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10月29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荣毅仁副主席访日抵东京
村山首相会见荣毅仁副主席
本报东京十月二十八日电记者张国成报道:应日本国政府的邀请,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荣毅仁和夫人杨鉴清今天乘专机抵达东京,开始对日本为期八天的正式访问。今天下午,荣毅仁副主席一行乘坐的专机抵达东京羽田机场后,受到了日本外务省政务次官柳泽伯夫及中国驻日本大使徐敦信等的欢迎。
今晚,日本内阁首相村山富市在首相官邸会见并设宴款待了荣毅仁副主席及其主要随行人员。会见时,荣毅仁首先转达了江泽民主席、李鹏总理对村山首相的问候。村山对此表示感谢,并说,他期待着同江泽民主席在印尼会面。
荣毅仁说,他1973年曾随中日友好代表团访日,以后也经常来访,认识了许多经济界和政界人士。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两国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的交流日益加强,互利合作不断取得成果。中日关系的今天来之不易。这种友好关系不应该受到干扰。村山首相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应该了解中国人民的这种感情。
荣毅仁说,我们两人年龄差不多,经历了大半个世纪。这个世纪说好也好,说问题也不少。大家应该努力向前看,把20世纪的事情做好。中日友好不仅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愿望,而且有利于亚太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与繁荣。希望日本政府恪守中日联合声明和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原则。双方共同努力迈向21世纪,进一步发展中日友好关系。
荣毅仁还简要介绍了我国改革开放和国内经济建设的形势。他说,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希望在和平稳定的条件下,深化改革,发展经济,也愿同日本及其他国家发展经贸关系。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当然也遇到各种问题。只要政治稳定,政策正确,都能随时觉察,随时解决。希望日本经济界的朋友放心。
村山首相对荣毅仁一行来访表示热烈欢迎。他说,我们的前辈克服了许多困难,花费了很大精力,为日中友好关系奠定了基础。对此应该予以珍惜。日本现任内阁将继续把日中关系作为重要课题,按照日中联合声明的原则发展两国关系。日本政府的这一立场没有改变。日本决不参与制造“两个中国”的活动。
村山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展,日中经济关系不但要进一步发展,政治、文化等其他领域的友好关系也应加强。这符合日中两国人民的利益,也有利于亚太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会见和宴会是在友好、坦率的气氛中进行的。
新华社北京十月二十八日电 应日本政府邀请,国家副主席荣毅仁和夫人杨鉴清今天上午乘专机离开北京,赴日进行为期八天的正式访问。
荣毅仁的随行人员有国家计委副主任郭树言、国家经贸委副主任徐鹏航、上海市副市长谢丽娟、辽宁省副省长丛正龙、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王梦奎以及外交部部长助理王英凡等。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慕华、国家经贸委主任王忠禹、外交部副部长刘华秋、国家计委副主任佘健明以及日本驻华大使国广道彦等前往人民大会堂为荣毅仁送行,并祝他访问取得圆满成功。(附图片)
日本首相村山富市会见荣毅仁副主席。
本报记者 国成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李鹏会见七国铁道部长会议代表
新华社北京10月28日电(记者杨国钧)李鹏总理今天在中南海会见了出席七国铁道(运输)部长会议的俄罗斯和中亚五国的铁道(运输)部长,对会议的圆满召开表示祝贺,并希望各国共同努力,确保联结中国与中亚五国的铁路畅通无阻。
李鹏说,经中国新疆阿拉山口口岸通往中亚的“欧亚大陆桥”有重要的政治和经济意义,铁路口岸运输更是外贸商品流通和人员交往的不可缺少的渠道。李鹏说,大陆桥的畅通不仅有利于增进中国与中亚以及俄罗斯人民间的友谊和各种交往,而且也大大有助于发展各国的经贸关系。李鹏认为,中国同中亚各国,中国同俄罗斯之间经济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很大。李鹏说,今年4月,他访问中亚四国期间,同各国领导人就加强“大陆桥”的运输问题交换了意见并就此达成共识。李鹏说,这次的部长会议,制订了各国间铁路联运发展纲要,完善了运输组织措施,确定了统一的运价标准和清算体系,希望会议达成的各项决议将切实付诸实施。李鹏指出,各国铁路工作者应共同努力,为振兴古丝绸之路,建立“新的丝绸之路”,促进沿线各国经贸发展作出贡献。
会见时,铁道部长韩杼滨在座。会见前,与会的中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以及俄罗斯铁路(运输)部长就确保“大陆桥”客货的无阻碍运输签署了一项联合公报。


第1版(要闻)
专栏:

  江泽民会见陈省身夫妇
新华社北京10月28日电国家主席江泽民今天下午在中南海会见了著名美籍华裔数学家、南开大学数学研究所名誉所长陈省身教授及夫人郑士宁女士。宾主就中国教育发展问题进行了亲切的交谈。
国家教委主任朱开轩、南开大学校长母国光等参加了会见。
陈省身教授是第一届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曾为中美教育交流做出很大贡献。他此次来华主持了微分几何学术年活动并亲自讲学。


第1版(要闻)
专栏:

  改革开放十五年企业发展成就展开幕
李鹏题写展名 朱镕基等参观展览
据新华社北京十月二十八日电(记者楚保平、张宿堂)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体改委和国家经贸委共同主办的中国改革开放十五年企业发展成就展,今天在北京展览馆开展。李鹏总理为展览题写了展名。
二十七日晚上,朱镕基、李岚清、李铁映、吴邦国、邹家华、王汉斌、宋平、王丙乾、布赫、宋健、司马义·艾买提等领导同志来到北京展览馆,参观了展览。
展览旨在全面展示和宣传我国大中型企业改革开放十五年来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取得的丰硕成果,总结探讨企业深化改革、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经验和思路,充分显示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正确性,振奋民族精神,鼓舞人民的斗志。参加展览的三百多家企业来自全国二十七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代表二十七个行业,是我国企业的精华,国民经济的中坚。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李铁映出席了今天的开幕式。


第1版(要闻)
专栏:

  北京空间技术研制试验中心破土动工
刘华清出席奠基仪式并讲话
本报北京十月二十八日讯记者贾西平报道:今天上午,随着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手执铁锹一锹一锹地撒下黄土,我国第一个现代化空间飞行器研制、生产、试验中心在北京西郊破土动工。
刘华清代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辛勤战斗工作在航天科技战线的科技专家、工程技术人员表示热烈祝贺和亲切慰问。他勉励承担这项工程的航天总公司和各设计、施工单位广大职工,保质保进度保安全,在不久的将来,把这座现代化的中国航天城展现在世人面前。
据了解,北京空间技术研制试验中心是为满足我国应用卫星等空间飞行器研制试验向高水平发展的需要而立项建设的,已被列入国家重点建设项目。
今天开工的一期工程将主要建设控制制导、结构机构、无线电、数据管理试验室、总装测试厂房、故障分析模拟、空间环境及振动试验室等。


第1版(要闻)
专栏:

  江泽民会见尼泊尔王太子
新华社北京10月28日电(记者陈永红)国家主席江泽民今天下午在中南海会见了尼泊尔王国王太子迪潘德拉·比尔·比克拉姆·沙阿·德瓦一行。宾主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谈。
江泽民首先对迪潘德拉王太子来中国访问表示欢迎。江泽民说,王太子已经访问了西藏,然后还要到各地去看一看,“百闻不如一见,亲自看一看可以加深对中国的了解。”
江泽民说,中尼两国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两国的关系是很密切的,也是非常友好的,相信两国关系会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发展。他说,中国一向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中国从不干涉别国内政,也不允许别国干涉中国的内政。
江泽民请王太子回国后转达他对比兰德拉国王的问候。
迪潘德拉感谢中国政府给予他到中国访问的机会。他说,这对他来讲是一次学习的机会。尼泊尔从中国的建设中学到了很多东西,他本人此次也受益不浅,增长了见识。他说,尼泊尔作为中国的邻国,对中国取得的成就感到高兴。中国的发展对尼泊尔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王太子还递交了比兰德拉国王给江泽民主席的信,并转达了国王对江主席的问候。


第1版(要闻)
专栏:

  干就干最好的
——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创名牌纪实
刘建林尹玉龙
1992年1月29日,是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原广东珠江冰箱厂)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这天,邓小平同志来到了他们厂里。当他听毕汇报,仰视耸立在面前的科技大楼时,曾问道:这是乡镇企业吗?
两年前的这股春风,给科龙公司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从下面数字可见这个乡镇企业跃进的步伐:
从年产3000台冰箱到年产90万台冰箱,市场覆盖率居全国同行之冠,产销量连续4年全国第一,今年的销售额将超过26亿元,年均增长速度达60%;
从9.8万元试制费到今年上半年的固定资产10亿元,成为中国电冰箱行业利税第一大户,坐上中国乡镇企业的第一把交椅,全国500家最大型企业排名第147位……
也许很少有人知道,这曾是一个四处投靠,找不到婆婆的镇办小厂,当初,冰箱行业定点时勉强才挤上最后一个位置。公司的创业者们白手起家,以坚忍不拔的毅力、争创一流企业的雄心壮志,经过十年艰苦努力,终于使科龙公司成为一条引人瞩目的市场“蛟龙”,成为我国家电行业的“龙头”企业。
第一台“容声”冰箱刚试制成功,创业者们就立下誓言:干就干最
好的,质量起家,质量取胜
说起第一台容声冰箱的诞生颇有几分传奇。
那是1983年,广东顺德容奇镇一家镇办小厂的厂长去北京出差,花了24元钱买回几本制冷书,一门心思生产冰箱,可他们厂里没有一个人懂得冰箱原理,唯一的一个工程师还是学铸造的。这难不倒他们。没有人才,学铸造专业的改学制冷技术。没有必需的设备,有些地方是用锤子敲出来的。1983年9月,第一台容声冰箱终于试制成功。在这之前,制冰箱还只是他们的一个梦想。
1984年10月,第一条冰箱生产线跌跌撞撞上马了,尽管条件简陋,但创业者们立下誓言,干就干最好的,干出名牌,以“质量起家、质量生存、质量取胜”。
就在容声冰箱投产的第二年,我国家电市场异常火爆,科龙公司也炸了锅,产品供不应求,但厂里的质量检查依然“慢条斯理”,产销矛盾突出。总经理潘宁及时拍板:产量永远服从质量!为严格质量监测,科龙增加了六道工序,建起了一条70米长的冰箱全自动检测恒温走廊,在全国首创冰箱出厂前24小时检测。那时候,厂门口等着拉冰箱的货车一排就是几百米,但科龙不为所动,坚守厂规,冰箱24小时检测少一分钟也不能出厂。
没过多久,喧闹的市场便死一般地沉寂下来,随处可见的挥泪大降价招牌透着几股凄凉,严格的质量检测、控制手段,使科龙产品在随后的家电滞销期接受了考验。容声冰箱的产销量直线上升:1990年30万台;1991年48万台;1992年65万台;1993年达75万台;今年至少达到90万台,仍满足不了市场需要。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仍然畅销的产品才是名牌,科龙人深深懂得这一点。而今,容声冰箱几乎覆盖了除台湾省外的国内市场。自1987年公司提出创名牌的口号以后,几位老总几乎年年到国内外考察,几年下来已磨合出科龙电器独特的质量魅力,外观取日本豪华新颖,内脏取欧美可靠耐用,功能先进,达到和超过国家A级标准要求。德国同行西门子一位专家看过现在生产的容声冰箱后感叹:这些产品是完美的设计。
“少生产一两万台冰箱,经济上的损失我们经受得起,但是我们经受不起因为质量不好的产品投放市场引起的地震”。潘宁总经理的话,或许道出了容声冰箱设计先进的真谛。
总经理曾为几元钱的请柬而大发雷霆,而在科技投入上却从不吝一
掷千金,十年投入达7个亿
到科龙参观的人一年下来将近10万人次,或许他们不一定都是冲科龙的质量魅力而来;但可以说走进科龙他们无不被永恒的质量魅力所深深吸引。
有位全质办的人员请几位总经理开一个质量成果会,花了8块钱买了几张精致的请柬,没想到总经理潘宁为此却大发雷霆:开一个会还用得着这么漂亮的请柬,打印一份邀请函不就行了!(⑴⑷)
老总的吝啬着实有点出人意料,但人们更多地看到他在科技开发、技术改造项目上却从不惜一掷千金。
科龙公司从1984年建成年产3万台冰箱的生产线后,赚回来的钱几乎全部用于充实企业发展后劲上了。1986年以来先后投资3.6亿元对冰箱一、二、三期工程进行改造,到1991年,形成单班年产60万台系列冰箱的现代化生产线;1992年,又完成四期工程,上马空调产品,总投资达3个亿。企业各项经济指标更是翻着跟头往上涨,1993年实现总产值18.3亿元,利税共1.76亿元。今年头九个月,产值已超过24亿元。
在进行生产线改造、开发新产品的同时,科龙公司大胆引进新技术,提高企业的科学化、现代化水平。第一台苹果机走进科龙时,公司曾为把它放在检验线还是实验室讨论了好几回,现在几百台计算机终端延伸至企业从开发设计、物资供应、生产管理、产品检验、销售到售后服务等等各个环节,就连车间班组也不例外。各职能管理部门的信息处理收集、存储,工作计划、完成进度等等也由计算机包揽,方便而又快捷……前不久,科龙公司又投资1亿多元实施公司第五期工程——建立一流水准的模具厂,同时引进产品模具CAD设计以及CAM加工,新产品开发的节奏和效率无疑将大大提高。
看过容声冰箱生产线的人可能都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发泡机是意大利的、ABS板材生产线是德国的,而传送线是中国广州制造的。乍一看,这种大拼盘似乎很省钱,殊不知,科龙为了把这些属于不同公司的强项产品从世界各个角落“挖”出来,查资料,出国考察,筛选审定,总体投入比全线引进不知要高出多少百分点。
这种博采众长为我所用的引进方式,在后来与夏普公司合作开发空调器产品上得到进一步发挥。在1992、1993年轻工业部和国家技术监督局组织的全国空调器监督抽查中,科龙空调器已连续两年以能效比高、噪音低等综合性能夺得第一名。
引进世界上先进的管理技术,生产一台冰箱的时间从100秒下降
到36秒,明年更可降至24秒
要干就干最好的!科龙公司在创名牌,创全优质量产品上如此,在引进管理模式上也是如此。
公司建立了总经理领导下的“全质办”,各分厂质管员也直属“全质办”,就连分厂厂长也得听质量员的。
60年代初,美国麦道公司推出一项先进的管理模式MRPⅡ(简称制造资源计划管理,即借助计算机作为工具,对制造资源,包括人、设备、信息、场地进行计划、监控的一种管理模式。在周密的计划下降低库存、减少产品的占用资金)。其最大特点是高投入、高风险、高效益。世界上的成功概率只有1/3。科龙公司自1992年导入此项管理后,一直运行顺利。据专家估计,仅零部件库存由月结算进化到按天按时计算一项,3年就能节约资金2600万元。科龙公司在接受美国专家评审时,被定为“A级”。
IE工业工程是一项既高深而又简单的事情,不论干什么,总有最佳的方式,这就是IE工业工程。具体到一个工人的每个动作,工位器具的形状和摆放等等,都可以通过计算机和录像找出最佳的方案,从而规范每个岗位、每道工序。
从美国引进IE的成功实施,在科龙引发了一系列奇妙的变化。最初每条生产线生产一台冰箱需要100秒时间,后形成稳定的生产时也需要48秒。从1993年进行全方位的IE工业工程研究后,现在只用36秒就能生产一台冰箱了,一年下来,科龙公司分文未投,却多产了30万台冰箱,相当于又办了一个冰箱第三分厂。随着进一步的技改成功,明年1月将下降到24秒,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届时,每6秒钟就有一台容声冰箱从科龙公司出厂。
严格的管理制度,在科龙公司员工看来并不是一种约束,而渐渐被看成是一种自觉的行动,而且关心企业的兴衰荣辱、关心企业未来的人更多了。
容奇镇团委搞了一次民意调查,科龙公司75%的答卷人在“最关心什么”一栏内填写了“企业发展前途”的字样,职工与“科龙”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深情可见一斑。
不走进科龙,很难体会科龙人的那份自豪和荣誉感,更难以理解他们的敬业和忘我。当年厂里唯一的热处理工休假逾期未归,被当即炒了“鱿鱼”,一位主管生产的副厂长二话没说顶替上岗。在他看来,需要就是专业。工人出身的副总工程师陈耀祖,对冰箱有关的专业知识几乎门门精通,从第一台冰箱、第一条生产线的设计到四次重大技改工程的指挥,他从工人到副总工程师,付出了太多的辛苦和太多的智慧。公司实现计算机管理后,陈耀祖又一头扎进了电脑世界,用他的话说,咱总不能落在年轻人后头吧。
从容声到科龙的跨越,凸现的正是一群追求者博大胸襟和非凡气魄,弹指十年间,精心营造出一艘经得起大风大浪的万吨巨轮,他们立志要将企业办成科学的巨龙,这就是近年公司易名为“科龙”的真情所在。
从容声到科龙,再现的不仅仅是中国最大的乡镇企业自改革开放以来由小到大的发展历程,最深刻的内涵还在于企业这种追求卓越永不停息的精神,这便是科龙精神。


第1版(要闻)
专栏:

  全国棉花收购形势趋好
内贸部要求加快收购进度管好市场抓好质量
本报北京10月28日讯记者潘岗报道:国内贸易部今天提供的最新情况表明,我国棉花收购形势较好,到10月25日,全国收购量已达3296万担,近十天的日均收购量为79万担,预计10月底全国棉花收购量可达4000万担。
据介绍,到10月25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已收购1152万担,仍然处于领先地位,其次是江苏,已收购617万担,湖北已收购377万担。前期收购进度缓慢的冀、鲁、豫三省,近几天形势也有很大变化,特别是山东省,10月15日前一个半月仅收购135万担,10月16日到25日十天就收购了216万担。
内贸部指出,当前棉花收购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部分棉农受去年后期多渠道抢购造成的棉花价格过高的影响,还想等待高价出售;二是个体棉贩和非法经营单位的活动仍相当频繁;三是一些地区之间出现变相提价吸引邻省(县)棉花资源的情况;四是收购中抬级抬价现象较普遍。
内贸部要求各地下一步要继续加强棉花收购工作,在加快收购进度的同时,管好市场,抓好质量。
加快棉花收购进度,最根本的是要解决棉农的惜售思想。今年棉花收购价比去年提高近60%,这一价格已到了纺织企业的承受极限,国家不会再提高价格,早卖早得钱。有些棉农把棉花存在家里,既不安全,时间长了还会降质降等。
管好市场是加快收购进度的保证。国务院已明确棉花收购政策不会改变,价格不会再提高,市场管理不会放松。各级供销社要配合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按国务院的政策把市场管好。
抓好质量的基础在收购环节。各基层收购站都要按国家标准把好收购关,坚持“一试五定”、“密码检验”等行之有效的办法,不抬级,不抬价,不收超水分棉,使所收的棉花等级相符,长度相符。


第1版(要闻)
专栏:

  五百多个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超千元
据新华社北京10月28日电(记者张锦胜)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统计资料表明,根据对1993年农村经济发展的统计数字分析,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超千元的县、市已达537个,比上年增加217个。这些地区的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389.5元。
据介绍,1993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超千元的县、市共有乡村人口22873万人,占耕地面积1985.88万公顷,其中人均纯收入达到2000元以上的县、市有56个。


第1版(要闻)
专栏:

  我国旅游业发展迅速
本报北京10月28日讯记者龚雯报道:我国旅游业近年取得迅速发展,打下了跻身世界旅游发达国家的坚实基础。
日前,国家旅游局局长刘毅介绍说,从1978年至1993年,我国旅游创汇保持着年均21.1%的增长速度,高于同期世界旅游业的发展速度;旅游外汇收入在世界上的排名由1978年的第41位上升到去年的第15位,并具有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形成“行、游、住、食、购、娱”一条龙的旅游生产力体系。1993年,全国有组织接待海外旅游者701万人,外汇收入达46.8亿美元;国内旅游达4.1亿人次,收入为860亿元人民币。


第1版(要闻)
专栏:

  三峡艺术节经贸交易获佳绩
本报讯记者朱坤荣报道:为期6天的湖北省第九届运动会暨中国湖北第三届三峡艺术节10月25日在宜昌落下帷幕。艺术节在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即将正式动工前夕举行。来自美国、加拿大、瑞典、德国、澳大利亚、俄罗斯、新西兰、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实业家参加了艺术节活动。艺术节期间,经贸成交总额达36亿多元,其中签订合作项目和协议180多个,金额达25亿多元,贸易成交额11亿多元。


第1版(要闻)
专栏:

  财政支援经济不发达地区获得好效益
胡锦涛等参观成果展示会
本报北京十月二十八日讯新华社记者焦然、丁坚铭,本报记者李建兴报道:今天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胡锦涛,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姜春云等领导同志兴致勃勃地来到北京民族文化宫,参观了支援经济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十五年使用成果展示会。他们充分肯定了财政支援经济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设立以来取得的重大成就。
财政部长刘仲藜说,今年是党中央、国务院颁发《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第一年,以此起点为标志,我国扶贫开发工作正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这次展示会目的是促使全社会更加关心我国的扶贫事业,推动发展资金管理水平的提高,促使其更好地发挥使用效益。今天参观展示会的还有宋平、秦基伟、布赫、李贵鲜、陈俊生、彭珮云等领导同志。


第1版(要闻)
专栏:

江西得意之作
今日井冈更妖娆
井冈山,中国革命的“摇篮”。在改革开放的年代,井冈山人民继承革命传统,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加快井冈山开发建设的步伐,使老区面貌得到迅速改变。井冈山市政治文化中心茨坪,昔日是一个偏僻落后的山村,现在已建设成为一座新兴城市。图为茨坪新貌。 孟仁泉 王锦鹄摄影报道


第1版(要闻)
专栏:

新疆麦盖提县央塔克乡棉农阿吾提·马木提老人在国家棉花收购站高兴地说:国家今年制定了这么好的棉花政策,大家都高兴,我一定要把全部棉花卖给国家。
新华社记者 沈 桥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