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12月10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周末)
专栏:江山万里行

  名城处处显风流
——’94中国赣州宋城文化节感言
刘上洋龚运连
沿着赣江由北向南朔江而上,在离江西省会南昌420公里的地方,有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章江和贡水的汇合处,这就是被誉为“千里赣江第一城”的赣州。
赣州是一座古老的城市,她建于西汉初年,至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凭借着交割三江直达鄱湖长江的黄金水道,特别是随着大庾岭驿道的凿通,赣州成了沟通岭南岭北的“咽喉之冲”,一直呈现着繁荣兴旺的景象,在宋代达到了鼎盛时期。因此,这里的名胜古迹几乎都是宋代遗留下来的,是全国宋代古迹保存最为完好的城市。不少著名专家学者来此考察后,都把赣州形象地称为“宋城博物馆”。这里有北宋嘉祐年间建造的巍峨挺拔的八境台,是我国八景文化的发祥地;有现今全国仅存且保护最好的北宋砖城墙,长达3.6公里,墙垛、炮城、马面、警铺等设施完好无损;有筑于宋代的“郁结古今气,孤悬天地心”的郁孤台,当年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的千古绝唱,使它名闻遐迩;有北宋著名水利专家刘彝主持修建的城内排水系统福寿沟,至今完好畅通,仍在为城市排污发挥重要作用;有江南最大的石窟艺术宝库通天岩,各式人物雕像令人留连忘返;有全国仅存的有绝对年限可考的宋塔慈云塔(下图),它矗立高耸,并微微倾斜,是江西唯一的一座“斜塔”;有江南现存形制等级最高、规模最大的古代县学遗址,至圣先师孔子及其弟子的塑像供奉其中。此外,还有与景德镇齐名的七里镇北宋古瓷窑,有古今唱绝的苏阳二公夜话亭,有横卧章、贡两江之上宋代架设的古浮桥,等等,一共300余处宋代文物古迹。蒋经国先生的故居也保存完好。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军政要员莅临赣州,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题刻、诗篇。1994年元月,国务院命名赣州市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新中国成立之后,赣州的历史又翻开了新的一页,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作为江西南部的中心城市和对外开放试验区,各项事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1994年,预计可实现国民生产总值14.5亿元,比1978年增长9.66倍。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16年间,是赣州市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赣州这座昔日的消费城市已变成了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这里是我国有色金属矿产品的重要基地。钨和稀土的储量在国内和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有着世界钨都之称。冶金工业已成为赣州市工业的重要支柱。现拥有冶金、机械、食品、造纸、建材、电子、化工、纺织等各门类企业,许多已获得国家各级优质产品称号,多种产品走出国门,畅销美国、日本、英国和东南亚各国。
赣州市的基础设施日臻完善。105—323国道把南北交通连成一线;民航可起降波音737飞机,直达南京、深圳、厦门、南昌等大中城市,明年还将开通至北京、上海、广州等地航线;水运依托赣江水系可与长江沿岸各地相通,尤其是正在兴建的京九铁路,把赣州市推到了举世瞩目的位置,交通的便利使地区间距倏然缩短,赣州与港、澳、台变成一衣带水,与东南亚也成了近邻。三万门程控电话进入国际通讯网络,使赣州市与世界各国连成一体。赣州似一颗光华耀目的明珠呈现于世界。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赣州进一步放开城门,广招宾客,迎来新的辉煌。现在,已经建立起海关、商检、口岸、进出口公司,与香港、台湾、美国、新加坡、泰国、奥地利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有商贸往来,赣州正以更加崭新的丰姿,更加便捷的交通,更加优惠的政策和更加优质的服务,欢迎世界各国客商来赣州经商办厂,一展宏图。
赣州科技、教育、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迅速发展。全市有科技人员2万多人,全市“两基”教育工作为江西省首批达标市,赣州市先后多年被评为“全国卫生城市”、“全国绿化先进单位”,新近荣获“全国田径之乡”光荣称号。
如今的赣州,正呼应“大京九”的贯通,以建设大赣州的气势重振雄风,再造辉煌。初具规模的以汽车配件为主的机电产业、以钨和稀土为主的有色冶炼产业、以农副产品加工和赣南风味为特色的食品工业、以脂溶性维生素为主导产品的医药化工产业、以高级瓷耐磨砖和水泥为主导产品的建材工业,已向大规模、新科技、高效益迈进。新城区建设正全方位推进。赣州人民正用大手笔在自己的版图上描绘着一幅更新更美的图画。不远的将来,赣州将成为江南的工业重镇和政治、文化、金融中心之一,成为具有宋城和江城特色的旅游城市。一座既存古代风貌、又具现代气息的多功能、现代化大城市将在赣南这块红色的土地上崛起。
(作者为中共赣州市委书记和赣州市人民政府市长)(附图片)


第8版(周末)
专栏:

  通天岩·文庙·福寿沟
谢明科卜谷韩振飞
在赣州城郊西北10公里处,有一座绿色玉带环抱的丹霞山峰——通天岩。在这两平方公里面积的丹霞地貌景区,从唐代末年开始,便被开创为石窟寺,至北宋,石窟寺的开凿达到鼎盛时期。丹崖万仞的绝壁之上,仍保留着唐宋时期的摩崖造像和摩崖题刻,为江南地区最大的石窟寺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从忘归岩入口,一股徐徐的凉风伴随宋文化的遗韵轻轻地扑来。在长达1公里的风景区小道上,除错落有致的摩崖题刻外,便是端坐半空之中的万龛石佛。整个景区现保存有唐宋造像窟龛315处。唐代末年在通天岩开凿的八尊菩萨像,年代最早;北宋中期在通天岩山崖上开凿的500罗汉拱卫毗卢遮那佛的组群造像,规模最大;北宋后期的罗汉像、龙虎岩、通天岩、翠微岩一线分布;而南宋初年、朱氏在翠微岩施造的弥勒佛等造像,则是通天岩石窟摩崖造像的终曲。这些造像,都井然有序地分布于壁立千丈的悬崖绝壁之上。
遍布于通天岩丹崖绝壁上琳琅满目的摩崖题刻,是景区一大景观。通天岩景区现保存有摩崖题刻128品,时间上起北宋,历南宋、元、明、清,900余年未曾间断。
文庙在赣州市内,是个闹中取静的处所,踏入庙内就被一片幽静的氛围裹住。
赣州文庙在唐代叫紫极宫,宋代改名祥符宫,后屡经兴废,现存建筑为清代乾隆年间所修建,占地约9000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大成殿、崇圣祠、尊经阁、文昌宫、明伦堂。红石廊柱、异形雕花拱等,体现出显著的地方特色。大成殿屋面采用瓷质高温黄绿釉瓦,并配以彩瓷宝顶和青花瓷屋脊及吻兽的作法,仅见于江西,就保存情况看,在全国亦似属孤例。
赣州城地下的排水沟纵横交错,密如蛛网。老一辈人常常以很有学问的口气告诉晚辈,地下的排水沟组成了两个硕大的草字,一个像福,一个像寿,所以叫福寿沟。
翻阅府志,福寿沟是900多年前的宋朝人所修建的水利设施,平时以排泄城市废水为主,汛期则能及时排除内涝,并可利用安装在江边出水口的水窗、防止洪水倒灌。靠了它,赣州城才能够吐纳有致,免遭了水患。用清代人留下的福寿沟图相对照推算,福寿沟的总长度不少于10公里。其规模之宏大,布局之合理、做工之精良,堪称为奇迹。(下图为通天岩)(附图片)


第8版(周末)
专栏:

  宋城文化节
罗晔
“一城临三江,一门通南北”。独特的地理交通位置造就了一座独特的南国江城;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滤积成几千年的文明,孕育出一个独具特色的“’94中国赣州宋城文化节”。
届时,处于市中心的南门广场将由近万人组成28支表演队伍,28辆彩车,举行“欢快、热烈、浩大、别致”的开幕式。小虎(吉祥物)队、龙灯队龙腾虎跃;地名灯将赣州市“三十六条街七十二条巷”的古地名耍弄得眼花缭乱;百名“小媒婆”彩旦队舞步袅袅,扮相十足;百名宋代仕女长袖善舞,使宾客市民置身于古宋城的氛围之中……彩车上的“郁孤台”造型巍峨,“辛弃疾”正神情激昂吟诵“郁孤台下清江水……”;“夜话亭”上,“苏东坡”与“阳孝本”在彻夜长谈;还有宋代古城墙、宋代古炮台、寿量寺、通天岩石窟等景点造型,令人惊叹。
节日期间将组织宾客游览长达3600米的宋代青砖城墙,登郁孤台,上八境台,谒文庙,游通天岩……来自各地的学者名流,将在这里召开“宋城文化研讨会”。


第8版(周末)
专栏:

  宋代古城墙
逶迤连绵、高大雄伟的赣州宋代古城墙,犹如一条古朴精美的边裙,镶嵌在美丽整洁的赣州古城的腰际,给赣州古城平添了几许庄重温婉的风景,给人以一种悠古深远的遐思。
这是江西省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代城墙,也是全国屈指可数的北宋砖墙之一。一九八七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城墙是北宋嘉祐年间在五代后梁的城基上用砖石修筑而成的,后经近千年不断修缮,形成了一道周长十三华里的高大雄伟的城墙。城墙上,建有可俯瞰章贡合流的气势壮观的八境台;闻名遐迩的郁孤台就在古城墙一侧。城墙原有城门十三座,现存四座。这些城门和八境台因地势险要,都于清朝年间增设了炮城,现八境台炮城、西门炮城尚存。其间保存着南宋嘉定年间改建的“军门楼”遗迹。这是难能可贵的宋代城墙遗存。此外,在古城墙上,留下了一百四十余种、数以万计的记年、记事、记名的铭文城砖。
(卢策)


第8版(周末)
专栏:

  “华夏世纪之声”展现男高音风采
由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施鸿鄂、程志、刘维维参加演出的“华夏世纪之声”演唱会,将于12月13日在北京音乐厅举行。
施鸿鄂、程志、刘维维是当今中国歌坛公认的成就突出的三位男高音歌唱家。他们以声乐艺术上的造诣,尤其是辉煌、明亮、充实、优美的高音蜚声歌坛,得到观众的喜爱和专家的高度评价。
音乐会以交响乐《我爱你中国》开场,在三人合唱《我爱你中国》中结束。歌颂祖国、歌颂民族的奋发精神,是这台晚会贯穿始终的主题。音乐会中,三位歌唱家将先后演唱27首中外名曲,其中有大家熟悉的《长江之歌》、《在那遥远的地方》等。3位歌唱家主唱的中国歌剧《西楚霸王》、《马可·波罗》、《伤逝》的主要唱段将让观众欣赏到歌唱家对歌剧内容、人物、性格的独特而细腻的把握。晚会由指挥家徐新担任指挥。
这台晚会是由深圳远大经济发展公司和总政歌舞团联合主办、由北京音乐厅协办的。 (大鹏)


第8版(周末)
专栏:

  北京办青岛美术新作展
由青岛市文化局、中国展览交流中心主办,青岛市群众艺术馆承办的“青岛市十佳美术新人作品晋京展”,于近日在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大殿开幕。
这次美展共展出国画、油画、雕塑、连环画、丙烯画90余件,作品反映出青岛市近年来画坛新生力量的整体面貌。
(李明)


第8版(周末)
专栏:荧屏热点

  走入大自然
董志敏
《走入大自然》已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中播出了。为了拍摄这部电视系列报道,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和林业部共同组成摄制组进入了西藏北部的“羌塘自然保护区”。这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也是最大的保护区,它东起唐古拉山,西到美马错,北至昆仑山,南接扎加藏布河,平均海拔5000米左右,面积25万平方公里。“羌塘”,在藏语中的意思是“北方空地”。那里没有树,只长草。其核心地区有个可怕的名字“无人区”,但却是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
要进入羌塘的无人区,有很多条路。摄制组选择了东线:从拉萨出发,经那曲、班戈和双湖后到达一个在地图上找不到的小村寨——嘎尔错。这样选择,一可尽览藏北全景,二可与“有人区”联络。嘎尔错乃无人区边缘,名在“有人区”,实为一“孤岛”,村外方圆几百公里之内,大野茫茫,不见人烟。
经过1300公里的颠簸,我们看到了嘎尔错:小村不大,一百来户人家,全部藏民。寨子坐西朝东,依山而建,寨前有一大湖,湖名“嘎尔错”,小寨因此得名。问及“错”谓何意?答曰:“错”为藏语之“湖”,又问及“嘎尔错”何故湖水五光十色,答曰:此湖乃咸水、淡水兼而有之,又深浅不同,所以在阳光之下,变幻无穷。
小寨虽不起眼,却在藏北高原声名显赫。他们依靠集体的力量成为藏北第一富裕村,现在年人均收入2000多元,实现了“人有房、畜有圈”的定居生活。人们已不再打猎,大家都知道国家颁布了野生动物保护法。
听说我们想拍野生动物,双湖特别行政区负责人次仁旺加自告奋勇:“我去!这一带我最熟,我们这儿有野驴、野牛、藏羚、狗熊、大头羊,还有獐子、旱獭和鼠兔,总之,共有哺乳动物38种,爬行动物3种,鱼类10余种……说实在的,我最喜欢动物,我还是西藏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成员!”
“注意,前面到了野驴活动区”,向导提醒道。
果然,汽车冲上一块平坝后,便见天际处有十几个小黑点儿。“野驴!”,我高喊一声。“不,那是藏羚羊,藏语称为‘最’。你看它跑得多快,每小时可达80公里。它们喜欢集群,少则四五只,多则成百上千。再过半个月,也就是10月初,你就可以看到几千只羚羊由西向东迁徙的壮观景象。”向导介绍说。
“那儿有野驴!”,司机边喊边向左方打把。车头径直朝野驴奔去。野驴越来越近,已经看得清它背脊上特有的黑线。我曾见过蒙古野驴,眼前这种藏语称为“将”的西藏野驴比蒙古野驴体形更大,毛色更黄,黄中还带点儿红。这群野驴共有20来只。
我们进入无人区能拍到熊,是意想不到的,纯属偶然得之。
那天原计划去拍盘羊。西藏盘羊是羌塘高原上特有的珍稀动物,当地叫作“大头羊”,它形态奇特,雄羊的大角呈螺旋状扭曲、盘旋,故取美名“盘羊”,故而也成为我们拍摄的主要目标。
走近目的地时,已是海拔5100米。
就在这时,一声惊叫:
“棕熊!一只熊妈,还带了仨崽儿!”
顿时,大家就像吃了一副兴奋剂,高原反应马上飞至九霄云外。
我们在高岗设定了机位,拿出机器就拍。
回到拉萨,才知道我们所拍的棕熊镜头是何等珍贵:
“一窝儿有三只小棕熊!这在藏北野生动物的正式记载中还没有。藏北的棕熊通常带崽一两只,因为在高海拔地区,严酷的自然条件使棕熊的生育率很低。这次能发现三只真是一个重大发现,而且还有了直观真实的记录!感谢你们为西藏做了一件有意义的工作。”西藏动物专家刘务林拍着我的肩膀表示祝贺。
可我的心情并不特别高兴,我总在想着那句过去在广播学院学到的话:“电视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它包含了许多许多……”(图为棕熊)(附图片)


第8版(周末)
专栏:

  游乐剧登上舞台
最近,由中国演出管理中心主办、前景策划公司承办,排演了一台大型游乐剧《今晚我们决斗》,展示了当代都市青年对爱情、金钱的态度,该剧观赏性强,观众也是演员,台上台下融为一体。(胡波)


第8版(周末)
专栏:乐海泛舟

  永恒的记忆
——以色列爱乐乐团演出回想
黄晓和
初冬时节,享誉世界的以色列爱乐乐团的来访,成为北京文化生活中的一件盛事。新闻媒介老早就把这一喜讯传遍了四方。首都音乐爱好者争先恐后地购票,使可容纳万人的人民大会堂也满足不了需求。因此,主办单位不得不征得以色列方面的同意,安排了电台和电视台的现场直播,使更多人有机会欣赏来自遥远的音乐家们的艺术。
以色列爱乐乐团是一个有优良传统的音乐演出团体,创立于1936年,由波兰籍犹太小提琴家勃罗尼斯拉夫·胡贝尔曼发起组建,成员大多是当时遭受纳粹迫害的犹太音乐家。乐团的首次公演由世界著名指挥大师阿尔图尔·托斯卡尼尼执棒,当即引起轰动,从此开始了它光辉的艺术生涯。在将近60年的历程中,在世界众多的指挥家和独唱、独奏家的合作和参与下,乐团足迹遍及世界各地,到处受到了高度的赞扬。
此次访华演出由当代著名指挥家祖宾·梅塔执棒和世界一流小提琴家伊萨克·帕尔曼担任独奏,这为以色列乐团的演出更增添了异彩。音乐会的第一首乐曲是以色列民族乐派的奠基人保罗·本·海姆(1897—1984)的《诗篇》。这是这位作曲家创作的第一交响曲的第二乐章。这部诞生于1940年的交响曲,抒发了作曲家对当时事态的切身感受和深沉的思索。
柴可夫斯基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是音乐会的第二首乐曲,由小提琴家伊萨克·帕尔曼担任独奏。这位自幼不幸身残的小提琴家拄着双拐一出台,就赢得了满场的掌声。人们以无限敬佩的心情聚精会神地聆听他的演奏。柴可夫斯基的洋溢着俄罗斯自然风光和欢快情趣的音乐,在帕尔曼的琴声中和梅塔指挥的乐队协奏中,获得了诗情画意般的体现。独奏家炉火纯青的技艺,指挥家潇洒自如的动作,乐队清彻明亮的音色,这一切天衣无缝地结合在一起,把人们带进了美妙的艺术境界。
音乐会的后半场演奏了贝多芬的第七交响曲。这首作于1812年的名曲,反映了当年欧洲各国抗击拿破仑、赢得胜利的人们的心境。全曲第一、三、四乐章以变换多端的节拍和异常敏捷的速度,充分表现了人群热烈欢庆的情绪,而第二乐章则是一首深沉的葬礼进行曲,它以动人的二声部对位旋律多次变奏的方式,勾画了一幅悲壮的场景,同三个快速乐章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意味着人们经历了艰难困苦之后才换来了幸福欢乐。以色列乐团的演奏家们显然对此曲有切身的体验,因此贝多芬的这部交响曲经过他们的演奏,听来令人意味深长。
在人们暴风雨般掌声和一片热烈的欢呼声中,梅塔大师和以色列乐团的艺术家们又加演了德沃夏克的g小调斯拉夫舞曲、贺绿汀的《晚会》和威尔弟的《命运之力》序曲。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贺绿汀《晚会》的演奏,听来尤为新鲜。这首中国听众家喻户晓的管弦乐曲在梅塔神奇的手势和乐团的精彩演奏之下,显得格外清晰和明快。
音乐会已经过去一段日子了,但中国听众们耳边仍然回荡着以色列音乐家优美的乐声,心中留存着钦佩之情。


第8版(周末)
专栏:

  赣南采茶戏
风格幽默、诙谐、轻松、活泼的赣南采茶戏像一朵鲜艳、芳香的山茶花,盛开在赣南各地的艺苑之中,并延及闽、粤、桂等地域。这种由赣南民间口头文学和民间音乐舞蹈相结合而形成的、独具客家表演艺术特色的地方戏曲,是随宋代客家民系在南方地域的形成而诞生于赣南的。至今仍保留有宋元杂剧的某些特点。音乐主要采用唢呐加锣鼓伴奏的灯戏音乐和用“勾筒”(胡琴)主奏的采茶音乐,曲调有灯腔、茶腔、路调、彩调四种,演技以扇子花和矮子步最具特色。曾有一百多个传统戏目在民间流传。解放后,赣南采茶戏获得了新生和发展。通过戏曲工作者的努力,涌现出了一批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优秀剧目,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不少剧目久演不衰。(策文)


第8版(周末)
专栏:天地一瞬

郁孤台 丘建(江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