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11月13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江主席接受马来西亚记者联合采访
指出中国特别重视同周边国家建立睦邻友好关系
本报吉隆坡11月12日电记者林皎明报道:正在这里进行国事访问的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11日下午在下榻的饭店接受马来西亚记者联合采访时指出,中国特别重视同周边国家建立睦邻友好关系。
江泽民说:“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愿同世界各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友好合作关系,我们特别重视同周边国家建立睦邻友好关系。”
江泽民说:“对于国与国之间的争议,我们主张以和平谈判的方式妥善解决,坚决反对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我并不认为本地区存在发生冲突的现实可能性。”
江泽民说:中国从来不参加军备竞赛,也并不谋求超出国家防卫需要的军备,因此,中国的军费预算一直很低。我们也希望看到这一地区的稳定局势持续下去。
在被问及中国和马来西亚在共同促进亚太地区发展方面的作用时,江泽民说,中马两国都是发展中国家,在许多问题上有共识,将会在亚太地区发挥积极作用。
他说:亚太地区政治经济形势总体上看好。然而,今天的世界并不安宁。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贸易上的保护主义以及种种歧视和限制尚需努力消除。这些都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并予以认真对待。
在回答有关联合国安理会改革的问题时,江泽民说,在国际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的情况下,有必要对安理会进行改革。但是,对这一改革应注意保持各方利益的平衡,各个地区之间的平衡,特别要注意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平衡。
在被问及有关中国的政治形势时,江泽民说:我们已经确立了一个很好的指导思想,这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我们确定了一条很好的路线,这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些都被实践证明是完全正确的,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谁想变也变不了。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已经完成了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和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交接,这是我们国家长治久安的最根本的组织保证。
(附图片)
江泽民主席在下榻的吉隆坡希尔顿饭店接受马来西亚记者的联合采访。
新华社记者 王新庆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圆满结束访问马来西亚前夕
江主席与马领导人话别
本报吉隆坡十一月十二日电记者林皎明报道:江泽民主席在即将结束对马来西亚的国事访问之际,今天下午前往马来西亚国家王宫,与马来西亚最高元首端古·加法尔话别。
在此之前,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专程来到江泽民主席下榻的饭店,与他话别。
江主席在同端古·加法尔和马哈蒂尔话别时,再次感谢马领导人、马政府和人民对他的盛情接待。江主席说,访问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所到之处都看到马来西亚经济发展、生机勃勃的景象。作为友好邻邦,我们对马来西亚取得的成就感到由衷的高兴和钦佩。
江主席说,访问期间,我们就双边关系及共同关心的地区和国际问题广泛地交换了意见。作为两个发展中国家,在许多方面有着共同语言。江主席表示,中马友谊不仅源远流长,而且还要进一步向前发展。中国是马来西亚可以信赖的友好邻邦。中马两国过去有过同样的经历,今天又同样面临着维持和平与促进发展的历史任务,完全可以面向二十一世纪共同努力,一起迎接美好的未来。
端古·加法尔对江主席访问取得圆满成功表示热烈祝贺。
江主席重申对端古·加法尔的访华邀请,表示期待着在北京迎接他。
端古·加法尔感谢江主席的邀请,并表示希望将在适当的时候再次访问中国。
马哈蒂尔在话别时说,马中之间的历史是一部友好交往的历史,相互之间从未有过对抗,而且始终存在着相互信任。这次江泽民主席来访亲自了解马来西亚正在从事的事业,看到了马来西亚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马中对许多国际问题有着广泛的共识,增加接触,加强协调,密切合作,不仅对马中两国有利,而且也有利于本地区的和平、稳定和发展。
话别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书记处书记温家宝等在座。


第1版(要闻)
专栏:今日谈征文

  “红旗车”赞
刘金龙
文汇报载:上海出租车行业中,一辆牌号为M1205的桑塔纳轿车被人们称为“红旗车”,备受赞誉。该车司机李民在车的左前方挂起了一面小五星红旗,它的服务质量堪称出租行业的旗帜。
“红旗车”也有过难堪。两年前的一天,李民接待了一位外宾。临下车时,翻译告诉他,外宾说,他已经习惯了中国出租车不整洁,司机不讲仪容。这深深刺痛了他。从此,他每天都下大力气整车容,并买来五星红旗挂在车上警醒鞭策自己。该车连续两年被命名为信誉车。不久前,一位日本客人赞誉“红旗车”的服务超过了日本同行。
为什么李民首创“红旗车”呢?是民族自尊心和拳拳爱国心在激励着他。他认为出租车是国家的门面,城市的形象。工作干得好,就为国家争了光。
李民的事迹,为我们做出表率:立足岗位,自尊自强,争做为国争光的事。


第1版(要闻)
专栏:

  飞向新世纪
——人民空军现代化建设纪实
新华社记者孙茂庆
寥廓蓝天,战鹰疾驰。
装备着空对空导弹的高空高速歼击机群,忽儿在万米高空巡狩“敌机”,忽儿在中空猛烈袭击“敌”轰炸机群;
威武的轰炸机和强击机以骤雨般的航爆炸弹和集束火箭,对“敌”野战工事和集群坦克实施准确的火力突击;
布雷飞机在“敌”来犯之路布下反坦克雷带;
电子干扰机以强大的电磁波与“敌”展开对抗战……
前不久在某地空域进行的这场大规模战术演练,显示了走过45年历程的人民空军正朝着精兵、高效、合成的现代化目标迈进的雄姿。
1949年11月11日,是人民空军成立日。45年间,人民空军在党中央三代领导集体的领导和关心下,走过了光辉的发展历程,已经成为由航空、地空导弹、高射炮、雷达、空降诸兵种合成的现代化军种,具有一定水平的远程作战、高速机动、猛烈突击和对空防御能力,胜利地肩负着保卫祖国领空的神圣使命。
    靠科技腾飞
雄鹰迎着困难前进,依靠科技腾飞。人民空军把科技强军作为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响亮提出:向科学技术要战斗力,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空军现代化建设。
于是,一批批献身空军现代化事业的科研人员与广大官兵围绕航空、导弹、雷达、气象、通讯、导航、指挥自动化、遥测遥控等科研项目,大力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革新活动,取得丰硕成果。据统计,1978年以来,全空军共取得科研成果1万多项,其中获国家发明奖40多项、国家科技进步奖73项、军队科技进步奖5516项,有105项科技成果获国家专利权。
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空军新型武器装备研制获重大突破。一批批新型飞机、地空导弹、地面雷达和自动化作战指挥系统等陆续装备部队。现在空军的各型歼击机、强击机、轰炸机和侦察机,全部实现了国产化。60年代,我国研制成功无人靶机。目前我国的靶机已拥有低、中、高空、超低空,大扭动,核取样等多种型号,为世界航空界瞩目。
我国从70年代开始研制飞行模拟器。目前,人民空军航空兵的诸机种和其他兵种都有自己的激光、电子、红外模拟器材,新研制的“三维飞行模拟器”,能逼真地模拟空中环境,使飞行员在地面就可以体验和进行飞行特技动作及空战攻击动作的训练,90%以上的战术、技术飞行训练课目实现了模拟化。
飞机维修从经验维修走向科学维修,取得历史性突破,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维修理论体系。飞机维修质量和保障能力明显提高,因机械原因发生的严重飞行事故万时率已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谈到这些可喜的变化,负责空军科研装备的领导感慨地说,当今世界风云变幻,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大批高新技术的应用为军事领域带来极大变化。面对新的挑战,空军广大官兵正在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为人民空军现代化建设创造着更加辉煌的未来。
    在改革中前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共和国的大地改革春潮汹涌澎湃。人民空军乘风练铁翼,坚持在改革中探索,在改革中前进。
空军党委根据中央军委、总部的统一部署,集中空军几万将士的智慧,提出“坚持改革,提高效益,保证安全,稳步前进”的建设方针,大胆在编制体制、教育训练、技术装备、后勤保障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走出了中国空军的精兵之路。
改革训练体制后,空军600个专业技术兵种实现了“先训后补”,地面部队走上整体应用性训练的轨道;飞行学院毕业学员文化程度由大学专科上升到大学本科,飞行技术水平由两种气象提高到三种,减少了重复训练内容,缩短了训练周期。训练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使航空兵作战部队走上以战术训练为主的轨道,标志着空军战斗力成长的甲类战斗团数增加1.8倍。在训练管理的改革中,编修出以飞行条令、训练条例、大纲、教范、守则为主体的一整套训练法则,使空军部队走上依法按纲施训的正规化轨道,飞行安全保持世界先进水平。
如今,人民空军在党中央、中央军委、总部正确领导下正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高技术,结合空军实际,不断深化改革。各级指挥员学习高科技钻研现代化蔚然成风。航空兵部队已拿出不同机种、不同机型的战术试训纲目和战法研练成果。可以预期,人民空军将在改革大道上迈出更加坚实而矫健的步伐。
    蓝天新一代
10多年前,空军飞行员队伍里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很少,而现在已全部达到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目前,空军、各军区空军的司令员全部是飞行员出身,军区空军司令员中最年轻的51岁,最年轻的军长45岁,最年轻的师长38岁,最年轻的团长32岁。各航空兵部队的师长、团长大多是四种气象“全天候”飞行员、指挥员。他们朝气蓬勃,年富力强,都能做到:新进课目飞在前面,高难课目飞在前面,艰巨任务抢在前面,是名副其实的蓝天“排头兵”。
今年38岁的某歼击航空兵师师长张建平,是人民解放军最年轻的师长。他27岁任团长,30岁任副师长兼参谋长,34岁任师长。
近年来,张建平率领部队从祖国的东海之滨飞到青藏高原,从南疆边陲飞到西北戈壁。过去没有飞过的高难度课目,他带头飞;过去没有闯过的“禁区”,他带头闯;过去没有创下的纪录,他带头创。1992年,部队接受改装最新型高空高速歼击机任务,技术跨度和训练难度非常大。面对新的技术考验,张建平带领飞行员们攻破了一个个理论和技术难关,仅一年多时间就完成了攻击、空战、高空特技、双机穿云等高难度战斗课目,80%的飞行员达到“全天候”升空作战的水平,受到中央军委领导的好评。
飞在前面,飞出为国献身的大无畏精神,飞出过硬的杀敌本领。这是被誉为“蓝天闯将”的飞行团长李国尧立下的誓言。他是部队公认的飞行尖子,在空军举行的直线空靶射击大比武中,一举刷新空军纪录。他担任团长后,决心把部队锤炼成真正的“全天候”。多少个暮色苍茫的夜晚,多少个繁星闪烁的黎明,他驾驶战鹰,探险闯关,然后把一个个飞行员带到空中去苦练,使部队练就了一身随时能升空执行机动作战任务的过硬的“全天候”战斗团。
翻开“试飞英雄”黄炳新的试飞记录,简直是一部惊心动魄的探险记,一支献身祖国蓝天的飞行交响乐,他飞过我国除一个型号外的全部歼击机。在我国试飞飞行员中,他完成科研试飞架次最多,承担重大风险课目最多,完成科研项目最多,首创我国新机试飞10项之最。
在人民空军中,有着数不清的像张建平、李国尧和黄炳新这样的指挥员、飞行员。他们在人民空军现代化建设的征途中,正驾长风、振铁翼,飞向21世纪!
(附图片)
某部歼击机飞行员准备飞行。谭先德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优先优惠并举解困改善兼顾
各地抓紧教师住房建设
本报讯记者毕全忠报道:长期困扰教育界的教师住房紧缺问题,近年来已有明显缓解。各地政府把为教师建设住房作为尊师重教的主要行动,优先安排、优惠照顾,使不少教师的居住条件逐步解困和改善。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每年有数万名教师获得新居。
有关部门提供的消息说,北京市从1985年至今已投入15亿元建教师住房,使全市教师家庭人均住房面积从4平方米提高到7平方米。上海市投入7.2亿元,使教师住房从人均不足4平方米增加到6.59平方米,今年9月,又决定实施“广厦工程”,计划用40亿元到世纪末基本解决全市教师住房问题。广东省1980年以来已投入17.8亿元,为城镇教师建住宅723万平方米,使他们人均住房面积达到7.26平方米。江西省10年内使教师住房从人均2.7平方米增加到现在的7.44平方米。陕西省经过3年努力,已使高校教师住房实现解困。吉林、河南、河北等省和大连、昆明、武汉等市的教师住房建设也都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国家教委提出自1992年起实施高校教师住房“三年解困两年改善”的计划,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各地政府在解决教师住房工作时,根据实际情况作出了规划和计划,列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并优先安排实施。很多省、市的党政主要领导同志亲自抓教师住房建设的规划、用地、资金和施工的落实。
各地还把解决教师住房问题同实行住房制度改革结合起来,调动多方面的积极性,多渠道筹措建房资金,加速住房建设。同时也采取优惠政策,照顾教师,使他们能买得起房子。广东省形成了由政府划地、多方出资建教师住宅区,政府统建统分、先租后售、合资联建等多种建房方式,建设速度明显加快。


第1版(要闻)
专栏:短评

  造得广厦千万间
各地下大力建设教师住房,取得成效,这实在是可喜的势头。
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全教会之后,国务院不久前又召开了全国教师住房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改善教师居住条件的重视。本世纪末及下世纪我国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的水平,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教师队伍的质量与工作热情。优先发展教育,必须优先考虑教师队伍的建设,包括优先改善教师的生活条件,尤其是居住条件。这关系到国家、民族兴旺发达的大局。
对教师来说,住房既是生活条件又是工作条件。多年来城镇教师住房困难的局面要下决心改变。全社会要有这个共识,积极行动起来,采取切实措施改善教师工作、生活条件,使教师的职业真正成为最令人羡慕的职业,以吸引大批优秀人才当教师,使我国的教育事业为中华民族的兴旺发达和人民的富裕幸福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1版(要闻)
专栏:

  九江农业快速发展农民增收
增收部分60%来自种植业
本报九江11月12日电记者凌志军、吴焰报道:比较效益一向较低的农业,今年在江西九江市取得异乎寻常的进展:农业总产值预计比上年增长9.8%;农民人均收入预计比上年增长37%,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收入仍增长20%以上。
更值得关注的是,在这个地区,农业的大幅度增长已经持续了4年。1991年以来,全市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0%以上;农民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
九江农业正在成为一个可以让农民大幅度增收的产业。1994年,从事种植业的耕地亩均产值首次超过千元,农民人均收入也将首次超过千元,达到1200元以上。后一个数字较上一年增加约400元,其增幅大大高于全国全省的平均水平,也高于当地城市居民收入增长水平。根据九江市委的调查,农民增收部分中,90%来自农业,其中种植业粮、棉、油三大产品使全市农民每人增收240元,占农民增收部分的60%。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主要取决于两个原因:49%的部分来自农业生产水平的增长;51%的部分则来自国家对于农副产品收购价格的提高。
自1991年开始,九江市各级政府始终不渝地推进调整农业结构的方针。近4年间,他们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和提高粮食单产的同时,每年突出一个重点,1990年抓油菜、1991年抓棉花、1992年抓林果、1993年抓水产,做一件成功一件。至1994年,九江在粮食总产量大致稳定的同时,棉花总产增长1.18倍、油料总产增长3.26倍、水产增长2.7倍,林果也大幅增产。
                 
编后
就经济发展的大走势而言,农村的繁荣和农民的富裕必须依靠二、三产业的长足发展。但农村的工业化、城市化是一个客观的经济发育过程,从时间上说,不可能一蹴而就;从地域上说,不可能“齐步走”。另一方面,农业仍有极大潜力,其持续、快速发展,以至在较短的时间里大幅度地为农民增加收入,完全可以成为事实。问题的关键,一是要有各级政府的努力,一是要有亿万农民的热情,缺一不可。而这两者还必须建立在一个基础之上,这就是,让农业成为真正高产高效、可以使农民增收的产业。从九江的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农业的光明前景。


第1版(要闻)
专栏:

  原阳发展优质水稻农民受益
本报讯在粮食作物比较效益相对较低的情况下,河南省原阳县在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的同时,不放松粮食生产,发展高产优质水稻种植。今年水稻喜获丰收,可产优质大米1亿多公斤,产值达1亿多元,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1/5。稻区农户靠种粮食年收入户均可达万元。
地处黄河故道的原阳县,历史上是有名的灾区,饱受盐碱、风沙和水患之苦。原阳人民在60年代末改碱引黄试种水稻成功。近年来,原阳县委、县政府把发展水稻生产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一项关键措施来抓,种植面积增加到30万亩,成为全县主要秋粮作物。在增加面积的同时,积极引进良种,推广科学栽培技术。他们先后从外地及国外引进了几十个水稻优良品种,还开发了黑、红、紫等色香米新品种。在国家科委帮助下,引进日本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亩产高达700公斤,目前已推广20多万亩。
为了保证农民增产增收,全县先后办起了15家精米加工厂,年加工量占产量的1/3。为把粮食产品尽快变为商品,还筹资100多万元建起了一座占地近百亩的大米市场。(胡封亮)


第1版(要闻)
专栏:特写

  施生根售粮81万公斤
本报记者赵相如
春天就听说浙江省最大的种粮大户施生根今年承包粮田1840亩,交订购粮任务81.35万公斤。时令已到“立冬”,晚稻丰产定局,施生根的情况怎样?
11月7日,记者来到位于萧山市衙前镇钱塘江出海口的一片土地上,只见金黄色的稻浪中3台收割机正在收割,沉甸甸的稻穗粒实籽饱。刚到“而立”之年的施生根,穿着一套极普通的布衣服,高兴地对记者说:“这里原是一片荒芜的土地,种上粮,一天可割150亩,收稻谷6—7万公斤。”
“今年订购任务能完成吗?”记者问。“我已交春粮、夏粮18.3万公斤,还差63万公斤;晚稻种了1700亩,可收70万公斤,所以笃定没问题。”
“你承包那么多粮田,怎么干法?”“我靠机械化和科学种田。现在有拖拉机大小4台,收割机、机动喷雾器10台架。除草除稗,我都用除草剂。今年光是科学种田,我就花去10来万元钱。”
“人手不够呢?”“平时请了18名帮手,每天供3餐饭,日工资30—40元;收割机手70元。”“扣除种子、农药、化肥、工资、水电等等成本,你还能获利多少?”“今年种粮这一项可赚10万元钱。”
在施生根那儿吃中饭时,镇农办主任毛传水来了。他说:“如今外地出高价来收购晚稻的人很多。国家出价每公斤1.4元左右,他们出到2元,每公斤差0.6元,有的大户就想卖高价。”
记者问施生根:“你63万公斤晚稻卖给国家比卖给收购人,一家伙要差37万元,怎么办?”
施生根缓缓地说:“37万元出入,是让我大动心,但我不能小动作。我就是要先保证国家的,81万公斤订购粮一粒不能少。”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上海全国商品交易会开幕
由国内贸易部和上海市政府联合举办的1994上海全国商品交易会12日在新落成的上海商务中心隆重开幕。这届交易会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1500余家企业提供的3万多种日用工业品精华,是历年来在上海举办的规模最大的全国性、综合性的商品交易会,货源价值达150亿元。(郭伟成励漪)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塔里木油气勘探获突破
举世瞩目的塔里木盆地石油勘探又获重大突破。最近华北石油地质局在新疆喀什地区巴楚县境内钻探的麦四井日产原油107.44立方米、天然气18332立方米,这是继沙参二井之后打出的又一口高产油气井。这口油气井的发现,对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地带的油气勘探与开发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薛泰)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连云港至厦门沈阳通航
江苏连云港市11月1日开辟了直飞厦门和沈阳的南来北往定期航班。这是连云港民航机场改扩建二期工程完成,连云港至北京、广州、上海通航之后开辟的两条新航线。这次新开航线的两个班次由中国北方航空公司采用MD—82型客机,每周三飞行,当日往返。(闵亮)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宝中铁路提前分流运营
由铁道部第十一工程局担负临管运输分流任务的国家“八五”重点建设项目——宝中铁路,11月11日成功地进入分流运营,比原计划提前12个月,实现了铁道部关于“宝中铁路运输分流力争提前、再提前,11月起每天分流4对货物列车”的宏伟目标。
(卢志成袁启胜李俊)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珠海启用数字移动电话网
由意大利意达太尔公司提供的全球数字移动电话网络,日前在珠海启用。该网络使话音信号以数字形式传送,具有非常强的抗噪音和抗干扰性能,确保发射信号即使在无线路径上受到干扰也能在接收方被正确恢复。(肖连兵)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诸暨建成中国南方五金城
一座占地一点五平方公里,集生产基地、商业服务、五金汽配交易于一体的专业市场近日在浙江诸暨店口镇开始招商迎客,成为国内最大的五金汽配生产基地和集散地。这是店口镇的农民自筹资金一点五亿元,用一年多时间建造起来的“中国南方五金城”。(周光荣何剑光)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天津“铁牛”走销国外市场
近日,天津拖拉机制造厂向巴西戈亚斯州出口的一百五十三台“铁牛”牌大中型拖拉机开始启运。至此,“天拖”已有拖拉机、微型汽车、农用运输车三大产品五十四个品种向五大洲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出口数已达一千三百多台,创汇近千万美元。(陈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