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1月2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文件·报告·回忆录)
专栏:

  毛泽东——掌握时机的大师
张西洛
毛泽东,时代的巨人。
他为中国革命和中国人民所建立的不朽功勋,是我们应当永远铭记的。
在革命斗争中,无论是政治的或军事的,国内的或国际的,毛泽东十分重视掌握时机这个问题。
在毛泽东善于掌握时机上,使我终生难忘的,是1939年9月我作为重庆《新民报》记者与中央通讯社记者刘尊棋、《扫荡报》记者耿坚白在延安访问毛泽东的事。
我们三记者都是从国民党统治区去的。在国统区难得听到共产党的声音,特别是党的领袖毛泽东的谈话。我们到达延安后,9月15日刘尊棋同我商量访问毛泽东的事。我们拟了一个访问提纲,向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柯庆施和一直陪同我们的陕甘宁边区政府交际处处长金城,提出访问毛泽东的请求并递交了问题表。出乎我们意料,第二天我们三记者刚吃过早点,金城迎面走来,向我们传达毛泽东的话,说:“我十分欢迎记者来到延安,可以同记者谈一次话。”金城告诉我们,会见的时间就在当天下午6点,地点就在我们的住地新市区边区政府交际处的窑洞。
16日下午,按照原来的安排,我们去参观一个工厂。还不到6点钟,当我们返回交际处快要登上土坪的时候,猛抬头,一个高大的人站在土坪上,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原来毛泽东已经站在那里等候会见我们了。毛泽东一边同我们紧紧握手,一边热情地说:“欢迎你们,请到窑洞里面坐吧!”
毛泽东同我们谈话的地点,是交际处五孔窑洞中居中的一个。窑洞里面,一张木长桌,十几个小木凳,两盏油灯已经点着了。桌上摆了清茶、瓜子和延安生产的香烟。毛泽东坐在长桌的上方,我们三记者紧靠着坐在左右。中共中央统战部和八路军政治部宣传部的负责人柯庆施、肖向荣,以及新华通讯社的向仲华和《新中华报》的李初梨等参加会见,另有两位青年担任记录。不大的窑洞里坐得满满的,大约有十七八个人。
据金城在1986年撰写的《延安交际处回忆录》一书中写道:“三记者找到我,提出要求见毛主席。我知道,他们想在一些重大问题上摸摸我们的底,我让他们拟一个提问题的提纲。他们推刘尊棋、张西洛负责起草,很快就拿来了。问题分三部分:一,抗战的相持阶段是否到来;二,关于两党的磨擦;三,关于统一战线问题。刘尊棋当时与我党有关系。张西洛是进步分子。这三个问题,正是当时全国人民最关心的重大问题,最迫切要求知道我党的态度和政策。我把提纲很快转送给毛主席,主席在第二天(9月16日)下午接见了他们。”
毛泽东为什么这样迅速地接受了我们访问他的请求?依我看,就在于他抓住了有利时机。
第一,我们三记者代表的,一个是国民党的中央通讯社,一个是国民党政府军事系统的报纸,一个是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报纸。这样,党、军、民俱备,他对我们发表谈话,无异于对国民党及其军队以及国统区的人民讲话。这种机会在当时来说是很难得的。
第二,当时正处于1939年12月国民党发动第一次反共高潮的前夕,已经发生了惊动全国的“平江惨案”,张荫梧在河北、秦启荣在山东也不断制造同八路军的磨擦。公开明确向国民党反动派发出“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严正警告,是非常必要的和及时的。
第三,在国民党统治区的重庆,共产党的机关报《新华日报》受到种种限制和迫害,不少稿件被新闻检查所“免登”或“删登”,国统区的人民很难听到共产党特别是毛泽东的声音。利用这个机会,让国民党的传播媒介,替共产党传播最新主张,也是巧妙的一着棋。
第四,毛泽东的这次谈话,有非常鲜明的针对性:主张尽快召开国民大会,实行民主政治,这是蒋介石最不愿意提起的;揭露国民党军队制造磨擦,破坏团结,要求取消反共的“限制异党活动办法”;严正警告国民党反动派,宣布中共对待磨擦的态度;斥责了一些反动分子要取消“边区”的胡言乱语。
我们进窑洞坐定之后,毛泽东把我们写的那张问题表,在桌上摊开,深沉地说,国共两党之间的关系,的确是一个人人注意的问题。不仅两党中间,就连社会上一般人士中间,对这个问题也非常关切。他按我们提出的问题表,一一作了回答。
在谈到第二部分问题,即关于所谓“限制异党”问题的时候,他说:“先生们关心这件事是很对的。关于这件事,近来情况虽然好一点,但是根本上没有什么变化。国民党搞的那个所谓的‘限制异党活动办法’,是国民党反动派进行各种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反对共产党和进步势力的反动行为的根源。”毛泽东说到这里十分激动,站起来有力地挥动着手臂,望着大家说:“你们知道,共同抗日的军队叫作友军,不叫做‘异军’,那末,共同抗日的党派就是友党,不是‘异党’。抗战中间有许多党派,党派的力量有大小,但是大家同在抗战,完全应该互相团结,而决不应该互相‘限制’。什么是异党?日本走狗汪精卫的汉奸党是异党,因为它和抗日党派在政治上没有丝毫共同之点,这样的党,就应该限制。”毛泽东指出:我们的口号一定要同汪精卫的口号对立起来,分清敌我,而决不能和他相混同。他就这个特定的问题,第一次公开提出了“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和“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著名的政治原则,震动了中外。
会见后,毛泽东还同我们合影留念,并送我们每人一本签上我们的名字和署上他的名字的《苏联共产党(布)历史简明教程》。
我们记录的毛泽东的谈话,由刘尊棋执笔、耿坚白和我补充,共同整理出一份完整的记录,给范长江主持的重庆“国际新闻社”寄去一份。后来我们看见,延安的《新中华报》在10月6日以《毛泽东同志与中央社记者刘先生、扫荡报记者耿先生、新民报记者张先生的谈话》为题,把这篇重要谈话登在第一版上,占了整整一个版面。各抗日根据地的报刊,都刊登了这篇重要谈话。重庆《新华日报》是10月19日刊登的,国际新闻社发到海外的毛泽东谈话记录稿,香港、新加坡及南洋的华侨报纸,都在显著地位刊登。果然,中央社、《扫荡报》、《新民报》一字未提及毛泽东会见三记者的事。
毛泽东会见三记者的谈话在重庆《新华日报》发表时,还配发了毛泽东的一张照片。当天,《谈话》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视,国民党内部极度惊慌并引起轩然大波。蒋介石看见了当天的这张报纸,大发脾气,骂新闻检查官是饭桶,责令检查失职的责任。
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中,每个时代都产生了自己的英才,杰出的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学者、诗人,他们站在时代的前沿,把历史推向前进。他的丰功伟绩将永远垂诸史册。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国历史转折时代的伟大遗产,也值得我们认真地深入地全面地加以研究、继承和发展。无疑,这是一项值得延续几代人的工作。


第5版(文件·报告·回忆录)
专栏:

  翰墨留香风范传永
——《刘少奇手迹选》介绍
齐得平
今年11月是刘少奇同志诞生95周年、逝世25周年。
为了缅怀这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卓越领导人,中央档案馆和北京出版社编辑出版了《刘少奇手迹选》(以下简称《手迹选》)。
邓小平同志为这部书题写了书名。
刘少奇同志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写作了大量的文章、文件、电报、书信和题词。可是,1942年以前,因长期在白区和敌后工作,他的手稿保存下来的很少;1943年他从华中回到延安,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45年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任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这之后他起草的文件、电报的手稿才较完整地保存下来。《刘少奇手迹选》是从中央档案馆珍藏的他的大量手稿中选出的,共收入了他1939年至1965年的手迹127件。这部书定会使读者感到亲切而喜爱。
现将其若干内容介绍如下:
    (一)
1938年冬,刘少奇同志出席了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毛泽东同志在会上作了《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会议决定了发展华中的方针。1938年11月9日政治局决定成立中原局,以刘少奇、朱瑞、朱理治、彭雪枫、郑位三为中原局委员,以刘少奇兼任中原局书记,负责指导长江以北,陇海路以南党的工作。1941年皖南事变后,刘少奇同志临危受命,任新四军政治委员,同年5月后任华中局书记。1939年初,刘少奇同志前往河南确山竹沟安排中原局的工作,在党内军内传达了党中央在抗战以后的正确路线和六中全会关于发展华中的方针,提出了今后的任务,全体干部的精神为之大振。
《手迹选》收录的《为抗战的正确路线而斗争》、《为大众文艺的创作而努力》、《共产党员的修养》、《致刘瑞龙、金明等的信》、《致黄克诚并转金明等信》等等,这几幅手迹,反映了当年华中为贯彻党中央的正确路线的火热斗争和刘少奇同志孜孜不倦地为开辟与发展华中根据地所耗费的心力。
    (二)
1945年日本投降,中国处在和平建国和内战的十字路口。由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广大人民群众坚决反对蒋介石的内战阴谋,苏美英三国都曾表示不赞成中国发生内战,中国共产党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1945年8月26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党内通知。28日党中央决定毛泽东、周恩来赴渝谈判。在毛泽东离延期间,刘少奇同志代理中共中央主席职务。
蒋介石在同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同时,迅速调动兵力沿平绥、同浦、平汉、津浦等铁路向解放区抵进和进攻。为正确指导对进犯之敌的作战,1945年10月10日,刘少奇同志致电郑位三、李先念同志。收入《手迹选》的这份电报说:对国民党军队的作战,我们的干部在指挥作战中,要“严格遵守毛主席的以多胜少的原则和其他原则。”
1945年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因支持蒋介石的反共政策,受到中国人民的坚决反对,被迫宣布辞职。是年12月15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对华政策声明。中共中央就美国对华政策变动和我党对策于1945年12月19日发出党内指示。收入《手迹选》的少奇同志起草的这个指示指出“所有美国政策的这些变动,对中国人民要求和平民主的当前斗争是有利的。”指示说:“虽然美国政策在基本上仍然是扶助蒋介石的。这是美国一贯政策。”“我们不可存幻想。”1946年8月马歇尔宣布“调处”失败溜走。回顾1945年12月19日《中共中央致各中央局、各区党委电》中所列我党对策,人们会慨叹少奇同志斗争艺术的高超。
《手迹选》收入的1947年8月10日到1948年3月9日期间的6件手迹。其中,《致毛主席电》是报告印发毛主席1933年论查田运动的三个文件之事。《致黄敬信》是谈对战争形势的估计问题。《致林铁并彭真电》是关于冀中新华书店出版《论党》一书的问题。《致杨得志、罗瑞卿等电》是指示我晋察冀野战军,在石家庄战役后,争取时间休整,准备进行下一次更为巨大的战役和配合东北我军作战问题。《中工委致东北局电》是要东北局代表中央指导在莫斯科的孩子们的学习的问题。
    (三)
刘少奇同志在1949年9月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1959年4月在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1949年12月到1950年2月,毛泽东同志访苏时,他代理党中央主席和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职务。
在这一时期(1949年9月到1965年9月)收入《手迹选》的文献90余幅。
其中有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的讲话稿、《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部分)》、《共产党员标准的八项条件》(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报告提纲的第一部分)、《为更高的共产党员的条件而斗争》(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总结报告的第一部分)、《党在宣传战线上的任务》,内容有关于矿山的开采管理问题;加强党中央办事机构问题;中央政治局和书记处会议决议事项的办理问题;军委会议和政治局、书记处开会情况;宪法起草工作;向党的七届四中全会的报告稿的修改问题;向党的八大政治报告稿的修改问题;送审陈云同志有关经济工作的意见和讲话稿等等。
还有致邓小平、陈云、彭真、彭德怀、罗荣桓、李富春、张闻天、薄一波、杨尚昆等的信电。
还有致起义将领陈明仁信、致华昌丝厂工会并全体工人同志信、致安源工会范明庆信和致亲友信等。
收入的题词有:为“六一”儿童节、为中央民族访问团、为纪念任弼时、为抗美援朝书画义卖展览会、为中共中央办公厅工作人员、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南昌舰、为日本商品展览会、为学习雷锋、为河北省抗灾抢险展览会、为纪念万隆会议、为中央广播事业局的题词等。
    (四)
《刘少奇手迹选》仅仅是他大量著作中的一小部分。我们从中可以看到他几十年如一日,为党的巩固和发展,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建立了不朽的功绩,可知他赢得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爱戴和尊敬决非偶然。
现在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正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而团结奋进。我们相信《刘少奇手迹选》的问世,必将启迪和激励广大读者,努力学习和继承少奇同志的博大革命精神和风范,更加满怀信心地奔向我们的社会主义的锦绣前程。


第5版(文件·报告·回忆录)
专栏:

  续范亭在晋绥抗日根据地
廖汉生段云严尚林黄涛
11月27日是续范亭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他离开我们已经46年了,我们深深怀念他!
续范亭同志早年参加辛亥革命,献身民主革命事业,是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彻底的民主主义者。
1937年2月下旬,续范亭在西安接受了周恩来和南汉宸的劝说与杨虎城的委托,以杨虎城代表的身份前往山西,推动阎锡山抗战。
续范亭到太原时,山西的抗日救亡运动已开始高涨。抗战开始,南京政府任命阎锡山为第二战区司令长官,续范亭被任命为第二战区高级参议。8月下旬日军进入山西,阎锡山到雁门关南的太和岭口设置行营,指挥作战。续范亭随赴行营,直接对阎锡山做工作的机会比以前多了。
1937年8月,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后,周恩来以中共中央代表身份前往山西,就八路军开赴华北前线抗战问题同阎锡山谈判,9月7日到达太和岭口。续范亭陪同阎锡山参加了这次会谈。会谈告一段落后,续范亭陪同周恩来一行前往大同、雁门关一带的前沿阵地视察,在大同会见了第七集团军总司令傅作义。9日回到太原后,续范亭继续陪同周恩来一行前往保定。离开保定后,又视察了石家庄、娘子关等地。续范亭在晋绥军高级将领中有不少老朋友,陪同周恩来活动帮助做了不少工作。
第二战区战地总动员委员会成立后,续范亭肩负起主任委员的重担,团结各界人士日夜紧张工作。他真诚拥护共产党的抗战纲领,和共产党人融洽相处。周恩来对战动总会的工作十分关心,在太原的一段时间里和续范亭长谈两次。他和中共晋西北区党委的关系也十分融洽,大力支持区党委的工作。他坚持团结抗战的坚定立场和光明磊落的态度,受到大家的尊敬,成为统一战线的一面旗帜。
有共产党、八路军代表公开参加领导的战动总会,阎锡山始终视为心腹之患。当山西抗战形势逆转的时候,阎锡山进攻的矛头首先指向战动总会。续范亭坚决进行抵制,这次谈判毫无结果。此间,周恩来也为取消战动总会的事,致电质问阎锡山,进行驳斥。由于周恩来的质问,续范亭的抵制,战动总会又得以继续战斗了一年。1940年1月,为统一晋西北新军领导,成立了新军总指挥部,续范亭任总指挥,11月晋西北军区成立,贺龙任司令员、关向应任政委、续范亭任副司令员。晋西北新军在军区领导下,一直战斗在抗日前线,直到抗战胜利。
晋西北反顽斗争的胜利,为建立全边区的抗日民主政权创造了条件。1940年1月15日,在兴县召开了晋西北军民代表会议,决定成立晋西北行政公署,并推举续范亭任行署主任。
续范亭任行署主任后,主要精力用在政权工作。晋西北地处吕梁山脉北端,土地贫瘠,物产缺乏,人民生活贫困;加上日军“扫荡”破坏,1939年又遭受了严重旱灾。续范亭将最大的注意力放在解决缺粮问题上。
续范亭很注意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来教育干部。他的胃病很重,吃黑豆不能消化,容易犯病。同志们特地给他做小米饭吃,他坚决不吃,每天同大家一起吃黑豆。
9月11日,续范亭主持召开了晋西北行署第二次行政会议。会议确定了晋西北地区的三大中心工作,即健全新政权,开展生产建设,加强教育工作。这时,续范亭的病体已经难以支持工作,但他以惊人毅力靠在病榻上批阅公文,处理紧急事宜。由于他病情不断恶化,中共中央决定让他到延安医治。1941年3月离开兴县赴延安。
1947年9月12日,续范亭同志与世长辞!
中共中央根据他临终前的申请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党中央、毛主席给范亭同志以很高评价。毛主席为他题的挽词是:
为民族解放,为阶级翻身,事业垂成,公胡遽死?!
有云水襟怀,有松柏气节,典型顿失,人尽含悲!
毛泽东敬挽


第5版(文件·报告·回忆录)
专栏:

平津战役后,北平人民欢迎解放军。本报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