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12月30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
专栏:

  缅报高度评价李鹏总理访问
据新华社仰光12月29日电(记者张云飞)缅甸官方英文报纸《缅甸新光报》今天发表社论指出,中国总理李鹏对缅甸的访问促进了两国睦邻友好合作关系。
社论说,双方一致同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两国睦邻友好关系和互利合作,这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地区和平、稳定和发展。
社论最后指出,李鹏总理访缅是两国相互尊重和合作的里程碑。
缅甸另两家官方报纸今天也发表社论,祝贺李鹏总理访缅取得了圆满成功。


第7版(国际)
专栏:

  格市周围战事升级俄军使用激光导弹
本报莫斯科12月29日电记者许恒声报道:据俄政府新闻处提供的消息,杜达耶夫的武装部队约200人今天在坦克的掩护下向俄军在格罗兹尼附近的一个阵地发动攻击。这次进攻最后被俄军击退,杜达耶夫方面损失了6辆坦克、6门火炮和1辆装甲运兵车。
据俄军前线司令部所在地莫兹多克传来的消息,今天,俄罗斯空军已开始使用高精度的激光导弹和炸弹来袭击车臣非法武装的阵地,以避免造成平民伤亡。今天中午,俄空军已炸毁了杜达耶夫的私人直升机和阿尔贡河上的两座桥梁。
另据俄电台今晨广播,车臣共和国境内大约已有30%的居民点完全清除了非法武装。在这些地区已经开始了“恢复正常生活”的进程。


第7版(国际)
专栏:年终专稿

  俄谋求恢复大国地位
吕岩松
内容提要:谋求恢复大国地位是1994年俄罗斯外交的明显特点;俄罗斯在增强国际影响力方面取得了某些进展;由于国内困难和西方制约,俄恢复昔日大国地位远非易事。
俄罗斯作为前苏联继承国,近年来政局多变,经济困难,国力下降,但其外交活动仍然是全球性的。1994年俄罗斯逐步恢复全方位的大国外交,以较独立的立场积极参与解决重大国际问题,外交异常活跃。可以说,今年俄罗斯的外交活动中贯穿着一条主线:恢复大国地位、重树大国形象。
巩固同邻近国家即原苏联地区新独立国家的关系,对俄国具有显而易见的重要意义。年初,俄国明确宣布它在这个地区拥有“特殊的利益和责任”,努力发展同这些邻国的关系,扩大其影响。俄国6月首次派维和部队进驻格鲁吉亚的阿布哈兹冲突地区,并且在从波罗的海三国撤军的同时,又在某些邻国建立了军事基地。另外,在它的推动下,独联体一体化趋势明显增强。俄恢复在原苏联范围内的主导地位,为其开展大国外交创造了条件。
俄国依然是欧亚大国。较前相比,俄国今年更加注意亚太地区。俄国与中国关系平稳发展,积极建立面向21世纪的新型睦邻友好合作关系。俄通过签署一系列双边条约恢复和发展了同越南、老挝和柬埔寨的传统关系,与亚太地区其它国家的关系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这有助于扩大俄国的外交回旋余地。
巴尔干半岛是当今世界的“热点”。俄国正是从这里拉开了其大国外交的序幕。今年初,俄国改变了对西方亦步亦趋的作法,以独立的立场介入波黑冲突的国际调解。在2月的萨拉热窝危机中,俄国阻止北约对波黑塞族的空袭,并首次向冲突地区派出了维和部队。在参与国际调停中俄罗斯同西方国家之间形成一种既合作又竞争的关系。它从维护自身的战略利益和维护同传统盟友塞尔维亚的关系出发,一方面在大国地位得到尊重的情况下与西方合作,同西方共同制订了新的波黑和平方案,支持甚至参与对波黑塞族施加压力;另一方面又同美国分庭抗礼,在某些问题上与英、法形成所谓“反美董事会”,甚至不惜在联合国安理会动用否决权,在12月否决了西方制裁南联盟的新议案。总的看来,俄国外交今年在巴尔干得分不少,成了国际调解中举足轻重的一方。俄国在波黑问题上的举动为人们观察它同西方的关系走向提供了某种参照。
今年,俄国还积极参与了中东地区的外交活动。俄罗斯高级官员频繁出访中东,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和以色列总理拉宾也访问了莫斯科。俄国力图打破美国独揽中东和平进程的局面。俄国在海湾地区的外交同样引人注目。在10月的海湾危机中,俄为了维护同伊拉克的传统关系及其巨大经济利益,积极呼吁解除对伊制裁,并为此同美国在联合国激烈争吵。随后切尔诺梅尔金总理出访科威特等海湾4国,从而增强了俄罗斯在整个海湾地区的影响力。
1994年俄罗斯外交的侧重点仍然是处理同西方的关系。俄国继续努力发展同西方的“平等、务实”关系。与美国、英国互不将核武器瞄准对方,同北约签署和平伙伴关系框架文件,同欧洲联盟达成合作协议,首次参加西方7国首脑会议,完成从德国和波罗的海三国撤军,是今年俄国同西方关系中的几件大事。另一方面,今年俄国结束了同西方的“蜜月”,双方分歧日益表面化。这集中反映在它们围绕北约东扩所展开的争斗上。去年底,西方拟将北约东扩,俄国作出强烈反应,迫使北约转而提出概念颇为含糊的“和平伙伴关系计划”,中东欧国家遂即签约,俄国则坚持要“特殊伙伴”地位。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俄国才于6月签署了有关框架文件。但是,当本月初美国又正式提出北约东扩时,俄国愤而拒签两项有关文件。叶利钦总统和克林顿总统还为此在欧安会上发生了正面争吵。俄与西方围绕这个问题的斗争,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今后它们之间关系的发展。一方面,恢复在欧洲的对抗局面对俄国和西方都不利;另一方面,北约东扩关系到构筑冷战后欧洲安全新机制这一根本问题,关系着美俄欧各方的切身利益。所以,它们之间这一争斗近期内难以平息。再加上它们在一些地区性问题上的利益相左,所以,今后一段时间在它们“既合作又竞争”的关系中,竞争的一面会变得更为突出。
俄国外交转向谋求恢复大国地位并非偶然。原苏联解体后,俄国在外交活动中与西方一度较为一致,双方似乎一下子真的成了“伙伴”。但是,它们的根本利益毕竟不同,在冷战时期,它们各自在世界各地的传统盟友往往处在对立状态。这种情况决定着俄国同西方的实际关系要比它们宣扬的“伙伴关系”复杂得多。就俄国方面而言,一段时间的单方面退让并没有给它带来预期的政治、经济利益,大国地位不断衰落。去年年底议会大选中,国内的民族主义势力异军突起。这反映出广大选民对“向西方一边倒”的不满,促使俄国领导层调整对外政策。
一年来,俄国在恢复大国地位、重树大国形象方面取得了某些进展,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有所增强。但由于政局不稳,经济尚未摆脱危机,西方又极力利用它目前的困难限制它,所以俄国要在近期内恢复其昔日的影响力是相当困难的。从目前情况看,俄国似将在涉及自身的重大问题上,在尽量避免和西方发生严重对抗的前提下,为自己争取尽可能多的利益,以谋求逐步恢复大国地位。


第7版(国际)
专栏:

  中央情报局内藏坐探局长伍尔西引咎辞官
新华社华盛顿12月28日电(记者司久岳)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詹姆斯·伍尔西今天向克林顿总统提交辞呈。
克林顿总统在发表的一项声明中说他“遗憾”地接受了伍尔西的辞呈,并称赞伍尔西在冷战结束后对中央情报局作出的调整。
伍尔西是在国会议员严厉批评中央情报局处理埃姆斯间谍案不力的情况下提出辞职的。
埃姆斯原为中央情报局反谍报中心苏联处负责人,今年2月因向莫斯科出卖情报而被捕。据对其提出起诉的联邦检查官称,他曾多次向前苏联和俄罗斯提供美国的重要情报,给美国和英国的情报工作造成严重损失。
案发后,伍尔西处分了中央情报局内对此案负有责任的11名官员,但拒绝解雇他们或撤销有关人员的职务,结果招致了国会议员的猛烈抨击。议员们认为埃姆斯之所以能在中央情报局深藏达8年之久是有关人员严重失职造成的。


第7版(国际)
专栏:

  美被俘飞行员发表自白书
承认入侵朝领空罪行
据新华社平壤12月29日电被击落的美军直升机驾驶员鲍比·霍尔25日在一份“自白书”中承认他侵犯朝鲜领空的罪行,并请求朝鲜人民军予以宽大处理。
朝鲜《劳动新闻》今天刊登了霍尔的这份《自白书》。曾在海湾战争中驾机执行过侦察任务的霍尔说,他于去年底来到韩国,12月17日,他接受在韩国境内进行侦察的任务。


第7版(国际)
专栏:

  波黑塞族议长拒签和平方案
据报道,波黑“塞尔维亚共和国”议会主席克拉伊什尼克28日在帕莱对路透社发表谈话时重申,波黑塞族不会在联络小组提出的波黑和平方案上签字,因为没有任何人正式将和平方案中任何变动通知塞族方面。


第7版(国际)
专栏:

  罗斯在比哈奇地区调解
联合国驻波黑维和部队总司令罗斯28日抵达比哈奇地区就停火问题进行调解。罗斯在大克拉杜沙同“西波斯尼亚穆斯林自治省”领导人阿布迪奇进行会谈后,阿布迪奇原则上同意停火,但具体停火日期未能商定。


第7版(国际)
专栏:

  孟反对党议员全体辞职
孟加拉国反对党154名议员28日晚全体退出议会,从而使议会陷入瘫痪状态。这是孟反对党为迫使卡莉达·齐亚政府下台而采取的一次重大行动。
(据新华社电)


第7版(国际)
专栏:小资料

  法国宪兵特警队
法国国家宪兵特警队是1974年成立的专门制服劫持人质者、尤其是劫机犯的警察部队,现有87名成员。其人员都要经过精心挑选并受严格训练,要学会全部搏斗技术,他们也是使用炸药的专家,并善于在水下和高山进行突击任务。其成员还具顽强的意志和过硬的体力。他们的信条是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把保护人质的生命放在首位。特警队自成立后执行的重大营救任务有:1976年2月救出被挟持到非洲之角索马里和吉布提边境地区的30名儿童,击毙5名恐怖分子;1979年12月应沙特邀请协助平息麦加大清真寺流血暴动;10年前一名暴徒在马赛机场劫持一架载有6名机组人员的货机,它奉命出动解决。加上这次救出的人质,总共营救了520人,另外还有550项逮捕记录。
(汝生)


第7版(国际)
专栏:

12月28日至29日凌晨,埃及总统穆巴拉克与叙利亚总统阿萨德、沙特国王法赫德在埃及港口城市亚力山大举行三方首脑会谈,讨论阿拉伯国家的团结问题。这是三方首脑会谈前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左)与沙特国王法赫德会谈。
新华社记者王岩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