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1月10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今日谈征文

  公费跳舞该休
王成忠
以往,对上级来人,基层往往盛宴招待一番。如今,有些地方又多了一个新的招待项目:舞会。
有些上级机关的舞迷们,下基层要过过瘾。基层为了迎合,也只好硬着头皮张罗组织。档次高的还要出外搞。一个专场下来,租场、乐队、伴舞,外加招待饮料一类,没几千上万元的能行?有时,为选够“星级”舞伴,弄得办事人员团团转。更有甚者,有些领导一旦跳起来,竟然如醉如痴,通宵达旦,搞得接待单位叫苦不迭。
上级领导下基层,是深入调查研究,为下面排忧解难的。倘若以公款消费为后盾,出没舞厅,醉心舞池,群众会怎么看?怎么想?
当然,笔者并非一概反对领导干部跳舞。如果领导干部与职工群众打成一片,茶余饭后共同乐一乐,有益于身心健康,又融洽了干群关系,这是一件好事。若是迷恋享乐,花公款、高消费,有的甚至就奔这个下去的,那就很成问题了。这样干,脱离群众,是不正之风。


第1版(要闻)
专栏:

  请放心种田,至少三十年不变!
——与农民兄弟聊聊土地承包期延长问题
本报记者吴长生
前些日子举行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牵动了广大农民兄弟和农村基层干部的心。关系农村改革与发展,关系农民切身利益嘛,关心是必然的。
有什么新的政策出台吗?不少农村朋友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可以肯定地告诉大家,有,进一步延长土地承包期就是其中重要的一条。
    又一颗“长效定心丸”
细心读报的农民兄弟可能早就注意到了,江泽民总书记、李鹏总理在农村工作会议讲话中都指出,要稳定和完善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江总书记还特别强调,要充分尊重农户的经营自主权,适当延长土地承包期。
“适当延长”?到底延长多少年呢?一些农民心里可能还觉得不托底。
其实,最近报纸上已经有答案了。那些有关安徽、江苏等地“延长土地承包期30年不变”、“从事垦荒、造林、治沙等开发性生产的,承包期可以更长”和允许土地有偿转包等方面的报道,都反映了各地结合实际落实会议精神的真实情况。
农民兄弟,这“延长土地承包期30年不变”,可不是地方随意制定的“土政策”,而是地地道道的中央精神。
记得80年代前期,联产承包责任制刚刚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农民兄弟几乎时时为“变”担心。有人说那会儿是“提着心种地,种一年算一年”。1984年初,中央一号文件明确宣布“延长土地承包期”,大家伙多高兴啊!“15年不变”!一下子成为当时最响亮的口号啦,像长了飞毛腿似的传向四面八方。许多人把这一政策比作“长效定心丸”。由于吃了这丸“良药”,农民兄弟纷纷改变短期行为,增加长期投入,地越种越精,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也有了新起色。近10年来,我国农业没有出现大起大落,始终保持稳步发展的势头,都与这项大政策密切相关。
近两年,随着“15年”期限的临近,一些农民的心又渐渐“悬”了起来;加之种田比较效益连连下降,部分农民种田的热情有所低落,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粗放经营、良田撂荒现象。正是针对这种情况,中央及时推出了包括进一步延长土地承包期在内的一系列保护农民积极性的新政策。可以说,中央又想到咱庄户人心里去了。
“15年不变”变为“30年再延长”,别以为这只是数量的增加,它更表明了中央坚持农村改革方向不变、农村基本政策稳定不变的一贯态度。如果说是“定心丸”,这“丸”更大,效也更长了!农民兄弟们,您就放宽心,踏踏实实地放心种地吧。
    富民政策不会变
“30年后变不变?”我说,也变也不变。不会变的,是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大政方针,对广大农民心思的富民政策。要变的,是不适合那时实际情况的某些具体政策。其实,改革开放以来这十多年,农村政策也并不是完全没变的,远的不说,眼前这“15年”变“30年”,不就是一个大变化吗?其他一些小变化、小调整也早就发生过了。比如,在沿海一些经济发展快的地区,不少最初和大家一样希望承包土地长久不变的农民,后来因为有了工商的新职业,没有精力经营土地,就要求放弃承包,甚至倒贴钱请人代耕。还有些开始不敢多包土地、荒山的种田能手,后来看到政策稳定,也纷纷提出了扩大规模的要求。许多地方都相应地采取措施,帮助进行调整。这种“变”,既符合群众意愿,又有利于经济发展,大家不仅不怕,而且欢迎。30年,说不定到不了那时候,现在最怕“变”的,会最先提出“变”的要求,或是希望转包,或是要求多包呢。
随着农村乡镇工业和其他非农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由种地转向他业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不然,咱大面上的农民富不起来。我给您算笔帐,1957年时,全国耕地总面积是16亿多亩,农村劳动力不到两亿人,劳均8亩多地;经过30多年,搞建设、盖房子占了不少耕地,虽然也垦了些荒,但耕地面积还是减少了一亿多亩,现在是14亿多亩,而农村的劳动力却增加到近5亿了!劳均只有3亩来地了。往后十几二十年里,人还得增、地还得减。“僧多粥少”,如果都扎在地里“刨食”,别说富,恐怕连吃饱饭都要成问题。
既然是这样,那就干脆把多数人的地收了,包给少数人种得了。别急,那也不行。因为如今的格局是历史留下来的,多年形成的,想一个早上就变过来,根本不可能。前些年,有的地方犯过这类急性病,结果闹得部分没地种也没其他稳定收入的农民满肚子意见,人为“垒”起的大户也因力不从心而难以维持。
那怎么办呢?只能按经济规律办事。一方面,积极开辟新的就业门路,引导农民一批一批地走出农田,转向其他产业;一心种地的农民可以接过他们转出的地,逐步扩大经营规模。另一方面,鼓励目前还是多数的农民,继续把地种好种精,争取让有限的土地尽可能多出产品,多出优质产品,从而增加收入。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高产优质高效”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增加对土地的投入,不光要多施肥,多采用良种和先进技术,多投入人力精心管理,还要加强土质改良、水利等基础建设。“30年不变”,正是鼓励农民兄弟作这种长远打算的。
    大胆投入亏不了
如果中途有了新的挣钱营生,顾不上种地,想转包出去,那些长期投入不就全瞎了吗?别担心,中央已经想到这点了,在延长土地承包期的同时,还出台了配套政策,保证不让多投入的农民吃亏。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明确规定: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允许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少数经济比较发达的地方,本着群众自愿原则,可以采取转包、入股等多种形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
允许“有偿转包”、“入股”,对承包土地的农民来说,我认为主要有两层意义:一是承认承包人作为集体的一员,对他们共同所有的土地享有受益权,这种受益权是通过承包期限(30年)内对承包土地使权的拥有来体现的;承包人自己经营时,它包含在整个土地收益之中;承包人不直接经营时,它表现为转包的报偿或入股后按股分得的红利。二是在转包的报偿和分得的红利中,也包含对承包人前期各种投入的回报;因此在商定“偿”和“利”的高低时,要把投入的多少作为一条重要依据。投入多的,“偿”和“利”自然高,反之就低。
这样一来,农民兄弟们该放心吧。地,尽管好好地种,该投入就大胆地投,千万别辜负了咱们国家本来就不多的金贵土地。只要想种,至少30年是不会变的,其间,还可以提高转包,招股等形式不断扩大经营规模;啥时候您有了其他职业,想“转业”了,就按照有关规定,把土地转包或入股,土地使用权在一定时间内还会给您带来收益,亏不了。
实行这样的土地承包政策,人活,地也活,往哪儿流对经济发展有好处就往哪儿流。用句新话说,这就叫按照市场经济法则配置资源。


第1版(要闻)
专栏:

  江泽民会见羽田孜
指出要面向二十一世纪对待中日关系
本报北京1月9日讯记者廖先旺报道:江泽民主席今天上午在中南海会见了日本内阁副总理兼外务大臣羽田孜及其一行。
江主席说,“中日两国是近邻,有着久远的友好历史,这是发展中日友好关系的有利条件。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两国在各个领域的友好合作与交流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不久前,我同细川首相在西雅图谈得很好,取得了很多共识。”
江主席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是讲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中日两国领导人要从长远的观点和面向21世纪的角度来对待中日关系,使两国友好关系长期稳定地发展下去,这对双方都有利,符合两国人民的愿望,也有利于亚太地区及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羽田孜表示,非常高兴见到江主席。他向江主席转达了细川首相的亲切问候。羽田孜说,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改革开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日中关系十分重要,日中关系的发展对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都有积极的影响。
江主席请羽田孜回国后转达他对细川首相的问候和对天皇陛下的良好祝愿。
会见的气氛亲切友好。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钱其琛和日本驻华大使国广道彦等会见时在座。


第1版(要闻)
专栏:

  我国航天专家群星璀璨
近4万精英在高科技领域作出卓越贡献
新华社北京1月8日电(记者徐京跃、通讯员孙少林)我国培养和造就了举世公认的航天杰出专家群体,为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瞩目成就奠定了人才基础。
据了解,我国不仅建立了一个能够研制生产运载火箭、人造卫星、各类导弹武器系统、卫星发射和测控设备的完整的航天工业体系,而且培养和造就了航天高级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近4万人。他们之中,既有成就卓著的老专家,也有贡献突出的中青年专家,可谓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目前,庄逢甘、任新民、梁守槃、蔡金涛等15名航天专家成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以卫星通信工程总设计师任新民、远程火箭总设计师屠守锷、固体火箭总设计师黄纬禄、战术导弹专家梁守槃为代表的航天杰出专家,不仅蜚声国内,而且享誉国外。由于在航天事业中作出的卓越贡献,他们中有23人相继被国际宇航科学院聘为院士。在国际宇航联合会第34届大会上,科学实验卫星总设计师杨嘉墀被选为执行局副主席并连任四届;在第38届大会上,卫星控制系统专家陆元九又被选为执行局副主席,接替杨嘉墀的职务。
引人注目的是,中青年科技人员已成为航天队伍的骨干力量,特别是一大批青年科技工作者在航天界脱颖而出,活跃在研究、设计、生产、试验各个岗位。目前,航天系统的刘纪原、孙家栋、戚发轫、王永志等58人被批准成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王礼恒、沈辛荪等537人因在型号研制和科技管理方面作出突出贡献,被评为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700多名35岁以下的青年被聘担任高级技术职务,一大批青年人才走上各级领导岗位。在许多型号研制队伍中青年人占60%以上,表明我国的航天事业后继有人。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特写征文

  “领带大王”的情结
葛如江高风
戴一付金丝眼镜,着一身藏青色西服,系一条花色领带,面带微笑,享誉海内外的“领带”大王曾宪梓先生显得精神。
1993年12月18日,在北京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成立大会上,主席台上就座的曾宪梓先生有些激动。他说:“北大是我高中毕业时的第一志愿,虽然未被录取,但我却经常怀念它。”作为特邀嘉宾,这是他第二次来到北大。
一阵热烈的掌声中,曾先生愉快地从著名经济学家、北大工商管理学院新任院长厉以宁教授手中接过兼职教授聘书,这是该学院向校外人士发出的第一张聘书。
过了一会儿,只见刚刚落座的曾先生又一次站起身,细心地把红色的聘书打开,一边仔细端详一边开始了他的讲话:“今天能成为北大这所全世界知名大学的一名教授,我感到非常高兴,也十分心慌。我该为北大作些什么呢?”话题一转,曾先生讲起了商业竞争,高质量人才的品质要求,饱含真情的言语赢来长时间的掌声。
稍许停顿,主持人以为曾先生话已说完,便宣布了下一个议程。只听曾先生突然开口:“请等一等,我的话还没讲完。”会场内的欢笑声中,曾先生浑厚的声音再次响起:“来到北大就像回到了自己的家。我今天为工商管理学院捐赠100万元设立奖学金,奖励那些品学兼优的教师和学生……”
25年前,曾宪梓先生从6000元起家,历经艰辛,成就起今天的“金利来”事业。至今,曾先生向社会的捐赠金额已达3亿元。在内地的捐资项目超过200个。
掌声不断,曾宪梓先生越讲越动情:“我是解放后依靠国家的助学金读完中学和大学的,却未能留在国内报效国恩,很惭愧。只能在有生之年里多出点力……”


第1版(要闻)
专栏:

  黄河入海口成为鸟类乐园
230多万亩地辟为国家自然保护区
本报讯据《大众日报》报道:黄河入海口成为珍稀鸟类乐园。白天鹅、丹顶鹤、黑头鸥等多种国家一级保护珍禽在此栖息繁育。
总面积达230余万亩的黄河入海口地区已被国家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里的珍稀、濒危鸟类越来越多。在这里停歇、越冬的鸟类达115种、5万余只,其中白天鹅万余只,丹顶鹤、大灰鹤、黑头鸥2万余只。属国家一级保护的鸟类有5种。
当地政府十分重视黄河入海口地区的环境建设。目前人工造林30多万亩,新建和完善农田林网化26万余亩。他们还实施飞机播撒草种,保护和合理利用天然草场。


第1版(要闻)
专栏:

  葛洲坝机电公司创佳绩
去年安装6台大型水轮发电机组
本报讯曾创造年装机6台、总容量达75万千瓦全国纪录的葛洲坝机电建设公司,近日再创佳绩。去年,全公司完成6台大型水轮发电机组安装任务,总容量达154万千瓦,占全国水电装机容量的50%,开创了一家公司在全国装机容量最多的新纪录。
葛洲坝机电建设公司曾两度创全国水电装机容量最高纪录。葛洲坝工程竣工后,这家公司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先后承接了国家重点工程湖北隔河岩、云南漫湾、广西天生桥二级3座百万千瓦级大型水电站的机电安装任务及一批中小型工程。在隔河岩、漫湾电站,他们安装的各两台30万千瓦和25万千瓦的大型机组,都比国家计划发电工期提前半年。由于提前发电,这家公司所安装的机组去年多发电量达23亿千瓦时。
(陶国栋)


第1版(要闻)
专栏:

  张家港经济高速高效发展
国民生产总值突破百亿元,列百强县第4位
本报讯记者刘工践报道:“过去的一年,张家港市又是一个大开发、大开放、大跳跃的一年。”市委书记秦振华高兴地对记者说。1992年综合经济实力列全国百强县(市)第4位,去年再展雄风,全市国民生产总值突破100亿元,比上年增长58%,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12345元,持续呈现高速、高效、全面跳跃态势。
外向型经济总量居江苏各县(市)首位。去年,张家港新办外商投资企业450家,合同外资10亿美元,到帐3亿美元。外贸出口突破100亿元。新办海外企业逾60家。
全国唯一的内河港型自由贸易区——张家港保税区进入启动运营。基础设施初具规模。已批办200多个项目,总投资8亿多美元。投资1.6亿美元的11个项目正在兴建。保税区内外道路贯通,相配套的4个万吨级码头投入使用。
形成以保税区、开发区为龙头,以沿江公路、张扬公路、204国道为开发带,以乡镇工业小区为开发圈的全方位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全市有9大行业、2000多家企业,其中规模科技型“大马力”企业200多家,省级企业集团24家,居江苏县(市)之首。
港口建设日臻完善。张家港已成为长江沿线最大的国际贸易商港。各类专用码头配套齐全,有5组码头20个万吨级泊位,开辟了18条国际航线。
张家港市之所以取得令人瞩目成就,市委和市政府主要抓了以下几条:一是抢抓机遇,能上则上,能快则快;二是发挥优势,走符合张家港实际的新路子,把中央的大政方针同张家港实际相结合;三是两手都硬,始终弘扬奉献精神,提倡快节奏、高效率。


第1版(要闻)
专栏:

  今年将产一百五十部故事片
现实生活题材影片占六成
新华社北京1月9日电(记者左卫)据广播电影电视部电影局局长滕进贤近日透露:今年我国计划生产150部故事片,其中现实生活题材的影片占60%,优秀的和好的影片力求占25%以上,同时力争拍出几部具有强烈社会效果的高质量影片。
滕进贤还透露,目前正全力投入到“1995年中国电影界三大纪念活动”的筹备之中。这三大纪念活动分别是:
纪念世界电影诞生100周年——1895年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富于创造性地发明了电影。
纪念中国电影诞生90周年——1905年在北京鑫泰照相馆拍摄了谭鑫培主演的京剧《定军山》片断,由此产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电影。
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以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为宗旨的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将是中国电影界献给这一光辉节日的最好礼物。


第1版(要闻)
专栏:

  甘当科技兴农播火者
西藏农牧学院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牧业取得成果
新华社拉萨1月9日电(记者苗凡卒)西藏唯一的农业高等院校——西藏农牧学院建校20多年来,为西藏农牧业生产的发展进步作出重大贡献。近年来,这个学院的一批科研成果和技术作用于生产,取得显著效益,人称它是“高原科技兴农的播火者”。
西藏农牧业生产因受自然条件制约,一直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为改变这种局面,西藏农牧学院努力探寻适合西藏特点的“高产、优质、高效”的农牧业发展路子,取得一系列适合西藏气候与地理特征的科研成果。1987年开始引种的高原粮食作物南美藜,不仅适合高原农业区的各种恶劣气候条件,而且产量较高,营养成份含量丰富而均衡,目前已在西藏四个主要农业地市得到示范推广。他们引种的“托尔油菜”,不仅品质优良,宜于出口,而且亩产高达200公斤。同时,青稞、小麦也引进培育了一批优良品种。在学院科研人员的努力下,一向被认为农业生产条件较差的西藏高原,正在成为一些优质高产粮油品种的生产基地。


第1版(要闻)
专栏:

集体开发个人承包
河南桐柏县加快荒山治理步伐
河南省桐柏县采取集体开发、个人承包、双层经营的办法,加快荒山治理步伐。从1990年以来,该县充分发挥集体力量,治山整地营造经济林15.3万亩;面向社会招标,建立以户、联户承包为主的家庭“四小企业”(小林场、小药场、小茶场、小牧场)2760个。去年入冬后,全县新安排的28处治山整地工程又全面动工。
左图:这位来自湖北省小林镇的农民叫晓晚影,1990年和大魏沟村签订了30年承包12亩板栗林的合同,他说:“再有3年见了效益,俺就该考虑在这儿落户的问题了!”
下图:郭湾村山上一派治山整地繁忙景象。
王天定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多次被评为“先进生产标兵”的山东莱芜钢铁总厂炼钢厂副工段长谭业虎多才多艺,几年来,他自编自演了十余部反映一线生产和安全的文艺小品和短剧,多次在厂内演出,受到职工的喜爱,被大家称为“钢厂大帅哥”。
图为检修之余,他又亮开歌喉,唱了起来。朱甲鹏摄


返回顶部