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11月8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科技园地)
专栏:

  中国鸵鸟产业方兴未艾
——记林灼辉和他的事业
谢联辉李青松张永熙
美国生物学家预言,鸵鸟将成为人类21世纪重要的肉用动物。
现在,鸵鸟产业已经在一些国家兴起。
中国的鸵鸟饲养业开始于广州,并且首先发展在广州。我国目前最大的鸵鸟人工繁育基地——广州英吉利实业发展(有限)总公司投资3亿元兴建的首期工程,最近在从化市神岗镇竣工。一批批非洲鸵鸟、澳洲鸵鸟(学名鸸鹋)坐上大卡车,浩浩荡荡迁入“新居”。
由广州英吉利实业有限公司和广州穗经实业公司合作创办的这个总公司,从1994年4月27日成立,不到半年时间就在荒野山沟推平了9个小山头,建起了面积3000多亩、可进行大群体繁育的基地。这个基地计划在1995—1996年,生产非洲鸵鸟3万只(种用8000只,商品用22000只)、澳洲鸵鸟8000只(种用3000只,、商品用5000只)。
前些日子,我们专程访问了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林灼辉。这位人称“鸵鸟先生”的企业家,用他带有浓厚广东味的语音,开门见山地介绍:“鸵鸟是现代禽畜业的‘超级巨星’,我们公司的决策是根据社会需求作出来的。”
社会需求什么?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仅对禽畜肉类的需求在急速增加,而且迫切追求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无药物残留、鲜嫩可口的新型禽畜肉质。而传统禽畜业面对人口不断增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粮食(包括饲料资源)不足的当今世界,无力满足社会这种需求,这就迫使人们在生物工程上寻找出路的同时,从现有野生动物中寻找新的可开发禽畜业的资源。
担任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理事的林灼辉和他的夫人方小文,对饲养野生动物有特殊的爱好。他们在80年代中期就分别离开公职办起饲养鸵鸟、孔雀等野生动物的广州英吉利实业有限公司。在谈到他们对发展鸵鸟产业的思考时,林灼辉强调任何一个产业的兴起都有它需要的土壤和条件。早在18世纪初,非洲人就开始圈养鸵鸟。当时是为了取其漂亮的羽毛作时装工业的原料。随着羽毛来源的转移,鸵鸟养殖业渐渐被人遗忘。直到本世纪70年代,人们又发现这种野生动物的皮革有很高的开发价值,再次建起以取皮张为主要目的的鸵鸟养殖场。
随着工业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家禽家畜病源增多,养殖业风险增大;发展禽畜业要与人争食,所以饲料价格上涨幅度大,近些年国内外传统禽畜业都呈滑坡趋势,这就为人们重新认识鸵鸟提供了机遇。鸵鸟抗病力强,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能造成鸵鸟大批死亡的传染病;以草食为主,耐粗饲,不与人争食;寿命长(可达70年),有效繁殖时间长(可达40—50年);人工驯养的非洲鸵鸟18个至30个月龄达性成熟,成鸟年产蛋80至120个,至少可提供幼鸟50只。
鸵鸟具备大群体集约化饲养的条件,具备比传统禽畜业更好的优势。林灼辉说,作为一个鸵鸟产业来说,还必须考虑其开发前景和效益,特别是关注直接的经济效益。缺乏经济价值的产业是没有生命力的。这位企业家顺手拿出一份化验报告说,科研单位对鸵鸟肉质分析表明:蛋白质高达22%,属高蛋白食品;脂肪量为0.4%,脂肪低、胆固醇也低。据说在美国的一项肉质品尝试验中,69%的参与者认为鸵鸟肉口感细嫩鲜美,胜过牛肉。营养学家分析,如果鸵鸟肉进入人们的膳食潮流,有可能在减少心血管疾病方面,发挥难以预测的奇效。
人们在饲养鸵鸟过程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回报。一只12个月龄的肉用非洲鸵鸟,体重可达100公斤,产肉50公斤;一只母鸟,按一般繁殖率、育成率、屠宰率计,每年至少可提供鸵鸟肉2250公斤,相当于优良肉用母牛的11倍,母猪的2倍。在欧美市场上,鸵鸟肉的售价是牛肉的10倍,是鸡肉的40倍,经济价值可观。
人们在开发鸵鸟过程中,尝到了越来越多的甜头。轻、柔、耐用的鸵鸟皮上,天然羽毛孔的圆点图案有一种特殊的美感,成为世界名贵皮革,其价格高于鳄鱼皮;美丽的鸵鸟毛,越来越成为“走红”的高档时装配料;巨大的鸵鸟蛋壳,成为一种特殊的工艺材料。美国一位农场主算了一笔帐,他在20公顷土地上养了60只鸵鸟,所获利润相当于100头母牛的5倍。
高经济价值吸引了企业家。以色列从60年代起,就对鸵鸟繁育进行了悉心的研究。南非在70年代就开始了鸵鸟产品的深度开发,现在他们鸵鸟的皮革占世界市场的70%,鸵鸟肉占15%,羽毛占10%。8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相继成立了鸵鸟协会,鸵鸟养殖一直处于快速发展状态。美国1990年有种鸟1.2万只,到1992年发展到1.8万只。澳大利亚1991年有协会会员220人,到1993年发展到930人,并拥有1.4万只鸟群。我国民间养殖鸵鸟,开始于林灼辉。那是在1988年,林灼辉在北京动物园和日本、美国等外国朋友的帮助下,引进了非洲和澳洲鸵鸟。虽然动物园有成功的饲养经验,但作为个人、作为一个私营养殖户,能否掌握这种生活于异国的巨禽的养殖?林灼辉夫妇几乎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禽舍。驯化繁育需要研制优化的饲料。从动物分类学看,非洲鸵鸟是同纲不同目的鸟种。非洲鸵鸟属鸵形目,有极为发达的盲肠,能消化大量草类植物;而澳洲鸵鸟属鹤鸵目,应称为鸸鹋,所以在饲料配制上要有区别。如何有区别地饲养这三种鸟类,林灼辉夫妇通过探索研制出不同的饲料配方,为鸵鸟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驯化繁育需要攻克幼鸟饲养的难关。一般来说,3个月龄后鸵鸟对气温适应性极强。据有关资料介绍,环境温度高到45摄氏度,低至负30摄氏度,均不影响鸵鸟的正常生长和繁殖,成年种鸟除产蛋时进屋,其余时间均可在露天生活。但3个月龄以下的幼鸟,假若营养不良,管理不善,就可能造成死亡。如何使幼鸟度过艰难的3个月,他们总结出了一种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饲养方法,成活率可稳定在80%至85%。
他们在短短的6年时间里,完成了两个“从蛋到蛋”的繁育周期研究,在大群体繁殖技术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1993年,“英吉利”鸵鸟项目被列入国家级星火计划。今年内可望实现生产非洲鸵鸟2000只、澳洲鸵鸟4000只。他们是我国目前国内大群体发展鸵鸟生产的成功开拓者。(附图片)


第11版(科技园地)
专栏:科学杂谈

  远见之举
陈祖甲
眼下,企业出资赞助、资助、协办文化教育活动屡见不鲜,企业资助科技开发也时有所闻,而唯独资助基础研究实在罕见。
前些天,在《中国科学报》上读到这样一则信息:广东省顺德康宝电器厂资助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所研究白猴,继1992年拿出10万元之后,今年又拨款12万元,在昆明动物所为白猴盖起明亮宽敞的新舍。在白猴“公寓”落成之际,康宝电器厂还表示,今后将每年出资数万元继续支持白猴研究。这是颇有远见之举,着实让人惊喜和敬佩。
一般地说,企业赞助各种文艺活动、大奖赛,投入学校教育,协助新闻媒介的宣传,虽也有利于公众,而更多的是为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倘若投入科技开发,知名度不太大,获利时间也稍长一些。资助基础研究则不一样,可谓无名无利。比如资助白猴研究,一两年之内不一定见结果,有了成果也是论文居多。故而有些企业觉得基础研究与己无缘,也就没有予以资助的观念。
常言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从事基础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自然界的基本规律,说明自然现象的本质。基础研究的结果往往是看不懂,摸不着的。但它为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新观念、新思路、新手段,对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有深远的影响。荣获诺贝尔奖的李政道先生说,没有今天的基础研究,就没有明天的科技应用。这样看来,稳住基础研究这一头,企业也就有了后劲,实属必要。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我国建立了国家资助基础研究的基金制,实施“攀登计划”。近几年,我国自然科学论文数量在国际上排名位置提高了,有些基础研究已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由于国力有限,国家资助基础研究的经费不多,一项研究每年能得到的经费很有限。在这种状况下,康宝电器厂能顾全大局,伸出支持之手,不能不说是有远见卓识的。这给基础研究点燃了一个新的火种。我们盼望这个火种能够扩大燃烧,给基础研究带来新的温暖和力量。


第11版(科技园地)
专栏:

  超微粉体工业在起步
马凤举
说起超微粉体工业,可能大部分人都感到陌生。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发达国家发展起来的高技术产业。我国近几年在这方面实现了突破,处于起步阶段。
超微粉体工业的直接产品是超微粉体,它是指平均粒径在微米级以下的粉末。这种微小的粉末由于颗粒很小,在化学反应中能极大地提高反应速率,而且分散性、吸附性好,补强性能高,具有最佳的光学粒径,因此,在制造固体火箭燃料以及在化工、电子、医药、化妆品、染料、涂料、油漆等生产领域有广泛应用。现代高、新技术产业对粉体提出了特殊的要求,有的要求粒变细到微米甚至毫微米;有的要求纯度极高,在粉碎作业中不能带进任何污染物;有的要求颗粒光滑或成球状、针状、柱状等各异形状;有的要求粒度分布狭窄不含极大或极细粒子的。要达到这一标准,传统的球磨机、雷蒙磨等设备已无能为力,只有倚仗新兴的气流粉碎技术设备。我国过去没有这一技术,需从国外进口这种技术设备,而且每年还需花费几十亿美元进口国内所需的各种超微粉体产品。我国每年有大量的矿产出口,仅非金属矿产每年出口量在700万吨左右,但由于缺超微粉体加工,平均每吨创汇不到60美元。又如我国年产煤炭十几亿吨,还副产成亿吨煤矸石,若能较廉价地制成超微粉体,不但可以大大提高煤的利用率,减少燃烧污染,还能综合回收其中含有的多种金属资源。
总而言之,由于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开发,我国对超微粉体产品及技术设备的需求迅速增加。为满足这一新需求,国内若干科研单位和企业在超微粉体技术开发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科研攻关,其中最重要的成果是国家超细粉末材料工程研究中心研制成功的“JGM系列全刚玉超音速气流粉碎分级成套设备”,已在山东济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五环高新技术公司投入了批量生产,并被列入了国家级重点新产品推广目录。这一进展,为我国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超微粉体工业打下了技术装备的基础。这一新技术设备,在国际上革新了气流粉碎机的设计理论,提高了粉体撞击速度和几率,从而提高了粉碎效率和能源利用率;并最先采用高硬度白色刚玉做粉碎机内衬,避免粉体撞击内壁时带入金属粉末,使粉体产品达到超纯。这种设备在国内若干企业应用,技术性能超过日本、美国、德国的同类产品,而价格仅为进口产品的1/7。专家鉴定认为,该产品已达国际先进水平。
我国开发的这一超微粉体工业设备,可用于诸多行业200种以上干粉物料的超微粉碎。用于中西药的深加工,如人参、鹿茸、天麻等制成超微粉体后不仅服用方便,而且利用率亦大为提高。这一新技术设备的开发成功和推广应用,促进了我国超微粉体工业的起步,对化工、电子、生物工程、矿产冶炼以及国防等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11版(科技园地)
专栏:

  核科技渗进工农医
黄雪梅
当人们在谈到核科技的时候,自然会联想到核武器。其实,它早就渗进人们的生活。
同位素技术的发展是核科学技术和平利用的重要内容之一。因其有获取信息灵敏、可变性大的特性,同位素技术已作为一项先进技术而广泛地应用于农业、医疗诊断、工业质量监测及示踪、食品保健、水文地质等各行业,同人们的日常生活发生密切的联系。
我国放射性同位素及其制品的研制起步于50年代末。三十多年后的今天,我国从事放射性同位素及其制品研制生产的单位已有40多家,供应产品800多种,国产自给率达到85%,并步入标准化和法制化阶段。
    “绿色革命”的主力军
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得轰轰烈烈的“绿色革命”,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培育农作物优良新品种。而利用射线辐射技术,可以得到良好的效果。我国核技术在农业中应用的30多年来,已在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设立了140多个从事专业研究的机构。我国已在37种植物上育成408个优良突变品种,约占世界突变品种总数的1/4。使用核辐射育得的突变品种的种植面积已超过1.3亿亩,每年可增产粮食40亿公斤,棉花2亿公斤,油料0.75亿公斤。仅就增产粮食一项,每年取得的经济效益高达近40亿元。
核辐照技术除了可培育新品种外,还可用于防治虫害、刺激生物生长。自1960年起,我国先后有20多个单位对10余种害虫进行了辐射不育研究,并已用在了田间。利用辐射不育防治害虫,是现代生物防治虫害的高技术。它的防治效果好,不存在使用农药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我国还在国际上率先使用了低剂量照射蚕卵刺激增产,这项技术在我国很多省的柞蚕区大面积推广后,一般都增产10—20%。
    现代医学的重要一族
核科技与医学结合而发展成核医学,已成为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核科技在医学中的应用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医学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
1956年,在我国科技发展12年规划中,放射性同位素在医学科学上的应用被列为重点课题。第二年,我国医学界首次合成了标记化合物,进行了放射性自显影实验,还首次将放射性药物用于人体。经过30多年的发展,现在我国每年有2200万人次进行放射性检查,全国有800多家地市级以上医院设有核医学科,有1200家医院使用同位素诊断和治疗。
因为放射性药物有灵敏、准确、可重复取得信息和非创伤性等特性,医生可以利用它测到体内微量元素、物质代谢的变化,对体内早期病变的诊断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我国现已能生产的近百种放射性药物,几乎可对体内所有组织和器官进行诊断和功能检查。
另一方面,核技术在临床治疗中也有战略地位。我国每年接受核医学科治疗的有400万人,其中治疗癌症患者250万人。钴60治疗机和电子直线加速器已成为治疗恶性肿瘤的三大手段之一。
    工业技术进步的推动力
放射性同位素的工业应用近些年来在我国取得了显著进展,最有成效的领域是辐射加工、同位素仪表、资源核测井、核无损检测与同位素工业示踪等。
近几年来,我国辐射加工的年产值增长率达到20%—40%,而与此同时,全世界辐射加工的年产值递增率仅为15%。辐射加工技术包括辐射化工、辐射材料、辐射消毒灭菌、食品辐射保藏、环境“三废”辐射处理等工艺。它在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密封放射源与核探测器,微电子器件和计算机技术的相互渗透和有机结合形成了同位素仪表,开创了同位素仪表产业,成为促进经济发展、促进对传统工业进行技术改造的重要手段。我国从1958年开始研制到现今,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先后有50多个单位从事开发工作。目前工业生产中使用的同位素仪表约几十种。
放射性同位素的示踪技术在化工、石油、冶金、机械、水文水利等众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由我国独立开发的微球示踪测井已在全国几乎所有的油田中使用,测井工作由1980年的100井次上升到1992年的近8000井次,为年产超亿吨石油作出了重要贡献。
同位素工业探伤,就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对工业产品与部件进行内部缺陷检测的一种简便方法。这种方法是一种无损检测,而且使用方便,价格便宜。β射线无损探伤已在我国贵州省的飞机制造中使用。


第11版(科技园地)
专栏:国家重点实验室巡礼(4)

  辉煌的第一步
——记浙江大学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高曙明
1991年9月23日,浙江大学第一教学大楼里浙江大学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CAD&CG)国家重点实验室金光闪闪的铜字大招牌揭开了红色的帷幕。
短短3年,它在国内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图形学方面已颇有影响,在国际上也享有一定的声誉。几年来该实验室共承担国家攻关项目24项、国家863计划11项、国家基金重大项目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5项以及省部委项目20项;发表论文近400篇,获1991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992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以及省部委级科技进步奖多项。
这是一片神奇的领地,走进CAD&CG实验室的大门,人们会禁不住屏住呼吸,放轻脚步。乳白色的隔音墙壁,浅灰的防静电地板,纵横四周的图形工作站,图形输入输出设备,高级计算机,纤尘不染,幽雅静谧。
看如今风光无限,又谁知当初创业艰辛?80年代初,浙江大学梁友栋教授、石教英教授、彭群生教授等第一批访问学者回国,国外的经历告诉他们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作为一个崭新的科学分支独立以来,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高速发展时期,有着广阔的前景,如果我国能够及时地建立一个CAD&CG国家重点实验室,将改变我国起步晚、水平差的被动局面。于是他们一起运筹帷幄,根据浙江大学已有的基础积极申报。
1988年,经过专家论证,国家计委决定在浙江大学建立CAD&CG国家重点实验室。两年的时间,从实验用房改造装修、设备选型订购安装到人员招聘考核,实验室主任石教英与副主任彭群生等同志和几位年轻人为实验室的建设倾注了全部的精力和汗水。当时实验室人员少、任务重、待遇差,与外界下海发财的“大气候”有着天壤之别,外面的世界是诱人的,但是为科学奉献的精神支持着他们安心工作、埋头苦干。
CAD&CG实验室本着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的原则,力求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的基础理论与算法研究中有较大创新,同时根据我国工业发展的实际,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各类应用研究成果。
几年来,实验室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在国内外引起了较大反响。彭群生教授关于“光能辐射度真实感图形的理论与算法研究”的有关成果在国际学术界被广泛引用,并荣获1991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潘云鹤教授的“装潢图案CAD系统”是我国第一个用于工业生产的实用专家系统和智能CAD系统,曾多次代表我国计算机应用水平参加国际展览,并荣获1992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石教英教授的“基于UNIX的成套机械产品CAD支撑软硬件系统”是我国第一个自主开发、功能齐全、面向机械产品的成套CAD软硬件支撑系统,被列入国务院生产办公室公布的“八五国家重点新技术推广项目计划”,并获1992年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目前已在大面积推广应用。
几年来,实验室共批准开放课题133项,平均支持强度为2.5万元,中国科技大学等二十余家高校科研单位先后来实验室开展研究工作。实验室广泛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1991年成功举办了CAD/Graphics’91大型国际会议,进一步扩大了实验室在国际上的影响。
近年来,浙江大学CAD&CG国家重点实验室得到了一次次的赞誉,在1991年国家科委组织的全国开放实验室运行补助费评审中,它被评为A类;在1994年国家教委开放实验室运行补助费评审中,它也被评为A类。它的眼光已瞄向21世纪,力争在3—5年内让中国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跻身于世界学术界先进行列。(附图片)图为CAD&CG实验室科研人员在做实验。高曙明摄


第11版(科技园地)
专栏: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画册问世
我国第一部全面反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风貌的《为了大自然》大型画册,最近由林业部推出。这是我国履行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采取的又一行动。我国从1956年在广东省鼎湖山建立第一个保护区起,到目前已建起700多个各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其中国家级的自然保护区已达94个。保护区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6%左右。这本画册收集了截至1993年底建立的77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本图文并茂的画册,不仅以翔实的文字介绍了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的概貌和成就,用艺术的画面给人感受到大自然真实的美,而且为领导决策、科学研究、宣传教育、对外交流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张从密)


第11版(科技园地)
专栏:

  牦牛血提取优质SOD成功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中兽医研究所副研究员苏普等人经过潜心研究,用牦牛血液成功地提取出活力高达一万三千毫克的SOD(超氧化物歧化酶),从而使青藏高原地区每年宰杀数十万头牦牛所废弃不用的血液变为宝物。填补了国内SOD研究中的一项空白。
苏普等科研人员的研究表明,牦牛的每立方毫米血液中含有六百五十万到九百万个带氧的红细胞,是黄牛的四倍。用牦牛血提取SOD比猪、羊、黄牛要高出二至三倍。SOD是人类多种疾病的克星,具有抗病毒、抗辐射、抗肿瘤、抗衰老等作用,在医药、食品、日用化工方面用途广泛,因而它的提取、纯化和修饰,成了当今世界生化医药学领域的热门研究课题。(王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