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10月15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周末)
专栏:

  中国艺术博览会的走向
蒋力
虽然艺术品拍卖的槌声此起彼伏,艺术品保值的概念日趋明晰,但在市场经济的运行轨道上,中国的艺术市场是什么?如何建立中国的艺术市场?仍是一个正待探索的问题。如果说,去年秋季举行的首届中国艺术博览会只是对建立中国艺术市场的初步尝试,那么,由文化部办公厅和广州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文化艺术总公司和广州市文化局承办,将于今年11月26日至30日在广州举办的’94中国艺术博览会,就是中国艺术市场运作走上正轨的一个重要开端。
去年的初步尝试是在毫无经验的前提下进行的,参展者以画廊和画家为主,共380多个展位(每个展位15平方米),海外只有部分画廊参加,纯外国画廊只有法国一家。承办单位中艺公司异地作战,两头不着边,政府文化部门只挂名而没有实际参与,广州市政府及美术界、商业界均未介入,成交的虽多为名家作品,但也包括名家的非代表性作品。许多画家抱着寻找批发市场的愿望,居然带去大量作品。更有甚者,竟现场铺摊挥毫表演,盲目乱定高价,伪作赝品也掺杂其间,一些青年新锐却被港台画廊看中而予以包装。博览会主观愿望虽好,却失于仓促和各种条件限制,客观效果有褒有贬。
今年的博览会自年初起投入筹备工作,博览会展位减少至300个,600多家参展单位和个人中包括30多个海外和外国画廊,画廊所占比例超过50%。展品包括国画、油画、雕塑和民间艺术品。
中国艺术博览会将如何定位?据博览会新闻发言人范迪安先生介绍:博览会形式在国际上已通行几十年。去年的“中博”是在渠道尚未沟通、机制尚未建立、收藏队伍尚未形成、市场位置不清晰的状态下举行的,实为交易会。看来,博览会只能在运作过程中逐渐定位。近年来,中国艺术家中虽出现了一批知名者,但大部分人仍处于茫然状,按国际惯例运作的画廊代理画家方式,目前已在部分画廊与画家之间流行,但还没有进入正常代理阶段。收藏家与艺术家之间的渠道更未建成。对艺术家来说,市场神话是幻想,市场恐慌是心态,这种心态不能不影响到艺术生产。作为世界上最年轻的博览会,“中博”是迎合现代市场经济的高效率产物,它为艺术家和画廊提供艺术交易空间,将有效地促进艺术市场的形成。由于是初始阶段,既要力图与国际接轨,又不可能完全依照国际惯例,去年对作品的判断有一定的模糊性,但对申报参展的画廊已有取舍,今年仍坚持这一点。
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画家刘大为先生认为:由于多种因素的促使,国内艺术市场正在出现,且有迅速形成规模之势。广州、深圳都已成立了收藏家协会,北京的收藏风也已兴起。但拍卖会主要着眼于古代、近代和现代名家,画廊代理的画家人数也终归有限,都远远不能满足收藏家的需要。目前的艺术市场混乱无序,艺术家看好的作品可能根本卖不出好价钱。因而,博览会作为市场良性循环的先导,可动员大部分当代画家介入,每年出一本价位册,让买方如实了解行情。刘大为说:军艺美术系去年参加了首届博览会,赔了不少钱,但在观念上认可这种市场形式,所以今年还要参加,并希望博览会一年一届有规律地办下去,越办越好。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杜大恺教授表示:“中博”是带文化意义的商业活动,对其期望值不要太高,在短期内不可能既营利又推进中国文化发展。中国目前尚无真正意义的画廊,对艺术家的宣传往往不从市场角度考虑,国内看好的画家往往没有市场,需要尽快为画家定位。艺术市场的建立非常必要,有关各界都应考虑如何培育市场,只有市场机制健全才能推出画家。
严格讲,博览会应是画廊博览会,但目前我们的画廊概念仍较宽泛,处于发展和健全过程。所以,今年的“中博”两条腿走路:对已形成经营特色的画廊优先考虑,与艺术家接洽则商讨由经纪人出面经营的可能性。一大批画廊将借此机会使自身形象更加明确,产生更大的社会影响。组委会将在适当时机成立中国画廊协会,出版自己的刊物,逐年举行年会。此届博览会专门设立了艺术委员会,将对全部参展作品进行艺术评价,博览会将向所有收购者颁发作品收藏证书,还增加了艺术品进出口信贷服务业务。目前较难解决的只有纳税问题。
冷静分析,今年的“中博”仍是建立中国艺术市场的初级尝试,难免有失,但此举势在必行,并将为今后的市场运作留下可贵的经验。


第8版(周末)
专栏:

  刘廷芳捐赠杨度墨宝
美国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名誉会长、九十五岁高龄的爱国老人刘廷芳先生,日前专程从纽约来北京,向李瑞环同志和全国政协赠送他的新著《近代史秘》之后,十月八日,又向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捐赠了他珍藏了几十年的杨度先生的一幅墨宝。这幅字长五尺,宽一尺,装裱精致,保存完好。全文是:“夫音律所始本于人声者也声金宫商肇自血气先王因之以制乐歌杨度(盖章)”这幅字录自刘勰《文心雕龙》,气韵生动,厚重苍劲,秀美自然,独树一帜。不仅具有文献价值,而且是一幅艺术性很高的书法珍品。(文一)


第8版(周末)
专栏:只有一个地球

  走入环保碑林
郝传钢
在辽东新宾满族自治县北四平乡宝汤村的山林间,我惊奇地看见了一绝——环保碑林。
青翠欲滴的山野间,40多块天然大理石碑有序地错落其间,石碑上用颜体楷书工工整整地镌刻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还有联合国的《里约宣言》。
置身在青山碧水的世界里,再细细品味碑林的内容,心中禁不住油然升起一股珍惜环境、保护环境的情愫。
我走访了碑林的主人刘春生,他是宝汤村的农民,一位极普通的山里人。我握了他的手,那手掌像块石板,厚实坚硬。
交谈中知道,7年前,刘春生与村里签订了承包马家沟小流域30年的合同。刘春生自己阅读了许多有关研究自然生态的资料和报刊,在承包的山上栽树种参,在山下挖塘养蛙,开发了珍稀动、植物养殖和种植项目,几年下来,不但增加了许多收入,他还第一个在抚顺地区创办了林蛙研究所。
刘春生尝到了爱护环境、合理利用环境的甜头,可是在他周围破坏环境、砍伐树林的现象却经常发生,为了宣传环境保护,警戒世人,爱护大自然,他萌生个念头:刻碑。他把打算和家里人一说,家里人一致赞成。于是,1990年,刘春生取出多年积攒的3万多元钱,买来100多块大理石,全家人一起动手,经过4年的努力,终于在去年刻成了三部有关环境保护的国际国内权威的法律条文,有1.5万字。
刘春生说他还要把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其它法律刻在石头上,进一步充实这个碑林。
望着刘春生消瘦、苍老的脸,望着他的简朴的农屋,我的心中一阵颤栗。我知道今年6月,为了表彰刘春生宣传环保的精神,抚顺市政府拨款1万元奖励他,但这些与他付出的相比,又算得了什么!
多么好的人,多么可贵的精神!


第8版(周末)
专栏:乐海泛舟

  闽中音乐家李尚清
乐文
在首都北京举办个人作品音乐会和研讨会,是一位中国音乐家梦寐以求的事。9月初的一晚,喜爱音乐的北京人,走进了一位南国艺术家所描绘的音乐世界,领略了富有现代节奏又蕴含浓郁乡土色彩的迷人旋律。
李尚清,这位来自福建莆田的音乐家,不犹豫,不徘徊,潜心创作,十多年如一日,终获累累果实。迄今为止,他的几十部作品在中央及地方的电视台、电台里播放过,其中20部作品获得省级一等奖,8部作品获全国重大艺术赛奖励,一些音乐作品如《港湾遐想》、《秀岭行》、《祖庙盛会》等已很知名。
这位先后就读于福建师大音乐系和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的音乐家,对中国传统艺术情有独钟,大学毕业后,他回到了家乡,为的是汲取民间音乐的丰富营养。
福建莆田,民间文艺源远流长,独具风姿,广泛流行的十音、八音以及有南戏“活化石”之称的莆仙戏,组成了莆仙民间音乐的特有景观。这里地处闽中,自然风光秀丽,人文胜迹荟萃。妈祖祖庙、少林遗址、九鲤飞瀑、千年古刹等等,闪烁着古代文明的熠熠光华。富饶而美丽的土地,孕育了音乐家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于是,一曲曲浸润莆田民间艺术养分、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颂歌便在李尚清的笔底奔涌而出。在他的作品中,处处都可领略到作曲家对桑梓故里的眷恋情怀。《白塘秋月》,使人仿佛置身于溶溶月光之中,泛舟于宽广的河面,聆听醉人的十音八乐而流连忘返;而《木兰春潮》则以澎湃的激情,表现出喧腾欢快的溪流,从那跳荡悦耳的乐声中,人们无异于在同一位智者交谈,倾听莆仙多少儿女的动人故事;《祖庙盛会》极尽音乐的丰富表现力,乐曲以每年一度的民俗音乐盛会为题,汇集莆仙民间音乐之精华,热情赞颂海峡两岸及东南亚人民心目中的和平女神——妈祖的精神。
他现任福建莆田市文化局副局长,还策划组织了许多场全国、省、市级大型文艺活动。眼下,李尚清的作品已灌制成CD唱片,向海内外发行。他的愿望是让更多的人喜欢中国传统音乐。


第8版(周末)
专栏:

  吕剧《楝树坡》
演活了当代农民
1993年12月在文化部举办的全国“梨园杯”戏曲现代戏教学剧目展演比赛中,山东烟台市艺术学校的吕剧《楝树坡》一举荣获22个参赛剧目中所评出的五个优秀剧目奖的头奖。10月22日和23日,此戏又将在北京人民剧场演出。
吕剧是山东地方戏曲的主要剧种之一,渊源于历史悠久的山东琴书,迄今已逾百年。吕剧《楝树坡》是根据河南省苏国庆创作的豫剧移植过来的,反映的是农村改革。复员残废军人丁牛娃主动要求回到自己的家乡楝树坡,但是,他的理想、事业、爱情经受了一次次考验,与此同时,他的养父与年轻时的恋人的情感也几经波折。通过这出戏,你可以看到,走在致富路上的当代农民的人际关系、价值观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也可以和剧中人一起体味到楝树的苦花如何结出了甜甜的果实。
该剧的音乐是在保持剧种风格的前提下,大胆改革后,创作而成的。除了个别抒情唱段外,一般均采用紧句方式,过门也做了最大限度的压缩,伴奏上采取较明快的节奏,使音乐显得紧凑。
(宋云)


第8版(周末)
专栏:

  胡晓丹:
用时装语言描述故宫
一部大型艺术作品《紫禁城》将于十月十八日在北京面世。这是一场时装艺术演示会,所展示的服装以故宫中轴线上的建筑为主要题材,经设计者的独特联想和大胆变形,通过服装间的搭配和组合,构成一幅幅气韵生动、神形并具的流动画卷,辅以变幻的灯光和解说,将观众引入一个时空交错的神奇境界,从而感受到故宫在历史长河中的沧桑变幻及中华文明的辉煌。
作为总体设计的胡晓丹,一九八二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舞美专业,曾为歌剧《原野》、昆曲《长生殿》等设计布景、服装。
(秦杰)


第8版(周末)
专栏:

  不倦的吴东魁
易水
初秋的一天,我在中南海的一间画室里见到吴东魁,他正受邀为这里的一些厅堂、会议室作画。四周墙上挂着一些散发着墨香的国画,有秾丽脱俗的牡丹,有娇而不媚的芙蓉,有清新淡雅的荷花……
多年来,东魁勤学苦练,博采众长,花鸟画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赋予了一花一鸟、一草一木以新的生命力。然而在他的画中,岁寒三友以竹为多。古往今来,画竹者高手如林,而他敢于在如林高手中去取一席之地,足以证明他“心比天高”的志向。他的墨竹,竹身挺拔,竹节有力,立体感很强。黄胄曾赋诗称赞他的墨竹:“铜皮铁干碧玉枝,庭前老树是吾师,画家门户须自立,不学文同与补之。”他的墨竹不但见诸于各次画展、高级饭店、画集挂历,而且走出了国门,在1985年世界科技博览会上展出了他的“劲竹图”,受到各国来宾的称赞。
吴东魁笔下的鸟也别具一格,在挺拔的松、竹之间,寥寥几笔,一只只的小麻雀便跃然纸上。他画的小鸡、小鸭、八哥、水禽等都形神兼备,十分可爱。而独立虬枝上的秃鹫则十分威武,满月般的圆眼,如针抖立的疏羽,使用大泼墨而显凝重的双翅,显示了画家的不凡功力。
这些年,东魁锐意创新,在国内和海外举办过十余次个人画展。然而,他深深懂得“学海无涯”的含义。他认为任何一个画家都不是完美无缺的,自己更不例外,为弥补自己山水画的不足,他曾六上泰山,并西去华山,南下黄山,北上长白山,画了大量的素描。祖国雄伟的山川赋予了他丰厚的艺术营养。奇石秀木凝记在胸,笔下山水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他的画室里挂着一幅名为“千峰叠翠”的新作,画面上苍松傲视,云海涛涛,远处叠翠的山峰如斧劈一般。整个画面布局合理,构思新颖,色彩凝重,给人以雄浑壮美之感。
刻意的创新,不倦的追求,这便是吴东魁走过而且继续在走的路。


第8版(周末)
专栏:

  龙念南和美术实验班
在北京,不少学画的孩子和他们的家长都知道,位于西城区官园的中国儿童少年活动中心有个龙老师和他的美术实验班。
这个美术班的声誉很好,从1983年以来,先后有1000多个孩子在这里学画和成长。他们当中有数十人后来考上了中高等艺术院校,走其它道路的人也大多成为本单位的美术骨干。美术实验班的孩子们的作品,有数百幅被送往数十个国家和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展出,受到好评。班上的学生曾多次赴港、台和国外访问。
美术实验班的教师龙念南今年34岁,1983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饰绘画系,此后一直从事少年儿童美术教育和研究工作。他认为,今天的美术教育应当是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教育。在他的美术实验班上,对不同年龄的学生有不同的教育重点。幼儿阶段,注重培养对美术的浓厚兴趣,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小学阶段,注重培养基本能力,包括观察、记忆、想象、创造的能力及对色彩、造型和一些美术技法的掌握。中学阶段,对准备报考专业美术院校的学生设立高考美术班,在提高技能技巧之外,注重提高艺术素养。对其他学生,则让他们尝试各种各样的美术创作方法,从中体会美术的乐趣,提高创造能力和技巧。在教学实践中,他不使用范画,而让学生以自己的认识与理解去画自己看到的对象。美术实验班采取螺旋式的教学方法,不同年级的课程基本相同,而对学生的要求则逐年递增,以使他们的能力逐渐地提高。
9月25日至10月2日,由人民美术出版社、云峰画苑等单位主办的迎国庆中国儿童少年活动中心美术实验班获奖儿童画展在位于皇史宬的云峰画苑展出了。这是一次汇报性的展览,有60幅风格和内容不同的学生佳作参展。(附图片)
龙念南正在教课


第8版(周末)
专栏:生活百科

  虽凉未寒
仍须“冻”
一般说来,秋天的温差变化不是很大,大致每隔四五天日平均气温下降1摄氏度,而且一日之内气温变化的幅度也较小。秋风拂面不冻身,虽凉尚暖还当冻。
“秋冻”,这是古今养生都十分强调的秋天养生方法。所谓“秋冻”,通俗地说就是“秋不忙添衣”。秋天气候转凉了,不要一下子穿得太多,捂得太严。晚秋,“月落乌啼霜满天”,穿衣也要有所控制,有意识地让机体“冻一冻”。这一冻,避免了多穿衣服产生的身热汗出,汗液蒸发,阴津伤耗,阳气外泄,顺应了秋天阴精内蓄、阳气内收的养生需要。
“秋冻”既是顺应自然收敛的养生需要,也是预防疾病的自我保健良法。由于秋季气温逐渐降低,不忙添衣,也不至于伤寒受病,却能使人体的抗御机能得到锻炼、激发,使机体能逐渐适应寒冷的气候环境,御寒耐受力增强,有利于避免伤寒等病症的发生。我们知道,冬天严寒气候常常会诱发支气管哮喘、慢性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胃和十二指肠溃疡、风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及心肌梗塞、中风、高血压等,秋天坚持“秋冻”锻炼,提高机体抗寒能力,无疑对这些病症的发生会起到积极的预防作用。
对于“秋冻”的理解,不应局限于未寒不忙添衣,还应从广义上去理解,诸如运动锻炼,也要讲求耐寒健身,增强机体适应寒冷气候的能力。
“秋冻”也有个科学对待的问题。衣服的添加与否,应根据天气变化来决定,只不过不宜添得过多,裹得太紧,以自己感觉不过于寒为准;运动量的大小,应根据个人具体情况对待。(金盾)


第8版(周末)
专栏:

  再说《红楼梦》
周汝昌
上文说到蔡义江教授校注的新版《红楼梦》的优点,另外蔡本在异文校比选字上,也有他的独特见解,为避繁琐,不在这里详列字例、句例。
但我在此文中愿意强调赞扬的,更在于蔡本的评注。我对此十分欣赏,认为这才更是此本最大的特色与贡献。
评注有啥稀奇!有人会这么想、这么说,哪个本子没有注解?通行本上很多带注,而且还有不少专著,如《红楼梦小考》、《红楼梦识小录》等书。何以蔡本又称可贵?诚然,二百多年来,从乾隆末的周春,清末的杨懋建,直到当代,很多学人都曾为“红注”下过苦功夫,收获成就也很巨大。近年还加上了新出几种红学辞典,更是“注学”兴荣。蔡注自然也要汲取已有的绩业,如何便算新奇?
我说,问题不在于新奇与旧有。蔡教授不一定每条注都出自创。但注释的事情,虽然需要学识广博,腹笥积富,但又不是仅仅靠这就能作出好注来的。清代的典章制度、风俗习尚、器用名色、语词礼数……蔡教授今之人也,未必在这些上面胜过往哲前贤,但他为今日之读者作注,却有一面胜处,即他的文化素养好,而不在于“征文数典”的死知识、粗本领。
说起这个问题,就不是一个一般性问题了,而是一个中华文化的大问题。
原来,我国小说到明代,早已不再是专由市井(瓦舍)说书艺人用口宣说,如“四大奇书”,就全是文人才士用笔墨写作的了。文人才士者,当时的高层知识分子也,具有极高的文采才思,已非初级文化水平者所能尽领其妙。但到清代乾隆朝的初期,忽又出现了一个曹雪芹!这人可太了不起,又大不同于众多的一般类型的文人才士。他是个特异天才,他那小说写法的种种特色,都打破了以往的旧套,而处处生发出了新意、新法、新境。他具有超凡的文化素养和表现本领——作出来的再也不是市井稗史,而成文化宝库了。给这样的书作注,自非一般只会“查字典”、“找工具书”的人所能胜任——这就显出了蔡义江同志的特长,他是一位“注红”好手。
此书连带程本后四十回续书,共有1600多页,差不多每页都在下方设有注脚,少者一条,多者十来条,用简练的文字替读者讲解了各式各样疑难问题。这项工程的艰巨,可想而知。这么多注,要想举最好的例子,那可不容易;我此刻只能随手拈来,略窥彩豹之一斑而已。今只举第1083页注解晴雯既死,小丫头托言她殁后成为芙蓉花神之事,只这一句话,注文却引了欧阳修的《六一诗话》、张师正的《括异志》两书中记叙的石曼卿、丁度死后为“芙蓉城主”的典故。这还不一定算是独得之秘,别的注家也能查到,但是蔡注竟又引了苏东坡的诗,更出常人意想之外的,竟又引及了雪芹至友敦敏的诗!
我以为尽管宋人石与丁之成为“芙蓉城主”,是个“地方”之长(主管),这与花神是否等同密合,原为一义,也许还可以从细商略讨研;但无论如何,注者提出的这种“关系”,是不容忽视与置而不论的。这种“关系”,旧词儿或者称之为“脱换”,为“点化”;新话恐怕就说成是“艺术联想”“变通运用”什么的了。它们之“关系”肯定是存在的,在雪芹心中笔下酿成了一杯新奇别味的佳茗,大有回甘余冽。这种以及类似的例子,才最能说明(证实)我所谓的雪芹乃是一位超级异才文士、大文家、大艺家。他的书你用一般式的“看小说”的简单办法去对待,是读不出什么意思与滋味的——而这就是我强调的一条:《红楼梦》是一部中华文化小说。
文化小说,必须相当水平的“文化注者”方能胜任于他的职责,蔡教授应是一个良例。
他的注里,还包括校勘取舍的理由,今不详举。他的注最奇的乃又包括着他的评议批点。在这一项下,我深深感到他对脂批所透露的种种“信息”的重视与破译。他对高续后四十回的文字内容的批评与批判,都是最为可贵的组成部分——也才是他的注文的最大特色!
由于笔者目坏,难于多列蔡注原文精彩之处,让我只举他在全书②的最末一条注文吧——
“说到”四句——前二句谓书中所写辛酸之处,因其用荒唐之言而显得更加可悲。它表示对作者在不得已的环境条件下写作的理解。但后二句却有悖作者原意。“世人痴”乃《好了歌》中世人追求功名富贵、娇宠妻妾儿孙的“痴”,非作者《自题一绝》中“都云作者痴”之“痴”。对世人之痴,原作者是加以否定、嘲讽的,怎可“休笑”呢?劝人“休笑”是替所批判的对象辩白,用“由来同一梦”为世人的丑恶思想行为遮羞(1608页)。
我上文说《红楼梦》本子是个“不大不小,不缓不急”的问题。所谓“不大”,即有人认为一部小说嘛,值得如此折腾来折腾去?不是有了印行本了吗?那还不够?……所谓“不小”,一部好的《红楼梦》普及本,是关系着中华文化的一件大事,看轻了就出了错,给祖国优秀文化的流传播布造成巨大损失。“不缓不急”,就不必费词了:此事看似不急,可二百多年了,怎么不该早点儿有部较为惬心贵当的良版?
这就是我们该当欢迎蔡本的基本理由。至于校勘取舍、理解评注,事情复杂万端,见仁见智,容有不尽相同的见地,这是正常的,也是不会即可全部定论的。对于这些,本文概不多及;我注重的是全局,是大体,是总方向。
甲戌六月酷暑中草讫
②蔡本全书仍收高续后四十回,连排,但正式署名已只列“曹雪芹著”,又在评注中让读者明白原著与续本的区别。这是照顾了出版销售的方便与利益。             (续完)


第8版(周末)
专栏:天地一瞬

大哥大叫农家 黄玉梅(辽宁)


第8版(周末)
专栏:

清泉响似琴 山村静如画  吴东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