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12月17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理论)
专栏:

  新时期民族工作的光辉指针
贾东海高占福
邓小平一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民族学说的基本原理,科学地把握了新时期民族工作的本质,创立了新时期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理论。这是我党在新时期民族工作的科学指南,是全国各族人民最珍贵的精神财富。
邓小平的民族理论对毛泽东思想的民族理论的继承、丰富和发展以及这一理论的新特色、新内涵、新观点,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点:
第一,强调搞好民族工作的重大意义。1950年7月,邓小平在《关于西南少数民族问题》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民族政策贯彻得如何,民族工作的成效如何,直接影响到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问题。他坚持实事求是和调查研究的思想路线和工作方法,根据当时的形势和特点提出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处理好西南区的民族关系和阶级关系。这篇《讲话》充满唯物辩证法,是把马列主义民族理论和我党的民族政策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体现。
第二,全面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关于民族团结理论的内涵。邓小平明确提出:“四项基本原则,是全党团结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的共同的政治基础。”发出了实现“祖国统一”、“振兴中华民族”、“争取整个中华民族的大团结”的号召,提出了维护统一的新要求和实现统一的新构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又把促进民族团结提到统一战线首位的高度来强调,认为它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的成败和国家的命运。他再三强调,中华民族是一个同呼吸、共命运的整体,合则兴,分则衰,只有加强民族团结,才能做到振兴中华。为了维护祖国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大团结,他还特别强调保持民族地区的稳定和全国的稳定。邓小平的上述论点大大丰富了社会主义民族问题的学说,丰富了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宝库。
第三,指明了我国现阶段加快民族经济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他提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与实现共同富裕是辩证统一、不可分割的,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所在,全国各族人民只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才能实现共同富裕。他还提出大力发展民族地区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搞好民族贸易;加速发展民族地区的科技教育文化事业,提高各民族劳动者的素质,是实现民族共同繁荣的有效措施,等等。由此可见,邓小平关于发展民族地区生产力、坚持改革开放,培育民族的市场经济,走各民族共同富裕道路等一系列论述,从深度和广度上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关于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的理论。这是邓小平民族理论的又一新特色、新内涵。
第四,十分重视新时期民族法制建设,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邓小平始终一贯地重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各项建设,认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党民族平等团结政策的体现。作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他认真总结30多年民族工作的实践,为巩固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健全法制,继续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卓越的贡献。他非常重视民族干部队伍的建设,把大力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干部作为实现民族区域自治的重大战略措施。
第五,提出爱祖国与爱民族相统一的思想,把民族感情同爱国主义相结合,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相结合,促进、推动、维护国家的统一,发展各民族的进步。邓小平正是从这个新角度提出并看待这一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重大课题的。他的这一系列论述,不仅集中地阐述了爱祖国、爱民族相统一的思想,爱国主义与民族自豪感相一致的观点,而且扩大了爱国主义的内涵。他把新时期的爱祖国必爱民族,爱民族也必爱祖国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把祖国利益与民族利益融为一体,高扬爱国主义的主旋律,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民族观。


第5版(理论)
专栏:

  邓小平依靠工人阶级思想的理论与实践
李永海
对依靠工人阶级和发扬民主的问题,在《邓小平文选》一至三卷中有540处论述,内容十分丰富,思想非常深刻。主要有四个方面:
第一,邓小平高度评价工人阶级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工人阶级要在党中央领导下,同心同德,一往无前,为实现伟大的历史使命——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努力奋斗;工人阶级是久经考验的立场坚定的革命领导阶级,工人阶级靠得住;工人阶级同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觉悟最高,纪律性最强,能在现时代的经济进步和社会进步中起领导作用;工人阶级要努力掌握现代化的技术和管理知识,在改革中起大公无私的模范先锋作用;工人阶级要发扬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为实现四个现代化作出优异贡献;工人阶级必须依靠本阶级和全体劳动人民的力量,才能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第二,邓小平同志突出强调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指导思想:依靠工人阶级必须成为党的指导思想,必须贯彻到各部门中去,不能把它看作只是工会和工厂的事情;必须从思想上认识工人阶级的作用,不依靠工人就无法搞好工业生产,就不可能走向社会主义;要反对党员和干部中那些轻视工人阶级的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思想,反对那些认为“工人落后”,“工人不好管”等等错误的观点;必须用高度的热忱从政治上、文化上、生活和物质福利上去关心他们,不要忽略有利于工人的“小事”;要反对有些同志利用工人的错误观点,他们在困难时依靠、顺利时就不依靠,需要时依靠、不需要时就不依靠,口头上依靠、思想上并不依靠,他们要求工人的多、给工人的少。  第三,邓小平同志深刻指出必须切实加强职工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所有的企业都必须毫无例外地实行民主管理,使集中领导和民主管理结合起来;各个企业事业单位普遍成立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代表会议,这是早已决定了的,现在的问题是推广和完善化;职工代表大会是扩大企业民主、吸引职工群众参加企业管理、克服官僚主义的良好形式,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有效方法之一;所有单位都应该实行民主,要民主办厂、民主办矿,厂矿企业的管理要扩大民主,扩大群众监督;企业必须实行管理民主化,并具体体现到工会、职工代表大会等组织形式之中,经营企业化也只有在管理民主化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让工人和知识分子参与管理;人民要当国家的主人,当生产资料的主人,也要成为劳动成果如何支配的主人。
第四,邓小平同志充分肯定工会组织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工会必须密切联系职工群众,使广大工人都感到工会确实是工人自己的组织,是工人信得过的、能替工人说话办事的组织;实现四个现代化是新时期工会的基本任务,工会工作必须为经济建设中心服务;工会必须重视工人的劳保和福利,努力保障工人的福利;工会要为工人的民主权利奋斗,反对形形色色的官僚主义,它本身就必须是民主的模范;工会要教育工人艰苦奋斗、大公无私、严守纪律、服从调动、爱厂如家,工会干部自己就必须在所有这些方面都成为模范;必须把工人的最大多数组织到工会中去,并依靠工会去教育工人,启发其阶级觉悟,发挥其生产积极性,忽视工会工作,就说不上依靠工人阶级;工会不再是有些人所认为的那种可有可无的组织了,工会工作的好坏,影响着工人当家作主权利的行使,影响着集中领导能否顺利进行;群众团体要尊重党的领导,党委应尊重工会的独立性,既要防止脱离党的政治领导的倾向,又要防止党包办一切的倾向。


第5版(理论)
专栏:

  论市场的双重效应及其对策
杨圣明刘增录宋则房汉庭
市场理论的创新:邓小平同志以极大的理论勇气和胆识突破了前人加给市场的种种限制和框框,在人类历史上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科学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这种崭新的市场经济理论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完整的体系,是一门新的政治经济学。其主要内容之一是关于市场的效应问题。
从近50年世界各国的经济实践考察,从总体上对比,以市场配置资源为主的方式比以计划配置资源为主的方式更加有效,市场在解放社会生产力和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方面的成效是显而易见的。我国15年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不可否认,市场取向的改革,市场机制的运行,市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基础作用。
市场的优势与正效应:(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的范围、作用和影响都远远超过了任何一种经济调节机制。(二)市场是迄今为止所能找到的最灵活、最有效、最广泛的配置资源的手段。(三)市场是提供平等机会、创造公平竞争条件的必备工具。一个能充分发掘人的各种潜能的“能人社会”,必然产生高效率。(四)市场是通向制度创新的必由之路。因为市场能有效地纠正“计划失败”,使计划参数市场化,宏观调控间接化,收入分配市场化,经营管理法制化。(五)市场是推进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基础,它本身要求秩序化和平等、自由参与,是一种法制化的经济。
市场的局限性和负效应:理论分析和实践经验说明,不论自由竞争的近代市场经济,还是现代政府调控下的市场经济,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一)市场不能有效地调节国民经济的总量平衡。(二)市场难以实现对全局、战略性经济结构的调节。(三)市场不能反映和调节国民经济的长远目标。(四)市场不能调节公共经济,公共经济只能由政府组织。(五)市场解决不了“外部不经济”问题,即一些经济行为,从企业角度看是有利的,但却造成了污染等社会问题。(六)市场机制将扩大收入差距,可能产生两极分化。
对于市场的双重效应问题,目前迫切需要对两种带有倾向性的片面予以澄清。一种倾向是在市场经济热浪的冲击下,只看到市场积极作用的一面,企望或相信单纯凭借市场力量就可以解决中国面临的所有难题,主张凡事均由市场裁决,对理应认真对待的经济社会问题掉以轻心;另一种倾向是过分夸大市场带来的某些消极后果(目前中国存在的许多经济问题十分复杂,严格说来,并非都是市场的负效应所致),对市场作用的前景心存疑虑,甚至抱有一种莫名的不满和怀旧情绪。根据邓小平同志的辩证思想,这些倾向显然都是不正确的,而且是有害的。
发展市场经济的基本国策:树立市场与非市场的界碑,界定市场运行的空间,免其进入误区或失灵区;加强宏观调控,确立市场运行规则,规范市场行为,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使其健康有序地持续发展;创立社会核算体系,使其成为透明的经济;改革和重构社会保障体系,使竞争中的失败者、退伍者和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有保障,保持社会稳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时间上,宁可考虑得长远一点;在工作上,宁可更扎实一点。


第5版(理论)
专栏:

  坚持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指导地位
柯文
江泽民同志指出:“小平同志关于新时期军队建设的思想是毛泽东军事思想与新时期我军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新时期军队建设的基本规律,是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搞好军队建设和改革的根本依据和指导思想”。这精辟地阐明了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指导地位。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毛泽东军事思想与新时期我军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军事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军事学说同中国革命军事斗争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集古今中外优秀军事思想之大成的军事科学体系,是我军立军之本和制胜的法宝。同时,毛泽东军事思想又必须在实践中得到坚持和发展。江泽民同志指出,邓小平同志自70年代以来,以敏锐的战略眼光、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伟大的胆略,对当今世界的战争与和平问题、积极防御战略方针问题、实行现代条件下人民战争问题等,作了一系列科学的论述,系统地提出了新时期军队建设的目标、任务、方针和原则。其中,关于世界战争可以推迟甚至可以避免的新判断,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的思想,关于新时期军队建设必须以现代化为中心的思想,关于把教育训练提高到战略地位的思想,关于军队体制编制从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的思想,关于政治思想工作的新内容、新要求,关于培养军地两用人才的思想等,回答和解决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有中国特色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军事思想。从这个意义上说,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就是新时期的毛泽东军事思想。我军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毛泽东军事思想,就必须不折不扣地学习和贯彻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军事领域的体现。二者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有着内在的联系和一致性。例如,新时期我军建设指导思想的战略性转变源于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军队“三化”建设以现代化为中心是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在军事领域的必然要求;军队的改革整顿是国家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方面;提高军队战斗力是增强综合国力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观点的扩展,等等。所以,党的十四大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指导地位的同时,要求全军“必须按照邓小平同志关于新时期军队建设的思想,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把人民解放军建设成为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反映新时期我军建设基本规律的科学理论。诸如,关于实行军队建设指导思想战略性转变的论述;关于以现代化为中心,全面建设军队的论述;关于加强我军政治建设,保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保证军队在政治上永远合格的论述;关于把教育训练摆到战略地位,努力提高部队战斗力的论述;关于适应国力发展,加速实现武器装备现代化的论述;关于建立科学的体制编制和完善的法规制度的论述;关于重视和加强后勤现代化建设的论述等,不仅从多方面揭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现代化军队的客观观律,而且为我们提供了正确认识和解决新时期军队建设和军事斗争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十几年来我军所以能够在保卫国家安全和加强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中取得巨大成就的指导思想。


第5版(理论)
专栏:

  关于我国农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措施
段应碧肖万钧
邓小平同志在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中,以“总设计师”的远见卓识,把农业和农村发展放在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战略部署的重要位置,提出了我国农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措施,为推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农业现代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战略目标。邓小平同志说:“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是我国人民肩负的伟大历史使命。”邓小平同志把农业现代化放在整个现代化建设的首位,充分表明了农业发展对于整个国家发展的重要地位。改革开放16年来,我国农村以现代化为目标,以改革为推动力,开始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由自给半自给的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由温饱向小康的伟大历史性转变。这不仅大大加快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也为推进整个国家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邓小平同志不仅指明了农业现代化的战略目标,而且明确指出了我国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两大战略重点。这就是,第一,保证粮食稳定增长,从而保证有效供给;第二,全面发展农村经济,从而实现小康目标。党中央提出,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要努力保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保证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充分体现了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农业发展的战略重点。
为了实现我国农业的发展目标,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一系列战略措施。他早在1980年就明确指出:“我国农业现代化,不能照抄西方国家或苏联一类国家的办法,要走出一条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合乎中国情况的道路。”我国国情的基本特点是人口多、耕地少,人均资源相对不足,基础薄弱。这就决定了我们只能走依靠科技进步,实现生产经营集约化,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和产品商品率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对此,邓小平同志提出,“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作用是无穷无尽的”。邓小平同志关于依靠科技振兴和发展农业的重要论述,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根本指导思想。
第一,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确立科技兴农的发展战略。据世界粮农组织分析预测,未来20年为满足世界人口对粮食的需求,新增部分的80%要依靠科技投入来实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增长中,科技的贡献率已由原来的20%提高到40%,这充分显示了科技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在今后的农业现代化进程中,依靠科技振兴农业,全面发展农村经济,仍然应当成为我们坚定不移的战略选择。 第二,坚持用科学技术装备农业,武装农民,使我国农业发展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一方面,应大力开发农业技术装备,应用新技术、新成果来武装农业,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利化、化学化、生物工程化和农产品加工的现代化。另一方面,要积极推进农科教一体化,开展大规模的农业技术培训,使广大农民都能掌握一至两门先进适用的农业生产技术;改革农村教育体制,大力发展中等和初等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大力扫除青壮年文盲,改变农村劳动力的知识结构。
第三,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充分调动农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一方面,要充分调动广大农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加强农业科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加强生物技术研究和其他高新技术研究。另一方面,还应抓好现有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使之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第四,改革农业科技体制,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创造科技兴农的良好条件和环境。各级政府应增加科技投入,同时,制定相应的政策,鼓励企业和社会增加科技投入,支持农业科技机构走向实体化,进行自我积累,逐步建立起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投入体系。农业科技体制的改革,总的应有利于促进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有利于推动科研机构与生产单位相结合,有利于调动广大农业科技人员和农民科技能手的积极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