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10月14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金台随感

  高薪难移爱国情
方银旺
一些国家以高出我们现行工资100多倍的高薪,聘请我国培养出一批世界冠军的教头去执教,而有的被聘者却认为,作为中国人,真正的事业应该在中国,因此并没有动心。当9月20日早晨在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节目的“东方之子”栏目中,看到59岁的泳坛帅才陈运鹏面对记者侃侃而谈的情景时,我深为这些体坛帅才高薪难移的爱国深情所感动。这种精神正是我们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要和应发扬的。
国外之所以舍得花高薪聘请名教练执教,还不是为了培养他们的世界冠军,壮其国威,振其国民么?可以设想,我国的这些体坛帅才如果一旦加盟异国,掌握了“秘密武器”和对方战略战术的教头训练的运动员,再回过头来与之较量,当然容易获胜。这种教训我们不仅有,还很深刻。因此,陈运鹏等教头不为国外高薪所动的爱国深情更是十分难能可贵。
爱国情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一种信念,曾经鼓舞无数爱国者为祖国的尊严、解放而赴汤蹈火、英勇献身。仅在中国近现代史上这类爱国者就难以计数。当国家沦陷、中国人处处遭受侮辱的时候,吉鸿昌却自制“我是中国人!”的英文小牌,每到宴会和大庭广众面前都佩带在胸,以表爱国深情;当日本侵略者和汉奸统治“北平艺专”后,齐白石教授愤然辞职,一面公开在家门口贴出“画不卖官僚”的告示,一面却以画作武器同汉奸卖国贼进行斗争。新中国成立的喜讯传到国外,华罗庚、钱学森、李四光等一大批知名科学家“漫卷诗书喜欲狂”,毅然放弃国外的优厚待遇,甚至冒着生命危险,急切地投身百废待兴的祖国母亲怀抱。历史证明,他们的选择是高尚的、正确的。他们的爱国情感染和教育了新一代知识分子。改革开放实践说明,爱国情是战胜困难、凝聚国民意志的力量源泉,是奋斗者坚忍不拔、建功立业的精神动力;一经确立后,金钱难移,威武难屈,百折难回。
遗憾的是,在有些人心目中,高薪金胜过一切;有些人被“个人奋斗”、“自我设计”的迷雾蒙住了眼睛;有的人嫌“母亲”穷,一走了之。为了追求高薪,有的放弃正在研究的课题,有的抛却火热的事业,有的甚至不惜人格国格。因此,在国人特别是青少年中培养爱国情已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凡是具有某种一技之长的个人,只有将个人的才能融入祖国的事业,其才能才更具价值,其生命才更加辉煌。没有国家的富强安定,个人即使腰缠万贯、身怀绝技,也难有安全感、自豪感和人格的尊严,尤其是在异国他乡。国家的建设需要才能和本事,既要有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还要有建国之才、效国之力。唯其如此,才能在四化建设的征途上大显身手,建功立业。


第8版(副刊)
专栏:

  大沽炮台可以作证
——巨变中的天津新港
王学孝
有人将渤海湾比喻为一只巨大的贝壳,新港(即天津港)是镶嵌在贝壳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有人将渤海湾比作一条硕大无比的墨斗鱼,墨斗包容大海,触角伸向五洲,新港端卧斗底,却有着雷达的功能。
比喻是美好而贴切的。登临昔日大沽口炮台最高点放眼眺望,那浩瀚无垠的大海,波涌连天,苍茫一片,滚滚浪涛向着空旷而幽远的天际狂啸而去。新港又像是渤海湾的窗口和门槛,人们从这里去探索它的奥秘,并走向海角天涯。
新港,这颗渤海湾的明珠,在我国万里海疆数十上百港口中,它是得天独厚的骄子。它距祖国的心脏北京170多公里,京津塘高速公路开通后,仅一个半小时的车程。它腹地开阔,辐射华北、西北、西南二十几个省区。新港走向世界是通过两条腿:一条在海上,现今已辟有30多条定期班轮航线,与世界160多个国家300多个港口架起友谊长桥;另一条就是陆上,它是欧亚大陆桥在我国三条线路东端桥头堡。近年来通过新港向蒙古共和国转运的集装箱逾万个。途经新疆阿拉山口直达荷兰鹿特丹、德国汉堡的转口已为期不远。难怪人们说新港是北国大地的咽喉,首都的海上门户。它记录着祖国历史的荣辱,展示着人民前进的脚步。
穿越天津闹市区蛇引入海呈喇叭状的入海口,将20平方公里陆域劈为两半,这是从大海吸取泥沙吹填造就的我国最大人工港。绵延十里的东突堤,像一把利剑刺向大海。去年底刚刚竣工可停靠万吨轮的12个泊位,巨轮泊岸时,像12朵彩花悬缀在剑刃上。类此泊位如今已四十几个,而共和国建国初期整个新港的泊位还不足现今的零头。
新港的发展速度是惊人的,尤其改革开放这十多年。港务局副局长于汝民提供这样一串数字——
1952年开港时货物吞吐量为30万吨,1974年突破1000万吨整整用了22年;1988年突破2000万吨用了14年,迈过3000万吨门槛用了5年,今年将突破4000万吨大关,时间仅用了1年。
人们来到色彩斑斓的杂货码头,五座身披桔黄色战袍的门吊高塔似的矗立岸边,它们正紧张抢卸化肥。装卸工告诉我,他们仅用5天时间就将轮载的5万吨化肥搬卸上岸、灌装完毕。
紧挨杂货码头的是赛挪公司码头。“赛挪”是中外合资于前年在华建的第一家公司码头。中方总经理陈荣,这位在新港已干了1/4世纪的中年汉子(现正在南开大学国经系读研究生),没有比他感受更深的了:改革开放对新港来说,无异于第二次生产力的大解放。
“人还是这些人,地还是这块地,一改革,效益就上来了。……情况就发生了很大变化。”
新港的变化,为邓小平同志1986年夏天视察天津时讲的这段话作了有力的注脚。
最壮观的当数全国之冠的集装箱码头。五颜六色的集装箱,在十几万平方米的码头上,像搭积木一样井然有序地排列开去。一座座高数十米的龙门场桥巍然屹立,繁忙操作着。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那两座岸壁装卸桥。它是目前我国唯一可接卸装载第四代集装箱巨轮的装卸桥。它那巍巍雄姿,昂首挺臂可以高过10层大楼。伸展它那44米巨臂,将一间屋大小、20吨左右的集装箱,像老鹰抓小鸡似的,轻轻一抓就起来。巨轮所载的3800标箱,用不了两昼夜,就统统从船上抓上岸。
新港我去过多次,给我留下的最深刻印象,是全港上下那种励精图治的精神,那颗颗滚烫的心喷涌出的热能催万船竞发,海港沸腾。这景象,这精神,实在令人感奋。正是这种精神,彻底洗刷了自第二次鸦片战争以来耻辱的港史,而且用他们勤劳的双手从濒于淤死的废墟中托起中国第一大人工港口,使70年前孙中山先生在《实业计划》中提出的“筑北方大港于直隶湾”的预言成为现实。
这,历经沧桑、蒙受过屈辱又具有抗侮辉煌战史的大沽口炮台,可作最好的见证。


第8版(副刊)
专栏:

  矿工的名字
萧通湖
我们是十月的儿女
一个个同样属于开拓者世家
我们的名字叫:建华、爱华、兴华
共和国的阳光照耀我们
以大山的风度托起高高的井架
在父亲期待的目光里
传扬矿山崭新的情话
既然黄金时代成全我们
既然远山松涛呼唤我们
有什么理由拒绝坎坷呢
让我们手中旋转的风钻
对十月作出有声有色的回答
为了不辜负那响亮的名字
心甘情愿挥洒青春热血
染红新世纪的灿烂朝霞


第8版(副刊)
专栏:

  秋瑾何以自号“鉴湖女侠”?
王艾村
革命女烈士秋瑾从小就具有一种热忱而倔强的性格。还在家塾时期,她就很景慕《史记》中所赞颂的“游侠”,在福建祖父住所,常因外国教士、商人骄横地欺凌中国百姓而愤懑不平。十六岁回到绍兴故里后,秋瑾执意实践了从舅父学习武艺的夙愿,为日后的“行侠”作自身准备。凡此种种,似已广为人知,但这位“女侠”又因何以“鉴湖”自号?却鲜见论述。
秋瑾的祖居,在鉴湖之畔福全乡。鉴湖,古称镜湖,东西长一百三十里,周围三百六十里,风景优美。“山阴路上行,如在镜中游”,是王羲之赞赏鉴湖的名句。秋瑾不仅从旖旎的鉴湖风光美的享受中,产生了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愫,更从它的创建历史中得到思想情操上的熏陶。
古时山阴,有曹娥、浦阳两江同会杭州湾,地势低洼的东北一带,常因潮汐、山洪为灾而成汪洋泽国,百姓深受其害。东汉顺帝时,太守马臻深体民间疾苦,亲自组织百姓平高丘、束狂澜,创建了总纳两县三十六源之水的鉴湖,九千余顷黄茅白苇之地,从此变成稻粱丰熟的良田。岂知地方豪绅,因这一巨大的利民工程损害到他们的田地及庐墓,竟捏造罪状,冒名上告,致使马臻蒙冤入狱,被刑市井。当公正的历史为马臻昭雪后,替这位“虑久远兮为民谋”、“宁杀身兮利人”的贤侯修墓、立祠、作文歌颂的代不乏人。故乡的这些文物史迹,成了哺育秋瑾的乳汁和摇篮。
到秋瑾寓居北京、历经庚子之役后,严重的民族危机和蓬勃兴起的民主革命浪潮,促使她迅速觉醒,冲破封建樊笼,走上革命道路。“鉴湖女侠”名号的起用,正是在她思想积极蜕变的关键时期——一九○三年。不难想见,秋瑾不只是赞美鉴湖爱鉴湖,自报本是“报仇雪耻之乡”的绍兴人,同时更包含景仰马臻、学习马臻为国为民精神的意思。即是说,她这位女侠,不只是一般见义勇为、舍己救人的“游侠”,而且要做像马臻那样能拯救广大人民群众于水火的大义大勇的人。她给“侠”的行为目标,赋予了更为崇高博大的内涵。从这里,我们似能隐隐触到当年秋瑾探求生命价值的脉搏,窥见了秋瑾早年忧国忧民,向往社会革命的思想轨迹。


第8版(副刊)
专栏:艺文短波

  艺文短波
△由中国文化研究会、中国诗书画研究院、深圳宝安区人民政府、中国四川沱牌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45周年,全国著名诗人、书法家、画家作品联展”,于9月30日在中国美术馆隆重开幕。在此以前,并在钓鱼台举行了诗书画名家笔会。


第8版(副刊)
专栏:

东方巨龙(中国画)黄庆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