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11月8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任务明确措施有力行动迅速
“扫黄”“打非”行动在全国展开
新华社北京11月7日电全国“扫黄”工作会议后,各地贯彻认真,行动迅速,一个声势浩大的“扫黄”集中行动正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一些地区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据了解,全国“扫黄”工作会议后,广东、河北、湖北、吉林、陕西、西藏、湖南、山西、河南、海南、江苏等地的主要领导同志,都听取了有关会议的情况汇报或就这一斗争提出了具体意见,自己动手抓落实。目前全国大多数地方已召开了集中行动工作会议和电话会议,基本上做到了任务明确,组织落实,措施到位。有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已采取集中行动收缴了大批违禁书刊、音像带和盗版激光唱盘、激光视盘,查处了一批违法犯罪分子。全国“扫黄”办设立的举报电话和举报信箱,就已接到举报电话和举报信函300个(封)。武汉一不法书商非法印制非法出版物被举报后,当地“扫黄”办和公安机关迅速行动,24小时就将案犯抓获。
各地查处大要案的工作也有了新进展。全国“扫黄”工作办公室直接督办的河北高碑店市贩卖淫秽画刊案等五个大案、要案的部分案犯已被抓获。公安、工商、铁路、邮电、海关、民航等单位与有关部门紧密配合,也使“扫黄”、“打非”的集中行动出现了新的局面。
各地在这次集中行动中,不仅注意加大打击力度,而且对如何形成一套维护出版物市场正常秩序的机制,做了积极探索。国家新闻出版署已经制订了一批加强出版物市场经常性管理的政策法规,这些政策法规的逐步实施,对治理出版物市场的混乱状况,杜绝非法出版活动,巩固“扫黄”、“打非”斗争的成果,取得出版物市场管理的主动权,将产生积极的作用。


第1版(要闻)
专栏:

  江主席会见克雷蒂安总理
希望中加关系始终朝着友好合作方向前进
本报北京11月7日讯记者吴绮敏报道:国家主席江泽民今天下午在中南海会见来访的加拿大总理克雷蒂安时表示,希望两国共同做出努力,加强合作,使双方的关系始终朝着友好合作的方向前进。
江主席首先对克雷蒂安总理访华表示欢迎,两国领导人愉快地回忆了去年在西雅图的友好交谈。江主席说,这是总理先生首次访华,并带来了规模很大的代表团,包括9个省的省长,这充分表明中加关系具有良好的基础,合作的前景很广阔。相信这次访问一定会取得圆满成功,为中加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江主席说,中加两国人民有着长期的友好交往历史,我们两国之间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我们两国不仅要着眼于当前,还要着眼于21世纪;不仅着眼于中加两国,还要着眼于世界大局。
克雷蒂安总理说,在北京两天多的时间里,中国人民的好客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次带来了庞大的代表团,特别是包括了300多人的加拿大企业家。相信这次重要的访问会使加中两国关系结下丰硕的成果。相信两国的合作关系前景广阔,到本世纪末,加中两国的双边贸易额会大幅度增加。
参加会见的部分加拿大省长也分别发言。他们对中国近几年来在经济发展中所取得的成就和巨大的变化表示钦佩,认为加中两国在各个领域中的合作潜力还很大。加方将会做出努力,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参与中国的经济建设。
克雷蒂安总理重申,加拿大支持中国尽早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江主席对此表示感谢。
两国领导人期待着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会议期间再次会晤。
参加会见的有国家计委主任陈锦华,陪同团长、国内贸易部部长张皓若,农工党中央副主席章师明等。


第1版(要闻)
专栏:

  江泽民会见美国电话电报公司董事长
新华社北京11月7日电国家主席江泽民今天下午在中南海会见了美国电话电报公司董事长罗伯特·艾伦一行。
江泽民主席说,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中国的通信事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中美两国在此领域具有很好的互补性。中国同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合作有着广阔的前景。
艾伦表示,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对与中国的合作非常满意,希望进一步扩大这种互利合作关系。
邮电部部长吴基传、美国驻华大使芮效俭等参加了会见。
今天下午,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也会见了艾伦一行。


第1版(要闻)
专栏:

  李鹏总理同克雷蒂安总理会谈
两国总理签署两国政府和平利用核能合作协定和两国政府关于中加发展合作项目意向书
本报北京11月7日讯记者吴绮敏报道:国务院总理李鹏今天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同来访的加拿大总理让·克雷蒂安举行了两轮会谈。李鹏总理说,克雷蒂安总理的这次访问是中加友好关系史上的重要一页,对两国关系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小范围会谈和大组会谈连续进行,历时两个小时,气氛诚挚友好。李鹏总理说,克雷蒂安总理率领加拿大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代表团访华,包括9位省长和两位地区政府首脑,还有近400人的经济企业界代表团,带来了加拿大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也充分体现了对发展中加关系的重视。
在举行大组会谈时,李鹏总理说:“我和总理阁下刚才进行的小范围会谈很成功,增进了彼此间的理解,增强了长期合作的信心。”他表示,相信克雷蒂安总理的这次访问会取得成功。
克雷蒂安总理说:“加政府十分重视对华关系,当年特鲁多总理决定同中国建交,我作为他的内阁成员之一,积极支持这一正确决断。”他说,加中两国都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成员,都愿意在促进这一地区的和平与发展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中国是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一个很重要的国家,中国发展之快举世瞩目。中国的繁荣不仅造福于中国本身,而且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经济的振兴。
克雷蒂安说,我们高兴地看到,一年多来加中经济贸易合作走上了多样化的道路,合作内容更加丰富。加拿大在交通、运输、能源和电信等领域具有先进的技术,希望在这方面加强合作。“我这次带来了包括企业家在内的庞大代表团,我们希望进一步推动包括经贸关系在内的各个领域的合作关系”。加中两国有许多共同点和共同利益,有理由和条件把双边关系搞得更好。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安大略和阿尔伯塔等省的省长在会谈时先后发言,一致表示加拿大的地方政府同联邦政府一样,都重视加中的长期合作关系。他们同中国的一些省建立了省市友好合作关系,在能源、交通和农业等具体领域都有富有成效的合作。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为他们各省同中国的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希望两国政府给予鼓励和推动。
克雷蒂安总理说,加拿大支持中国早日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并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创始国。
李鹏总理对此表示感谢,并感谢加拿大各省省长积极参与中国经济建设的热情。他指出,中国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发展中国家,加拿大是世界上主要的发达国家之一,两国经济有很大的互补性,中加两国有较长的合作历史,而且合作记录也是良好的。正像总理阁下和各位省长所说的,中国经济蓬勃发展,对外贸易也在迅速增长,因此,中国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对世界经济的振兴和繁荣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中国愿意看到加拿大企业以其良好的合作条件和商业信誉,在竞争中赢得合作机会,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不断扩大两国的合作领域。李鹏总理还表示,希望进一步扩大两国在文化、教育和其他领域的合作关系。
克雷蒂安总理邀请李鹏总理明年访问加拿大,李鹏总理表示感谢,并愉快地接受了邀请。访问的具体时间将通过外交途径商定。
会谈结束后,两国总理分别签署两国政府和平利用核能合作协定和两国政府关于中加发展合作项目意向书。
会谈开始前,李鹏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中央大厅主持仪式,热烈欢迎克雷蒂安总理一行。李鹏总理夫人朱琳,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布赫,中国政府陪同团团长、国内贸易部部长张皓若,农工民主党中央副主席章师明等出席了欢迎仪式。
晚上,李鹏总理在人民大会堂西大厅为加拿大贵宾举行欢迎宴会。宴会前,李鹏总理和夫人朱琳以及克雷蒂安总理和夫人艾琳·克雷蒂安,在新疆厅会见了参加宴会的中方有关部门负责人和随同加拿大总理访华的官员以及企业家代表,并同他们一一握手。(附图片)
李鹏总理举行仪式,热烈欢迎克雷蒂安总理访华。
本报记者王忠家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第二届范长江新闻奖评出
本报于宁获奖,张亮获提名奖
本报北京11月7日讯记者汤李梁报道:第二届范长江新闻奖评选最近揭晓,有11人荣膺这一我国中青年新闻工作者优秀成果的最高奖。他们是:徐福铎、端木来娣、江永红、张建星、魏斌、刘振英、阿不力孜·阿不都热依木、张建伟、邬志豪、詹国枢、于宁。另有丁邦英等30人获提名荣誉。(名单见第四版)
28名评委本着人品与文品并重的原则,经过反复评议,以投票方式,选出了本届范长江新闻奖得主。入选者不仅业务精湛,勇于创新,成果突出,而且政治坚定,艰苦深入,廉洁奉公,不愧为广大新闻工作者的楷模。获本届范长江奖的于宁同志自1981年到本报工作以来,一直兢兢业业从事新闻评论工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本报国际部主任记者张亮获提名奖。
以杰出的无产阶级新闻战士范长江的名字命名的这一新闻奖,每两年评选一次,由中国记协和范长江新闻奖基金会联合举办。本届共110名新闻工作者参评,年龄上限为50岁,较上届低5岁;获奖者平均年龄为42.8岁。


第1版(要闻)
专栏:今日谈征文

  农民呼唤文化“菜篮子”
吕企才
与几位农民朋友聊起农村文化生活,他们不无感慨地说,这些年来,好的影视节目、好书不少,但还是不能让广大农民满足。比如,影片比过去多了,可适合咱农民口味、特别是适合向农村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少了,缺了。有些影片打打杀杀,卿卿我我,没什么意思。有些歌曲也是唱得年轻人一天到晚哼哼着“你想我吗”等等。农村书店代销点也不见了,买书只好进城,而书摊上适合农村需要的读物也不多。
朋友们说,如今,农民解决了生活温饱,精神上也要有个寄托,可文化市场的“主菜”还是少。
他们说,最近中央下发了《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十四届四中全会又作出加强党的建设的决定,真是旱天送来及时雨。
朋友们打趣说,如今不是时兴叫“菜篮子”吗?我们农民要多向城里人提供新鲜的菜、肉、鱼、蛋,使他们的菜篮子丰丰盛盛,也希望城里人为我们农民多提供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菜篮子”。


第1版(要闻)
专栏:

  澳总督海登会见乔石委员长
乔石会见澳参众两院议长
本报堪培拉十一月七日电记者史宗星、苏宁报道:澳大利亚总督比尔·海登和夫人今天下午在这里的总督府会见了正在澳大利亚进行访问的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乔石和夫人郁文,并就双边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地区问题进行了热情友好的交谈。
海登对乔石说,这是你第一次访问澳大利亚,希望我们的国家能给你留下一个好的印象。
乔石说,中澳两国都处在亚太地区,当前这个地区的形势是好的,经济合作和贸易交流都发展得很快。澳大利亚有自己的优势,中国也有自己的长处,而且正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对外开放是全方位的,这就为中澳两国加强合作提供了有利条件。
在谈到即将举行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时,乔石说,我们的国家主席江泽民将出席这次会议,中国愿意同有关各方一道做出积极努力,使今年的会议取得积极成果。
乔石说,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正在根据本国的国情制订发展战略和政策。中国要赶上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仍需要作出长期的巨大努力。我们的人民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了信心。为了促进本国的经济发展,中国对外寻求和平,寻求友谊,寻求合作。我就是怀着加深了解、增进友谊、扩大交流、发展合作的愿望前来澳大利亚访问的。
海登说,澳中两国在许多重大的国际问题上有共同利益,在经济合作和贸易交流方面有很大的潜力。两国关系现在发展得很好。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澳中合作友好关系,完全符合我们双方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中国的经济快速增长,虽然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但在某些领域,如经济管理和技术应用方面有自己的优势,这对加强澳中友好合作是很有利的。
海登还说:澳大利亚很重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作用,希望它具有更大的活力。我们希望今年的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能够取得有利于各方的积极成果。
乔石转达了江泽民主席对海登总督的亲切问候和良好祝愿,海登请乔石回国后转达他对江泽民主席的崇高敬意。
本报堪培拉11月7日电记者苏宁、史宗星报道:正在这里进行正式友好访问的乔石委员长今天再次重申,对世界来说,一个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对外开放的中国,不会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
乔石是在会见澳大利亚众议长马丁、参议长比汉时讲这番话的。
乔石说,澳大利亚关心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致力于维护亚太地区的安全与稳定,积极推动地区经济合作与发展,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澳大利亚所取得的成就,中国政府和人民表示祝贺。
马丁议长代表参众两院所有议员欢迎乔石委员长和夫人以及乔石委员长的同事来澳大利亚访问。他说,澳中关系是非常密切的,这种关系是通过像委员长这样的访问来不断加强的,相信这次访问一定会获得成功,进一步增进我们之间的友谊。
乔石说,中澳建交22年来,两国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合作取得显著成果。去年以来,海登总督、基廷总理、布赖恩·豪副总理等相继访华,两国关系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中澳双边贸易去年达到创纪录的30亿美元,今年1至8月已达到22亿美元,全年可望再创新纪录。双向投资和技术合作的领域进一步扩大,初步形成了一个多形式、多层次、多领域的合作新格局。乔石还特别谈到,中国全国人大和澳大利亚议会之间的友好交往不断增加,人员往来不断增多,相互了解和友谊逐步加深,促进了两国富有成效的合作。
会见结束后,马丁和比汉两议长为乔石举行了欢迎招待会和正式午宴。70多位澳大利亚议员出席了招待会。下午,乔石委员长一行旁听了澳参议院辩论。(附图片)
11月7日,澳大利亚总督比尔·海登在总督府会见乔石委员长。
新华社记者 刘少山摄


第1版(要闻)
专栏:记者在基层

  边陲绿岛——墨脱纪行①
本报记者贺广华
编者的话:墨脱,对全国大多数读者来说,还是个陌生的地方。今年9月中旬,本报记者克服重重困难,徒步进入墨脱,历时22天,行程近300公里,发回一组报道。从今天起,我们陆续登载,以飨读者。
借此机会,我们谨向建设边疆的墨脱各族人民致以敬意和问候。
位于祖国西南边陲的西藏自治区墨脱县,多少年来因其不通公路与外界隔绝而鲜为人知。
连绵的喜马拉雅雪峰横亘于墨脱北部边境,给墨脱带来了6000米以上的相对高差,具有从寒带至热带8个垂直分布的自然植被带,一年之中有8个月大雪封山。
9月中旬,记者踏入鸟语花香的墨脱,所见所闻,真切地感受到了发生在这儿的沧桑巨变。
东仁珞巴村是记者进入墨脱近百公里所见到的第一个村寨。村里有个叫陈全银的,四川绵阳人,爱人差春是本地土生土长的珞巴女子。老陈说:“墨脱是块百物百产的好地方,比我老家强。从前这儿被称为‘饥饿山谷’,那是原始的生产方式造成的。我落户东仁十余年,明显感到这里生产发展了,群众生活好起来。”
聊起村里人的生活状况,老陈颇为激动,“党和政府对边疆少数民族群众生活照顾得好,乡亲们日子过得安稳舒坦。”同行的县委书记桑杰扎巴接过话茬道:“墨脱8800多人的温饱问题早就解决了,今年全县粮食总产可达420万公斤,又是一个丰收年哪!”
9月25日,在去德兴乡采访的途中,乃登县长给我们说起了墨脱路的变迁。他说:“你们几天走下来,脚板磨破了不是?可这是马行道啊,是国家花了上百万元修成的。30年前,墨脱人走的是猴子路,边走得边用刀砍藤条、树枝、丛草;再就是溜索桥,如今已不大有人过了。”
踩在颤悠悠玄乎乎的德兴乡横跨雅鲁藏布江的藤网桥上,乃登县长又打开了话匣:“这已是墨脱境内最后一座藤网桥了,今冬明春将要改成钢索吊桥。这回我是特意与它告别来了。”
自然,不通公路仍是墨脱人的一大苦恼。为早日结束墨脱作为全国唯一不通公路县的历史,国家从60年代起,累计投入了4000万元以上,先后勘测施工了6条线路,其中5条都因地质条件过于复杂而作罢。去年9月,札(木)墨(脱)公路粗通至县驻地,连推带拉进来了几台汽车,墨脱老百姓那个高兴啊,说是“共产党给了咱们第二次解放”。没想到,今年7月初刚开山就遭暴雨冲毁。记者这次沿公路线徒步走了两天,目睹进入墨脱80公里以下路段四成以上路基被毁,14座桥涵仅剩两座。为此,墨脱县正在组织重修。
墨脱县各项事业都是在“空白”基础上建立发展起来的。据介绍,过去墨脱一分一文全靠国家。到了1992年,墨脱财政终于有“数”了,虽说额度还不大,但毕竟是个好兆头。今年上半年,全县财政收入9.1万元,超额完成计划的30%,照这样下去,不就有了“造血”机能么?!
从前,墨脱人连电视也看不上,一封山便成了一座“孤岛”。如今,矗立于县驻地附近山坡上的电视卫星地面接收站,将墨脱与北京联结起来,墨脱人对山外的大事有了更多的了解。据桑杰扎巴书记透露,明年还要开通程控直拨电话,眼下所需设备已运到了八一镇。
记者过米日,走背崩,宿德兴,欣喜地看到,近年来,已有近半数的农户新盖或翻修了住房,买了收(录)音机;少数门巴、珞巴族人家还有了电视机;姑娘们穿上了时髦的花裙,小伙子则大都戴上了手表。据该县一项统计,1993年全县农户人均纯收入逾770元,人均储蓄120元。不但生活有了很大改善,门巴族、珞巴族人民的商品观念也增强了不少。据说目前全县已有个体工商户近百户,还涌现出一批从事编织加工的专业村。
墨脱的一切都在变,不变的唯有那葱绿的青山……(附图片)
图为墨脱境内现存唯一的一座藤网桥,全长约三百米,横跨雅鲁藏布江。今冬明春,此桥将改建成钢索吊桥。莫瑄摄
地图为刘小青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