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12月28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
专栏:年终专稿

  世界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宋宝贤俞晓秋
1994年是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的一年,其主要特点是:在当前“一超多强”的形势下,美国作为“一超”的地位继续相对下降,而“几强”的地位有所上升,世界主要大国之间的关系有了新的调整。
 一、美国作为“一超”的作用不可忽视,但其国际地位相对下降。
冷战结束后,美国国内矛盾日益突出,公众对现政府缺乏信任,对政府外交政策的关注和支持明显下降。由于国内外制约因素增多,使美国用军事手段干预热点地区的能力相对削弱。如美国在索马里的维和行动一再受阻,最后被迫仓皇撤出;在出兵海地问题上,始终受到国内异议和一些拉美、西欧国家的反对;在波黑,美国既不敢派出地面部队又想发挥主导作用,迄今苦无良策。在与西方盟国的关系上,美国的凝聚力和支配力明显下降。如对欧洲安全问题,美欧之间的歧议增加,美国不得不表示允许西欧建立与北约相协调的独立防务力量,这是美国主导欧洲事务已力不从心的一个重要体现。
  二、俄国对外政策作出重大调整,俄美关系发生引人注目的变化。
今年2月叶利钦发表《国情咨文》,突出强调俄罗斯的“民族利益”和“国际地位”,提出与美国建立“务实”、“平等”的“伙伴关系”。这反映出俄国内民族主义势力抬头,要求恢复俄大国地位的呼声日益强烈。为此,俄国从几个方面调整了其外交政策:加快独联体内部政治、经济、军事一体化进程,强化俄国对独联体的主导作用;提出建立欧洲安全新构想,主张加强欧安会的作用,反对北约向东扩展;重振俄罗斯作为世界大国的地位,企图与美等西方大国分享世界事务决策权,如在波黑冲突问题上,俄有意联合英、法,反对美国对波黑的强硬政策;主动介入中东、海湾、东北亚地区事务,力图恢复俄国在这些地区的传统影响力。
三、欧盟进一步扩大其影响,欧美分歧日渐增多。
今年欧盟在提高和扩大自身的影响和作用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奥地利、芬兰、瑞典3国加入欧盟,扩大了欧盟的范围和基础。欧盟还制订了吸收东欧国家的“东扩战略”和加强与地中海沿岸国家关系的“南下战略”。为改变“跛足巨人”的形象,欧盟在支持北约组织及其“和平伙伴关系计划”的基础上,着力加强其自身防务建设,继“法德旅”之后,前不久又组建英法“联合空军指挥部”,朝着建立自己独立的“防务支柱”迈出了新的一步。
今年来,欧美矛盾又有新的发展。英美“特殊关系”已告终结,当前更趋冷淡;美国试图建立美德“领导伙伴关系”以确保对欧洲事务主导权的做法受到欧洲国家的普遍不满;在伊拉克、海地、波黑等问题上,欧美之间常常各唱各的调。总之,欧盟的“自主性”和在欧洲事务中力图发挥主导作用的意识进一步增强。
四、日本急欲成为“政治大国”,日美之间矛盾重重。
日本一改前几年“悄然从事”的姿态,在一些重要国际场合一再表示力争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谋求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与其“经济大国”实力相称的“政治大国”的作用。日本在对外政策上也日渐向亚太地区倾斜,逐步减少在经济和军事上对美国的依赖,借以扩大其在亚太地区的影响。日美贸易摩擦近年来进一步加剧,针对美国在贸易纠纷上威胁使用“超级301条款”的做法,日本官方第一次公开对美说“不”,迫使美国不得不作出让步。日美同盟关系的实质与内涵在逐步发生变化。
五、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政治经济中的地位上升,对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在当前多极化趋势的发展中,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广大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在国际经济与政治中的地位明显上升。特别是包括中国和东盟在内的东亚地区发展中国家经济的高速增长,对世界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拉动作用。随着经济力量的增强,发展中国家的自主性、自信心以及参与重大国际事务的能力大大增强。一方面,发展中国家间相互合作的规模和领域在逐步扩大;另一方面,为维护自身的权益,发展中国家对西方借口“民主”、“人权”以及在贸易、环保等问题上的施压做法予以有力的抵制。今年先后举行的东盟地区论坛、中东北非经济首脑会议、伊斯兰国家首脑会议、亚非论坛、亚太经合组织成员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和美洲国家首脑会议,均反映出发展中国家在促进地区经济一体化及相关的政治、安全问题上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成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当然,也要看到,世界多极化趋势是一个长远的发展过程,在可预见的将来,美国依然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在美国与其他大国矛盾日益增多的同时,也会受到大国间相互依存因素的制约。鉴于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和其他因素的作用,世界多极化必然朝着各种力量相对均衡化的方向发展。


第7版(国际)
专栏:新闻分析

  中国复关受阻与中美经贸走势
新华社记者张益俊
中国复关谈判未能在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之前完成,美国被认为起了带头阻挠的作用;而在最近一轮的中美知识产权谈判中,美方主要谈判代表不辞而别,致使谈判中断。
这使今年以来已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的中美经贸关系在步入新的一年时又遇到了新的不稳定因素。
不过,此间人士指出,只要双方都抱有诚意并在平等的基础上通过对话与磋商解决问题,中美经贸就会得到继续发展。
据中国海关统计,今年前3个季度,中美贸易额达24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4%,其中中国出口140多亿美元,自美进口97亿余美元,进口增幅高于出口增幅近20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美国公司对来华投资表现出了较高的热情。截至今年6月,美商在华投资项目已达1.4万个,协议美资金额171亿美元,实际投入63.5亿美元。美国500家最大企业中已有80多家在中国投资办企业。
权威人士指出,今年以来,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主要得益于两大因素:美国总统克林顿5月宣布延长1994—1995年度的对华最惠国待遇并决定将它与人权问题脱钩;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与美国总统克林顿在西雅图和雅加达的两次会晤以及其间两国政府领导人间频繁的高层交往。
尽管如此,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中美经贸关系历来是在摩擦中发展的。
除了在中国复关和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双方存有分歧外,目前困扰着中美经贸发展的主要因素还有每年审议一次的最惠国待遇、纺织品贸易、反倾销、美对华出口管制等问题。
经贸界人士认为,中美贸易上的问题是在双边贸易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也应在进一步发展的过程中妥善解决,否则,双边经贸难以更好发展,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美国要加强竞争力,摈弃贸易保护主义。中国从现在起至本世纪末的一段时间里,进口总额将超过1万亿美元,特别是在能源、交通和通信等基础设施领域,需要引进资金和先进的技术设备和原材料,这些方面也正是美国的实力和竞争优势所在。
可以预见,只要美国放宽对华高科技出口限制和提供包括信贷安排等强有力的政府支持,它就有能力在中国这一迅速增长的大市场上占有更多的份额。
外经贸部一位主管中美经贸的高级官员强调,尽管有摩擦和障碍,但发展始终是中美经贸的主流,问题的存在不应当影响这一主流。动辄实施制裁和报复,于事无补。大棒政策只能导致贸易大战。经济上的互补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发展经贸合作符合中美双方的共同利益。但两国能否真正通过平等、耐心的磋商解决业已存在的问题,从而扩大双边经贸合作、构筑面向21世纪的中美经贸关系,人们正拭目以待。
(新华社北京12月27日电)


第7版(国际)
专栏:年终专稿

  波黑危机从激化到缓和
本报记者胡锡进
一九九四年,是波黑重大危机迭起、大国势力在这里激烈角逐的一年。
从年初到年末,复杂的波黑局势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二月份的萨拉热窝危机开始,直到四月份的戈拉日代危机。在这两次危机中,北约形成了以空中打击为威慑力量,迫使波黑塞尔维亚族当局将重武器撤离波黑“安全区”周围的“萨拉热窝模式”。塞族对北约的空中压力均作了让步。这期间,美国还促使波黑穆斯林族与克罗地亚族重新结盟,使波黑三方力量对比发生重要变化,塞族进一步陷入孤立。
第二阶段从戈拉日代危机后美、俄、法、英、德成立波黑问题五国联络小组开始,美、欧在空中压力取得效果的基础上以调解为主,提出了“不容讨价还价”的五国和平计划,划给穆—克联邦占波黑全境百分之五十一的土地,塞族得百分之四十九。此计划被波黑塞族拒绝,但得到南斯拉夫支持。南斯拉夫为此断绝同波黑塞族的一切政治、经济联系。此时,五国联络小组促使安理会于九月份有条件放松了对南斯拉夫的制裁。十月末开始,穆族大举进攻,美国单方面停止对波黑穆族武器禁运的北约联合行动,导致波黑西北部比哈奇地区爆发更为严重的危机,北约先后对克罗地亚境内的塞族机场和波黑塞族阵地实施大规模轰炸。但这次塞族没有让步,在北约空袭下攻入了比哈奇“安全区”。
第三阶段从十二月初开始,北约外长会议及联络小组四国外长会议等一系列重要会议重新确定了通过谈判解决波黑危机的原则,美国对欧洲国家的主张作出让步。
五国联络小组提出最新和平方案,在波黑版图可以继续谈判、塞族与南斯拉夫建立邦联关系等重大问题上作出松动。与此同时,维和部队可能撤出波黑的呼声一再升高。
波黑塞族与维和部队及西方大国的关系仍十分紧张。在这种情况下,美前总统卡特应塞族之邀出面调解,促使冲突各方达成临时性全面停火协议。波黑局势在年底出现缓和的迹象。
但欧洲国家对此普遍持谨慎防范的态度。美、欧在波黑问题上存在分歧,欧盟内部法、英与德国的意见也不完全一致。因此,在波黑问题上既有五国联络小组的“统一决定”,又有各国不同的“解释”。波黑三方经常从大国明争暗斗中得到不同的信息,都对大国政策中出现的有利于自己一方的变化抱着希望,它们采取的军事行动也常常与此有关。这是波黑危机迟迟得不到解决的根本原因。
展望明年,波黑局势的走向难以预测,但下列因素将是十分重要的:卡特帮助达成的停火协议能否落到实处,尤其是在有北约“空中保护伞”的波黑各“安全区”周围能否保持停火,避免引起重大危机;波黑冲突各方能否重开政治谈判,恢复和平进程;美国波黑政策的走向如何,它是否会在单方面取消对穆斯林武器禁运的问题上采取进一步行动;维和部队会否撤出波黑。总起来看,只要维和部队在,波黑冲突就不会升级为全面战争;只要大国不对谈判进程给予强有力的支持,波黑和平就实现不了。
(本报贝尔格莱德电)


第7版(国际)
专栏:

南非莫戈帕村刚刚收回自己土地的黑人,兴奋地将南非土地部部长哈内科姆抬了起来。新华社记者李晓果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