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11月6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文件·报告·回忆录)
专栏:

  德高望重 功垂青史
——沉痛悼念郭述申同志
刘华清陈先瑞王诚汉张池明
1994年7月14日16时40分,90岁高龄的郭述申同志——这位久经考验的忠诚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安详的午睡中与世长辞了。噩耗传来,我们无法抑止悲痛的心情,先后到他灵堂前吊唁。述申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我党我军的杰出政治工作领导者,也是我们的好导师、好战友、好兄长。我们含着思念的泪水,送别他的遗体。难以平静的感情,引发出无限的追思。述申同志在血雨腥风中的人生选择,在革命征途上的坎坷经历,在工作中的不息奋斗,在作风上的严于律己,刚直不阿;清正廉明,不计名利,谦逊和蔼,平易近人;艰苦朴素,联系群众等共产党员的高贵品德,久久在我们脑海中萦绕。
郭述申同志原名郭树勋,1904年12月出生在湖北省孝感县城关镇一个贫民家庭。1922年5月他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开始投身于民主革命运动。1927年初,述申同志当选为湖北省农民协会执行委员会常委、教育部长,开始从事农运工作。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叛变,轰轰烈烈的大革命遭受失败,中国革命走向低潮,就在这白色恐怖猖獗的血雨腥风中,述申同志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他在张太雷、陈潭秋等同志领导下,开始了新的革命生涯。
1930年4月,述申同志受党中央委派到鄂豫皖边区担任党的领导工作。述申同志为鄂豫皖苏区的创建和巩固,为党的组织和红军队伍的发展壮大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1934年11月,红25军按照党中央和周恩来同志指示,撤离鄂豫皖苏区,开始举世闻名的长征。我们在红军时期和述申同志共事时间较长,他做军队政治工作颇有建树,特别是他批准在红15军团政治部的《红旗》报上刊登《红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在军队中传唱至今,对加强部队建设起了重要作用。
抗日战争初期,述申同志任中共湖北省委书记、中共中央中原局委员。1939年7月,任新四军第5支队政治委员。他坚决贯彻中央和中原局的决定,坚持独立自主方针,发动群众,扩大抗日武装,加强部队政治工作和开展阶级教育,参加了开辟苏皖边区抗日根据地工作。
抗日战争胜利后,党中央决定述申同志去东北工作。离延安前,毛泽东同志面嘱他要按党的“七大”方针办。述申同志一到东北,立即投入到紧张的战斗和工作中。他先后任中共辽北省、吉江省工委书记兼省军区政委,嫩南区党委书记兼军区政委,中共西满分局常委、组织部长,中共东北局宣传部副部长等职,为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述申同志在东北工作了十几年。他历任中共旅大区党委副书记兼旅大市总工会主席、中共旅大市委第一书记兼旅大警备区第一政委、中共辽宁省委常委等职。因为抵制“左”的错误,坚持党的原则,于1964年受到了不公正的处理,年底调北京。1962年,述申同志当选为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文化大革命”中遭受迫害,在林彪、“四人帮”的倒行逆施面前,他坚贞不屈,大义凛然。粉碎“四人帮”后,他虽年逾古稀,但壮心不已,积极到湖北等地调查。1978年当选为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同年,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他坚决拥护并努力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平反冤假错案恢复党的优良传统,为加强党的纪律检查工作和党风建设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1982年当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他还是中共七大、八大代表,党的十三大和十四大特邀代表。他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后,仍以极大的热情关注党和国家的建设,坚决贯彻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拥护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关心群众,关心青年干部的成长,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深受广大群众、干部的尊敬和爱戴,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述申同志在长达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虽几遇逆境,历经坎坷,但他对共产主义事业终生不渝,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他能走上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道路是经过反复思考,认真比较才作出的正确历史选择。述申同志青年时期就有救国救民的志向,在中学读书时就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考入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后,正值大革命高潮到来,在董必武、陈潭秋等共产党人的教育影响下,他对国共两党的言行进行了认真的思考,特别是参加“麻城惨案”的查办和到湖北农村考察农运情况,使他看到国民党代表了地主阶级的利益,共产党则坚定地站在农民群众一边。鲜明的对比,使他认清了国民党不如共产党,只有共产主义是人类彻底解放的唯一正确选择,共产党所指引的道路是解救中国、改造社会的唯一正确道路。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大批共产党人惨遭屠杀,一些不坚定分子纷纷发表声明退出共产党,而他则毅然决然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由一个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青年,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转变成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一名战士。在此后长达67年的革命生涯中,他总是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一切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不畏艰难险阻,不追逐名利地位,勤勤恳恳地为党的事业奋斗。即使面临生与死的考验,他也毫不动摇。在鄂豫皖斗争时期,“左”倾错误推行者几次要对他进行“肃反”,但他对党组织坚信不移,不怕杀头和打击,同“左”的路线进行了坚决斗争,保护了一大批干部,包括一些高级干部,表现了共产党人的崇高气节。他有很强的党性和组织纪律性,一贯自觉服从组织分配,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的各项方针政策,即使在受到不公正待遇时,也能从大局出发,坚持真理,努力工作,能上能下,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他是鄂豫皖边区第一任特委书记,党中央派别的同志来接替他的工作,让他任特委组织部长时,他坚决服从组织决定。1934年9月,中共鄂豫皖省委第四次常委会错误地批判述申同志“一贯右倾”,并撤销了他的省委常委和皖西北道委书记的职务,让他到红25军政治部当一名科长,但他毫无怨言,仍忠心耿耿地为党工作。“文化大革命”中,他被加上许多莫须有的罪名,遭受了残酷的迫害,但他始终保持对党和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他对革命中的挫折和失败,不悲观、不气馁、不动摇。无论是在顺境还是逆境中都能坚持原则,始终不渝地为党工作。这些,如果没有坚强的党性和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是很难做到的。
述申同志参加革命后,曾担负过党、政、军、群等方面的领导工作,无论何时何地,他都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自觉养成密切联系群众,深入调查研究,勤于探索,朴实严谨的优良作风。战争年代,他从战争中学习战争。经常深入前线,亲临战场指挥,尊重军事指挥员的意见。走到战士中间去,发扬军事民主,把上级的意图变为部队的行动,不断取得战争胜利的经验。和平时期,他从工作中学习工作,向领导学习,努力在贯彻执行上级指示中提高自己的思想方法和工作艺术,向群众学习,不耻下问,甘当小学生。他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总结经验,树立典型,把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本地区本单位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他担任中纪委领导工作后,仍保持战争时期的优良作风,不顾已过古稀之年,经常深入各地检查指导工作,认真贯彻党中央的指示,为加强党的纪律检查工作和端正党风做出不懈的努力。
述申同志是个有知识、爱读书、好学不倦的人。他除结合工作阅读了大量的有关书籍外,还系统地学习过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和毛泽东同志的著作。长征到陕北后,他是红大的第一批学员,后来又在延安中央党校长期工作,这为他学习创造了很好的条件,思想理论水平不断提高。他无论是在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统治时期,还是在建国后我们党犯有“左”倾错误的时候,都能正确理解执行党的政策,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不盲从,不随波逐流。他尽管当了领导干部,但经常自己动笔写材料。各种会议的发言、总结,都亲自动笔修改。他还结合学习和工作,写了几十篇论著,有些已公开发表。他从青年时期起,就在报刊上发表文章。他还有很深的文学修养,经常写一些诗词,并多次在报刊上发表。他在晚年仍孜孜不倦地刻苦学习,著述不辍。他注意学习新的理论和知识,视力不好,就让秘书或亲人读给他听。他认真回顾和总结一生的工作实践,撰写了大量的有关党史、革命斗争史的文章和回忆录,并参加和领导了红25军战史的编写工作,为研究党史、军史留下了一批宝贵资料。他按照中顾委的要求,把撰写的文章和诗歌集中起来,作为资料留给组织。后被他的家乡孝感地区知道,一定要为他出版,因再三推却不下,只好少量印刷,分送他工作过的地方党史部门和他的战友、亲朋。如今,《郭述申著述选》成为他留给我们的最后纪念。
述申同志是一个从大革命时期就参加革命的老同志,并且长期担任党、政、军的领导职务,在他战斗或工作过的地方和许多老同志中,有很高的威望。但他有功不自傲,位高不自居,名重不自恃,始终保持普通党员和人民公仆的形象。他谦虚谨慎,平易近人,感情真挚热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各地开展党史资料征集整理工作,许多素不相识的人前来找他调查访问,尽管他年事已高,还有许多工作,但对来访者从不拒之门外,他没有一点架子,不管是谁,有求必应。许多他工作过的地方市县党史部门请他题词或为出书作序,他都推请其他老同志去作,实在推不掉,就实事求是地认真承担。他对故去的共事过的老同志怀有深厚感情,不仅写文章悼念他们,每当各地为老同志举行纪念活动他都尽可能去参加,以寄托哀思,告诉人们革命胜利来之不易。他心里总是装着人民群众,关心别人比关心自己还重。每当革命老区来人,他都了解那里人民的生活情况,积极为老区的扶贫工作呼吁。许多烈士子女找他,他都热情帮助他们。各地来往的各种信件,他都认真处理,件件落实。他曾工作过的旅大地区的人民群众对他怀有深厚感情,在他退出工作岗位后,每年夏季都邀他去海滨休息。今年已经做好行前准备,谁知却突然病逝,留下了对大连人民的深深遗憾。
述申同志十分注意对子女的教育。他经常对子女们讲述长征中的故事和先烈的光辉业绩,教育他们要艰苦奋斗,发扬革命的优良传统,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他严格要求子女自强自立,勤奋学习,严于律己。他的小女和长孙学业有成,先后出国深造,他于1990年先后为他们各自题诗,诗中说:“刻苦钻研日,学问精益精”,“华夏正腾飞,学成及早归”。坦露了一个老共产党人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晚辈的期望。他严格要求子女,自己也身体力行,以身作则。他从不为自己的亲属子女拉关系,走后门,搞特殊,从不为自己的住房、待遇提要求,要照顾,而是艰苦朴素,粗食淡饭,衣着俭朴,数十年如一日。他生前曾多次嘱咐家属,去世后丧事从简,不举行任何仪式,遗体献给医学院,体现了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彻底唯物主义精神。
述申同志把一生献给了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为党为国家为人民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在他的身上体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精神,体现了共产党员的高贵品质,体现了中国革命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他虽然和我们永别了,但他的思想、品格将永远激励我们,激励后人,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怀念。


第5版(文件·报告·回忆录)
专栏:

  革命烈火耀边疆
——纪念新疆三区革命五十周年
赛福鼎·艾则孜
本世纪40年代中期,在新疆的伊犁、塔城、阿尔泰三地区爆发了以维吾尔、哈萨克等少数民族为主力军的,反抗封建军阀,反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武装革命运动。这场革命运动距今已经过去整整50年了,回首往事,那场如火如荼的革命风暴;那惊心动魄的斗争场面;那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至今历历在目,仿佛就发生在昨天,使我激动难抑,不能忘怀。三区革命斗争为全中国人民的解放,为新疆各族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贡献。毛泽东同志称新疆三区革命“是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的一部分”,“对解放大西北乃至全国作出了贡献”。三区革命功绩永存,各族人民亦将永远铭记那段光辉的历史。
    一
1944年秋,位于新疆北部的尼勒克县率先发动武装起义,拉开了新疆各族人民反抗压迫,争取民主、平等、自由的大规模武装革命的序幕。此后,这场不断发展的革命运动延续了5年,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政府,紧密地配合了全国人民的解放战争,为解放全新疆创造了有利条件。与此同时,新疆各地也燃起了反抗国民党统治的革命烈火。在东疆,吐鲁番、哈密地区的有志之士在三区革命的影响下组织游击队,打击地方政府,袭击驻军,严重影响了国民党的交通生命线,与三区革命遥相呼应。南疆爆发了塔什库尔干起义,起义震动和影响了南疆的革命形势,重创了国民党军,成为反抗国民党统治三区革命的一个重要部分。
国民党政府看到用武力无法解决三区的武装反抗,就派国民党政府大员张治中前往新疆与三区革命临时政府议和。双方经过反复谈判和磋商,于1946年1月签署了《和平条款》,7月成立了新疆“民族民主联合政府”。由于是两种不同立场、不同目的和性质的联合,终究导致了联合政府的破裂。1947年始,国民党反动政府不遵守和平条约,疯狂镇压新疆各地的反抗运动,大肆搜捕和杀害革命进步人士及无辜群众,以卑劣手段恐吓威胁三区代表,形势日趋紧张,三区与国民党政府的矛盾不断激化。与此同时,经过人民解放军一年多的作战,解放战争形势也由相持阶段转为反攻阶段,这也鼓舞了三区革命军民。1947年8月,三区代表毅然返回伊宁,联合政府宣布破裂。三区军民继续坚持武装反抗国民党政府,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
    二
中国共产党虽然没有直接领导三区革命,但三区革命的产生和发展与中国共产党的影响、支持是分不开的。早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新疆就有红四方面军西路军的革命活动。抗日战争期间,应当时新疆督办盛世才之邀,中国共产党派了大批干部进入新疆开展革命工作,其中有党的高级干部陈云、邓发、陈潭秋、毛泽民、林基路等。中国共产党人团结新疆各族进步人士,带领各族人民,艰苦奋斗,在短短几年里,使落后的新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和思想主张得到了广泛传播;培养出一批具有共产主义思想和觉悟的各民族进步青年。三区革命武装斗争主要发起人之一、三区革命临时政府主要领导人之一的阿布杜克里木·阿巴索夫同志就是林基路同志在新疆学院发现并悉心教育培养出来的维吾尔族优秀青年。在解放战争时期,党中央也对新疆人民的革命斗争给予了极大的支持。1946年11月中旬,国民党政府在南京召开“国民大会”时,我党董必武同志在中共驻南京办事处梅园亲自接见阿巴索夫同志,并多次会晤。董必武同志充分肯定了三区革命,强调中共中央对新疆各族人民的解放事业的关怀并给三区革命重要指示,后经中央决定指派共产党员彭国安同志携一部电台随阿巴索夫同志赴新疆协助革命工作。此后,三区革命力量和组织便通过电波与中国共产党保持联系。阿巴索夫同志还带回并翻译了毛主席和中国共产党的许多宣传书籍,这些书籍成为部队特别是干部学习的重要教材。1949年8月,党中央又派邓力群同志作为特派员携带专用通讯器材到达伊宁特区,邓力群同志给三区带来了人民解放军即将取得全国性胜利和新中国即将建立的消息,并向三区转达了毛主席和党中央对三区革命的高度评价,带来了毛主席写给阿合买提江的信件。毛主席亲自邀请三区革命代表参加在北京召开的新中国政协会议,这也是中国共产党对三区革命备加关怀,把三区革命视为新民主主义的一部分的充分体现。
    三
1949年8月27日,阿合买提江为首的五位三区革命区代表,在经前苏联前往北京参加新中国政协会议途中,飞机失事,代表不幸全部遇难。尔后,毛主席在致“新疆保卫和平民主同盟”的唁电中指出“……以阿合买提江为首的五位同志,生前为新疆人民的解放事业进行了英勇的斗争,最后为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是值得全国人民永远纪念的。”并再次邀请我率代表团赴北京参加政协会议。1949年9月我率新疆特别区代表团一行三人前往北京参加第一届新中国政协。9月15日到达北京,9月17日毛主席正式会见我们新疆代表团。下午3时,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步入中南海怀仁堂。早已等候我们的毛主席、朱德、周恩来、刘少奇、林伯渠等见我们来了,便离座肃立,以沉痛的心情向阿合买提江等遇难烈士致哀。整个大厅极为庄严、肃穆。入座后,毛主席悲痛地说:“阿合买提江、阿巴索夫、达列力汗等同志的牺牲,不仅是新疆各族人民的一大损失,也是全国人民的一大损失,他们的精神永垂不朽!”毛主席接着又说:“你们在新疆解放区所进行的斗争是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的一部分。你们牵制了国民党在新疆的10万军队,对解放大西北乃至全中国做出了贡献。”
这一切使我异常激动。我没想到毛主席和党的高级领导同志对阿合买提江等同志的牺牲真诚而深切地表示哀悼,并给三区革命这样高的评价。所见所闻,内心充满感激。这使我对中国共产党,对毛主席的认识有了一大飞跃。当时我心里想的是赶快返回新疆,向三区人民和新疆各族人民传达毛主席和中央对阿合买提江等烈士的哀悼之情及对三区革命的高度公正的评价,以此来鼓舞教育各族人民信赖中国共产党,热爱我们多民族的新中国。毛主席、党中央对三区革命的评价,也是对国内其它民族革命运动的充分肯定,这是各少数民族人民拥护和欢迎的,也是对少数民族革命事业的支持和鼓励。从此,各民族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团结一心,积极努力地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中。
    四
三区革命人民为新疆各族人民的自由、民主和解放事业,为新中国的解放事业,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三区革命彻底解放了伊犁、塔城、阿尔泰三区,有力地推动了新疆全区各族人民反抗国民党统治的革命浪潮,积极发展了经济、教育、文化和卫生事业,为新中国为新疆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组织人才和建设人才,她是新疆近代史上光辉的一页。
半个世纪以来,新疆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奋发努力,在各项建设事业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这片一辈人曾战斗过、流血奋斗过的土地上,各民族团结友爱,社会安定,经济、文化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的各项事业又有了更快更好的发展,这些都为三区革命画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今天我们纪念三区革命50周年,缅怀革命功绩,怀念为民族民主解放事业献身的烈士们,是为了更好地统一思想认识,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把一个经济繁荣、民族团结和睦、人民安居乐业的新疆带到21世纪。


第5版(文件·报告·回忆录)
专栏:

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进行的辽沈战役,使整个东北获得解放。这一战役消灭了国民党军队47.2万人。图为我军解放锦州的战场。本报资料照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