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12月3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伏尔泰·孔子及中国
孟华
今年是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诞生300周年。早在去年年底,欧洲各国的纪念活动就已拉开序幕,人们纷纷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当代人对这位伟大思想家和作家的敬仰之情。
伏尔泰一生都在为人类的自由、幸福、进步而战,他的战斗内涵丰富,形式多样。作为作家,他的战斗武器自然是手中犀利的笔。他一生著述甚丰,仅以其《全集》52卷和《书信集》107卷计,就超过了6000余万字,其中包括诗歌、悲剧、散文、小说、故事、词典、书信、史书、政论文等各种文类,涉及政治、宗教、历史、哲学、科学、文艺等一切领域。不仅如此,伏尔泰的语言也极富特色:简洁、精确、机敏、幽默,嬉笑怒骂淋漓尽致。他正是以这种尖刻犀利的言词和变化多端的形式,清晰、明了地表述了前人和同时代人模糊感到的思想,并以他特有的执著,不厌其烦地宣传这些观点,把启蒙思想强有力地灌入了同时代人的头脑。
在18世纪的法国,“哲学”一词是“思想”的同义词。所谓“哲学的历史”,即是思想史。而伏尔泰恰是第一个撰写各民族习俗和人类思想进化史的作家。他撰写的题为《论风俗》的世界史,以开放的眼光看待历史的发展,反对《圣经》历史是人类唯一历史的欧洲传统观念,认为在人类文明发展的长河中,各个种族和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发展史,每个民族都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正是从这一观念出发,他高度评价中国、印度等古老民族的文化,尊称这些民族为欧洲人的“先生”。
在法国历史上,伏尔泰是个颇有争议的人物。从他青年时代起,人们就对他褒贬不一。但无论如何,人们都无法低估和否认他对瓦解欧洲封建秩序,打破基督教精神禁锢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在法国和欧洲历史上,伏尔泰的名字代表了一个时代,他所生活过的18世纪被称为“伏尔泰的世纪”。
18世纪,也是中国文化西传的重要时期。200多年前,在儒家典籍传入欧洲后,伏尔泰就曾以极大的热情,学习和研究孔子的思想,从中汲取养料,丰富他的人本主义思想。当时,法国人的观念正处于重大转折关头,即从以往人与神的对话转化为人与人的对话。在寻求一种能促使社会进步、人类幸福的宗教观、道德观和政治体制时,伏尔泰无法不赞叹儒家人学的博大精深。孔子重现世、重人事的学说,使伏尔泰对东方这位布衣教育家、思想家由衷地钦慕。他在自己的房间里挂上孔子的画像,自诩为“孔门弟子”,反复宣传孔子及其思想,终于使孔子的名字在18世纪的法国和欧洲,成为公正、理性和自由的代名词。当世界高喊“民主”、“自由”的今天,人们可曾想过中国文化对这些观念在欧洲的确立所起过的深刻作用?
伏尔泰生前曾在近80部作品、200多封书信中提到中国。他热情讴歌中国悠久的历史、古老的文明。为了反驳欧洲中心论,为中国人讨回历史的公正,他甚至将中国古代史放在《论风俗》第一二章的重要位置。从对孔子及儒家思想的尊崇,他进而赞赏中国的宗教、道德和政体。而对中国社会的种种陋习,特别是对中国在科技方面的停滞落后,他也做了较深入的批评。尤令人感动的是,伏尔泰对此并不只是一味指责,而是绞尽脑汁,试图为中国人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他认为中国人的崇古心态、闭关锁国政策是造成这些问题的关键,由此他建议:“让他们到伦敦、到罗马、到巴黎来!他们会尊敬我们、研究我们,会看到在所有的社会中,总有一个时刻,思想、艺术、习俗臻于完善。”同时,他又充满信心地写道:“谁说中国人拥有他们自己的卡西尼、牛顿的时代不会到来?”
假如伏尔泰能活到今天,看到中国如他所期望的那样向全世界派出了留学生,看到中国的卡西尼、牛顿出现在各种重要的国际会议讲坛上,他该感到怎样的欣慰!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海外游踪

  尼亚加拉瀑布的回声
沈大力文区翠玲摄影
尼亚加拉河源出北美伊利湖,湍湍向北,流至安大略湖南边的悬岩,忽然从50多米的高崖垂落,形成世上罕见的大瀑布,常年吸引着不绝的游人。
游客到此,远远就听到先声夺人的瀑响。寻声趋步,仰见三股飞瀑泻入一谷,随从数十丈深的水渊激溅起腾空的烟波。来者惊魂未定,不觉已被飘洒来的雾水沾湿了衣襟。
三瀑中最为壮观的在加拿大一侧,约千米宽,弯曲呈马蹄铁形,故名“马蹄瀑”,每秒钟流量超6000立方米。美国一方悬挂二瀑,皆不逊色,分享“彩虹瀑”和“月神瀑”的芳名,后一瀑飘似新娘婚纱,亦曰“婚纱瀑”,尤得年轻恋人青睐。
两个世纪前,法国文豪夏多布里昂来此,猛见瀑布似“十万急流”,“汹涌大海”,“闪烁千道彩虹”,霎时一腔心潮,突发从谷底观瀑之奇想。他攀附崖畔藤梯递下,不料,跌落在裸岩上,摔折了左臂。幸亏印第安人及时将之救出,抬回他们部落养伤。后来,夏氏写《阿塔拉》,就让小说的尾声在尼亚加拉瀑布声中回响。
今天,尼亚加拉瀑布区已无印第安部落的踪影。他们都被圈至北方的荒漠,作为“珍稀人种”保护了。唯有美国一方,瀑布边立着他们的首领克灵顿·理查双手缚蛇的铜像。
加拿大这一边,可见一座铜碑,上有19世纪古巴诗人玛丽·何塞·埃雷迪亚的浮雕头像,下端刻着他1824年写的诗篇《尼亚加拉瀑布颂》:
“哦,狂潮!
令人心悸地奔腾,
一如命运不可抗拒的怒涛……
尼亚加拉,可敬的瀑布呀,
且听诗人最终的呼声,
我名誉的返照……”
埃雷迪亚素有爱国诗人的声誉,因反抗西班牙殖民暴政,争取古巴独立而被迫流亡,来尼亚加拉瀑布抒怀,正像何塞·马蒂所说“呼唤对自由永恒的热望”。这抑或正是大瀑布在美洲被剥夺者眼里的象征吧。
对于一般人,尼亚加拉瀑布又是爱情的源泉。传说150年前,拿破仑的弟弟耶洛姆·波拿巴曾携新娘到瀑布度蜜月,从而有了人们竞相来此旅行结婚的风俗。 不过,婚纱也常投阴影。婚纱瀑前的漂亮新娘有时不免让人联想到玛丽莲·梦露在亨利·哈瑟维执导的影片《尼亚加拉瀑布》里饰的少妇罗丝。那个“玫瑰女”嫁给有精神病史的乔治,却爱上了青年帕特里克,野性的情欲似尼亚加拉狂瀑般不可遏止,终于落进了毁灭的深渊。
从主演《尼亚加拉瀑布》,玛丽莲·梦露愈加蜚声影坛。现今,瀑布边的华克斯蜡人馆里展示着这位超级影星的全身塑像,然其妩媚里透露出她扮“玫瑰女”时那种“焦虑的常态”,似乎不解为何世上一帮豪强没等榨尽她身上的油水,就下毒手将她暗害了。
红颜易逝,山河终古。于今从马蹄瀑放眼美国一方的彩虹瀑,阳光下常现彩虹,确实名不虚传。夜色朦胧时,河岸几套探照灯聚射辉耀,将瀑布映得通明,一番海市蜃楼的幻象。
静听尼亚加拉急流的哗声和瀑布倾泻的轰响,游客置身于世界上最悠远无尽的仙境。1885年,安大略当局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修建了从伊利古堡沿尼亚加拉河岸直达安大略湖畔的大公园。公园延伸56公里,中心地带称为维多利亚花园,装饰着由两万花簇拼成、直径达12米的大花钟,被邱吉尔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主日漫步幽径”。从公园回望瀑布,只见不时有游船满载身穿蓝色雨披的游客缓缓驶近瀑布底下的水雾中;另有一群群穿黄色雨披的游人从悬崖后钻隧洞至瀑落处,顶着雨淋近观奇景。听说,还有冒险者将全身密闭在一只小桶里,顺水从瀑布跌下深渊,虽幸存者甚少,但见密执安城一老妇竟能生还,至今仍不断有人跃跃欲试。
近50年,来此观光者日益增多,瀑布城也随之繁荣。与瀑布的自然纯洁相比,城里是商业化的色彩,散着金钱的气息,反映出现代文明的特征。早在《美洲游记》里,夏多布里昂就描绘过“那些贪图金钱和奢侈的商贾”,预告了“文明桎梏”的出现。
几世纪来,瀑布自身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马蹄瀑后退900米,依此势头,河水将渐渐聚流到加拿大一侧。百年过后,美方瀑布甚至会干涸。再者,美国在瀑布上游修造了几座大水电站,截走了巨大水量,也减弱了尼亚加拉河水的冲力,造成今日瀑布下岩层垒积,既加速了美方瀑布蜕化为激流的趋向,又危及到马蹄瀑的存在。一个专门委员会经调查后,哀叹颓势难挽,已无回天之力。早先印第安人在此与自然和谐生活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域外散记

  “爱管闲事”的澳洲男孩
史宗星
这是既令我难堪也让我高兴的一次经历。此后,每遇到背书包的澳大利亚中学生,或望见环绕这个国家的大海,他俩——杰利和曼克尔——那纯朴认真的形象就禁不住活灵活现地再现在我的面前。
今年2月,澳洲盛夏,周末约了驻堪培拉的3位同胞去海边一游。当日适逢天文小潮,预报午后的潮位可退到0.2米。有经验的同伴说,海水退到这个份上,兴许能抓到鲍鱼、海螺什么的。大家便随身带了塑料袋和改锥之类的小工具。
在海滨的绿荫下用过午餐,见海水节节后退,沙滩顿时变得开阔起来,个把时辰前还若隐若现的一片礁石已被海水抛在了岸上。我们走到礁石滩上,弯腰四处搜索,拨开墨绿丰茂的海草,果真发现了鲍鱼,一个个紧贴在礁石上,用改锥沿硬壳边缘使劲一撬,便成了我们的囊中之物。1只,2只,5只,10只……丰收的喜悦荡漾在心头,我顾不上直直腰,一口气就抓了20多只,塑料袋沉甸甸的,都快装满了。当我直起腰来轻松一下时,发现两个光膀子的澳洲男孩站在旁边的礁石上,两对蓝眼睛紧盯着我的塑料袋。
“哈罗!”我热情友好地招呼他们。
两个男孩的反应可不像我那么热情。“你抓了不少了吧?”其中一位连“哈罗”都没说就直愣愣地问我。
“有20多只吧。”
“你只能带走10只,每只还必须不小于11厘米。这是我们州政府的规定。”
“噢,我怎么没听说?”
“所以我们才告诉你。你要是不遵守,我们就去报告警察!”另一男孩也开腔了,口气非常强硬。
“别是唬人吧?”我心里暗自揣摩。但毕竟客居异国,对多如牛毛的法规知之不多,若真的触犯了法规,岂不是找麻烦嘛!我一边招呼同伴们停下,一边把塑料袋往身边一放,坐在礁石上远眺大海,装作欣赏美景的样子,内心却在盘算,等这两个“爱管闲事”的孩子走了,我们将带着丰收的成果尽快离开。
没想到两个男孩同我们较起劲儿来,索性坐在礁石上不走了。“你们真是好孩子,等会我们每人拣10只出来,其余的都放回海里去。”我和气地对他们说。
“不行!我们要亲眼看着你们把多抓的鲍鱼放回去。”说话间,一个男孩从绑在小腿上的刀鞘里抽出一把小刀,“我这把刀长11厘米,你们每人挑10只最大的,让我量一量。”
面对如此认真的两个孩子,我们4个大人不可能“蒙混过关”了,乖乖地照他们的“命令”行事。他俩把我们每人挑拣的10只鲍鱼细数了一遍,又一一量了尺寸,其余的数十只由他们自己扔回到大海里。此刻的潮水已开始回涨,海浪不断地拍打礁石,可我们双方的“紧张气氛”却一下子消失了。
“你俩是专门来执行这任务的?”我笑着问道。
“不,我们也是周末来这里玩玩,但老师要我们格外注意抓鲍鱼的游人。”他们报了自己的名字,还说他们都是14岁,9年级学生,学校和家就在离海湾不远的小镇上。然后,他们友好地说了声“再见”,就到别处去了。
回到堪培拉不几天,我同一位澳洲朋友谈起周末的经历,朋友笑着说:“新南威尔士州确实有这样一条规定,违者一旦被发现是要挨罚的。”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世界见闻

  急诊记
郭天禄
出门在外最怕囊中羞涩和途中染病,而我在国外出差期间恰好碰上因病入院的事,回想起来感慨良多。
到达斯德哥尔摩的第二天,突感腰疼难忍。使馆小王立即驱车带我去一家市立医院就诊。没有围墙的白色楼舍掩映在绿树丛中,院内无人走动,显得异常寂静。候诊室里仅有几个病人,倒是走廊里有不少护士在扎堆儿交谈。急诊挂号费1020克郎,相当于1300多元人民币,可能是世界之最吧。
我持着病历和挂号磁卡进入诊治室,室内有一张手术床和外科器械,光线极好,洁净雅致。护士将我安置好后就出去了,这一等就是半小时。我却疼痛难耐,一会儿躺在床上,一会儿蹲在地上。走廊内护士的交谈声不时传入室内,更令人烦躁不安。小王见状忙向我解释,此类情形他已见过多次:一天,使馆一位同志遇车祸,伤势严重,血流满面,等了3个多小时大夫才予以处理;一位厨师发烧40摄氏度,在急诊室等了5个小时才得到诊治。入院随规,除了忍耐还有什么办法呢?
半小时后,护士进来观察病情变化。在焦虑与疼痛相煎下,我更觉时间漫长。大夫终于出现了,他先看了一下尿检结果,然后用手叩了叩我的腰,嘱咐护士打一针止痛剂,指示再观察半小时,说完便匆忙离去。
疼止住后,我也有精力向护士了解瑞典的医疗情况。瑞典长期以来实行免费治疗、免费住院的高福利政策。然而,物极必反,巨额的医疗开支现已成了政府财政的沉重负担。为改变这种状况,一些改革措施已经推出,如减少住院补贴等,但19岁以下的青少年看牙病和配眼镜仍实行免费。到医院看病的多是一些老人,先预约,再就诊,不然,就要交费挂急诊等候。瑞典人小病不吃药,靠身体的抵抗力调节自愈,说是为了避免产生民族耐药性。听着护士小姐的介绍,医院病人不多的疑团顿释,也多少了解了一些瑞典人对待疾病的态度。
医生再度出现,诊断我的病为肾结石,开了一种止痛排石药,让去药店买,交待了一些注意事项后又匆匆离开。看他忙碌的样子,我也不忍再多问什么。在瑞典,医生这一职业很神圣,收入丰厚,但目前缺额很多。我国有不少进修的医生,但没有一个有处方权,要打进当地的医生圈非常困难,尽管他们的医术毫不逊色于瑞典同行。
从进医院到离开,前后折腾3个多小时。在返回的途中我对小王说,急诊不急,挂号费如此昂贵,又让我们自己购药,令人费解。小王笑答,瑞典人挂急诊也要等很长时间,这可能是地广人稀的自然环境造成了瑞典人遇事不急的天性吧。临时就诊者去药店购药已成定例,医院药房仅供院内急需。药店严格按处方售药,没有处方药店绝不敢擅自卖药。国情不同,做法有别,不足为怪,但看病付钱对瑞典人来说将是大势所趋,我们几年前羡慕不已的瑞典医疗模式将成为明日黄花。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美国人与香蕉
李有观
香蕉是美国人最爱吃的水果之一,平均每人每年食用十五公斤,可算是香蕉消费大国。
香蕉是一百多年前才传入美国的。一八○四年,一位船长从古巴带来三十串香蕉,美国人第一次目睹了这一奇妙的水果。在此后很长一段时期内,香蕉在美国仍是很稀罕的水果,其价格也高得令人咋舌,一般人根本不敢问津。迟至一八七六年,在费城博览会上,香蕉仍能睥睨群芳,在水果中独占鳌头。进入本世纪后,香蕉这一昔日的珍果逐渐出现在寻常百姓的餐桌上。
在美国,还有一些吃香蕉的独特纪录。如一九五七年,芝加哥市的菲利普·亚克希十五分钟吃下一百零一根香蕉。一九七三年,一位名叫阿尔坎纳的人两分钟吃完了用十七根香蕉制作的、净重二点二公斤的香蕉泥。更有趣的是,一九八三年,加利福尼亚州的萨克拉门托市举行过一次空前的香蕉冷餐宴。在灯火辉煌的宴会大厅里,整齐地排着一万一千二百零六根香蕉,总长度为八百多米。每根都用一只腰形碟子盛放,并辅以奶油软糖和胡桃等食品。
因为爱吃香蕉,美国人专门建立了香蕉俱乐部和香蕉博物馆。俱乐部和博物馆的创办人巴尼斯特不仅嗜蕉如命,而且推崇香蕉是世界上最好的水果。一九七二年,他在加州创建了一所国际香蕉俱乐部,现拥有会员七千多名。加入俱乐部的会员不仅每人可得香蕉形别针一枚,还可享受一年一度的香蕉野餐的优待。香蕉博物馆内陈列有一万余件与香蕉有关的展品,其中许多展品闻所未闻,如香蕉化石、香蕉雕刻、香蕉钟、香蕉明信片、香蕉玩具和香蕉食谱等。这些展品大多是香蕉俱乐部会员捐赠的。
目前,美国人倾心于各种色彩的稀奇古怪的水果蔬菜,老的香蕉品种已逐渐被冷落,而经过改良的红香蕉则供不应求。在美国人眼里,红香蕉是名流吃的食物,因此许多人以它来炫耀身份。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日本的中学都设有生活指导课,辅导学生学习烹饪、缝纫、木工、手工制作等技艺。图为学生们在做木工。徐启新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