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1月6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

  变“福利工程”为“股份工程”
焦作农村水利逐步走向市场
本报讯焦作市积极探索股份合作制道路,弥合了水利工程集体所有与千家万户自主经营、分散用水的“断层”,使昔日的“福利工程”变成了“股份工程”,水利建设走上了以水养水、良性循环的运行轨道。
80年代初,该市农村实行联产承包制以后,水利工程集体所有与千家万户分散用水的矛盾日益突出,大批80年代前兴建的水利工程成了“都管都不管”的“福利工程”,一些地方的水利工程无人管,老化工程没人修,导致水事纠纷多,工程效益日益萎缩,直接影响了农业的发展。为了解决上述矛盾,焦作市按照“点上开花,面上结果”的原则,确定了“股份制突破,多方位拓展,滚动性推进”的兴水战略。各县(市)区一个个股份制水利工程应运而生。具体做法是:农民自愿联合,户数不限,既可带资入股;又可以物料或投工折资入股,股东可以是农户,也可以是集体或社会团体。凡入股者既享受入股分红的利益,又享受优先优惠用水的权利,还可以按成本计价面向社会供水。积累部分主要用于工程管理、修缮和股东分红。据了解,目前全市不同类型的股份制水利工程已发展到25个。
水利工程推向市场后,产生了巨大的效益。修武县大文案村,原有不少引黄灌溉工程,干渠、支渠、硬化渠长达1.3万多米,大小桥闸、斗门近百个,水利设施配套齐全,但是有效灌溉面积不足设计标准的一半。去年他们实行了有集体、私人多种成分构成的股份合作制,吸收股金38万元,使被毁坏的渠段、桥闸得到修复,有效灌溉面积也扩大一倍。博爱县东张赶村实行水利股份制后,由争水引发的磨牙斗嘴“官司”杜绝了,工程完好率提高到95%以上。股东们还新打了两眼机井,修了6100米U型渠,埋地管810米,修建筑物25座,仅一年来,就节水26万立方米,节电3.5万千瓦时,减少农民支出1.5万元,全年粮食亩产由750公斤提高到920公斤。
      (辛向东雒英良杨仕智)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编后

引入新机制
焦作市通过股份合作制把农民组织起来,兴修水利的热情空前高涨,既上了许多新项目,又使一些因长期吃“大锅水”损坏严重、效益低下的老水利设施状况得到改善。
长期以来,我们依靠人民群众进行大规模农田水利建设,成绩巨大。但往往带有计划经济的色彩,投资渠道单一,费力不小,浪费也不小。特别是很多水利设施在国家、集体出钱搞起来之后,由于责任不明,利益不清,成了“都管都不管”的“福利工程”,严重影响了效益的发挥。改变这种状况,关键在于引入市场机制来管水、用水,这样就可能把农民办水利的迫切要求通过科学灵活的机制纳入良性循环。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

  引导支持保护调控
——谈谈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管理农业的新职能
杨雍哲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中,要善于运用计划和市场两种经济手段搞好宏观调控。对农业这个特殊的基础性产业部门而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作用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更不能撒手不管。
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领导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主要职能,李鹏总理在不久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概括为八个字:“引导、支持、保护、调控”。这就是,加强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引导,帮助农民顺利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轨道;加强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持,改善外部政策环境;加强对农业的保护,促进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确保农村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
对新形势下政府领导农业的职能的概括和规范,是从农村改革十多年来实践经验中提炼出来的,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农村许多以市场取向的改革过程中,各级政府都在探索领导农业的新思路、新方法。党的十四大确立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以后,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对这方面的探索、研讨达到了一个高潮。实践表明,扩大市场机制的调节范围和作用力度,对政府领导职能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更高。凡是政府领导职能转换快、发挥得当的地方,农业和农村经济蓬勃发展,富有活力;反之,则发展困难,生气不足。
近年来,大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如何工作的探索中,存在着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误认为市场经济就是撒手不管,放任自流;二是继续沿用过去以直接手段为主的领导方式。两个问题的共同结果,都是阻碍商品生产发展,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现在有了这个新的职能概括,各级政府都将会依此来界定自己应履行的任务、规范各自的行为。
政府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实行引导,是由市场经济自身的规律和我国国情决定的。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农民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向谁交售,都有固定的安排。发展市场经济,把农民引入市场,依据市场需求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农民一时还难以适应。加之农户经营规模太小,相互之间盲目模仿,所产生的“同步效应”往往人为地放大市场波动的幅度。大多数农产品在放开的初期,都要经历一个买难卖难交替出现的周期。这种格局,不利于市场供求关系的平衡和稳定,损害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一方面要大力培育市场体系,为农民的商品交换和流通创造条件;另一方面,要更多地通过经济信息、经济政策、经济杠杆,引导农民面向市场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引导分散经营的农户与大市场对接,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为逐步扩大农业经营规模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条件。
政府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给予支持,应是国家产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民经济的快速成长,需要农业生产发展的保障,需要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撑;但与此同时,在市场力量的作用下,农业和农村资源在国民经济快速成长时期往往过度地流向工业和城市。这是一对客观存在的矛盾。对这个矛盾,要有正确的认识。在市场的初次调节下,经济资源向回报率高的产业和地区流动,是正常的。至于像农业这样社会效益高、经济效益低的基础产业,在资源的竞争中肯定处于不利地位,但又必须有足够的发展。怎么办?这就需要政府的第二次调节,由政府来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由政府来重新配置社会资源,以确保农业等基础产业有足够的投入。在前一时期的开发区热、房地产热、股票债券热中,农业资金向工业流、农村资金向城市流、内地资金向沿海流,大量耕地被滥占,大量科技人才“离田下海”,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如果不履行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职能,工农业就不可能协调发展,国民经济就不可能持续快速增长。由此可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支持职能显得格外重要。
政府对农业实行保护,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必然行为。世界上任何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都是如此。农业面对着市场的和自然的双重风险,本身比较利益低、承受能力弱,政府必须给予保护。近年来,农业增产与农民不增收的矛盾十分突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业丰收后农产品价格尤其是粮食价格低落。因此,我国首先从粮食开始实行价格保护,让农民在丰年、粮多、市价跌落时,仍然做到保本微利,不再出现谷贱伤农的问题。
政府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是保证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重要手段。农产品逐步全面放开以后,如何做到产销衔接、供求稳定,单靠市场自发调节是做不到的,近几年农产品主要是粮食供求失衡所产生的问题就说明了这一点。中央为此建立的粮食专项储备制度,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宏观调控政策。再加上地方建立的储备制度,就可以在我们这个人口大国里形成比较健全的储备体系。根据粮食的丰歉情况,实行吞吐调节,并和国际市场的进出口相结合,就可以保证我国粮食市场的稳定。与实行粮食保护价相适应,从今年起建立粮食风险基金,这是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中的又一项重要的宏观调控政策。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屡禁不止的收购农产品“打白条”,以及农业信贷资金被挤占、挪用的问题,国家已决定成立政策性农业银行,专门承担政府赋予的农村政策性金融业务,这是又一项重要宏观调控政策。建立粮食储备调节制度、粮食风险基金、政策性农业银行,是目前我国对农业的重要宏观调控措施,初步构成政府的宏观调控体系,一个运行有序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逐步建立起来。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

  他没有单一地搞种植,也上了加工;没有只抓生产,也抓了销售,可为什么他办的酒厂不得不停产,葡萄也卖不了好价钱……
“葡萄宋”的困惑
尹洪东
1982年11月2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以《“葡萄宋”露富记》为题报道过的“葡萄宋”——宋泽明,现在他怎么样了?前不久,我访问了这位过去的新闻人物、山东高密县第一个葡萄专业户。
出乎意料,曾经红火一时的葡萄宋酿酒厂,如今却是一派冷冷清清的景象,1000多平方米的二层楼房,空旷、清寂,见不到一个工人。宋泽明热情然而面带困惑地接待了我。
从1988年起任高密镇赵戈庄村委会主任的宋泽明,一边递过一串串葡萄,一边回答了我的疑问:酿酒厂停产了。今年他种葡萄20亩,共收入2万多元,与10年前的数字一个样儿。
交谈中,我们了解了老宋十几年的“葡萄史”。1982年,他连育葡萄苗带种植,总收入17000元。由于他的带动,全村葡萄种植面积1986年发展到200亩,1989年达700亩,成为规模可观的葡萄专业村。群众担心葡萄种多了卖不了,宋泽明便于1986年上了一个年加工葡萄500吨的葡萄宋酿酒厂,并由宋泽明联系,吉林通化葡萄酒厂(全国5大葡萄酒厂之一)在赵戈庄村建起一座分厂。这样,700亩葡萄全都有了“婆家”,不愁销路。1989年,赵戈庄村仅葡萄收入一项即达70多万元。但1990年以后,国内葡萄酒市场日趋萧条。现在,葡萄宋酒厂不得不停产,通化葡萄酒厂也只能以每公斤0.14元的合同保护价勉强收购。赵戈庄村葡萄种植面积已下降到350亩。
应当说,宋泽明当年的设想不错。全村人均2亩地,一亩葡萄一亩粮,千元钱,千斤粮,完全可以提前奔小康。他的路子也对头:没有单一地搞种植,也上了加工;没有只抓生产,也抓了产品的销售。但是,宋泽明只是关注了葡萄的销路而没有更多地关注葡萄酒的市场,他看到了葡萄这一初级产品的静态市场而没有看到葡萄向外延伸的那个动态市场。他有了初步的商品经济观念,但缺乏大市场观。因之,他没能以变应变。
宋泽明满有信心地告诉我,1994年要“重点转移”:葡萄还要种,压缩面积,葡萄园里套上了芋头;把主要精力放在养殖业上。他还打算养100多头猪。前几天,他一下子就买了20多元的科学养猪书籍。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来信

  “买路钱”何时休?
我们是河北省香河县王板水暖厂的汽车司机,由于生产的需要,经常驾车路过京张公路去山西、张家口运煤。企业的运输开支很大,而额外的费用更是惊人。每次路过北京与河北省的交界处——延庆县张山营煤炭交易市场都要留下“买路钱”,一次少则十几元,多则上百元。
开始我们不了解情况,以为路过外省市的地界,交一点手续费未尝不可。但收费不断加码,让我们实在无法忍受了。每次路过不仅要交过境费,还有所得税、工商行政管理费等。我们曾多次向收费人员解释,我们运的煤是企业生产所需,不是倒买倒卖。遗憾的是怎么解释都无济于事。收费人员说,这是为了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我们曾给北京市长办公室打过电话,询问是否有此收费规定,回答是否定的。中央三令五申制止“三乱”,张山营收费站为何置之不理呢!我们希望报纸为我们呼吁:早日制止乱收“买路钱”。
河北省香河县王板水暖厂汽车队张彭全
这是我们收到的一件读者来信,并附有收费单据。对这件事我们没作核实,但类似情况在一些地方不同程度地存在,希望能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制止“三乱”,不能光说在嘴上,重要的是落实在行动上。
   
    ——编者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

  面向市场转换机制
农垦经济健康发展
本报讯记者江夏报道:全国农垦系统1993年棉花生产获得丰收,总产量达40万吨,比上年增产6.3%,在全国棉花产量中的比重从8%上升到10%;大豆出口量占全国的30%;农业、工业、第三产业同步增长,社会总产值达844亿元,利税40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5%和30%,这是国有农垦系统面向市场转换经营机制、优化产业结构的结果。
去年农垦经济在各方面都有很大发展。
农业:继续保持稳步发展,大力调整种植业内部结构。粮食产量与上年基本持平,粮豆总产量再次突破1000万吨大关。除油料、糖料略有减产之外,棉花、天然橡胶和大牲畜存栏头数均比上年有所增长。农业产值预计达263亿元,比上年增长4%。
工业:速度与效益同步增长。去年工业总产值429.68亿元,比上年增长12%,工业销售产值达409.67亿元,产品销售率达95%以上。
第三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农业综合技术、生产服务领域及其他商业、居民服务业已悄然兴起,日趋活跃。房地产开发已纳入经济发展轨道,旅游正成为拓展农垦经济的重要方向。去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67亿元,比上年增长28%。
外向型经济:外向型企业已发展到675个,据不完全统计,外商投资5.6亿元,比上年增长117%,目前投产项目已创利润2亿元左右。去年全年出口产品总金额可达50亿元,比上年增长8.8%。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

  荆门农民提前备耕
本报讯去年12月底的一天下午,湖北省荆门市种子公司经理李新华指着仓库告诉笔者,他们购进的10万公斤“籼优63”杂交水稻良种,已被农民抢购一空,出现了历史上不曾有过的提前备耕现象。据统计,目前,全市种子销售网点已销售良种达55.3万公斤,销售化肥2.4万吨。农药、农膜销售也看好。
往年,荆门市农民都是在春节后购种、购肥,进行春耕备耕。可从去年11月20日起,农民就踊跃“抢购”,比以前提前三个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原因:一是党的政策调动了农民种田积极性。去年以来,党中央陆续出台了一些保农、强农、富农新政策,农民看到了希望。去年全市撂荒的万亩耕地全部重新耕种。沈集镇彭堰村二组农民邓家禹高兴地说:“我家3个劳力种10亩责任田,收稻谷7500多公斤,种田划得来。过年以后,准备向村、组申请,多种3亩责任田。”二是农民负担减轻,收入增加,一年来,全市共取消农民不合理负担近百项,为农民减轻负担1500多万元,全市农村“三提”、“五统”占上年人均纯收入的4.6%,低于国家规定5%的标准。去年,全市粮食总产达9亿公斤,成为历史上又一个丰收年,全市人均增加纯收入达196元。三是粮食收购价格上涨,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四是农民市场意识增强,他们预测今年粮价将看好。
(何锋)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

  土地合理流转经营相对集中
乐清涌现3000多“农老板”
本报讯新型农场主的涌现,使浙江省乐清市农业走上了规模经营的道路。目前,该市规模经营10亩以上的“农老板”3329家,经营100亩以上的33家。规模经营使当地27万农业劳动力从土地上解脱出来,进入二、三产业领域。
地处浙南沿海的乐清市针对农民经营土地分散、难以耕作管理的状况,提出了在坚持土地公有制、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双层经营体制不变的前提下,实行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办法,加速土地合理流转、相对集中。今年秋季,市有关部门帮助北白象镇前岸村重新组合生产队形式,将全村245户的304亩承包田落实给36家搞连片规模经营。至今,该县大户连片经营率达80%以上。
市委、市府还及时推出优惠政策,鼓励引导农场主们搞机械化,凡百亩以上的农场购买机械化农机具,市财政补助33—50%。目前该市大小农场拥有收割机、插秧机、吸泥机等现代化耕作、运输、服务机械6000余台套,固定资产价值近1亿元,亩均占有机械资金比一般农户高出5倍,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或半机械化。
胡定车是该市第一个转包20亩以上的农场主。11年前,这位种田能手从别人手中包来25亩地,至今已发展到288亩。他购买了从翻耕到收割等现代农机16台套,加上晒场、仓库和新建的农场管理房,共拥有农业资产70余万元。他向笔者算了一笔帐。除去开销,每亩年收入230元,连机耕服务收入在内,今年总收入可达9万元。据统计,该市大小农场比1992年增加232家,规模经营土地增加10646亩。
(蒋章元)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

  乡镇企业:广东经济“半壁江山”
本报讯记者梁兆明报道:1993年广东乡镇企业一直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全年总产值突破2100亿元,比上年增长45%,税收、利润和创汇,比上年分别增长45%、25%和43.3%,成了全省经济的“半壁江山”。
据了解,1993年广东乡镇企业发展出现了“五个一批”:上了一批新企业,新上项目数达1.7万个;用股份制等形式改造了一批亿元以上企业;涌现一批优秀乡镇企业;发展了一批集团性企业;出现了一批一村一品、一镇一个行业、多种经济成份、多种形式的乡镇企业。
目前,全省有150家乡镇企业已跻身亿元企业行列,比上年增60家;有1400家企业已发展成为集团性企业,比上年增41家。全省乡镇企业形成一支颇具规模的“舰队”,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冲浪向前,去年实现总产值占全省工业总产值44%以上,占全省出口创汇总额25%以上。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短讯

  通县大工业下乡
本报讯北京市通县次渠镇抓住市区工业布局和结构调整实行“优二兴三”(优化二产,兴建三产)、“退三进四”(部分工业退出三环路内,进入四环路外)战略之机,利用地域优势,主动邀请大企业“下乡”落户,利用和借助落户企业优势,带动乡镇企业和当地经济发展。
到去年11月底,已有北京火柴厂、橡胶制品厂、红狮涂料公司制桶厂、重型汽车制造厂等14个市属企业在此“安家”,总投资达12亿元。这些“凤凰”的到来,带动了当地乡镇企业的发展,一批配套小企业应运而生。去年前11个月,全镇完成工农业总产值6亿元,创利润6000万元,产值、销售、利税均较上年增长八成。
(李永刚李子福)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短讯

  惠民科技送上门
本报讯山东省惠民县在发展“一优两高”农业中,以县农技推广中心为依托建立了一整套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县科技服务公司负责引进和推广农业技术;乡农技中心具体承包各类农技推广工作,具体指导各村的科技示范户;以科技示范户为中心成立果树、桑蚕、蔬菜等120多个科技协会,把各种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直接与农户农田挂钩,避免了基层农技组织“有组织而无活动”的局面。惠民县还抓住农时适时地举办各类培训班、技术讲座,把科技送到农民的手中。
(荆常忠)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短讯

  曲阳调整经济结构
本报讯记者陈国琦报道:河北省曲阳县因地制宜发展大农业,加速了全县奔小康步伐。
曲阳是半山区县,自然资源丰富。为充分发挥优势,这个县确定了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的发展大农业的思路。具体措施是:
立足资源优势,建立商品生产基地。近几年来,这个县按照相对集中,连片开发的原则,根据各地的资源情况,初步建立了粮油、林果、雕刻、陶瓷、烤烟等13个生产基地。“鸭梨之乡”燕赵镇,大力发展果品贮藏和多种经营,建起果窖400多个,带动起运输、加工、服务等各业的发展,大大增强了全镇的经济实力。目前,全镇人均年纯收入超过1000元。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短讯

  新乡乡企迈向标准化
本报讯河南省新乡县技术监督局积极为乡镇企业提供标准化系列服务,促进乡镇企业上档次、上等级、上水平。据不完全统计,5年来该局已累计强制性检定计量器具4万多台件,推行法定计量单位300多家,并帮助70多个规模较大的乡镇企业进行计量定级。新乡县技术监督局从强化计量基础工作入手,帮助乡镇企业向标准化、规范化迈进。小冀镇太行振动机械厂,原来生产的振动筛与大厂矿的高炉衔接对不上号。技术监督局发现是计量器具不精确所致,于是就坐镇帮助进行校正并更新设备。
(刘承武李宜杰)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

水不在深有鳖则名
湖北省洪湖市水产养殖去年大见成效。甲鱼、牛蛙、螃蟹等水产品喜获丰收,产值突破三个亿。图为不久前,来自全省各地300余名养殖能手会集洪湖市“甲鱼村”——柏枝村,参观取经时的情景。
李晓祥摄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

辽宁省兴城市科协帮助回家乡农民郭永富创办养猪场,实行科学化饲养管理。图为饲养员在喂猪。大利桂艳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