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10月15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佳作荟萃法国画展
杨汝生
前不久,在中国美术馆举行的法国绘画展,荟萃了法国当代101位画家的120余幅佳作。它们代表了不同的艺术流派和创作风格,使观众得以窥见今日法国画坛的一个侧面。
法国是块艺术的沃土,孕育了无数杰出的文学家、画家、雕塑家,其影响遍及全世界。只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人们熟悉的绘画艺术巨匠就有莫奈、马奈、雷诺阿、塞尚和马蒂斯等,他们留下的大量画作已成为传世之宝。东西方艺术虽有不同之处,但有许多相通点,因而中法文化交流源远流长。
法国的艺术家们曾从东方的艺术中汲取营养,充实自己。中国的艺术大师徐悲鸿、刘海粟、林风眠、吴作人等也都曾到过法国,从西方艺术中受到启迪,开创了自己的画风,发展了传统的中国绘画艺术。这次法国画展带来了法国现代美术的新成果和新信息,为中法美术交流史写下了新的一页。
这次展出的作品以油画为主,也有少量水彩画,主题多为反映生机勃勃的现实生活和斑斓多彩的大千世界。无论是静物、风景,或肖像,无不显示了画家们的艺术造诣。许多作品既是写实,又不囿于写实,洋溢着作者的灵感、激情和梦幻,使人遐想联翩,回味无穷。
法国著名画家瓜里梯埃利有3幅作品参展。他的《玻璃杯交响乐》、《水晶的眼泪》在光和色的处理上达到非凡的境地,使人有一种极强的真实感。他的另一幅《东方之光》采用中国传统画法,画面也是中国的楼台亭阁和窈窕淑女,表现出作者对东方艺术的挚爱。女画家宫达米的《囚徒》(见图),也引起观众的兴趣。画面上一个硕大的玻璃酒瓶透视出一个蓬头垢面、饱尝铁窗之苦的老者,那微合的双眼揭示了囚徒的内心世界……
这次画展由法国巴黎中国传统绘画研究会主席梅莎丽女士精心筹划组织,并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法兰西美术协会的大力支持。这也是教科文组织举办的“丝绸之路纪念活动”的一部分。为了举办这次法国绘画展,梅莎丽女士每天都工作10多个小时,连节假日也不休息。这位法国艺术家坦言:“我喜欢中国,喜欢中国的文化艺术。我希望通过这次展览,进一步推动法中美术界的交流。”(附图片)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域外拾零

  如此绘画
艾平
记得我在中国美术馆观看过一次法国美术作品展览。一走进展厅,我就被那绚丽的画面吸引住了。一幅幅看过去,那细腻的笔触、鲜明的色彩、逼真的景物,令人叹为观止。本人不擅丹青,也无多少鉴赏力,对美术作品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我只是觉得那些画卷很美、很美,我被那美深深地折服了。当时我就想:法兰西不愧为诞育了高根、莫奈、罗丹的艺术之邦。那次画展深刻的印象使我至今难忘。
不久前我出访法国,又看到了一次印象深刻的“画展”。一日,主人带领我们在巴黎市区游览,路过临街一间尚未粉刷完毕的屋子。主人说这是他的一位朋友开的画廊,就把我们领进了屋。只见厅堂地面上散铺着似锯屑又似糠麸类的东西,这上面放着一个正方形的木框,框上绷着一块白布,呈浅漏斗状。看上去,就像一个倒扣过来的大锅灶。旁边还放着一台气泵,砰、砰、砰地响着。另有一根管子插入锯屑里,依我看其作用就跟那大锅灶旁的风箱一样。要不是主人说这是一间画廊,我准会把它当作一个实验室或小车间。围着那“大锅灶”转了两圈,我约略知道了一点这种艺术品的创作过程:通过蒸汽将锯屑加热在白布上印出不规则的斑痕,就成了一幅绘画。眼见还不以为实,我仔细地看了看那“绘画”,满腹疑惑地问了一句:“这……这是供展览用的?”得到画廊主人的首肯后,我又着意端详了一下两边墙上挂着的画幅。这些作品几乎都是中间一大块铁锈红圆心,四周被锈纹分割成不规则的空白。作者力图表现什么呢?喷薄欲出的朝阳?还是浮云蔽日?大概本人太缺乏艺术想象力了,除了把它们与太阳挂上点边,实在不知其所云。
结束参观出门时,我意外地发现前厅还有一台类似的装置。刚才进门时,我根本没把它与画廊、艺术创作联系在一起,因而竟然对它视而不见。所不同的是,这个装置用的是冰箱里那种空气压缩机,放在白布下的是水而不是锯屑。压缩机使水在布面凝成霜花,而这些不规则的霜花据介绍就是“画”。不过在我看来它最多也只能说是像本色印花墙纸。
后来在巴黎的日子里,我又参观了举世闻名的艺术殿堂——卢浮宫。当我徜徉在《永恒的微笑》、《最后的晚餐》前时,不禁又想起了那个小画廊,想起了那些我根本看不懂的作品。
那也叫艺术作品?它能有留芳千古的生命力吗?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海外风情

  印第安盖拉盖特萨节
张金江
每年7月下旬,墨西哥瓦哈卡州州府瓦哈卡城西北角的佛尔廷山麓就热闹起来了,全州各地的印第安人聚集到这里,参加盖拉盖特萨节。
“盖拉盖特萨”一词是瓦哈卡州土著印第安人的语言,意为“奉献”、“互助”。过去,在瓦哈卡州印第安人日常生活中,盖拉盖特萨指的是一种村社居民间的互助合作,如村社成员中有人要盖新房,大家就出力或出物帮助他。后来就发展演变成全州性最重要的节日。
每到盖拉盖特萨节,全州各地的印第安人穿上自己最好的衣服,欢聚在佛尔廷山下,唱歌、跳舞。同时,平日宁静的佛尔廷山也变成一个五彩缤纷的大集市,这里汇集了全州最有地方特色的手工艺品,具有民族特点的服装、首饰、挂毯,以及带有当地风味的各种小吃。
盖拉盖特萨节至少已经有500年历史。早先,每当玉米抽穗时节,瓦哈卡地区的印第安萨波特卡人、米斯特卡人就举办盖拉盖特萨,唱歌跳舞,祭祀自己崇拜的万物之神以及雨神、玉米神。大约15世纪末期,北方的阿斯特克人来到瓦哈卡地区,他们也崇拜玉米神,也举办类似的祭祀活动。两种文化逐步融合,为盖拉盖特萨注入新的活力,举办盖拉盖特萨节的地点也就固定在今天的佛尔廷山下。1910年,为纪念瓦哈卡城建城400周年,官方组织了第一次全州性的盖拉盖特萨节。自此盖拉盖特萨节越办越红火,并不断增加新的内容。
现在盖拉盖特萨节最吸引人的是富有地方民族色彩的文艺演出。佛尔廷山脚下的露天剧场里,来自全州7个地区能歌善舞的男女,轮流上台表演自己最拿手的歌舞。男青年身着白衣白裤,头戴草帽,脖子上围着红绸印花领巾,潇洒,富有活力。女青年则身着自己手绣的短衫和色彩艳丽的长裙,长长的发辫上装饰着红红绿绿的绸带,妩媚动人。他们的歌舞,反映着本地印第安人日常劳动和生活中的喜悦。粗犷、欢畅、诙谐、富有节奏感的音乐和舞蹈赢得观众阵阵掌声和喝彩声。每个节目演到高潮处,演员们就走到观众中,向人们赠送自己家乡的特产,什么草帽啦,红绸领巾啦,陶制工艺品啦。除了演出,还有游行,各地区的代表举着自己制做的比真人还大的五颜六色的纸人、纸羽蛇(传说中带羽毛的蛇),鱼贯而行,令人眼花缭乱。
盖拉盖特萨节已经扬名墨西哥国内外,引来了大批外国游客。去年,西班牙国王胡安·卡洛斯一世和王后访问墨西哥时,专程来到佛尔廷山麓,参加盖拉盖特萨节,热烈的气氛,使他们身不由己地加入到当地印第安人的队伍中,翩翩起舞。
盖拉盖特萨节,由于印第安人对自己传统文化的执著追求和珍视,才使它得以从墨西哥高原深处扬名世界。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臭氧空洞新解
管彦忠
南极臭氧层空洞扩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人们熟知的工业产生的化学物质氟利昂的作用之外,还与南极的地磁活动和极地大气的涡旋现象密切有关。这是阿根廷学者们最近提出的看法。
阿根廷南极研究所与国家气象局和一些外国研究机构合作,多年来对南极臭氧层进行了长期深入的观察研究,特别是在臭氧层空洞较为明显的九月和十月。研究的初步结果表明,在南极记录的地磁活动与南极大气层臭氧浓度的变化有密切的关系。南极地区磁场的“磁暴”,常年均有发生。从一九六五年到一九八五年记录的资料看,南极地磁活动的演变与同一时期南极臭氧浓度年平均量的变化直接相关。比如一九七四年、一九八○年和一九八二年以后的记载说明,在地磁活动增加的同时,臭氧层的浓度明显降低。
除了周期性的厄尔尼诺现象之外,南极大气的涡旋对臭氧层空洞的形成也有重要影响。冬季,南极的大型气团围绕着极点旋转运动,形成了一道屏障,阻止含有丰富臭氧的气团进入,使同温层不能接收含有大量臭氧的气流。同时,来自北半球(那里正是夏天)的气流含有大量的包括氟利昂在内的化学污染物质,进入南极同温层。春季(九月开始)到来时,在极夜之后太阳的射线到达涡旋内部,产生光化学作用,破坏了臭氧的分子。上述情况说明,南极臭氧层空洞是自然现象与人类活动一起产生作用而产生的。
如同许多自然现象一样,南极同温层臭氧浓度的变化也是周期性的。由于臭氧层被发现的时间并不久,人们对过去若干个世纪乃至几千年里臭氧层的变化仍不了解,因而现被列为当代一种特殊的现象进行研究。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纽约的楼群 徐建中摄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友人普什金
许恒声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最艰难的岁月,一批批苏联飞行员志愿来到中国援华抗日。他们之中许多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如今安息在中国土地上。
江泽民总书记1991年访问莫斯科时,亲切地会见了依然健在的前苏联志愿飞行员,赞扬他们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的贡献。荣获“苏联英雄”称号的退役空军中将普什金参加过这次会见。不久前,这位79岁高龄的俄罗斯老战士在“俄罗斯老战士协会”接受笔者采访时,还清楚地记得江泽民总书记对志愿飞行员的赞扬。他说,俄中两国人民的友好情谊可以追溯到半个世纪以前……
那是抗日战火纷飞的1938年。普什金和他的战友们告别莫斯科,经新疆和甘肃来到汉口,加入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一个炎热的夏日,他驾驶轰炸机从汉口机场起飞,带领4架由中国飞行员驾驶的飞机,去轰炸停泊在长江里的日本军舰。完成战斗任务返航时,他的飞机不幸被敌机击伤,被迫降落在南昌附近的一个山村里……
普什金回忆道:“当时,我和领航员、射击手都疲惫不堪,步履艰难地离开了机舱。我们不知所措。这时候,我们看到有许多在稻田干活的农民朝我们这边跑来。因为语言不通,我们只好把空军前敌指挥部为我们准备的‘护身符’举在手上。那是一小块长方形的丝巾,上面写着12个汉字:‘来华助战洋人,军民一体救护’。”
“农民们发现站在面前的是自己人,欢喜若狂,忙着为我们带路。到了村里,他们还放鞭炮欢迎我们。尽管当地人民的生活十分艰难,他们还是想方设法给我们弄来了茶水、鸡蛋和米饭,安排我们休息。在当地人民的全力保护和精心照料下,我们很快就恢复了体力。后来,他们又给我们准备了担架和马匹,几经周折,把我们护送到了汉口。”普什金在回忆这段往事的时候,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他说:“我们是来救助中国人民的,中国人民又救助了我们,这是何等的情谊啊!”
普什金告诉笔者,1938年,他去过乌鲁木齐、兰州、沈阳、西安、汉口、南昌和长沙等地,当时的中国是一个多灾多难、贫穷落后的国家;而今的中国已经是一个繁荣昌盛、富饶美丽的国家。他颇为自豪地说,从1985年到1993年,他已经先后4次应邀到中国访问和参观。他到过北京、上海、南京、武汉、广州、大连和哈尔滨等城市。所到之处,眼见中国经济大发展,人民安居乐业,这些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使他感到欣慰的是,中国人民始终怀念那些为抗日战争而捐躯的苏联志愿飞行员,为他们树立纪念碑,建造纪念馆。
普什金,这位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过贡献的老战士,对中国人民怀有特殊的感情。他为中国人民如今的美好生活感到高兴,祝愿中国人民的建设事业欣欣向荣。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堵车遇助
陈俊才
那天,我驾车送国内来的4位同事去北卡罗莱纳办事。回华盛顿时,在离华盛顿大约八九十英里处,遇到了严重的堵车。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车子只能是一点点往前蹭。当时,虽已夜幕降临,但暑气丝毫不减。我是个业余司机,基本上不懂汽车的保养,在车子基本走不动的情况下,始终开着空调。结果,汽车出毛病了,一缕缕青烟不断从车头往外冒,驾驶室里的显示器也一再发出警告。没办法,我只好把车停在路边,把车盖打开。然后老老实实扬起右手,向过往车辆求援。
说实在的,当我扬起手时,是有些犹疑的,都快夜里10点钟了,又那么闷热,而且这时路上已不那么堵车了,谁不想抓紧时间赶路呢?开始时,的确没人理会,车子一辆接一辆地过去了,我都快失望了。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一辆小车嘎然停在我们前方的路旁。接着,一位清瘦的美国中年男子快步迎着我们走来。这下可把我乐坏了。我们简单地向这位美国朋友介绍了情况。他边听边冲着我们笑,然后就向我们要了块布垫在冷却器旋盖上面,拧开了盖子,问:“你们有没有冷冻液?”我说没有。他二话没说,就回到自己的车里,取回了一瓶往里灌,并仔细地检查了一番其他部位。完了以后,他对我们说:“很抱歉,我车上也就这么一瓶冷冻液了。你们要回华盛顿,显然是不够的,到下一个出口处你们一定要去加油站,再买一瓶冷冻液灌进去。”我们要给他钱,他笑了笑说:“这个你们就不要介意了,这算不了什么。”问他的尊姓大名,他也不肯说,只告诉我们是从芝加哥来的。我们想找点礼品送给他,但非常不巧,礼品在北卡罗莱纳时就送光了,我们只好满怀歉意地把这个情况告诉他。他又笑了:“你们怎么啦,帮这么点忙,至于这样吗?时间不早了,咱们都要赶路,上车吧!”说完,就径直走向自己的车子。我们亦步亦趋地送他,来到他的车旁,我们发现车里还坐着他的夫人和两个年幼的孩子。天哪,这太叫人感动了!这么热的天,大人坐在不动车子里尚难以忍受,小孩可就更苦了。可是我们除了一迭连声的感谢以外,还能有什么表示呢?我们向那位同样可敬的夫人表示敬意和歉意。她摇了摇头说:“别放在心上,出门谁没个难处?相互帮助是应该的嘛。你们上车吧,祝你们一路平安!”
还能说什么呢?我们只好“拜拜”了。
很快,我们在下一个出口处找到了一个加油站。正当买好冷冻液时,那位芝加哥来的朋友又飘然出现在我们身旁,他关切地问:“怎么样?车子在路上没出故障吧?……哦,冷冻液买了?来,还是我来吧。”说着,他就从我手上抢过了冷冻液,加好以后,又仔细地检查了一下车子,最后说:“好了,愿你们好运。这次真的再见了。”说完,他钻进自己的车子,开车而去。
回到华盛顿时,已是深夜12点多了。尽管因为开了一天的车,身子已相当疲倦了,但我怎么也睡不着。起来打开窗子,一阵清风迎面扑来,我蓦然想起了老家广东的一句老话:“为人为到底,送佛送到西。”我想,我那位不知道姓名的芝加哥朋友不正是这样的人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