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10月19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国际)
专栏:国际论坛

  一对盟友两个调
张祝基
美国和法国是北约中的一对盟友,又在当年针对伊拉克的“沙漠风暴”行动中并肩作过战,可是在当前的海湾危机中,它们却步调不一,调门各异。
危机伊始,美国立即向海湾部署军力,甚至扬言要对伊拉克进行“预防性打击”,英国也派出战舰,而法国两天以后才宣布派出一艘驱逐舰;当伊军向北撤退时,美国说危机没结束而要继续增兵,法国外长朱佩则呼吁不要对伊拉克作出过分反应,国防部长莱奥塔尔甚至指责美国在海湾的举动同其国内政策有关;美国强调安理会决议要求伊拉克不得随意调动军队,法国却认为伊拉克在自己国内部署其军队的行动并不违反安理会决议;美国提出在伊拉克南部建立“非军事区”,法国不赞成;对于俄罗斯外长科济列夫访巴格达时提出的和平计划,法国支持,美国却表示不可接受,并促使安理会通过了针对伊拉克的更严厉的决议……
美法之间的这些不同做法反映了双方在对伊制裁上的分歧。法国希望在伊拉克遵守安理会决议的情况下,尽快放松对伊制裁,美国却力图把制裁尽可能继续下去。即使在安理会于15日通过949号决议之后,法国外长仍然表示,安理会应在适当时候讨论取消对伊制裁问题。
美法在对伊制裁上的不同态度,说明它们各有小算盘。法国舆论认为,自海湾战争以来,美国利用海湾国家对其军事上的需要加强了在该地区的存在,控制了世界石油的命脉,因而希望把这种局面保持下去。法国还有人说,美国还可以在需要时利用安理会决议为国内政策服务。美国反唇相讥说,法国的立场与它在伊拉克有经济利益有关。此话也不无根据。海湾战争以前,法国是伊拉克优先的经济合作伙伴,可是战争结束后,法国没有捞到多少实惠。美国则不然,单是该地区的军火市场就被美国抢去了70%的份额。所以,法国希望对伊制裁能尽早松动,以便恢复伊法在经济上的优先合作伙伴关系,否则,连伊拉克积欠的800亿法郎的债务也无望收回。今年6月,法国雇主协会代表团访问巴格达,9月底法国前三军总参谋长会见萨达姆,都反映了法国的上述心情。另外,法国因地中海南岸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发展而感到自身安全有虞,所以担心伊拉克被肢解而导致该地区力量失衡。
不过,法美在海湾地区又都需要对方,都不希望把关系闹崩。所以在法国拒绝非军事区计划后,美国退了一步,双方在这一问题上达成了一致,紧张气氛随之缓和。当然,各自的小算盘仍然在打。


第6版(国际)
专栏:

  美朝谈判达成框架协议
互设外交联络处朝鲜接受核检查
据新华社日内瓦10月18日电(记者班玮)美国首席谈判代表加卢奇17日午夜宣布,美朝经过半个多月的谈判,17日晚就朝鲜核问题达成了一项框架协议。
加卢奇说,这项协议的达成符合美朝双方的利益。这项协议包括美、朝两国在各自首都设立外交联络处、朝鲜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核检查等条款,但这些条款的具体内容只能在两国政府批准协议后才能向外界宣布。
又讯朝鲜谈判代表团团长、副外长姜锡柱18日上午证实,朝美两国已于17日就朝鲜核问题达成协议。
姜锡柱说,这次朝美谈判的核心问题是以轻水反应堆替换朝鲜现有的石墨减速反应堆。反应堆的替换将会彻底消除外界对朝鲜所谓“核计划”的猜疑,同时它也是美朝建立相互信任的一个步骤。
姜锡柱说,这次朝美谈判还讨论了改善双边关系的问题。他表示深信,朝美关系的正常化将是对亚洲乃至世界和平和安全的一个“重大贡献”。


第6版(国际)
专栏:

  安理会辩论对伊制裁问题
俄主张部分取消美英强烈反对
本报联合国10月17日电记者许世铨、何洪泽报道:今天上午,安理会在讨论是否要取消对伊拉克制裁的问题上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俄罗斯与美英两国的意见明显对立,其他国家希望按照安理会有关决议解决这个问题。伊拉克副总理阿齐兹也在安理会发言,他表示愿与安理会进行合作。
俄罗斯外长科济列夫首先向安理会报告他最近对海湾地区访问的情况。伊拉克首次同意无条件地承认科威特的主权和联合国规定的伊科边界,伊开始认识到要取消联合国制裁,必须严格执行安理会有关决议,动用军事手段于事无补。
科济列夫支持启动对伊危险武器的前期监督系统,并指出该系统的试运行期不应超过6个月。在此之后,安理会应根据715号决议有关规定,解除对伊石油产品的禁运。美国和英国则对此表示坚决反对。
美国代表奥尔布莱特的讲话与科济列夫的意见完全不同。她说,美国有确凿的证据表明伊拉克在威胁科威特,威胁是真实的。它还针对科济列夫的讲话说,有人建议因伊拉克部分合作,它可得到取消部分制裁的奖励,安理会应拒绝这种观点。
英国代表汉内说,由于伊拉克最近的行动,对伊拉克有合作意愿的信心被破坏了。在任何放宽制裁之前,还需要做很多事。他甚至说,有一件事很清楚,只要萨达姆继续是伊拉克总统,许多问题都不会得到满意的答复。
伊拉克副总理阿齐兹反驳说,英国代表大谈主权,但他自己却违反主权原则。他还说,伊拉克部队完全是在自己的领土内行动,而且在安理会949号决议后都撤回去了。伊拉克准备执行伊一俄公报中的事项。伊拉克愿意与安理会合作。
巴西代表希望目前的局势能得到和平解决。他说,巴西政府主张伊拉克和安理会都按照安理会的决议去做。


第6版(国际)
专栏:

  金泳三提议早日举行南北对话
新华社汉城10月18日电(记者张忠义)韩国总统金泳三在今天发表的施政演说中建议早日举行朝鲜南北对话,对朝美日内瓦高级会谈达成的协议给予积极评价。
金泳三的施政演说是由韩国国务总理李荣德在国会宣读的。金泳三在施政演说中说,在朝美日内瓦高级会谈中,“朝鲜承诺履行朝鲜半岛无核化的共同宣言”,“尤其韩国将在向朝鲜提供轻水反应堆支援问题上得以发挥中心作用”,这为推进南北对话和合作创造了良好的机会。
金泳三在谈到南北关系时说:“朝鲜南北对话应该早日举行,韩国方面对话的大门永远是敞开的”。


第6版(国际)
专栏:

  约以分别批准和约草案
据新华社耶路撒冷10月17日电(记者怀成波、谢栋风)以色列内阁今晚举行特别会议,一致通过以色列总理拉宾和约旦首相马贾利今天早些时候在约旦首都安曼草签的以约和平条约文本。
拉宾在内阁会议上汇报了他同约旦国王侯赛因两天来就水资源分配和边界划分问题举行会谈并最后达成协议的情况。
拉宾说,以约和约草案的签署是两国关系史上的里程碑,它将为在中东地区实现和平创造良好气氛。
又讯约旦内阁18日举行会议,批准了约旦首相马贾利和以色列总理拉宾17日在首都安曼草签的约以和约文本。
约旦内阁还决定授权马贾利本月26日在约以边界地区正式签署两国和平条约。
约旦国王侯赛因17日在记者招待会上称赞以色列政府接受了约旦方面的要求,使其重新获得了领土主权和水资源权利,为两国实现了“大家都为之感到骄傲的全面和平”。


第6版(国际)
专栏:

  埃及欢迎约以和约
据新华社开罗10月17日电埃及今天对约旦和以色列签署和平条约草案表示欢迎和祝贺。
埃及外长穆萨今晚说,约以和约草案的签署表明中东和平进程取得了积极进展。他说:“约以和约草案的签署使我们朝着实现全面、公正的和平迈进了新的一步。”穆萨希望这一和约将对阿以其他各方的谈判、特别是叙以谈判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6版(国际)
专栏:

  克林顿将出席约以和约签字仪式
本报华盛顿10月18日电记者刘爱成报道:白宫发言人迈尔斯昨天宣布,美国总统克林顿已接受约旦国王侯赛因和以色列总理拉宾的邀请,决定出访中东,参加将于本月26日在约以边境举行的约旦和以色列和平条约的正式签字仪式。
迈尔斯说,克林顿总统参加签字仪式以及出访中东地区的具体细节问题仍在讨论之中。
白宫官员说,这将是克林顿总统首次出访中东。除了有可能访问以色列和约旦外,还可能顺访科威特,看望美国士兵。


第6版(国际)
专栏:

  美从海地撤出军舰和部分士兵
新华社华盛顿10月17日电美国国防部17日在这里宣布,美国已经开始从海地撤出军舰和部分海军陆战队士兵。
五角大楼在一项声明中说,两栖攻击舰“黄蜂”号和“纳什维尔”号正载着1800名海军陆战队士兵驶向北卡罗莱纳州的莫尔黑德城,海军陆战队士兵在那里下船后,它们将返回弗吉尼亚州的诺福克海军基地。另一艘军舰“艾什兰”号预计18日到达诺福克海域。
美国国防部副部长约翰·多伊彻16日透露,目前大约有1.75万名美国军人部署在海地。他说,两三个月之后美国在那里的军队将减少到6000至700人,到明年二、三月份美国在那里的军队将减少到3000人。他希望联合国届时能在海地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6版(国际)
专栏:

  朝党中央书记会见中共友好参观团
本报平壤10月18日电记者周必忠报道:朝鲜劳动党中央书记黄长烨18日在这里会见了以中共中央委员、河北省委书记程维高为团长的中国共产党友好参观团全体成员,并同他们进行了亲切友好的谈话。
黄长烨说,世世代代不断加强和发展朝中友谊,是金正日同志坚定不移的决心,也是朝鲜人民不变的立场。他称赞中国共产党友好参观团这次访问朝鲜,为加强传统的朝中友谊作出了贡献。


第6版(国际)
专栏:

  我驻珀斯总领馆开馆
本报堪培拉10月18日电记者史宗星报道:中国驻澳大利亚珀斯总领事馆18日正式开馆。
这是继驻悉尼和墨尔本总领事馆之后,中国在澳大利亚开设的第三个总领事馆。
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华君铎主持了开馆仪式。珀斯所在的西澳大利亚州州长代表、副州长、州议会议长、各国驻珀斯总领事以及当地工商界、文化界、华人社团和中国留学生代表共200多人出席了开馆招待会。


第6版(国际)
专栏:

10月17日,伊拉克议会召开特别会议,通过一项承认科威特为主权国家的决议。图为悬挂着萨达姆肖像的议会大厅入口。新华社发(美联社照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