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10月28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专题报道

  骑虎英雄牵龙归
——写在甘肃引大入秦工程通水时
本报记者杨振武
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可我两次到甘肃采访,眼睛就湿润过多次。这泪水,实实在在是情之所系,是发自心灵深处的一次次震撼,而且都与引大入秦工程有关。
(一)
引大入秦工程有“甘肃都江堰”之称。它将发源于青海省的大通河水,跨流域调到兰州以北60公里处的秦王川地区。总干渠长87公里,其中穿越崇山峻岭的33个隧洞总长75公里,还有9座渡槽、两座倒虹吸,是一条中外罕见“人工地下长河”。
耗资10个亿,干了18年。局外人似乎很难理解:一个穷省,怎么要用这么大的代价修一个水利工程?
今年10月9日,为参加引大入秦工程通水庆典,我再次到甘肃。汽车出机场沿快速公路疾驶,映入眼帘的仍是无尽的荒凉:那连绵不断的黄土高坡,光秃秃,黄乎乎,只有那簇簇点点的骆驼草,无奈地接受着秋风的狂吻。旱魔,毫无顾忌地袒露着狰狞的面目。
还是在1992年春节前,在陇中旱川,我曾随报社领导走进一个农户,眼前的一切使我们大为吃惊:冰凉的土坯屋,炕上没有席子,女主人和三个不大的娃子缩在一堆烂棉絮里,冲着我们发愣。厨房里的半缸豌豆,是一家人的口粮。我们问男主人:“怎么就这点儿粮食?”他苦笑着说:“天太旱,收的不如种的多。”这情景,令我们潸然泪下,想起来心里就不是滋味。
甘肃中部的干旱山区,历史上就有“陇中苦瘠甲于天下”之说。苦是因为旱,旱则生饥荒。这些年虽然情况大有好转,但仍未摆脱缺水之苦。就说秦王川,上百万亩平坦坦的黄土地,因为没有水,只能任其沉睡荒凉。在这片土地上,我曾看到,两位青年人费了好大劲,才从旱井舀上半桶浑澄澄的水。要说水贵如油,一点不过。
缺水,可说是甘肃发展最大的“拦路虎”。“有水一片绿,无水一片黄”。这就是甘肃为什么要勒紧腰带搞引大工程的重要原因。
(二)
10月10日,是引大入秦工程主干渠通水的日子。清晨,淅淅沥沥一场秋雨,为陇中旱川平添了许多泥泞。可是,在距兰州70多公里的永登县郊外,欢庆气氛丝毫未减。
庆典的会场就在盘道岭隧洞工地现场,主席台设在引大入秦纪念碑旁。会场上的巨幅标语“骑虎不下建引大,背水一战创业绩”,反映出建设者们艰苦奋战的精神风貌。
不在现场的人,很难想象这一带人对引大工程的深情。人们就像过节一样,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坐拖拉机的、坐马车的、骑毛驴的、骑骆驼的,从四面八方赶到这荒郊野外。数千人站在泥泞中,焦灼地等候这神圣时刻的到来。
宋平同志赶来参加工程庆典,并为通水剪彩。几代人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作为甘肃省的老书记,他怎不为之高兴!他动情地说:“引大入秦工程功在当代,造福子孙。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依靠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为人民办成如此功德无量的好事、实事、大事。”
伴随着一声“开闸放水”,人们感情上的闸门也打开了:锣鼓响起来,鞭炮鸣起来,气球飘起来,巨龙舞起来,数千人在泥泞地里狂欢:“通水啦,通水啦!”不少人站在灌渠旁,望着奔腾而下的河水,眼泪哗哗直流。一位老大爷跪倒在渠边,眼泪汪汪地说:“共产党没有忘记我们……”
老百姓是最讲实惠的。他们对工程每年引水4.4亿立方米,可能说不清楚;对将增产多少粮食、解决多少人的温饱问题或许也估摸不透。但他们看见了,有了水,秦王川86万亩荒原将变为绿洲。我敢说,他们对党的感情是真挚的。
(三)
引大入秦工程,是浇铸在黄土高原上一座不朽的丰碑。
它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汇集了国内外精锐的施工队伍;它是先进科技与人的力量结合之果,日掘进和月进尺创造了世界纪录;它所体现的不仅仅是经济价值,还有政治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引大工程很难。上一次我们曾深入过盘道岭隧洞,他们遇到的都是世界性难题。长度:亚洲第一;软岩:手一碰就掉渣;埋深:最厚度达404米;渗漏:最多时每分钟达1000升,水质还有腐蚀性。
难是难,难中才见英雄本色。我两次见到引大工程指挥韩正卿,精神都是那么抖擞。这位一辈子都没有离开“农”字的硬汉子,现在是省政协副主席。他谈引大工程,谈甘肃如何作水的文章,却不肯谈自己。他说:“引大工程凝聚着几代人的心血和汗水,我们把它完成了,功劳不是哪一个人的。”
引大工程常务副指挥华镇,还有总工程师张豫生,都是工程的关键人物。在采访中,他们也是不愿谈自己。许多惊天动地的壮举,被他们说的“宛如平常一首歌”。其实,英雄不用谈自己,他们所创建的业绩,已经镌刻在了人们心中。
要奋斗,就会有牺牲。通水时,有位女同志在渠边久久伫立,泪水滴入渠水。她叫郑美芳,是原兰州市政协副主席安琨康的夫人。安琨康生前是引大工程兰州分部指挥,1990年5月在工地因车祸而牺牲。郑美芳哽咽着对记者说:“今天通水,老安在九泉之下也瞑目了。”在场的人无不泪水夺眶。
眺望绵延的黄土高坡,听着朵朵浪花的欢歌,我似乎看到一片金色的丰饶。引大成功了。有诗赞总指挥军令状曰:“豪言壮语终无愧,背水英雄跨虎归。”
引大的英雄们交了一份出色的答卷。但是,在甘肃,要彻底解决农业问题,需要在水字上打持久战。一个个硬仗,还在后头。(附图片)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公仆谈心录

  “百姓不富 焉能平安?”
——山西稷山县委书记尚平安访谈录
黄振廷栗铁龙
45岁的尚平安,当过公社书记,团县委书记、副县长、常务副县长、县长,1990年4月任河津县委书记,1993年5月调任稷山县委书记。一步步从农家土地走上来的尚平安,10年为官,认准了一个理:
老百姓舍生忘死跟党走,不就是认定了只有跟着党才能过上好日子吗?所以,共产党的干部就要实实在在为百姓办事。
稷山这个粮棉大县却是财政穷县,老百姓普遍收入低,但这里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很多:稷山是全国有名的红枣产区,北靠吕梁山河东煤田,矿产资源丰富。如果把这些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全县人民不愁不富。
我和县委一班人广泛征求意见后提出以“开矿办厂,开街修路、开市通商,发展枣树”为突破口,全面发展稷山经济。
为开街修路,我们在短时间内筹资200多万元,全面开工建设县城南北大街拓宽、环城路改造等5项城建工程。一万多群众义务劳动。7天时间完成了25公里长的108国道百万方土方拓宽工程。支持帮助农民集资250万元,修筑通往河东煤田的28公里长的盘山公路,为全县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仅吕梁山的路村乡,一年时间就开办了炼焦、炼铁、耐火材料等56个企业。有人说,我这一年里是心想事成。我觉得,真心实意为群众办事,就会得到群众的支持,多难的事也能办成。
稷山靠枣富的农户也不少,但几十年了,红枣的产品优势一直没有转化为商品优势,关键是规模小,形不成气候。我们把发展枣树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方面,提出建设50万亩红枣基地,实施5174工程,即:50万亩红枣,10万亩花椒,7万亩苹果,4万亩柿子。抓了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实行粮枣间作,立体种植,提高种植业效益。这个工程1998年建成,可为农民人均增收1100元。由于这个思路是实实在在为群众谋利益,故得到大家的支持和拥护。
开始到稷山,面对种种困难,我曾担心能否干好。但一年多的实践,我深深体会到:为老百姓谋福利抓到底,不放松。老百姓从中得到了好处,他们就会对你的工作给予支持,你的工作就好干多了。百姓富了,我心平安。(附图片)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边地一瞥

  “安康”保险在宁夏
罗石平黄翊明
今年3月9日晚,宁夏贺兰县金贵乡金贵小学11岁的马俊,因烫伤住院,家庭无力承担医疗费用,通过宁夏电视台向社会求助。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宁夏分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李彦璞看到这条电视新闻后,立即拨通银川市保险公司经理刘玉璞家的电话,当他得知马俊参加了师生平安保险,交了保险费4.5元,可得全额保险金3000元用于治疗时,李彦璞的心情才稍许平静。
第二天,宁夏区、银川市人保公司领导专程到医院看望了马俊。当他们得知,治愈马俊的伤约需1.5万元时,当天召开党组会议,决定先发动保险系统职工,为这个回族儿童献上一颗爱心。李彦璞带头拿出200元,第二天,凝聚着宁夏全区600名保险职工深情厚意的近两万元捐款汇集了起来。马俊有救了!
李彦璞的心却难以平静。他想,靠发动职工捐款不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办法。每年,少年儿童中的意外事故和突发性重病都有发生,仅宁夏石嘴山市团委,1993年就接待上门求助的13人次,需要38万元。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友爱互助精神是值得弘扬的,但对于大多数仍不富裕的工薪阶层来说,捐款次数多了,人们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必须建立一种机制!李彦璞再一次萌发开办“学生幼儿安康住院医疗保险”的念头。
宁夏自治区有500万人口,中小学生及幼儿近百万,其中又有一半是生活在尚未完全脱贫的西海固山区。如今,每年交19元保险费,即可获得44000元的保障;每年交25元保险费,可获得64000元的保障。包括了医疗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消息传出后,社会各界反响强烈。
自治区副主席任启兴说:“学生幼儿的安康住院医疗保险,为政府分了忧,为家长解了难,也支持了教育事业。”9月1日,宁夏卫生学校一名学生意外死亡,12日到银川新市区人保公司报案,13日便领到全额保险金。此事距这项保险条款颁布只有一个月。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人生舞台

  富有与高尚
——福建农民企业家骆永定印象
潘帝都许守尧
今年春天,骆永定站在闽南丰厚的土地上郑重宣布:骆永定新闻基金会在泉州成立。他与泉州市签下8年的捐资合同,每年拿出30万元,用于培养新闻骨干。
消息不胫而走,人们纷纷打听:骆永定何许人也?
从洛水之畔站起来
在闽南一带小有名气的农民企业家骆永定出生在惠安县涂寨乡胡厝村一个泥水匠家庭,尽管年过半百的他童年有过不少梦想,然而,严酷的生活折断了他梦的翅膀,他不得不沿着父辈走过的路,从水泥沙石中滚爬出来,但也因此学得一手好手艺。在那特殊的艰难岁月里,一双善于切磨雕琢花岗石的手,却赶不走贫困与饥馑。顽强的生存意识,促使历任村长、乡文书、团委书记和建筑公司会计的骆永定毅然辞职,组织起涂寨乡第一支建筑工程队,开始向贫穷宣战!
这支从洛水之畔站起来的工程队,硬是以“按时、保质、安全”的优质服务和信誉,一路冲刺而去。他们上闽西、闯深圳、赴厦门,所到之处,工程质量有口皆碑。在深圳,骆永定率领的工程队是市政府挂了号的信得过的单位。当福建省经济建设进入高潮时,骆永定果断地回师厦门参与建筑市场角逐,并以一个实业家特有的胆识、气魄和远见,迅速地在闽南金三角的厦门、泉州、惠安拉开阵势,投资创业。
胆略与智慧为骆永定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可骆永定心里明白,他只是交了改革开放的好运,为了这幸运,他自己也该做些什么。
愿为他人作嫁衣
拥有亿万家资的骆永定,对生活从未有过高的要求。他依然爱喝地瓜汤,且不抽烟,不喝酒,不上歌舞厅,也不下舞池。然而,对公益事业却乐善好施,慷慨解囊,一掷千金。他常说,钱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来自社会,应用之社会。骆永定热心公益事业,先后办了不少好事。去年,前埔村要修建一条长700米,宽6米的水泥村道,他一次捐资32万元。这几年,他每年捐给各项公益事业不下100万元。为了支持家乡教育事业,他正在筹办私立学校。骆永定说,我办学校的目的是要使家乡的孩子能成为有知识、有文化、爱国爱乡、讲文明的社会主义新人。今年7月17日,骆永定新闻基金会首次为31件作品颁奖。骆永定说:“我这样做是为了抛砖引玉,让社会各界都来关心新闻事业的发展。我也希望用我的钱为社会办一些更有益的事。”
喜欢帮人一把
几十年来,受骆永定帮助过的人有多少,连他自己也记不清,但受过他帮助的人却永远记住了他,称他是“天下大好人”。骆永定说:“好人难做,我是试着做。”父亲临终前对他说:“儿呀,好好地做人做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骆永定以此为准则。
深圳建市初期,骆永定带着他的建筑队驻扎在深圳。当时,许多初闯深圳的人都知道骆永定的大名,都知道在深圳公安局收容站有个“福建人收容所”。不同的是这个收容所“收容”的是刚从收容站放出来的无临时户口和有关证件的福建人。当时在福建人中传着这样一句话:“要放人,找骆某人”。骆永定在他建筑队职工食堂和管理人员食堂之外,又办了一个招待所,专门用于收留那些无家可归的流浪汉。那时,深圳特区对外来人口管理特别严,三天两头检查,没报户口的人都要被收容罚款。每当听说有福建人被收容,骆永定就出面交涉担保,并领他们住进自己的招待所,管吃,管住,还给回家的路费。骆永定说,我那个招待所少说也招待过上千人。有人说:“骆永定真是吃饱撑的,没事找事。”骆永定却说:“在别人最危难的时候帮人一把,比做任何事都重要。”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新风物志

  “草方格”的威力
潘梦阳吴坤胜
宁夏中卫固沙林场场长张克智,走上伊丽莎白二世会议中心主席台,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伊丽莎白·多德斯韦尔女士手中,接过了“全球500佳”金质奖章和证书。顿时,来自联合国及五大洲的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上千名官员和专家学者,报以雷鸣般的掌声。
这是1994年6月3日,英国伦敦的一幕场景。
中卫固沙林场,地处我国第四大沙漠——腾格里沙漠东南边缘名叫沙坡头的地方。这里有一片流动沙岭,是我国西北、华北大片地域“黄祸”之源。流沙在西北风的猛吹下向南侵蚀。从明朝中期到清朝末年,沙漠吞没了中卫众多村庄和5万多亩良田,如今沙漠中还可看到被掩埋的断墙残垣。当地百姓流传着一首民谣:“风卷黄沙弥漫天,荒沙万里无人烟。”
而今的沙坡头已今非昔比。仲夏,记者踏上沙坡头,远远望去,穿越沙漠的包兰铁路中甘段55公里两侧,绿茵茵的乔木、灌木混交的林带组成宽700米的绿色走廊。走近看,用麦草秆扎设的“麦草方格草障”,一块块,像网一样,将流沙牢牢地罩住。
在流沙上固沙造林,是为了保护我国第一条沙漠铁路——包兰铁路。当时,国外有不少沙漠铁路因流沙侵袭而改道。1958年通车的包兰线,初期也深受风沙的危害,钢轨配件磨耗锈蚀,木枕加速损坏,火车被迫停开。固沙林场职工立志打破神话,在莽莽沙漠上开始了艰难的历程。
起初,他们用卵石铺面,用沥青拌沙、草席铺面,风沙过后,这些东西反而被沙埋掉。后来,他们将麦草、稻草扎成1平方米的方格,铺在沙漠表面,以图达到阻沙的目的。几年后,沙丘表面产生一层1至2毫米厚、含有多种有机物质的覆盖物。接着他们又进行植物固沙试验,筛选出花棒、籽蒿、油蒿、柠条4种植物作为固沙树种,建立起旱生植物带。这时候,他们把精力转向植树造林上,建起了4级扬水站,将流经沙坡头的黄河水引到沙丘上,提高了树林的成活率。如今,铁路两侧建立起卵石防火带、灌溉造林带、草障植物带、前沿阻沙带、封沙育草带的“五带一体”固沙防护体系,威严地守护着铁路线。去年5月,一场12级的特大沙暴,以每秒38米的风速席卷西北大部分地区,损失惨重。然而,沙暴过后的沙坡头,铁路和生活设施却完好无损。这不是一时一事的功成,而是无数人积40年的辛劳所就啊。
首任场长刘安邦,当年曾任陕甘宁边区回汉支队连指导员。他知道,治理沙漠,光凭勇猛顽强的精神还不行,还得靠科学技术。他点名要来了张宗朗、张宝善等10多名技术干部。
张宗朗,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林业科研工作者,绘制出营造固沙林第一张蓝图。为收集花棒、柠条等沙生植物他险些被群狼吃掉。他把最美好的年华献给了治沙事业。张宝善,来自东海之滨,大学毕业后到了沙坡头。他自己像柠条一样在沙漠里深深地扎下根,还把妻子接来,后来干脆又让儿女留在这儿治沙。毕业于日本北海道大学林学院的敖匡之,是林业部高级工程师,1957年被任命为治沙考查队队长。干燥气候使南方长大的敖匡之嘴唇撕裂,鼻孔淌血不止。但他抱病带队考查。铁路通车后队员相继离去,他却留下来。直到铁路两侧流沙上都扎设草方格沙障,流沙初步稳住才放心离开。
还有众多默默无闻的治沙英雄。老一代科技工作者老了,年轻的科研人员又来这里安家落户;父亲去世了,儿女又接了班。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几代人用心血和汗水创造了这个世界奇迹。
沙坡头,即使是号称“沙漠之舟”的骆驼也视为畏途。如今,生态环境已有深刻的变化:绿色植被覆盖率由原先不足1%上升到42.4%;植物种类由25种旱生植物发展到453种;风沙天由过去的330天减少至122天。以前,这里难以见到野生动物,如今已有100多种,还有黑獾、雕等10多种国家一、二级稀有保护动物。国家环保局在这里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荒漠生态自然保护区,宁夏在沙坡头建成独具特色的沙漠旅游区,年接待中外游客10多万人次。
30年过去,“草方格”的威力已得到世人公认。中卫林场先后荣获铁道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林业部“林业重大工程建设”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此项治沙及环保技术已在西北、华北等地广泛应用于对沙地、戈壁、沙漠的治理。
中卫林场的治沙经验早就引起国外的关注,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百名治沙专家学者前来参观考察,认为这是“目前世界最有效的治沙方法”。本文开头出现的那一幕,正是联合国为表彰固沙林场在“改善环境方面所作的卓越贡献”。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记者见闻录

  盲童、报人和经理
本报记者汪波
这边是因家贫无法上学的盲童,那边是位公司经理,他们非亲非故,素不相识。《长春晚报》搭起的“鹊桥”,把他们连在一起。
盲童王玉石,家住吉林省磐石县富太镇岫水村。玉石的爸爸王波,因患青光眼右眼已失明,家中一儿一女也都患有青光眼。靠种地为生的王波为给儿女看病,不仅卖掉家产,还四处借款为儿女先后做了两次手术,然而孩子的视力仍没有恢复。
今年8月的一天,王波的妻子带着女儿来长春看病,恰遇《长春晚报》总编辑王坤。交谈中,王坤得知小女孩儿还有一个哥哥王玉石已到了上学年龄,却因家境困难,无钱治病、上学。他说:“一定想办法让孩子上学”。
为此,总编辑和记者们忙起来了。8月9日,长春晚报发出一篇题为《我要上学》的报道。盲童的呼喊,引起了社会的关注。省、市残联的同志积极与四平盲童学校联系,使小玉石上学有了一线希望。可是学习期间的各种费用还需1万多元,怎么办?
“我来办。”长春市劳动模范、市个体协会副会长、吉利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时树全主动承担起小玉石上学期间的全部费用。
“小玉石能上学了!”消息传到磐石,王波领着儿子来到了长春。当得知小玉石还没有被褥时,时树全马上买来一套。王波握着时树全的手说不出话来,小玉石靠在时树全的怀里擦着泪……
9月17日,《长春晚报》和吉林电视台的记者、省、市残联的同志和时树全一行10人,陪着小玉石来到四平盲童学校。玉石入学了,牵挂他的人们无不欣慰。
近日,记者又见到了时树全。唠起玉石上学一事,时树全,这位靠卖瓜、鸡蛋起家的个体劳动模范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我赶上了好时机,靠党的政策富了起来。我用什么来回报,只能在扶贫上来帮助政府。当然,像小玉石那样的孩子还有很多,全让我帮助也做不到,我只不过尽了我应该尽的力量。这力量是党给的、政府给的。当他们说感谢党、感谢政府的话时,我心里就格外高兴。
盲童——报人——经理,一条用爱心连起的线,我们的社会到处充满爱心。(附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