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10月31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

  林果粮合理配置 水电路配套发展
我国林业综合开发势头好
本报讯记者周泓洋从日前召开的全国山区综合开发会议上获悉:近几年,我国已有许多山区靠林业综合开发走出贫困,有的甚至步入小康。
山区林业综合开发,一般是按流域实行综合治理,立体开发与治理相结合,乔、灌、草,林、果、粮合理配置,水、电、路配套发展,既较好地解决了水土流失问题,又实现了山绿民富的目标。
大力营造经济林是山区林业综合开发的主要内容。1980年以来,全国平均每年营造经济林1000万亩以上,1993年高达2345万亩,我国经济林面积目前已达2.41亿亩,比改革前增长了1倍多。全国经济林面积超过1000万亩的省(区、市)达到11个。经济林产品产量达2000多万吨,比1979年增长了两倍;产品出口100多万吨,创汇12亿美元。以经济林为重点的山区林业综合开发,带动了二、三产业的相应发展。经济林集中产区的储藏、运输、加工业正在蓬勃兴起。全国林果产品储藏加工能力已经占全国总产量的10%以上。同时,开发了一批深加工、精加工的系列产品,深受市场欢迎。
目前,河北省的迁西、迁安、遵化等县市;湖南省怀化地区;山东省五莲县等林业综合开发程度较高地区,林业已经成为当地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产业。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的生长点正在向山区转移,而山区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在林业。以经济林建设为突破口的山区林业综合开发已经成为广大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主要渠道之一。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

  务实的延安
本报记者夏珺
金秋,记者踏访了革命圣地延安。地委的同志高兴地告诉我,改革开放15年来,延安地区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1993年与1978年相比,工农业总产值由5亿多元增长到32亿多元,粮食总产由39.6万吨增加到77.4万吨,农民人均占有粮食由300公斤增加到512公斤,人均纯收入由54元增加到612元。大多数农民的温饱问题已经得到解决。
延安的发展变化的确令人欣喜,但比这些数字更为宝贵的是延安人的辩证思维和实事求是的务实精神。
兴农致富
80年代中期,正是延安地区确定发展思路的关键时期。当时,全国农村正在大上乡镇企业,“无工不富”的口号叫得很响。此时,延安地区却提出了“兴农致富”。
最早提出这个口号的是现任地委书记、当时的行署副专员遆靠山。朴实得像个农民的遆靠山1956年从关中农技校毕业后,从乡镇基层干起,先后在四个县做过领导工作,一干就是38年,对延安的一草一木都非常熟悉。
遆靠山不否认“无工不富”的道理,但延安的发展必须从延安的实际出发找门路。延安恶劣的自然条件并不因为是革命圣地而改变,战争时期的有利条件成了发展经济的制约因素。这里十年九旱,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观念落后,人才缺乏,刚刚吃饱肚子的农民还在为“花钱”发愁,发展乡镇企业暂时还不具备条件,如果不顾条件“硬上”,只能是劳民伤财,事与愿违。
但延安也有延安的优势,土地面积5554万亩(其中2/3是丘陵地),人均占地30多亩,人少地多就是延安的优势,出路就在这片黄土地上。经过一番认真的调查研究和总结经验教训,地委、行署制定了“依托资源、面向市场、区域开发、重点突破”的发展战略,并从延安的土地、气候条件和农民种植、养殖习惯的实际出发,确定了“烟、果、羊、薯(土豆)”为四大主导产业,并迅速掀起了主导产业开发的热潮。
在最早调整产业结构的延安市枣园乡庙沟村,记者看到,山山峁峁,沟沟梁梁,到处是一片片苹果树,一簇簇快要成熟了的苹果缀满枝头。乡党委书记杨志斌告诉记者,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庙沟是一个穷山沟,人均收入只有70元。1984年起,庙沟村大胆调整产业结构,把苹果当成“摇钱树”大力发展,林果面积由400亩发展到如今的5000多亩,年产果200万公斤,光卖苹果的收入就占到农业总收入的70%,去年人均收入达到3000元。庙沟村靠种苹果发了家,90%的农户盖了新房,家家有电视,户户有存款,一部分农户还买了汽车、拖拉机、摩托车。
土豆,陕北人称之为“洋芋”,过去是延安农民吃不饱肚子时的“辅助粮食”,如今已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主导产业之一,种植面积由80年代中期的20多万亩扩大到55万亩,总产量由1.4亿公斤增加到4.4亿公斤,而且其中有2亿多公斤通过加工转化增值。地处北部山区的子长县就拥有2300多个加工厂、点,去年仅通过种植、加工“洋芋”一项就人均增收200元,使5000多农户脱贫。
围绕四大主导产业的开发,全地区“兴农致富”不仅搞得红红火火,形成了“南烟果、北羊薯”的格局,而且各县(市)、各乡镇又从各自条件出发形成不同的特色。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地区四大主导产业的产值已占农业总产值的70%以上,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抓贫促富
农村改革初期,延安地区较早地普遍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政策的威力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粮食播种面积调减了,依靠科学技术和集约经营,粮食产量却稳步上升,大多数农民都能吃饱肚子了,但“花钱”问题还没有解决。这时,地委、行署提出了“抓富带贫”的口号,即先抓南部条件比较好的县(市)、乡镇及头脑灵活会赚钱的农户,以示范、带动贫困户、贫困乡镇、贫困县(市)。经过几年的努力,南部像洛川、黄陵等县(市)依靠主导产业相对富裕起来,出现一批比较富的乡镇和农户。
然而,当发现南北贫富差距拉大的苗头时,地委书记遆靠山即把眼光盯到了延安地区的两个“贫困带”:白于山区和黄河沿岸。这两个“贫困带”包含了志丹、吴旗、安塞、子长、宜川、延川、延长、黄龙等8个县(市)的36个乡镇、34万人口,1990年时人均收入不足300元。这一年,遆书记花半年的时间跑遍了这36个贫困乡镇,一个乡镇一个乡镇地调查、摸底、分析、算帐,与乡镇干部、农民们共商脱贫致富的门路。不久,地委便在安塞召开了“两区”主导产业开发现场会,请来了这36个乡镇的书记、镇长共同探讨脱贫大计,并在这次会上,出台了对“两区”实行综合配套输入扶持的政策,即在领导、干部、人才、技术、资金等方面向“两区”倾斜。经过3年多的努力,这36个贫困乡镇开始改变面貌,1/3的乡镇追上全区的平均水平,1/3解决了温饱。
记者采访了这36个贫困乡镇之一、也是延安地区穷得出了名的子长县涧峪岔乡。涧峪岔乡离县城50多公里,我们坐着吉普车在崎岖坎坷的山路上颠簸一个多小时才赶到。令记者兴奋的是,想不到在这么个偏僻的山沟里竟有一片片叶肥枝茂惹人喜爱的桑树园。副乡长景战胜告诉记者,这个乡1.2万人,1990年人均收入300元,1992年起,他们找到了自己的主导产业,大上蚕桑,去年一下子就发展了4000多亩,人均收入提高到520元,明后年将大见效益。这个乡的毛家河村80%的农户有蚕桑,人均半亩多桑园,去年养蚕548张(1张等于2.3万只),人均收入620元,其中一半以上来自蚕桑。村里有个大户穆生有,去年仅养蚕就收入1.1万多元,还有五六户收入在5000元以上。
当记者问“抓贫促富”的思路如何形成的,地委书记遆靠山说:“共产党不能忘记穷人。如果只抓富,不抓穷,两极分化,那不是社会主义。”“抓‘小康村’不是更容易出成绩吗?”记者有意“激将”。遆书记依旧平和地说:“‘小康村’是应该抓,但我们不能图虚名,要实实在在地改变面貌。如果全区有60%的村成了‘小康村’,40%的村还没解决温饱,那‘小康村’建设就是失败的。这两个贫困带没有脱贫,就不能说延安地区已经脱贫了!”
任重道远
延安地区发生的变化和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令人欣慰。但与全国相比,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延安还是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与一串串令人振奋的数字并存的,还有一组令人心情沉重的数字:按照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新标准衡量,延安地区目前仍有8个县(市)、56个乡镇、44万人口尚未稳定解决温饱问题,仍有40%的农户与电无缘,40万人饮水困难,20%的行政村还没通车……
面对现实是为了改变现实,正视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要彻底改变延安地区的面貌仅凭对革命老区的热情是不能奏效的,要有紧迫感,又不能急于求成,只能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打“持久战”。令人欣慰的是,务实求真的延安人已经找到了一条符合延安实际的发展道路。我们有理由相信,180万延安人民一定会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明天!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

  大力推进山区林业综合开发
本报评论员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区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69%,山区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6%。全国592个贫困县中,山区县占496个;8000万贫困人口,也大部分集中在山区,扶贫开发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贫困山区的开发。大力推进山区林业综合开发,切实加快山区经济发展,对加快山区群众脱贫致富,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和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在广大山区大力推进以林业为主的综合开发,可以把扶贫攻坚工作大大地向前推进一步。山地开发建设项目多是劳动密集型的,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潜力非常大。世界许多国家都把吸引劳力上山造林作为解决就业的一条有效途径和平衡社会就业的重要调节器。我国有70亿亩山地,如果全面进行开发,每年安排的劳动力就相当可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山区广大群众总结了过去忽视林业建设的教训,开始把目光从有限的耕地转移向丰富的山地。通过大搞山地综合开发,涌现出一批靠林致富,以林兴村、兴乡、兴县的典型。各地在山区林业综合开发中还创造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但是,总的来看,我国山区开发还处于较浅层次上,山区开发的经济价值和巨大潜力,在很多地区还没有被人们所认识。一些地方盲目模仿平原和城郊的作法,致使潜在的山区优势难以发挥出来;有些山区由于至今还未找到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贫困状态迟迟不能改变,大量的山梁、沟峁、荒地还在沉睡之中。这说明,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采取政策的、行政的、经济的等各种手段,吸引和组织山区广大群众向山地进军,大力开展综合开发,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当前,山区林业综合开发正面临着一个好的大环境。农村经济正朝着以调整结构、提高效益为主要特征的新阶段迈进,这就给调整山区发展战略和建设重点,搞好林业开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抓好山区林业综合开发,是一项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广大干部和群众统一认识,而且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当前,要进一步深化山区经济体制改革,认真探索与山区综合开发相适应的林业经济管理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推广贸工林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经营的经验。要抓好山区市场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林业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在现有山林权属不变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和鼓励多种形式的联合,更大程度地调动群众治理荒山、荒地、荒坡、荒沟、荒滩的积极性。还要广辟投资渠道,实行以群众投工投劳和社会各方面集资为主、国家扶持为辅,增加山区林业综合开发和经济林建设的投入。
山区综合开发涉及面宽,任务艰巨,必须紧紧依靠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当前正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各地山区一定要抓住机遇,作好工作,争取三五年后出现一个新局面。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

  施工机械化 管理企业化 经营市场化
临邑治水步入高效低耗优质轨道
本报讯山东省临邑县水利建设实现施工机械化、管理企业化、经营市场化,使90%的地、县、乡(镇)水利骨干工程结束锨挖车推的“人海战术”,把治水事业推上了高效低耗优质的轨道。广大农民拍手称赞道:“以资代劳都自愿,不出河工忙挣钱,施工机械常年干,省工省时真合算!”
地处鲁北平原的临邑县,历史上饱受旱涝灾害之苦。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根据全县施工机械的基础条件和农民的愿望,改革治水方式,引进市场机制,全面推行机械化施工,结束了人海战术。首先,广开渠道,增加机械。县里一方面将县、乡原有的200多台大中型水利施工机械检查维修,建档立卡;一方面采取优惠政策,鼓励企事业单位、乡镇、村、集体、个人采用集资、入股形式,新购机械100多台(部)。
为充分发挥机械化施工的威力,临邑县水利建设普遍推行了企业化管理、市场化经营的新机制。所谓企业化管理,就是将机械化施工队同政府部门脱钩分离,打破统包统管的“大锅饭”,全部推行施工任务承包租赁制、人员聘任制、岗位责任制、分配自负盈亏制,引导机械化施工队伍走向自我管理、自我生存、自我发展、自我壮大的路子。所谓经营市场化,就是对地、县、乡(镇)等骨干水利工程,向社会和各施工队公开招标,谁投标低、质量好,就请谁中标施工。
实践证明,兴修水利采用机械化施工的办法,效果颇佳。它的主要好处在于:一可高效低耗,省工省钱。每台挖掘机每天挖土1500方,能顶700个民工日,一台机械一天便可节省资金上千元。二可保证质量,常年活动作业。人力施工往往人为因素多,特别对于一些难、险工程,质量容易发生故障。而靠机械作业才能高标准地保证工程质量。(贾建舟孙法章)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

  今日厉家寨
本报记者王慧敏
提起莒南县厉家寨,现在的年轻人也许有些陌生,然而,50年代,这个沂蒙山区的小山村却是家喻户晓,毛主席曾亲笔批示:“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厉家寨是一个好例。”
日前,记者走访了这个山村。汽车在宽阔的柏油路上奔驰,“快看,前面就是厉家寨了。”陪同采访的县委宣传部长孙立村提醒道。扑入眼帘的是一块块平整的梯田,田堰一律用红条石砌成,绿油油的麦苗镶嵌其间,远山近野便宛若铺上了一条条红绿相间的地毯。出发时,骤雨初歇,此时,纵横交错的石砌的不渗渠中,积水汩汩地流淌着,流过地堰、流过渡槽,最后像脱线的珍珠似地泻入山腰的水库中去了。这分明是一幅水墨画!
为了改造这些山水,50年代初,厉家寨人以坚韧不拔之志,移山造田,硬是靠双手创造出了辉煌的业绩:削平了11座山岭,填平了360条大沟,把769块“瓢、碗”地整修成梯田4000多亩。“当时,厉家寨人磨光的钢钎、镢头、铁锨就有2万多公斤。”孙部长感慨着,“几十年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他们一直没有停顿过。”
车停在了乡政府门前。这天,恰逢厉家寨大集,集市就设在广场上。水果、衣服、百货……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厉家寨村支书厉永叶告诉记者:“现在基本上罢集了。高峰的时候,有七八千人赶集。”我问旁边一位卖凉菜的青年妇女一天可卖多少钱,她微微一笑:“也就五六十块。”紧挨其旁的一位卖猪肉的中年妇女说,遇到逢集天,一天可卖出三四头猪,平常一天最少也可以卖出半头猪。在不远处的乡供销社门口的台阶上,有3个老人在下五子棋,询问得知,他们都是当年的“愚公”。76岁的厉月进,50年代曾当过合作社社长。问及现在的生活,厉月进指着身边玩耍的几个小孩说:“你看这些孩子穿的,我们那时候别说没穿过,连见都没见过。你再看我穿的,娶媳妇的时候也没现在穿得好。”3个老汉全笑了。
厉永叶说,过去,战天斗地,厉家寨改变了面貌,但没能富起来。真正富起来,是改革开放这几年。去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将近2000万元,人均收入达940多元,在全县属中上等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震撼着厉家寨人。1990年,村里改组了领导班子。新班子上任后,首先在全村展开了讨论。通过对比,统一了思想,振奋了斗志。“要想富起来,不仅靠苦干、实干,还要靠巧干。”“过去,改造山河,我们是个好例,如今搞市场经济,我们同样能成为好例。”厉家寨人确定了新的发展思路:打破传统生产模式,本着因地制宜,提高效益的原则,改变过去小麦、地瓜、花生“老三样”的种植结构,发展了蘑菇、太子参、辣椒等经济价值高的作物500多亩;在荒山、河滩开辟樱桃园500亩,茶园200亩,柳条林200亩,种植板栗1.5万棵……全村3138口人,共养各类家畜、家禽6万多头(只)。
村民们还开始走出山门,闯外面的世界了。目前,全村有30%的青壮劳力在广州、深圳、黑龙江等地打工;另有30%的人五湖四海做买卖。这些人带回了大把的钞票,也带回了新观念、新思想、新技术。于是,山村沸腾了:砖厂、地毯厂、粉笔厂一个个建立起来了。那曾经苦恼了世世代代厉家寨人的石头山,如今也成了“摇钱树”:采石料、搞石刻,产品漂洋过海。冰箱、彩电、摩托车进了门……
离开厉家寨时,已是夕阳西下。乡政府门前广场上,热闹依旧:东侧,几个妇女边坐在凳子上唠嗑,边忙着手里的柳编活;一辆辆满载石料的拖拉机从西侧驶过……我们相信:厉家寨有辉煌的昨天,有重振雄风的今天,也会有一个更好的明天。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

  本溪生态农业建设事半功倍
大灾无大害今年又丰收
本报讯一场台风,使辽宁本溪的农民惊喜地看到,他们几年来以小流域治理为突破口的生态农业建设,经受住了台风的考验。现在,山乡处处一派丰收景象。
过去本溪市毁林开荒、滥砍乱伐等问题较多,使森林资源日益减少,水土流失加剧,洪涝、干旱灾害频频发生。1987年,本溪市开始对全市小流域进行综合治理。1991年提出全面建设生态农业市。几年来,全市从治理小流域入手,大力开发水利资源,广泛深入开展农田基本建设。对全市面积在7平方公里以上的小流域采取山上山下、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治理与开发相结合的办法,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综合治理。即在山上栽树、树下种草药,山下建梯田。在江河和有溪流的地方修建水库、水塘,实行路靠边、河靠山,土地连成片。在水库中养鱼,在山沟里养蛙,在水库或坝下开发水田。这样,全市已治理小流域94条,修河堤1200公里,累计投入建设资金1.9亿元。经过治理的小流域,共退耕还林近12万亩,造林85万亩。同时,通过沼气、太阳能温室大棚等途径,节柴节能,保护山林,使森林覆盖率达到61.4%。(王雪旭)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

  福建省基本农田有了保护神
本报讯记者江宝章报道:占福建耕地总数82%的良田及名优特新农产品生产基地今后有了有力保护。福建省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日前通过的《福建省基本农田保护条例》规定,将总面积不少于1500万亩的耕地列为基本农田保护区。
新颁布的《福建省基本农田保护条例》,还把基本农田保护列入政府的目标管理,同时建立《基本农田使用许可证》制度,制定非农业建设确实需使用基本农田的,除了向省土地管理部门申领《许可证》以及按有关规定缴纳各项土地占用税费外,还必须增缴基本农田开发基金,按照“用一造一”的原则,组织再造新耕地,以保障全省耕地面积的稳定。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来信

  不能让农民靠“运气”赚钱
最近下乡工作,一个养殖牛蛙的农户对我说:这几年农村名特优新项目发展很快,可是,有关种养技术的推广培训工作却没有跟上,不少农户只好自己摸着石头过河,靠“运气”赚钱。
这已不是个别现象,例如牛蛙、山鸡、野鸭、蚂蚁、香猪、鹦桃肉鸭、贵妇鸡等等,已在各地安家落户,有不少的农户还上了规模。面对这一新情况,作为技术推广部门应该在搞好传统粮棉油技术推广服务的同时,及时转变观念,拓宽服务内容。可是,眼下,我们的一些技术推广部门却仍然囿于传统的服务项目,有的甚至在农民上门求教时,也因平时重视研究不够,一问三不知,使农民很失望。这样,不仅不能帮助农民劳动致富,也影响了农村推广部门的威信。
江苏省如东县多管局 曹玉林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短讯

  房县控温快速繁养鳖获成功
本报讯9月中旬,湖北房县鱼种场利用天然温泉水快速繁养鳖取得成功。近年来,房县鱼种场针对市场上鳖缺口大,靠天然生长速度慢(每只幼鳖长到0.5公斤就需3—5年)、成活率低等问题,经过精心研究,消除了鳖的休眠期,生长速度提高2—3倍,年初孵化的小鳖苗,经过8个多月的控温养殖,平均每只重450克。这一试验成功给该县养鳖户带来了新希望,加快了农民脱贫步伐。(杨贤政)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短讯

  京郊首家村级禽畜养殖集团成立
本报讯京郊首家村级禽畜养殖集团——北京殖发集团总公司近日在昌平县崔村乡真顺村成立。
北京殖发集团总公司的前身,是创建于1984年10月的昌平真顺种鸡场。目前固定资产2000万元,年收入达3500万元,比建场初期增加了116倍。成为集孵化、育雏、青年鸡、蛋鸡饲养、饲料加工等一体化企业。10年间,这家村办养殖企业累计向社会提供鲜蛋610万公斤,雏鸡506万只,青年鸡232万只,商品猪9000头及数万公斤鲜果。(李解)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短讯

  青州家庭市场红火
本报讯山东省青州市农民大力兴办家庭交易市场,走出了一条致富捷径。据统计,该市已有两万多农民兴办家庭交易市场达1.3万个,1—7月份成交额近20亿元,营业面积也发展到30多万平方米。
青州市交通便利,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该市农民迅速抓住机遇,纷纷投入商海。他们把自家住房的门面或庭院改成交易市场,或独自单干,或联络亲朋好友合资集股、股份经营,走合伙求财之路。这些家庭市场经营五金、服装、木材、家具等40多个大类5000多个品种。(郑爱兵)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短讯

  农民马志光自筹资金建电站
本报讯湖南城步苗族自治县杨梅坳乡农民马志光自筹资金40万元建成国内最大的个体水电站。
该站装机385千瓦,自去年3月竣工并网发电至今年8月,发电量已达314万千瓦小时,既为附近农民提供了照明和加工用电,又为相邻的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河口乡1500多人供电,创产值达32万元。装机385千瓦,自去年3月竣工并网发电至今年8月,发电量已达314万千瓦小时,既为附近农民提供了照明和加工用电,又为相邻的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河口乡1500多人供电,创产值达32万元。(来金 尊田 国民)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短讯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的畜牧科技人员,在牛羊膘肥体壮的秋季,抓紧对畜群喷药,预防发生疾病。
新华社记者白斯古郎摄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

河南省桐柏县近两年来投资九千五百万元,种植花生二十七万亩、年总产量达六千万公斤,纯收入六千五百万元。图为该县毛集镇农民向国家交售花生的场面一角。王永泉刘广付夏晓星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