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12月1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

望谟山旮旯实施温饱工程
剑阁用粮作饲料养猪发财
本报讯贵州省望谟县实施为期5年的“温饱工程”取得显著效益:5年中累计推广杂交水稻和杂交包谷52万多亩,共增产粮食4.6万多吨,解决了17.7万多人的吃饭问题。
望谟县共24万余人,其中农业人口占94.58%,是国家重点贫困县之一。为帮助各族群众尽快解决温饱问题,该县在国家、省、州的大力扶持下,从1990年开始实施为期5年的“温饱工程”。县委、县政府专门成立领导小组,制定了以山旮旯为“温饱工程”主战场的实施方案,采取技术、资金、物资配套输入、配套服务的办法,使“温饱工程”当年就获得了效益。该县绒春村包谷亩产从未超过50公斤,在实施“温饱工程”中,该村80户苗族农民第一次种了415亩的杂交包谷,在当年受到干旱的情况下仍获得丰收,平均亩产250公斤。仅此一项,该村就收粮食100多吨,占该村历年来粮食总产量的57%。5年来,县里累计举办各种技术培训160期,培训农民2.9万多人次,办样板示范田4.5万亩,发放各种配套化肥2780吨,投入扶贫贷款397.5万元。通过实施“温饱工程”,解决了全县76.8%农业人口的吃饭问题,还把一批先进实用的农业科学技术送到了落后的山旮旯。(罗春雷)
本报讯川北贫困大县剑阁县,靠养猪带动了农、工、商、贸的全面发展。今年,全县出栏生猪85万头,农民养猪人均纯收入200元;县里农业产值的五成、财政增收的八成都来自生猪。
剑阁是闻名全国的贫困县。近年来,该县在加速脱贫的过程中,紧紧抓住全国生猪生产下滑和市场行情看涨的机遇,在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同时,充分发挥粮食产量高、户户都养猪的优势,把生猪生产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主业来抓。全县走农工贸一体化和养猪加工销售一条龙的路子,形成了“公司加农户”的生猪发展新格局。县里组建的剑阁县畜牧食品(集团)总公司,下辖3大公司、3大工厂、74个畜牧兽医站、63个食品经营站和15万养猪户。总公司对全县生猪发展实行产前、产中和产后全程服务。开展“十镇、百村、千组、万户”养猪竞赛,鼓励有条件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积极发展生猪生产。县商业、粮食、供销等部门和元山镇等乡镇发挥自身优势,投资500多万元建成年产猪2000头以上的养猪场7个、发展年出栏50头以上的养猪专业户2700多户。今年,剑阁县30万头生猪俏销省内各地,1万吨肉食品远销深圳、海口、青海、太原、内蒙古和哈尔滨等10多个省、市、自治区。农民每出售一头生猪至少比去年增加纯收入100元。
(李涛)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

过去扶贫,差不多都是给钱送米,虽是雪中送炭,但不是根本办法,于是一群民营企业家要拣条新路子走——
“光彩”之路,从这里延伸
熊端彦王耘
“我早就想为扶贫使一把劲了”
今年4月下旬,四川希望集团总裁刘永好作为全国工商联副主席赴京参加工商联七届二次常委会。下了飞机,他就去拜访全国工商联主席经叔平:“我们希望集团从1000元钱起家,12年间家底增大了几十万倍,年产值达到10多亿元。我们这些靠着党的政策先富起来的企业家,是改革开放政策的最大受益者之一,不能忘了贫困山区的父老乡亲。我早就想为扶贫使一把劲了。”
几天后,刘永好和9位企业家,在住地起草起倡议书。大伙说,过去扶贫,差不多都是给钱送米。这种生活救济虽然是雪中送炭,但不是根本办法。我们要拣条新路子走。
刘永好给大家介绍了希望饲料厂所在地——四川省新津县古家村翻身的故事:过去,那儿没有一寸公路,没有半个工厂,农民守着庄稼地受穷。后来,希望厂同农民联合养鹌鹑,办包装袋厂,搞饲料运销,几年工夫古家村就变成富甲巴蜀的首批“亿元村”,有的贫困户如今已成为“大老板”了。
古家村的故事打开了大家的思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扶贫,不能当救世主,要做联手开发的伙伴。于是,全国民营企业每年帮助“老、少、边、穷”地区开发10种资源、办100个项目、培训1000名人才的扶贫目标就定下来了。大伙说,扶贫济困是件十分光彩的事,我们就倡议全国民营企业家投身到“光彩事业”中来吧!
就这样,“光彩事业”由全国工商联转发各地,迅即传遍大江南北。
凉山最大的引资项目
刘永好从北京回到成都,就一头扎进“光彩事业”计划的试点中去。据省领导介绍,彝胞聚居的凉山州,地处川西南边陲,有11个贫困县,又是当年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可谓道地的“老、少、边、穷”地区。省委统战部从凉山养猪多、饲料缺的状况出发,建议希望集团前去作扶贫开发。
一支考察小分队由“希望”总部派到了凉山州。随后,刘永好也到了盐源等贫困县访问彝汉农民和养猪专业户。他们看到,凉山州的安宁河谷,是四川省的商品粮基地,玉米等原料充足,是得天独厚的饲料生产基地。但是,这儿的许多农民长期习惯于在山上养“放养猪”,一头乳猪要1年才能育肥。圈养猪也是直接喂包谷、大米,成本高,营养又不全。
对!帮助农牧民利用本地资源,发展科学养殖业,这是凉山治穷致富的希望所在。
希望集团旋即同凉山州洽谈,决定分阶段投资1500万元,兴建年产10万吨的扶贫饲料厂。这个厂不仅以优惠价销售产品,让利总额达100万元,而且吸收当地农牧民参加管理,让他们学了本事再回家自己创业。同时,集团组织8个小分队深入州内各地,7年共建立1000个科学养殖示范点,每年赠送价值80万元的科学养殖资料,到本世纪末,将使20万农牧民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7月25日,建凉山州希望饲料厂的协议签字。州委书记刘绍先在会上宣布:建成后年产值达1.5亿元的希望饲料工程,是凉山州目前最大的外来投资项目。
“刘永好,你带了个好头”
8月4日下午,中央统战部王兆国部长在部办公室接见了刘永好。
一见面,王兆国就说:上次你在开罗给我讲的“光彩事业”活动,我认为非常好。民营企业同贫困地区共办实业,共同发展,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原来,刘永好今年4月随王兆国出访埃及时,向王兆国汇报过倡议扶贫的事。王兆国回国后,一心想着把“光彩”活动组织好,所以安排时间专门听取希望集团在凉山的试点情况。
王兆国听了刘永好的汇报,高兴地说:“刘永好,你带了个好头!全国要有几十个像你这样的企业家,扶贫的声势就更大了。”
其实,响应“光彩”倡议而迈开扶贫步子的民营企业家,全国各地何止几十个。四川省工商联的14位民营企业家执委倡议,每年筹资建一所“光彩”学校,帮助贫困地区治愚治穷。成都禾嘉集团公司董事长夏朝嘉在米易蔬菜基地联办蔬果脆片厂。该厂投资500多万元,建成后可年产出口蔬果脆片400多吨。(四川日报供稿)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

高标准高投入高产出
无锡下力气建设大菜园
编者按:菜篮子供应忽好忽坏,起落不定,一个主要原因是生产过于分散,基础设施脆弱,遇到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很难抵挡。因此在有条件的地方,根据经济合理的原则,建设有规模、高标准的副食品基地,是稳定菜篮子供应的好办法。有了稳定的“菜园子”,才能有稳定的“菜篮子”。无锡的经验再次说明了这点的重要。
本报讯无锡市走高投入、高产出、规模化、集约化的道路,建设万亩蔬菜基地、万头猪场及各种高水准的种养基地,以“大菜园”保障“菜篮子”的丰实。
抓“菜篮子”必须先稳住菜园子。1988年,无锡市郊区首先建立了1.4万亩的蔬菜生产保护区,并制定了相关的地方法规,确保2000年前不被征用。此后,又相继对1万亩老菜地进行了改造,对机耕道路、水泥沟渠、喷灌设施、田头粪坑等进行全面配套,并建成钢架大棚设施菜地2000多亩。此后全市各地陆续仿效,蔬菜基地建设渐成气候。去冬今春,全市又投资2000多万元,扩大了一批新菜地,至今全市各地已建的蔬菜基地有近6万亩。生猪基地、家禽基地、水产基地、茶果基地也相继建立。全市现有万头猪场2个,千头猪场56个,内塘养鱼面积达20万亩,各类林果、茶叶基地12万亩。马山养鸡场年产商品蛋20万公斤,规模居全国前列。据统计,每天从这些“大菜园”运往城区的副食品在居民“菜篮子”中的平均分量已超过55%。全市副食品上市总量中,“大菜园子”所占的比重分别为:蔬菜82%、生猪32%、家禽55%、蛋35%、水产78%。(何建新)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

阜阳农村定村界护耕地三年退出耕地十五万亩
本报讯记者王启明报道:安徽阜阳地区为制止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和村庄建设盲目无序发展,在全区农村划定村界,并将村界外建房户逐步迁入村界内,从而有效地保护了耕地。近3年来,已退出耕地15万亩。
阜阳地区地处淮北大平原,村庄和耕地连成一片。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建房热情很高,由于村无村界,占地建房现象普遍存在,村庄不断向耕地延伸,每年因农村建房新占耕地约4万亩。为遏制乱占耕地建房的势头,1990年地区土地部门提出划定村界方案。1991年,制定出《阜阳地区村庄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试行规定》,经省政府批准后开始实行。在实施过程中,把原村庄占地状况及户数、人口等资料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结合各村庄远期人口、用地规模的测算数据,在原村庄的基础上,确定用地范围,并统一规划布局,将住宅、道路、排水、绿化、公共场所用地一并统筹安排,绘制出新村庄用地规划图。经县、市政府批准后,实地定界立标。对村界外的建房户,根据房屋新旧、家庭经济状况等情况,按照总的每年搬迁比例,分别确定搬迁时间表,签订搬迁协议书。对经过批准,在新村界外的住户,搬迁时村里给予一定数额的补助费。
目前,阜阳地区划定村界的工作已完成80%,村界外住户正在按计划逐步向村界内搬迁。由于全区正在进行农村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调整分散的承包地块、允许承包地反包倒租、延长耕地承包期等,这使农民更加珍惜耕地,加速了划定村界和界外住户搬迁工作。颖上县江口镇小吴庄,是全地区最先实行村界管理的。这个村原占地303亩,经过规划和搬迁,现占地只有100亩,节约出耕地203亩,同时村容村貌也得到了改观。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

不懂常识母子双亡农村用电谁管安全
前不久,我们天门市汪场乡艾垸村李春堂9岁的儿子手扶电杆拉线而触电倒地,其妻发觉后连忙去拉也触电,致使母子双双死亡。
本来,这是一件可以避免的事件。今年初,李春堂发觉自己菜田边的那根电杆拉线上有电,因电线根本没有用铁丝拧死在瓷瓶上,只是用一段绳子系上两块砖头,吊在两根电杆之间的电线上,时间一长,电杆拉线上也有电。他曾向村里反映,没得到及时处理。最后造成这起严重后果。
现在,农村用电逐步普及。但是,不少地方图方便,图节省,高压低压线,广播电话线,一杆多用。有的用木杆代替水泥杆,或者干脆挂在树杈上;更严重的是保险盒不按规定安装,用铁丝铜丝取代保险丝,不少村组根本不用触电保安器,甚至将已跳闸的自动断电开关或者触电保安器用铁丝拧死合闸,强迫送电。总之,种种严重违反安全用电规则的事情相当普遍。触电隐患,危机四伏。
农村安全用电,人命关天,应该引起我们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湖北天门市汪场乡人民政府张明杰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来信

修水利莫喜新厌旧
日前,我到某乡水利工地上采访,但见工地上人山人海,一派繁忙景象。但同时我也看到,往年修的水渠残缺不全却无人过问。经询问才得知:今年上级部门给基层农村分配有新的水利修建任务,往年的水利工程不在任务范围之内。
据悉,一些地区修水利时,普遍存在着“喜新厌旧”现象。这种情况应引起有关部门的深思。
河南省登封市送表乡政府
郭小生宋爱荣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

江西综合开发鄱阳湖
湖区开发计划用20年时间分3期完成
本报讯记者姚小敏、傅丁根报道:为加快鄱阳湖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帮助湖区农民脱贫致富,江西省政府最近决定以江西远大实业发展公司为龙头,联合广大农民,实施鄱阳湖综合开发。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据初步匡算,首期工程实施后,仅农业开发项目就可使湖区农民纯收入净增5.44亿元,按湖区500万人口计算,人均增收109元;每年可提供1000万公斤牛肉、4000万公斤鹅、鸭和3800万公斤鲜鱼,还可为社会创造数以万计的就业机会。
江西远大实业发展公司在充分调查研究和有关专家学者论证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区域性农业开发的成功经验,提出了实施鄱阳湖综合开发的新思路: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依托湖区资源,选准开发项目,运用高科技手段,采取集团式、企业化的方式和“公司加农户”的组织形式,大规模、多层次、系列化地综合开发湖区资源,实现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加快湖区经济发展。
据悉,整个鄱阳湖开发工程计划用20年时间,分3期完成。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

福建渔业连创高产
今年将实现水产品人均占有量全国“五连冠”
本报讯记者赵鹏报道:福建省渔业稳步发展,水产品人均占有量已连续4年居全国榜首。今年将完成总产量215万吨的目标,实现人均占有量全国“五连冠”。
福建省是我国渔业大省。3300多公里长的海岸线及数百万亩的浅海滩涂、河湾水库,为发展渔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为充分开发利用这一资源优势,福建省提出全面开发“海上田园”的战略。1993年全省水产品总量190万吨,列全国第三;人均占有量60.5公斤,远远超出全国人均水平。今年以来,福建省继续深挖海洋捕捞业优势,进一步扩大优高水产养殖面积。在稳定沿海渔场捕捞基础上,为开发远洋资源,突破近海格局创造条件。今年在养殖面积和产量方面则继续扩增,并形成了内陆与沿海相互辐射,淡、海水齐头并进的局面。据统计,今年1—10月份,福建省水产总量已达到167.6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7.89%。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短讯

滦平富民工程见成效
本报讯“三分脱贫,五分致富,一亩万元户”,为引导农民早日脱贫致富,河北滦平县委、县政府实施了“万亩白色富民工程”。在去年1600亩日光温室的基础上,今年又在13个乡镇100个村发展6000亩。省委省政府将该县列为“万亩日光温室示范县”。
为实施这一工程,他们采取了激励政策和保护措施。一是组织保证,政策到位。县乡分别成立由主要领导挂帅的专门机构,把发展日光温室纳入乡镇企业序列,参加年末目标考核。二是反租倒包,集中会战。对列入日光温室的地块一律由村(或组)以合理价格租赁,建好棚后再按合理价格承包出去的“反租倒包”形式进行施工,形成规模。三是抓关键环节,完善服务、示范网络。(黄宝铭李文江)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短讯

达拉特旗积极为农牧民服务
本报讯在内蒙古达拉特旗,农民种田从种籽、化肥供应到播种、田间管理、产品销售,都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为他们提供服务。近两年来,达拉特旗积极开展农村、牧区社会化综合服务,对发展经济起到了引导和推动作用。达拉特旗根据当地产业和资源状况,在旗、乡镇、村三级建立了粮食、油料、蔬菜、经济林、渔业、畜牧等专业性服务组织。对这些服务组织,他们普遍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促使他们为农牧民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刘亮明岳富荣)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

宋楼乡建成鲁西北最大工艺品基地
本报讯山东省夏津县宋楼乡针对本乡人多地少、剩余劳力充足的实际,建设鲁西北最大工艺品基地,为群众开辟一条重要的致富途径。去年以来,他们结合本乡实际情况,科学地提出了“一市三厂带全乡”的战略。即搞活一个条柳编市场,三个工艺品厂(条编工艺厂、木制工艺品厂、绢花工艺品厂)。至今,乡里从资金投入、场地征用等方面实行倾斜,大力扶持工艺品加工业。在省道008路高庄村南侧征地11.5亩,建起了柳条专营市场。
(宋云亮李芳友)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

宽甸农行扶持6万农民奔富路
本报讯辽宁宽甸满族自治县农业银行运用信贷整体服务功能大力支持地方经济建设,近5年间,累计发放贷款13亿元,扶持建立起一批支柱产业和骨干企业,使全县62100户农民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该县农行把集中资金优先扶持支柱产业和骨干项目作为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繁荣的主要措施。根据县规划的十大经济区和八大优势产业,优先扶持农民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这个县的古楼子乡气候适宜,交通便利,近5年间,他们投放贷款500万元,帮助2000多户农民发展大棚蔬菜3000多亩,今年仅此一项全乡人均可收入千元。5年间,全县用于蔬菜、水果、药材、黄牛等产业的贷款超过3亿元。(福仁)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通讯

“宋老板”返乡扶农
段存章雷继承
“‘宋老板’,你种不种地?”河北省三河市大曹庄村党支部书记马长江找到恒达养殖场场长宋志明,请他承包村南1100亩荒地。宋志明回答说:“可以。但眼下资金困难,待我多养些猪,实力强了,再帮你多种些地!”
提起“宋老板”扶持乡亲种地,头一次就是在他的家乡大曹庄村。前年,这个村80亩盐碱地撂荒10多年,没人敢承包。宋志明投标承包了,不到两年,大片盐碱地改造成了吨粮田。旗开得胜,宋志明又承包了乡里110亩林场。这个林场已荒了近20年。头一年,宋志明种上毛白杨,被杂草缠得枯死成一根根干柴棍。第二年,他改变方法,施上厚厚的猪粪,种上绿油油的庄稼,今年就可亩产吨粮。
10年前,30来岁的宋志明买1辆汽车跑运输,加上修车业务,很快富了起来。他不满足个人富,马上又与别人联合办起了肉类食品加工厂,生意红,财源茂,人称“宋老板”。他想,乡村老百姓还穷,我要去扶一扶!1991年5月,他与付辛庄乡签订了承包改造450亩废砖瓦厂的合同,期限20年。他将自己多年积累的200多万元资金全部投入养殖场的建设。3年过去,这里已发展了猪场、鸡场、鸭场、鱼塘、粮食基地和饲料加工厂等七八摊企业,总建筑面积1.86万平方米,有固定资产800万元,流动资金450万元。去年获纯收入43万元,今年可达80万元。三河市委、市政府隆重地为他挂上“养殖模范”的光荣匾。
宋志明的宏伟目标是建立饲养10万头肥猪的“养猪集团”。他们以养猪为轴心,带动其它产业发展。开始只有24头生产母猪,现在发展到存栏生产母猪1252头,育肥猪1500头。猪多需要饲料多,1993年初,他又投资43万元,建成一座年生产8000吨配合饲料加工厂。猪多,粪多,他想到种地,先后承包320亩盐碱地和荒草地,改造为吨粮田。养殖重在防疫,他将养殖场周围的土坑改造成一个个鱼塘,形成防疫带。一块块的撂荒地,经宋志明承包经营,成为高产田。目前,宋志明已与周围村的21户农民签订了养猪合同。准备到明年下半年,向社会提供优种仔猪两万头,并以养殖场为龙头,组建“养猪集团”,实行“四上门”服务(送仔猪上门、送饲料上门、收购上门、防疫上门)。到时候,猪更多,粪更多,他“宋老板”再去村南,承包改造那片千余亩的荒地。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

以“蔑细如丝”著称的贵州省思南县塘头棕丝斗笠,经当地群众巧手编织,更加玲珑精致,现已成为该区主要副业收入。图为土家族姑娘正在编织新式斗笠。方宁摄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

在今年棉花收购工作中,山东省汶上县供销社统一搞好服务,增设22个流动收购点到边远村庄登门收购,还在收购点上设立籽棉品级实物小样台,把棉花的规格、等级、价格等一一标明,使棉农放心地交“明白棉”。图为棉农在实物台前查询。王雪峰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