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11月30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经济)
专栏:

  转换机制以销定产
大同原煤首次实现产销平衡
本报讯全国重要煤炭生产基地山西省大同市,跳出指令性计划的经营方式,采取培植煤源、以销定产、产销见面、款到发货的经营方法,全市原煤生产结束长期产大于销的被动局面,今年首次实现产销平衡,煤炭销售款回收率稳定在90%以上。
煤炭是大同市的支柱产业,年生产原煤8300万吨。过去由于煤炭行业长期受传统的计划体制的束缚,没有市场也生产,赔了老本也销售,结果形成煤炭大量积压,亏损严重,煤款拖欠不断加剧,去年全市外欠煤款达16亿元。面对困境,今年初大同市组织煤炭产运销部门的领导一起认真分析形势,研究市场,提出和实施了集中精力转变经营观念,练内功,转机制,跳出计划的经营方式,积极参与市场竞争的新举措。
一是强化内部管理,培植优质煤源,以销以运定产。全市各煤矿、煤台和发煤站,普遍推行了各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以煤炭的多品种、高质量和低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在此基础上,市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关停、整顿了315座私开小煤窑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乡镇煤炭,全部生产矿井一律实行以销以运定产。根据市场行情统一调控各矿产量,该限产的限产,该停产的停产,决不姑息迁就。截至9月底,全市国统矿和地方预算内矿共产原煤3328万吨,比上年同期少产196万吨;原煤销售完成3249万吨,全市原煤库存量第一次达到了正常库存线。
二是产销直接见面,统一协调价格,价款到位发煤。今年以来,大同市采用销售直接面对消费用户的办法,尽力减少中间流通环节,煤炭产销部门先后到黑龙江、辽宁、天津等省市建立起了自己的销售站点23个,使生产、消费双方的效益都得到了保障。这个市还以煤炭运销公司为龙头,组织起大同煤炭集团总公司,统一协调管理全市煤炭的产销工作。全市今年几乎没有形成新的煤款拖欠,吨煤售价也保持在合理水平。(冯天林白玉龙辛言)


第2版(经济)
专栏:

郑州商界的广告促销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大街小巷,各种广告标语、招牌,真可谓“铺天”、“盖地”。
新华社记者王颂摄


第2版(经济)
专栏:

东北三省首家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庭日前在哈尔滨市香坊区法院成立。这是法庭庭长李治胜(中)与执法人员来到当地一家集贸市场宣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新华社记者 陈凯星摄


第2版(经济)
专栏:编后小议

头脑转了,身子也要转
辛言
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如同一列快速行驶的列车,若要改变它的行驶方向,首先要克服其自身的巨大惯性。这个问题不解决,头转了,身子依然如旧,弄不好就要出轨。
煤炭生产就面临着类似的局面。眼下,谁都知道要搞市场经济,而市场经济的第一要旨就是根据市场需求组织生产经营。道理好懂,可是一些企业做起来却往往大相径庭。为什么?惯性使然。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企业只知道从地底下把煤挖出来交给国家就行了,没有市场也生产,赔了老本也生产,结果造成积压和亏损。
要使企业真正走向市场,除了头脑要转变——转变观念,还要转变身子——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大同市的领导正是这样做的。他们根据市场行情实行统一调控产量,该限产的限产,该停产的停产。在企业还没有学会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经营时,这样做能够促使企业转变生产经营观念。与此同时,他们加快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培养企业身体内的“市场基因”,使企业逐渐克服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惯性,较为顺利地走向市场。


第2版(经济)
专栏:

  湘川黔交界区加速发展民族经济
昔日贫困县如今成为向外拓展通道和走廊
据新华社长沙电(记者石涛)湖南、四川、贵州毗邻的花垣、秀山和松桃县近年来抓住扶贫开发机遇,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在周边地区发展民族经济,使得昔日的边远贫困地区分别成了各省经济向外拓展的通道和走廊。
花垣、秀山和松桃三县是湘川黔三省远离省会城市的边远山区县,同时又都是国家确定的少数民族重点扶贫县。三省都把各自的边远贫困县列入全省经济格局中发展的重点,资金投入上立足长远以增强后劲为目标,不因资金投入回报率低而减少。贵州省近年来每年通过各种渠道向松桃注入资金都超过2400万元以上。今年5月,在相当困难的财力下,贵州省为松桃县解决了350万元的工业流动资金。
四川省将秀山县定为四川的小城镇建设试点县、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和乡镇企业发展重点扶贫县,并解决项目开发资金6000多万元。近5年,四川省地两级为秀山投放资金累计达3亿多元,先后投资建成了17个厂矿企业,完成了6个技改项目工程。由于资金倾斜政策,秀山县经济步入良性循环,1992年末工业产值稳定超过农业产值,今年粮食总产预计比去年增加5000万公斤以上。
湖南花垣县近8年通过各种渠道投入资金9200多万元,相继开发了电解金属锰、电解锌等系列精加工产品,并全部打入国际市场,逐步实现了农业县向工业县迈进。
近年来,随着三省周边地区竞争加快尤其是矿产资源深度开发和农副产品市场竞争,由花垣一枝独秀变成松桃、秀山和花垣三强鼎立,形成变压力为动力、以发展对发展的新格局。
花垣、秀山和松桃三县在发展民族经济中,互相协作,互相帮助。花垣县架通了连接四川的峨溶大桥、连接贵州的虎渡口大桥和县城内的双龙潭大桥,同时又引进贵州的7000多千瓦电力。


第2版(经济)
专栏:

  元江兴水利办电站建设基本农田
粮食连续7年丰收多种优势产业已经形成
新华社昆明电(记者周东棣、姜振岗)云南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通过兴修水利,发展电力,建设基本农田,摆脱了贫困。
元江县地处哀牢山区。县领导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以治水办电为先导,山坝结合为突破口,热区开发为重点带动全县社会经济发展的思路。10多年来,元江县各族人民在山区共修建了48座中小型水库、165座小水坝,蓄水量由1980年的2000万立方米上升到8500万立方米。山腰建起了16座梯级电站,年发电量为2.2亿千瓦小时。电力不仅完全满足了县里的需要,还可输出,成为首批建成的全国100个农村初级电气化县之一,农村电网覆盖率高达97%。山下纵横交错的渠道和倒虹吸管,使农田水利化程度提高到68%。
在解决水电的同时,县里将山区的哈尼族等少数民族2万多人移民到坝区定居,与坝区的傣、汉族兄弟联合开发出7万多亩荒地,使水利、劳力、土地、气候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也使这部分贫困群众的人均收入由不足150元增加到700元。
现在元江县不仅粮食连续7年丰收,还拥有甘蔗、热带水果、茶叶、烤烟等优势产业,建起了制糖、化工、冶金等企业。1993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65元,人均占有粮食418公斤。县财政收入也由原来的505万元上升到3465万元。


第2版(经济)
专栏:

  包头,再创辉煌!
本报记者王慧敏
几年前,包头市市长王凤岐常常陷入尴尬境地:
一位来包头旅游的香港女士,行箧中竟带有一个硕大的塑料盆,问及用途,女士道:“听说包头一年四季洗不上澡,带个盆子洗澡用。”
一批台湾客商来包头洽谈合作项目,除空运来大量食品外,每人还带了一顶帐篷。他们解释说:“听说包头只能吃到牛羊肉,住的是蒙古包,害怕生活不习惯,所以……”
论地理位置,包头处于黄河的“金腰带”和内蒙古的“金三角”上,是连接西北和华北的“桥梁”。论资源,市区及周边地区原煤储量达2500亿吨,稀土资源占世界储量的77%。此外,已探明的其它金属矿达40余种……正因这种优势,包头曾有辉煌的过去,“一五”期间,国家156项重点工程,包头就有6项,曾有“北方上海”之称。
然而,历史跌宕了数十载,等到“国门敞开”,包头人却发现,昔日的“光环”确实黯淡了,包头被“抛”在了先进行列之外:产业结构失衡,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轻重工业之比为2∶8;技术装备落后,项目建设不配套。全市技术装备五六十年代的约占2/3;管理体制条块分割,严重影响了地区经济整体优势的发挥。据1985年统计,包头市人口是江苏常州的两倍多,然而工农业总产值却不及常州的1/2。
出现这种局面,有其客观原因:60年代中期,包头由“战略后方”变成了“战略前哨”,除国防设施外,其它建设几近停顿,一些工程成为“胡子工程”。
“但包头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还在于我们自身。由于思想不够解放,往往不能很好地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例如,国家鼓励乡镇企业,沿海和内地大发展了,我们则刚起步。许多问题上,我们常常是自己捆自己的手脚。”常务副市长胡忠这样解剖自己。
包头人还认为,自己经济滞后的第一原因,是没有扣紧“改革”这个主旋律,以致使“发展”带有相当程度的盲目性。
包头人没有停留在长吁短叹上。从1990年开始,全市开展了4次思想大讨论,通过讨论,解放了思想,制订出了“再创辉煌”的战略方针。
再创辉煌,包头人把改革放在了首位,以改革促发展。中小型企业,是包头经济发展的“瓶颈”,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处于亏损、半亏损状态。1992年,市有关部门,果断地对中小企业实行产权制度改革,以增强企业对市场的适应为目标,因厂制宜,实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一厂多制等改革,转变了企业机制,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截至去年底,全市中小企业普遍扭亏增盈,利税较上年增长1.3倍。今年1—7月份,又大幅度增盈。
包头人认为,要使大企业振兴,仅在原有基础上修修补补,显然不够。他们把新区开发寓于企业的改造之中,以新区开发“催化”和“充实”大企业的改造与振兴。
3年多的努力,大企业焕发了青春。1991年之前,包钢在全国十大钢铁企业中,主要质量指标,均排在倒数第一。1993年,这些指标都排在前6位。拥有3万名职工的军工企业一机厂,在“军转民”中一度步履蹒跚,而今在新区“催化”下,魔术般地变出几十种民品。3年来,企业上缴利税7000多万元。
改革,带动包头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农业产值年均递增5.79%、工业产值年均递增15.22%、第三产业年均递增22.49%,扭转了轻重工业失衡局面。
1993年,全市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成为全国同类城市中第二个产值超百亿元的市。
包头还在发展新的支柱产业上采取“大动作”。
包头的优势在资源。包头人把发展支柱产业的重点放在了资源开发利用上。现在他们开始对资源进行深度加工。稀土产品开发和煤资源转化成化工产品,被当作新载体的两大“支柱”。目前,面积达9.56平方公里的稀土高新技术开发区已初具规模。已有300余种稀土产品投入生产。截至去年底,全市稀土产品销售达3亿多元,税金2674万元,出口创汇486万美元。


第2版(经济)
专栏:

  河南油料总产创纪录
新华社郑州11月29日电(记者刘健)河南省今年油料产量创历史最高水平,有关部门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全省油料总产量可达21亿公斤。河南省今年油料种植面积比上年增加238万亩,达到1851万亩。据介绍,尽管这个省今年油料生产受干旱、暴雨、病虫害等多种自然灾害影响,单产下降,但总产仍比历史最高水平的上年增产近3%。


第2版(经济)
专栏:

  四川聚酯工程开工
本报讯四川聚酯工程近日在自贡市开工。今年9月,国家计委报经国务院同意,正式批准四川聚酯工程为1994年基本建设新开工项目。工程总投资12亿多元,将于1996年上半年建成投产。
(欧阳宏刚彭锡超)


第2版(经济)
专栏:

  沈阳万余名个体业户参加保险
本报讯沈阳市到11月上旬已有1万多名个体业户参加养老保险。个体业户经营风险较大,没有养老保障,市人寿保险公司上门办理保险业务。沈阳鞋城和日杂市场一次就有4000多名个体业户参加养老保险。
(薛芳兴生)


第2版(经济)
专栏:

  兰溪开办珍珠蚌养殖保险
本报讯浙江省兰溪市保险公司开办了珍珠蚌养殖保险,承保了珍珠蚌30多万副。近来由于珍珠瘟疫等疾病,已发生赔案7起,保险公司支付赔款近45万元。
(徐广炼)


第2版(经济)
专栏:

  好来西全国点子交易大会举行
本报讯好来西首届全国点子交易大会11月28日在北京举行。上市交易的点子有塑造企业形象、新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等七大类上千个。提供点子的创意公司、广告公司达120家,前来参观、选购点子的企业代表300多人。
(李建兴)


第2版(经济)
专栏:

  九堡镇“引二拉三”发展经济
本报讯浙江余杭市九堡镇在杭州实行退第二产业、进第三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及时制定“引二拉三”的发展战略,建立综合改革试验区,如今已引进资金30亿元人民币,其中第三产业23亿元,工业7亿元。
(任建民)


第2版(经济)
专栏:

  苏北发现天然优质饮用矿泉水
本报讯江苏省阜宁县陈集乡境内发现含锶、偏硅酸复合型饮用天然矿泉水。水中还富含锗、镍、钼等多种人体有益微量元素。目前,该乡正在积极寻找合作伙伴,准备对这一地下矿藏进行开发利用。
(周凤桥张正义姚爱民)


第2版(经济)
专栏:

  新型补血保健食品泰斗髓精问市
本报讯新型补血保健食品“泰斗髓精”最近由河北省张家口市和平泰斗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研制成功。
(傅彤)


第2版(经济)
专栏:

  内贸部将整顿拍卖市场
本报讯内贸部将于近期对全国各类拍卖市场进行备案、审核、登记,以使拍卖市场步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内贸部要求各地于12月31日前将已建拍卖市场的有关情况报国内贸易部。内容包括:市场名称、批准单位、开业时间、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法人代表、注册资金和固定资产、拍卖标的物范围、规章制度、拍卖师人数及从业人员状况等,国内贸易部收到申报后,在一个月内进行审核,对符合《拍卖管理办法》规定标准的市场,将分批予以公告。


第2版(经济)
专栏:

  抓住机遇滚动发展
昌九工业走廊成为江西希望之廊
据新华社南昌11月28日电(记者吴华国)在改革开放大潮中,深居内陆的江西省及时抓住沿江开放的机遇,举全省之力建设昌九工业走廊,如今这里已成为江西的希望之廊。
昌九工业走廊南起省会南昌,北抵沿江开放城市九江,中间由南九一级公路、南浔铁路复线两条主轴线串起向塘、长堎等30多个新兴的工业集镇和共青、桑海等8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全长100多公里。
今日昌九工业走廊已具备全省一流的基础设施,形成了水、陆、空配套的立体交通网络。北端九江,交通线成辐射状向国内、外延伸。武九线、南浔线分别与京广线、浙赣线相连,正在建设中的京九线、合九线纵横交错;公路随着九江长江大桥的通车,已实现江西、湖北、安徽三省通衢;水路,年吞吐能力近千万吨的九江外贸码头,通江达海,客、货轮可直航日本、东南亚及世界各地;空路,可起降波音737客机的马回岭机场已开通北京、上海等多条航线。南端南昌,更是全省四通八达的交通枢纽。南北端之间则有南九一级汽车专用公路、南浔铁路复线以及赣江水运相连。通讯方面,沿走廊架起了数模兼容的微波通讯线路和大容量的光缆通讯线路。
昌九工业走廊以原有工业为依托正在形成汽车制造、石油化工、棉纺印染三大支柱产业和羽绒、医药、食品等加工工业体系。昌九工业走廊还成为江西引进外资的主渠道。据统计,走廊内已批准的三资企业总数达1500多个,合同投资额达12亿多美元,实际到资3亿多美元。


第2版(经济)
专栏:

  中国土畜产进出口总公司45年成果丰硕
本报讯记者任之报道:新中国成立后组建的第一个大型国有外贸企业——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总公司11月23日迎来了她45岁的生日。党和国家领导人题词表示祝贺。
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总公司成立45年来,与世界上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着贸易往来,累计进出口总额达820亿美元,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外汇资金。尤其是在建国初期,出口创汇曾占全国总出口额的1/3左右。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外贸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公司从单纯以土畜产品出口创汇为主要任务的企业,发展成为以对外贸易为主,内贸、金融、投资、旅游、运输、加工业等多种业务结合的大型综合性外贸企业集团。


第2版(经济)
专栏:

  桑塔纳轿车率先实现国产化
本报讯记者萧关根从上海汽车工业科技进步展览会上获悉:4年来,上海汽车工业取得科技成果5万多项。科技原动力使桑塔纳轿车国产化率在全国同行中率先突破80%,今年达到85%,成为名副其实的国产车,同时形成年产20万辆的综合生产能力。
据介绍,“八五”期间,上海汽车工业总公司已投资80亿元用于科技进步,一批填补国内空白的汽车零部件项目已竣工,使上海汽车工业在短时间内跨越了三四十年,改变了原来生产规模小、技术等级低、管理水平差的状况,跃上了“高起点、专业化、大批量”的新阶段。明年,将投入40亿元用于技术改造,是今年投入的两倍。


第2版(经济)
专栏:

  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明显回落
据新华社北京11月29日电(记者张锦胜)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显示,10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幅继续大幅度回落。今年前10个月,全国国有单位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比去年同期增长40.4%,增幅回落24.8个百分点。
据统计分析,前10个月的固定资产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比去年同期增长41.3%,增幅回落21.1个百分点;更新改造投资增长36.1%,回落22.8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增长54.1%,回落79.7个百分点。
据了解,今年前10个月全国新开工的项目比去年同期减少3865个,计划总投资2235亿元,下降11.2%。其中地方项目回落速度快,地方项目完成投资比去年同期增长40.8%,增幅回落27.4个百分点,其回落速度快于中央项目17.4个百分点。
在投资增幅继续回落的同时,投资结构继续得到改善,投资继续向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方面倾斜。前10个月,能源工业、运输邮电通信业完成投资比去年同期增长44.7%,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44%,比去年同期提高2个百分点。此外,固定资产投资领域利用外资大幅度增长。


第2版(经济)
专栏:金融短讯

  陕西建行输血复活企业
本报讯建设银行陕西省分行今年以来与咸阳印染厂、陕西复肥厂等20多家亏损大中型企业签订“复活企业”协议,注入启动资金,及时“输血”,增强企业自身造血功能,使一批连年亏损的企业摆脱了困境。
去年底,与陕西建行有贷款关系的企业亏损面达46%,亏损额高达1.8亿元。建行陕西分行经过周密安排,开始实施“复活企业”计划。该计划认真贯彻区别对待政策,对企业生产经营规范,产品销售旺,信誉好,经营中暂时资金困难的企业,根据其需要注入贷款,以促进和带动部分行业和整个经济的发展;对目前虽然亏损,但产品有销路,扭亏有望的企业,签订“复活企业”协议,注入启动资金,力促其尽快复活;对部分难以生存下去的企业,给予一定倾斜政策,使企业得到喘息之机,以解决汇率升值国有资产负担过重等问题。
据初步统计,建行陕西分行实施中的“复活企业”计划,已发放贷款1.42亿元,24家大中型企业开始走出亏损困境,已累计盈利近2.1亿元。
(徐鹏程景杰)


第2版(经济)
专栏:金融短讯

  天津中行积极吸收存款
本报讯中国银行天津市分行在金融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加大吸揽存款力度,今年从年初到11月份新增存款额11.3504亿元,完成总行下达年计划的141.9%,创存款额历史最高水平。同时,该行优化贷款投向,向重点项目投入资金近7亿元。
该行层层落实存款责任制,坚持存款工作分析制度,开展多种形式的存储擂台赛,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服务质量得到了很大提高。该行增加新的储蓄网点80余家,为居民储蓄提供了方便。
中国银行天津分行落实国家产业政策,支持天津市汽车和无缝钢管两个国家重点项目和市级重点产品的生产。还重点支持了一些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嫁接改造和亏损企业的扭亏工作。
(郝宝山)


第2版(经济)
专栏:金融短讯

  蚌埠住房储蓄银行在房改中崛起
本报讯记者秦京午报道:安徽蚌埠住房储蓄银行为住房改革融通资金,业务发展迅速,6年来由开业时的2000万元资本金发展到现在的存贷款余额4.1亿元,人均年创利润达12万元,累计发放贷款10多亿元,已竣工房屋80万平方米,为13000多户居民解决了住房困难。
蚌埠住房银行于1988年5月开业,是为房改服务而产生的新型金融机构。住行开业后将社会、单位、个人住房资金转化为专项资金,集中管理、专款专用。拥有近万职工的蚌埠原纺印总厂,30多年来用于住房资金仅498万元,在住行帮助下筹资670万元、贷款1000多万元,一次解决了600多户职工住房。住房银行6年来还向285户居民提供贷款1800万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