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11月9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国内政治专页)
专栏:

  情暖万人心
——全国总工会实施“送温暖工程”纪实
本报记者袁建达
这是一项温馨的事业——她为困难职工“雨中送伞”、“雪里送炭”,情暖千家万户。
这是一项崇高的事业——她像一座桥梁、一条纽带,把党和政府同职工群众紧紧联系在一起。
这项事业,就是全国总工会正在实施的“送温暖工程”。
    “这温暖非送不可!”
一个北风呼啸的严冬。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张丁华顶着严寒,来到青海省地质九队。
在这个为国家作出过重大贡献的地质队,张丁华看到了一个个他不愿看到的场面:全队291名职工,离退休职工占了全部职工的73%。职工住着破旧的房子,待业青年问题严重;全队资金投入紧张……
看着这一切,张丁华和随同他来看望职工的工会干部眼睛湿润了。他动情地说,常年战斗在高原上的地质队员是一支特别能吃苦的队伍,我们一方面要鼓励他们艰苦奋斗,另一方面要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困难。这温暖非送不可!
1991年,全国总工会的领导们经过深思熟虑,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支持下,作出了一个决定:充分利用工会广泛联系职工的特点和优势,每年元旦、春节期间发动全国各级工会,开展“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难、暖万家心”的送温暖活动,慰问困难企业及其职工。
自此,中国工会排得紧紧的议事表上又多了一项内容——送温暖。
短短3年,全国总工会采取压缩办公经费、动用工会储备金等办法,筹措资金1125万元,派出数以百计的各级慰问团,深入全国182个市县,慰问困难企业557个,直接慰问困难职工及其离退休人员4000余人。
    把目光投向未来
3年送温暖,年年有新招。
全国总工会的领导们意识到送钱送物有限,送智慧送办法无限这个道理。他们在实施“送温暖”活动中,逐步增大了信息扶贫、技术扶贫的内容,并且着手培训各类技术人才。
今年4月,四川省总工会的干部来到重庆第二毛纺织厂、南充高坪纬编厂、华蓥印刷厂等企业“送温暖”。当厂长们提到企业新产品有市场,但资金短缺严重,生产受制约时,工会干部立即帮助他们出主意想办法,解决了几个大问题。
随着岁月的流逝,“送温暖”活动的内容越来越丰富。
湖南省工会发挥工会组织群众性的优势,兴办经济实体2000多个,安置下岗待业职工和困难职工家属2.5万余人。
上海市工会组织9500名职工进入劳务市场,其中的3000人已签订了就业意向。工会还兴办第三产业1080家,吸纳富余职工1万余人。
北京市工会制订了严密的培训计划,安置3万职工重新上岗。这项计划正在逐步落实。
…………
由“输血”到“造血”,中国工会的“送温暖活动”正脚踏实地地向纵深发展。
    充满爱心的工程
1994年是全总“送温暖”活动的高潮。元旦、春节期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总主席尉健行到北京市亲切慰问困难企业和困难职工。全总各位副主席、书记处书记率领10个慰问团,分赴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慰问。
一捆捆慰问金,一句句贴心话,把党和政府对工人阶级的深情厚意送到了广大职工的心坎上。
今年4月20日,全国总工会在总结了3年“送温暖活动”经验的基础上,郑重决定把每年元旦、春节期间开展的“送温暖活动”改成经常性的“送温暖工程”,内容由单纯的送钱送物转换成包括开展职工扶贫解困,推进职工互助互济,帮助失业职工再就业,帮助困难企业扭亏增盈,逐步兴建群众性、公益性、互助性的基金组织在内的多方面工作。
从“活动”到“工程”,全国总工会克服重重困难,呕心沥血实施的这一重大行动,历经三个寒暑,终于走上了制度化、经常化、社会化的轨道。
“送温暖工程”的复杂和艰巨,为常人所难以想象。作为工人阶级自己的群众性组织,中国工会的领导者们始终没有忘记自己肩头的神圣职责。他们想方设法为国家分忧,为群众解难,通过送温暖,充分发挥了桥梁和纽带作用,帮助困难企业走出困境,提高了干部和职工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密切了党和群众的关系。
如今,这项充满了爱心的工程正在祖国各地稳步展开,她不仅为中国的工运史写上了浓重的一笔,而且也为共和国的45周年献上了一份沉甸甸的厚礼。


第5版(国内政治专页)
专栏:

  军营赋予他智慧
——记转业军人、民营企业家萧木炎
达杰
萧木炎在火热的军营里滚了几年,终于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朝夕相处的战友,回到了家乡广东省汕头市。
这是80年代末。萧木炎带着部队赋予他的智慧和毅力,在一家国有企业干得十分出色,被评为市级劳模。然而,身在汕头这个经济特区,他总觉得自己的能量没有得到充分释放。经过深思熟虑,他毅然放下铁饭碗,决心单枪匹马去闯一条新路。
很多人愣了:萧木炎要干什么?放着干部不当,放着固定收入不拿,放着劳模称号不用,莫非他吃错了药?
萧木炎却不这么想。他是军营里哺育出来的热血青年,他要为所有的复转军人做个榜样,“条条道路通罗马”,只要有志气,就没有干不成的事。
几年来,萧木炎以民营企业家的身份一步一个脚印干了不少事。而最叫人信服的,是1991年7月,他集资创办了名闻汕头特区的名都宾馆。
这家宾馆原是汕头感光公司的外国“专家楼”。由于专家到期回国,人去楼空,这幢造价昂贵的大楼在寂寞中空度青春。萧木炎看中了它,大胆投资,将它改造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宾馆。
宾馆装修刚完,恰遇12级台风袭击汕头。楼内崭新的玻璃几乎都被刮碎,损失惨重。此时,离预定的开业大典还有十几天。萧木炎憋着泪,拿出在部队的干劲,冒着危险钻进损坏的楼内,视察灾情,安排重建。下楼时,人们吃惊地发现他的头盔上插着两片尖利的碎玻璃——要不是上楼时有人顺手往他头上扣了顶安全帽,说不定他的这条命早没了!
“到现在我也不知道这位救命恩人是谁!”萧木炎常常不无遗憾地对来访的记者说。
名都宾馆如期开业,并且很快以严格的管理和优质服务而名播四方。
萧木炎采用部队的优良传统经营事业。他注重人才,大胆招贤,不讲论资排辈,做到论功行赏、有过就罚,调动了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他特别重视提高员工的素质,经常举办短期培训班,分期分批进行爱国主义、法律、职业道德、业务技巧等方面的教育。在名都宾馆工作过的人都舍不得离开这个给了他们智慧和本领的温馨的“家”。
萧木炎身为宾馆总经理,从不摆“老板”架子。他以事业为重,长期住在宾馆顶层的一间仅放一张单人床的小屋里,身先士卒,每天早起晚归,工作十几个小时以上。在他的倡议下,宾馆建立了总经理值班制度,每日检查报表,并存档备查。为了增强商业宾馆的文化气息,他亲自培训了一支高素质的时装艺术团,既满足了宾客的愿望,又提高了经济效益,也为发展特区的旅游业作出了贡献。
他对记者说:“这一切做法,都是从部队学来的、带来的,然后同实际相结合。”
萧木炎和他的名都宾馆已经在汕头特区叫响了。人们称赞他事业成功的同时,更看重他不屈不挠的斗志和始终如一的敬业精神。(附图片)
图为转业军人、民营企业家萧木炎。


第5版(国内政治专页)
专栏:

  撒向人间都是爱
——城市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小记
本报记者潘跃
生活在都市里的人们,几乎家家都面临着这样一些问题:上小学的孩子吃午饭问题怎么解决?如何为离退休的老人安排好舒适的生活?谁来照顾孤寡老人、军烈属、五保户、残疾人的生活?
您别着急,他们来了。他们就是——社区服务志愿者。
一九八九年十月,民政部正式提出大力开展“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
一九九三年八月,民政部、国家计委、人事部、劳动部等十四个部委联合发出《关于加快发展社区服务业的意见》,大大推动了这项活动的发展。
新兴街是天津市和平区较大的街,全区常住居民一点五万多户,有驻街单位一百五十个。这是全国开展社区服务较早的街道之一。一九八八年,这个区朝阳里居民区宋元朴、董兴义等发起成立了居民义务服务队。一年后的三月,一个叫“新兴街社区志愿者协会”的组织成立了,会员已发展到四百零七人。像天津市和平区新兴街社区服务中心一样,目前全国社区服务志愿者人数已达三百多万人。
“增福堂殡葬服务队”这支不知感动了多少人的特殊组织,二十四名队员全部由离退休老干部、老职工、待业青年组成。在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谁家死了人,他们就为人家料理后事,从不收分文。
提起三十四岁的民政干事丁霞,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新华路街道居民没有不伸大拇指的。公园南十三号小区居住着金川公司的职工,单位三岁以下的孩子不能入托,家中没有老人带孩子的年轻妈妈可愁坏了。为解燃眉之急,丁霞和居委会商量,收拾了两间旧房屋,配置了十张新床,更新了十张旧床,办起了托儿所,招收了三十多名娃娃入托。为托儿所招聘阿姨,丁霞不知跑了多少路,先后聘请二十八人次,最终选聘了两位有知识、有爱心的阿姨。年轻的妈妈们高兴得逢人便说:“居委会给我们解决了大难题。”
社区服务,居民既是服务的参与者,也是服务的受益者。它像一台播种机,向人间播洒欢乐、播洒爱心。


第5版(国内政治专页)
专栏: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民进河北省委的几位年轻人克服重重困难办起了《少年智力开发报》,目的是——
为了培养跨世纪人才
秋雨
10年前,民进河北省委的几位年轻人出于对祖国教育事业的热心,白手起家创办了一份名为《少年智力开发报》的周报。这张报纸成为我国民主党派开办最早、唯一在全国公开发行的少儿报纸。
10年来,它赢得了全国60万少年读者的喜爱,也受到许多领导人的称赞。
李岚清副总理日前为该报题词:“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跨世纪的新一代接班人作贡献。”
雷洁琼、冰心、楚庄、叶至善、冯骥才等民进中央领导人也先后为这张报纸题词、作文。
报纸已办了10年,她的早期读者已上了高中。这块沃土使不少孩子迅速地成长起来了。在该报发表第一首诗歌的任寰已出版了两本诗集;发表第一篇译作的常青已出版了译著,并上了外语学院少年班。报社还培养了一批小记者和小通讯员。小记者高峻岭在杭州举办了个人画展。已升入高中的齐齐哈尔学生刘爽给编辑部写来热情的诗作《我心中的绿洲》,称报纸是“一块永恒的绿洲”,将“永生怀念”。
报社在办好报纸的同时,还举办了一系列活动,培养了孩子们的共产主义理想,锻炼了动手动脑能力,也为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贡献。
1986年9月至1987年5月,报社与文化部少儿司等单位联合举办了“全国少年接力书信征文”活动。这是一次革命长辈、中青年一辈和少年儿童几辈人之间的思想感情上的交流活动。全国有十余万名少年儿童给革命长辈、科学家、文学艺术家和战斗英雄写了信。江泽民、李鹏、徐向前、聂荣臻等领导人都写了热情洋溢的回信。这一活动在全国少年儿童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1987年5月27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隆重的表彰大会。康克清、钱三强、高占祥等领导出席了大会。由这些通信汇编成的《接力书信集》还获得了“中国图书奖”。
1990年,报社举办了小学自然科学知识竞赛。参赛学生达50万。那些应征的小发明、小制作和科学小论文令人大开眼界。
一份由民主党派主办的少儿报纸,能在全国产生这么大的影响,这不能不说其中包含了新一代民主党派人士的长远眼光和爱国之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