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12月23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体育)
专栏:体坛骄子

  马晓春走向成熟
本报记者李长云
马晓春在前不久结束的第七届中日围棋名人战三番棋的较量中如愿以偿再次以2∶1战胜日本名人小林光一。加上在中日围棋天元战中的胜利以及国内围棋名人战、天元赛、棋王赛、国手赛、CCTV杯电视快棋赛的五项冠军,马晓春成为中国围棋史上第一个同时拥有荣誉最多的棋手。
有人说1994年属于马晓春,也有人说马晓春很可能会成为中国围棋界第一个获得棋手们非常看重的东洋证券杯、富士通杯等国际大赛冠军头衔的人。
面对如此之多的荣誉和人们的种种说法,马晓春自己有着冷静的认识。他说,这些成绩的取得只能说明自己目前状态不错,并较好地发挥了水平。至于能否为中国围棋获得更高荣誉,还得靠自己加倍的努力。
马晓春凭着自己对围棋所特有的灵感以及潇洒飘逸的棋风,早已蜚声棋坛。十年前,马晓春就从聂卫平的手中夺走了国内仅有的全国比赛、新体育杯赛和国手赛3项桂冠。但马晓春在前几届中日围棋名人战中3次以0∶2败给小林光一,其他国际比赛中也始终没有上佳表现。相反,聂卫平在中日围棋擂台赛上却有着骄人的战绩。当时,有人问马晓春是何缘故。马晓春解释道,也许自己国际比赛运气不好吧。
随着岁月的流逝,马晓春已不在一味地把比赛失利归结为运气不好。他除了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行棋风格外,有意识地从棋外寻找不足。他认为棋如人生。故此,生活中一些看似平常却与下棋有关的东西,也被他化入纹枰之中。所有这些努力,使马晓春棋力有了不小的飞跃。
在近两年的国内比赛中,他获得了大部分对局的胜利,国际比赛也战绩不凡。目前,他与聂卫平双双进入东洋证券杯世界围棋赛前四名,今年中日天元赛他也获得了胜利。
第七届中日围棋名人战,马晓春在开幕式上就放言,要改写去年输给小林光一的战绩。赛间休息日,日方安排游览,被他婉言谢绝,并从日本棋院要来小林光一与小林觉挑战棋圣战的3张棋谱,潜心研究。比赛中,他在落后时不急躁,占优时更是异常冷静,弈出了高质量的对局,博得了日本众多超一流围棋手的赞许。
马晓春已逐步走向成熟,今后能否成为中国围棋界第一个取得世界最高水平比赛的冠军,机会把握在马晓春自己手里。条件已经成熟,只待时机了。(附图片)
(照片为新华社记者张刘仁摄)


第11版(体育)
专栏:域外体坛

  NBA新赛季:规则从严·鼓励进攻·不许撒野
纽约尼克斯队和休斯敦火箭队在今年美国职业篮球决胜的7场比赛中,没有一场得分超过100分,球迷和记者们普遍认为双方进攻乏力。
在过去的10个赛季中,NBA比赛的得分一直呈下降趋势。看来,是采取措施的时候了。
11月4日,随着新赛季的开始,人们发现,比赛的规则已经有了显著的变化。新的规则使勇于进攻的队员跃跃欲试,也使那些总想打防守战术的教练们变得头痛起来。
规则的变化大致包括以下内容:
3分线半径由原来的7米24变为6米70;
从后场底线到前场罚球区之间的区域内,防守队员不许向后伸胳膊抓人或把双手举到进攻队员上方,只有肘部弯曲时才能用一只手接触进攻队员,而且不得用腿把处于内策应位置的进攻队员挤开;
侵犯正在进行3分远投的球员,将被判罚球三次,以往只罚两个球;
一场比赛中严重犯规两次的队员将被逐出场地;
发生争执时,替补队员不得离开座位,否则至少要被停赛一场,并处以2万美元罚款;技术犯规罚款500美元,以往罚款只有100美元。
NBA决策人之一大卫·斯蒂解释说,新规则的实行将使比赛更精彩,因为球员们有了施展技艺的广阔天地,而不像以前那样处处受限制。
但是,并非所有的人都欢迎规则的变化。球员们最反对的就是禁止手臂阻挡防守,长期以来,他们已经习惯于这种防守,一下子改变总不那么容易。
纽约尼克斯队被认为是风格最粗犷的队,规则的变化可能使这种风格不再被欣赏。
“我们针对的是整体,而不是某个队”,NBA工作委员会的前主席罗德·索恩说,“我们当中98%的人认为,必须采取措施,清除比赛中的粗暴犯规行为。其余的人可能也这么认为,只是他们现在不说出来,因为他们现在最感兴趣的不是这些东西。”
任建民编译(附图片)
NBA篮球好手在激战。


第11版(体育)
专栏:

  纳芙拉蒂诺娃告别网坛
本报记者管彦忠
12月9日,盛夏的布宜诺斯艾利斯最高气温达到35摄氏度。
晚上9点多钟,5000多名观众冒着酷暑,聚集在拉普拉塔河畔的萨尔盖罗网球馆里,兴致勃勃地观看世界网坛名将马蒂娜·纳芙拉蒂诺娃在阿根廷举行的告别赛。电视7台向全国转播了这场比赛。
应邀前来和她对阵的,是被国际网球联合会宣布为1994年世界女子网球冠军的西班牙选手阿兰特萨·桑切斯。比赛一开始,年已38岁的纳芙拉蒂诺娃不减当年勇,以3∶0的比分先声夺人。只见她大力发球,长抽短吊,占据优势,以6∶3拿下第一局。第二局,23岁的桑切斯发挥体力好、速度快的长处,加强进攻,尤其是左侧两手合力攻球又重又急,常常使对手难以招架。桑切斯以6∶2胜了这一局。第三局两人打得难解难分,比分交替上升,曾5次出现平局。最后,桑切斯以7∶5战胜了纳芙拉蒂诺娃。观众为她们的精彩球艺热烈鼓掌。
在上月举行的纽约国际网球赛中,纳芙拉蒂诺娃负于阿根廷的萨巴蒂尼。此后,她已正式退出网坛。但她继续到一些国家进行表演和告别赛,至今已在8个国家参加了9场比赛,给人们留下了良好的印象。这位网坛老将在她的运动生涯中,曾经167次获得过单打冠军,18次赢得大满贯,是温布尔顿女子网球赛9次冠军的得主,在世界网球史上写下了光荣的一页。
比赛结束后,萨巴蒂尼在观众的掌声中将闪光的纪念银盘给了纳芙拉蒂诺娃。纳芙拉蒂诺娃对参加这次比赛感到高兴,感谢阿根廷观众的支持。她曾经表示,将把在30年中学到的东西教给年轻的运动员。(附图片)
纳芙拉蒂诺娃兴奋异常。
(新华社发)


第11版(体育)
专栏:

  送孩子上体校
张翼
在天津体校一间简易的体操房里,每天有70多名5到10岁的孩子在教练的指导下弯腰踢腿,练习最基本的体操动作。
在体校的几年里,这些孩子半天训练、半天读书。与普通学校的学生相比,他们除了失去很多玩耍的时间外,还要承受疲劳和伤痛。
家长们的付出更多。不管刮风下雨,他们都要在8点钟前将孩子送到体校,下午4点再来接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不间断。
据了解,天津市有6万多名中小学生常年接受各种有组织的体育训练。为什么家长肯把刚刚上小学的孩子送到体校来呢?
一位家长说:“既然把孩子送来,就是希望她将来有所成就,为国争光。”孩子对记者说:“长大了要当世界冠军。”对这个年仅6岁的孩子来说,成为世界冠军还是一件遥远的事,但她幼小的心灵已将此作为自己的光荣与梦想。
练体操的孩子千千万万,世界冠军却不会有这么多。这些孩子中,成绩突出的会被选拔接受高水平训练,绝大部分到三年级就得回到各区的普通学校念书。
马登路之所以送孩子上体校,是因为女儿体弱多病。“自从练体操后,孩子的身体素质明显增强了,个子也长高了”,马登路摸着女儿的头高兴地说。
更多的家长觉得,让孩子从小吃点苦,会有好处。
“从小受点苦不算苦,要是娇生惯养,长大后一无所长,才会真正受苦”,一位家长说。


第11版(体育)
专栏:

  漫漫征程喜与忧
——1994年我国马拉松运动综述
夏伟恩
1994年,我国马拉松选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特别是在10月份不到20天当中,捷报频传。
第12届亚运会马拉松比赛,老将钟焕娣以明显优势获女子组冠军,张丽荣夺得银牌。胡刚军在男子组比赛中名列第四,张福奎列第五,这是中国男选手在历届亚运会上的最好名次。
随后举行的北京国际马拉松赛,我国内蒙古选手胡刚军和辽宁王军霞分别以2小时10分56秒和2小时31分11秒的成绩荣获男女组冠军。胡刚军去年战胜世界最佳成绩创造者、埃塞俄比亚的登西莫以后,这次比赛中又战胜世界男子马拉松世界排名第五的埃塞俄比亚名将阿贝贝·迈康南。辽宁的张福奎和宁礼民也挤进了前10名。女子组比赛出现了一边倒的局面,前9名均为中国选手。内蒙古潘金红战胜了曲云霞、张林丽、张丽荣、马宁宁等好手,获得亚军,只比王军霞慢9秒钟,显示了较强实力。
中国选手取得了令人喜悦的成绩和名次,但是存在的不足之处也是十分明显的。
首先,我国男子马拉松运动员尖子太少,除胡刚军、张福奎等屈指可数的选手具有较高水平以外,绝大部分选手的水平较低,尤其是第二档次的选手水平提高不快,和尖子运动员之间的距离没有缩小的迹象。近年来,我国男子马拉松运动员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在1993年世界马拉松前50名排行榜中,首次出现了我国男运动员的名字,胡刚军排在第28位,张福奎排在第40位。但是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较,仍有较大的差距。就是在亚洲,也在韩国及日本之下。
由于尖子运动员少,要与世界先进国家抗衡就会显得势单力孤。培养高水平的马拉松运动员,需要我国的马拉松教练员敢于创新,多在科学训练上下功夫,钻研先进技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功夫到家,肯定是会有收获的。
其次,参加北京马拉松赛的我国女选手仅33人,这显然是过少了。我国女子马拉松水平目前已跃入世界先进行列,但要保持住已取得的先进地位,没有高水平的后备力量是不行的。这次比赛进入前10名的女选手只有辽宁(5名)、内蒙古(2名)、黑龙江三个省区的运动员,而过去开展女子马拉松较好的云南、山东、吉林无一人进入前10名,且云南竟无一名女选手参赛,“断层”严重。
只有迅速培养出高水平的“人才群体”,才能使我国女子马拉松的水平登上一个新台阶。


第11版(体育)
专栏:

  宿将不寂寞
刘存国曾诗安
8个月前,几名八一队的运动健将告别酣战的赛场,来到长沙政治学院学习。昔日的冠军们能耐得住这寒窗的寂寞吗?
朱玉青,这位3次打破亚洲纪录、7次获得全国和世界女子七项全能冠军的著名田径运动员,个头1.80米,31岁,是全队91名学员公认的大姐。
田径场上拚争了15年,让她一下子坐下来,这不比拿块金牌容易。起初她有点打怵,下课铃一响就走出教室,在走廊里徘徊,站到操场上发呆。几天后,她定下决心,就像以前每一次大赛前的心理调整一样,打足精神往前冲。从此,图书馆有她如饥似渴的身影,教室里有她侃侃而谈的论证发言。她不但专业课学得认真,还广泛涉猎了心理学、管理学、运筹学等专著。她很认真地说:“我要用这些知识,去培育新一代冠军。”朱玉青十几门课程考试都在优良以上。
朱玉青出早操从来都是站排头,立正、稍息也认真得像一名新兵。哪位同学病了,朱玉青就送药到床头,男同胞缝缝补补的事也是她手里的常活。闲暇时,她还拿出女儿的照片向同学诉说母女情长。
庄连胜,原八一足球队队长,国内著名后卫。这位曾一度引起国家队教练曾雪麟注目的绿茵场虎将,33岁挂靴,成为学员队年龄最大的学员。
他把球场顽强拚搏的作风带到了学员中间,不光在学习上一丝不苟,学习之余,还组织起长沙政治学院第一支足球和篮球队,多次参加长沙市举办的各类比赛,使院队打出了知名度。
业余时间,庄哥的宿舍俨然是球迷沙龙,每周他都自费到街上买来《足球》、《体坛周报》、《球迷》等体育报刊供大家阅读。在他的指导下,竟有几个球迷的文章在5家报刊上发表。院长刘乔一风趣地说:“庄连胜给我们学院带来了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的风气。”
庄连胜是10名学员的班长,还是同学们无话不谈的知心朋友,哪位小弟的对象出情况了,哪位又不顺心了,他就坐到他们跟前,以“过来人”的经验和兄长的情怀,一会儿就让小弟弟们“晴空万里”。
黄郁林,1990年瑞士国际举重锦标赛60公斤级冠军,曾两次打破全国纪录。遗憾的是,正当他即将迈入辉煌的时刻,训练中腰部拉伤,壮志未酬的他带着遗憾,走进了校园。
他7岁就进湖南湘潭体校,十几年没正经坐下来读书,每一门功课都像一副沉重的杠铃,但他每一次都是漂亮的“挺举”,科科优良。
黄郁林个小、体壮,身上的肌肉块块凸起,同学们好羡慕。他对人谦和,是个热心肠,并会一套按摩推拿的功夫。好动的同学经常有扭伤、磕伤,他每次都是不求自到,自己还带来红花油,简直成了队里的保健医生,先后有40多人接受过他的治疗。他还是称职的业余健美教练,几个月的工夫,队里的瘦小伙练出了肌肉块,可借了冠军的光。


第11版(体育)
专栏:

  少林结缘京城展翅
——访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院长张耀庭
本报记者黄振中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王友唐
原河南省体委主任张耀庭来到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任院长已近3年时间了。问其有何体会,他说“眼界宽了,压力大了”。这是从心里掏出的话。张耀庭原来管的是一个省的体育,中原虽大,但也是在一个省的范围内。而今他要考虑将中华瑰宝推向世界,在世界地图上插武术的旗帜。
他讲了一个当年拍《少林寺》的故事。那时张耀庭在登封县任职,满腔热情支持拍摄《少林寺》。摄制组感动了,送给他不少礼物。张耀庭说,为武术做点事是应该的,弘扬武术,介绍少林,令俺河南人自豪。他把礼物全部交公。说到此,张耀庭兴奋地站起来讲,没想到《少林寺》这部影片影响那样大,顿时全国兴起武术热,并波至全世界。从此,我更加关注武术,对郑州的武术节等活动十分投入,可以说和武术结缘了。
谈到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时,张耀庭思考片刻说:“我们不能因为它是瑰宝,就不去挑毛病,不去扫除其灰尘。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都有待完善的地方,武术自然也不例外。依我看,当前套路比赛已愈来愈使人感到缺少发展、创新,使得竞技武术目标模糊。事实告诉我们,武术必须要发展、创新,尤其是竞技武术。竞技运动从来是发挥人的最大潜能,体现‘更高、更快、更强’。凡是以评分为特征的运动项目,无一不是以创新和难度为目标,引导运动员向更强体能和更高的技巧努力。”
张耀庭说:“我们必须开宗明义地要求套路运动技术敞开大门,鼓励运动员发展难度,创新动作,塑造独特风格。否则,千篇一律,固步自封,竞技武术套路断然没有出路。”
张耀庭讲述了今年10月他去摩纳哥参加世界单项体育联合会会议的情景。这次大会的一项内容是审批几个体育项目进联合会,其中包括武术。武术进世界单项体育联合会是世界武林人士多年的愿望。只有先迈进这个门,然后才有可能加入国际奥林匹克大家庭,成为其成员。张耀庭是作为世界武术联合会的代表,去申请加入单项体育联合会的,当时的心情既兴奋又紧张。他陈述完申请的理由和情况后,被叫出会场,在场外等候表决结果。张耀庭说,此时心里真着急,盼望马上能听到佳音。武术可真有福气,竟然一次就通过了。他介绍这段经历时,脸上荡漾着笑容。
张耀庭最后说,国际上越是重视武术,我们越要努力,克服自身的弱点,使自身更加完善。明年要在美国举行第三届世界武术锦标赛,这是一件很大的事情。武术第一次在西方发达国家比赛,说明中华武术很有魅力。美国很重视这次比赛,不少要员届时要参加开幕式和观赛。所以它不仅仅是一次世界武术盛会,而是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流,是让西方人进一步了解东方文化,尤其是灿烂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良机。对这样意义深远的大赛,现在还很难估量到它的影响和作用。为此,许多国家都在积极准备。有消息说,埃及已经在紧张培训,东南亚国家就更不用说了。总之,我们会一浪一浪地将武术推向世界。


第11版(体育)
专栏:体坛絮语

  冬练三九
汪大昭
节气到了冬至,寒流侵袭,给进行体育活动带来诸多不便。赛事减少,使关注赛场风云的人们失去了不少兴奋的话题;气候制约,也让好动的人们不得不调整自己的锻炼计划。虽然一直有地球大气候越来越暖的说法,经济的发展和物质条件的改善也越来越有利,可寒冬对体育活动的障碍毕竟存在,体育似乎又周期性地进入淡季。
不过,障碍的作用因人而异。笔者曾在哈尔滨亲见一群冬泳爱好者冒着零下二十多摄氏度严寒,破冰击水于松花江中,其乐陶陶。江岸上还有更多人尽兴摆弄雪爬犁、冰帆之类的东西。北国之冬不可谓不冷,开展体育活动的条件不能说很好,但并未造成什么心理障碍。
倒是在似冷又非很冷地区生活的人们,最容易望冷生畏,冬季锻炼难于开展的“理由”也最多。其实,坚持体育锻炼,本身就是克服惰性的过程。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这早就不是什么秘诀,却是强身健体的要义。
无论磨练意志,还是增进机能,冬练三九都比夏练三伏更难,也更有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