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12月23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
专栏:

  中部非洲联盟首脑聚会
磋商成立经济共同体等计划
据新华社雅温得12月21日电(记者施建国)第30届中部非洲关税和经济联盟首脑会议今天在喀麦隆首都雅温得隆重开幕。
喀麦隆总统比亚、加蓬总统邦戈、赤道几内亚总统恩圭马、中非共和国总统帕塔塞和刚果总理雍比—奥庞戈出席了开幕式。
据悉,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上,各国首脑将就成立中部非洲经济和货币共同体、关税改革及成员国间的人员和财产的自由来往等问题交换意见。
中部非洲关税和经济联盟创建于1964年,旨在维持成员国共同的对外贸易关税率,协调各国的经济发展政策,促进地区经济合作。它目前拥有乍得、中非、赤道几内亚、加蓬、刚果和喀麦隆6个成员国。


第7版(国际)
专栏:

  世界粗钢产量增长
据新华社布鲁塞尔12月21日电(记者康新文)国际钢铁协会21日宣布,11月份世界粗钢产量达5999.7万吨,比去年同期的5709.7万吨增长5.1%。
据国际钢铁协会统计,11月份工业化国家粗钢产量为3310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8.8%。
发展中国家的粗钢产量也持续增长,11月份的粗钢产量达1028.1万吨,增长了2.4%。
原苏联和东欧地区的粗钢产量为887.5万吨,比去年同期减少了2.8%。


第7版(国际)
专栏:

  泰明年开放部分农产品市场
本报曼谷12月22日电记者吴日光报道:泰国商业部副部长猜育日前表示,泰国将根据关贸总协定协议于明年开放23种农产品国内市场。
这23种农产品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国内产量不足需要进口的产品,包括玉米、黄豆和棕榈油等。第二类是国内产量足够而不需进口的产品,包括大米等。泰国明年初将开始对关贸总协定成员逐步开放这些农产品国内市场,年底前全部开放23种农产品国内市场,并规定相应的配额和税率。


第7版(国际)
专栏:

  捷查获3公斤高浓缩铀
新华社布拉格12月21日电据此间新闻媒介21日报道,捷克警方最近收缴的3公斤放射性材料为铀235,其铀含量为90%,可用于军事目的。
据报道,经捷核物理专家检测,这种铀235类似于钚239,可用作于核弹头热核部分的起爆剂。捷内务部发言人说,捷警方收缴的这些放射性材料具有明显的军用性质。捷警方目前已拘捕了3名涉嫌参与这起走私放射性材料的人员,其中一名为捷克人,另两名来自前苏联地区。警方说,这是欧洲缴获放射性核材料数量最多、铀含量最高的一次。


第7版(国际)
专栏:

  萨瑟兰将暂任世贸组织总干事
新华社日内瓦12月21日电(记者班玮)关税及贸易总协定21日宣布,由于各方至今未能就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人选问题取得一致,关贸总协定现任总干事萨瑟兰将从明年1月1日起暂时接任世贸组织总干事,任期至3月15日。
目前,竞选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的三名主要候选人分别是墨西哥前总统萨利纳斯、意大利前外贸部长雷纳托·鲁杰罗和韩国现商工资源部长官金喆寿。担任总干事需要得到全体缔约方的一致支持,而目前三名候选人中没有一人能达到这一要求。有关磋商将在萨瑟兰任期内继续进行。


第7版(国际)
专栏:综述

  求同存异推进合作
——写在海湾六国首脑会议落幕之际
本报记者安国章
在巴林首都麦纳麦举行的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第15次首脑会议已于今晚闭幕。3天来,阿联酋、阿曼、巴林、卡塔尔、科威特和沙特等6国首脑在和谐、坦诚的气氛中,本着求同存异、共向未来的精神,对国际形势特别是海湾地区的经济、政治和安全问题进行讨论,并达成共识。
与历次海湾首脑会议相比,本次会议的特点是,与会首脑在秘密会议和双边会见中谈论最多的问题是如何发展经济,加快合作进程。他们认为,目前海湾地区局势已发生很大变化,阿以冲突正逐步解决,中东和平的趋势已不可逆转;10月海湾危机后,伊拉克已正式承认了科威特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伊朗与海湾国家的关系正在逐步改善。中东和海湾局势缓和的势头明显。与此同时,中东北非经济首脑会议后中东大市场也在加紧酝酿。
面对国际和本地区局势的变化,与会各国的领导人一致认为,必须集中精力发展经济,刻不容缓地加快合作进程,要采取具体措施逐项实施此前已签署的经济一体化协议。会议决定采取进一步措施实施统一关税法,加强落实农业、工业、交通、电力和通讯等方面的共同发展战略,进一步开放成员国间的人员和商品自由往来,以促进海湾自由贸易市场的建设。与此同时,为保证经济的顺利发展,各国必须实行法制,坚决反对和抵制一切暴力活动和宗教极端势力的存在和滋长,以保障良好的内部环境。
消除分歧,加强内部团结是本次会议的另一个主题。由于历史原因,沙特和卡塔尔、巴林和卡塔尔之间存在的边界问题,多年来对本地区的合作产生着消极影响。首脑们在深入、坦率的讨论后,认为坚持内部协商是实现海湾合作委员会发展目标的前提;强调内部分歧要在“海湾大家庭”内部解决。
在地区安全问题上,他们认为地区形势虽有缓和,但外部威胁依然存在,只有加强自身防卫力量、才有利于海湾地区的安全和稳定。因此,决定在努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切实加强成员国间的军事合作。
此间舆论认为,这次首脑会议体现的谅解、团结、发展的精神,将使海湾合作委员会一体化进程步入一个新的阶段。
(本报阿布扎比12月21日电)


第7版(国际)
专栏:年终专稿

  南部非洲历史性巨变的一年
本报记者温宪
内容提要:1994年南部非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变化:新南非的诞生彻底铲除了世界上最后一个种族主义堡垒,开创了南非历史的新纪元;饱经内战灾难的莫桑比克和安哥拉也在实现民族和解的艰难进程中取得了重大进展。
南非民主进程,在去年年底取得了正式确定大选日期、过渡时期行政委员会开始运转和通过临时宪法等重大进展之后,今年4月又顺利举行了有史以来第一次全民大选。2200多万南非各种族选民开天辟地第一次平等地参加大选,在80余年反种族主义斗争中做出重大历史贡献的非国大,获得62.65%的选票,非国大主席曼德拉当选为新南非第一任总统。这是南非人民解放事业中划时代的里程碑,也是本世纪人类文明史上具有历史意义和深远影响的重大事件。
以曼德拉为首的新政府面临百废待兴的局面,奉行了实现种族和解、重建和发展经济等稳妥务实的治国方略。新政府的组成照顾到了各方利益:原执政的国民党获得了财政、农业、矿业和能源等重要经济部门的部长及第二副总统职位,因卡塔自由党领导人布特莱齐也在政府中出任内务部长。新政府明确将“保持社会安定和民族团结”列为“目前最重要的任务”,在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以及少数白人要求建立“白人家园”等敏感问题上,强调通过与有关利益集团加强协商予以妥善解决。在经济上,新政府主张以“稳健的市场经济政策”进行改革和调整。为了振兴经济,逐步改善广大黑人的贫困处境,从而消除种族主义制度遗留下来的社会不公正,曼德拉在就任后的第一个国情咨文中,正式提出了为期5年、耗资百亿美元以上的“重建和发展计划”。11月17日,曼德拉签署了南非新议会通过的第一项重要法案《土地权利法》,为广大黑人重新获得土地铺平了道路。但是,在前进的道路上,新南非还有一些难以避免的困难,例如新政府内各党派间在大政方针上存在分歧;经济发展现状与人民的期望间还有不小距离;广大黑人的贫困状况难以在短时间内根本改善,由此产生的劳资纠纷不断发生;由前国防军和非国大“民族之矛”等武装合并新军的工作颇不顺利;暴力冲突隐患仍然存在等等。因此,如何维护民族团结,保持政局稳定,妥善处理种族和部族间的利益关系,以及既要尽快发展经济、缩小贫富差距又不要吓跑白人等等,都是南非新政府面临的重大挑战。
在对外关系方面,新南非的诞生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誉和欢迎,南非得以重返联合国和英联邦,加入了不结盟运动、非洲统一组织、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等国际大家庭。新南非表示,要在平等的基础上发展同其它非洲国家的经济合作,努力帮助解决非洲大陆上的冲突并提供各种援助,并同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成员国积极探讨建立处理本地区冲突的安全机制问题。在缓解莱索托政局危机和推动莫桑比克、安哥拉和平进程中,南非总统曼德拉与其他南部非洲国家领导人之间频繁聚会磋商,努力促进和维护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今年以来,莫桑比克和安哥拉和平进程出现了新的进展。这两个国家曾同属葡萄牙殖民地,早在1975年就取得独立。但在冷战时代两霸争夺的背景下,独立后不久两国的内战成为非洲大陆上持续时间最长、破坏性最大的两场战乱。根据1992年10月4日达成的和平协议,莫桑比克对立双方今年在联合国监督下继续实施集结、遣散双方军队,组建新军,为顺利举行大选扫清障碍。在国际社会和莫桑比克人民的强大压力下,莫桑比克首次多党大选终于10月27日至29日如期举行,现总统希萨诺以53.3%的选票重新当选,执政的莫桑比克解放阵线在议会选举中获得了44.33%的选票。大选结束后,莫桑比克各主要党派都表示应团结一致,早日治愈内战创伤,完成重建国家的艰巨任务。
自1993年11月开始,安哥拉对立双方在赞比亚首都卢萨卡举行了新一轮的和谈。尽管双方在战场上不断发生争城夺地的激战,但在国内民心思和,国际社会、特别是南部非洲各国的积极调解下,安哥拉政府和安盟终于就实现停火、分享权力、民族和解等重大问题取得了共识,于1994年11月20日正式签署了新的和平协议,为实现安哥拉和平与民族和解带来了新的希望。
南部非洲曾是灾难频仍的地区。一年来,这一地区所发生的巨大变化表明,尽管新南非在重建道路上任重道远,莫桑比克和安哥拉的和平进程也可能出现新的反复和挫折,但本地区人民仍将会主要依靠自身努力,克服重重困难,谱写和平与发展的新篇章。
(本报哈拉雷电)


第7版(国际)
专栏:

12月21日,德国科学家霍夫曼、阿姆布鲁斯特、明策贝格(自左至右)在达姆斯塔特重离子研究中心宣布,他们继一个月前发现第110号元素后,又发现了第111号元素。
新华社发(美联社照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