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10月24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

  农村,和城市结合还是分离?
——辽宁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纪事之三
本报记者何加正周泓洋
从空中鸟瞰沈大高速公路,一座座城市像珍珠镶嵌其间。
这里是我国最密集的城市带之一。
有人认为高速公路连起来的是一串城市。其实,高速路串起来的也是城市和乡村。顺着这条路,城市经济犹如平地之水在逐步蔓延。而农村经济也依托其滚滚洪流流向城市。城乡分割被这一现代文明的纽带超前明显打破了。
探寻辽宁农业和农村经济,我们不能不注意到最根本的一点:即城乡一体化发展问题。对此,从主管副省长到基层乡镇领导都有很深的体会。
城乡分离——一个历史症结
几十年来辽宁经济发展过程,某种程度上说是在城乡分离状态下的发展过程。社会是两大块,一块是城市,一块是农村,二者壁垒分明。至多,城里为了保证吃的供应更充分,尽可能多地为农民生产些化肥、农药、机械等;而农民则仅可能从自己的口中省出更多的食物交给国家。这些差不多就构成了城乡经济联系的基本内容。
这是客观形成的,也是必要的。不这样,一个软弱的农业大国便无法使工业起步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问题是这一状况需维持多久?有了一定的基础,工业化起步以后,城乡之间究竟应该是什么样的关系?是不是继续分离?
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辽宁人经过了一个艰难过程。
辽宁仅中央直属企业就有560万人。鞍钢、辽化、本钢、阜新煤矿等大企业在全国举足轻重。一种重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长期以来使辽宁人不敢丝毫放松。这就使辽宁产生了比其他省份更为严重的“城市倾向”。“辽宁如果少产100万吨钢或煤,肯定要被追究,少产100万吨粮,则会有人给补上,”有人回忆说,“这也客观上造成了辽宁人只有在农业出了问题才去抓的局面。”
然而,城市工业愈是庞大,对粮食和副食品的需求也愈是紧迫。吃的问题就成了辽宁长期存在的最尖锐的矛盾之一。这迫使辽宁的各任领导又不得不去倾力抓吃的,但农业的软弱地位却始终难以改变。
“就大工业抓大工业,就城市抓城市,城市农村两张皮。这是辽宁过去经济中的一个致命弱点。”有人这样总结经验教训。“过去也讲重视农业,但仅把农业单纯放在服务城市的从属位置上。农村只是城市的粮袋子,菜园子。缺肉、缺蛋搞派购,牺牲农民利益保城市。”结果愈想保愈保不住。
城乡隔绝和重城轻乡对辽宁农业的阻滞,只有在这种状况已大大改变的今天,回过头去看才能看得更清楚。
二元结构的严重存在,农村和城市之间天然流水般的联系被阻断了,造成最直接后果就是农业生产缺乏动力、活力。农村经济缺少内在的冲动。靠外部支援,最终却难以持久。这就进一步造成城市供应的紧张局面。
指导思想变——农业发展的前提
“不懂农业、不熟悉农村不是好干部”。90年代初,新任省长岳岐峰在这个一向以“重工”气氛浓郁的省份提出了这么一条标准。甚至还提出“辽宁粮食要自给”。
这似乎有点“倒退”到“小农经济”的味道。
然而,恰恰是这些标准和口号以及连年采取的“重农”措施,扭转了辽宁长期形成的指导思想畸重畸轻现象和人的观念,使人们在抓城市的同时,开始逐步把目光移向农业和农村经济。
沈阳市副市长金明仕说了一段有代表性的话:界定一个地区是否真正发达,第一个指标应该是农业。辽宁过去工农瘸腿的教训实在太深刻了。走大农业的路子,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才能带来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大工业城市的领导懂得了怎样对待农业,这在辽宁不能说不是一个重大的转折。这实际上是通过政府行为,对业已形成并固定化了的“二元结构”强制性开了一刀。通过“强扭”、“重农”,补齐了“短腿”。“协调”发展的目的最终才有可能达到。
当然,冲破城乡“二元结构”的格局,起根本作用的还是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所形成的力量。十多年来,辽宁和全国一样,经过孕育和发展,大大小小的市场已经遍布城乡。城市和乡村不仅在这里互通有无,更重要的是被这一纽带连成相互依存的整体。这是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使然。
说到辽宁人认识上的转变,还不能不注意到一个严酷的现实对人们的打击或谓之教育。这就是辽宁这个资源丰富的“工业骄子”,近几年在全国位次一个劲后移。论资源,辽宁是山东的两倍,和江苏、广东比更不必说。然而,经济总量却开始出现差距。差在哪里?工业基础?抑或是城市数量?非也。
辽宁人再三考察后得出结论:差就差在农村这一块上。
大至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地区,仅仅想在原有的城市范围内实现向现代社会经济过渡,实现现代化,只能是天方夜谭。从当年的小渔村到现在的大连市,这就是历史的进步。如果城市和农村分成两块,各自加以凝固,还谈何发展?辽宁人不得不吞食长期重城轻乡、城乡分离和“瘸拐李”带来的苦果,开始认识到在一个大的范围内,经济发展自身的规律是联系的、滚动的,不能人为割断。同时,也看到,过去农村服务大工业却未受惠于大工业。因未利用农村这个腹地,大工业缺少回旋余地;因未得到大工业有力支持,农业和农村缺少实力。城乡分离,双方受害。
行动在认识统一的基础上一致了。辽宁近几年逐步出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景象。
一体化——焕发生机的新动力
最能表达辽宁近年指导思想的就是我们在采访中经常听到的“三抓三带”战略。即“抓城带乡,抓重带轻,抓大带小,城乡一体,共同发展”。
几个主要工业城市都有各自的支援对象。如沈阳对铁岭,大连对朝阳,鞍山对阜新,等等。通过技术支持,产品扩散,横向联系,达到互惠互利。双方都互派干部,有的已对口到乡镇一级。大连到庄河建副食品基地,企业就对口到乡镇。一批生产薄弱的农村在城市的带动下开始活跃起来。辽阳县出现了十厂带十乡,效果很好。所有对口的农村都得到强有力的支援。
城市和乡村的这种联系,更多的还是表现在各个市的本辖区之内。过去那种简单地用行政的办法让农村“服务”于城市的做法,已被愈来愈紧密的内在联系所取代。一些有效的办法,今天仍被采用。例如,大连市每年秋天发动厂矿出15吨以上的大型自卸车帮助农村集中连片搞中低产田改造,一年一万亩左右。不仅支援了农业,富了农民,也丰富了城市菜篮子。但城乡更深的联系还在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互为依托和互相依靠上。城市一方面成了农村的市场,大片大片的农村瞄准城市所需发展生产,出现了许多“城郊经济”、“沿路(公路、铁路)经济”等等;另一方面城市又不断向周围农村扩散工业文明,包括工业项目、工业技术、工业资本等等。而农村同样也一方面成了工业品的广阔市场,使得诸如纺织等老工业企业因市场的扩大而焕发生机;另一方面也成了城市工业再度发展的宽阔腹地。鞍钢等许多大企业,走出城市,寻求联合。目前,城乡联合办厂在辽宁已很普遍,仅紧密型的联合企业就发展到1500多家。
过去人们把城市经济当成一缸水,生怕被农村舀去一瓢少一瓢,城市和农村互为包袱。如今则互为市场,互为动力,互为依靠。
90年代前,辽宁没有开过一次乡镇企业会议。直到1990年乡镇企业产值才450亿元。近年来城乡结合,1991—1993年乡镇企业就累计净增产值1200亿元。出现超20亿元的县市区24个,其中超50亿元的7个,亿元乡镇433个,亿元村172个。乡镇企业已成为辽宁经济总量增长的主要力量。去年,农村工业增加额占到全省新增工业产值的76.9%,为辽宁再振雄风立下汗马功劳。至于农村经济的兴旺,农民收入增加,农村市场的扩大以及食物供应的丰富所给予工业和城市的支持,就更不必说了。
城乡一体,协调发展,还推动了大批小城镇的兴起。仅海城市就有西柳、南台子等一批有规模有规划的新兴城镇出现在人们面前。海城市经济总量现已超过本溪市。普兰店市杨树房镇在著名农民企业家李桂莲带动下,以大杨企业集团为依托,正在建设农民城。
辽宁,从城乡一体化发展中获得的好处正日益显露出来。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

  托克托“头羊”
——记内蒙古华蒙金河实业有限公司
本报记者潘承凡
尽管全国乡镇企业总产值已占全国工业总产值近一半,但拥有全国88.6%土地面积的西部地区,乡镇企业总产值只占全国乡镇企业总产值的4.2%。在推动中西部乡镇企业发展的浪潮中,内蒙古华蒙金河实业有限公司为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发展提供了一个成功范例。
利用天然优势
华蒙金河实业有限公司的龙头企业,是生产饲用金霉素的饲料添加剂厂,其所在地内蒙古的托克托县,1986年被国家列为重点贫困县,人均收入172元,在内蒙古排倒数第二。当时,这个县的乡镇企业几乎为零。
1987年,带领乡民在城里搞建筑装修的王东晓捕捉到一条信息:以玉米淀粉为主要原料的饲用金霉素添加剂在国际上供不应求。金霉素生产属高耗能项目,发达国家不愿生产,国内生产厂家寥寥无几。贫穷的托克托县却背靠准格尔煤田,煤电价格便宜,生产饲用金霉素仅此一项就可比南方诸厂节约成本25%;而且南方这类厂家每到夏季停工3个月,因为天气炎热菌种容易污染,内蒙古天气凉爽可以全年生产;作为主原料的玉米,内蒙古的价格远比南方诸省便宜。王东晓看准项目,倾其历年积累,在县委、县政府支持下,筹办了金河饲料添加剂厂。
创造人为优势
1990年工厂竣工,全国忽然同时冒出十几家饲用金霉素生产厂,厂家竞相压价,价格滑坡,结果全部陷进困境,具有能源优势和原料优势的金河饲料添加剂厂也不能幸免。
天然优势不能使金河厂立于不败之地,金河人便决意去创造原先不具备的人为优势。在饲用金霉素生产中,菌种好坏,直接影响到发酵率。1992年,全国著名抗生素专家、福州大学的吴松岗教授在北京出席全国人大会议,厂长王东晓专程赶到北京,在老教授门外伫立一个晚上,深受感动的老教授扔出一句话:会后到福州找我。人大会议闭幕当天,厂长王东晓迫不及待地飞到福州,终于从老教授那儿取回金霉素优良菌种和工艺流程,金河厂闯过了技术关和工艺关。
为了争取一位外贸行家,金河厂为他在老家买了一套几十万元的楼房。他们还特意请来农业部下属的中国牧工商总公司副总经理杨心瑞,这位具有高级职称的领导看中了金河厂不可多得的能源等优势,同时也为厂长王东晓执著的创业精神所感动,很快拍板,入股投资1900万元,帮助扩建二期工程,年增产量4800吨,使总产量达到6000吨,年产值1.2亿元,金河饲料添加剂厂于是也升格为华蒙金河实业有限公司。
在管理上金河厂也不含糊。有一次副厂长和总工程师闹矛盾,致使一发酵罐金霉素报废,结果两人都被请出厂门。1993年,国内同类厂家迫于成本压力纷纷下马,金河厂独领风骚,牧星牌饲用金霉素风靡世界。
华蒙金河实业有限公司宛如一只托克托以至内蒙古发展乡镇企业的“头羊”。它的出现证明,西部虽然缺技术、缺资金、缺人才,但它也可以成为乡镇企业生长发展的沃壤。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

  盐城喜说“银镶边”
一项举措为棉农增收三千万元
本报讯连日来,在江苏盐城市农村到处喜传着这样一个话题:郊区人民政府落实一项“银镶边”措施,为棉农增收3000多万元,广大农民盛赞政府办了一件实事。
盐城市郊区是闻名全国的优质棉生产基地,每年向国家交售皮棉45万担以上。今年3月,郊区政府在保证棉花规划面积落实的同时,号召棉农着力向昔日闲散废置的十边隙地要棉;统一在全区棉花地四周的路边、河边、堤边、渠边,按每米2至3株的要求栽植棉花,誉为“银镶边”工程。政府专门制订文件,把这一举措列为全区农业生产“丰收杯”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对验收达标的乡镇,按规划面积每公顷给予3元的奖励。全区25个乡镇的干部从棉花播种、移栽到管理,逐一踏田落实,跟踪检查督促,为全区两万公顷棉花镶上了“银边”,折合面积达到2510公顷。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镶边的棉花以其通风、透光的优势,株高、桃大、絮白,一棵棉花就是一串“银锭子”,据测定,全区可采摘优质棉215.3万公斤,增收3011.82万元。新蒋村刘西组陈兰秀家0.3公顷棉田四周,一条长213米,宽1.4米的条形沟边,往年栽山芋,收200公斤,价值40元就不错了。今年按0.4米×0.4米的株行距栽植棉花,增收318元。她逢人就说:“‘银镶边’为我镶到了一个银元宝。”(刘国良)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编后

实事实办
在繁多的经济工作中,号召并组织农民在田头地角种点棉花,盐城郊区人民政府办的并不是一件什么大事,但却是一件实事,因而受到广大棉农的欢迎。
说到为民办实事,有些基层领导往往只想到上大工程,似乎唯有大事才是实事。至于从当地实际出发,某件大事该不该办、能不能办好,则很少考虑。结果,工程上马了却迟迟下不了马,或者虽然下马了群众却长时间得不到多少实惠。这样的事情虽大却不实,甚至劳民又伤财。
相比大事,“不起眼”的小事总是多数,而有些小事还真不可小看。类似田头地角种棉花,政府并不要投一分钱资,群众也只用举手之劳;只要领导规划、组织好了,星星点点的田头地角就会积少成多,由小变大,“变”成几千公顷的大棉田,从而给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看来,实事就得实办,农民盼我们领导机关办的也正是这样一些“政府出点子、农民拿票子”的实事。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乡情实话

  村干部为什么要躲起来
三秋生产刚刚结束,我下乡调查,便再也看不到村干部的影子,老乡说:“都转入地下了。”几经周折,我在一个果园小屋里找到了几位正在开会的村干部,听到了几句真心话。
村支书无奈地说:“不躲不行啊。秋收后,群众手里有了钱,村集体也多少收了点提留,要钱的便追魂似地上了门,最多时一天就来了20多批。”
村主任说:“今年减轻农民负担的风又松了,一些部门又变法子出名目向农民伸手,向村里刮钱,作起了‘无本生意’。他们有的请客送礼,有的给回扣,千方百计把钱挖到手。”
村会计翻了翻帐本,算计着说:“现在90%的要钱部门仍然是‘围绕农村作文章’。今年村里共收提留10万元,而到目前已送上门来的收费单据就达两万多元。这些钱若不给,今后就很难办事,再说大部分是老熟人,实在拨不开面子。要给,咱还真不忍心拿大伙的血汗钱往水里扔,所以躲起来成了最好的办法。”
            山东省莱西市马连庄镇于华建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

  蒲城以果促粮兴农富县
本报讯陕西省第一产粮大县蒲城县,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大力调整种植结构发展果品生产,取得良好效果。1994年全县果林面积33.79万亩,占全县总耕地面积20.37%。其中挂果面积15.4万亩,总产2.3亿公斤,实现产值2.3亿元,农林特产税1320万元,成为全县的支柱产业和县乡财政的主要来源,从而走出了产粮大县财政穷县的“峡谷”。
蒲城县地处关中平原与渭北高原交叉地段,全县有人口67万,耕地168万亩。80年代中期,全县每年粮食总产就达3亿公斤,向国家提供商品粮1.4亿公斤,居全省之首,但全县人均收入仅有350元。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根据当地自然地理条件,因地制宜,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在稳定粮食主产的前提下,引导群众大力发展果品生产。短短几年,全县仅苹果、酥梨栽植面积已达30万亩。仅果品一项,农民人均收入360元。农民有了钱,又把相当一部分投入农业生产。
去年以来,全县仅民间投资兴办水利的资金就达3300万元。今年在风灾、干旱等特大自然灾害的严重威胁下,全县粮食总产仍达1.85亿公斤,为国家提供商品粮5000万公斤,仍居全省第一。
(王胡)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

  新疆建成棉花甜菜商品基地
本报讯新疆棉花、甜菜商品生产基地已基本建成。两期开发共开垦荒地496万亩,改造中低产田611万亩;共增加棉花年产量约360万担,甜菜70万吨。新疆今年将为国家调出1200万担商品棉,居全国首位。调出的商品棉中约1/3来自农业综合开发区。
新疆在建设棉花、甜菜基地过程中,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第二期比第一期又上了一个新台阶,一是项目管理意识增强,项目规划设计比较科学,布局合理;二是治理措施得当,主要工程设施质量提高,运行正常;三是资金管理进一步规范化,资金投向合理,有偿资金还款措施逐步落实;四是加大了科技投入力度,项目建设科技含量提高;五是社会化服务体系有所完善,项目区的导向、示范和辐射作用更加明显,群众自我搞开发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丛安妮)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

  运城全力以赴抗旱种麦
目前已完成麦播计划90%
本报讯山西省重要小麦生产基地运城地区旱情严重,运城地委、行署组织干部群众克服困难,奋起抗旱保麦播,速度快,质量好,为明年小麦丰收打下良好的基础。
自7月份以来,运城地区就持续高温,未降一场有效雨,导致土壤含水量急剧下降,全区受旱面积302.7万亩,752个村庄吃水发生了困难。目前旱象仍在发展,据墒情测报,干土层厚达50—70厘米。面对这一严峻形势,运城地委、行署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动员群众打好小麦播种这一仗,按时按质种好350万亩水地小麦。同时要求各地大胆调整作物布局,推广耕作改制,实行间作套种,再扩大100万亩水地小麦。地委行署领导深入田间地头了解旱情和解决农民群众实际困难。地、县抽调5000名干部和农业科技人员驻点、包乡(镇)、包村、深入第一线支援抗旱和传授麦播技术。为减轻农民负担,地区拿出110万元补助大中型扬水泵站开机上水,各县(市)乡、村也拿出一定资金用于渗浇补助。截至10月9日,全区已开动各类水利设施21000眼(处),渗浇麦田240万亩。完成麦播面积468.6万亩,占计划的90%,其中水地269万亩,旱地199.6万亩。
(张岸涛王国刚樊剑展)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短讯

  我国一流沙漠绿洲在榆林形成
本报讯近几年来,陕西榆林地区对沙漠开展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并重的综合开发治理,已形成我国一流的沙漠绿洲。
1991年兰州全国治沙会议后,榆林人民在沙区按高标准、高效益的原则建果园、造良田,使沙区总产值去年达到19.2亿元,占全区总产值的54%;人均纯收入650元,比全区平均水平高出100元。(杨桦)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短讯

  桓台唐山镇连续三年小麦亩产超千斤
本报讯曾于1989年率先成为我国江北第一个吨粮镇的山东省桓台唐山镇,最近再传喜讯:经过小麦专家测定验收,今年这个镇4.1万亩小麦单产达到512公斤,连续三年实现小麦亩产超500公斤,创造了我国北方小麦大面积均衡增产典型。
这个镇充实完善了以镇农业技术推广站为主的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并不断增加资金、物资投入。镇政府每年用于农业的投入达50多万元,约占全年企业上缴利润的30%以上,且年年递增。
(蒲立业宋希茂)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短讯

  对虾流行性病毒病防治技术喜获进展
本报讯中国养殖对虾流行性病毒病防治技术的研究,最近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10月7日,由国家级专家组成的鉴评委员会通过了河北省“八五科技攻关”科研课题《中国对虾流行性病毒病防治技术的研究》的鉴评。这一科研成果将对我国乃至世界的对虾养殖业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据了解,近年来对虾在养成期出现“流行性病毒综合症”。《中国对虾流行性病毒病防治技术的研究》唐山课题组,根据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和生物发病的一般规律,最终制成了抗病毒Ⅲ号药饵,试验表明,该药饵对于养殖对虾具有很强的保护作用。(君边)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

河北一洲医院是由正定县西北街的宏大实业总公司和香港一洲集团共同兴建的一所现代化综合医院,去年开业后,当地农民看病更方便了。图为医院一角。本报记者王东摄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

傣家女商海弄潮
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傣族妇女近年来成为商海弄潮儿,她们出入农贸市场、旅游景点做买卖,十分忙碌。图为傣家女在兜售大西瓜。新华社记者蔡国胜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