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10月4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经济生活)
专栏:

  不再惊奇
皮子
谁要是抛开“铁饭碗”去自谋生路,谁要是收入比别人高出一大截儿,谁要是说找工作第一考虑是挣钱多……这类事在十几年前、几年前人们还要惊奇。可是,如今人们对这类事儿已习以为常。改革开放使人们的观念悄悄发生了变化。
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封闭的经济格局,难免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上留下种种烙印。而这些观念的烙印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往往不相适应。改革开放大潮涌起,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加之世界经济八面来风,社会经济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深刻变化。
更新观念是改革开放中叫得最响的一句话。其实经济环境变化了,人们的观念必然发生变化,想不变已不可能。因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决定思想观念。“大锅饭”被打破了,平均主义观念就没有多少市场;有了择业自由和发展机会,人们也就不必死抱着“铁饭碗”不放……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人们必然会形成自主、平等、竞争、契约、效率、守法等市场经济观念。改革开放是催化剂,促使人们观念早日实现现代化。
改革开放是一场革命,不仅会遇到利益冲突,也会遇到旧观念的挑战。只有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才能理解改革,改革也才会获得广泛的社会支持,取得扎实的成效。
今天,人们的思想观念与过去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但是还不能说解放思想的任务已经完成。改革已进入对旧体制的全面攻坚阶段,攻坚之战一炮打响一路凯歌,但是也会遇到许多困难和矛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全面建立,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实惠,也会使我们遇到新的烦恼。特别是在当前市场波动,通货膨胀、腐败滋生等问题困扰着我们的时候,根深蒂固的旧观念往往会动摇我们深化改革的信心。此时此刻,更需要我们坚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按照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于”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尽快走出双重体制的摩擦的阵痛阶段,尽快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大厦。
中国的改革是渐进式的改革,也是静悄悄的改革。社会经济生活在悄悄地变化,人们的观念在悄悄地变化。悄悄之中,变化翻天覆地,祖国越来越强盛,人民越来越幸福。
变化在悄悄地继续。


第9版(经济生活)
专栏:

  多少年多少代流传下来的“养儿防老”这句话,折射出人们的一种怕老心态。如今许多老人的人生态度是——
无须怕老防老
本报记者李丽辉
前不久,记者去拜访著名作家萧乾先生,只见桌上摆放着厚厚的一叠书稿。这位80多岁的老人和夫人文洁若一起,刚刚翻译完成了一部巨著《尤利西斯》,全部翻译工作花费了萧乾夫妇5年的心血。问起萧先生为什么晚年还如此拚搏,他说:“就是想在这段完全归我们自己支配的时间里,多干点事儿。”谈起日常生活,萧乾说,他们的三个孩子都在国外深造,多年来家务活都是自己动手干,最近忙不过来,才请了个小保姆来帮忙。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张隆栋教授,年过70仍经常从东四家里骑车到学校给学生上课,风雨无阻。孩子在外地工作,因此张教授在家里就算个“壮劳力”了,他说:“现在除往楼上搬煤气罐需要别人搭把手外,别的活儿我和老伴都能干。”
在北京惠新南里河边晨练的人群中,一位扭秧歌扭累了坐下歇气的老太太说:老人不必过份依赖“养儿防老”,因为现在家务劳动确实简单多了。做饭有煤气,洗衣服有洗衣机,洗澡有热水器,身体不舒服去医院也不用愁,在家门口打个“面的”就行了。她说,现在老人和子女住一起,不是老人需要帮助,往往是帮子女解决难处,像为子女带孩子、做饭等等。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并不仅仅表现在“钱”上。社会公共服务事业的发展和完善,“三替”公司、搬家公司等从事家庭服务的机构日益增多,将人们从繁重的家务劳动中解脱出来。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生活自立,不依赖子女,并能够为社会为家庭发挥自己的余热。而社会老年保险制度的建立,更解除了老年人的后顾之忧,使他们可以身心愉快地安享晚年。


第9版(经济生活)
专栏:

  居家过日子,都知道“有钱不买半年闲”。而如今,偏有一些人反其道而行之,感觉这么花钱也很上算。
有钱也买半年闲
本报记者吴杰
暑热消退,秋意渐浓。过了销售旺季的夏装和单冷空调机的商店柜台前,依旧人头攒动,买6000多元空调和买10多元钱短袖衫的都不乏其人。
这些商品,无论价钱多少,在北方都至少要闲置半年,是这些消费者不知道“有钱不买半年闲”的说法吗?
在北京百货大楼,恒业房地产开发公司的职员吕京成回答了这个问题。他买了一台上菱牌分体式空调,他认为:“现在买比到天热时买要少花1000多元,而且明年使用时仍在保修期内,划得来。”
一位王小姐在西四花6000多元买了一台进口空调,她说,夏天买,最高价超过了8000元。假如把买空调的钱存银行,半年定期的利息要比省下的差价少得多。而且,现在这个季节商家上门安装的力量相对充足,服务比较周到。
因此,不少商家在经营上开动脑筋,力争在淡季打开消费者的腰包。四川一羽绒服厂家今年夏天在北京举办了几十种系列款式的羽绒服装展示会,赢得了不少消费者的响应。而对于刚刚过季的商品,商家则是“有货不压半年闲”,以大减价招徕顾客,争取尽快脱手。
当然,买半年闲是要有明智选择的。民政管理干部学院的隋老师认为,买东西不能跟风跑。她从一家豪华商场一下买了几件减价睡衣,她说:“这些衣服基本不存在过时问题,只要舒适、自己喜欢就行。”
看来,能买半年闲,首先是有了能“闲半年”的钱。其次,能明智选择买“半年闲”,是在一个新消费层次上省钱。


第9版(经济生活)
专栏:

  “眼不见为净”这句话,透着人们对过去贫穷生活的无奈。如今丰衣足食,谁还愿意拿自己的健康开玩笑?
眼见才为净
王瑞霞
近日,在京城东四的一家“洋”快餐厅里,笔者第一次看到透明操作间,觉着很新鲜:厨师如何调制出精美的饭菜,食客可透过薄薄的一层玻璃看得清清楚楚。
这种操作方式,看似小题大作,实则同国人今天正在悄然改变的饮食卫生观念相吻合。烹饪的透明度增加了,可以使人们放心地饱餐一顿。
以往,不少人在外就餐抱着“眼不见为净”的态度;如今外出吃饭,人们认为饭馆的档次高低是次要的,关键是要干净,谁也不愿意拿自己的健康开玩笑。现在,街头巷尾的饭馆、餐厅差不多都装修一新,不仅门脸漂亮,而且服务周到,更重要的是环境整洁了。
外出就餐,人们普遍用上了一次性餐具;餐巾纸、消毒纸不再只是宾馆饭店里的消费品,已经进入寻常百姓家。日前,笔者看到有厂家又推出一种含中药制剂的消毒纸巾。推销员说,这是顺应消费潮流的新产品。
现在,人们对食品卫生越来越挑剔了。无污染的绿色食品受到了青睐。继果汁型饮料风靡市场后,透明、洁净的矿泉水称雄一时,现在号称是“滴滴纯净”的蒸馏水又行销于市。近年来,食品包装的变化也显而易见。北京友联冷饮批发部的经理吴华说:“原来,冰糕多是纸包装,容易破和沾上脏东西。现在都换成了较卫生的塑料包装,价格虽说贵了点,但人们吃着放心。”另外,日常生活中的油盐酱醋也由散装变为小包装,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也都学会了看看包装上面的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人们已不仅仅注重食品的口味,更在意卫生程度了。


第9版(经济生活)
专栏:

  周岁寄语
去年10月5日创办的经济生活版,明天满周岁了。
这一年里,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经济生活版努力贴近读者,力求稿件有可读性。尽管尝试只是初步的,但广大读者给予了热情关心和鼓励。在此,我们向支持这块园地的朋友表示深深的谢意。
经济生活是一个多彩的世界,反映经济生活的新闻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为了使这块经济生活版的内容更贴近读者,今后我们将继续在拓宽报道视野、报道领域方面进行探索,继续在报道形式的创新上作些尝试。期望更多的新闻界同行、新闻爱好者和广大读者继续关心支持经济生活版,参与到我们中间来,为经济生活版撰写稿件,拍摄新闻照片,提供新闻漫画,以共同经营好这块园地。
                 ——编者


第9版(经济生活)
专栏:

  过去,人们常说“在家千日好,出门万事难。”现在尽管不能说出门万事都不难,但出门的人越来越多了。
在家好出门亦不难
白百合
十年前,笔者第一次和同事一起去上海出差,坐着火车硬板仍十分兴奋。但这种兴奋心情很快就随着进入上海而消失了:跑了十多家旅馆、招待所,不是客满就是不对外,忙了大半天最后总算是弄了一张加铺住下了。第二天没办事就先去买返程预售票,结果预售票处还没开始售票,黑压压早已挤满了几百人。地上还有一溜几十块砖头,每一块砖头都代表一个排队的人,据说有人从前一天下午就来排队了。不记得自己最后是如何弄到票回来的,但这一情景却深留在记忆中了。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与外面世界的联系在增多。今天出门的人中,有出差公干的,有做生意跑买卖的,也有相当一部分人自费旅游、专门出来看外面世界的。不仅交通日益方便,住店、吃饭、游玩,都有各种方便条件,更重要的是,外面的精彩世界吸引了更多的人。
在北京东四十条立交桥上,笔者遇到安徽农民小王,他来北京搞室内装修已有5年了。他说他的老家在山区,他的爷爷奶奶一辈子连县城都没去过,想不到自己会跑这么远。“我来北京,一是干活挣钱,再就是要出来闯闯,见见世面。”
在北京雍和宫门前,一位来自河北的教师正等汽车。他说,几年来他和家人利用假期游览了许多地方,大连、烟台、黄山、五台山都去过,北京更是来过多少回了。问他出门在外的感受,他认为,在家有在家的好,门出也有出门的好,彼此是不能替代的。
现在很多人已不满足于那种“老婆孩子热炕头”小富即安的日子,而要找机会闯世界,见世面。(附图片)
题图照片:广东打工妹


第9版(经济生活)
专栏:

  “人怕出名猪怕壮”,过去出名似乎不是好事儿。现在,希望出名、主动扬名,已成为企业和许多个人的行动。
大名鼎鼎是财富
本报记者王君超
每天,当我们打开电视机或抖开报纸,各种精心制作的、富有感染力的广告语便会扑面而来。无论是亲切的语句还是精美的画面,企业家们花巨资制造它们的目的,就是想在众人心中竖起自己的大名。
记者曾去采访一个经营失败的商业企业,稿子写成后担心日后给自己惹麻烦,没想到这家企业的负责人却坦然相告:“如果能给小店引来一场官司,我们得重谢你!”此话虽似戏言但可看出企业渴望出名的心情。
广东健力宝集团利用自己产品的特点,广与体育结缘,树立自己的形象;而沙市活力28(集团)有限公司则在电视台黄金时间反复播送“活力28”几个字,采用的则是商标战略。在这些企业“出名”的背后,除了产品质量的可信性外,还有大量的广告资金投入。
不仅企业千方百计地想出名;作为个人,设法提高知名度的也大有人在。且不论厂长经理等商界精英竞相争上镜头,作家、记者为自己的作品登广告也发生了不止一例。普通公民也有人乐于在电视、报刊上露露面。例如,走上电视征婚节目荧屏的,绝非都是因为个人条件局限,需要借助电视帮助寻找意中人的,许多人的条件很不错,只是希望与更多人相识,更大范围宣传自己,把择偶的视野打开,大胆追求个人幸福。
从商业角度看,知名度意味着广告收益,而从社会心理上看,人们不再怕出名,则是社会秩序良好、个人存在价值提高的表现。


第9版(经济生活)
专栏:

  “君子不言利”、“安贫乐道”这些老祖宗的箴言,正受到市场经济滚滚洪流的冲击。
“乐道”未必“安贫”
本报记者王慧敏
教书、写书,苦心经营新闻学理论30余载的吴高福先生,出人意料地改革了一下他那“纯思辨头脑”:带着一帮年轻书生,扛着“武汉大学传播与市场调研中心”的牌子,摸着石头下了“海”——为企业进行市场调研和分析。
在90年代第一春,他的这一举动,无疑在学园中掀起了波澜,引起了种种议论:
“君子安贫乐道。身为人师却去为稻粱而谋,成何体统!”“利欲熏心怎能为人师表?”
然而,不管怎样议论,有一点是肯定的:这类“智力活”颇受厂长、经理们青睐,一份针对性极强的“生产经营管理总体构想”,令岳阳市万明电器总公司如获至宝,当作“文件”下发给公司各部门。
这样,吴先生向市场“申请”到了科研经费,当然也“缓和”了一下自家的“腰包”。
历史翻过了几页,吴先生这一在当年看来颇有点“吃螃蟹”意味的壮举,如今已微不足道了:机关干部、学人扔掉“铁饭碗”端起“泥饭碗”,或去商界拚博,或到企业竞技,早已不再是新闻。和笔者相熟的一位在“秦砖汉瓦”中搜寻了大半辈子的历史学教授,是当年吴先生下海的坚决反对者,岂料一年前他也下了海,应深圳一家古典园林建筑公司之聘当起了顾问。他说:“我上研究生时,我的导师给我的‘庭训’是‘端持淡薄慎初衷,自甘清贫守精诚。’几十年来我曾恪守不渝。其实,精诚治学不一定就非得清贫,有了良好的生活条件,不是更利于搞学问吗!现在,我不仅生活条件有了改善,而且终于找到了所学知识和社会的‘契合点’:搞了40年‘都城史’研究,以前只能面对史料徒叹古代都城之美,现在我可以用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装点新生活了。”
一位曾是国家某机关处长的“下海者”说得好:“业不分贵贱。无论是‘刺绣文’还是‘倚市门’,只要能发挥自己的潜能,为社会做出贡献,使生活得到改善,都应该提倡。”


第9版(经济生活)
专栏:

希望之光
国庆前夕,在花坛前留影的是北京王府井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虽然他们入学不到一个月,背后花坛上的字还认不全,但这一美好的瞬间,将深深地铭刻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本报记者徐烨摄


第9版(经济生活)
专栏:

辽宁人的新观念
国庆期间,北海公园内辽宁省商品展示提醒人们:对辽宁工业“傻大黑粗”的印象得改变了。这些铺天盖池、五彩缤纷的宣传品显示了辽宁轻工业的发展,也说明当今辽宁人商品经济意识的增强。本报记者蒋铎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