迎新年。该节目由钟瑞、江力征主持,中央台元月1日下午2∶30至3∶00播出。(晓力)


第8版(周末)
专栏:海外艺苑

  贝贝·巴拉与《爱的回忆》
吴绮敏
仲冬时节,来自欧洲南部的那不勒斯火热的声乐艺术,深深地打动了中国的观众。享誉全球的意大利歌唱家贝贝·巴拉,近日在北京献上了一台《爱的回忆》演唱会。
在渐露微明的光影中,节奏清晰的打击乐声唤出了一曲《太阳,出来吧》。贝贝·巴拉戴着长鼻驼背人的面具,踏着轻盈的步点,用那不勒斯方言吟唱起这首17世纪的歌谣。在一派舒缓自然的氛围中,昭示着一个民族的灵魂,也徐徐揭开了演唱会的帷幕。
一曲停息,观众的思绪已被牵往地中海迷人的艺术世界之中。紧接着,一串串撼人肺腑的音符在空中跳跃,那充溢着激情的《心与心的对话》袭来一阵阵热潮。此时,身着那不勒斯民族服装的巴拉,用高亢的歌声,淋漓尽致地表达着曲中点点滴滴的情韵。他声音的表现力是如此惊人,音色的变幻是如此贴切而完美,他的歌喉好似富于魔力一般,任由旋律的牵引而出神入化。观众无须听懂那不勒斯方言,只要领略他唱出的每一个音节,就可以理解那音乐语言,达到与演唱者情感交融的升华境地。观众的掌声在沸腾,人们欣然陶醉于一种独具特色的声乐艺术里。
巴拉的这种成功实际上已横扫半个地球。60年代,在意大利诞生了流行歌曲新剧团,它聚集了一群年轻的歌唱家和音乐家,他们的独奏使用的是古老的乐器,而他们的演唱则展示着一种奇妙的音色,巴拉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在30多年的舞台生涯中,他与音乐家罗伯特·德·西蒙等人用辛勤的创作和实践,把那不勒斯高雅的和民间的音乐艺术充分融合并发扬光大。他们的戏剧集唱、演和朗诵于一体,舞台设计和服装非常华丽,被认为是极具现代风味的“全面的”戏剧,同时又继承了那不勒斯城市文化中的民间音乐剧的传统。他们成功地将17世纪著名的那不勒斯童话作家乔万巴迪斯塔·巴斯勒的一部作品,改编成音乐童话剧《灰姑娘之猫》,在欧美等地巡回演出,所到之处,无不产生热烈反响。
《黑鼓手》将演唱会推向高潮。这首歌反映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那不勒斯现实生活的一个侧面。它告诉人们,生活在那里的丧父的黑人,同样是那不勒斯人民的子孙。观众随着极强的音乐节奏,拍手应和,并在巴拉高唱“一、二、三、四”之后,齐唱“五、六、七、八”。此时,台上台下声浪滚滚,心绪相融。
《爱的回忆》就要结束,身穿火红色燕尾服的贝贝·巴拉频频谢幕,观众报以经久不息的掌声。那火红色的身影渐渐在舞台上消失,那激扬奔放的歌声却长久地留在人们的记忆里。


第8版(周末)
专栏:乐海泛舟

  孔祥东——
异乡梦远故土情深
郭伟成
听孔祥东弹钢琴,是一种奇妙的经历。从他指尖下流淌的,不仅仅是美妙的音乐,而且富于感情与意境;是与听众在感情、心灵上的交流与对话。他演奏贝多芬、柴可夫斯基或者拉赫玛尼诺夫的作品,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以及他作为艺术家才能体验到的敏感的情致,用完美的手段准确地传达给听众。孔祥东诚恳地说:“钢琴艺术家要用自己的心把曲子演奏出来,只有把感情溶进创作里,才能打动人心。”
当然,孔祥东并不是一开始就懂得这一点的。他是从5岁开始弹钢琴的,家里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培养他对钢琴的兴趣与爱好,母亲给人裁衣来补偿老师对孔祥东的精心指导。自然,孔祥东也表现出他的天赋,先是考进上海音乐学院附小,后又升入附中。初一年级时,孔祥东学业并不好,几乎列入“差生”的行列。直到14岁那年开始跟范大雷老师学习,孔祥东才决心要成为钢琴家。
孔祥东深情地说:“是范大雷老师把我一步一步扶上去的。”1985年,16岁的孔祥东在全国钢琴比赛中获得第一名。1986年,孔祥东代表中国参加在莫斯科举行的柴可夫斯基国际钢琴比赛,获得铜牌。1987年,孔祥东又在西班牙国际钢琴比赛中获得“天才特别奖”。1988年1月,孔祥东进入美国犹他州杨伯翰大学深造。5个月后,他又在国际巴考夫钢琴比赛中夺魁,时年19岁。1992年,孔祥东更在悉尼国际钢琴比赛中大放光彩,夺得全部6个奖项中的5项,包括第一大奖以及4项特别奖。
前不久,孔祥东回到上海参加第五届上海电视节祝贺演出。这次,他弹奏了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二协奏曲。他说,这是范大雷老师生前最喜欢的曲子,范大雷英年早逝,在告别仪式上,没有奏哀乐,只是久久地回荡着这首协奏曲。因此,在范大雷逝世后的一年多里,孔祥东一直没有弹奏这首曲子。他说:“我没有足够的勇气来支撑自己。”这次,他终于弹了这首曲子,献给范大雷老师。
孔祥东说:“我们30多位旅美音乐家刚刚举办了故乡情音乐会。”原来,孔祥东早就萌发了这个念头,而且与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等单位一拍即合。参加这次回国演出的30多位中国旅美艺术家,都曾在国际比赛中得过奖,并且都在美国各大交响乐团中供职。大家听说要联袂回国演出,都谢绝了圣诞新年期间在美国的演出机会。孔祥东说:“我们先在上海演两场,又到了北京,反响热烈。”异乡梦远,故土情深。孔祥东是在用生命弹奏一支永远不会完了的思乡曲。


第8版(周末)
专栏:

  中央乐团在南京举办新年音乐会
中央乐团在北京完成了12月31日的新年音乐会后,将于1995年元旦赶赴南京举办当地的新年音乐会。这是中央乐团38年来第一次到江苏南京举行大型交响音乐会,也是首次到外省市举办新年音乐会。此次音乐会将为南京观众献上一台异彩纷呈的中外经典交响乐作品,乐队指挥为陈佐湟。演出由江苏省委宣传部邀请,南京奇石传播有限公司具体承办。为迎接中央乐团的到来,南京人民大会堂还赶制了一套反音板,以取得最佳演出效果。(陈峰)


第8版(周末)
专栏:

  多姿多彩的烟台社区文化
张小敏
每当晨曦初露或夕阳西下,人们在山东省烟台市的东山街道可以看到数以千计的男女老少活跃在街心花园、绿色草坪和街头巷尾。迪斯科队、医疗保健操队、气功武术队、京剧队、歌咏队等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群众性的文娱体育活动盛况空前。
在东山街道,老百姓有个口号,叫作:“凡是自己能办的,不等政府来操心。”街道办事处在城市社会化服务中,组织群众逐步建立起了社区文化体系,使市民活跃生活,陶冶情操。以街道文化站为中心,居委会和企业设有29个文化活动室,备有各种文化设施及体育器材。全街道各种文艺体育队伍达90多个,辖区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达56%,1990年,这个街道成立了由42名老文艺工作者为骨干的山东省首家老年艺术团,还组织辖区38个单位成立了“东山社区文化联谊会”,演出300余场,观众近4万人次。用3年时间完成了由临时性的社区文化协作到长期性的社区文化横向联合,形成了社区文化网络,实现了由传统封闭的小文化向社会化的大文化的转移,这个街道的文化站也因此而被评为“全国先进文化站”。


第8版(周末)
专栏:诗情画意

  吕绍堂:将军本色是诗人
谌强
秋日的兰州一个题为《陇原风情》的展览深深吸引了参观者。这是一个诗、书、画、印珠联璧合的展览,内涵深邃,气势恢宏,二百余件书法、绘画、篆刻作品,出自程十发、李铎等170余位艺术家之手。更让人惊叹的是,这全部作品都是根据总题为《陇原风情》的120余首古体诗词创作的,而写下这些诗作的,却是一位将军。他叫吕绍堂,现任兰州军区军史丛书编审委员会副主任,有着和军龄一样长的“诗龄”。
解放战争中,吕绍堂随军挺进新疆时,便一手拿枪一手握笔开始了文学创作,那时他年仅16岁。四十多年来,他一直生活、战斗在大西北,同这片广袤的土地血脉相连,用他的诗笔记录了一个共和国军人对西北大地最深情的倾诉和眷恋。大西北在吕将军笔下,不再流露出“古来征战几人回”、“春风不度玉门关”的伤感和苍凉,而是洋溢着“春风早绿西天路”、“瀚海观潮胜钱塘”的喜悦和豪放。
吕将军的陇原风情诗词虽古风犹存,描写的却是中国当代尤其是改革开放新时代的火热现实生活,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时代风貌在他的笔下都有极好的体现。他颂扬英雄的人民军队:“赤县代有将才出,怎比今朝三军雄”;赞叹西北军民绿化大漠:“河西天下谁称雄,蜿蜒千里一长龙。横锁塞上狂沙雨,喝退大漠虎狼风”;无不生动体现当代军人对党、国家和人民的忠诚热爱,读来动人心扉。写西北人民的爱情生活,他透着婉约:“情歌飞出谁家楼”,“一路花儿下河州”;写西北人民的改革壮志,他显出豪放:“陇原振兴指日待”,“争奏新编凉州曲”。
其实,吕将军诗笔写下的不仅是这些讴歌甘肃千里陇原的“新凉州曲”,他生活、工作了近半个世纪的整个大西北,都是他笔下的动人诗句。工作之余,吕将军从未停止过创作和整理讴歌大西北的新旧诗作,因为他深深眷恋着这片广袤的土地。诗言志,读读吕将军的《观栖云山秋景有感》诗,便可以真切地听到这位老军人的心声:“秋染栖云别有景,半山葱茏半山红。喜赏霜叶羞花貌,畅叹老兵青春容。转战西北建勋业,振兴陇原献余生。寸阴是兢竭绵力,一腔剩勇烈火情。”


第8版(周末)
专栏:

  爱的奉献
新年来临之际,北京儿童福利院的老师和孤儿被邀请到试营业的北京顺峰星河歌舞厅。北京市民政局的同志和演艺界的明星也冒着冬夜的寒冷前来为这场“为孤儿献爱心”活动热情助兴。江珊带病演唱了一曲《爱的奉献》,道出人们的心声。北京儿童福利院培养的第一名大学生谢雨霁动情地对来宾们讲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他说,社会的爱心是哺育我们成长的阳光。晚会上,人们纷纷走向捐款箱,为救助孤儿尽一份心力;顺峰星河歌舞厅则把连日来的营业收入悉数捐赠给北京儿童福利院;希望能引起全社会对孤儿的进一步关怀和爱护。(超英)


第8版(周末)
专栏:

年礼徐鹏飞


第8版(周末)
专栏:

洛阳牡丹摄影展最近在中国美术馆举行,图为何小要摄影的《牡丹》。(李永庆供稿)


第8版(周末)
专栏:

庆祝元旦(剪纸)高明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