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11月5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白宫的电话和话务员
美国总统府白宫里面到处都装有电话,总统不论走到哪里,都可随时拿起电话机通话。从美国和世界各地打来这里的电话平均每秒钟6次左右。如果把白宫的电话线一根根地连接起来,可以绕地球两圈半多。
白宫的电话总机是肯尼迪任总统时安装的一部人工交换台,至今已使用30余年。据说所以使用人工交换台是便于话务员知道某条线路上谁与谁在通话,如遇总统呼叫,则可以切断不重要的通话线路,或者告诉总统,线路被谁占着。而自动交换台就无法完成这个使命。
白宫话务员有20多人,大部分是女性,资历最深的曾为杜鲁门总统服务过。这些人的工作就是一边用亲切的声音重复着“这里是白宫,请讲话”,一边将塞子插向闪光红灯下面的插座里。话务员在白宫的地下室里工作,上班时门是倒锁着的。房间里除了一排排交换机外,墙角边还放着保险柜,存放着各种资料,随时能帮助话务员迅速、准确地找到任何一个想找到的人。如约翰逊总统有一次要找一位议员通话,不巧这位议员去钓鱼了。话务员立即把电话接到河边一家住户,请他写了一张纸条贴在这位议员经常钓鱼的地方。当议员来到河边时,看到树上贴的纸条,很快就和总统通了电话。事后这位议员总不明白,话务员是怎么把电话打到河边的。
有趣的是,每次总统选举时,这些话务员都愿投现任总统的票,因为经过几年的接触,她们已同现任总统及其亲属建立了友谊。
(李有观编译)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能言善辩的小姑娘
吴迎春
阿希恩是一个可爱的巴基斯坦小姑娘,今年9岁,在小学就读。她聪明活泼,一双大眼睛忽闪忽闪的,满脸稚气。最近,她在卡拉奇举办的小学生辩论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她参加辩论的题目是《妇女应该管理国家》,她以贝·布托总理为例,说明妇女应该而且能够管理好国家。她因为论点明确,答辩有说服力而得奖。此间报纸报道了她,一时间,她成为全国闻名的小小辩论家——新闻人物。
阿希恩正是在父母跟前撒娇的年龄,但她却能在大庭广众面前与不同年岁的对手们展开辩论,不胆怯、不慌张,思维敏捷,言词锋利,力克对手夺魁,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惊奇与敬佩。
最近,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她努力学习,经常在班上同学们和老师的面前背诵诗歌、朗读课文,长期锻炼使她掌握了丰富的知识,在观众面前有信心、不慌张。
谈到这次她获奖的原因时,她说由于进行了充分的准备,父母亲也帮助她,讲稿写成后,多次修正,试演讲,再到班上去演讲,并准备好从各个角度提出问题的回答。
阿希恩的锻炼成长引起了教育界人士注意。他们认为,从小对孩子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锻炼,培养他们的胆量、意志、语言和社交能力是个好办法。
日前,阿希恩已将她的辩论发言整理出来寄给了贝·布托总理,总理很快给她回了信,在信中夸奖了阿希恩。贝·布托说,“收到你的辩论文本,听了你的发言录音,我非常高兴”。贝·布托祝贺她获得一等奖,并勉励她继续努力,准备好,将来为巴基斯坦的繁荣和兴旺而贡献自己的力量。总理还给了她一张自己的亲笔签名照片。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澳大利亚旅游城市布里斯班小景。王晋军摄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黄金岛散记
刘水明
黄金岛,多么诱人的名字!
在夜游尼罗河的法老船上,我首次看见了黄金岛。岛上最醒目的标志,是两座高耸的清真寺尖塔和一座基督教堂的十字架,它们都被灯光装饰起来,成为夜空中三处轮廓分明的景物。那蜿蜒的堤岸、疏落的村舍和翠绿的树木,则只映出朦胧的侧影,在泛着青光的宽阔河面上微微颤动……
黄金岛自北而南绵延约5公里,千百年来,一直静卧在尼罗河江心,与两岸繁华热闹的街区隔绝。我曾问过几位埃及朋友:“岛上住些什么人家?”他们指着河中白帆点点,随风荡漾的小船答道:“都是渔民。”一天,我在宰海拉渡口拦住从岛上来的人询问,他们却说自己是种地的农民。黄金岛,这座“都市里的村庄”,本来就磁石般地吸引着我,如今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答案,更驱使我决意前往探个究竟。
船工拉玛旦听说我要上黄金岛,热情地招呼我上船。他的平底木帆船除了渡人,还要载货,运牲口,常年在这500米宽的河面上往返穿梭。清晨,岛上居民用铝制圆桶,盛满刚挤出来的鲜奶;用纸草编织的扁筐,装着顶花带刺的黄瓜、青嫩的豆角和水灵灵的西红柿;或者手提三五只脚爪捆在一起的鸡鸭,付给拉玛旦10个皮阿斯(约合3美分),坐船来到宰海拉广场,再从市区换回成袋的面粉、大饼、锅碗盆瓢等日用杂货,乃至成吨的钢材水泥。
拉玛旦告诉我,黄金岛共有4个渡口,除了大风天,其他时间昼夜服务。由于岛上没有学校,小孩上学都要进城,因而摆渡工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学生过河不交钱。从拉玛旦憨厚诚实的话语里,我感受到了黄金岛人的淳朴气息。
船行不到10分钟,便来到阿兹伯村口的小码头。“阿兹伯”,开罗方言意为“庄园”或“农场”。我沿着崎岖不平的土路走入村子,村里的房屋,有泥坯土屋,也有两三层的砖砌水泥预制板小楼,它们不规则地排列在一条四五米宽的土路两旁。大小院落里,鸡鸭成群,牛羊满圈。
许多人家的门虚掩着,屋里席地而坐的主人看见我,热情地邀请我进去喝茶。我漫步在土路上不一会儿,身后就跟着一群叽叽喳喳、活蹦乱跳的小朋友,扬起一缕尘土。
岛上青年赛义德主动为我当向导,陪我参观阿兹伯村的清真寺和教堂。赛义德说,黄金岛上除阿兹伯外,南面还有一座叫“伊卜利亚”的村子。整个岛上住着5000余人,绝大部分是穆斯林,两村各有一座清真寺。此外还有300多名科普特人,因此在阿兹伯村有一座基督教堂。黄金岛上的土地肥沃极了,看上去真像“乌金”一样,种什么都能获得好收成。岛上人主要靠种菜为生,但由于地少人多,剩余劳动力只得出岛自找门路,男的当建筑工,女的做保姆。在阿兹伯教堂前的树荫下,科普特人哈达德对我说,他是一位菜农,每月只有20天农活,其余时间必须进城打工,否则全家6人的生活就有困难。
黄金岛上浇地靠抽水机从尼罗河抽水,生活用水靠手压机井提取,没有机井的人家就到尼罗河边挑水;岛上没有公路,运输离不开自行车或小毛驴,要不就是头顶手提;岛上没有医院,只有一家拥有两名医生的医务所;岛上没有电话;没有警察;没有高档消费的娱乐场所和商店,只有十来家小店铺。四五年前,黄金岛通了电,电是通过尼罗河水下电缆送来的。有了电,岛上人不用点煤油灯了,还可以看电视。村里屋顶上参差林立的电视天线,是黄金岛人突破封闭,与现代生活开始接轨的象征。
在黄金岛棋盘似的田野上,我看到两排铁桩横贯岛中,一问才知是未来飞越尼罗河和黄金岛的穆尼卜大桥的桥墩线。穆尼卜大桥长3.5公里,是大开罗环形高速公路的重点工程之一,建成后,它将把开罗至亚历山大沙漠公路、开罗至伊斯梅里亚和苏伊士城的高速公路连成一体。桥的上下分道虽有12个之多,但首期工程并没有引桥到黄金岛,原因据说是岛上的居民反对修引桥,他们唯恐失去田园诗般的恬静生活,不愿黄金岛过早变成喧嚣都市的一部分。
黄金岛至今还是一块自然璞玉,没有人为的雕琢。入夜,岛外人乘着豪华游轮,吃着自助餐前来欣赏它那神秘秀美的姿色;岛上的农民则面河而坐,舒展整日劳累的身躯,遥望东西两岸渐成包围之势的摩天高楼,以及灿若繁星的万家灯火,他们的心里也在嘀咕:黄金岛四周茂密的纸草和芦苇,最终能抵挡得住如尼罗河水奔涌向前的现代化大潮的冲击么?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方兴未艾的高速铁路
曹炳坤
高速铁路是当今世界铁路高新技术的一项重大成就。三十年来,国外高速铁路在与航空和高速公路的竞争中,显示出很多优越性,日益赢得人们的欢迎和赞赏。
高速铁路安全可靠。日本是最早发展高速铁路的国家,据统计,以日本普通铁路每运行亿人公里死亡人数为一个计算单位,航空为它的五点五倍,公路则高达七点八倍,而高速铁路为零。一九六四年以来,日本高速铁路已安全运送三十多亿人次乘客而没有发生任何人身伤亡或大事故,这是日本以往铁路,或其它任何一种交通工具所无法比拟的。它理所当然导致大批旅客改乘高速火车,迫使日本航空公司部分班机停运。世界上最快的法国TGV高速火车,从未发生过因技术本身而引起的行车事故。巴黎到里昂的高速铁路未问世前,两个城市之间飞机与火车的乘客之比为一比二,而高速火车正式运营以后,这个比例迅速上升到一比十。
高速铁路效益显著。从日、法等国的运营实践来看,高速铁路单方向输送能力约是航空的十倍,高速公路的五倍;而运输成本是航空的五分之一,高速公路的五分之二。高速铁路人均耗能是小汽车的百分之十四至五十,飞机的百分之十至二十。法国巴黎—里昂高速铁路运营十年即收回全部投资。日本东海道新干线仅六年就收回全部投资。电气化高速铁路基本上消除了粉尘、油烟及其它废气污染。铁路高速运输为人类开拓了一条能改善生态环境、节省能源、减少事故和缓解交通紧张的新途径,这正是高速铁路受到发达国家政府青睐的决定性因素。
高速铁路以其独具的魅力,成为世界铁路发展的新趋势。日本声言:二十一世纪将是新干线时代,日本要使新干线总长度从目前的二千多公里增加到七千公里,届时在日本全国将形成以东京为中心的高速铁路网,以东京为中心的“全国一日交通圈”(即当日到达东京以外的任何一个大城市)。法国也正在编织一幅高速铁路网的宏伟画卷。不久将来,法国要形成以巴黎为中心向四个方向伸展的高速铁路网,时速都在三百公里,可覆盖住着百分之七十五居民的法国国土。在欧洲共同体的推动下,已制订出欧洲高速铁路路网规划,要使欧洲高速铁路联网成一整体,预计到二○○○年前,新建高速线路九千公里,旧线改造一万五千公里,增修十五条重要联络线约一千二百公里,总投资需二千亿美元。世界上许多国家正在修建或计划修建高速铁路,韩国、印度等国正在积极筹建高速铁路,即使航空及高速公路十分发达的美国也掀起修建高速铁路的高潮。综观国外发展动向,高速铁路前景令人瞩目。(附图片)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今古人物

  她留连于中国的绿水青山间
美国当代著名女摄影家洛依斯·康娜,继在美国纽约的大都会博物馆和中国广州的广东艺术馆两次展出她在中国拍摄的风景作品之后,最近又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的赛克勒艺术馆举办了康娜中国风景摄影作品展,其中有如诗如画的桂林山水,高耸入云的乐山大佛,上海旧城的通幽曲径,古都西安的出土文物……
早在10年前,康娜背着相机只身来到中国拍摄风景。她着了迷似地留连于中国的绿水青山间,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一呆竟达9个月之久。此后她又6次来到中国,探索新的风景拍摄点。康娜承认,她曾去过柬埔寨、日本、越南、缅甸、泰国和尼泊尔,那儿的风景也让她感动了好一阵子,然而远不像中国山水那样,使她如此如醉如痴,而且每次回美国后,都对中国的风土人情朝思暮想,恨不得快点再回到“中国的怀抱”!
而在中国风景中,最令康娜心驰神往的首推桂林山水,因而每次来中国,桂林是她的必到之处。康娜说,也许是受了中国山水画的影响,她也特别迷醉于拍摄桂林和阳朔的雨景。她曾在不同的季节来到桂林,成功地捕捉到了雨丝创造的“魔幻景致”,而且一边拍摄,一边“感动得直掉眼泪”。她还不无自豪地告诉热爱她的摄影作品的观众,她的“桂林山水”并不是靠摄影技术“想象”出来的,而完完全全是“真实”的!
康娜在中国拍摄风景照片时总是更感兴趣于发现往往被大多数人忽视的“美妙的细微之处”。她从不走马观花,而是用心地、耐心地、尽量别具匠心地去体验五花八门风格迥异的中国风景。她曾一连5天顶着大雾,每天清晨徘徊在一群古庙之间,为的是让灵感升腾;而为了等待一场雨,她还曾在阳朔的一家小旅馆里耐心地等待了足足一个星期。
有趣的是,康娜随身携带的竟是几架笨重的木制“老爷相机”,据说此类相机曾在1910年前风行一时,但此后很快就被淘汰而销声匿迹了,因而康娜每年需向厂家专门订制数架。康娜解释说,此机胶片大至18×43厘米,特别适宜表现“细微之处”。此外,康娜的作品基本上都是黑白照片——她认为黑白两色更能表现出中国风景凝重的“历史感”和飘忽的“梦幻感”。
康娜的作品深透着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对中华民族的赞美,深受美国观众的欢迎。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易北河畔“水果世家”
徐步青
在德国市场上各种新鲜水果四季不断档,有进口的,也有自产的。这些水果是怎样进入市场的?需经几道中间商之手才能到消费者手中?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来到了易北河南岸一户“水果世家”采访。
男主人叫勒费斯,已是家族中11公顷果园的第三代经营者了。傍晚,迎着落日的余晖,勒费斯先生带记者参观了果园和储量为200多吨的水果冷藏库。他介绍说,当地多少代人都种水果,附近的果园沿着易北河南岸绵延10多公里。勒费斯一家主要种植苹果、梨和樱桃等。平常大部分时间由他和他的妻子管理果园,每逢剪枝、喷药、施肥或收获时,临时请些帮工。他家生产的一小部分水果由自己运到周末自由市场或在果园内出售,而绝大部分送到水果销售合作社。晚餐后,在他家客厅里,听他介绍水果销售合作社及其作用。他说销售也是一门科学,果农能种好果园,但未必能搞好销售。况且每个果农自建冷藏室或购买水果分捡机等大型设备是非常不合算的,而且也不是每位果农都有这种财力。
第二天,勒费斯先生带记者参观他加入的格斯特水果销售合作社。经理赫里维希的办公室里最醒目的是两台分别显示德国和欧洲其他国家水果市场行情的电脑。经理介绍说,格斯特合作社是果农自愿结合建立起来的,迄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目前有1200多户果农参加。合作社向所有果农开放,加入者必须按每公顷500马克的标准一次性交付一笔费用,如中途退社,可以拿回这笔钱。果农的集资主要用于合作社的基本建设,如建厂房、冷藏室、购买制冷机、运输车等。政府对组建合作社给予积极支持,一般可得到总投资额25%的政府补贴。
格斯特合作社有两个约1000多平方米的加工车间、8个冷藏室、十多个真空储藏间,总面积约几十万平方米。固定雇员5名。年销售额1500万至2000万马克,其中约拿出销售额的6%用于合作社的管理费、电费和各种消耗。剩余的按果农向合作社送交多少水果分成。
德国气候宜人,适宜种植水果,再加上先进的农业技术,每公顷约能生产20吨水果,因此多年来水果市场总是供大于求。销售合作社可使果农的利益少受损害,保证销售渠道畅通。每逢收获季节,果农纷纷将水果送到合作社,然后由分捡机将水果分成大、中、小三种,洗净、称量后装入塑料袋或带有保鲜膜的小纸盒。10辆大型冷藏运输车,不分昼夜地按合同将水果送到各大超级市场、批发市场。
合作社不从果农手中赢利,因此深受果农的欢迎。目前全德国约有100多个水果销售合作社,它们已成为果农与销售市场的重要运作桥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