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10月3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理论)
专栏:

  岗位训练:振兴经济的战略选择
李克强
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发展历程表明,提高劳动者素质是加速经济发展的法宝。尽管不同国家在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方式上有所不同,但都把岗位训练摆在职业教育最重要的位置,成功地培养了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研究和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大力推进岗位训练,对于提高我国劳动者素质,实现经济振兴,无疑是一种战略选择。
岗位训练是培养现代劳动者的新型方式
现代化、社会化的大生产对现代劳动者素质的复合型需求越来越高。劳动者只有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精湛的职业技能,才能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而传统的职外教育对现代劳动者的培养有很大的局限性,为此,一些发达国家纷纷改革职业教育方式。如日本进入80年代后,将职业技能开发的重点由原来的职外集合训练改为岗位训练,强调在工作过程中训练技能。最近,美国一些大企业也突出强调岗位训练,普遍认为,总让雇员脱离工作岗位,然后告诉他们如何将工作干得更好,是代价极高的做法,不利于提高效率和竞争力。我国上海第三钢铁厂等企业在开展青年岗位能手活动的过程中,通过拜师学艺、互助小组等岗位训练的方式取得了明显成效。
岗位训练是在企业指导下对职工进行的职内教育,是以岗位规范为依据,以增强岗位意识、提高岗位技能为目标,以岗位实践为中心环节,以评价、激励为重要保证,以岗位效益为检验标准的群众性实践过程。它有以下特点:(1)目标的针对性。岗位训练以造就岗位合格劳动者为目标,紧密结合生产的需要进行,训练的成果要应用并体现于生产实践。(2)内容的综合性。它既训练岗位技能,又训练岗位意识。(3)岗位训练与生产的统一性。训练融于生产管理过程之中,是企业生产、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4)对象的包容性。它针对所有在职职工,简便灵活,人人可为,时时可为。(5)岗位训练成效与职工利益的一致性。岗位效益是评价训练效果、职工获得报酬的重要依据。它能够使知识尽快转化为技能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为职工提供一条现实的成才立业之路,有利于提高职工队伍的群体素质。
岗位训练与职外教育构成了职工教育的整体。传统的职外教育分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两个层次。职前教育是职工上岗前的基础教育,主要通过兴办技工学校和职业学校,实施一般工种基本理论教育,侧重解决“应知”问题。职后教育是上岗后企业对职工进行的继续教育,主要通过企业的培训设施,实施各种不同层次的专业培训和学历教育。岗位训练与职前教育、职后教育既具有各自的功能,不能互相取代,又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共同担负起提高职工素质的任务。不过三者比较,岗位训练对于提高职工队伍素质,促进生产发展,作用更直接、更广泛、更有效,应该摆在突出的位置,作为职工教育的主体来抓。
岗位训练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岗位训练是为适应经济国际化发展的现实需要。面对21世纪的挑战,全球经济一体化、贸易自由化进程加快,区域经济合作越来越占据重要地位,国际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经济竞争的本质是各国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的较量。在竞争中,就各个生产要素而言,靠什么比较优势取胜呢?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人均水平。我们的强项就是要把人口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进而转化为经济优势。而目前我国劳动者的素质令人堪忧。每年新增劳动者有90%没有接受培训,尤其是在占职工主体的青年职工中,实际技术水平达到高级工的仅占1%,中级工约占10%,而约70%的青工实际技术水平达不到岗位要求。这种素质状况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严重削弱了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目前,我国进入国际市场仍然是以低附加值的初级产品为主。而只有提高劳动者素质和产品的附加值,才能提高在世界上的竞争力。然而,面对如此严峻的国际挑战,面对庞大的劳动者队伍,仅靠有限的职外培训来提高劳动者素质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大力推进岗位训练,才能尽快扭转这一被动局面。
岗位训练是提高产品质量搞活企业的根本途径。市场竞争,表面上看,是产品的竞争,本质上是质量的竞争。而目前我国产品质量普遍低劣已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致命因素。据有关部门对近15年来工业产品的抽查,产品平均合格率只有70%,比西方国家低二十几个百分点;全国每年仅不良品一项损失近2000亿元,职工人均损失约2000元;1993年,全国机械行业产品一次性交检合格率仅为30%,不及50年代的水平;有的企业设备、技术乃至管理软件都是从国外引进的,但和国外同类企业相比,产品合格率相差40—50个百分点;许多国有大、中型企业因为产品质量不高,长期摆脱不了困境。因为每一道工艺,每一件产品,都是职工活的劳动的物化,产品质量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的素质的竞争。因此,没有一流的职工队伍,就不可能生产一流的产品。职工素质对产品质量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主要的影响表现为职工敬业精神和岗位技能综合作用的结果。提高产品质量的过程,本质上是对职工岗位意识和岗位技能的提高和控制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只能在管理中实现,在岗位训练中实现。
岗位训练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而制度的现代化是以人的现代化为前提的,否则再好的制度也是空中楼阁。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是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核心是调动人的积极性。而岗位训练所具有的针对性、综合性、统一性、包容性、简便性、灵活性等特点,决定了它是提高人的素质、调动人的积极性的最佳结合点。通过岗位训练,培养大批岗位能手和合格劳动者,为人们立足岗位成才创造了条件,这不仅为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运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使人的理想和价值得以充分实现;同时,通过新技术的普遍推广应用,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还会创造出新的生产力,从而极大地增强企业活力,提高经济效益。另外,岗位训练满足了职工学技成才的普遍需求,有利于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尤其是有利于提高职工适应工作变化的能力,可为企业富余人员和那些面临停产、半停产及转产的企业职工重新就业免除了后顾之忧,是实现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助推器”。
构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岗位训练运行机制
由于岗位训练在我国刚刚起步,需要尽快建立一套科学的运行机制,以保证岗位训练健康发展。
岗位训练要法制化。《劳动法》明确规定“国家通过各种途径,采取各种措施,发展职业培训事业,开发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工作能力”。以此为依据,应当尽快制定配套的《职业训练法》,明确岗位训练在职业训练中的主体地位,明确企业和相关部门实施岗位训练的法律责任;明确岗位训练与职业资格认定及相关待遇的法律关系。充分调动社会、企业、职工参与岗位训练的积极性。
岗位训练要有实施的组织依托。从德国、日本的情况看,岗位训练主要通过行业工会组织协调,劳动部门归口管理。结合我国的实际,原则上可由劳动、人事部门进行管理,由共青团、工会等社团组织具体组织实施。岗位训练的重点对象是占职工主体的青年职工,实施青工岗位训练是共青团的优势,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团组织的一项重要任务,各级团组织要在岗位训练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岗位训练要成为企业行为。一是制定岗位训练标准。要以企业现有的内部经济责任制为基础,以岗位为基本单位,以岗位实际需要为前提,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坚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并层层分解构成多级有序的目标体系,使每个职工都明确努力的方向。二是落实岗位训练措施。要运用“以师带徒”、“岗位练习”、“互帮小组”、“技能竞赛”、“模拟训练”、“换岗训练”等方法,用合同或规范的形式将岗位训练的方法、要求明确到人。三是要运用管理学方法进行岗位训练考核评价,建立评估模型和科学的考核办法,通过产量、质量、安全、消耗等主要指标检验训练的成效。以此作为评价、奖励职工的主要依据。四是要建立政策、制度保证。企业要建立在党政组织直接领导下,团委、工会、劳资等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的运行机制,对岗位训练和职外训练进行统筹,使两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第5版(理论)
专栏: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四中全会决定

  把党的全部工作的基础夯实打牢
——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杜世成
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乃至整个党的建设带来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认真研究解决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切实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好,使党的全部工作建立在坚实牢靠的基础之上,这是实践给各级党委特别是基层党委提出的一个重大课题。近几年,烟台市各级党委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为指导,对此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党的基层组织在新的形势下变得更加巩固、更加富有战斗力,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迈出了较大的发展步伐。

我们搞改革开放,搞市场经济,根本的目标是要建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党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得以实现的最基础、最重要的一环。第一,党的战斗力,党的力量,首先表现在近300万个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上。党的基本路线及一整套方针、政策,必须通过党的基层组织才能因地制宜地创造性加以落实。如果基层组织软弱、涣散,就会出现纵不到底、政令不畅的“断层”、“梗阻”现象,党的战斗力就会受到严重削弱。第二,党和国家在相当长一个时期,都面临着改革和发展两大任务,如果没有基层党组织去动员、组织亿万群众同心奋斗,改革和发展中遇到的诸多问题没有基层党组织去探索创造,这两大艰巨而复杂的任务就难以完成。第三,从社会的管理来看,大量的、具体的社会稳定工作,也要靠星罗棋布于全国各个角落的基层党组织去做,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了,把社会矛盾及时化解在基层,整个国家才能安稳太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同样的条件,同样的政策,有的地方发展得很快很好,成为强乡、强村、强企业,而有的地方却变化不大,归根结底就在于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水平不一样,战斗力不一样。实践告诉我们,党的建设必须抓好基层。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好不好,将影响到改革、发展、稳定,影响到党的基层政权的巩固。重视不重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衡量一级党委政治上是否坚定、清醒和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    

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要紧紧围绕把党建设成为领导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核心这个主题,从发展市场经济的新形势出发,确定党建工作的重点。具体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从思想上建党的原则,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广大党员,进一步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和党的宗旨观念。从思想上建党,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建党原则,也是我们的党建光荣传统和宝贵经验。当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暂时处于低潮,社会主义在实践中遇到严重挫折;我们国家又处在重大的历史转折时期,新旧体制、新旧观念的碰撞比较激烈。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近几年,根据党中央的指示精神,结合当地情况,我们抓基层党组织的思想建设,突出解决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学习理论换脑筋。就是组织基层广大党员认真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不断地清除“左”的影响、旧的观念,不断地解放思想,牢固确立起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观念和“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切实解决好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的问题,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经济的大发展。二是坚持宗旨讲党性。我们向广大党员郑重指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党的中心任务要变,思想观念要变,工作方式要变,但党的理想信念不能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变,党性原则和党的纪律不能变。这些年来,我们坚持不懈地抓了理想、信念教育和党的宗旨教育,引导基层党员正确处理等价交换原则与坚持党的宗旨的关系、物质利益原则与发扬奉献精神的关系、执行党的现行政策与坚持远大理想的关系、放开搞活与遵守党的纪律的关系,较好地保持党组织和党员的先进性。
(二)突出抓好基层领导班子建设。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关键是搞好领导班子建设。在新形势下,搞好基层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要尽快培养造就一支宏大的能够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党员企业家队伍。这是实现新时期党的中心任务的迫切需要,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迫切需要。从实践看,在农村,基层领导班子成员若具有企业家的素质和能力,就可以带领群众把集体经济搞上去,把农民生活引向“小康”,党组织就有地位、有权威、有凝聚力;在城市,企业党务干部只有具备了企业家的素质,才能有效地发挥保证监督作用,才能更好地参与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企业的绝大多数厂长(经理)都是党员,如果能把这批党员培养成高素质的企业家,经济领域里的基层领导权就会牢牢地掌握在我们党的手里。烟台的乡镇企业发展比较快,目前已占到工农业总产值的2/3,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农村基层党组织中较早地形成了一支敢想敢干的党员农民企业家队伍。在他们的带动下,干出了农民办航空、修铁路、搞国际航运、到国外闯市场办企业等宏伟事业,带出了100多个亿元村、亿元企业和20%多的“小康村”。培养造就企业家队伍,必须采取选拔、培养、激励、约束等综合措施,当前尤其要在拓宽视野选人、多种形式培养上下功夫。近几年,我们在坚持德才兼备原则下,打破身份、地域界限,通过群众推荐、组织考察等多种形式,把社会各个方面的优秀经济人才充实到基层领导班子中去。其中担任农村党支部书记的就达920多人,对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巩固党在农村的领导地位,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三)适应经济体制变革的新形势,及时建立和完善党的基层组织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乡镇企业普遍建立了党的基层组织,近几年又根据发展需要在一部分经济发达村建立了村级党委。为了弥补农村生产队解体之后所造成的工作断层,在全市农村普遍建立了党小组、村民小组“两组一体”工作制,在村与户之间架起了桥梁。当前,企业党的组织建设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我们本着有利于开展党的工作、有利于促进企业发展的原则,坚持把国有企业改制与党组织的设置同步考虑和安排;党组织和企业行政领导尽可能地实行交叉任职,具体办法因企而异;对企业党务工作机构和专职人员的配备,既力求精简,又保证有人抓、有人管;在国家不控股的股份制企业、私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强调按《党章》规定建立党的组织,并根据企业特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其中,在“三资”企业探索的党建工作“十法”,得到了上级党委的肯定和推广。
(四)全面提高党员队伍的素质和能力,发挥其在新形势下的先锋模范作用。新时期、新任务对党员队伍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基层党员不仅要有坚强的党性,而且要具备一定的科技文化素质,更多地掌握发展经济的本领,这是基层党员能否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的一个重要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把提高党员专业技术素质作为党员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举办各种培训班、函授教育、电化教育、党校轮训、兴办“技术见习基地”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科技文化、市场经济基本知识和实用技术的教育和培训,使党员在企业成为技术骨干,在农村成为带领群众致富的模范。在努力提高党员素质的同时,我们还注意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同领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体现内容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有效途径。要求党员在经济发展中起示范带动作用,在开展群众工作、搞好生产服务、维护社会稳定、实行计划生育等方面发挥骨干带头作用。我们还实行党员责任区、党员联户、党员目标管理等教育管理办法,使每个普通党员身上有责任、有担子,在各项工作中较好地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党建工作的实践,我们体会,要搞好新形势下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必须掌握好以下几点:
首先,要切实坚持“党要管党”的原则,拿出很大的精力来研究和抓好基层党组织的建设。要辩证认识和处理好党建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坚决克服把两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的倾向,克服党建工作“口硬手软”的问题。一是要把基层党建工作的主要责任放到县、乡两级党委身上,把党委书记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建立健全党建工作责任制,实行一级抓一级。基层党建工作薄弱的单位,在评先树优中一票否决,党委书记要向上级党委作出检查。同时,市委加强对基层党建工作的调查研究,及时提出工作思路,进行具体指导。二是抓好典型,示范引路。开展了创建党建工作先进县、先进基层党组织和评选模范党员活动。全市11个县市区,已有5个被评为全省党建工作先进县。三是坚持不懈地抓好后进党组织的整顿提高。主要从县、乡两级机关抽调干部,帮助整顿那些软弱涣散的基层组织。通过这些措施,全市农村三类党支部已下降到3.5%。
其次,要明确党的建设的指导思想,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做到:基层党组织的设置,根据经济体制的变化进行适当调整,使之与新的经济组织相适应;党建工作的内容,与经济工作融为一体,克服相互脱节的现象;党组织的活动,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坚持从实际实效出发,开展小型、分散、业余、灵活多样、行之有效的活动;检验党建工作的标准,主要看经济建设的实绩,看党组织和党员在改革开放和两个文明建设中是否发挥了战斗保垒和先锋模范作用。
再次,要发扬改革创新精神,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基层党建工作的新路子。坚持用改革的精神抓党建,改变党员教育和管理中一些过时的做法,更多地组织基层党员、干部走出去,开阔视野,解放思想;改变“关起门来选干部”的封闭式选人方法,引入竞争机制,公开选拔起用人才;并注意大胆吸收国内外人才管理和廉政建设等方面的经验。坚持用制度建设的思路来抓党建,逐步实现党建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并按照《决定》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第5版(理论)
专栏:书刊评介

  周恩来研究的最新收获
——《周恩来与毛泽东思想》评介
余飘
刘焱、杨世钊同志主编的《周恩来与毛泽东思想》,已由重庆出版社出版。该书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武装斗争、统一战线、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教科技和知识分子、外交、党的建设、领导艺术等十个方面论述了周恩来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的重大贡献,对指导我们当前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是近年来周恩来研究的最新收获。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毛泽东思想是毛泽东同志集中了全党的智慧而创立的,是中国共产党斗争经验的结晶。《周恩来与毛泽东思想》有力地说明了周恩来在毛泽东思想形成之前,如何为它提供了思想观点和实践经验上的准备;在毛泽东思想正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又如何实践了、丰富了、发展了毛泽东思想,这对于广大干部和群众理解毛泽东思想,理解党的发展历史,都有很大的益处。例如,该书指出:周恩来是党内最早认识军事工作的重要性的决策者;他最早摆脱“城市中心论”,坚持工农武装割据的观点;他最早反对陈独秀、瞿秋白关于“知识阶级”的错误观点,主张从社会经济地位考察阶级属性,提出知识分子是中国革命的“基本力量”,并把它列入劳动人民范畴,等等。他的精辟见解,都是有根有据,令人信服的。
过去,人们总认为周恩来只是一位杰出的实践家,而不是理论家。《周恩来与毛泽东思想》一书则以充分的论据证明了周恩来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实践家,而且是一位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家,这对于全面地评价党的领袖人物,继承周恩来丰富的思想遗产,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部专著的美中不足是:由于时间所限,有些重要问题,还没有来得及深入展开论述。例如,周恩来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毛泽东文艺思想的贡献很大,他的文艺思想很丰富且独具特色,尤其对于社会主义文艺理论的建树更为显著。但本书对这部分的论述较为单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