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12月30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太行七贤
——记七位山民倾囊筑路的故事
王慧敏纪万新张文新
编者的话
晋代有“竹林七贤”,崇尚的是清谈;这里介绍的“太行七贤”,却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实干家。用“震古烁今”来形容他们的业绩,决不为过。
翻遍二十四史,听说过七位山民为了打通一条贫困山村走向市场的出山通道而倾囊筑路这样的事情吗?没有,确实没有。这样的事情,只会发生在今天,发生在伟大变革的时代。
我们称他们为贤者,是因为他们真正懂得社会主义的真谛。从根本上说,社会主义就是要消灭贫困,达到共同富裕。改革开放,为这七位山民脱贫致富提供了机会,然而他们并没有满足于小家小富,而是想到长远,想到乡亲,想到和大家共奔小康,并不惜为之舍弃一切。这是什么精神?这就是社会主义精神、共产主义精神。尽管朴实的他们说不出更多大道理,但是这种精神闪耀在他们的全部行为之中。面对这样的贤者,我们每个人都不能不肃然起敬,悄然扪心。
为了采访“太行七贤”,我们的青年记者王慧敏和灵寿县委宣传部的两位同志,徒步跋涉20多公里深入那个海拔2000多米、乱石嶙峋、沟壑纵横的山村。过度疲劳和连续采访使王慧敏一度休克。他是含着热泪写成这篇报道的。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感染了他,他又力求通过自己的笔感染更多的人民群众。我们希望他的激情能为热爱社会主义的人们所理解。                           
“记者同志,替俺们好好写写他们。他们可是给俺村修了条救命路啊!”“记者同志,他们的钱来得不容易啊,一分分都是苦汗钱。”……听说北京来的记者要采访修路的事,油盆村顿时沸腾了,男女老少奔走相告,顷刻之间,我们就被围得里三层外三层。
    一
油盆村,位居太行山腹地,是全国重点贫困县河北省灵寿县最穷的山村。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似乎存心与油盆村作对:大油坨山、小油坨山、芝麻山、油罐山四壁合围,将油盆村深深置于盆底。盆里,乱石嶙峋,沟壑纵横,地无三尺平,全村318户700余口人就星星点点散落在沟壑间。山里没有路,唯一通道是山溪在乱石穴罅间冲出的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沟,狭的地方,宽不盈尺。一到冬天,沟水结冰,稍不留神,就会滚坡。全村人大都有过滚坡的经历:轻则擦破皮肤,重则伤筋断骨;赵玉拴摔成脑震荡,高连兵摔断了腿,李国林被树杈把头皮揭了下来……因为行路难,有多少村民患了急病得不到及时救治而丧命:武兰柱、赵多余……村民给我们说了一长串名字。
因为行路难,油盆村人始终被贫困的阴影笼罩着。1993年,全村人均纯收入只有200多元。尽管山杏、山梨、猕猴桃、山核桃遍布山沟;大理石、云母、石英石等矿藏满山遍野,但是,油盆人只能守着金盆讨饭吃。这些东西要么白白烂掉,要么“待字闺中”。一年只有70天的无霜期,除了土豆,其它作物难以在这里生长,村民们想吃一口米面,得背着土豆、山果顺着山溪一步步攀到25公里外的乡政府所在地南营村去换。一来一回要走一天一夜。
县、乡、村各级政府曾多次计划打通山路,可工程预算需140万元。于是,路便只能年复一年地搁浅在预算中了。
难道油盆人就只能在山沟里打转转吗?1993年8月的一天,转业军人、共产党员赵安明把崔风亮、吴书亮、赵安江、赵五月、赵六月、魏海军等6人找到一起。这7个人有5个当过兵,3个是党员。改革开放以来,他们或是外出打工,或是肩背背篓外出卖药材、推销石英石……在村里率先致富,每个人手头有一两万块钱。赵安明首先说:“现在这年头,人家山外的村,都在朝小康奔了,可是咱们村,有多少家还得为吃饭穿衣费寻思,是咱油盆人笨还是油盆人懒?都不是。关键是咱们没有路。要是有条路,咱村用不了三五年就赶上去了。按乡亲们的话说,咱们都是些见过世面的能人,有责任帮衬大家一把。再说,凭咱手头这点钱,经不起磕碰。要是能修条路,全村受益,咱不也沾光?”赵安明的话,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不过,崔风亮提出了一点忧虑:“修路咱没有意见。我只是担心钱不够,听说修通路得140万,咱就是砸锅卖铁,也只能凑一二十万呀。”“咱们带了头,乡亲们不会看着不管。如果大家都能添一把劲儿,就花不了那么多钱。退一步讲,即使咱们这辈人修不通,有咱们开了头,会有人接着修下去的。”
于是,油盆村7个先富起来的村民,自发将多年积攒的血汗钱10余万元倾囊拿出,开始向世世代代阻碍他们的大山开战了……
    二
在村支书赵恩锁和赵安明、崔风亮的陪同下,我们踏上了这条盘山路。
山路宽约六七米,从油盆主村开始,在峭壁间麻花般扭过来伸过去。那些建在山坳里的石头房,有了这条路的维系,远远看去,如同绳索上结的疙瘩。车行峭壁间,往上看危崖高耸,往下看谷不见底,且越往山的纵深处行进,崖越高,谷越深。终于,司机揩一把脸上的汗水,再不敢往前开了。
我们弃车继续前行。海拔已过了2000米,汗水湿透了衬衫,个个喘得上气不接下气。从悬在半空的路上往下看,头发晕,腿发软。崔风亮说,修这条路时,有近1/3的路段是在峭壁间穿行。遇到断崖,无处落脚,必须将绳系在腰间,垂悬空中,一钎一钎去凿。此时,身边不时有装满土豆的小四轮突突驶过。赵支书告诉我们,以前村民收土豆,得揪着蒿草一筐一筐往回背。地块远的要走10多公里山路呢,往往是天不亮就到了地里,星星出来了才走在半道上。下种时,担心收成不好;收成好了,又担心背不回来。1984年,县里为油盆村拨了3万公斤救济粮,村里组织全村青壮年背了一个星期,只背回1万公斤,剩余的无法要了——因为实在背不动了。
山里的天,说变就变,刚才还是艳阳高照,现在飘飘洒洒地落起了雨。我们匆忙跑到一块突兀的岩石下避雨。崔风亮说,这块岩石叫牛蹄崖。相传吕洞宾云游到此地时,因陡崖高耸,他骑的那条神牛怎么也跨不过去了,情急之中他挥鞭奋力抽牛,尽管牛的蹄印深深陷进了岩石,却依然没能跨过陡崖。去年路修到这儿时,凿开表层的石灰岩,横亘在眼前的竟是一道花岗岩石壁,一钎下去,只留下一个白点;一炮下去,也只能炸开脸盆大的一块。他们奋战了一个多月,硬是没能拿下来。这时,原先凑积的12万元已告罄。怎么办?“开弓没有回头箭”。赵安明卖掉了盖房用的木料,崔风亮拿出了为儿子结婚准备的钱,吴书亮一天跑了3家亲友去借钱……
“你们这样做,家里没意见?”
“能没意见吗!好几户家里都吵开了锅呢。老赵大年三十晚上被赶出了家门。”崔风亮边说边朝赵安明笑。赵安明正忙着低头捡地上被来往车辆刮起的石头。一路上,这位沉默寡言的汉子始终没有闲着,见什么地方不平,马上找来碎石填平;什么地方突起了块石头,捡起扔进沟中。那份专注神情,似乎除了路,周围的一切都不存在了。
经过3个多小时的跋涉,我们终于走到了公路的顶端陀梁峰下。这儿是个采石场,有30多个村民正在叮叮当当开凿山石。赵支书说,这是公路修好后,村里办的第一家企业。为修这条路,赵安明他们耗时9个月,共用去了20多万元,动用土石方6万余立方米,用工3万多个,修建桥涵9座,全路长达10余公里。从今年5月10日公路修通至10月中旬,往来的机动车辆已达500多车次,通过这条山路共运出大理石300多立方米,石英石、钾长石700多吨。此外,还运出山杏、山梨、猕猴桃等水果10多万公斤,直接经济效益30多万元。路完工后,有人劝赵安明他们对往来的车辆收费,这样,不到两年就可收回全部投资。可他们分文不取。

回到油盆主村,我们拜访了赵安明家。很难想象这就是油盆村首富的家:院墙几处都有豁口,房子也十分陈旧,堂屋墙上的漏痕清晰可辨。屋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休息时,记者看到床上的被子、被单竟然摞满了补钉。女主人梁连秀很不好意思,赶忙在柜子里翻腾了半天,也没有找出一床像样的。
“听说你大年三十晚上把老赵赶出了家门?”我们和梁连秀打趣。
女主人红了脸。顿了一会儿说:“其实,也不能光怪俺拉他的后腿。修路,俺也没意见。可也不能给俺们娘几个一个子儿也不剩啊。三个孩子都在上学,以后花钱的地方多着呢。十年前就说要修房子了,好不容易备齐了料,又让他全给卖了。你们不知道,他的钱来得多么不容易啊,最早,他到南营村卖柴,一担柴75公斤多,50多里山地,一来一回得一天一夜,才能卖两块多钱。后来他上山挖药材,爬高上低的,让俺娘几个整天为他提心吊胆……”说到这儿,她眼圈都红了。
“行了,行了,大家还不都一样,风亮、五月、海军……谁的钱不是苦汗钱?!”赵安明打断了媳妇的话。
“你们修路图的是啥?”我们向赵安明问起一个久憋在心中的疑问。
“图啥?”说着,这位淳朴的汉子解开钮扣露出右肩让我们看:“这些老茧都是成年累月背东西留下的。天天背,实在太累了。不能让孩子们再背下去了……这几年,别处的日子都越过越舒坦,俺们却只能围着山沟打转转,心里能不着急?再说,早些年,俺家人口多,兄弟姊妹们又都小,全靠村里接济。现在,手头有了点钱,俺又是党员,替乡亲们办点事,也是应该的。”
转身问崔风亮,崔风亮说:“俺爹是1938年的老党员,解放后一直当村干部,他几次张罗着想把路修通,可因村里经济困难,没能实现。他临死的时候还对俺说:‘风亮,爹当了一辈子干部,也没能替乡亲们把路修通,心里一直不安生。你以后有了钱,说啥也要把路修通。’这些年我一直下着狠劲,这辈子砸锅卖铁也得把路修通,不能把帐再留给孩子了。”
“你们花了钱,出了力,对来往车辆收费,也说得通嘛。”
“实际上,这条路应该是俺全村人共同修的,俺们7个只不过是带了个头。你看,修路的那些日子,每天都有三四百乡亲赶来帮忙,有的家里缺少劳力,就拿出鸡蛋、菜送到工地上。路要经过谁家的地块,不用吭声,人家就主动让出。村干部们更是跑前跑后给我们做好后勤工作……没有大伙的支持,单凭我们7个人,这路是无法修通的。”赵安明回答说。
没有豪言壮语,一切从他们口中说出是那样的平淡。然而,峭壁上那条蜿蜒曲折的盘山路,却如一座不朽的丰碑,一首隽永的赞歌……


第1版(要闻)
专栏:

  沪六十万户居民将告别煤球炉
本报上海12月29日电记者萧关根报道:我国第一套联户城市煤气化工产品和供热煤综合利用工程、上海焦化总厂“三联供”煤气化装置一期工程基本建成,今天举行了庆典。
“三联供”煤气化装置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煤气生产装置。这套装置建成后,上海焦化总厂日增城市煤气170万立方米,日产城市煤气达到320万立方米,成为亚洲地区最大的管道煤气生产企业。申城又有60万户居民将告别煤球炉,为上海在1995年基本实现城市煤气化奠定了基础。
“三联供”一期工程静态投资17亿元人民币,引进美国最新技术,采用世界上先进的V—GAS和德士古气化工艺,使煤的热能利用率提高到85%。同时,还将有效地改善黄浦江上游的水质。目前,“三联供”工程的V—GAS气化炉和德士古气化炉已进入热态调试,甲醇装置将在明年一季度形成年产20万吨甲醇的能力。


第1版(要闻)
专栏:

  李鹏会见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代表时指出
强化审计监督维护财经法纪
新华社北京12月29日电(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罗观星、新华社记者郑庆东)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鹏今天下午在中南海紫光阁会见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代表时指出,制定和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全国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切实加强对审计工作的领导,关心和支持审计工作,使审计工作为改革、发展和稳定,为维护国家财经法纪和中央政令统一,为加强和完善宏观经济调控发挥积极作用。
李鹏说,今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各级审计机关和广大审计人员积极履行《宪法》赋予的职责,加强审计监督,严格审计执法,对维护财经法纪,促进提高经济效益,加强宏观管理和廉政建设,保障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成绩。他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辛勤工作在审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祝贺和亲切的慰问。
李鹏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发展,越要加强审计工作。我们要增强对审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扎扎实实地开展审计工作。他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从明年1月1日起施行,希望各级审计机关认真贯彻执行《审计法》,依法审计,不断强化审计监督,使我国的审计工作在已取得成绩的基础上向前推进一步。
李鹏说,全国各级审计机关要加强自身的队伍建设,采取措施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并下大力气培养一批年轻的审计人员,更好地担负起对国家经济活动依法审计的重任。
邹家华、李贵鲜、罗干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见。


第1版(要闻)
专栏:

  克罗地亚总理将访华
新华社北京12月29日电外交部发言人沈国放今天在此间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宣布,应李鹏总理的邀请,克罗地亚共和国总理尼基察·瓦伦蒂奇将于1995年1月9日至13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
他还宣布,应全国人大常委会的邀请,以议长萨洛梅·索格尔斯多蒂尔为团长的冰岛议会代表团将于1995年1月5日至16日对中国进行正式友好访问。


第1版(要闻)
专栏:

  破坏电力设备国法不容
王守潭在潍坊伏法
新华社济南12月29日电破坏电力设备的犯罪分子王守潭被判处死刑,昨天在山东省潍坊市伏法。
潍坊市寒亭区张氏镇农民王守潭,今年1月中旬的一天晚上,窜至贾(庄)都(昌)十一万伏高压线路24号线杆处,将该杆的13根拉线中的6根锯断,窃走线夹、连接板等部分设备,导致24号电线杆折断倒塌,造成昌邑市区及十余处乡镇断电20余小时,直接经济损失达235万余元。潍坊化工厂因断电跳闸,造成氯气外溢,致使28名职工中毒,其中8人住院治疗。此外,王守潭还在1992年冬至1993年12月间,先后盗窃工厂电动机、鼓风机和居民电视机等物品,价值7300多元。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破坏电力设备罪,判处王守潭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以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六年。王犯不服,提出上诉。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并核准死刑。


第1版(要闻)
专栏:

  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闭幕
通过监狱法等乔石主持并讲话
本报北京12月29日讯记者苏宁报道:为期9天的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在通过了监狱法(见第三版)和有关决定后,于今天上午在京闭幕。138位常委会组成人员出席会议,乔石委员长主持会议并讲话。
乔石说,一年来,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常委会的立法、监督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一定进展。明年我们面临的任务依然很繁重,常委会要继续坚持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遵照小平同志“为了保障民主,必须加强法制”的精神,把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作为根本任务,认真履行宪法赋予的各项职责。要继续加快立法步伐,抓紧出台一批有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面的法律。要进一步改进和加强监督工作,保障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为确保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实,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维护国家稳定,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做出新的贡献。
新中国第一部监狱法以136票赞成获得通过。会议还通过了将教育法、中国人民银行法两个法律草案提请八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的决定;通过了关于召开第八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的决定;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批准《中国和泰王国关于民商事司法协助和仲裁合作的协定》、《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关于中哈国界的协定》、《中国和阿拉伯埃及共和国关于民事、商事和刑事司法协助的协定》、《中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中俄国界西段的协定》等4个决定;通过了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法律委员会、华侨委员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关于八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主席团交付审议的代表提出的议案审议结果的报告;通过了任命王立平为八届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委员,杨伟炎、陶西平为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以及其他任免名单。
田纪云、王汉斌、倪志福、陈慕华、费孝通、孙起孟、雷洁琼、秦基伟、李锡铭、王丙乾、帕巴拉·格列朗杰、王光英、程思远、布赫、铁木尔·达瓦买提、李沛瑶、吴阶平副委员长和曹志秘书长出席会议,国务委员彭珮云、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任建新列席会议。


第1版(要闻)
专栏:

  八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明年三月五日在京举行
本报北京12月29日讯记者苏宁报道:八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将于明年3月5日在京举行,这是今天在京闭幕的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作出的决定。
本次常委会会议建议八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主要议程是: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审查和批准199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199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报告;审查和批准1994年国家预算执行情况与1995年国家预算的报告;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草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草案)》;听取和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等。


第1版(要闻)
专栏:年终专稿

  干了多年想干的事
——1994年财税改革回眸
本报记者李建兴
1994年,我国财税体制改革顺利出台,全面推进,在新旧财税体制的平稳交替中,确立了新财税体制的基本框架。
如果要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我们干成了多年想干而没有干成的事。实行分税制、出台新税制、组建两套税务帐和地方机构等是我国财税体制改革酝酿了多年的大事,今年实现了。
财税改革牵一发动全身,如实行分税制,既要逐步增强中央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又要注意兼顾地方的既得利益。税制改革虽然从全国来看没有增加企业的总体税负,但按照改革的要求,进行税制的结构性调整时,在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企业的税收负担又难免会有升有降。由于党中央、国务院科学决策,各级政府和财税部门精心组织,今年的财税改革平稳推进,没有给经济生活造成大的震荡,没有对物价水平带来冲击,没有影响财政收入的正常增长,在总体上也没有增加企业的负担。
新财税体制对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新税制的建立,为各类企业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公平竞争,创造了条件。新税制统一了内外资企业流转税制,扩大了增值税的适用范围,消除了产品税重复征税的弊端;改变了过去按所有制性质设置企业所得税的做法,统一了内资企业所得税制,体现了公平税制原则。由于统一了税法,规范了税制,使政策性减免税,困难性、临时性减免税的掌握更为严格,税法的权威开始树立。
新税制设立的税种与分税制财政体制相配合,加强了中央政府调配财政资金的能力,统一税政,集中税权,确保税收的稳定增长。
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进一步理顺。新的企业所得税制度,取消了长期以来用承包所得税代替国家征税的办法,明确了国家与企业各自的权、责、利,有利于国有企业转换机制,加强经济核算,提高经济效益。新税制扩大了资源税的征收范围,调整了税负,实行开采地征收,实际上是通过税收手段将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一部分国民收入,转移到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以调节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新税制重新修改了个人所得税法,为调节个人收入差距、缓解分配不公创造了条件。今年1—11月,我国个人所得税入库63.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78.4%。
新的税制和管理办法与国际通行的做法更加接近,既有利于外商来华投资,也有利于我国企业的对外经贸合作,参与国际竞争。
今年以来,由于国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和各项经济改革特别是财税体制改革的平稳运行,国家预算执行情况基本正常。1至11月,全国财政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18.9%;全国财政支出比上年同期增长22.1%。截至11月底,全国工商税收收入完成3805.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8.4%。
财税改革,从总体上看,成果很大,但也还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比如,分税制财政体制的框架在省一级虽然确立起来了,但有些地区省对下的体制还没有完全到位,有些具体规定还不够规范、合理;在税制改革方面,新税制运行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也没有完全解决。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财税改革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比如中央与地方事权划分问题,财权和财力分散问题,财政支出范围和结构调整问题,预算外资金管理问题,等等。因此,在新的一年里,巩固已取得的成果,继续完善和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任务还相当繁重。


第1版(要闻)
专栏:今日谈征文

  “高山流水”知音多
钊拓去年底上海宝钢设高雅艺术奖励基金,表明现代化特大型企业不仅容易接受现代企业管理,也不乏“高山流水”的知音。近闻温州金泰集团等五家民营企业,发起并斥资设立了中国交响乐发展基金会,资助交响乐演出活动、国际交流、人才培训等。此举引起了音乐界、文化界、企业界的积极响应。
这几年,交响乐等高雅艺术市场不断缩小,发展步履维艰。改变这一状况,固然需要加快文艺体制改革步伐,全社会也应该给予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积极支持高雅艺术的发展,体现了他们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远见卓识。企业素质的高低与员工文化品位的高低密切相关,在这方面投资,于国家、于社会、于企业都有益处。
从宝钢设高雅艺术奖励基金,到金泰集团等民营企业支持发展中国交响乐,再联系到前不久北京六家大饭店与文化部五家直属艺术院团签约,让这些院团定期到大娱乐场所演出,都说明一点:关心和支持高雅艺术发展的人越来越多,高雅艺术的知音也越来越多。我们相信,在众手浇灌下,高雅艺术之花在祖国文艺百花园中会开得更加绚丽多彩。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深圳市电话容量超过百万门
深圳市电话容量已达101.71万门。如果按常住人口和暂住人口共335万人计算,深圳每百人平均拥有电话31部,居全国之首,比特区成立时的1979年增长41倍。(王楚)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科龙容声蝉联“金桥奖”桂冠
在最近国务院有关部门公布的“’94全国畅销国产商品展销月”活动中,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科龙空调、容声冰箱继去年之后,今年再次双双获得本次活动的最高奖项——“金桥奖”桂冠。公司预计全年销售额可达27亿元。(尹玉龙)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沈大分别开通至汉城航线
中国北方航空公司新开通两条国际航线:沈阳—汉城和大连—汉城。沈阳至汉城航线每周三班,周一、三、六飞行;大连至汉城航线每周四班,周一、三、五、日飞行。(段心强)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柳州机场通航电厂并网
12月28日,刘三姐的故乡——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双喜临门”:可起降中型客机的机场——白莲机场通航和柳州电厂扩建第一台20万千瓦发电机组正式并网发电。它们的建成将为柳州市的进一步开放与发展插上翅膀。(周生)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天津利用外资增幅全国第一
天津市今年利用外资已形成全方位大规模态势,利用外资额为全国第三位,增长幅度跃居全国第一。到十一月底,已有一百多家国际大财团来津投资,全市利用外资五百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达九十多个,为去年同期的一点五倍。
                     (肖荻)


第1版(要闻)
专栏:

资江漂流迎客至
广西资源县新辟资江漂流项目,已成为大桂林旅游区的热线,近年来吸引了10多万中外游客。资江漂流全长22.5公里,沿途有30多个天然风景点。 新华社记者 吴文彪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河南开通两条高速公路
26日上午,郑州—开封、郑州—薛店两条高速公路正式通车,从此结束了河南这个内陆省份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两条高速公路分别长81公里、25公里。 李而亮文 康继民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