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 文字版 1994-12-08

1994-12-08新闻联播 文字版

大运河作证

第5版(文学作品)<br/>专栏:新潮启示录<br/><br/>  大运河作证<br/> 宁夫<br/> 边霞光头上没有任何绚烂夺目的光环。<br/> 然而,他领导的江苏港航集邳州港务局却获得过一连串的荣誉。1984年至1988年,连续五年“江苏省交通系统双文明先进单位”。1990年“全国交通系统经济效益先进单位”、“江苏省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他参与研制的“煤港控制自动化系统”先后获江苏省企业管理现代化优秀成果一等奖和交通部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几年间邳州港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港成为内河港口中的佼佼者。1991年7月,在省属同类企业中第一个跨入国家二级企业的行列。<br/>     还乡创业<br/> 落日的余晖洒在静静流淌的大运河上。<br/> 驳轮渔船罩上一片金灿灿的亮色。<br/> 码头上的煤山也闪烁着缕缕辉煌。<br/> 但是,夕阳的阴影下,却完全是一派中世纪的景象:几十名从头到脚沾满煤黑的码头工,人人一把长柄铁锨,他们吃力地把煤从列车上卸下,又默默地把煤铲上小推车,然后一趟趟地装到皮带输送机上……弥漫着煤粉的空气中,充溢着煤块撞击锨头的钝响。只有一两个诨笑话引起的哄笑,才能短暂地打破这令人窒息的沉闷和死寂。<br/> 这幅图画像木刻一样深深印在他的脑海里。很多年以后,回忆起从西南边陲调回家乡对煤港的第一印象,他还是感慨不已。那心情,也许那首歌词可表达一二:“我的心充满惆怅,不为那弯弯的月亮,只为那今天的村庄,还唱着古老的歌谣。”<br/> 边霞光是邳州本地人。高中毕业后,他考上了大连工学院,学的是港口工程专业。那时他的梦是到青岛、大连、烟台、秦皇岛,或是南方的上海、宁波、厦门,当一名工程师。他喜欢起重机巨大的吊臂,喜欢像座小城似的万吨巨轮,喜欢波翻浪涌永远也不安分的江河和浩瀚无垠、神秘莫测的大海。<br/> 但是,命运和人开玩笑。1969年毕业后,他却被分配在云南的一个山沟里,参与筹建一座工厂,试验一种新型武器,他的任务是设计厂房。他干得很出色,当了设计组的副组长。但他总不能忘情于江河湖海,不能忘情于江河湖海边的吊车、铁轨、泊位和那一座座的移动的城市。然而,当他回到家乡,家乡的第一印象却把他深深地刺痛了。<br/> 他发誓,只要他不离开邳州港,就一定要叫它成为一个像模像样的不再叫人心痛的港口。<br/> 这个邳州港,在地图上只是小小的一个圆点,但它却有独一无二的优势:贯穿南北的京杭大运河和横跨五省的陇海铁路在这里交汇。30年代,随着陇海铁路的修通,这里已出现了一个略具雏形的百杂货中转码头。1958年年底,在京杭运河大规模的整治中,国家决定将邳州港建成苏北地区煤炭中转枢纽,但由于经济困难,工程中途下马草草收兵。直到80年代初,国家才把目光重新投向这里,并投资1000万元续建煤港工程。<br/> 邳州港位置十分重要。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经济腹地宽广,自然资源丰富,尤以煤炭为最。来自晋、冀、陕、内蒙古、豫、皖、鲁、苏八省区数百个煤矿的煤,从这里中转可辐射到苏浙两省许多地区。在承担煤炭调运的津浦铁路日趋饱和后,占总运量48%以上的水运是本区的最大优势。<br/> 消息传来,边霞光比任何人都兴奋。<br/> 他不认为自己是英雄,但却迫切希望有用武之地,把对大江大海的积蓄已久的热情倾注给大运河,倾注给自己的家乡。<br/> 基建科的副科长,建港指挥部的副指挥,港务局副局长。1985年,他就任为局长。这一个一个阶石,不断地扩展着他那人生的舞台,也不断地提升着他肩负的重任。还是在1984年,扩建工程之初。交通部下达给水运规划设计院和邳州港务局一个科研项目:结合煤港扩建,研制“煤港自动化控制系统。”<br/> 老边那时已当了副局长。他说,要不搞就不搞,要搞就要第一流。<br/> 什么是第一流?全国领先。世界领先。<br/> 老边和水运规划设计院的高工凌仲生以及其他科研人员一起检索国内外科技情报,决定瞄准海外最先进的PLC综合控制管理系统,赶上去。<br/> 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他和他的同事们,靠着废寝忘食夜以继日白手起家土洋结合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精神,硬是创造了在设备落后的河港移植最先进的海港自控技术的奇迹。<br/> 苦战三年。老边、老凌都瘦了一圈。<br/> 果然是一鸣惊人:工程通过国家验收。<br/> 小推车、大铁锨进了陈列馆。<br/> 装卸作业线不但实现了自动控制,还把电子皮带秤计量同作业联在了一起;不仅实现了船舶从报港、配载、作业、计量、收费和出港的全过程管理,还把劳动工资、人事档案等一切的一切都送入程序。<br/> 科学、规范、效率走进了港区。<br/> 皮带机不再空转。仅此一项,三年节约电费90万。故障发生率直线下降,因为有自动报警装置。亏吨、欠载、超载几乎不再发生,轨道衡、电脑皮带秤一天24小时睁着眼睛。船舶留港时间缩短,以一个船队缩短两小时计,船队一年可增加好几个航次,自动化的优越性惠及商业伙伴……<br/> 文明、秩序、透明度也走进了港区。<br/> 当操作工穿着洁白的工作服,端坐在装着空调机的中央监控室和电脑中心时,他们还会满嘴粗话么?当会计只用20分钟就调出过去两人有20小时才能统计完的报表时,他们的心境还会那么浮躁么?<br/> 在手测尺量还是主要计量手段时,作弊是难以避免的。管理的疏漏造成效益的流失,也把一些意志薄弱者推入泥淖。计算机无情无义六亲不认,只信原始数据,然后就把一切置于众目睽睽之下。弄虚作假、损公肥私、中饱私囊还那么畅行无阻么?<br/> 老边坐在他那间一点也不宽绰一点也不豪华的办公室里。身边有一台值得夸耀的PDP—11/73小型电脑终端机。无论什么时候,只要需要,一敲键盘,那小小的屏幕就会把151万平方米港区的任何一个角落呈露在面前。他掌握的是一幅真实的图景。<br/>     居安思危<br/> 港口的年吞吐量节节上升。1987年首次突破300万大关,1989年达到创纪录的342万吨。邳州港成了京杭运河上煤炭吞吐量最大的内河港口。<br/> 有人飘飘然。<br/> 边霞光却有一种危机感,有时简直如芒刺在背。<br/> 国家投资的一期工程解决了两个码头的输出能力,扩大了煤炭的堆存场地,但也暴露了前方装船能力与后方卸车和堆存能力的矛盾。堆存能力严重不足。再建两倍于现在的堆场,才能支持300万吨的吞吐量,何况,目标不是300万,而是500万、600万……<br/> 他建议尽快上几个大的技改工程。“先整治三股道西端,接着扩建东端;然后解决港区内属于地方的‘老粮库’搬迁问题,建成6号码头,把沿运河最近的黄金宝地全部利用起来。”<br/> “但是钱呢?”大伙最关心的是钱。<br/> “我的意见作两手准备。向上级打报告,但不能抱太大希望。先自筹300万,干起来再说,还不能影响生产。从今天开始,大家勒紧裤腰带。买车、建楼、增加奖励开支,等等,该砍的砍,能缓的缓。”<br/> “至于职工有意见,作解释工作。凡事要看长远,现在勒裤带,是为了将来松裤带。”<br/> 思想终于统一了。<br/> 筹办粮草。厉兵秣马。冲锋陷阵。<br/> 半年时间,西端工程告捷。<br/> 正在徐州主持召开运输现场会的国家计委叶副主任和石司长被边局长请到了邳州。就在这一天,两位主管领导当场拍板:由中央和省里共同出资300万,支持邳州港的技改工程。<br/> 300万,对邳州港只是个小数,但蕴含其间的深意却不是用数字能够计量的,那是对邳州港的建设者们的最深切的激励与理解。老边和他的同事们克服困难的决心更大了,信心更足了!<br/>     并非“小气”<br/> 山东胜利油田。已经下马的“哈利电厂”留守处。<br/> 老刘、老韩怎么也不相信,他们眼前的这个人是港务局的局长。这么破的招待所一住就是一个礼拜。天天吃食堂大锅烩菜啃干馒头。亲自来买旧机器,还跟我们砍价。这些是局长干的事么?<br/> 老边是在哈尔滨重型机器厂听说这里有台斗轮机的。为了压缩扩建成本,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局里规定,凡100万元以上的设备采购须由局里头头参与谈判。为了订购斗轮机,他亲自出马哈尔滨。东北人爽快,见局长都来了,面子不能不给,就在已经优惠的价格上又打了折扣。<br/> “告诉你们一个地方,那里买过我们一台机器,根本没用工程就下马了。你们要,肯定便宜。”<br/> 老边他们就这么来到莽莽荒原上的大油田。<br/> 头一天,人家说,机器是买过一台,得找找。<br/> 第二天,说找了,找不着。<br/> 老边他们就跟着下仓库。仓库里堆满了东西,不怪人家说没有,就是心急如火的买主,也费了牛劲才找着。机器没有拆箱,全用木板钉着,一个模样,顶上厚厚一层灰。不下劲,真找不出来。<br/> 接下来谈价格。<br/> 软磨硬泡,对方从129万降到89万,再不肯降。<br/> “好,”老边拍板:“89万买了。”他心里明白,现在买新的,市价已涨到250万,这台机器加运输、换件、调试,顶多120万,省了100多万。<br/> 这样的事不止一件。1992年7月,他去连云港出差,跟他去的同事心想,这回总得逛逛著名的花果山、水帘洞、将军崖岩画吧。谁不知道连云港是游览避暑的好去处?没想到,他一下车,就打听哪有人家不用的废机器。天青、海蓝、泉洌、石奇,似乎对他没有一点吸引力。结果,花13万元买了人家报废的4台卸车机。买回来,机修组把有用的零件拆下来,两台并一台,自制了两台螺旋卸煤机,价值80万。剩下的废铁还能卖六七万块钱。<br/> 皮带机的挡煤板,用新钢板,一吨3500元,他让人到烟台买旧钢板,一吨才1800元,便宜一半。那旧钢板是从美国佬的废船上拆下来的,质量特棒,比新的还好,一点不生锈。<br/> 还有些事,就显得有点“抠”,有点“怪”。<br/> 家里装电话,随便打,但报销有限额。正局级和管生产的副局长每月40元,其他副局长35元,中层干部30元,不够自己掏腰包。<br/> 老边知道,有人背地里说他“小气”,但他有他的一定之规。一旦认定,绝难改动。要不是“小气”,哪有港口扩建的资金?徐州万寨港国家投了一个亿,规模和咱差不多,咱才花国家多少钱?加上计划投入的,也就3000万。看看咱的家底吧:螺旋卸煤机10台,斗轮堆取料机6台,装船机4台,皮带传送机4.1公里,轨道衡线611米,港区铁路4.15公里,泊位17个,计算机中心1座,办公楼两座,宾馆1座……固定资产也超了亿。“小气”能换来这么个大港口,还不值么?老边说:这叫该花的一分钱不省;该省的一分钱不花。<br/>     再展宏图<br/> 1993年元旦,阳光灿烂,960万平方公里沉浸在节日的喜庆气氛中。<br/> 一辆乳白色的奥迪,风驰电掣般地向南疾驰。<br/> 边霞光斜倚在后座上,轻轻地发出鼾声。像指挥完一场战斗的将军刚刚松弛一下,就沉入了甜甜的梦乡。老边把整个身心都投入到事业中。对他来说,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家如逆旅,而那部随他南征北战的奥迪车倒成了他的“家”。<br/> 一年365天,老边有2/3的时间在外面奔波。有些人不理解,认为局长还是应该在家里坐镇。当前市场竞争这么激烈,坐在家里能坐出效益吗?老边心里这么想,嘴上却不辩解。倒是有一位新闻记者,对此发表了议论。<br/> 1991年6月30日,《新华日报》第二版刊登了一组两幅照片,左边的一张,老边正拿杯子喝什么,右边的一张,他用右手挡住镜头。图片的说明是:邳州港务局局长边霞光,为了改变港口的落后面貌,跟上国家建设的步伐,一年有200多天在外头跑……正当企业成为省级先进企业,并顺利通过国家二级企业验收的时候,老边却病了;长期饥一顿、饱一顿使他患了严重的萎缩性胃炎,从此,老边出差又多了一件家什——电热药锅。<br/> 这不,此刻,1993年元旦前夕,老边正抱着他的电热药锅日夜兼程地奔驰在通往山西的公路上呢!“资金!资金!联营!联营!”一路上,脑子里全是这几个字在蹦。<br/> 市场经济,大潮涌动。即使是老边这样有着思想准备的人,也觉着这潮水来得过于凶猛,过于严酷。几年来辛辛苦苦,忙了几期扩建工程,港口机械化自动化程度和吞吐能力都有大幅度提高,可实际吞吐量却连续下降了。煤港处在危险的边缘!原因在哪儿?原来是堆存能力依然不足。这就带来两种结果:第一,没有场地,客户必然另找出路;第二即使勉强堆下,不同煤种、煤质的货物也容易混堆,造成存付不符,客主纠纷。这一两年,好几家老客户跑到别的港去了。人家也在争客户呢!<br/> 边霞光忧心如焚。<br/> “下一步,主攻港矿联营。咱有地皮,有客户,缺钱;矿上有煤,有钱,缺客户。”他把港务局的业务人员撒到山西、陕西、河北、河南、山东等地,就是要主动联络用户,搞港矿联营。面对山西这个煤炭王国,他要亲自出马,叩开那扇通往明天事业兴旺的大门。正是带着这个引进“外资”再展宏图的设想,他走进了西山矿务局装潢考究的会议室。西山局阎副局长和他分别在联营协议上签字。根据这个协议,西山向邳州港提供600万低息贷款,邳州港则为西山专建一处3万吨煤炭堆场,协议有效期20年。<br/> 第二天下午,老边又风尘仆仆赶到阳泉。因为第二天过节,人家提前下班了。“老边,你不过年,也不让我过年啊。”被老边从家里请出来的张老总真服了这个老边。当晚签署了第二份合同,又是一个500万。老边这才打道回府。回到邳州,已是半夜10点半。等老边把散了架似的身子扔到床上时,时钟开始1993年元旦的最后一次报时。<br/> 如今,邳州港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br/> 迎来的是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br/> 老边还要上新的台阶。他还在酝酿同一家外商合作成立航运公司。他觉得,在当今这种形势下,思路必须拓宽。实践使他笃信: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没有规模就没有效益。他南下苏州、上海,北上大连、北京,继续探索新的经营之路,没有尽头,不会终止。<br/> 但有理由相信,他会成功。<br/> 古老的大运河为他作证。

秋天的歌声

第5版(文学作品)<br/>专栏:<br/><br/>  秋天的歌声<br/> 袁青怀<br/> 秋风啊请迅疾吹送<br/> 我欢欣的丝绳<br/> 已放飞的五彩风筝<br/> 在十月的头一天溅落<br/> 激起满地歌声<br/> 金黄的叶脉里<br/> 锁着果实的梦<br/> 那段枯枝走在光阴之外<br/> 从时间的缝隙里<br/> 牵几缕硝烟<br/> 挂在荧屏<br/> 做一幅礼赞的风景<br/> 给你一面鼓你可敲得<br/> 节奏铿锵热血潮涌<br/> 在鼓槌的跳跃里<br/> 流动的是歌<br/> 追随的是影<br/> 再快步如飞的脚<br/> 也迈不出鼓声的颤动<br/> 几十年了<br/> 这一支歌还能牵出<br/> 你的泪在时间的视线外<br/> 音符的鬓角里<br/> 白发与黑发重叠<br/> 那棵草叶枯在过去<br/> 花开在今天<br/> 这面旗抖落的声音<br/> 总是在午夜里炸响<br/> 你披衣而起<br/> 席梦思无言起伏<br/> 马背上零落的蹄印<br/> 乘高速公路呼啸而去<br/> 而你总欢歌着<br/> 一年又一年……

星星会亮起来

第5版(文学作品)<br/>专栏:<br/><br/>  星星会亮起来<br/> 杜开金<br/> 我不知道<br/> 星星是什么时候一点点亮起来的<br/> 我想,天黑了,也许会下雨<br/> 可是星星还是亮了,亮得柔柔的<br/> 像碧海里的一朵朵白莲花<br/> 我期盼的眼睛,贪婪地采撷——<br/> 一束束希冀,一束束明亮<br/> 大海的银帆,海鸥的回声<br/> 美与丑,善与恶<br/> 搏击在长空,烈焰腾腾<br/> 星星的光,星星的热<br/> 传导给我草叶上的露珠<br/> 展示给我生活中的情愫<br/> 我是一个永恒的跋涉者<br/> 星星亮起来的时候<br/> 给一个跋涉者在诗意的追求中做形<br/> 象的注解……

我是风

第5版(文学作品)<br/>专栏:<br/><br/>  我是风<br/> 翎犁<br/> 题记:永远不停地创造才能永远拥有美<br/> 我是风不是空气<br/> 永远的驰骋是我的灵性<br/> 我是风我永不停地运动<br/> 严寒的冬我会拍着林涛呼啸<br/> 摧残那枯朽的败叶<br/> 万物复苏的春时<br/> 我的唇已变得异常温润<br/> 轻轻吻过每朵新绽的蓓蕾<br/> 令她颤抖出满心的喜悦<br/> 我永不停地运动我是风<br/> 从海滨遥遥地走来<br/> 撩起少女漂亮的裙角<br/> 飘起她柔美乌黑的秀发<br/> 吹成波浪般起伏的曲线<br/> 我是风我永不停地运动<br/> 不停地创造新的美<br/> 我永不停地运动我是风<br/> 我永远地和那平庸的空气不同

四季意象

第5版(文学作品)<br/>专栏:<br/><br/>  四季意象<br/> 小圆<br/> 其一<br/> 当最后一片落叶以碎身的姿势从枝头跌下,以一颗枯黄的心撞击大地,世纪的颜容在这一刹那便萧瑟冷落了。<br/> 风唱着落寞的歌,从平原的额头走来,淡然的眸光如冰清的水,流向远方。远方的风景在落日的帷幕上充满霞光的期望,几缕炊烟挂在光秃的枝桠,朦胧成一片迷雾地上是枯死的野草。<br/>     其二<br/> 雪的幻想在平原的胸膛上一泻千里了。坦荡的激情流溢的温馨在风的叫喊中远去,陈年的老酒渗着甜酒的遗香,在火炉边酝酿希望。几双眼从窗帘的一侧撞进风里,又被风冻得慌不迭跑了回来。<br/> 于是火炉的热量里有了雪的话题,这些话题是从老祖宗唇边流传下来的:“瑞雪兆丰年”。<br/>     其三<br/> 如果一个雷声能敲响七彩的世界,那还要春风干什么呢?<br/> 就只凭它悄悄地从少女窗前的风铃里,偷落一地的意象,泡在小溪里潺湲而去,就醉了千万自作多情的人,找一棵歪脖子花树,在落红的飘落里,喃喃地吟咏出一春的风景。<br/>     其四<br/>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今天又是哪儿失火了,烤得满空间的风里,全绽着火星!<br/> 也许是天宫,只有上仙的火,在沙河里畅游后,还可以在西边的天宇里,燃起一天火烧云<br/> 烤焦的是可怜的树叶,在风的安抚里,一叶叶剥落,牵着一阵又一阵萧瑟,砸断了纤纤小草的命脉。<br/> 于是,在冷漠的世界里,我们赞美的,就只有几枚烤熟的果实了。其实,哪怕只有一枚果实,也足够我们歌唱。<br/>  编后<br/> 生活是诗歌的土壤和源泉。辑录在这里的诗篇,都出自劳作在赣北山区一个叫化工部星火化工厂的职工们之手。在星火远离城市的山区生活环境很<br/> 艰苦,然而那种为国富强的崇高理想却使星火人的精神世界焕发着璀璨的光辉。他们追随时代的脚步,不断超越自己,在为国防建设进行物质生产的同时,也培育着精神的果实。面对大山里的艰苦生活,他们的歌声是那么豪迈而动人!<br/> 我们希望有更多来自生活底层的诗篇同广大读者见面。

第5版(文学作品)<br/>专栏:<br/><br/>  山<br/> 曾春<br/> 山,顶天立地,傲岸地沉默着。终于激怒了人们,于是有了披荆斩棘,攀崖绕壁……迄今,连珠穆朗玛峰顶都留下了人类的足迹,还有没被征服的山吗?<br/> 有!那是一座养育男子汉的山。只有矢志爬山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男子汉。古往今来,多少有志之士不辞千辛万苦,百折不挠艰难跋涉着,留下了可歌可泣的故事。因为爬“山”,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因为爬“山”,勾践卧薪尝胆;因为爬“山”,牛顿把怀表当鸡蛋煮!却没有谁能够上到峰顶,最终只是“长使英雄泪满襟”,永远激励着后来人。这座山就在每个男子汉的心中,“天高不算高,人心才算高”。人们的“心峰”高度是永无止境的。爬得越高的人,他的“心峰”也就越高。人不能心中无“山”,因为只有爬“山”,才能不断开掘人的智慧,锻炼人的毅力,使男人成为真正的男人。个人爬“山”,表现为个人的不断进步,民族爬“山”,表现为民族的蒸蒸日上。<br/> 一位朋友,他相邀同行的伴侣弃他而去,他痛不欲生,一度消沉颓废。但很快他又重新振作起来,因为还要爬“山”,那座男子汉的山!是啊,身为男儿,怎能不爬山呢?炎黄子孙,壮志未酬,我们怎能不爬山!<br/> 男儿心中有座山。<br/> 男儿心中应该有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