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10月31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准确理解“稳住一头,放开一片”方针
中国科协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朱光亚
江总书记对两院院士讲的科学技术要有一个新的解放和大的发展,对广大科技工作者是很大的鼓舞。从本世纪末到下世纪中叶,是中华民族振兴的伟大历史时期,我们面临的是重大历史性课题。究竟怎样才能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很多,我只就当前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中一部分问题和大家共同探讨。
在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指明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目标,提出要实施“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方针。科技界对此十分关心,谈论很多。中国科协据此在今年2月召开的全委会议上决定做一些调查。我们对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300多位院士作了问卷调查,还对全国科研机构中的部分科技人员和负责人做了抽样调查,获得了科技工作者对科技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看法的不少信息。
从调查中看到,科技人员认为“稳住一头,放开一片”方针是保证实现科技体制改革目标、促进科技发展的积极方针。我国当前科研成果的商品转化率甚低,国家短期内又难于大幅度增加研究与发展工作的投入,应当实行这一方针,积极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近年来在这一方面也已做了大量有效的工作。但目前尚存在着理解上的不一致和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在某些文件、文章和新闻报道中,有关“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说法存在着不一致的情况,给人的印象是“稳住一头”就是指稳住基础性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而从事应用研究、试验发展的机构则统统属于“放开”的范畴,都要与搞产品开发的单位一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因此,大家认为当前亟需明确区分“稳”和“放”的界限和标准。
经过讨论,我们比较同意这样一种认识,即“稳住一头”主要指稳住科技工作中属于政府管理职能的那一部分;“放开一片”则主要指由市场来配置资源的那一部分。科技工作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企业生产活动中的技术工作,这是整个科技工作中的大头,我国科技人员有60%以上在企业从事这方面的工作。这一部分工作显然应该由市场来导向和调配。二是为企业生产服务的研究与发展工作,指的是企业的技术开发机构进行的科技工作,以及企业委托科研机构进行的课题。这也是主要根据市场的需求和企业的需要来确定的,其资金投入主要来自企业,政府虽也给予一定的支持和引导,但不属于直接管理的职责。三是关系到国家整体和长远利益的研究与发展工作,包括认识客观世界的基础研究,关系到国家安全、农业、能源、资源、环境、灾害防治、卫生保健、高科技以及跨行业重要产业技术的工作,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这部分科技工作一般并不由市场直接导向,而应纳入政府的管理职责。“稳住一头”,应是指从事这部分研究与发展工作的科技队伍。政府应该有足够的投入,使他们能够集中精力完成国家下达的课题任务,而不致仍然要到市场上去寻求经费来“保生存”。
以农业为例,近年出现了一些造成巨大损失的病虫害,一个重要原因是40年来有效建立的百万农技推广队伍的工作受到削弱,有的地方片面要求这支队伍搞开发“自己养活自己”,采取“断奶”措施,造成人心涣散,队伍不稳。这些推广工作都是为农民服务、追求社会效益的公益性工作,国家有关法规曾经明确规定其经费应由各级财政负担,李鹏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再次强调要给予稳定。但直到最近,有的地方政协仍在反映,农技推广队伍受到削弱的趋势并未得到制止。此外,全国政协科技委还有委员反映,高等院校的科研工作与教学紧密结合,多半是基础性的,所以能放开的恐怕只是一小片而不是一大片,不能简单地理解和套用“稳住一头,放开一片”。(附图片)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要有大跨度发展科技的雄心 
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丁衡高
在新形势下,如何大跨度地发展科技,促进经济更繁荣,我根据自己工作实践的体会,谈几点意见:
一,以市场为导向,搞好“需求牵引”。就国防科技的发展而言,“需求牵引”是分层次的,民用技术发展的需求牵引,也应该是分层次的。我认为,第一层次是国家战略,提出经济发展的总需求;第二层次是各行业的发展需求;第三层次是由一二层次确定的重大项目和重大装备的需求;第四层次是由重大项目和重大装备分解出的关键技术。在这个基础上形成《关键技术指南》,各研究单位按指南的要求选择研究课题。总之,只有需求牵引搞好了,科技大发展才有明确的主攻方向和目标。
二,选准科技大跨度发展的途径,增强技术推动的能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实现科技大跨度的发展,才能使经济发展上台阶。我们在前几年组织国防科技发展战略研讨时提出:通过对新思想、新构思、新途径、新对策的研讨,增强实现较大跨度发展的技术可行性。专家们普遍认为,要实现大跨度的发展,关键是抓住机遇,选准途径,集中力量,协同攻关。钱学森同志在1991年9月11日和9月13日两次写给朱光亚同志的信中,谈到关于信息革命与第五次产业革命时,认为大跨度发展的问题有必要在我国科技界进行宣传与讨论。
三,实现科技大跨度发展,必须以发展高新技术及其成果的产业化为重点。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许多国家都把开发高新技术和促进其成果的产业化摆在战略地位,千方百计争夺技术优势。我们要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实现国民经济上新台阶,就要积极跟踪国际先进技术,重点发展高新技术,同时要下大力气加速其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为此,我们要坚持技术创新与技术引进相结合的原则,在自力更生为主的同时,利用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机,有选择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提高我国科技发展起点。
四,建立起灵活高效的科研管理机制,全国一盘棋,充分发挥四支科技骨干力量的作用。我国现有四支科技队伍:第一支是中科院的科研队伍,第二支是国防科技队伍,第三支是民用产业部门的科技队伍,还有一支是大专院校的科研队伍。现有从事国防科研的人员有几十万人,如分出一半人员搞民品,力量就相当可观。经过十多年的调整改革,国防科研单位的民品开发已取得显著成效,但技术、人才优势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潜力很大。院校搞科研的情况也差不多是这样。由于科研队伍力量分散,很难形成合力。怎样把四支队伍中搞民品的科研骨干力量组织起来,集中力量攻关,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五,抓科技大发展,关键是人才。几十年来,我国培养了一支规模宏大的国防科技队伍。这支科技队伍,具有强烈的国防观念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为攀登国防科技高峰,为我军武器装备现代化,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付出了创造性的劳动,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中央领导同志多次指出,国防科技队伍是我国科技队伍的中坚力量,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科技人员是科技第一生产力的开拓者、创造者。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世界水平的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专家,是提高我国国防科技水平,加速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今后,我们将把重点放在建立新的人才机制上来,积极主动地配合和推动国家在培养和选拔跨世纪人才方面的规划、计划的实施,利用国防科技的高科技特点,培养造就一大批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既服务于国防又服务于国民经济的高科技人才。(附图片)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抓科技大发展出促经济更繁荣

  科技要面向经济的难点和热点 
国家科委常务副主任朱丽兰
感谢人民日报提供这样一个机会,让大家来发表意见。我听了大家的发言,已经有了不少收益,这对我们明年拟将召开科学工作大会会很有帮助。自从江总书记提出科技要有一个新的解放和大的发展之后,国家科委党组就组织学习,提出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没过多久,李鹏总理对宋健主任说,科学技术如何为国民经济的热点、难点做贡献,比如农业要发展,农民人均收入要到1200元,搞活大中型企业,科技怎么做贡献,科技怎么为增加财政收入做贡献。我们听了以后,感到压力很大,同时也非常兴奋,因为总书记、总理把科技管理工作抬到了这样高的位子上,就看我们能否有作为了。我们一直在作调查研究,看一看最近几年,我们到底已有了哪些解放,还有哪些不够,才能明白“新的解放”新在何处,“大的发展”发展什么,以及怎么发展。
我们先看看农村,最近我们在四川成都开星火工作会。“星火计划”就是把先进适用技术撒向农村,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提高乡镇企业的科技水平。从农村情况,可以生动地证明小平同志“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论断的正确。有几个边陲小镇,吃财政补贴吃了30多年,一项专利,使他们的农副产品提高了加工档次,发展成过千万元的产值,解决了1000多人的就业问题,成为该地区向政府交税最高的地区。山东有一个青年农民培育了一种紧凑型玉米,产量比世界上最高的美国先锋公司的玉米产量还高,现在已出口到日本。另一项先引进后经我国移植的水稻旱育稀植技术,种植了8000万亩,增产粮食75亿公斤,增加收入76亿元。这一切说明了农业最终的出路还是在科技。
但另一方面,据在二十几个省、十几个中心城市的调查,在一半以上城市中,“星火计划”项目占一半以上,9个城市的占有“星火计划”项目数只有6%。科技发展的不平衡,也正好反映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东西部差距,实质上是农业的差距,乡镇企业的差距。要消除这种差距,就要依靠科技。
在搞活大中型企业方面,科技要为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做贡献。在为国家财政做贡献方面,要依靠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在高技术领域,我们的CIMS今年获得了美国制造工程师协会的大学领先奖。如果没有“863”,我们就不会在这样的高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我国经济发展和民族振兴关键是看我们是不是真正落实了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示。在这一方面,如前边说的发展很不平衡。而造成这种不平衡的关键则是观念的转变问题。在搞得好的地区有条经验,叫作“只有第一把手抓科技,科技才能变成第一生产力”,可是不是第一把手都在抓科技呢?不是。有的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我们想去帮他们,介绍他们应该搞那些科技项目,他们回答说:“不行,靠科技太慢!”在一些地区,资源丰富,只要一些适用技术一引入,经济很快就会发展,但他们不懂,因为没有这个观念。
在科技新的解放中,我认为观念的转变,各级领导对知识对人才的尊重是特别重要的。另一方面,科技界本身也要有一个新的解放。在科技体制改革中,许多院所通过改革从求生存到求发展,不仅经济实力增强,科技实力也增强了。这样的所大约有1/3,另外1/3大概只能是求生存,还有1/3比较困难。问题是大家怎样适应市场经济,怎样使我们的科研工作从一立项开始,就能从国家的需求,市场的需求出发。在这方面,我们还做得不够。(附图片)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人才的培养与任用是关键
中国科学院院士赵玉芬
编者按:我们邀请科技界著名人士举行座谈会的消息《科技要有新的解放大的发展》于10月23日在本报头版刊出后,在我国科技界引起强烈反响,读者纷纷打来电话,寻问有关本次座谈会的详细内容。为了满足广大读者的愿望,从今天起在本版《抓科技大发展 促经济更繁荣》专栏内连续刊登与会人士的发言摘要。
发展科技、繁荣经济的任务最终是要通过人来完成,所以人是第一要素。我从怎样培养人才和任用人才两个方面谈一谈。
培养人才是培养具有创造能力、能够及时解决问题的人,所以一方面我们要注意因材施教,根据每个人的特点确定相应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培养专业人才;另一方面,从科技发展来看,各学科之间越来越互相交叉、渗透,这就需要多方面多角度地培养人才,这样才能提高人才的素质,使之成为多面手,在激烈的竞争中才能更好地适应环境而得以生存。不因材施教,不可能得到一批跨世纪的、有一定专长及知识面广的人才。
各种人才有了,怎么样在合适的岗位使用他们,让他们产生协同作用,共振起来、产生更大的能量,这是促进科技发展、经济繁荣的重要一环。在管理方法上,采用层层管理的金字塔式的形式,有它积极的因素,目前日本采用这种大家庭形式还是很成功的。发挥整个团体的作用的关键:一是对每个人要扬长避短,充分发挥个人的作用,而不能忌妒人家长处,嘲讽短处;二是不能把人当作机器来管。领导人应深入基层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况。在任用人问题上,一定要大胆任用中青年人才。美国一家跨国公司要在2000年任用30岁的人才(目前是45岁),可见他们的魄力。所以我们在科技界要大胆提拔50岁以下德才兼备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在经济等其它方面也应如此,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面向21世纪,促进科技发展、经济繁荣。目前在科技界,一批年纪较大的科学家仍然顽强拚搏着,为我国科技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国家对他们也给予很大的荣誉,对年轻一代,国家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来培养跨世纪的人才,而中年一代却像是夹心饼干,上下都不重视。造成国家人才的浪费,我作为一名从海外归国的科技工作者,认识了许多国内培养的科技界朋友,其中40—50多岁之间的一批,正是国家的中坚力量。他们的经验和科技成果是具有力度和厚度的。他们是中华黄土中茁壮成长的栋梁之才,正顽强地拚搏在第一线上,更经常在国际上为祖国争光。这些人是国家科技、经济建设的命脉之所系,希望各级领导珍惜这批人才、用好这批人才。(附图片)
(本版照片由本报记者杨文道摄)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要把软件产业放到战略地位 
中软总公司总经理黄晓明
当今以微电子、计算机、通信和软件技术构成的新型的信息产业,是先进的生产力的重要一员,而软件是信息技术的核心。在人类迈向信息化社会的进程中,软件已成为目前经济、技术竞争和国家安全的重要手段和武器,成为未来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制高点。
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已初步建立了一支约8万人的软件队伍,软件企业有1000多家,也有了一些自己的软件产品,如:电子出版、文字处理系统等,但软件开发存在着力量分散、手段落后、效率很低、条块分割、低水平重复、商品化程度不高等问题。总之,我国软件产业尚未形成。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外许多基础软件、支撑软件、应用软件产品大举进入中国,占领了我国软件市场的3/4以上。并雇佣中国人采用中国人开发的软件成果来修改开发生产适用于中国市场的产品。这对中国幼稚的软件产业已形成了严重威胁。
面对严峻的形势,有不少同志认为中国信息产业被逼到了路的尽头。我认为并不尽然,软件是一种文化,它具有中国民族文化的特色。现在党中央国务院支持启动的“三金”工程,我国要对数以万计大中型传统工业企业的改造等等,为我国软件产业大发展提供了舞台和广阔的市场。我们必须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大力发展我国的软件产业,开发应用软件产品和应用工程技术,开发中文信息处理技术,开发工具层软件、基础软件和支撑软件。为此,迫切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国家要把软件产业的发展放到战略地位来考虑。以软件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是战略技术,软件产业的发展对经济建设、社会变革、国家安全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是催化剂和倍增器。为此,我们应该把软件产业的发展作为信息发展的突破口,作为赶上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战略来部署。
其次,国家要对软件产业采取特殊政策和管理办法。投资要突出重点。美国、欧洲等先进国家用各种计划对软件产业进行多年的强投资。而我国投资太少,要扭转这种情况,不能再等了。要制定加速我们软件产业发展的政策。在基建、技改、装备、投标、税收、引进产品和技术等方面,都要充分考虑到如何支持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还要不断完善法律体系。国家颁布的《著作权法》和《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对软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要大力的宣传,使其家喻户晓,才能使大家真正建立起法律意识。但软件产品和技术,又有它的独特性,所以必须培养和锻炼一批新的执法队伍,严肃、认真、科学地执法,才能真正作到既保护了产业的发展又不为别人所滥用。(附图片)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扶植民族高新技术产业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选
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发展势头良好,外国厂商大举进入中国市场。这一趋势一方面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经营管理,另一方面使我国正在成长的新兴产业受到了严重冲击。在计算机和通讯领域内形势是严峻的,一批企业难以生存下去。面对这一新形势,我国应采取什么对策成了科技界和产业界的议论热点。
我们要加强科技人员的创新意识。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走仿制国外产品的道路已经行不通了,必须发展自己的特色技术,只有创新的科研成果才能转化成有竞争能力的产品,占领市场。
北大方正二十年来走的是一条创新的道路。一九七六年我们作出了跳过当时日本流行的第二代光机式照排机、欧美流行的第三代阴极射线管照排机,直接研制当时国外尚无商品的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并用轮廓和参数相结合的方法描述汉字字形,使信息量大为减少。这种高起点和创新的研究开发使国产照排系统现在在我国市场上的占有率达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并出口海外。我国仿制国外的电子分色机已达二十年之久,并不成功,因为仿制出来的样机无法抵挡国外新一代的产品;北大方正则跳过传统的电分机,直接发展文图合一处理、完全开放式的新一代的彩色桌面出版系统,性能远远优于电分机。这种新的彩色出版系统一九九二年一出现就受到了用户的欢迎,短短的两年多时间内销售了近二百套,并出口海外,从而打破了彩色出版领域内二十年来国外产品独霸的局面。我们在每个项目的开始时总要向研究开发人员提出这样的问题:“有什么特色?”“将来凭什么在市场上竞争?”
在高技术领域要有所为和有所不为。只有“有所不为”才能真正的“有所作为”。在计算机领域内,主机芯片和操作系统,我国是很难竞争的;软件和应用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其产业规模将大大超过硬件。我国的科技和产业界只有参与国际竞争,才能保住国内市场。
我们要相信中国人自己的力量,国家应在政策上扶植自主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北大在发展激光照排系统的过程中曾得到国家政策上的支持。一九八○年初,我们的创新成果尚未成为商品,还不能实用,而国外技术上并不先进的照排系统准备进入中国市场,有些单位提出引进技术和大量购买。针对这一情况,一九八○年二月二十二日当时任国务院进出口管委会副主任的江泽民同志曾给国务院副总理写信,明确表示暂不考虑引进国外技术,指出“北大等单位对中文激光照排设备的研制已有显著成效,技术接近成熟,解决了汉字缩小和放大不变形的问题,有几项技术指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对于该项目应予积极扶持,……以便继续试验使其完善化,将来在国内推广,在具备一定条件以后,还可将产品打入国际市场”。这一方针在关键时刻扶植了国产系统。
韩国的汽车工业现在已有较大规模,并进入了国际市场。在初创时期和现在国家都给予大力扶植,鼓励政府机关和企业购买国产汽车。我国在政策、贷款和舆论方面应鼓励用户购买国产设备,尤其当国产系统性能和价格方面并不比国外产品逊色时更应如此。(附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