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12月8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我国农业对外开放综述(上)

  从中法合资建“王朝”公司始,我国农业对外开放已十五个春秋,累计引进外资近七十五亿美元,农产品年出口近一百五十亿美元。这标志着我国农业
——从田野走向世界
本报记者夏珺
    三个阶段
提起“王朝”葡萄酒,几乎无人不晓。你可知道,中法合资的天津王朝葡萄酒有限公司正是我国农业系统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她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农业对外开放的开端。那是1980年5月。
农业的对外开放与全国的对外开放踏着同样的步伐,已经走过了15个春秋。1980—1984年为起步阶段,1984—1988年为快速增长阶段,1990年后进入了全方位稳步发展阶段。据农业部统计,截至1993年底,我国农业利用外资项目已达3000多个,累计引进外资74.7亿美元,同时引进了一大批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
利用外资是农业对外开放的“重头戏”。外资来源主要有四种:国外贷款、国外援助、外商直接投资和外商其他投资。国外贷款是利用外资的大头,累计已达36.5亿美元,几乎占农业利用外资的一半。国外援助主要是扶持贫困地区发展经济,规模虽然不大,但项目较多,达300多个。外商投资建企业近几年发展较快,已达26亿多美元,份额占到35%。外商其他投资主要是以补偿贸易、来样、来料加工等方式进行的投资。
据农业部门介绍,外资的投向主要集中在种植业和乡镇企业,占农业利用外资总额的3/4左右。从地区分布来看,多在东部和中部。
    四大成效
有资料表明,1978年—1992年间,我国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5.9%,而同期世界农业年均增长仅为1.8%。1978年以前,我国农产品在世界上占第一位的只有烟叶一项,而目前我国粮食、棉花、牛羊肉、水产品、水果和油料产量均居世界首位。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对外开放无疑立下了汗马功劳。
首先,多渠道引进外资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国内农业投资的不足,支持和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据有关部门统计,1980—1991年,国家(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农业基本建设投资累计总额为499.3亿元人民币,1982—1991年,全社会农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总额为1814亿元人民币,而差不多同期农业利用外资的总额为70多亿美元。不难看出,农业利用外资在农业基建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外资不但弥补了国内资金的不足,而且还带动了地方、集体和农户的自筹配套资金向农业倾斜,强化了贫困地区和薄弱项目的建设,办成一些该办、想办但一直无力办的事情。如利用世行贷款完成的“华北平原农业开发”项目、“南方红壤改良”一期项目等对我国改造中低产田、增加项目区农民收入起到了积极作用。
其次,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优良品种,加快了我国农业技术现代化的进程。十几年来,共引进了十几项效益在10亿元以上的技术成果,引进了粮、棉、油、水果、蔬菜、牧草、水产及畜禽种苗等10余万份品种资源。这些科技成果的引进,为我国农业生产注入了新的活力。如黑龙江垦区项目,利用世行贷款从美国、德国引进先进的农业工程机械后,项目区的农业生产全部实现了机械化。北京等一批大中城市引进国外机械化养鸡技术和设备,基本实现了蛋鸡自给。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引进和应用,使我国农作物种植技术发生了一场革命,10年间增加农业效益近600亿元。
第三,扩大了农产品出口,从1991年的100亿美元增加到1993年的149.3亿美元,平均每年增长22%,占全国出口总额的15%左右。乡镇企业和农垦企业成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主力军。农产品出口的扩大和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第四,农业系统到境外投资与合作近年来发展较快。一大批乡镇企业、渔业企业、农垦企业走出国门,直接开展国际投资与合作。远洋渔业总规模已达900艘,形成了一支初具规模的远洋渔业队伍,去年创汇2.6亿美元。乡镇企业境外投资额也已达400亿元,涌现出了一批敢于同外国公司直接竞争的企业家。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

  壶关绿色
本报记者王艾生安洋
    走进壶关,你就走进了绿色世界
山是绿的,梁是绿的,峁是绿的,沟壑川路是绿的,田野庭院是绿的,绿色无处不有,绿色无所不在。
眼前是由五座海拔1600米的山头组成的高山寨,连绵6000多亩地的山岭,被郁郁葱葱的松柏捂盖得严严实实。
这是整个盘踞在一面坡上的北大安林场,山顶是2800亩的油松树,山腰是200亩山楂园,腰下是400亩苹果园,坡底是100多亩刺槐和杨树。举目四望,不同的绿色层次分明,绿波起伏。凭着这片绿色,800多人口的北大安村,去年人均林果收入1040元。在壶关,靠绿色生存致富成为农民的基本选择。
麻巷沟曾是沿路3乡8村人的“流血沟”,每年水土流失高达20万立方米,而眼前,40华里的沟里全部是根系发达的刺槐树,做到“暴雨流清河,大雨流小河,小雨不流河”。在壶关,所有这样的沟,都被绿色治理得血肉饱满。
3000亩的干石山,沉重地压在盖家川村的头顶上,且都是向阳的坡,“干石阳坡栽活树,除非太阳迷了路”,可这个村偏偏出了农民王五全,半辈子的钻研劲儿,硬是让油松在干石阳坡上扎下根。如今,5年前栽下的树,已把这3000亩的干石山变成“几千人藏进去看不见影”的森林。在壶关,干石山面积占到33%,全县农民采用王五全的办法,愣是把它变成绿松山。
爬上东井岭,俯视山下清晰可见壶关特色的“围山转”工程,围着山腰和山脚一圈又一圈地依次栽着核桃、红果、苹果、桃和梨,远看犹如一道彩虹挂在山间,在壶关,以栽植经济林为主的“围山转”工程,已遍布十几个乡镇。
在壶关,连墙上的各种宣传口号也是绿的:“人要文化,山要绿化”,“山区要想奔富路,少生娃娃多栽树”,“抓林业多栽树,忧国忧民好干部”,“小康之路哪里寻?人均一亩经济林”……
    历任书记,咬定青山不放松
其实,太行山上的壶关县原本与绿色无缘。101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荒山秃岭就占到70%以上,且大多是裸露着的石灰岩地形。直到1978年,全县残存下来的天然林木不到4万亩,严重的水土流失使这里的粮食亩产仅有145公斤,农民人均收入只有48元。干山、秃岭、缺水、少地,壶关县发展的路子怎么走?壶关人的日子怎样过?
当时的县委书记张国泰如坐针毡,这位被壶关人认为“土得就没有个官样儿”的“父母官”,尽拣壶关县的山山沟沟跑,整整一个夏天,这位书记的布鞋磨破七八双,嘴唇上的水泡起了一层又一层,他终于给壶关指出一条艰难而又漫长的出路——植树造林。
1980年8月,年轻气旺的张维庆出任壶关县委书记,这位大学生出身的“戴眼镜的父母官”,深深敬佩前任的良苦用心,为了调动广大农民植树造林的积极性,他亲手操作了一套集责、权、利为一体的利益机制,即“谁植树,谁所有,谁获益”,逐一发放“林木所有证”,同时,县委、县政府对在“一平二调”时期“调”去的个人树木,一一赔款。这一招的结果是,壶关县农村出现了2234家造林专业户,群众性的植树造林由组织行为变为自觉行动。
造林容易管护难。当6年前的小苗茁壮成材时,又一任县委书记聂庆保敏感地把依法护林放在第一位,他拉起一支800人的公安护林队活跃在每一个乡村,聂庆保本人一出城就戴上护林红袖章,经他亲自制止的盗树、毁苗事件就有6起。在这位执法如山、惜林如命的县委书记任职期间,24起毁林案件一一得到严肃处理,“铁腕聂庆保”使爱林、管林、护林成为壶关县男女老少的一致行为。
“见空就挖坑,有缝就插苗”,当植树造林已成壶关县人一种特殊的爱好时,新一任县委书记王虎林在科学营林上下开大功夫。1983年11月,他请省、地、县136人组成的林业规划队,在壶关蹲了10个月,对全县每个山头、每个区域、每条沟的绿化工程,作了详尽科学的规划,并建立完整的管理程序。从此,壶关县的植树造林由自觉行为变为科学行为,在王虎林“执政”的9年间,壶关大规模的工程造林成为主体,全县仅造林保存面积就高达37万亩。这时的壶关已满山绿色。
现任书记姚保维、县长籍先菊没有满足于已有的绿色成果,而是扎扎实实在条件最艰苦的20万亩空白点上实施补缺工程。与此同时,利用绿色资源,走生态经济致富的道路成为县委、县政府的头等大事。以经济林为主体的“围山转”工程又一次激起壶关人满腔热情,经济林在壶关两年猛增25万亩。
“认准的路走到底,咬定青山不放松”。17年来,绿色接力棒,在壶关一任又一任的县委书记、县长的手中不间歇地传递着,绿色接力赛,在壶关一届又一届的县委、县政府任期内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农民王五全,57年的记忆中全是栽树
历任县委和政府对壶关山山水水的挚诚之心,赢得壶关人民绿化家乡的一腔热忱。
王五全,这位普通得再无法普通的农民,57年的记忆中全是栽树,经过上百次、17年的试验,他硬是在一串又一串失败中实现终身的宿愿——干石山阳坡面上栽植油松,用他那套土办法,成活率稳定在85%以上。国内外一茬又一茬的林业专家到过壶关,面对着早被书本理论判为死刑的幻想在壶关的干石山上变为现实时,他们都不可思议地对这位干瘦的农民充满敬意。王五全被壶关人誉为“太行树圣”。
土池村有个老汉叫刘法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栽了1100亩树。为了护好这片“生命林”,他又用石头垒起了一道长1500米、高1米的护林坝。常行村一对老夫妻,为了绿化干石山,一年四季住在山上,整整八年,硬是把一座光秃的山变成林。县外贸局青年干部梁安忠,把城里的“铁饭碗”变成山上的“绿饭碗”,五年间,他把家乡那座没人去的山,变成了一座植物园。
钟情于大自然的壶关人,必然得到大自然的温存。
17年间,干石山区的壶关县有林面积增到73万亩。经济林21.5万亩,森林覆盖率由最低点6%上升到33.4%,田间庭院四旁树有1230万株,一簇又一簇的绿色在这里生根结果。(附图片)
(压题照片为王新江摄)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

  应城农字号工业撑起片片绿荫
每年为农户投放二百多万元生产资金,仅此户均增收一百多元
本报讯11月上旬,年产值1.3亿元、利税1100多万元的湖北省应城市第二粮油厂10万吨级饲料厂扩建及畜禽示范养殖基地工程在通过专家论证后,前期准备工作正紧张进行,这是该市为加快发展农字号工业推出的又一部重头戏。
应城市属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市之一,年产粮食3.5亿公斤,油料500万公斤。为把粮食优势变为商品优势和经济优势,近年来,该市抓住国家重点扶持粮食加工业、饲养工业及畜禽水产养殖业的机遇,充分释放农字号工业潜能,以农字号工业的大发展促进农业大发展、农民稳增收。
该市采取企业加农户、股份合作、集团化经营、工商联手等办法,积极加大农字号工业发展规模。目前,全市以第一、二粮油厂及粮食机械厂为骨干的农字号工业在国内外市场优势明显,生产的索道式挂面成套设备、不淘洗营养米、色拉油等产品畅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粮食吞吐量1.2亿公斤。其中第二粮油厂“粗粮精加、分割销售、转化增值”的作法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肯定,农字号工业已成为该市农民的“保护伞”、农业的“稳定器”。
走与农业共荣共兴之路,该市农字号工业撑起片片绿荫。发挥拳头产品“910”、“农家乐”饲料的优势,企业与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在全市扶植起1.2万个猪、鸡、鸭、鱼养殖专业大户,发展养猪30万头、鸡251万只、鸭80万只、鱼2万多亩;发挥企业市场、信息、资金优势,全市农字号企业在每年为农户投放200多万元生产资金的同时,引导2万多农户按照市场需求,调整种植品种、种植结构,并以高于国家收购价5%的价格与农户签订购销合同,仅此一项,农民户均增收100多元。(龙晖胡瑛)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编者

  不忘支农
所谓农字号工业,即与农业有直接关系的工业,除早已存在的以生产农用生产资料等为主的支农工业外,近些年各地又成长起一批以农副产品为主要原料的加工或深加工企业。这些企业与农业密不可分,它们在自身发展过程中肩负着支援农业的重任,应城市的实践即证明了这一点。
农业当然有求于农字号工业,但农字号工业也离不开农业,两者之间是塔尖和塔底的关系。作为基础产业的农业是塔底,先有塔底而后才有塔尖;塔底越雄厚,塔尖才能越高耸。所以,一些先进的农字号工业企业总是强调让利于农,它们认准了一个理:农业发展我发展,我与农业共兴衰。
目前,我国的农字号工业不是多了而是少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些企业本身的经济效益不佳,虽然它为农业作出了贡献、社会效益不可低估。我们应为农字号工业实行倾斜政策,像应城那样想办法加快这类企业的发展。重视农业,增加农业投入要落到实处,要有“干货”,就包括切实做好这项工作。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来信

  农村集贸市场应设公平秤
农村集贸市场是农民群众购买生产、生活资料的交易场所,但大多数集贸市场缺少计量单位监测的公平秤,致使个别不法商贩公然使用8两秤、9两秤等来坑骗顾客。
据项城市贾岭镇工商所的一次调查:该镇农贸市场370家个体瓜果蔬菜经营业摊主中,缺两短秤者占48户,占总数的13%。农贸市场计量单位的监督管理,直接关系到维护消费者利益,是保护和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因此,希望其他地方的农贸市场也有人认真地抓一下这件事情。
河南省项城市贾岭镇苏国安张振中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

  漫漫沙漠现绿洲茫茫草原缀明珠
乌审旗家庭牧场生机盎然
本报讯内蒙古乌审旗曾在全国率先兴建起家庭牧场。如今,这个旗家庭牧场已达到近3000户,以其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被誉为沙漠中的“绿色明珠”、草原上的“希望之星”。
乌审旗是一个传统的牧业旗,位于毛乌素沙漠腹地,干旱少雨,环境恶劣。一度全旗草牧场沙化、退化严重,畜草矛盾尖锐,畜牧业发展大起大落,十分脆弱。实行“畜草双承包”后,充分调动了广大牧民的生产积极性,一部分人在自己承包的沙丘上围建草库伦、打井种草植树。旗委、政府总结这一经验,决定支持千家万户建家庭牧场,由科技部门立项分片承包。自此,全旗家庭牧场以每年300户的速度蓬勃发展,显示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
家庭牧场把家庭承包与科学管理有机结合起来,由靠天养畜、粗放经营走向建设养畜、集约化经营。现在,牧民们纷纷自筹资金大搞建设,最多达十几万元。据对152户家庭牧场抽查,户均建设草库伦4.9处、打机电井1.1眼;户均种植优良牧草63亩、灌木120亩、乔木4538株。所承包的荒沙有90%得到治理。(于杰潘承凡)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

  我国治沙工程获新进展
综合治理开发沙区3366万亩
本报讯一项以万里风沙线为主战场、跨世纪的大型生态工程——全国防治沙漠化工程今年又获新进展,综合治理开发沙区的面积由2500万亩增加到3366万亩,进入了讲规模、求效益和稳步发展的新阶段。
全国防治沙漠化工程于1991年启动,国家把工程纳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务院和有关部门给予了优惠政策,安排了工程建设专项经费。1994年林业部提出了综合治理开发沙区的新思路,使防治沙漠化工程向着综合治理、综合开发的目标迈进。工程启动3年来,在治理开发的3366万亩沙区中,人工造林治沙600万亩,飞播造林治沙405万亩,封沙育林育草1860万亩,营造经济林114万亩,治沙造田156万亩,林业、农业和水利部门还在沙区开发建设多种经营项目600多个。
按照国家批准的全国防治沙漠化工程规划要求,这项工程将以保护、扩大林草植被和沙生植被为中心,建立防、治、用有机结合的治沙工程体系,逐步形成沙产业。以治理沙漠化土地为重点,保护、封育好现有植被,采用治沙造林、治沙种草、治沙改田等一系列工程措施,建立起绿色屏障,恢复并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据了解,我国现有可开发的沙地10亿亩,如果每年治理开发1000万亩,其中在水土条件较好的地方开辟耕地100万亩,就能增产粮食2.5亿公斤。林业部部长徐有芳指出,加快沙漠治理,必须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走有中国特色的防沙治沙道路,实行全社会治沙,全民治沙。
(周泓洋梁成喜)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

  劳动部发文规定
民工跨省就业需办流动就业证
本报讯记者刘鲜日报道:为了加强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就业的管理,规范用人单位用人、农村劳动力就业和各类服务组织从事有关服务活动的行为,劳动部近日颁布《农村劳动力跨省流动就业管理暂行规定》。
《规定》指出,被用人单位跨省招收的农村劳动者,外出之前,须持身份证和其他必要的证件,在本人户口所在地的劳动就业服务机构进行登记,并领取外出人员就业登记卡;到达用人单位后,凭出省就业登记卡领取当地劳动部门颁发的外来人员就业证;证、卡合一生效,并称“流动就业证”,作为流动就业的有效证件,享受就业服务机构提供的就业服务及其他社会服务;已领取流动就业证的农村劳动者,可按一定条件和程序,持证办理续延劳动合同手续或在当地转换职业。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

  农民李德林被聘为客座教授
据新华社沈阳12月6日电(记者牟丰京)沈阳市东陵区东陵乡新立堡农工商联合总公司总经理李德林日前被辽宁大学、沈阳医学院、沈阳体育学院聘为客座教授,将为学生们不定期讲授社会经济等方面的知识。
47岁的李德林自幼生长在沈阳市郊区,曾任新立堡村会计、生产队长,1987年担任现职。他锐意改革,使全村一、二、三产业齐头并进,村办企业仅7年间就发展到43个,全公司年产值达到1.5亿元。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

湖北孝感市人民今冬综合治理汉北河,每天出动的施工机械就有3000多台。图为汉北河施工现场。贺道富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