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12月19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要闻)
专栏:

  凝聚在伟大理论的旗帜下
——学习《邓小平文选》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讨会侧记
新华社记者何平本报记者何加正
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离开理论思维。
当中华民族处在世纪之交,面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的伟大征程,由中共中央宣传部等六家单位12月14日至17日在京联合召开的学习《邓小平文选》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讨会,向世人传递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学习、研究、宣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工作正进一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中国共产党和亿万中国人民将更高地举起这面科学理论的伟大旗帜奔向21世纪。
出席会议的同志认为,这次研讨会的召开体现了党中央对理论学习、研究、宣传工作的高度重视。刘华清、胡锦涛、荣毅仁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大会。胡锦涛在开幕式上作重要讲话。李岚清在闭幕式上作总结讲话。会议明确了今后理论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深入方向,会议开得团结、务实、活跃,对于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
历史常有惊人的相似。
如同半个多世纪以前的延安整风运动和党的七大为迎来一个光明的新中国提供了思想理论准备一样,今天的中国共产党人为了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胜利地进入21世纪,又在十四大上郑重地提出了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的战略任务。
时代、条件虽不相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00多年前,马克思在谈论在资本主义并不发达的国家建立社会主义时,曾有过一个形象的比喻:跨越“卡夫丁峡谷”。社会主义运动的曲折历程昭示人们:历史的发展并不像跨越一个峡谷那样容易。
出席研讨会的著名学者胡绳就此指出,不是每个国家都必须经过资本主义社会的全过程,在这个意义上,不通过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已有事实可证明。但事实也证明,不通过这个峡谷,以代替资本主义的“一切可怕的波折”时,出现的新社会必须经过一些过渡阶段,不可能径直走向社会主义制度的胜利和成熟。如果不能保证社会生产力极高度的发展,不能吸收资本主义社会的“一切肯定的成就”,其中首先包括现代生产力,那么就谈不到越过“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为此,他强调指出:当代马克思主义者不可推卸的一个重大责任,就是要总结本世纪的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成功和失败的经验,用以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
无论这个“卡夫丁峡谷”是否在实际上被征服,至少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社会主义实践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使得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本来似乎很清楚的问题曾一度变得模糊起来。
中宣部常务副部长郑必坚指出,一部2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史,既有辉煌成就,又有严重曲折。由于在社会主义观念和道路问题上的“左”的和右的错误,为此付出的代价是够大的了!邓小平同志提纲挈领,从理论上把问题集中到是否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高度上来,并且提到首要地位。这无论在尖锐性还是深刻性上,以及在内涵丰富和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积极推动作用上都是十分杰出的。所以,问题的实质是: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进一步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邓小平同志提出的这一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所独具的深刻性在于,是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尖锐地指出这样一条极其重大却又长期被忽略的历史教训: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不等于一切问题就会自动解决,尤其不等于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就能够自然而然地体现出来。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提炼出来了,紧紧抓住了,并使之成为全党重新考虑当代中国基本问题的起点,观察当代中国命运的工具,中国社会主义的面目就为之一新。
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逄先知说,《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和第三卷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奠基之作,反映了我国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发展过程,也反映了邓小平同志在新时期思想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徐崇温认为,邓小平同志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列入社会主义本质之中,为社会主义的发展指出了一条充满活力和生机、通往富裕和繁荣的道路。
与会者一致认为,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创造性的新思想和新观点,是在社会主义新的历史时期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创造性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中央党校副校长龚育之指出,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同过去我们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通常理解之间包含着纠正、继承和发展三重关系。这个新概括为改革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指出了正确的方向。《求是》杂志社总编辑邢贲思认为,邓小平同志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纠正了以往我们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根本任务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上的偏差和模糊认识。中宣部理论局副局长李君如在谈到邓小平的理论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关系时认为,邓小平同志从互相联结的三个方面进行了创造性工作;一是坚持原则,丰富内容;二是坚持原则,选择政策;三是制度不变,体制创新。三个方面一环套一环,相互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把坚持和发展融为一体,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造和发展。北京大学教授王东认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创造中的马克思主义。山东省委党校副教授商志晓说,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过程中,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及后继者应当以邓小平同志为榜样,坚持他的马克思主义观,积极探索,勇于开拓,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推向一个新阶段。
一些学者谈到,16年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实践与理论相互推进的生动过程。这个过程肯定还将继续下去,而且将更加深刻、更加复杂、更加生动、更加丰富。所以,紧紧把握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仍将是贯穿我们党今后全部创造性的理论的实践活动的主题。
(二)
举世公认,改革开放给我国带来的最深刻变化,是创造了和正在创造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
活力来自哪里?
与会者认为,从思想上讲,来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政治上讲,来自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从经济上讲,则来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国家计委副研究员郑新立在列举了一系列令人信服的数据说明邓小平同志这一思想对计划体制改革的重大指导意义后说,计划管理体制的改革,为经济的运行注入了活力,国民经济出现高速增长的局面。扣除物价上涨因素,1978到1993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是历史上增长最快的时期。
一些学者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市场经济可以和社会主义相容,实行市场经济能够更快更好地实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这已不再是纯理论争辩的话题,而是活生生的现实了。
武汉大学教授陈恕祥说,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和关于社会主义也要实行市场经济的理论,是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所作出的两个重大创造。
中央党校教授赵曜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这个目标的确立,是邓小平同志的一大贡献。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人们对它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许多同志在发言中都提出了同一种观点,即搞市场经济也不能没有宏观调控。
国家计委副主任曾培炎在专题发言时指出,围绕促进经济总量平衡和结构调整,围绕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今年又出台了一些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使宏观经济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实践证明,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与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二者是不可缺少和相辅相成的。
如何解决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有企业改革问题,是许多学者关注的一个焦点。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名誉主任马洪指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和目标,是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要通盘考虑,统筹规划,有组织、有领导地逐步推进。从我国目前的实践情况看,由于行业、地区和企业之间差别较大,推进现代企业制度显然无法套用一个模式。应根据不同行业、地区和企业的具体特点,选择不同的现代企业制度形式,采取分类推进的办法。国有企业体制转轨的具体方式也不能“一刀切”,而应提倡大胆试验和多方面的探索。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吕政等人认为,传统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国有企业制度无疑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只有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和企业制度的创新,我们才能找到国有企业与市场经济兼容的途径和方式。但改革绝不是否定国有企业,取消国有企业,而是使国有企业获得新生,通过与市场机制的磨合,提高公有制经济的运行效率。
学者们高度评价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认为,这一理论命题和体制构想,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观念的基本内核,又突破了某些具体设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杰出贡献。
郑必坚指出,可以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市场经济问题,同中国民主革命中的土地问题一样,都是带全局性的战略问题。当年毛泽东同志紧紧抓住解决中国土地制度这个关键环节,充分调动起亿万农民的革命活力,依靠农民这个主力军,走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胜利道路。现在,邓小平同志紧紧抓住市场经济这个关键环节,充分调动起最广大人民群众经济建设的活力,找到了通过体制改革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研讨中,学者们形成了这样一个共识: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西方的市场经济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我国搞市场经济才十几年,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矛盾、困惑、疑虑在所难免。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向来推进中国的改革,社会主义制度必将更加充满生机与活力。
(三)
历史发展表明,任何一场社会变革,都将引起人们思想、观念、道德、精神上的变革。正如《共产党宣言》中所说:“思想的历史除了证明精神生产随着物质生产的改造而改造,还证明了什么呢?”
出席研讨会的同志认为,任何时代的文明发展,都离不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二者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只有两个文明同步发展,才能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伟大实践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抓好两个文明建设的基本经验。
上海、广东、山东的省委宣传部负责人尹继佐、刘斯奋、李凤梧分别结合本地应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实际,作了大会专题发言。上海的同志特别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定要交出两份答卷:一份是经济建设,一份是精神文明。国家教委副主任张孝文指出,精神文明建设首先要着眼于党风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而端正党风是端正社会风气的关键。中央政法委秘书长束怀德在大会发言中谈到,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思想,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理论武器。没有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一些同志提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能否做到协调发展,关键在于切实加强党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在于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人事部党组副书记赵宗鼐指出,邓小平同志的党建理论,根据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学说,总结国内外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历史经验,在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对执政党的建设进行了全面探索,回答和解决了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执政党建设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内容博大精深。要学习领会好,必须把握贯穿其中的三条红线:一是密切联系党的政治路线加强党的建设,就是联系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提供根本保证。二是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对新形势下党的基层组织、领导体制、领导方法和活动方式等方面存在的某些“不适应”的状况进行改革。三是按照从严治党的方针加强党的建设,保持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管好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端正党风,惩治腐败。兰州军区副司令员邢世忠说,要保证军队政治上永远合格,关键是要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指挥枪的原则,坚决听党的话,维护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集体领导。
一些学者指出,新的形势,对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中央党史研究室副研究员刘宋斌说,今天,我们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也应当有新的方式、内容和特点,才能真正产生效果和作用。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刘吉说,现在世界正在经历着一场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新的科学技术革命。这场革命不仅会根本改变现有生产结构、产业结构、劳动结构和社会结构,而且会引起人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的深刻变革,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加以深入研究,提出科技、经济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对策。
恩格斯曾经说过这样一个深刻的道理:工人运动要组织好,必须以科学的理论作为自己“必要的支柱”。
历史上一位科学家也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转动地球。
那么,今天我们同样可以说,当中国共产党人把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时,中华民族再造辉煌的日子一定是为期不远的。


第3版(要闻)
专栏:

  民建六届三中全会在京举行
本报讯记者潘跃报道:中国民主建国会第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12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会议的主题是学习贯彻中共十四届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明确民建加强自身建设和发挥参政党职能方面的形势和任务。
民建中央主席孙起孟代表第六届中央常委会作了工作报告。孙起孟说,在过去的一年中,民建各级组织和会员紧紧围绕“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工作大局,发挥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作用;同时,抓住自身建设中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加强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各项工作都有新的进展。
孙起孟指出,中共十四届四中全会把党的建设提到新的伟大工程的高度,这引导我们从世纪更新、新老两代人更替的历史发展角度,认识加强民建参政党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面临的艰巨任务。民建作为参政党,要认真研究和解决新形势下自身建设遇到的新矛盾,新问题,根据形势和本会自身发展的要求,努力把本会的自身建设推上一个新台阶。


第3版(要闻)
专栏:

  世界屋脊上的通天路
——空军工程兵部队修复西藏邦达机场纪实
新华社记者孙茂庆新华社通讯员袁道斌
10月19日,一架大型喷气客机,从昌都邦达机场上腾空而起,它标志着一座世界上海拔最高、跑道最长的大型现代化航空港在我国西藏建成。
在盛大隆重的通航典礼上,藏族同胞手捧洁白的哈达和醇香的青稞酒,敬献给机场的建设者——空军工程兵某部官兵们,感谢金珠玛米为西藏的腾飞铺就了通天之路!
    一项英明的决策
多少年来,落后闭塞的交通严重地影响了昌都地区乃至整个西藏的经济发展。53万昌都人民盼望着能有一条通天路,把雪域高原同祖国内地紧密地连在一起。
1990年,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到西藏考察工作,当时的自治区党委书记胡锦涛专门汇报了制约昌都地区经济发展的交通问题,并建议修复20多年前修建但一直未能启用的邦达机场。江泽民在详细询问了邦达机场的有关情况之后说:启用邦达机场具有政治经济双重意义,一定要下决心解决!
时隔不久,一份关于修复邦达机场的请示报告送进了中南海。江泽民、杨尚昆、李鹏、刘华清等领导同志当即在报告上作了批示。报告直接点将:邦达机场的勘测、设计,由空军工程设计研究局承担,修复机场由成都军区空军负责。
历经两年多的艰苦奋战,空军工程设计研究局高质量地完成了地球上海拔最高机场的勘测、设计任务。
去年3月成都军区空军工程兵1000名精兵强将和100余辆现代化装备,挺进雪域高原,拉开了邦达机场修复工程的序幕。
    热血浇铸通天路
初上海拔4300多米的雪域高原,官兵们像被大自然的魔手扼住了喉咙,呼吸困难,唇青脸紫,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甚至连一句完整的话也说不出来。
邦达高原大半年是冰冻期。正常施工时间只有5个来月。上级要求当年拿下4300米长的主跑道混凝土浇筑候机楼等主体工程。承建这样一个时间紧、工作环境极为险恶的机场,风险之大可想而知。
刚刚摆开战场,冬眠的荒原就给官兵们来了个下马威。冻土层厚达1.8米,机械设备失去了昔日的威力,200马力的推土机加大油门挂足档位,铲下去也只能刮一层不足10厘米厚的土皮。指战员们开动脑筋,用风枪打眼,然后填上炸药爆破,使工程速度大大加快。
8月,尽管下了雨和冰雹,但官兵们还是创下了日浇筑混凝土1320立方米的新纪录。人们算过一笔帐,这次修复邦达机场,仅拉土方一项,就相当于一辆4.5吨的东风卡车绕地球跑了22.25圈。
顽强的拚搏,创造了令人震惊的奇迹。去年9月13日,邦达机场主跑道全线胜利贯通!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
在邦达机场工地,几乎每一个官兵心里都清楚,修复邦达机场事关西藏发展大计,必须按时保质完成,向党中央、中央军委,向西藏人民交一份合格的答卷。
 “精益求精、高速优质”,这八个大字官兵们人人刻骨铭心。为了确保主跑道中轴线准确无误,测量班的4位同志竟反复校了10多次,而这种复校在内地最多不过两次。由于西藏的天气变化无常,给混凝土的养生工作带来了很多困难,为抵挡风雪冰雹,官兵们制作了150多个防护棚。每当大雨和闪电突降时,工地上便可以看到这样的场面:4个人一组,抬着上百公斤重的防护棚拚命向刚浇筑好的道面上冲。可这毕竟是在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跑着跑着就会有人昏倒。等防护棚全部盖好后,官兵们都累得瘫倒在地上,连流在脸上的雨水都无力去擦一把。
邦达机场候机楼是全框架结构,为减少接缝,提高质量,浇筑混凝土必须连续作业,三根大梁要不间断地浇筑3天3夜。今年7月1日晚,工地上突然大雪纷飞,此时第三根大梁的浇筑正好进入40个小时。怎么办?坐镇指挥的部队领导和工程人员紧急商议,决定施工继续进行。他们一面组织人员加盖保护已浇筑好的部分,一面向混凝土中掺加防冻剂,终于浇筑出了符合质量标准的大梁。
两年间,广大官兵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革命精神,用青春、热血和生命在地球之巅架起了又一座促进西藏腾飞的“空中桥梁”!(附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