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10月7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副刊)
专栏:

  国庆的纪念
郑亦工
每年“十一”,我们家总要净了头脸,洒扫门庭,下厨弄上三五个菜来,一家人围在桌边,举杯投箸,庆贺一番。以吃的方式纪念国庆,纪念某个特殊的日子已经成了我们这个国家的一种风俗。有时常想中国人实在活得有趣,活得实惠,五月端午吃粽子,正月初一吃饺子,三月三要吃碗阳春面,10月1日这个特殊的日子当然也不能不吃。
我们家照例要上盘全鸡,母亲说开国之日是个大吉之日,所以要只整鸡。母亲是家中四人唯一有幸亲临开国大典现场之人,父亲那日还在江南水乡国统区的水深火热之中。那年北京外围的解放军大炮一响,我舅和两个姨就毅然冲出了封建官僚家庭,投奔革命去也。母亲说她不几天后就打着小旗儿跟着呼口号,后又追着游行的坦克跑,把彩纸和苹果往车上扔,那些战士都酡红了脸。母亲说天空的飞机隆隆地飞过,广场和街道上一片欢腾,受阅的部队就这么直接开往前线了。
以后母亲也参加过多次在国庆天安门广场上的节日狂欢,她总是说穿着一件布拉吉,和人们绕成圈旋着舞着,头顶上五色的烟火竞相开放,火光中都是那些兴奋和自豪的脸。十几年后我也有幸在国庆之夜来到天安门广场,只见广场上人山人海,从东走到西几乎是不可能的事。礼花依旧,又多了五光十色的音乐喷泉,来自于天南地北互不相识的人们就这么亲切友好地交谈着,照相机闪闪的灯光和头顶的星空汇成了一条欢乐的银河。
我们家中与这个特殊日子有缘的还有我那远在哈尔滨的表哥,表哥恰好生在10月1日的中午,于是就从娘胎里带出了国庆这个好听的名字。巧上加巧的是,他的妻子我的表嫂也叫国庆,他俩就是因此而相识于车上的,后来他们结了婚,有个好事之人写了副对联挂在他们门前,联中巧妙地嵌入了两个国庆,可惜现在我记不得了。生于此日的人也有叫另外一名的,我记得上初二时新来一位历史老师,上台自我介绍时第一句话就是你们猜猜我的名字,然后在黑板上写下王建国三个字,说所以起了此名是因生于1949年10月1日。至今他那时神采飞扬的样子仍让人羡慕不已。
我们那个地方人们对结婚娶亲的日子是非常挑剔的,那严肃认真的态度绝对不比国际奥委会遴选奥会主办地逊色,“三六九”三个数码全得碰齐才行,但唯有10月1日是个例外。老太太们说开国之日是鸿运大吉之日,在这天结婚日子会红火长久,于是我常在这天参加四五个婚礼,有时人手不够全家人只好分头出击。在此日结婚的人家门前国旗是少不了的,不在此日结婚的人也常常插上两面红旗在门前,在风中飘舞的火红色的国旗一下就把气氛烘托出来了,给人以特别深刻的感受。人们行大礼时往往拜天地,但正堂中央没有天地祖宗的牌位,而是一幅开国大典的油彩画儿,跪礼改为鞠躬。想来国旗代替红盖头,老一辈革命家替代了天地祖宗,这大概也就是我们这个时代婚礼的特色之一吧。
我记得上学做学生的时候,每年总要做一篇纪念国庆之类的文章。一茬又一茬的老师总让学生写这个老题目,是想练我们的眼,能于平常中看出不同。后来做校长的父亲才告诉我,其实老师们是想通过这个方法来使我们记住这个日子,记住这个日子所带给我们的阳光。
有时当我把这些事情连在一起想想时心里总是特别感动,中国老百姓就是以吃这种独特的形式默默地为共和国祝酒干杯;就是这样把这个日子嵌进自己的名字,永志不记;就是这样把这个日子与结婚合影连在一起成为自己生活中的一部分;就是这样以作文的方式将自己对共和国的挚爱注入学生稚嫩的心田;就是这样的在那个日子涌向祖国的心脏庆祝她又长一岁。然而这种思想这种行为这些普通的故事中所蕴藏着的却是一种多么淳朴的情感。


第12版(副刊)
专栏:

  仰望国旗
刘德茂
伫立在清晨的风里,执意地等您随着太阳一同升起!
在我的心里,您是丰碑,您是国魂,您是中华民族向全世界庄严的昭示!
我青春的血脉里,流淌着您的雄伟气势,激荡着你的恢宏精神。在你缓缓而坚定的行程中,我仿佛看到了整个近代史那屈辱的沧桑,也看到了现代史那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壮观画面……
伴随昂扬的旋律,我含泪凝望天空,思绪悠远。
我是永远孝敬您的儿子,过去、现在、将来。您是伟大的母亲,在日月星辰里飘扬着的崇高的母爱和无私的胸怀!每一个优秀的儿女都会为您的繁荣和昌盛,黑发尽染霜花,依然秉怀耿耿忠心!
我是永远忠诚您的卫士,昨天、今天、明天。您是一种象征,11亿人口的尊严和神圣!每一支闪亮的钢枪都会捍卫您的风貌和神采,缤纷的年华里,为了您,我们何曾畏惧从军路上的风吹雨打?
看吧!孤寂的高脚屋上,相伴您的是如火的青春;茫茫的雪野里,相伴您的是绚丽的岁月;浩瀚的荒漠里,相伴您的是多梦的季节……
边关、国门,因为有一顶顶坚贞不屈的钢盔,才有您傲立于世的头颅!
在渐渐模糊的视线中,叠映出天安门广场上巍然矗立的纪念碑,一座座浮雕呈现着历史的沉重;满目伤痕的“万园之园”中那断壁残垣……历史不乏沉重的启迪和触目惊心的警示……
仰望国旗,我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打开渴望的心灵,接受那肃穆的洗礼,于风里、雨中、黄昏、清晨……


第12版(副刊)
专栏:艺文短波

  艺文短波
△日前,“楼观老子学会”在《道德经》的诞生地和道家学说的发祥地陕西周至楼观台宣告成立。同时,反映伟大圣哲老子形象的12集电视剧《老子》也正在筹拍中。(二曲)
△全套10部的大型文艺家传记系列丛书《中国文艺家传集》第二部和第三部,近日由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由安徽省淮南市文联主办的《杂文》双月刊,今年初在淮南创刊并向全国公开发行。目前已出到第三期。


第12版(副刊)
专栏:

  莲池流芳
徐习之
“莲池流芳”为古夔州十二景之一,在奉节县城西北约五公里处的莲花峰下。
往日,乘轮船过往时,只见一片桔柚林中耸立着一个小小亭阁,但不知亭前有一小池,更不知池畔的“三贤祠”。这次登临莲花峰,得知此亭名“太极亭”,亭前小池,方圆近三百米,名为“莲花池”。大概“莲池流芳”即由此池而来。这里是游目骋怀的好场所,阵阵沁凉如水的徐徐清风吹来,可以洗去身上的劳顿,可以净化心头的杂虑,使人见物而思文,由文而思人。浮想联翩。
这“太极亭”与“莲花池”都是为宋代理学家周敦颐而修建。周敦颐虽然没有在夔州作过官,但他曾多次来夔州讲学,并登临莲花峰探胜观景。
周敦颐写有名篇《爱莲说》,把自己的人格气质寄托在文章中,人们为表达对他的追慕景仰之情而修亭凿池,自然是理所当然的事。
“莲,花之君子者也。”在花之王国里,恐怕荷花的形象是最简单不过了。其叶,是一个圆,其梗,是一根直干,其花,如几对括弧靠拢而成。
形象如此简单,却惹人爱,一定是与周敦颐赞美它“出污泥而不染”有关吧!其实,在周敦颐之前,司马迁在《屈原贾生列传》里,称扬屈原的为人时就说过:“濯淖汙泥之中,蝉脱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嚼然泥而不滓者也。”周敦颐的高明之处是将司马迁的这番意思点化为“出污泥而不染”一句话,既符合荷花的特点,又较司马迁的原文通俗明快得多,使人们对莲花的爱更深更远。


第12版(副刊)
专栏:

  苍山啊苍山
程树榛
青年作家张登宽在深入苍山鲁南特种水泥厂采访之后,写出了长篇报告文学《黄河在咆哮》,记述青年企业家朱茂军如何披荆斩棘,以开拓进取的精神,大刀阔斧的手段,使一个行将倒闭的企业,起死回生,走上振兴之路,一跃而为山东省有数的先进企业,在齐鲁大地谱写了一曲改革开放的胜利凯歌。
作品文笔朴实流畅,情节生动感人,一个社会主义的新型企业家的形象,呼之欲出,跃然纸上。
征得作者的同意,我于5月的一天,来到了山东省苍山县,来到了鲁南特种水泥厂,见到了朱茂军。
一见面,他就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年轻、结实、精明、强干;充满朝气,充满活力;从和我第一次握手起,我便感到有一种强大的冲击力,在他的血管中跃动。
简单的交谈之后,我进一步窥视了他的内心世界:有着强烈的进取心,有着攀登高峰的宏图壮志,有着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冲劲,有着藐视一切困难的锐气。
然后,他便领着我去参观他亲手创建起来的企业。
在一陡峻的山坡下,巍立着一排排厂房,如山峦般起伏;隆隆的机器声,在空旷的原野里震荡;一溜高大的烟囱,直插云霄,烟花与白云连成一片;厂门口,车水马龙,人声如潮;各种型号的大卡车、拖拉机排成长队,从头看不到尾。朱茂军告诉我:这是远道而来的客户购买水泥的。他们从祖国四面八方慕名而来。
因为人们现在都已经知道:鲁南特种水泥厂的产品,经得起鉴别、经得起比较、经得起时间和实践的考验,不仅在国内供不应求,甚至在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香港、澳门等地区,都远涉重洋,前来购买“鲁南厂”的水泥。名副其实地享誉国内外。苍山,这个过去地图上很难找到的偏僻山野小县,现在举世闻名了。
然而,仅仅在几年前,当这个披了件褪色的军大衣的小伙子衔命来到这儿任厂长的时候,等待他的是一片烂泥潭。两间被称为“厂房”的茅屋,四壁坍塌,八面来风,从被掀去一半的顶棚望去,只有一堆杂乱的破塑料纸袋,在朔风中瑟瑟抖动。凄厉的风声,如同一个饱受欺凌的女人,在低声抽泣。它是一个衣衫褴缕、无人理睬的弃儿。
面对这样的局面,朱茂军不是畏难而退,而是仰天大笑,说:“好!这是一张白纸,正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就在这一天,他在这儿安家落户了,而且带来了老婆和孩子,以显示他要和工厂共存亡的决心。
我们走到另外一个地方,这儿更加雄伟壮观。塔式吊车伸出长长的巨臂,在装卸一箱箱来自德国的新机器,它们排成整齐的队列,站在一片正在建造的大厂房前,等候着主人的检阅;工地上,挥汗如雨的工人们,在鼎沸的机器喧闹声中,打扮着苍山的又一个天之骄子。朱茂军告诉我这儿正在兴建的是一座现代化的石膏刨花板厂,不仅在中国,在远东和亚洲也是第一家,将来它生产的产品,要代替传统的木材、钢材、砖瓦和其他大量的金属和非金属制品,将要爆发一场建材史上的大革命,而这场革命是从名不见经传的小小苍山县兴起的。
说到这里,朱茂军自豪地笑了,他将手一挥向我说:“不出三年,这儿将出现一座崭新的建材城,人们对苍山将会更加刮目相看!”语言铿锵,掷地有声。


第12版(副刊)
专栏:

  三斗坪镇
鄂青子
你是一夜之间出名的。飞扬的名字通过电波传向整个世界,从此,三峡工程的含义便开始覆盖苍茫人间。面对现实与未来,你毅然作出了举世震惊的选择——把美好的家园让出来,把祖祖辈辈在漫长的岁月中书写出的故事展示给每一位来访者和游客……
新址就在下游五公里地的黛氏。一幢幢楼房沿江崛起,像后山春笋一般蔓延。新港启动了。南来北往的大小船只,载着三峡工程的物资,载着三峡建设者,不分昼夜。汽笛声、马达声和繁星似的灯光交相辉映。一座座小山移位到一条条沟壑。天地宽敞了。三斗坪,对于三峡工程,你的情和爱何止三斗?!


第12版(副刊)
专栏:

黄遵宪为华侨作主 张卫民绘
选自《中国传统文化故事荟萃·爱国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