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 文字版 1994-11-18

1994-11-18新闻联播 文字版

中青年为什么锻炼少?

第11版(体育)<br/>专栏:<br/><br/>  中青年为什么锻炼少?<br/> 张翼<br/> 据不完全统计,天津市坚持每周锻炼三次以上的人口中,中青年所占比重不足25%,这25%如果再减去高校学生就更少得可怜了。<br/> 中青年是国家的脊梁,他们正在国家的各个工作岗位辛勤地工作。但是为什么最需要健康的中青年人却不愿参加体育锻炼呢?<br/>     工作忙时间紧<br/> 的确中青年的负担最重,他们既要忙于工作同时又要照顾家小,赡养老人。在洗衣、做饭和工作之余就很难再抽出时间参加体育锻炼了。在天津电视台工作的赵杉毕业于天津体院,按说不会不懂得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平时工作忙,每天又要去接夜里3点下班的妻子,他就很难再抽出时间锻炼了。致使原来可以一口气跑8000米的他现在爬几层楼梯就气喘吁吁。<br/> 一项调查表明,自从施行大礼拜制以后,那些一直坚持锻炼的人依然如故而那些借口工作忙没时间的人还是抽不出时间。在美国有一种特殊的班车可供上下班的人在车上进行健身活动。听说花钱搭乘这种班车的人极为踊跃,美国人对体育锻炼的重视由此可略见一斑。<br/>     “懒”在做怪<br/> 在天津开了一家小发廊的马登路几年前每天早晨都跑几千米。现在他每天早晨送孩子去体校训练。当孩子在操场上跑步时,他在场边吸烟。“早晨跑跑步,一整天都感觉浑身有劲,精神旺盛。现在生意忙了,”他不好意思地笑笑,“主要是懒了。”主要是懒了,恐怕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抽烟的时间用来跑跑步,不是要有价值得多吗?现在的青年人不愿意在操场上跑步弄一身臭汗,他们喜欢打网球喜欢玩保龄球也喜欢到射击场过过枪瘾。但是能玩得起这些贵族运动的毕竟不多。在你还不能为打一小时的保龄球而抛出几百元钱时,到操场上跑几圈,未尝不是个行之有效的健身之术。<br/>     身体顶得住<br/> 从王振福家到天津体校骑车需要50分钟,王振福每天早7点骑车送女儿去体校,风雨无阻,如此已经快两年了。如果说王振福懒,恐怕谁也不信。但是如果让王振福每天拿出20分钟去参加体育锻炼,他肯定做不到。“我的身体挺棒,用不着锻炼。”他的话恐怕有一定的代表性。年轻人自恃身体强壮少有病痛而拒绝锻炼的大有人在。“有很多疾病因为年轻人身体好,抵抗力强一时难以发作而长期潜伏下来。一旦身体抵抗力下降,疾病就会大举反攻,坚持体育锻炼往往能祛除这些病痛。”天津盘山医院的大夫张历励提出了忠告。

职工体育喜大于忧——访中华全国总工会董蕴琦

第11版(体育)<br/>专栏:<br/><br/>  职工体育喜大于忧 <br/> ——访中华全国总工会董蕴琦<br/> 本报记者黄振中<br/> 日前,在湖北孝感举行的全国职工大众体育创编项目展示赛上,记者就目前职工体育状况,访问了中华全国总工会宣教文体部部长董蕴琦。他用“喜大于忧”四个字作了概括。<br/> 董蕴琦认为,职工对健康的需求比过去强烈了。在不少大城市的公园里、广场上出现了打太极拳、跳迪斯科、扭大秧歌的动人场面,参加人数少有几十人,多则几百人。这些活动的兴起,上级并未发文件,工会也未组织,完全是自发。原来以为参加者只有老年人、离退休职工,其实,青年人和小孩也喜欢这些活动。职工说,“有这,有那,不如有个好身体。”这说明大家对参加体育活动已由要我练发展到我要练的阶段。<br/> 许多企业,也深化了对体育的认识。他们认为体育运动可增进职工健康,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扩大影响,提高企业知名度;可以增强竞争意识,发展企业,等等。所以,他们将职工体育纳入企业文化范畴,同企业声誉和生存连在一起。他们拨出经费建体育场馆,购置体育器材,组队参赛。像湖北二汽、华北油田等单位就搞得很好。<br/> 董蕴琦说,职工体育还积极推动了大众体育的发展。所谓大众体育就是指职工自己创编的体育活动项目,它来源于生产、生活,有较强的趣味性。像纺织女工搞接头跑比赛,既比了接头技术,又比奔跑的速度。推动大众体育可以因人、因地和依兴趣开展各式各样的活动。以往有些职工对竞技体育不感兴趣,认为离自己相去甚远,单杠双杠爬不上去;跳高跳远学不会,自从推广了大众体育,这部分职工也兴致勃勃地参加托球跑、滚油桶等有趣的活动了。<br/> 董蕴琦认为目前职工体育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有些企业将生产和体育对立起来,认为体育要投入资金,投入人力、投入时间,于是不积极开展活动。有些青年职工参加休闲活动多,比如唱卡拉OK,打麻将,对体育活动兴趣逐渐减少。另外,原来工会建的不少俱乐部,已改换门面,有的搞高消费的娱乐活动,有的改成家具展销厅,职工已无健身场所,等等。<br/> 谈到今后职工体育发展方向,董蕴琦说,工会要发动引导职工参加活动和各种比赛,造成一个自觉锻炼的氛围。要稳定和培训职工体育骨干,积极稳妥地推广大众体育。在今后全总组织的大型职工运动会上,要逐渐增加职工喜爱的大众体育项目,通过不断努力,使职工体育迈上一个新台阶。

为何炒洋货

第11版(体育)<br/>专栏:体坛絮语<br/><br/>  为何炒洋货<br/> 萧鸣<br/> 近日,笔者留意了一下国内各地的体育报道,发现相当多的内容不是中国体育,而是比着炒欧美国家的体育新闻。<br/> 出现这种喧宾夺主现象,恐怕有以下几条原因。首先,体育记者、编辑图省事,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坐在屋里翻译外电,其中有大量的体育新闻,稍加编辑就可以播发。而刊登中国的体育新闻,需要体育记者深入采访,绞尽脑汁选题写作和制作,这当然比炒洋货费劲。<br/> 另外,由于受人力、财力和技术手段限制,我们不少文字摄影记者活动范围不大,电视记者摄下的节目不能及时传送播放,只好用人家的。<br/> 中国竞技体育的水平在世界上不低,应当成为我们体育报道的主角,千万不要把好不容易开辟的体育宣传阵地让国外同行占领。<br/> 今年,中央电视台在地方电视台的大力支持下,坚持每轮转播全国足球甲A联赛实况,这是对我国体育改革的有力支持,也是深受广大球迷欢迎之举。希望明年更进一步,当天更多地播出各场比赛集锦和评述。<br/> 实际上,体育报道炒洋货现象往往出在所谓竞赛淡季。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我国体育竞赛的安排有待调整,竞赛体制需要变一变。西方的职业体育为了满足它的上帝——广大观众的需求,对比赛时间的安排很讲究,一旦确定下来形成传统,不轻易改变。例如在美国,橄榄球、篮球、棒球、冰球四大职业体育的比赛几乎贯穿全年,只有夏季职业球赛少些,这时又是国际田径、游泳和其它奥林匹克运动的竞赛旺季。因此,当地的体育新闻常年不冷。<br/> 我国以往体育竞赛安排的原则,第一服从国际赛事,第二有利于主办主管部门方便,而对于怎样吸引更多的观众则考虑不多。每年过了十一月以后,高水平的全国竞赛骤然减少。其实像篮球、乒乓球等一些为群众喜闻乐见的室内球类运动,为什么不可以利用冬季组织全国联赛呢?

香港苦寻冰上梦

第11版(体育)<br/>专栏:<br/><br/>  香港苦寻冰上梦<br/> 本报记者任建民许立群<br/> 11月13日下午,1994年亚洲花样滑冰锦标赛女子单人滑最后一个项目自由滑的比赛,香港选手任宗仪上场了。她在宽阔的冰面上滑行,努力地做跳跃动作,可她根本跳不起来。场边的教练不时挥动双臂,示意她别忘了把双臂舒展开来。<br/> 漫长的4分钟自由滑结束了,任宗仪气喘吁吁地离开冰面,她的双腿和身体都显得那么纤弱。“把我累坏了!”她说,“我是第一次在这么大的冰面上滑冰”。<br/> “她还只有13岁,在香港的法国国际学校读中三,”忙着给女儿拍照的陈一枬女士告诉记者。“我学滑冰三年了,一个同学学滑冰,把我拉上,我就慢慢喜欢上滑冰了”,小宗仪的普通话说得很慢,但很标准。<br/> 香港冰上运动总会会长李光京介绍,在香港,冰场都是对公众营业的机构。任宗仪在那里根本没接受过正规训练。经过选拔,她获得了来北京参赛的资格,可她还不知道什么叫短节目、什么叫自由滑呢!加紧训练了两个礼拜,她随团来到了北京。可一开始训练,她就蹲在场边落泪了,别的选手所做的跳跃动作都是她连想也不敢想的,相比之下,她似乎什么也不会!<br/> 中国教练腾出时间指点她,8名一流教练,每人教了她20分钟,结果她取得了“令人不可思议的进步,比赛中居然一个跟头也没摔!”虽然她的得分是参赛选手中最低的,可她已经很尽力了。在香港,她只能在标准冰场1/3大小的冰面上与大家挤在一起练习,以致她习惯于缩着膀子滑冰了。这也是她第一次参加正式比赛。<br/> “其实,能派出选手参加国际比赛已经很不容易了”,50年代北京冰球队的老队员李光京说。1979年,他和夫人冯慧来到香港时,全港没有一个冰上运动的组织。他和几个赴港的队友注册了香港冰上运动总会及相关的运动协会,可是一无场地、二无资金。这位主持设计了首体及新中国前10块人工冰场的清华土木系毕业生苦心经营起一家滑冰场投资公司,用赚来的钱训练业余选手。没有场地,只能借用商业冰场,夜里和凌晨练习。“那次电梯坠地摔死了12名建筑工人,其中就有我们的冰球队长。”李光京动情了,“香港冰上运动的历史,真是一部血与泪的历史!”

“银荔人”的体育情

第11版(体育)<br/>专栏:<br/><br/>  “银荔人”的体育情<br/> 谢孝汉<br/> 广西柳州“银荔”企业集团早就以热心于祖国体育事业而闻名,集团每年都要举办三大体育赛事。这三大赛事分别是“银荔杯”中国足球精英赛、全国象棋冠军赛、中国名人迎春桥牌赛。<br/> “银荔人”为何热衷体育?该集团董事长许家威说:“体育能调动职工的自强精神,体育更能激发职工群众的爱国热情。尽管三大赛事的举行每年需要耗费近200万元,但这钱花得值得。”多年来,银荔企业集团每年经济效益大幅度递增,1990年企业总产值为3067万元,今年已增至2.5亿元,每年上缴给国家的税利也同步上升。银荔人真是“赢利”了,这其中正是靠全体职工爱国、爱厂、全力拚搏的结果。<br/> 今年“银荔杯”中国足球精英赛赛期又临近,银荔人正在紧张进行赛前筹备工作。目前该集团聘请的前国脚、现集团董事长助理王锋正在与中国足协洽谈赛事的各项事宜,比赛将安排在成都举行。<br/> 另外,银荔还有一个组建足球俱乐部的设想,集团准备每年耗资300万元,自己招兵买马,组建足球队参加明年全国足球乙级队联赛。银荔人将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中国足球事业的腾飞而贡献一切。

翔(图片)

第11版(体育)<br/>专栏:<br/><br/> 翔  程玉扬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