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11月7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

  难忘延安
——儿时的回忆
阮崇武
我在童年时,对父亲的第一个比较深刻的记忆是1938年秋天,父亲从晋绥抗日前线回到冀中前线,根据党的指示,秘密途经北平,在家里作短暂停留。那时大姐已参加“民先队”,经常作抗日宣传。在她的率领下,孩子们专门为父亲演出了一个小活报剧。姐妹们扮演抗日民众,我扮伤兵。记得我坐在小藤椅里,头上裹了纱布,由姐姐们抬着,大家严肃认真地小声齐唱抗日救亡歌曲,父亲很是高兴。
1943年冬天,我正好10岁,快过年了,后来担任过卫生部长的崔月犁同志,当时化名“老李”,来到我家。看样子,他和妈妈已经谈了很久。我们刚刚滑冰回来,只见他匆匆离去。吃晚饭的时候,一家人神情都很紧张,妈妈更是眉头紧锁,看上去心里很烦,我预感到将要发生什么大事情。帮我家做饭的老杨头,特地在饭桌旁流着泪劝妈妈:不要把孩子交给陌生人。我什么也弄不懂,只顾埋头吃饭。
天黑了,妈妈把我喊过去问:“想不想和三姐一起去找爸爸?”我点点头,于是妈妈带着我们两人,到了陈风桐伯伯家里。陈伯伯是留学日本的农林专家,为了抗日救国,抛下妻子儿女,走上战场。在一间昏暗的小破房子里见到得了严重肺病的陈伯母。大人们谈了很久,快到半夜了,妈妈才乘黄包车离去,只听她远远喊了一声:“一路当心……”就哽住了,不知她还想说什么,那车却慢慢地消失在黑洞洞的胡同里。
那时父亲在晋察冀边区参议会担任秘书主任。当我和三姐抵达参议会驻地——阜平县夹背村时,他已带领一个干部队去延安了。三姐问我愿不愿再和她一起到延安去找爸爸,我又点点头。于是我们就背上背包继续上路了。
经过千辛万苦、长途跋涉,抵达延安时已经是1944年5月初了,在兰家坪中央招待所的一孔窑洞里,我和三姐焦急地等待着幸福的重逢时刻,谁也不想开口说话。
因为父亲曾留学日本,家里有不少他在日本时的照片,穿着制服,留着分头;家里也有他在大学教书时的照片,穿着长袍,样子也很潇洒,我努力搜索着记忆。突然,门帘掀起处,进来一个矮老头,身穿一套脏得发亮的棉军装,满脸胡茬子,戴着一副深度眼镜,镜腿全没了,用两根棉线套在耳朵上。三姐迎上去喊爸爸,我愣住了,站在原地一动不动。他走过来,摸着我的头笑呵呵地说:“长得这么高了。”
经过边区师范的短暂过渡,我被安排在延属分区干部子弟小学读书,就在宝塔山斜对面的山坡上。姐姐在桥儿沟延安中学读书,离我有十几里地,父亲在党校二部参加整风学习,在另一个方向,离我也有5公里之遥。平时我们很少见面。后来姐姐调到甘泉工作,离延安45公里路,就更难见面了。
1945年夏天,我得了化脓性扁桃腺炎,发烧到40摄氏度,正巧姐姐来延安,才把我送到医院去看病。
后来按照医生的劝告,我转到爸爸那里再休养一段时间。头一个碰到的问题就是“吃饭”;我没有资格在党校食堂吃小灶伙食。爸爸专门为我去领菜金和口粮。他跑了二十多里地,亲自背回一袋面粉。当他吃力地向山上爬来的时候,我站在窑洞前的山坡上向下看着、看着,眼泪从心里涌了出来。叔叔、阿姨们主动送来了小火炉、小铁锅,可以煮面条、烙饼。就这样,我在党校住了下来。
一个窑洞住四个人,都是团以上的干部。床边加了一条木板,我和父亲住在一起。白天大人们开会、学习,我就用土制卷烟机帮大家卷烟,搓吹火用的纸。因为缺火柴,我能熟练地用火石打火,为叔叔们点烟,当然也包括爸爸。
父亲本是一个书生,又是大地主家庭的独子,在这样艰苦的战争年代里,连自己的生活也不善于料理,更谈不上拉扯孩子。但不管怎样他还是尽心尽力地想把事情做好,并且对我从来没有发过火,没有斥责过,一次也没有。
有时,晚饭后父亲带我去爬山。我跑在前面,他就紧走几步;我掉在后面,他就回过头等一等。他总是爱抚地看着我,但从来也不谈什么,我们已经习惯于这种沉默的散步。他心里可能在惦念着什么,我却是无忧无虑。
一天傍晚,突然在窑洞外有人激动地大叫:“日本投降了!”“日本投降了!”大家赶紧跑出来,只见四周山头上相继点起了火堆,好多人用喇叭高声喊话,大家都高兴得跳起来,大声和其他山头的人互相呼应着欢呼,也点起了一堆篝火,围着火兴奋地议论到深夜,最后集中到一个话题——“应当尽快赶回前方去!”
许多年过去了,延安狂欢夜的情景,却还是那么清晰,难忘。


第8版(副刊)
专栏:金台随感

  另一面的“发掘”
杨洪立
近年来,在咱们中国,很出了一批勇于大胆怀疑、敢于标新立异的“历史学家”。这类学问家的一项重要工作,据说是“发掘”历史的另一面,即所谓“真实”的不为人知的一面。其理由是,在过去的文字记载和宣传中,有许多不真实的成份,需要由他们为之辨伪、鉴真、证实。
这样的例子新闻媒介已披露不少。远的不说,单说最近的就有两件相当轰动的事例。其一是,有人撰文说,“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说法缺乏根据,属子虚乌有,只是为了“教育后人”才编造出来的。结果弄得有关人士又是查历史,又是找根据,证明确有此事,才使一场小小的风波烟消云散,还了历史的本来面目。另一件是,有人在读《谢觉哉文集》时,竟然从谢老记述红军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文字中,看到了“历史的另一面”,即:红军长征实际上并不像过去说的“挖野菜”、“煮皮带”、“吃树皮”那样艰苦,以往宣传得过分了,“那段历史被倾斜了”。结果,也使得年逾高龄的谢老的夫人王定国同志不得不“心情沉重地”撰文,以亲身经历证明“历史并未倾斜”。此后又有多位老红军战士站出来作证,维护历史的真实。
看了有关这两件事的报道,我不由陷入深思,且愈想也愈有点“心情沉重”起来。因为,在很长一段历史中,中国人民受帝国主义列强的凌辱欺压,中国人的地位连猪狗都不如,这是人所共知的史实,是连列强也供认不讳的。而现在有人竟然要翻这个案,究竟意欲何为?是证明帝国主义“善良”,还是说明做奴隶的日子“好过”?是鼓舞人民自强自立,还是让国人忘记历史,生长奴化意识?红军长征艰苦卓绝,人民革命胜利来之不易,这也是人人皆知的事实。现在有人竟然也要否定这一点,在人们继承和发扬我党我军优良传统、为实现四化大业而艰苦奋斗的征途中,这样做又能起到什么积极作用呢?
此类现象在文学艺术乃至现实生活中也有反映。有些人在写到讲到一些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时,总是千方百计地进行另一面的“发掘”。即从反面人物、被人民唾弃的人物身上挖掘点“善”和“美”,从英雄人物甚至革命领袖身上挖掘点不光彩的疮疤,甚至将臆造出来的“隐私”、“丑闻”当作实事津津乐道。似乎只有这样才算反映了“真实”,才是秉笔直书。实在不明白这是一种什么逻辑,什么心理!
真实地反映历史是必须有的唯物主义的态度,全面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也是必须遵循的原则。基于此,对某些确实有误的史料加以甄别纠正,自然也就无可非议。但是,如果把兴趣放在无稽之谈的另一面的“发掘”上,以荒诞的标新立异为能事,我看对此是应该警惕和加以反对的(恶意的诽谤更当别论)。
好在历史不是可以胡揉乱捏的面人,也不是能够任意打扮的女孩儿。谁捉弄历史,谁就要受到惩罚。所以,笔者劝此类“学问家”或好此道的朋友,还是老老实实、正正经经地做人做学问为好。


第8版(副刊)
专栏:

  歌声奔腾爱国情
张世英
每天早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歌唱祖国》的乐曲中开始新闻联播。这首表达人们爱国之情、奋发前进的歌曲,通过电波传遍祖国上空和世界各地!
这首歌是由著名作曲家王莘作词、谱曲的。当听了这位老作曲家介绍这首歌曲的创作过程后,才知竟酝酿了一年!1949年10月1日王莘听到毛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庄严宣告,心潮澎湃,产生了创作表现人民对新中国热爱的歌曲的强烈愿望。于是写了一首《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歌,但感到不理想,也没有唱开。从此,他立志要写一首歌颂祖国的歌曲,把千百万人民热爱新中国的情感表达出来。作曲家总在心中思索、酝酿着。
第二年国庆节前夕,王莘到北京办事。他看到天安门城楼高悬红灯,广场上旗帜飘扬,少先队员挥动着花束,迈着整齐的步伐操练,这迎接国庆的场面使作曲家无比激动。他眼前仿佛出现了旗帜的海洋,欢乐的人群和此起彼伏的“毛主席万岁”的欢呼声——人民群众热爱领袖和祖国的感情最集中表现的场面。它像把钥匙,突然打开了作曲家灵感的大门,歌词和旋律涌出心底。随即哼出:“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在回天津的火车上,随着滚滚的车轮声,王莘的心情更难以平静,又一气呵成了“越过高山,越过平原,跨过奔腾的黄河长江;宽广美丽的土地,是我们亲爱的家乡”这第一段音符和词句。回津后,又用了两周的时间,完成了第二、三段词曲的创作。
这首歌歌词上口,歌曲易唱,以雄壮有力、气势恢宏的主旋律和真挚的情感,表达了人民对祖国的深情,对新中国未来的憧憬与向往。一经演唱,很快在群众中流传开来。1951年国庆前夕,《人民日报》发表了这首歌,文化部向全国推荐,从此唱遍祖国大地。使王莘终生难忘的是,1965年的除夕,周恩来总理来到天津和大家共度佳节。周总理叫他指挥大家演唱《歌唱祖国》,自己也和大家站在一起,从头至尾地演唱着,而且三段词全能背唱下来,越唱越高兴,越唱越有力量,给了他很大的鼓励。
《歌唱祖国》是这位作曲家热爱祖国、革命豪情的继续。抗日战争爆发后,19岁的王莘从无锡家乡奔赴延安,在鲁艺音乐系学习。1939年夏,他响应党的号召到敌后晋察冀工作。在与人民同生死共命运中,王莘创作了流行于晋察冀的《晋察冀》、《选村长》、《战斗生产》等人们喜爱的歌。50多年来,他发表了600多首歌曲,现在,老作曲家虽然年老体弱,但他表示,只要一息尚存,就要尽一名歌手的职责——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


第8版(副刊)
专栏:

  锻工
廖志理
凛冽的时候
我们却像火一样不穿衣服
火,使整个冬天出汗
使漫天而至的雪颤抖,并且
在软弱的深处苍白
鎯头,一个坚强的物件
在比一生更长的历史中
只被我们握住关键的把柄
胳膊抡圆
一片辉煌的词语从岁月里
溅落
那坚定的节奏
即刻响遍了生活
一砣铁
不只是一砣铁
从冬天打起
从我们生命之初打起
一砣铁就在灿烂和铿锵中
改变着自己
以及现实的形状!


第8版(副刊)
专栏:艺文短波

  艺文短波
由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主办、《铜陵日报》协办的第六届全国报纸副刊好作品评选于八月三十一日在安徽铜陵降下帷幕。四百六十八家中央、省市报纸及部队报纸、专业报纸副刊的一千二百三十八篇作品和一些版面、专栏参加了评选。共评选出一等奖十九篇;二等奖四十八篇;三等奖一百七十八篇;好版面十个;好专栏十一个。


第8版(副刊)
专栏:

暮归(摄影)马明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