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1月10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理论)
专栏:认真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苏南的成功实践
苏萱
苏南,是一个区位概念,一般指江苏南部,主要是位于长江三角洲的苏、锡、常地区。这里是一片富饶诱人的沃土。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大潮中,苏南以其鲜明的个性特征,形成一种为世人瞩目的崭新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这里是数千万农民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拓奋进、艰苦创业的一片热土。
早在1983年,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在视察这一地区时,对苏南的改革和建设就作出了高度评价。当时,苏州地区的年工农业总产值人均接近800美元,在国内率先解决了人民的吃穿用问题、住房问题、就业问题、教育文化及其他公共福利事业问题,人们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收入的邓小平同志在视察江苏等地回京后的谈话中指出:“看来,四个现代化希望很大。”(《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4页)时隔一年,邓小平同志在中央的一次会议上又列举了苏南地区这一创造,赞叹“这几条就了不起呀!”“物质是基础,人民的物质生活好起来,文化水平提高了,精神面貌会有大变化。”(同上,第89页)
时至今日,苏南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又大大地前进了。人们只要一踏上这片热土,就会被苏南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焕发出的巨大热情所感染,就会为他们创造的两个文明建设的巨大成果所折服。事实雄辩地证明:苏南的成功正是苏南人民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伟大创造。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艰辛而又成功的探索
苏南的成功实践,有其自身的自然、区位和经济优势。然而,优越的客观自然条件并没有创造出社会奇迹。在相当长的时期里,苏南农村的整个经济结构与国内其他地区没有根本区别。以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标志的农村改革,是我国农村从由停滞走向兴盛的契机。苏南地区的广大干部和群众紧紧抓住了这一机遇,凭借着改革冲击波释放出的巨大能量,凭借着集体经济积累的优势,从自身的特点和要求出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确立了农民的生产经营自主权;打破分配上平均主义,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勤劳致富的热情和干劲;并逐步放开农副产品价格,革除了统派购制度带来的一系列弊端,促进农村商品率的大幅度增长。特别是大力发展乡镇工业,开辟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广阔天地,加速了农村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的进程。
乡镇工业是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苏南地区干部群众对此作出了突出贡献。乡镇工业作为新生事物,决非一登上历史舞台就赢来鲜花和掌声,而是经历了步履艰难的曲折发展过程。在计划经济一统天下时,乡镇企业没有计划产品,没有计划供应的原辅材料和能源,也没有计划的销售任务和渠道,只能找“米”下“锅”、借“鸡”生“蛋”。于是“冲击计划经济”、“与国营企业争原料、争市场”、“挖社会主义墙脚”、“不正之风的风源”等种种非议和责难接踵而至。在压力面前,苏南干部群众认识到,搞乡镇工业符合苏南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律,顺乎广大农民摆脱贫穷、实现共同富裕的利益和愿望,从而认定了自己走的路没有错。苏南的发展方向,得到了邓小平同志和党中央的肯定和支持。邓小平同志1987年6月就对乡镇企业予以高度评价和赞扬:我们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最大收获,就是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了,异军突起。以后他又多次强调:“乡镇企业很重要,要发展,要提高”。(《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55页)中央、国务院发出的许多重要文件,召开的重要会议,多次肯定乡镇工业,强调在政策上加以扶持和引导。所有这些都给苏南干部群众以极大的鼓舞和鞭策,也从根本上为乡镇工业发展步入坦途、展翅腾飞提供了保证。农民办工业,加速了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机械化、现代化的进程,这是80年代乡镇企业的第一次异军突起。从1992年开始的第二次异军突起则是以外向型和高科技为标志,出现了乡镇企业上水平、上档次、上规模的喜人局面。目前,苏南乡镇工业已确立起在整个农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凭借乡镇工业创造的巨大的经济实力,以公有制为主体的集体经济不断得到巩固,农业现代化开始起步,小城镇建设不断加快,数千万农民的生活步入了小康阶段。苏南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点的发展道路,勾画出社会主义现代农村的崭新图景。
——苏南经济前所未有地高速增长。从1979年到1992年,苏南平均每年国民生产总值递增16.5%,总量增长10倍。苏南农村的绝大多数县(市),都实现了工农业年总产值连续翻番,有的5年左右就翻一番。列中国农村综合指标百强县之首的无锡县,从1978年到1991年,平均每年国民生产总值递增20.2%,农民人均分配水平递增18.04%,财政收入递增12.71%,全县提前10年实现了翻两番的目标。
——苏南农村经济结构中,非农产业比重奇迹般地超越了农业的比重,成为绝对的支柱产业。到1992年,苏南地区乡镇工业总产值占整个社会经济总产值的2/3以上。仅占全国人口0.88%的苏锡常地区,乡镇工业总产值却占了全国乡镇工业总产值的16.8%。
——苏南农村采取以工补农、以工建农的积极措施,协调工农关系,稳定和发展农业生产。建立优质、高效的农业生产基地,推动农业的机械化、化学化、良种化、水利化和服务社会化。“七五”期间,苏南地区提供的支农资金达40多亿元,相当于同期国家投入的5倍。无锡县凭借集体经济的实力,建立适度规模的各级各类小农场达600多个,保证了农村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
——苏南农村经济的发展,引起了农村经济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一大批小城镇脱颖而出,以其设备较配套、功能较齐全、交通较便捷、商业较繁华而成为联结城乡的枢纽,成为农民生产、生活的集结地,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质量,大大加快了农村产业结构的非农化和人口结构的城市化进程。
——苏南农村的社会事业和精神文明建设在强劲的经济后盾支持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教育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完备的教育体系和优良的教学设施在全国农村处于领先地位;医疗卫生、文化体育、新闻电视、社会保障、公共福利、城镇绿化、计划生育等各类社会事业都有较快发展。基本做到幼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灾有所救。人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社会治安状况良好。
——苏南农村艰苦奋斗取得的辉煌成果,获得社会的一致公认。在1991年中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的评定中,苏南地区12个县(市)就有11个进入百强前列。1992年江苏省统计局对全省2000余个乡镇进行综合实力评估,按评分顺序排定全省“百强乡镇”,列入前10名的均为苏南地区的乡镇。社会综合实力的增强,从总体上显示了苏南实践的成就,表明了苏南实践的成功。
  “三为主”、“两协调”、“一共同”——独具特色的苏南实践经验
“苏南农村走出了一条具有区域特色的发展路子,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苏南模式”,它的最主要特征是:
“三为主”——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集体经济为主体;在产业结构上,以乡镇工业为主体;在经济运行机制上,以市场取向为主。
“两协调”——实现地区性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
“一共同”——坚持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分配方式和原则,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走出了一条逐步实现社区内农民共同富裕的道路。
“苏南模式”作为我国农村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自然经济向大规模的商品经济转化中出现的农村发展模式之一,是苏南农民从实际出发,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同苏南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苏南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创举。其成功的基本经验在于:
第一,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把发挥集体经济的优越性和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结合起来,推动农村生产力的高速发展。
苏南农村以集体经济最稳固、实力最雄厚著称,在所有制结构上始终坚持以集体经济为主体。这一地区在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中,注意稳定和壮大集体经济基础,创造了适合本地区特点的“双层经营、统分结合”的经营机制,把发挥集体经济的优越性同调动农民个人的积极性有效地结合起来。1992年,苏南工业总产值中,集体所有制占80.52%;乡村二级集体经济拥有的生产性固定资产的比重达91.8%。事实证明,苏南农村以集体经济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完全适应现阶段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它不仅可以容纳而且还能大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集体经济以其强大的实力协调农村各方面的经济利益关系,推进乡镇工业、农业及其他各业的发展,展现出无穷的生命力和优越性。
第二,调整产业结构,以乡镇工业为支柱,依靠自身创造的物质条件促进农村各业的协调发展。
以工业为主、农副工商协调发展,实现农村经济的全面繁荣,是苏南地区全面而又成功地发展的又一显著标志。苏南农村凭借其与城市工商业天然的联系,早于国内其他地区捷足步入工业领地,并不断加大工业比重,扩大工业总量,重组农村产业结构,逐步走上农村工业化的道路。在苏南,人们已经形成这样的共识:没有强大的乡镇工业,就不会有稳定的农业,不会有繁华的第三产业,不会有欣欣向荣的小城镇建设,也就不会有整个城乡经济的全面繁荣。
第三,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冲破地区封锁和城乡分割,按市场取向加速经济发展。
市场经济是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十分有效的经济手段。苏南经济迅速起飞的奥秘就在于始终坚持市场取向的改革。企业从一诞生起就面对市场,在市场的风雨中成长壮大。它的生产经营完全靠市场导向,适应市场的变化;它的生产要素也不仰赖国家配供,一切都取决于市场;它在市场竞争中经受优胜劣汰的考验,胜则存,败则亡。由乡镇企业的牵引,带动整个苏南经济积极顺应市场的要求,充分运用市场运行机制。这集中反映在:依靠市场,多方寻找和扩展企业的生长点;开拓市场,依托大中城市和大工业,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国内外市场体系;运用市场,广泛吸引和组合社会资源,加速各类生产要素市场的培育。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苏南尤其是苏南的乡镇企业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先驱。
第四,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注重在加强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越是改革开放,越是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这在苏南地区干部群众中已逐步形成共识。苏南人在实践中体会到,一切工作都必须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把经济建设搞上去,一切都无从谈起。同时必须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才能推动、保证经济建设健康、稳步、迅速发展。而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才能使两个文明建设相得益彰,协调发展。这一地区经过10多年的摸索、总结,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一是各级领导重视,各个地区和部门的党政“一把手”坚持“两手抓”;二是重在建设,从苏南的实际出发,切实抓好思想、道德风尚、文化、民主和法制、社会公共事业“五大建设”;三是抓投入、抓基础、充分运用经济高速发展积累的雄厚实力,加强精神文明的基础设施和硬件建设;四是抓规划、抓落实,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创造良好投资环境的重要内容,列入工作目标,落在实处;五是创造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形式和方法,如新风户、文明村镇的系列化评比等,引导群众在参与中接受教育。
第五,坚持贯彻按劳分配原则,既反对平均主义,又防止两极分化,带领广大农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打破了过去的生产“大呼隆”、分配“大锅饭”。苏南的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依靠集体经济,建立起以乡村合作经济组织为主体的多元化利益分配机制,调节农村内部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劳动者个人三者关系,把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和共同富裕的目标较好地统一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集体经济内部普遍实行“工业利益共享、农业风险共担,副业各跳龙门”的做法,农民的收益主要以按劳分配为主,辅之以补贴分配(如以工补农)、共同消费(如社区公益事业)等形式,使社区内劳动者的收益差距趋向合理。“没有暴发户,没有贫困户,家家都是小康户”,是这一地区农民走共同富裕道路的生动描绘。
“三为主、两协调、一共同”,是苏南农村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走出的一条新路,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这一地区生动而又具体的实践。在这成功的实践中,人们找到了邓小平同志阐明的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的强有力例证。
  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推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苏南实践的不断深化
苏南经验是经实践检验的成功经验,也是随着实践发展不断完善、不断开拓创新的经验。苏南经验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它从不满足,从不懈怠,从不停止,因为停止的观点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也不符合苏南人的性格。乡镇工业发展之初,农民白天进厂晚上干农活的“亦工亦农”、“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是一大创举,以后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又创造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兴办各种农场的新鲜经验,展现了农业集体化、集约化经营,实现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的第二次飞跃的光明前景。类似这样的创新,在苏南发展的许多领域都有体现。今天,苏南经验为世人注目,可苏南干部群众的眼光更远,他们还在不断地自找差距,自加压力,开拓进取。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场深刻的变革。在这场伟大变革中,苏南经济发展要上一个新的台阶,苏南实践也要步入一个新的境界,有许多突出问题需要探索和研究,并用新的思路、新的方法加以解决。
——探求公有制、集体经济更为有效的实现形式。目前,苏南乡镇企业集体所有制的实现形式,主体是“乡办乡有、村办村有”的社区所有制。这种所有制形式的优越性是明显的,但仍不同程度地存在产权关系不明晰的问题。苏南地区正在试行的股份合作制应该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条出路。股份合作制兼有股份制和合作制的优点,比较适合以中小型企业为主的乡镇集体经济的特点。应支持这一试点并推广正确有效的做法。对目前从股份合作制的实行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形成新的微观基础的相关问题,也应认真研究。
——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鼓励和支持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目前,苏南一些地区个体和私营经济所占比例较小,应当采取积极的扶持措施,鼓励非公有经济生长。着力研究在保证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同时,促进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对策措施。
——完善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协调。苏南地区第二产业比较发达,但第三产业却低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第一产业也有一个如何不断提高的问题。因此,必须尽快研究和落实措施,进一步调整和完善适应新形势的经济和产业结构,促进第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
——加快对外开放步伐,积极提高外向度。在对外开放方面,苏南地区已经予以高度重视并且近年来取得了实际成效,但总体上与珠江三角洲还有差距。应调整对外开放战略,大踏步地从国内市场走向国际市场,从外向化走向国际化。充分利用浦东开放、开发带来的极好机遇,与“龙头”对接,与世界经济融合,按国际惯例制定和实施外向带动战略,组建大型企业集团走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合作。
——加强规划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促进农村城市化的健康发展。农村工业化在促进苏南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最为突出的是城镇建设规划、布局不尽合理;过多地占用原已匮乏的耕地;影响生态和环境等。这些问题已经引起苏南地区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重视。我们仍需下决心、花气力寻求解决问题的方略和措施,以保证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相辅相成,迈出健康发展的步伐。
10多年来苏南人民的艰辛探索是卓有成效的,苏南实践的成功是令人信服的。面对新的形势和发展机遇,苏南地区的干部群众正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时代的考验。只要坚持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长期不动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艰苦奋斗、勇于开拓,就一定能不断夺取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胜利。一个“经济繁荣、科教发达、生活富裕、社会稳定、风气文明”的社会主义新苏南,很快就会在全国人民面前再展雄姿!


第5版(理论)
专栏:学术动态

  股份制改造及现代企业制度研讨会述要
最近,由经济日报、中国青年报、北京标准股份制咨询公司、北京恩波智业顾问公司共同主办的“亚都公司股份制改造及现代企业制度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与会专家和企业界人士就股份制改造与资源配置、民办企业通过股份制构造“共有民营”体制、如何利用社会主义资本市场推动产品市场、实现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结合及企业投资的多元化等问题进行了研讨。
股份制作为一种新型的企业组织形式,引起各界的普遍关注。有的学者认为,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亚都公司提出优化结构,构造产业链条,实现共有民营这样一个股份制改造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1.有利于促进关联企业形成一种稳定的协作关系,通过资产纽带、法人持股,把关联企业联结起来后,实际上就是在产业链上,企业结成了一个一荣俱荣、一损皆损的“命运共同体”。这类法人相互持股的企业,市场关系及客户关系就相当稳定了。对我国企业改革来讲,这一点尤为迫切。今后市场化选择将越来越普遍,通过法人持股形成一种稳定的客户关系,这是尽快发育市场体系的一个重要的着眼点。
2.有利于保持企业的稳定性。法人相互持股,其目的主要是保持稳定而长期的客户关系。企业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供应关系稳定,流动很小,这样企业面临的市场风险和经营不利的因素就会相对减少。
3.有利于股市的稳定。目前,我国股市波动很大的原因之一,就在于以短期的股票赢利为目的,而对于这些关联企业来讲,股市运作的主要目的是维持稳定的客户。
4.通过资产融合,打破了原来的所有制界限,有利于促进国有经济和非国有经济的制度创新。
有的学者提出,股份制的改组,离不开国家的大背景。对于企业来说,股份制改组要有某些突破,即:要突破传统的国家和企业的关系。传统的国家和企业的关系是政企不分,而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它应该具备作为商品独立生产者和独立经营者的全部权力,现在远远没有实现这一点。要突破银行和企业的传统关系,改政策担保为经济担保。现在效益好的企业贷款可以收回,经营困难赔本的企业,没法收回贷款,这就造成一种不公平。要改变银行和企业的这种关系,就要加快金融体制的改革,打破银行一统天下的局面,搞活金融。如果金融不活,市场就不活,经济就不能活。要突破国有资产目前凝固化的现状。打破这种状况有三个办法:一是法人股上市流通,一是加强产权兼并、产权交易,再一个就是发展破产机制,对很难救活的国有企业动大手术。
中国股份制究竟向哪个方向发展?有的学者认为要注意三点:
一、股份制要实行规范化,一是做到“四同”:国家股、法人股、个人股要同股同权同钱同名。现在同股、同权的问题提得比较突出,同钱、同名的问题还没有解决。二是要“三公”:公开、公平、公正。这需要从机制上解决问题,现在我国运行的股份制企业,尤其是上市的股份制企业,很难做到这些。
二、法人主体化。它有两大特点:一是法人是企业的主人,二是企业不受外部环境的干预。
三、中国股份制发展要走向国际化,只有向国际化靠拢,才能成功。
(晓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