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国际)
专栏:年终专稿

  中东和平取得突破性进展
——本报编辑记者年终笔谈
编者按:今年中东和平进程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阿以间近半个世纪的敌对状态开始逐步缓解。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本报编辑和驻开罗、大马士革、阿布扎比、突尼斯记者就一年来的事态发展进行了笔谈。
                 
编辑丹林:中东和平进程今年取得突破性进展。巴以签署自治协议,结束了46年的对抗,为进一步解决阿以争端打开了突破口;约以签署《华盛顿宣言》和《和平条约》,结束了近半个世纪的战争状态,揭开了两国关系史上友好合作的新篇章;随着中东和平进程的发展,摩洛哥、突尼斯与以色列互设利益办事处,建立了低级别的官方关系,海湾6国部分取消了对以的制裁;为迎接中东和平之后的区域经济合作,还举行了中东北非经济首脑会议,发表了《卡萨布兰卡宣言》。
    排除障碍巴以和谈不断前进
刘水明(驻开罗记者):阿以争端的核心是巴勒斯坦问题。为了落实1993年9月达成的巴临时自治安排原则宣言,今年巴以间又举行了数十轮谈判。
会谈可分三个阶段:一是关于实施加沙—杰里科自治的谈判。加—杰自治本应于去年12月13日开始,但由于在对外通道管理、杰里科面积和犹太人定居点安全三大问题上,双方存在争执,自治协议未能如期实施。今年1月恢复谈判,经一个月紧张艰苦的努力,双方草签了实施原则声明的开罗文件。但由于2月25日发生了犹太极端分子屠杀穆斯林的希布伦惨案,会谈一度中断。在安理会通过904号决议,巴以达成关于希布伦安全安排的协议后,会谈重新启动。5月4日,阿拉法特和拉宾签署加—杰自治执行协议,标志巴勒斯坦自治正式进入实施阶段。7月,阿拉法特返回离别27年的加沙,巴自治政府宣告成立。巴勒斯坦迎来了一个崭新时代。二是关于约旦河西岸扩大巴自治范围的谈判,经4轮谈判终于相继就加沙、杰里科及西岸地区文教、卫生等5方面的行政管理权力移交巴方达成具体协议。截至12月1日,除东耶路撒冷外,巴以顺利地完成了西岸行政权力的提前移交。三是关于巴勒斯坦立法选举的谈判,10月开始,双方虽取得一些共识,但由于大选涉及约旦河西岸以军重新部署,并对包括东耶路撒冷在内的西岸未来地位有着深远影响,双方在会谈中锱铢必较,不易作出让步。
巴勒斯坦自治实体的建立,使以军从88%的加沙和杰里科撤出,被占领土40%的巴勒斯坦居民得到解放,数千名被关押巴人喜获自由,2万多巴警家属及干部返回家园。自治半年多来,加沙和杰里科的面貌发生了积极变化,重建工作被提上议事日程。
    约以开创和平新纪元
丹林:巴以和解冲破了叙黎约巴间曾达成的不与以色列单独媾和的共识,推动约以间的秘密接触转为公开谈判。
吴文斌(驻大马士革记者):长期以来,约旦在阿以矛盾的夹缝之中,处境十分为难。约旦在阿拉伯世界中最先主张同以色列谈判。尽管侯赛因1953年出任国王以来,同以色列领导人的秘密接触从未间断,但只是在巴以签署《华盛顿原则宣言》,冲破了阿拉伯前线国家“齐步走”和不与以色列单独媾和的羁绊,约以谈判的大门才突破敞开。7月25日,侯赛因与拉宾在美国白宫签署了约以《华盛顿宣言》,宣布结束两国战争状态,从而加快了约以谈判的步伐。接着,两国又就领土划分、水资源分配、安全安排和经贸合作等问题举行一系列谈判,最终达成协议,于10月26日正式签署了《和平条约》。和约规定,以色列将占领的约旦领土的主权交还约旦,约旦立即再将其租借给对方。此外,两国还互换30平方公里土地,以满足以色列的安全需要。约以和约的签署为建立以和平、发展合作代替敌视、暴力和战争的新中东奠定了基础,也为阿以和谈进程其他方面取得进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叙以和谈:全面解决中东问题的关键
丹林:巴以、约以和解之后,叙以能否达成和解成了中东实现全面持久和平的关键。目前双方立场差距甚大,正式和谈看来一时还难以启动。
刘水明:一年来,美国总统克林顿两度会晤阿萨德总统,克里斯托弗国务卿6访中东斡旋,叙以双方虽然出现某些松动迹象,但相互仍缺乏信任。目前,促成叙以举行高层直接对话,建立相互信任,仍是有关方面调停的努力方向。
吴文斌:叙以争执的焦点是戈兰高地。以曾多次重申决不放弃戈兰高地。巴以和谈取得进展后,以对戈兰高地的立场稍有松动,以外长佩雷斯宣布以承认叙对戈兰高地拥有主权。以还先后提出一揽子和平方案和分阶段撤军方案,要点是以接受撤军的原则,但撤军进程、安全安排要与两国关系正常化挂钩。叙方则坚持以在几个月内从戈兰高地全部撤军,然后再谈两国关系正常化问题。尽管美国极力促进叙以高级会晤,但仍未取得突破。
刘水明:一旦叙以和谈有了眉目,黎以问题的解决也就不难了。
    海湾地区:危机与缓和并存
安国章(驻阿布扎比记者):海湾战争以后,困扰本地区的核心问题是对伊拉克的制裁问题。为争取解除石油禁运,进而打破全面制裁,伊于去年宣布接受联合国决议,今年又提出“一揽子解决方案”。
但由于在评价伊执行联合国决议问题上发生严重分歧,制裁没有松动,伊大感失望,遂于10月调重兵进入伊科边界地区。萨达姆此举意在向国际社会表明,伊问题不解决,海湾难以稳定。美国等国立即做出强烈反应,大批军队迅速云集海湾,海湾局势急转直下。在俄罗斯斡旋下,伊立场发生重大变化,撤出部队,后又通过立法正式宣布承认科的边界和主权。伊的立场得到海湾国家的欢迎。海湾局势在新的基础上步入了新的缓和阶段。
伊朗和海湾国家关系一年来也发生了不小变化。伊朗提出与“本地区国家建立合作关系”,强调“通过对话和平解决分歧”。两伊开始了改善双边关系的对话,伊朗和卡塔尔、阿曼的关系也有所改善。海湾国家为推动阿以和平进程也作出了贡献:阿曼和巴林相继承办了包括以色列代表团在内的中东多边和谈会议,海湾合作委员会解除了对以的部分抵制。
    和平乃大势所趋道路仍崎岖不平
赵章云(驻突尼斯记者):在中东和平取得实质进展的背景下,10月下旬摩洛哥国王哈桑二世在卡萨布兰卡主持召开了第一次中东北非经济首脑会议。有近60个国家的政界、商界领导人与会。与会者普遍强调发展经济对巩固本地区和平的重要性,探讨了发展区域经济合作的可能。尽管这次会议的象征和启动意义多于实质和现实意义,但它展示了“以经济促和平、以繁荣保稳定”,建立和平与发展良性循环的愿望。
丹林:一年来的事态发展表明,和平已成为大势所趋,和平进程已难逆转。随着和平进程的前进,本地区政治、安全和经济形势将出现重大变化。
然而,叙以、黎以之间还没有实现和平,阿以问题的核心巴勒斯坦问题尚未最终解决,本地区内也还存在反对阿以和平的势力。此外,大国在本地区的争斗也在加强。俄国重新活跃了在中东的外交活动,力图重返中东,打破美独揽中东事务的局面。看来下一步的中东和平进程仍将充满矛盾和斗争。


第6版(国际)
专栏:

  卡特穿梭波黑奔走斡旋
穆塞双方达成八点协议
新华社贝尔格莱德12月20日电(记者王森)美国前总统卡特在分别同波黑穆、塞两族领导人就波黑和平问题进行会谈并达成协议之后,今天在萨拉热窝机场公布了双方达成的协议内容。
卡特说:经过会谈,冲突双方达成如下协议:
一、在今后72小时内在波黑全境实现停火,停火由联合国维和部队监督。
二、从12月23日开始就完全停止敌对活动举行谈判,以在1995年1月1日前达成协议。停止敌对活动期限为4个月。如双方同意,期限还可延长。
三、就达成全面和平协议进行谈判。谈判应把国际联络小组的和平方案作为谈判的基础或出发点。谈判将由国际联络小组主持,并在联络小组推荐并为双方接受的调解人的参与下,于双方都能接受的地点举行。
四、在停火期间,人道主义救援车队将不受限制地自由通行;可根据现有协议规定的条件使用萨拉热窝机场,并由官方机构和非政府组织提供人道主义服务。
各方可派出联合国维和部队观察员,以确保在人道主义援助物资中没有任何军事装备和武器。
五、冲突各方在其控制区内保证全部解除武装,不使用任何有害于人员和财产的武器。
六、各方在其控制区内都要根据国际法准则保护人权。每个人不管其年龄、性别和民族属性,都有权力选择生活地方。国际观察员、特别是人权委员会特派员有权确认有关协议的实施。
七、以日内瓦公约为基础并在国际红十字会主持下尽快交换全部被俘人员。
八、交战双方在最后协议中应就所有问题达成一致,否则不能签订协议。


第6版(国际)
专栏:

  朝鲜拟向美移交飞行员遗体首次公布击落美机情况
本报平壤12月21日电记者周必忠、张友新报道:朝鲜即将通过板门店把美军准尉希尔蒙的尸体移交给美军方。
这是朝中社今天在这里发表的新闻公报中宣布的。公报说,12月17日,美军直升机飞越军事分界线,非法侵入江原道金刚郡二浦里上空。朝鲜采取自卫措施,击落美军直升机。直升机上的美军准尉希尔蒙已死,准尉霍尔仍然活着,他的健康状况良好。
公报说,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从人道主义原则出发,决定即将通过板门店将希尔蒙的尸体移交给美军方。
公报说,目前,有关部门正对美军直升机非法侵入朝鲜领空事件进行具体的调查,一旦调查结束,将按照朝鲜军队相应的法律步骤采取措施。


第6版(国际)
专栏:

  俄军继续围攻格罗兹尼
车臣向居民发放武器并多次袭击 俄军俄暂时中断车臣与格阿两国运输联系
本报莫斯科12月21日电记者许恒声报道:据俄罗斯电台今晨广播,俄政府临时新闻中心说,进入车臣境内的俄军在格罗兹尼郊区继续同车臣非法武装激战,俄军继续空袭格罗兹尼的一些军事目标。据格罗兹尼军方说,昨天夜间和今天凌晨,俄罗斯飞机集中轰炸了格罗兹尼市区。
据俄联邦内务部称,格罗兹尼正在向居民发放武器,并在成立一批恐怖行动小组。
另据国际文传电讯社消息,杜达耶夫的支持者昨天在格罗兹尼举行的一次集会上宣布“判处俄政府新闻处主任谢尔盖耶夫死刑”,俄联邦反间谍局社会联络中心主任米哈伊洛夫说,为保障俄罗斯领导人的安全,已经在莫斯科“采取了一切必要的措施”。
据新华社莫斯科12月21日电(记者谢荣)据俄通社—塔斯社报道,20日晚,在格罗兹尼郊外执行任务的俄内务部部队遭到多次炮击,支持杜达耶夫的军队还向俄军发起多次进攻。
俄军在战斗中有1人被打死,3人受伤。报道说,到目前为止,俄军在车臣境内的战斗中已有10人被打死,17人受伤。
俄罗斯政府新闻处21日在这里散发的战报说,支持杜达耶夫的武装力量袭击了位于格罗兹尼郊外的俄罗斯军队,俄军进行了猛烈还击,击毁数辆装甲车和数门大炮,并摧毁了一些据点。
据新华社莫斯科12月20日电(记者谢荣)俄罗斯政府20日作出决定,从21日零点开始暂时中断同与车臣共和国邻近的格鲁吉亚和阿塞拜疆的陆、海、空客货运输联系,并加强对格、阿两国开放的国际空港和海港的边防和海关检查。(附图片)
在车臣局势持续紧张的情况下,全副武装的俄军乘坐装甲车,从十九日开始在首都莫斯科街头与俄内务部警察一起进行联合巡逻,以防来自车臣的恐怖活动。 新华社发(美联社照片)


第6版(国际)
专栏:

  以暂不签署防止核扩散条约
据新华社开罗12月20日电以色列总统魏茨曼今天在此间说,以色列暂时不会签署防止核扩散条约,因为这一条约无法为以色列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攻击提供有效保证。他表示,在中东和平彻底实现之前,以色列不会谈核裁军问题。


第6版(国际)
专栏:

  俄试验新型洲际弹道导弹
新华社莫斯科12月20日电俄罗斯新型“白杨—M”洲际弹道导弹20日首次进行发射试验并获得成功。
据国际文传电讯社报道,这次发射试验是在俄罗斯北部阿尔汉格尔斯克州普列谢茨克试验场进行的。
俄战略导弹部队新闻中心主任克里马沃佐夫指出,导弹发射试验的目的已经达到。
他说,这种“白杨—M”洲际弹道导弹在进行5—6次试验后将作为新一代洲际弹道导弹部署到俄战略导弹部队的各导弹发射场。
“白杨—M”洲际弹道导弹是俄罗斯唯一一种完全由本国设计生产的洲际弹道导弹。这种导弹在设计制造和使用方面都比原苏联生产的洲际弹道导弹经济实用。


第6版(国际)
专栏:本报快讯

  本报快讯
△美众议员比尔·理查森于22日凌晨结束对朝访问回国,他在离开前与朝鲜方面的交涉取得进展,朝鲜同意将羁押的美军飞行员在25日前释放回美国。
△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21日向议会提交政府工作信任案,由议会在23日前讨论决定此届内阁的去留。
△黎巴嫩首都贝鲁特21日下午发生一起恶性爆炸案,炸死一人,炸伤七人。


第6版(国际)
专栏:短讯

  朝将对各国民航开放领空
朝鲜政府将向世界所有国家的民用飞机开放领空。朝鲜民航总局长12月8日向国际民航组织理事会理事长作了以上通报。朝鲜争取开设北京—平壤—东京等航线。(本报专电)


第6版(国际)
专栏:短讯

  德将帮助蓝盔部队撤离波黑
德国内阁20日作出决定,在联合国驻波黑蓝盔部队一旦撤退而需要帮助时,德国将派出旋风式战斗机支援。


第6版(国际)
专栏:短讯

  联合国观察团抵安哥拉
联合国派驻安哥拉的观察团首批人员19日抵达罗安达,以监督安哥拉和平协议的实施。安哥拉和平协议签署后所发生的违反协议事件没有影响联合国观察团的抵达。


第6版(国际)
专栏:短讯

  驻韩美军一架侦察机坠毁
驻韩国美军的一架RV—1侦察机21日上午在韩国忠清南道泰安郡坠毁。机上两名美军驾驶员跳伞逃生。报道说,这次事故可能是由于引擎过热引起的。
(据新华社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英爱领导人举行会晤
本报伦敦12月21日电记者李文政报道:爱尔兰新总理布鲁顿昨晚在伦敦与英国首相梅杰举行会晤,双方表示要加快北爱和平进程,但未能就北爱和平“框架文件”达成协议。
昨晚,在布鲁顿会晤梅杰之后,双方向新闻记者发表了简短谈话,声称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但双方原准备在年底要签署的框架文件留待明年1月继续讨论。


第6版(国际)
专栏:

  阿拉法特和以外长会谈
谋求克服扩大巴自治区问题分歧
新华社突尼斯十二月二十一日电据突尼斯电台报道,巴解组织执委会主席阿拉法特和以色列外长佩雷斯今天在加沙举行会谈,谋求克服双方在扩大巴勒斯坦自治区问题上的分歧。
巴勒斯坦谈判代表团首席代表沙阿斯和巴解组织驻耶路撒冷代表侯赛尼,以及以色列环境部长萨里德和外交部办公厅主任沙菲尔参加了这一会谈。
巴以双方上周在开罗就扩大约旦河西岸巴勒斯坦自治范围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谈判。
由于以色列无视双方于一九九三年九月十三日在华盛顿签署的巴勒斯坦自治原则宣言的规定,拒绝在巴勒斯坦选举前从巴勒斯坦人口稠密区撤军,双方在扩大巴自治区范围问题上没有达成一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