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10月12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
专栏:我与中国

  往事难忘
——为庆祝新中国建国45周年而作
墨西哥前总统路易斯·埃切维里亚
1973年4月19日中午12时,我们的飞机降落在北京。
第一个向我们伸出友好之手的是周恩来总理。他面带微笑,热情地欢迎我们。
欢迎仪式非常动人。周总理陪同我们,在身着艳丽服装、天真烂漫的孩子们中间。孩子们高兴地跳啊,唱啊,令我们激动不已。
鉴于毛泽东的身体状况,我们的访问日程起初没有安排与他会见。在一次有两国部长参加的会谈中,一位助手悄悄向周恩来说了些什么。然后,周恩来问我:“您希望见毛泽东吗?”我立即答道:“是呀!”我们坐上汽车,来到传奇式的人物毛泽东的宅邸。他的房间里全是古书。毛泽东非常热情地欢迎我们。我们知道,他的身体正在恢复中。毛泽东非常了解墨西哥和墨西哥人民。
在北京的日子里,我感到极大荣幸的是邓小平陪同我们访问。他机敏、热情、意志坚定。我意识到,他是一位非凡的人物。后来我回忆起这位杰出的政治家,我确信是命运安排我与这位伟人愉快相处。
我们陪同周恩来参观了为此次访华而举办的大型墨西哥文物展览。周恩来对墨西哥与中国的古代建筑如此相似表示惊讶。我对他说:根据考古学的成果,人们断定,远古时代有大批亚洲人通过白令海峡迁徙美洲大陆。在今天的墨西哥土地上,阿斯特克人、玛雅人等不但在数学、医学、天文学、建筑学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修建了举行典礼仪式的建筑,这些建筑显示了美洲大陆真正发现者的伟大文化特征。在墨西哥的帕伦克遗址可以找到与中国远古时代的建筑相同的特点。
在1971年10月的联合国大会上,我在发言中表示:“实现普遍性原则的一个重要进展就是在本届大会上恢复占世界人口1/4的那个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席位,以及恢复属于她的安全理事会的席位。”
关于台湾问题,我也坚定地表示:“必须承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在法律上是不可分割的。”
1977年年中,我再次访问中国。我们登上西藏高原,在拉萨,我们又一次看到墨西哥和中国在地理、气候以及人种方面的巨大相似之处。由于我们的根源远流长,因此我们更懂得相互同情、友谊与合作,我们应该让这种精神发扬光大。
岁月流逝,而这些往事却永远不会从我们的记忆里消失。
                 (张金江翻译整理)


第7版(国际)
专栏:综述

  中东水源之争
本报记者刘水明
随着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中东国家对水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同时,由于地下水的超量开采、工业污染和盐碱化等危害,中东国家可资利用的水资源正与日俱减。这就造成中东地区的“水荒”一天比一天严重。
中东地区水资源为颇多国家所共享。除尼罗河流域少数国家参与签署了关于尼罗河水配额的协议外,其他国家之间几乎没有任何协议。长期以来,中东存在多宗水资源纠纷,它们有的发生在阿拉伯国家内部,有的发生在阿拉伯国家和毗邻的非阿拉伯国家之间。
中东水资源之争由来已久。其部分原因在于,以色列无视周围国家的权利,通过对阿拉伯土地的占领,来控制一些地上和地下水资源。无论在雨水截蓄、管渠防渗,还是在农业滴灌、海水淡化方面,以色列技术先进,其国内水资源利用率高达95%,名列世界前茅。
然而,以色列自然水源贫乏,全国每年水的供给量约需22亿立方米,其中一部分要从被占领土获取,结果使阿拉伯人的“水危机”程度加重。如在巴勒斯坦被占领土,82%的水源掌握在以色列手中。约旦是中东水源最紧缺的国家之一。与正常需求相比,年缺水30%,再过10年,缺水70%。多年来,约旦全国性的停水现象屡见不鲜,连首都安曼也不例外。去年,约旦需水12.8亿立方米,但只获得9.8亿立方米水源,最后被迫动用战备用水。而以色列却每年强行从约旦河和耶尔穆克河提取本该属于约旦的3亿多立方米河水。约旦力争早日收回应有的河水份额,是促使约旦与以色列单独媾和的动因之一。
中东和平进程的向前发展,为逐步解决阿以水源之争带来了希望。
今年4月,中东和会多边会谈水资源工作小组在马斯喀特举行了第5次会议,会议决定成立代表巴自治政权的专门机构,来接管以军撤出地区的水资源。
在约以华盛顿宣言中,以色列也首次承认约旦对约旦河水拥有主权,同意就公正分配约旦河水进行谈判。这些都具有突破性的意义。
中东水资源的重新分配,绝不是一个一般的问题,而是一个事关各国生死存亡的带根本性的问题。用以色列外长佩雷斯的话说,阿以和谈的首要原则不是“以土地换和平”,而是“以土地换水源”,可谓一语中的。从约以最近的几轮具体谈判中可以看出,以色列不会轻易放弃对水资源的控制,同时又说明,实现中东全面和平,是解决阿以水源之争的前提。            (本报开罗电)


第7版(国际)
专栏:

  拉莫斯会见吴仪
希望加强菲中经贸关系
据新华社马尼拉10月11日电(记者熊昌义)菲律宾总统拉莫斯今天在这里会见了来访的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部长吴仪,希望加速发展两国的经贸关系。
拉莫斯说,自从他去年访华以来,两国的经贸关系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去年11月在西雅图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与江泽民主席的会晤,推动了两国关系的全面发展。
拉莫斯还向吴仪介绍了菲律宾的经济发展情况,特别是2010年的能源发展规划,希望中国参与菲律宾的能源建设。他强烈希望两国的贸易有更大的增长。
今天上午,吴仪与菲贸易和工业部长纳瓦罗就进一步加强两国经贸关系进行了会谈。菲众议院议长德贝内西亚下午会见了吴仪。吴仪是在出席亚太经合组织贸易部长会议以及访问印度尼西亚后于10日抵达这里的。


第7版(国际)
专栏:

  在伊科边界紧张之际
伊石油部长访俄
据新华社莫斯科10月10日电在伊拉克和科威特边界地区出现紧张之际,伊拉克石油部长萨法·哈迪·贾瓦德10日抵达莫斯科对俄罗斯进行“工作访问”。
据俄通社—塔斯社报道,俄罗斯外交部中东与北非司的外交官称,伊拉克石油部长此次前来莫斯科进行工作访问是早已订下的计划。贾瓦德将主要与俄方讨论在解除对伊拉克的国际制裁之后,俄伊双方的经贸与科技合作问题。俄伊经贸与科技合作混合委员会曾于9月初举行了联席会议。


第7版(国际)
专栏:

  美德学者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本报斯德哥尔摩10月11日电记者丁刚报道:美国学者约翰·豪尔绍尼(JOHNC.HARSANYI)、约翰·纳什(JOHNF.NASH)和德国学者赖因哈德·泽尔滕(REINHARDSELTEN)因对非合作博弈论中的均衡作出了开拓性的分析而荣获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豪尔绍尼1920年出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现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任教。纳什出生于1928年,现在美国普林西顿大学数学系从事研究。今年64岁的泽尔滕现在德国波恩大学经济学系任教授。


第7版(国际)
专栏:科技探索

  对全球温室效应
自然界无力调节
美国科学家说,自然生态环境对于由大气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引起的全球气候升温并不具备自我调节作用,希望借助植物减缓“温室效应”的想法可能会落空。这一结论源于在阿拉斯加州北极圈冻土层地区进行的人工模拟实验。实验期间,他们对温室内的二氧化碳含量和温度进行了调整。实验结果显示,二氧化碳气体含量的上升仅仅能够在第一年内促进植物的生长,在此后的两年里即使温度相应提高,也无法获得部分科学家设想的二氧化碳促使植物增殖、而植物又吸收更多二氧化碳的效果。(据新华社)


第7版(国际)
专栏:

  卢布大跌
已突破四千兑一大关
本报莫斯科十月十一日电记者许恒声报道:今天,莫斯科外汇交易市场卢布对美元的汇率猛跌。十一点三十分为一美元兑换三千八百五十六卢布,十一点四十五分为一美元兑换三千九百二十六卢布。有的兑换点已突破一比四千大关。
据分析,由于两周来卢布连续贬值,俄联邦政府停止对外汇交易市场的干预。卢布汇率因失去“人为保护”而失控。


第7版(国际)
专栏:国际市场服务

  墨吸收外资振兴矿业
为振兴哈利斯科州的矿业生产,墨西哥联邦政府准备本月底在该州举办促进外国投资活动。哈利斯科州主要矿藏有铁、锌、铅、铜等。由于国际市场矿产品价格不稳定等原因,该州不少矿井关闭。这次促进外国投资活动的主要目的是恢复已经关闭的矿井的生产和改善矿产品的质量。          (本报墨西哥城电)


第7版(国际)
专栏:国际市场服务

  今年小麦产量低于去年
联合国粮农组织报告,今年世界小麦产量将达5.41亿吨,比去年少生产240万吨。这一指数低于人们的消费。据报道,发展中国家今年进口谷类估计会上升到1.3亿吨创纪录的水平。       
   
  (本报新德里电)


第7版(国际)
专栏:国际市场服务

  欧佩克油价回升
据欧佩克秘书处10日统计,上周欧佩克7种市场监督原油一揽子平均价每桶由9月份最后一周的16.02美元回升到16.48美元。
(据新华社)


第7版(国际)
专栏:国际市场服务

  扎伊尔铜减产
因长期政局动荡不定,扎伊尔冶炼工业几乎处于瘫痪状态,铜产量大幅度下降。1994年,全国产铜估计为2万吨。世界产铜大国赞比亚的不少铜矿因过度开采已近枯竭,因而铜价看涨。
                   (本报阿比让电)


第7版(国际)
专栏:

10月10日,莫斯科一家外汇交易所的雇员把卢布对美元和德国马克的最新比价牌钉在门外。当天,一美元可兑换3000多卢布,卢布对美元的比价一天中就暴跌6.4%,创今年1月份以来日跌幅最高纪录。新华社发(美联社照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