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10月5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亚运专版)
专栏:

  泳坛男将逞英豪碧水池边奏凯歌
本报记者张国成缪鲁
今晚,中国国歌5次在广岛室内游泳场奏响;五星红旗5次升起在碧波池上。中国游泳健儿在今天举行的男子100米蝶泳、女子200米自由泳、男子400米个人混合泳、女子200米蛙泳和男子4×200米接力的5项比赛中,不仅囊括了所有项目的金牌,还打破了男子400米混合泳和男子4×200米接力两项亚洲纪录。
赛前,还有人担心中国游泳的男子项目是否能获金牌。但是,比赛的结果不仅拂去了人们心头的疑惑,而且使人们看到中国男子游泳运动员和女运动员一样具有亚洲第一流的实力。开场的第一场比赛是男子100米蝶泳。中国运动员蒋丞稷头戴一顶银色的泳帽,比赛中,那银帽像一支锐利的箭簇,破浪直行,一路领先,势不可当。他为中国队拿下了今天的第一块金牌。熊国鸣摘取400米个人混合泳金牌后,稍事休息,又投入了4×200米的比赛。在队友落后日本队0秒58的情况下,他力挽危局,使全队赢得了胜利。熊国鸣获取男子400米个人混合泳金牌后,在场内回答记者提问时说,中国男子游泳项目近年来有很大的进步,特别是出现了许多很有实力的新手。
在今天的5场比赛中,人们还可看到中国队基本上处于压倒的优势,只有两场比赛中的一瞬间出现过两队抗衡的局面。在男子400米个人混合泳的比赛中,与熊国鸣较量的竟不是两年来这个项目的亚洲纪录保持者——日本运动员藤本隆宏,而是泰国运动员西·拉塔蓬。这位虔诚的佛教徒,从师一位美国教练后令人刮目相看。他半年前的个人最好成绩不过4分26秒04,可在今晚比赛中,他却紧紧咬住了熊国鸣,到300米时,甚至凭借自己的长项蛙泳,一鼓劲超过了熊国鸣。最后虽然熊国鸣以1秒37的优势赢了他,但他的成绩也打破了亚洲纪录。今天,日本著名泳将藤本隆宏、千叶玲、前原仁美等连前三名都没进去。
            (本报广岛10月4日电)


第4版(亚运专版)
专栏:

  “马家军”来了
本报记者刘小明
“马家军”来了。今天中国体育代表团的第三批人马抵达广岛,队伍中辽宁中长跑队教练马俊仁和他的队员最引人注目。日本有的报纸破例刊发宣告抵达的消息,大字标题写着“马军团杀到”。
从机场到亚运村,“马家军”不断受到大批电视、摄影和文字记者轮番轰炸式的采访。马俊仁应答如流,显得胸有成竹。
“‘马家军’准备在本届亚运会上夺取几枚金牌?”
“力争5枚吧。”
“具体是哪些项目呢?”
“女子800米、1500米、3000米、10000米,再加一个女子10公里竞走。”
“怎么,‘马家军’里有竞走队员了?”
“对,辽宁队把竞走选手也交给我管。另外我还带了几位男队员,提高男队员的成绩是我今年抓的一个重点。”
“王军霞、曲云霞等队员的近况怎样?她们准备在亚运会上冲击世界纪录吗?”
“最近我们上高原训练了一段时间,9月下旬下山在北京又练了几天,王军霞、曲云霞状况不错,比上半年好。张林丽腿有伤。这次亚运会我们‘马家军’没有破世界纪录的计划,去年太累了,今年是调整年。”
“日本女选手要夺马拉松金牌,你们怎么打算?”
“马拉松这个项目‘马家军’没派最好的队员参赛,原来我们不想报名,一个多月前才决定让张丽荣试试,配合钟焕娣跑。张丽荣也有伤,能不能跑下全程要看当时身体状况。”
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得到满意的答复后,各国记者们仍不肯放马俊仁走,又拉着他和队员拍照,马俊仁愉快地让大家照了个够,方才离去。
            (本报广岛10月4日电)


第4版(亚运专版)
专栏:

  中国举坛女将又创佳绩
十次刷新世界纪录
本报广岛10月4日电记者江正茂报道:中国举重女将,在今天的比赛中再创辉煌,共有3人10次打破7项世界纪录,并夺得今天全部3个级别的冠军。
今天中国队首先出场的是广东姑娘陈小敏,她在女子59公斤级的比赛中,打破抓举、挺举及总成绩3项世界纪录,成绩分别为98公斤、122.5公斤和220公斤,并夺得这个项目的冠军。原世界纪录成绩分别为97.5、120.5和217.5公斤,是由中国选手孙彩艳和邹飞娥保持的。
19岁的沈阳女将雷丽在64公斤级比赛中,也以103.5公斤的成绩,打破103公斤抓举世界纪录,并以225公斤的总成绩摘取金牌。
来自江苏的唐卫芬,在70公斤级比赛中,5次打破抓举、挺举和总成绩世界纪录。抓举比赛,她以100.5公斤和102.5公斤的成绩改写了保加利亚选手米·特伦达去年在墨尔本创造的100公斤的世界纪录。在挺举比赛中,唐卫芬又以125公斤和128公斤的好成绩,刷新了保加利亚名将菲洛娃保持的120公斤的世界纪录。唐卫芬还以230公斤的总成绩打破了菲洛娃的220公斤的世界纪录,位居这个级别的榜首。


第4版(亚运专版)
专栏:

  冲不垮的冠军宝座
——中国女子体操队团体夺冠小记
本报记者李泓冰
A组比赛虽然没有中国队,中国记者却来了不少。都想看看乌兹别克斯坦的丘索维吉娜究竟怎样了得。虽说乌队只有两名队员参赛,没有资格竞争团体冠军,但丘氏却被视为个人全能和单项金牌的有力争夺者,她在今年2月美国举行的世界体操明星赛中,战胜了美国的米勒等一批名将,拿了全能和自由体操两项冠军。
一项项比下来,丘氏确实有点道行。她是个力量型选手,腿部力量极佳,动作稳健,技术扎实,只是难度似乎上不去,大家心里有了点底。果然,今天真正的明星是纤巧灵秀的中国小姑娘。她们轻松地顶住了无论来自东亚还是中亚的冲击波。
中国队首先跃上了自己最拿手的高低杠。6名队员一亮相,冠军本色就出来了。袁珂霞和乔娅的前空翻抓杠、特卡切夫腾越,动作连接流畅而到位,起手就遥遥领先于对手,而莫慧兰独一无二的创新动作——前空翻一周半越杠再抓,腾空的高度和动作的新巧更引起满场惊叹。她的高低杠和自由体操都得了今天全场最高分:9.95分。她的队友今天也个个不含糊,乔娅在平衡木上轻盈灵巧,面带微笑,得了9.8的高分,可一下来便双眉紧蹙,一瘸一拐地偎进队友怀里,她是带着脚伤上阵的;全运会冠军叶琳琳自由体操那一串漂亮的直体后空翻接转体180度翻腾三周半也让广岛的观众开了眼……
日本队虽然已经竭尽全力,小菅麻里、菅原里沙等也有不错的表现,但她们的难度和动作完成的质量始终比中国队差了一截。细细一看今天的成绩,所有单项的第一名,包括我们的弱项跳马在内,都是中国选手,全能的前四位更由中国队包揽,她们当之无愧地站到了冠军领奖台上。只是中国队并非无懈可击,平衡木上连着3名队员掉下来,跳马的头3位也都摔倒在垫子上,且优势并不明显,足见中国队在解决稳定性方面,还得下功夫。这几位可爱的小女孩预示着中国女子体操可能走向一个新的高峰。赛后,教练陆善真坦言:以我们现在的水平在世界锦标赛上也是前6名的水平。他甚至神秘地对外国记者说,两年后的亚特兰大,我们可能还会派出更出色的运动员。 (本报广岛10月4日电)


第4版(亚运专版)
专栏:

  墨守陈规必然落伍
——中韩女排比赛观后
本报记者刘小明
今晚,中国女排经过两小时40多分钟的苦战,不能说队员们打得不努力,但最终还是以2∶3输给了韩国队。像是爆出冷门,其实也算不上冷门。
从1988年开始,中国女排逐年把奥运会、世界杯、世界锦标赛三大赛事的桂冠拱手送人。现在,中国女排手中的亚运会、亚洲锦标赛桂冠也快要保不住了。
为什么中国女排遏止不住下滑的势头呢?有人说,关键问题在于主攻手威力小,强攻没有威胁。这话不能说没有道理。不过我看,女排落伍更主要的原因是这几年缺乏创新,训练方法和战术打法陈旧。原来那套看家宝早让别人摸透,更不用说现在这批队员的基本技术远不如10年前的老队员。
对韩国队这场球,论身高、网上高度,优势都在中国队一边;论强攻水平,韩国队不占上风。中国女排究竟输在哪里呢?我的看法是:第一,输在拦网;第二,快攻打得不好。应当说中国队今天一攻发挥还是可以的,但是得发球权后并不得分。原因很清楚,即本队发球、对方一攻时,拦网封不死,后排防守起球率又低,这样拿到的发球权很快又丢失。这场比赛打得时间长,原因就是双方多次交换发球权。拉锯战中,如果中国队能组织起出色的快攻,便有可能打破僵局。然而恰恰在这个环节上,韩国队的表现优于中国队。
中国女排“五连冠”时代,拦网能力强是特点,快攻打得好是优势,再加上发球、防守、强攻各个环节都不弱,技术全面又有特点,怎能不站在世界前列?再看当今的中国女排,技术、战术样样不突出,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也不比人家强,如此下去,谈何重现辉煌。
造成这种现状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从8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女排在训练指导思想、训练手段方面缺少新理论、新方法。世界排球运动在发展,中国队却在墨守陈规,这样不落伍才怪。中国跳水队能够多年保持世界领先,中国游泳队能够从落后跃进到世界前列,他们的经验就在于:不断创新,不断培养新人。
            (本报广岛10月4日电)


第4版(亚运专版)
专栏:焦点快评

  寻找抗争对手
晨星
到游泳馆看跳水赛,赛场沉闷的气氛给笔者留下很强烈的印象。整个比赛过程中,没有呼喊,没有太大的掌声,没有令观众激动的场面,没有料想不到的结果。比赛如同训练,好似表演,风平浪静,波澜不惊。
何以如此,因为选手间的水平太悬殊了,根本形不成你追我赶的竞争局面。中国选手王天凌、余卓成的成绩比第3名日本选手安田、千万树的成绩分别高出近60分。这种状况,观众的热情难以激发。
在世界跳坛上,中国选手正面临着欧美选手的强劲挑战。中国跳水队翻腾技术好,欧美选手旋转功夫深,各怀绝技,平分秋色,形成抗衡。
据悉,欧美选手近年来努力学习中国队的翻腾技术,目前已学到手。而中国队因为地方体校缺少训练旋转技术的设备,队员小时候在这方面的技术不扎实,定型后再来抓旋转技术,就不如欧美选手学习中国翻腾技术那么快、那么好。
在广岛游泳馆,中国跳水队教练徐益明坦诚地向记者说了上面一段话。他的目光一直注视着世界,他不断地为中国跳水队寻找抗争的对手,开拓自强不息的路。
奥运会才是中国跳水队的舞台。


第4版(亚运专版)
专栏:体育

  全球通用的“语言”
本报记者李泓冰
在日本,广岛只能算是一个中等城市,相当于中国的青岛、福州。扶老携幼参加开幕式的人们,脸上都透着好奇和兴奋。历来的大型赛事的开幕式,都是一场弘扬民族精神的活剧,广岛亚运会也不例外。翻开今天的报纸,第一版上几乎都是日本顺理成章夺得首金的空手道女运动员横山和在男子100米蛙泳中夺冠的林享的彩色“巨照”。且还毫不客气地用“惨败”之类的形容词来评价他们男子200米自由泳亚军和男子体操团体第三的成绩。
各国记者们却只是漫不经心地描了一眼东道主的报纸,便往自己认为本国或本地区运动员有戏的地方奔。中国的记者显得更忙,因为“有戏”的地方太多,不得不疲于奔命。
这就是亚运会,这就是体育,也许只有体育比赛惊险的刹那间和无情的胜负,才会同时触动不同国家、种族、社会制度下人们的神经。较之音乐,体育恐怕是一种更为通俗、更激动人心的全球通用“语言”。在当今世界,不会再有什么活动能像大型体育赛事一般,聚集起如此众多的国家和年轻人,在有序的河道中让狂热奔放的热流尽情流淌。在这种有魔力的“语言”体系中,人们简化了社会行为规则,以各种不同手段追求着共同的目标——友谊、健康、胜利。同时,无论是运动员,还是记者、观众,都在以自己的方式维护着祖国的尊严和骄傲,“语言”固然通用,但道出的“心声”却各有千秋!一位广岛大学的中国留学生说:“在广岛,能尽情地为祖国欢呼的机会实在不多,这回让我们赶上了——你知道这是一种什么情绪吗?这是幸福!”


第4版(亚运专版)
专栏:

  今日观球指南
本报记者刘小明
今天篮球赛场有好戏,中国女篮首战遭遇日本队。许多记者和观众都想亲眼看看今年4月曾击败中国队的日本姑娘有何制胜绝招。
中国女篮平均身高1米84,1米90以上的队员有4人,而日本队最高的中锋才1米83。日本队对中国队这场球是典型的以小打大之战。日本队的特点是场上节奏快,拚抢积极。中国队如果控制不住比赛节奏,被对方牵着鼻子走,加上观众和裁判因素,这一战打起来将会比较吃力。
今天7场男子足球赛也会很好看,由于弱旅尼泊尔队不出场,各场对手双方实力较接近。中国队出战巴林队,巴林队看起来今非昔比,早已不是8年前在汉城亚运会时那支只知进攻不要防守的新军。中国队要想重温5∶1取胜的旧梦难上加难。如果能拿下这场球,中国队出线形势将趋向乐观,相信中国队一定会全力去拚的。日本足球队的首场亮相不很令人满意,受到不少日本报纸的指责。今天他们迎战卡塔尔队不能输,甚至不能再平,否则前景不妙。土库曼斯坦队同伊朗队一战对中国队关系不小,土队后续队员已到,用兵不再捉襟见肘,这场比赛谁胜谁就大有希望出线。


第4版(亚运专版)
专栏:

  袖珍冠军迷倒全场
本报记者李泓冰
小小的莫慧兰今天迷住了满场观众。
刚满15岁、身高只有1.32米的莫慧兰是全队最小的选手,走到哪儿都被教练和队里的小姐姐们呵护着,成天“兰兰、兰兰”地唤着。但她的技术可在队里拔了头份儿。
她那纯稚的笑容,曾经在今年4月冻结在澳大利亚世界体操单项锦标赛的赛场上。那是她初出茅庐第一战,她本有希望夺高低杠金牌,谁知她却被从没见过的大场面弄得有点发懵,竟在一个不起眼的小动作上失手掉了下来。冠军就这么丢了,幸而又被队友罗莉拣了回来,要不她更笑不出来了。回到国内,教练狠命地从心理素质上锻炼她对大赛的适应能力。小莫开始有了一点点宠辱不惊的大将风度。难怪今天一位看过她在澳大利亚比赛的路透社记者纳闷地说:“这个女孩的进步太惊人了!”香港无线电视台的记者干脆冲着镜头抱起小莫采访,临了还疑疑惑惑地问:“你怎么这么可爱?”小莫窘得直笑。小莫5岁就进了桂林体校,12岁到国家队集训。她一直被体操既冷酷又温暖地包容着。
             (本报广岛10月4日电)


第4版(亚运专版)
专栏:

  金牌榜
10月4日为止奖牌统计
国家和地区 金牌银牌铜牌总计
中国 207 229
日本 85 1023
伊朗 12 03
叙利亚 10 01
泰国 04 04
韩国 03 58
印度尼西亚 03 36
中国台北 02 35
越南 02 02
印度 01 23
科威特 01 12
马来西亚 00 22
文莱 00 22
尼泊尔 00 11
哈萨克斯坦 00 11
缅甸 00 11
澳门 00 11
菲律宾 00 11
沙特阿拉伯 00 11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00 11


第4版(亚运专版)
专栏:星星点点

  男女有别
组委会送给冠军的虽都是吉祥物——毛绒绒的卡通鸽子,但却男女有别。女选手送粉红色的“咕咕”,男选手送天蓝色的“波波”。选手们拿到吉祥物后的表现也各具特色,有的小伙子随手把“波波”扔给观众,姑娘们却多半珍爱地将“咕咕”搂在怀中。


第4版(亚运专版)
专栏:星星点点

  乐极生“悲”
观看中国女子体操队比赛的留学生喊破了嗓子,终于,可爱的小选手们集体向他们嫣然一笑,挥手致意。这下子他们更乐坏了,谁知笑声未止,“咣当”一声,一架照相机从二楼看台上摔下来。原来主人光顾了鼓掌了,连中国队员也替他惋惜地直叹气。


第4版(亚运专版)
专栏:星星点点

  无暇旁顾
有记者请中国体操队陆教练评价一下对手的表现。陆教练遗憾地说:“唉呀,我只顾照应中国队的比赛了,没时间看她们——你能告诉我吗?”
(锡兵)


第4版(亚运专版)
专栏:星星点点

  徐益明嫌项目少
中国跳水队“金牌教头”徐益明坐在跳水池畔一边同记者聊天,一边抱怨本届亚运会跳水金牌设置太少。从第七届亚运会开始,中国跳水队成了“金牌专业户”,“肥水”几乎没有外流。


第4版(亚运专版)
专栏:

  陈冠湖透露:
女力士破纪录秘诀
本报记者江正茂
“中国女子举重队,之所以取得这样的好成绩,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是政府的重视,现在各省市几乎都有举重业余训练点、班,乃至学校,这对广泛开展举重运动提供了方便。”中国举重队领队陈冠湖今天在佐伯区体育中心对记者“透露秘诀”。
他又说:“其次是中国妇女思想解放,吃苦耐劳,这在训练中已充分体现出来。第三个原因是我们采取一系列科学的训练方法,按举重的训练规律办事,尤其是力量与技术结合得好。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中国开展举重比较早,有一定的基础。”陈冠湖又对开赛以来的情况作了评价,他说,“中国队这次基本上发挥出了水平,到今天为止,我们已经拿到6枚金牌,将实现我们9枚金牌的目标。现在亚洲女子举重整体水平提高很快,前几年中国一枝独秀,现在泰国、印尼、中国台北、印度选手都具有一定的实力,像举重第一枚金牌,争夺就非常激烈。当然这种百花齐放的局面,是我们所期望的,要想把女子举重运动向前快速推进,没有竞争不行,今天我看到这种状态,感到很高兴。”
             (本报广岛10月4日电)


第4版(亚运专版)
专栏:

10月4日,15岁的池彬在女子跳台跳水中轻松夺魁。图为她在决赛中的第一次试跳。
本报记者缪鲁摄


第4版(亚运专版)
专栏:

10月4日,中国队在亚运会男子4×200米自由泳接力决赛中夺得冠军。这是比赛结束后,队员们在泳池边高兴地向观众致意。新华社记者兰红光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