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11月17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

  繁星耀山乡农民笑开颜
福建农村小水电立下汗马功劳
本报福州11月16日电记者潘帝都报道:入夜,八闽山乡处处灯光闪烁,灿如星河;千家万户劳息的农民喜笑颜开地围坐电视机旁,收看京都、省城播送的电视节目。山乡农民依靠松枝、竹片照明的年代一去不复返了。这是农村小水电立下的汗马功劳。
据福建省水电部门提供的数据表明,截至今年9月份,全省农村小水电的总装机容量已达157万千瓦,年发电量55亿千瓦时,全省100%的乡镇、97%的行政村、97%的农户用上了电,用电普及面比全国平均数高8个百分点。
福建水力资源丰富,可供开发的达1000多万千瓦。多年来,福建省各级党委和政府一直把建设、发展农村小水电作为改变山乡贫穷落后面貌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省政府专门制定了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县建设规划,并从技术、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据统计,仅近几年中,全省财政、金融部门累计投入资金22.1亿元。同时,各级政府还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充分调动了社会各方面力量和外商参与办小水电的积极性,形成了多层次、多渠道、多模式联合办电的格局。据悉,目前全省确定的49个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县建设,已有24个县通过验收达标,约占全国的10%,居华东地区各省、市之首。余下的25个县,正在加紧建设,将于本世纪末全部建成达标。
农村小水电的建设和发展,对方便山乡农村生活、促进山乡经济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据有关部门抽样调查统计,农村乡镇企业的用电量约有80%来自小水电;农民家庭的用电量,小水电供电量占90%以上。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

  吉林确保粮食生产用地
七年中先后开发复垦土地十九点四万公顷
本报讯记者汪波报道:吉林各级土地管理部门紧紧围绕经济建设的中心,坚持土地资源与资产并重的原则,确保全省的粮食生产和重点工程的建设。几年中,先后开发复垦土地19.4万公顷,及时为国家、省级重点建设项目提供了用地。
吉林是国家产粮大省。随着经济建设的加快,土地的利用也在大量增加。
吉林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开展土地国情、国策宣传教育,把《土地管理法》列入“二五”普法的主要内容,并抓住重点的土地违法案件进行公开处理,加深了广大干部群众依法管地用地的法制观念。
吉林坚持“一保吃饭,二保建设”的方针,自1987年土地“一法一例”实施以来,在7年的时间里,国家下达给吉林省用地计划为3.31万公顷,而实际用地2.46万公顷,比国家计划少占用8546公顷;国家批准计划占用耕地1.9万公顷,实际占用耕地1.06万公顷,节余耕地8560公顷。在新开垦的土地中,耕地面积为7.8万公顷。土地开发和计划用地的节余,不仅没减少耕地总量,而且还有所增加。同时,在全省28个商品粮基地县划定了基本农田保护区,全省共保护耕地343万多公顷。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

  农村固定观察点10年成绩斐然
本报讯记者潘承凡报道:由中央书记处批准建立的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运作已逾10年,所提供的大量观察数据和专题调查报告,迅速地传达了农村干部群众的需求和呼声,及时把握了农村改革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向中央和地方的农村工作部门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为农村工作和农业经济的决策、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和珍贵的数据。
为了提高调查质量,加强调查数据的开发利用,总结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10年来的工作,中央政策研究室和农业部于日前召开第九次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会议。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建设工作始于10年前,10年来共对遍布全国的300多个村庄、2万个农户和近千个企业进行了连续跟踪调查,共取得8000多万个基础数据,形成2000多万字的调查报告,公开出版了200多万字,根据观察成果建立的全国农村固定点数据管理信息系统获得了农业部科技成果奖。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

  农民城面临新挑战
新华社记者焦然张和平
温州龙港镇,因是农民没花国家一分钱自力更生建造的城镇,而被中外学者赞誉为中国第一座农民城。
经过十年的发展,原来的5个小渔村已被农民建成为一座拥有现代工业、商业和各种城市服务功能的新兴港口城市。龙港人每年创造的工农业总产值近14亿元,财政收入达6500万元,市场成交额达7亿多元。全镇人口达13.5万;人均纯收入2765元。现在,龙港镇已吸纳了80多家工业企业和8000多家个体工商户,成为温州南部地区的一大工业重镇。
镇长李其铁说,龙港镇各项经济发展指标均达到了国务院新的设市标准。从“硬件”上讲,龙港现在具备了城市拥有的一切服务功能。有设备良好的医院、学校、邮局、公园、购物中心和三星级宾馆。在各条街道上,每十几米就有一座国内直拨、电脑收费的电话亭。目前,龙港镇是国务院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试点镇、国家科委星火计划密集区和温州市城乡一体化发展试验区。
但是,龙港经济发展起来之后,镇机构、管理权限仍然是十年前的设置,已经无法满足众多大企业的需要,经济发展的内容与外在的形式发生日益尖锐的冲突。当地的企业家说龙港镇现在的问题是“小马拉大车”。
龙港镇农民企业家方崇田说,农民创造了龙港城,但农民不能决定龙港的政府体制。镇一级政府的权力和职能已经满足不了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照此下去,企业发展要上更高层次只能是迁出龙港镇。他说,龙港产生不了亿万富翁。比如,龙港镇只有银行的办事处,贷款规模根本满足不了大企业发展的需要。再比如发展外向型经济,镇一级政府很难办理有关的涉外文件手续。
龙港真正的挑战实际是来之一江之隔的鳌江镇。鳌江镇是个百年古镇,归属于平阳县。
鳌江镇工商业基础比较好,全镇在改革初期就有人口3万多,工业企业上百家,其中有县级企业10多家,商业服务业零售网点上千个。鳌江港还是浙江省六大连运口岸之一,海上运输北可达大连、青岛、上海、温州及长江各港,南可直通福州、厦门、广州等沿海城市,最大靠泊能力可达3000吨。
现在鳌江镇已有人口10万人,工业产值已达10亿多元,有产值上千万元的企业30家,5000万元以上的5家,1亿元产值的企业2家,有中外合资企业14家。欧美和东南亚等地的一些企业家都看好这里的发展前景。
面对鳌江镇逼人的发展势头,李其铁的担忧是有远见的。龙港镇作为“中国第一座农民建造的城镇”正在失去原有的政策优势,如果今后仍纠缠在体制矛盾之中,就要落后于鳌江镇。
龙港、鳌江两个重镇如此迫切要求建市,也是值得人们深思的问题。他们为什么要求建市?主要是经济发展起来后,企业经营活动范围和对发展的政治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说明城市体制对经济发展有巨大的推动或制约作用。如果国家在宏观调控上运用好“建市”这个政治手段,对像龙港镇、鳌江镇这类地区,只要给个政策,就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不过,无论历史作出了何种选择,鳌江两岸的竞争,肯定要引来一个繁荣昌盛的新龙港和新鳌江!(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

  确立主导产业依靠龙头带动
潍坊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
本报讯地处山东半岛中部的潍坊市,结合本市农村改革和发展的实际,近几年来提出并实施了农业产业化战略,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腾飞。1993年全市粮食总产超过52亿公斤,农业总产值达到151.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和30.8%,农民人均收入达到了1238元,比上年增加266元,今年可望再增加150元。
随着农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定,一些新矛盾、新问题日渐显露。如宏观指导、调控滞后,农户作为市场的主体缺乏活力,农业投入不足,农产品质量差,缺乏竞争能力等等。
据此,潍坊市委、市政府在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基础上,逐步提出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战略,并确定了“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围绕发挥当地优势、确立主导产业、实行区域布局、依靠龙头带动、发展规模经营”的工作思路。
为了确保农业产业化战略的顺利实施,他们突击抓了四项关键措施。
一是确立和发展主导产业,根据市场需要和当地资源特点,确定了粮食、棉花、油料等15个主导产业。仅1993年,每个县市对主导产业物资、资金的投入就占全部农业投入的85%以上。60多项农业科技成果、20多项高新技术成果全部应用于主导产业。据统计,近两年来,这15项主导产业的产值、出口交货值分别占全市农业总产值、农副产品出口交货值的90%以上,农民增加收入的80%来自主导产业。二是把龙头企业建设作为发展农业产业化最关键环节来抓,重点扶持大(大规模)、高(高起点)、外(外向型),先后组建了56家集传递信息、推广技术、深化加工、贮运销结为一体的大规模农业产业化集团,形成了向市场迈进的“联合舰队”。同时,引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农副产品加工生产线40多台套,建成外向型企业120多家。目前,全市已形成了各种类型的龙头企业1.8万多家。三是切实搞好商品基地建设。按照确立的主导产业,重点抓好商品粮、优质棉、优质果品、瓜菜、烤烟、水产、畜牧等各类产品基地。同时,全市已建成50多个专业乡、2100多个专业村、86万个专业户。并围绕发展出口创汇建起了17处农副产品出口基地。这些商品基地年产值和产量分别占全市农业的50%以上,商品率达到90%以上。四是建立和完善了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各县市区也在国内外建立了一大批信息点。全市建起了12处专业批发市场,960处生产资料市场和农贸市场。其中,寿光的蔬菜批发市场、诸城的鱼市场、昌乐的西瓜市场、安丘的粮贸市场等都是闻名全国的大市场。
      (王鑫福张法舜)


第2版(编后)
专栏:

为潍坊喝彩
把“农业”与“产业化”两个词合成一个概念,在我国是近几年的事。把农业产业化认准为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更不多见。潍坊市响亮地提出了“农业产业化”的口号,可谓开风气之先。
潍坊所以提出“农业产业化”战略,一是情势所迫。粮、棉、油,猪、牛、鸡、姜、果、茶等,大贵大贱,大起大落,怎么办?二是顺时度势。要让农民鼓起腰包,让产品扬帆出海,又怎么办?潍坊的办法就是“产业化”。用他们的话讲,就是种养加、产供销、农科教“九位一体”。如此形成的合力,何尝不是农业发展的历史性一大进步?
潍坊的实践向人们表明,我国农业,特别是东部地区的农业,迈向新的历程已经势所必然。研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发展的新路子,已是我们一项重要任务。人们期待着各地创造出更多的新鲜经验。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乡情实话

  明年种辣椒还是种烟
湖南省江永县今年计划收购烤烟12万担,可到9月10日只收了计划数的12.5%。这个县黄甲岭乡原是烤烟基地乡,今年绝大多数农民未种烟改种辣椒,每亩收入千余元,比好年成种烤烟每亩还多收几百块。
县财政今年由于烤烟问题陷入了困境,部分农民却因种辣椒富了。明年怎么个种法?带着这个问题笔者走访了县里部分干部。
笔者:多年来你们县靠烟吃饭,如今农民不愿种烟了,你们允许吗?
副县长唐定、县委办主任周明祥:现在搞市场经济,不仅种烤烟或辣椒,而且各种生产经营权都在农民手中,由农民按照市场需求和赚钱多少自主决定。
松柏乡秘书黄海:往年我们乡种烤烟确实得了不少利。今年全乡种了12750亩。可烟农烤了第一批烟后,一算帐,减去化肥和燃料开支,不仅白花了劳力,而且每亩倒亏50多元。绝大多数烟农便不再种烤烟了,挖了烟蔸种大豆。少数烟农听说邻近的省收购价高,就往外卖。乡里连夜设关卡拦堵。结果苦了干部,亏了烟农,搞僵了干群关系,计划拿回150万元税款也只拿回2.5万元。因此乡党委决定,明年种烤烟或种别的什么,概由农民自己定。
笔者:那县财政与农民利益的矛盾该怎么处理?
县委宣传部新闻干事卢志平:种辣椒可以征农业特产税,因此也是一个财源。今年“两广”和本省、本区连续遭受特大洪灾,辣椒减产或失收,才卖得起价,明年如果天老爷帮忙,风调雨顺,到处辣椒丰收,种多了也倒霉。因此,明年究竟种什么、种多少,切不可一哄而起。
县委书记唐长久:种烤烟与种辣椒的问题,也是县财政与农民利益的问题。这两者之间相互联系,也存在一些矛盾。计划经济时矛盾不突出,搞市场经济矛盾就暴露出来了。怎样处理好这对矛盾呢?
我们的思路是,既要考虑地方财政,又不能坑农;既将种植自主权交给农民,又要做好服务和引导工作;既要保持有市场竞争力的传统税种,又要广辟财源。
初步规划,从今年起,经过一两年的努力,水果和反季蔬菜种植面积分别达到20万亩和5万亩,生猪发展到50万头,烤烟和甘蔗稳步发展,使财政走出吊死在烤烟一棵树上的困境。
       (郑赞朴)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编后小议

  寻找最佳结合点
江夏
江永县的部分农民种烟吃了亏,第二年便不肯再种,转而种其他作物赚了钱,可是靠烟支撑的县财政却因此发生了困难。
应该说,农民的选择无可厚非,但是也不能不顾国家和地方的利益,县财政捉襟见肘,入不敷出,最终也会伤害农民的利益。农民的利益和国家及地方的利益既有一致,也有不一致的情形,难就难在寻找兼顾各方利益的结合点。
值得称道的是,江永县有关的县乡领导在农民利益和县财政增收发生矛盾的情况下,明确表示尊重农民的自主权,尊重农民的选择。同时,他们下功夫广辟财源,寻求有市场、效益好,农民和县财政都能增收的项目,并做好引导和服务工作,使之互相促进,相得益彰。比之通过强迫命令,以牺牲农民的利益为代价,维持一时的财政增收,这种做法不是明智得多吗?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通讯

  天长“农机热”
罗云霞周万钧
大旱之年,农业严重减产,安徽省天长市却再度出现“农机热”。市农机公司大院内,排满崭新的拖拉机、旋耕机、开沟机等农机具,前来购货的人络绎不绝。连日来,该公司日销售量最高达103台,日销售额80多万元。预计到年底,公司能突破年销售额5000万元大关。
据天长市与农机公司的领导介绍,这次“农机热”是因为国家提高粮价使农民得到了实惠,相对缩小了粮食与农业机械的价差,促使农民加大购买农机的投入。一位农民说:“我算了一笔帐,过去买一台拖拉机加上配套要1万多公斤稻子的钱,现在只需0.5万公斤。”
此外,越来越多的劳动力从土地上分离出来,大忙季节劳力不足,农用机械就成了农民最好的选择。在市场经济冲击下农民传统思想观念的变化,也使一部分消费资金转而投向了农业机械。一位前来购买农机的老农说:“我家未过门的媳妇给彩礼不要,偏偏要农机,还得配套。”
天长市农机公司也对农民实行优惠价格和优质服务。每台拖拉机一般比外地价格低200余元。对重灾区,每台凭乡政府介绍信再优惠80元,旋耕机则每台亏本125元卖出。
为保证货源,公司派人到江苏生产厂家坐等催货。对当天提不到货的农民,公司把办公室腾出来让他们休息,招待所免费让农民住宿。农民提了货,公司人员还要帮助他们把机械调试好再开走。农民说:“在这里买东西,价格便宜,心里舒畅。”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

  山西运城严肃查处“黄羊案件”
本报北京11月16日讯新华社记者赵连庆、本报记者周泓洋报道:记者从林业部了解到,拖了四年之久的运城地区两家企业非法经营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黄羊案件,最近经运城地区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判处运城市牧工商联合对外贸易公司法人代表赵百勤有期徒刑三年,判处永济市北梯牧工商联合公司法人代表孙国宾有期徒刑一年。
黄羊是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对猎捕、出售和收购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作了明确规定和严格的限制。山西省运城地区永济市北梯牧工商联合公司和运城市牧工商联合对外贸易公司置国家有关法律于不顾,自1989年以来非法经营加工黄羊分别达到2657只和5887只,严重违反了《野生动物保护法》。
此案发生后,国务院领导作了重要批示,林业部和山西省政府派出了工作组,运城地委、行署成立了由林业、工商、公安、检察院等单位组成的联合调查组进行查处。当地工商部门分别对违法企业做出了罚款51.42万元的决定。但直到1993年底,违法企业只交了11.4万元的罚款。今年6月,“中华环保世纪行”记者团对运城地区有关企业非法经营黄羊案件进行了报道,再次引起山西省政府和运城地委、行署的重视,在很短时间内全部追缴清了罚款40多万元。司法部门对有关当事人进行了刑事处罚。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短讯

  南川提前实现农村电气化
本报讯四川南川市农村初级电气化建设,经过4年艰苦奋战,取得丰硕成果,提前一年实现奋斗目标。10月19日,四川省政府电气化建设验收组,在对各项指标认真检查后,通过了对该市的达标验收。1991年,南川市被国务院批准列为全国第二批农村初级电气化县。南川市把电气化建设作为振兴南川的契机,筹资6000多万元,全面开展农村电气化建设。到去年底,全市新增装机容量2.4万千瓦,年人均用电量377千瓦时。
(黄放)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短讯

  上栗区专业村发展快
本报讯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区实施“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战略,目前,已造就了收入占全村收入50%以上、从业人数占全村劳力51%以上的专业村125个,占村庄总数的60%。专业村人均年收入2000元,远远高出全区人均970元的水平。上栗区结合本地实际,鼓励扶持每个村从自身实际出发,走重点突破、形成规模的专业村发展道路。福田镇边塘村利用丰富的水资源发展精养鱼池400亩,年利润600万元,养鱼户人均收入突破4000元。
(文常敏)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短讯

  清河乡镇企业创名牌
本报讯河北省清河县乡镇企业中的汽车配件、摩托车拉线、合金刀具、耐火材料和精梳羊绒五大骨干行业产品,不但牢固地占领了国内市场,还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里的乡镇企业产品能够俏销国内外市场,是县委、县政府实施“科技兴企”战略,创出一批名牌产品的结果。清河县在实施“科技兴企”战略中,注重了在“双引”上大作文章——既引进科技含量高的项目,又引进科技人才,保证了引进的项目上一个成一个,并都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许金亭)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短讯

河南南阳市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国家棉花政策。目前,全市已收购棉花40075吨,平均日收购量都在1000吨以上。正在售棉的胡阡营村农民张华堂手捧雪白的棉花说:“俺已向国家售棉910多公斤,小贩给我再多钱也不卖给他!” 王天定摄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

曾在辽西抗洪抢险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驻锦州某部,始终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最近,他们派出3000余人,出动机械近百台,参加秋季兴修水利工程大会战。在凌河岸边,指战员们风餐露宿以苦为荣,表现了人民军队为造福人民不求索取甘愿奉献的高尚情操。
盖旭辉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